我国社会风险研究走向PPT(25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登斯等人认为风险意识是反思现代性的核心。
个人风险意识提高,有助于在风险面前主动地采 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并积极参加现有制度的改革。
个人在风险认知上的困境:
第一,对某些后果严重的风险反应过度,做出非 理性的反应。 第二,个人应对风险的方式更加个人化。
三、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
1、“现实主义—社会风险”范式 2、“建构主义—社会风险”范式 3、“建构主义—公共危机”范式 4、“现实主义—公共危机”范式
现实主义
社会机构/分层研究中的风险研究
社会风险
公 共 危 机 管 理 研 究
公共危机
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
治理理论
建构主义
四、中国社会风险研究走向
1、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的整合研究。 2、现实主义必须先走向建构主义,才能回到现实 主义。 3、中国经验与国际学术对话。
谢谢!
易水寒江雪敬奉
•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风险社会理论
一、风险的概念与现代风险景观
1、风险的概念 关于风险的界定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两种: 第一种是技术取向的,将风险看做一种概率,采 用期望频数进行统计。 第二种是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取向,将风险看 成一种社会后果。 在我们风险社会理论中,大多采用后者。
2、现代风险的景观
风险与人类是共存的,近代之后随着人类成为风 险的主要生产者,现代意义上的风险产生,并出 现了现代意义的“风险社会”的雏形。
部分“后果严重的风险”是全球性的。
当代世界里,风险环境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风险的客观分配格局的变化。 二是对风险理解的变化。
变化了的风险带来风险的个人化。
一方面每个人的任何一种选择都会产生风险。 另一方面,每个人面临的风险因自己的选择不同 而不同。
对于个体来说,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又是特殊的。
1、什么是风险社会
学术界有三种理解方式:
第一种是现实主义者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是由 于出现了新的、影响更大的风险。 第二种理解是文化意义上,认为风险社会的出现 体现了人类对风险认识的加深。 第三种是制度主义的,认为风险社会是反思的现 代性,以贝克、吉登斯等为代表
2、贝克与吉登斯的制度主义风险社会理论
贝克与吉登斯把风险社会与现代制度紧密地结合 起来,以探讨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问题。贝克强 调技术风险性,吉登斯侧重于制度性风险。
在他们看来,早期现代性解决传统社会风险时, 产生了新的风险,这些新风险的积累构成了晚期 现代性的特征。由于风险是一个时代的特征和社 会的特征,所以说出现了“风险社会”。
A、贝克的理论观点
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理论根本目的是要以此 为依据来批判和改造“简单现代性”,认为新 风险具有政治反思性,能对制度变革产生推动。 在他看来,需要“再造政治”来应对风险。
反思性体现在五方面: 风险不是物质财富,是由社会定义和建构的。 风险打破了阶级与民族国家界限,风险社会成为世界风险社会。 风险的扩散和商业化使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 风险是由文明界定的,在风险社会意识决定存在。 风险社会中,非政治性的事情变成了政治性事情。
贝克认为,风险社会的概念指现代性的一个阶 段。在这个阶段,工业化社会道路上所产生的 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在风险社会,人们必须 把伤害的缓解与分配作为核心的问题。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贝克的理论带有明显的生态主义色彩,这与其 所处的时代环境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 展,财富分配和不平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而人类面临着诸如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之类 的技术性风险。民众对技术发展带来的环境破 坏有切身的感受。例如: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 利核电站泄漏。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公司、政策制定者和专家结成联盟制造了当代社 会的危险,然后又建立一套话语来推卸责任。
表现在: 1. 现代社会制度高度发达,但是在风险社会来临
的时候却无法有效应对。 2. 就人类环境来说,无法确定环境破坏的责任主
体。各种治理主体利用法律和科学进行“有组 织的不承担真正责任”的活动。
3、与现代风险最直接并且密切联系的三个历史性 变化
首先,人的主体性凸显。 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神学和基督教会对人的精神 与现实生活的控制。有关人类本身的理念逐步形 成,人类成为风险的主体,并开始承担产生风险 的责任。
其次,现代制度的构建及其全球扩展。 19世纪,随着经济脱离社会,自我调节的市场成 为社会的四大制度之一。市场经济使人类的经济 活动方式从互惠取向变为冒险和逐利取向。 现代制度在全球扩展,为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最 初的制度支撑,从而使现代性成为一个全球现象。
•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现代风险与传统风险区别有两点:
第一,风险的“人化” 随着人活动的扩大,自然风险的主导地位逐步让 位于人为不确定性占主导地位。
。
第二,风险的“制度化”和“制度化”的风险
人类具有冒险的天性,同时也具有寻求安全的 本能,出于这两点现代国家创立了各种制度为 人们提供保护。但这些制度自身带来了另外一 种风险,即运转失灵的风险,从而使风险的 “制度化”转变成“制度化”风险。
B、吉登斯的理论观点
吉登斯认为,生活在高度现代性的世界里,便是 生活在一种机遇与风险的世界中。这个世界的风 险与现代制度发展早期阶段不同,是人为不确定 性带来的问题。
不同表现在三个方面:
这种人为不确定性是启蒙运动引发的发展带来 的,是人类对社会与自然干预的结果。
其发生以及影响无法预测。与启蒙运动“知识 越多控制越强”的观点相违背。
最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与自然 的关系,而且为现代治理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现代风险的基本景观:
认为风险超过自然风险成为风险结构的主导 内容 人们借助现代治理机制和治理手段应对风险 时,又产生了治理带来的制度化风险和技术性 风险 出现了可能性小但后果严重的风险,比如核 泄漏
二、风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