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文化与性别差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家庭环境
婴儿出生后与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和父 亲)的接触是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可能 以父母的行为作为观察学习以及模仿的榜 样,也可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关性别的知 识、态度和信念。
父母的抚养方式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有 直接的的影响。孩子还未出世,父母就按照社会 流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孩子的性别怀有期望。 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在Bem量表基础上,钱铭怡等人编制了大 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 CSRI引入了负性量表,共包括五个分量表: 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 量表、女性负性量表以及中性干扰量表。
研究发现,男性被试中,双性化类型最多,女性 化类型最少;女性被试中四种类型相差不大。该 研究与Bem1975年的结果相比,各种性别角色类 型在全体被试和女性被试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但男性被试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男性化类 型和双性化类型上:男性被试中男性化比例明显 低于Bem1975年的比例,而双性化的比例明显增 高。研究还发现,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 相关不高,这与Bem的研究一致,说明男性化与 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维度。但引入负性量表后,男 性正性量表与女性负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与男 性负性量表有负相关。
有研究还发现,在大学四年,同伴的影响 能够改变女性和男性的性别角色观念,由 苛刻的、传统的观念变得更中性、更具变 通性。
3、大众传媒
Gerbner等人提出的大众传媒的培育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认为,媒体为社会 塑造了一个规范,人们认为真实世界也应 像这个规范描述的一样,从而通过模仿等 方式与这个规范达到一致。
4、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一个 较宏观的因素,它能够通过作用于以上三 种中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美国人类 学家马格丽特·米德指出,在两性之间没有 普遍的或近乎普遍的人格,相反,是社会 文化导致了两性间各种各样的气质差异。
米德对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即山地居民——阿拉佩 什人、河边居民——蒙都哥莫人及湖边居民——昌布里人 进行研究发现,适合男女的角色形态因其文化形态不同而 迥然不同。三个部落中,昌布里部落社会有明显的性别分 化现象,表现出阴刚阳柔,即 “女人掌权,重实际、冷 酷,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男子纤柔、多愁善感,在修饰仪 表及艺术追求上消磨时光;蒙都哥莫部落社会中无论男女, 一律表现出强暴和具有竞争性,表现出刚毅、凶悍的性格, 这个部落也是凶残的食人肉部落;而阿拉佩什部落中,男 女具有相似的温和、合作与母性,一律表现出温柔、平和 的性格特征。”
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由一定文化所 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 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特 征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社会生活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 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符合这 些价值观和行为标准,社会就会予以赞扬, 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二)文化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三)Bem对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有关性别角色的 研究、测验都建立在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对立的假设之上。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 为,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 女性化是一个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 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男性化特质 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 更为健康。
女权主义运动促进了性别差异的研究。
性别差异一方面是由生理差异造成;另一 方面,文化对男女差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一、文化与性别角色
(一)性、性别、性别角色的概念 性(sex)通常指男女之间在生物特性和生理上的
差异,最主要是生殖系统的差异,包括生理的、 荷尔蒙的、生化方面的差异等。 性别(gender)指社会文化对适合男性或女性特 定行为模式的一种划分,也指个体所知觉到并承 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主 要从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的角度区分男性和女性。
1964年,Rossi提出了 “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 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 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 Bem根据这个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 制定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它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 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分量表 与女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支持了男性特质与女 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这一假设。Bem还用中位数 分类法将被试分为四个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化类型), 女性化类型,双性化类型以及未分化类型。
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一周花费大约30个小 时看电视,一年观看大约20,000条广告。 同时,成人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在儿童电视 节目中表现出来,男孩通常被描绘为有权 力的、机敏的、有志向的、富有竞争力的, 而女孩通常被描绘为羞怯的、胆小的、热 情的、感情丰富的、安静的以及有吸引力 的。幼儿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会以其中的 人物为模仿对象,将社会对性别角色定型 的看法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从而形 成自己的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
父母对男孩的教育是期望型的,着重于教授他们 如何获取成功以及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而对女 孩子的教育是保护型的,总是向她们给予较多的 保护。
