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位置
地物分布的地点。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
17
(2)间接解译标志
由于遥感技术的局限性,许多问题不能直接从目视 判读直接获得答案,都需从其它相关事物间之间的 联系,通过逻辑推理获得判断。 建立间接标志需要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推理分析,有 时需要建立模型,是一种综合分析、相关分析的方 法。 进行地质构造分析,可以把水系形态、地貌类型作 为间接标志; 城市人口判读,将建筑物密度、楼层数、商业网点 作为间接标志。
12
13
图型
即影纹图案。 目标地物规律的 排列而成的图形 结构。
14
纹理
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形成的 影像结构。即地物影像上的色调变化的空间布局 和频率的变化。 如点状、粒状、线状、斑状等 。 描述:粗糙、平滑。
15
16
布局
物体间的空间配置。物体间一定的位置关系和 排列方式,形成了很多天然和人工目标特点。
1 地物影像特征
色:色调、颜色和阴影等; 形:形状、大小、纹理、图型; 位:空间位置、相关布局等。
5
2 解译标志
遥感图像上能够区分、识别、判断地物属性、 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影象特征。 直接标志:能够直接判读和确定目标物属性、 性质影像特征。是目标物自身特点在影象上的 直接 表现。 间接标志:与地物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 分析能确定其性质和属性的影像特征。
26
四、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一般原则
先整后局部:从整体到局部对遥感图像进行观察。 先易后难:先确认易识别的地物,从已知到未知。 多源图像综合分析:不同传感器、不同波段、不同 时相图像综合解译。 先地理后专题:先对地形地貌、植被、水系等进行 解译分析,再对专题要素进行解译。 图像解译与地面调查相结合。 同物异谱、异物同谱。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概述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5.3 遥感制图
1
概述
遥感图像解译: 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分为目视 解译和计算机解译。 目视解译: 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在遥感图 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 需要丰富广泛的专业知识,逻辑判断、空间推理、 综合分析。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成像过程
成像方式、探测波段 投影方式、时空因素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遥感图象
大小形状、色调灰阶 畸变失真、成图比例
目视解译
增强处理、信息提取 逻辑推理、对比分析
地表景观
空间结构、时间特点 化学组分、物理属性
4
二、遥感图像目标地物识别特征
2
计算机解译: 以计算机硬软件系统为支撑,利用模式识别与人工 智能技术,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光谱特征和 空间结构特征,结合专家的经验(知识库),进行 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信息提 取的过程。
3
5.1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
一、遥感目视解译的过程
目视解译是遥感成像的逆过程 地表景观
41
1)丰富的信息量 2)直观形象性 3)具有一定数学基础 4)现势性强
37
2、遥感影像地图的发展趋势
1)电子影像地图 2)多媒体影像地图 3)立体全息影像地图
38
二、常规制作遥感影像图
1、影像地图的设计 2、遥感影像的选择、处理和识别 3、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 —— 一般选地形图作为地理基础底图 4、影像几何纠正 5、制作线划注记版 6、遥感影像地图的制印
39
三、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
指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根据地图制图原理, 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字地图编辑加工技术, 实现遥感影像地图制作和成果表现的技术方法。
40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 2、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 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的拼接 5、地理基础底图与遥感影像复合 6、符号注记图层生成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 8、遥感影像地图制作与印刷
24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初步解译:主要任务是了解解译区地理、地质概 况,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 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读标志登记表,以作 为建立地区性的判读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 定出影像判读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 标志。
使用直接判读标志解译分析,有色调、色彩、大 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
(2)对比分析法 (3)信息复合法
同类地物对比分析、空间对比分析、时相动态对 比法。 利用专题图或地形图与遥感图像复合,根据专题 图或者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遥感图 像上目标地物。
22
4 综合推理法
综合考虑遥感图像多种解译特征,结合专业知 识和经验,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
野外考察准备 a 方案和路线的制定 b 准备资料和工具(遥感图像,地形图,调查记录 表,GPS,数码相机)
25
3、室内详细判读
统筹规划、分区判读, 由表及wk.baidu.com、循序渐进, 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野外验证与补判
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 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 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27
5.3 遥感制图
一、遥感影像地图
是一种以遥感影像和一定的地图符号来表现制图 对象地理空间分布和环境状况的地图。
28
按其表现内容分为: 普通影像地图 专题影像地图 按获取遥感信息传感器的不同: 航空摄影影像地图 扫描影像地图 雷达影像地图
29
30
31
32
33
考古
34
35
36
1、遥感影像地图的特征
8
9
色调
全色遥感图像中白黑深浅程度(灰度)。色调是 区分目标地物的基本标志。
10
颜色
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彩色、假彩色 真彩色图像上地物颜色能真实反映实际地物颜 色特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 目视判读前, 需了解图像采用哪些波段合成, 每个波段分别被赋予何种颜色。
11
阴影
分本影和落影。 增强地物的立体感; 造成同物异谱现象。
5 地理相关分析法
根据地理环境中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 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与分布的方 法。
23
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1)解译判读训练 1)判读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 2)实践训练 学习别人已判读过的遥感图像,以及遥感图像与实地 对照,并参与一些典型试验区的判读和分类等。 (2)搜集充足的资料 (3)了解图像的来源、性质和质量
18
水系可作为地质地貌解译的间接标志
辐射型水系 (火山)
向心型水系 (盆地)
格子状水系 (断层)
19
20
5.2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认知过程
1自下向上过程 识别证据选取 2自上向下过程 特征匹配
特征提取
提出假设
图像信息获取
图像辨识
21
二、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 (1)直接判读法
6
(1)直接解译标志
• • • • • • • • • 形态(Shape) 大小(Size) 色调(Tone) 颜色(Color) 阴影(Shadow) 图型(样式)(Pattern) 布局(Association) 纹理(Texture) 位置(Site)
7
形状
地物呈现的外部轮廓。需要根据影象比例尺和 分辨率具体分析。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