兄弟姐妹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Mchale等人(1999)的研究发现,与只有女孩或只 有男孩的家庭相比,同时拥有男孩和女孩家庭中 的儿童,他们的性别角色分化更显著。Mchale认 为,在只有女孩或只有男孩的家庭中,儿童有更 多的机会参与跨性别角色的劳动,如男孩洗碗、 作饭,女孩修理电器等;而在既有男孩又有女孩 的家庭中,父母会更“严格”的按照性别角色和 性别刻板印象对待儿童。
2、同伴
从3岁起,儿童便能够给人们的性别贴上标 签,开始更愿意与同性别的儿童玩耍,这 种偏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增加;到了小 学,儿童在校50%-60%的时间是与同性别 的儿童在一起。
男孩之间由于竞争性更强,群体内易形成 层次关系;女孩与男孩的玩耍方式截然不 同,因此不易与男孩形成同伴关系;女孩 如果被男孩群体接受,她同时被女孩群体 接受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当儿童表现 出跨性别角色的行为时,男孩会受到同伴 更严厉的批评和取笑,而女孩群体内则没 有这样苛刻的规则。
婴儿出生后与家庭成员(主要是母亲和父 亲)的接触是社会化的第一步,儿童可能 以父母的行为作为观察学习以及模仿的榜 样,也可能从父母那里获得有关性别的知 识、态度和信念。
父母的抚养方式对幼儿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有 直接的的影响。孩子还未出世,父母就按照社会 流行的性别角色价值观,对孩子的性别怀有期望。 孩子一降生,就因性别不同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在Bem量表基础上,钱铭怡等人编制了大 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 CSRI引入了负性量表,共包括五个分量表: 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 量表、女性负性量表以及中性干扰量表。
研究发现,男性被试中,双性化类型最多,女性 化类型最少;女性被试中四种类型相差不大。该 研究与Bem1975年的结果相比,各种性别角色类 型在全体被试和女性被试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 但男性被试分布差异显著,主要表现在男性化类 型和双性化类型上:男性被试中男性化比例明显 低于Bem1975年的比例,而双性化的比例明显增 高。研究还发现,男性正性量表与女性正性量表 相关不高,这与Bem的研究一致,说明男性化与 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维度。但引入负性量表后,男 性正性量表与女性负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与男 性负性量表有负相关。
有研究还发现,在大学四年,同伴的影响 能够改变女性和男性的性别角色观念,由 苛刻的、传统的观念变得更中性、更具变 通性。
3、大众传媒
Gerbner等人提出的大众传媒的培育理论 (Cultivation Theory)认为,媒体为社会 塑造了一个规范,人们认为真实世界也应 像这个规范描述的一样,从而通过模仿等 方式与这个规范达到一致。
4、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一个 较宏观的因素,它能够通过作用于以上三 种中介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美国人类 学家马格丽特·米德指出,在两性之间没有 普遍的或近乎普遍的人格,相反,是社会 文化导致了两性间各种各样的气质差异。
米德对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即山地居民——阿拉佩 什人、河边居民——蒙都哥莫人及湖边居民——昌布里人 进行研究发现,适合男女的角色形态因其文化形态不同而 迥然不同。三个部落中,昌布里部落社会有明显的性别分 化现象,表现出阴刚阳柔,即 “女人掌权,重实际、冷 酷,是主要的经济支柱,男子纤柔、多愁善感,在修饰仪 表及艺术追求上消磨时光;蒙都哥莫部落社会中无论男女, 一律表现出强暴和具有竞争性,表现出刚毅、凶悍的性格, 这个部落也是凶残的食人肉部落;而阿拉佩什部落中,男 女具有相似的温和、合作与母性,一律表现出温柔、平和 的性格特征。”
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由一定文化所 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 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特 征的基本态度和情感。
社会生活对不同性别的人有一套模式化的 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符合这 些价值观和行为标准,社会就会予以赞扬, 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二)文化对性别角色形成的影响
(三)Bem对性别角色的跨文化研究
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有关性别角色的 研究、测验都建立在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 对立的假设之上。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认 为,性别角色的维度是单一的,男性化、 女性化是一个维度的两极,个体的性别角 色处于该维度的某一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男性化特质 的男性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在心理上 更为健康。
女权主义运动促进了性别差异的研究。
性别差异一方面是由生理差异造成;另一 方面,文化对男女差异的形成起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一、文化与性别角色
(一)性、性别、性别角色的概念 性(sex)通常指男女之间在生物特性和生理上的
差异,最主要是生殖系统的差异,包括生理的、 荷尔蒙的、生化方面的差异等。 性别(gender)指社会文化对适合男性或女性特 定行为模式的一种划分,也指个体所知觉到并承 认自己是男性或是女性的心理状态,这一概念主 要从社会文化和个人心理的角度区分男性和女性。
1964年,Rossi提出了 “双性化”概念,即“个体同 时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应该有的人格特质”,并认 为双性化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
1974年, Bem根据这个概念,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 制定了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它包括男性分量表、女性 分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研究结果显示,男性分量表 与女性分量表得分的相关很低,支持了男性特质与女 性特质是两个不同的维度这一假设。Bem还用中位数 分类法将被试分为四个性别角色类型:男性化类型), 女性化类型,双性化类型以及未分化类型。
有研究表明学前儿童一周花费大约30个小 时看电视,一年观看大约20,000条广告。 同时,成人的性别刻板印象会在儿童电视 节目中表现出来,男孩通常被描绘为有权 力的、机敏的、有志向的、富有竞争力的, 而女孩通常被描绘为羞怯的、胆小的、热 情的、感情丰富的、安静的以及有吸引力 的。幼儿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会以其中的 人物为模仿对象,将社会对性别角色定型 的看法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系统中,从而形 成自己的性别角色观念和行为。
父母对男孩的教育是期望型的,着重于教授他们 如何获取成功以及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而对女 孩子的教育是保护型的,总是向她们给予较多的 保护。
兄弟姐妹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也有一定作用。
Mchale等人(1999)的研究发现,与只有女孩或只 有男孩的家庭相比,同时拥有男孩和女孩家庭中 的儿童,他们的性别角色分化更显著。Mchale认 为,在只有女孩或只有男孩的家庭中,儿童有更 多的机会参与跨性别角色的劳动,如男孩洗碗、 作饭,女孩修理电器等;而在既有男孩又有女孩 的家庭中,父母会更“严格”的按照性别角色和 性别刻板印象对待儿童。
2、同伴
从3岁起,儿童便能够给人们的性别贴上标 签,开始更愿意与同性别的儿童玩耍,这 种偏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不断增加;到了小 学,儿童在校50%-60%的时间是与同性别 的儿童在一起。
男孩之间由于竞争性更强,群体内易形成 层次关系;女孩与男孩的玩耍方式截然不 同,因此不易与男孩形成同伴关系;女孩 如果被男孩群体接受,她同时被女孩群体 接受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当儿童表现 出跨性别角色的行为时,男孩会受到同伴 更严厉的批评和取笑,而女孩群体内则没 有这样苛刻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