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_意向性_理论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_意向性_理论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_意向性_理论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

“意向性”理论

章雪富

提要:英国的近代经验主义传统演变成现代实证主义之后,开始以一

种貌似科学的态度寻求关于哲学的重新界定,试图清除哲学的形而上学

幻想。然而,实证主义却把形而上学转换成了心理主义哲学。这就是说,

在实证主义传统中,形而上学不是终结了,而是有了新的形式。后期维特

根斯坦一反他早期的实证主义态度,既反驳罗素的物理主义的心理哲学,

又深入地批评了休谟、马赫和他自己的早期心理哲学主张,即将“心理”本

体论化、神秘主义化的倾向。心理哲学构成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基本主

题。从对心理主义哲学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与现象学

的相互呼应关系。可以说,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现了英国经验主义

传统与欧洲大陆唯理主义传统的合流。

关键词: 心理主义 意向性 内在性 意指 看

作者章雪富,男,1967年生,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讲师。(杭州

 310027)

实证主义的产生,与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诱惑,现代西方哲学家也力图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所谓科学的哲学,不是要将科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认为哲学须有科学知识的严格性。现代哲学家觉得他们离这一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以及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严格的科学理性主义(严格地说是数学理性主义)的典范,他们试图把科学的严密性和哲学的人文特性完备地结合起来。然而,现代哲学的数学理性主义真的足以包容科学和人文的特性吗?哲学真的如康德所愿望的、能够一劳永逸地对形而上学说“不”了吗?这恐怕只是罗素这类哲学家的乐观主义的主观愿望而已,事实上,在其自诩的科学的哲学下却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形而上学假设———心理主义。

从孔德到马赫,实证主义者一直想把非经验范围的内容(上帝、灵魂与自我)从哲学中清除出去,寻找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以替代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借助逻辑的数理严格性建立起思想的函

数关系,使之具有y =f (x )的数理关系。他们认为,所谓的“思想”乃是“感觉”要素,y =f (x )表达了思想(y )对于感觉要素(x )的模写关系,“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尖端S 的物体。当我们碰到S ,让他与我们的身体接触的时候,就感觉到刺痛。我们可以看见S 而并不觉到刺痛。但是我们一感到刺痛,就马上会发现S 。因此那个可见的尖端乃是一个不变的核心,刺痛则是按情况作为一种偶然的现象与这个核心发生联系的。由于类似的现象屡次出现,最后人们才养成一种习惯,把物体的一切特

性都看成从一些不变的核心出发、通过身体而传递给‘我’的‘作用’,即我们所谓的感觉。”①这种

感觉对象就是“心理学对象”。②所以,y =f (x )的函数关系可以表达为思想之于心理过程的逻辑描

述。

这就是说,必理主义构成了早期实证主义的貌似严密的科学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关于自我、灵魂和上帝等所谓的形而上学命题在康德这样的古典哲学家那里是心理的先验形式,在马赫这里则是心理的主观形式,两者并无实质的改变,因此,形而上学的命题和形式并没有如早期实证主义所认为的已经终结了。显然,这使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如罗素等感到不安。马赫的描述固然使传统形而上学命题(关于上帝、灵魂、自我的陈述)失去了先验论的基础,但是它本身并不完整。因为如果以心理经验来取代外在经验作为思想的基础,以内在描述取代外在描述作为逻辑严格性的标准,那同样需要内在绝对性的观念,这就使“自我”的观念取代“物自体”成为另一类形而上学的基础,因

此,罗素说,“只要是还保留‘主体’,就有一个‘心理’的实体。”③进而言之,拒斥形而上学不只要对

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作重新的表达,还须对心理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为了避免马赫等人的复辙,罗素对心理主义作了物理主义的解释。他说,“心和物的不同不过是一种排列上的不同。我用邮局人名簿做比喻,来对此加以说明。邮局人名簿用两种方法来把人加以区分:一是按字母表的次序,一是按地理的位置。第一种排列是,一个人的近邻是那些在字母表上挨着他的人;在另一个排列中,是那些隔壁的邻居。同样,一个感觉可以籍一个记忆连锁和一些别的事物归为一类,那样,它就是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它的因果上的前项归为一类,那样,它就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这种看法就把事情弄得非常简单。当我意识到放弃了‘主体’就可以承认这种简单化的时候,我很高兴,认为传

统上的心和物的问题算是完全解决了。”

④罗素的解释不失高明之处,但他把意识或心理作为“物”来处理,把心理过程或者更高级的精神

性存在还原为质料性形式的做法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⑤从表面上讲,罗素是把心理的质

的差异还原成了量的区别,把心理学视为物理学的分支;深入地看,罗素提供的解决心物二元论的方法,只是转变了描述的方式,它固然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却把“意义”和“心理”完全转换成了量化的符号,这虽使传统形而上学以不符合语法为名被从哲学中清除出去,但是它也使哲学和人类精神生活的研究完全成了逻辑的句法分析。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遵循的是马赫-罗素的哲学传统。在《逻辑哲学论》中,他明确指出意义要符合严格的逻辑描述,意义在构成上是物理主义的。他不把“意义”看成心灵的赋予,也不把“意义”看成是超验领域的“摹本”,认为只是词语的排列方式问题,“简单名称对应于对象。它

们没有意义只是指称,它们的指称或意义只是它们代表的对象。”⑥与罗素一样,维氏剥离了命名的

“内在性”,把它们只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指称。如果说“名称”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它所指称的物理

浙江学刊 2003年第1期

①③⑤⑥P.MS.Hacker ,L ayi ng the Ghost of the T ractat us ,see in Ludwig Wittgenstein ,A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Edited by Stu 2art Shanker ,Croom Helm ,1986,p.81.

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李步楼、陈维杭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46页。

④ 伯特兰?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4、124-125页。

② 马赫:《感觉的分析》,引自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0、33页。

对象,思想只是名称的逻辑构成和指称的集合,正如维氏本人所说的,“思想在命题中得到了一种可

由感官感知到的表达。”

①不过,维氏也有独创之处。他只是在命名理论上否定了心理主义,却不否认心理主义是意义的形而上学基础,这就是他的“自我”理论。举例来说,在“这是蓝天”的命题中,“我”如何在“这”与对象“蓝天”之间建立起对应关系呢?他说,“似乎存在着与语言之动作联系在一起的某些特定的心理过程,只是通过这些过程语言才能起作用。我这里指的是理解和意指之类的过程。没有这些心理过程,我们的语言的符号似乎是死的;而且,似乎我们的语言的符号的唯一的功用就在于诱发这样的过程,而它们才应该是我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如果人们问你存在于一个名称和该名称所命名的东西之间的空间关系是什么时,你特别想到的是那种联想机制。———在这样的诱导之下,我们便认为语言行为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无机的部分,即对诸符号的操控;一是有机的部分,理解这些符号,用他们意指什么,解释它们,思维,可以被看成是属于这个部分的活动。后面这些活动似乎是在一种奇特的介质即心理之中进行的。而心理的机制———对它的本性我们似乎并不完全理解

———能产生任何物理机制都不能产生的效用。”②因此,维氏认为心理不能简单地归约为物理现象,

心理是更基本的意义介质,心灵哲学是更基本的哲学,它属于神秘主义的范围,“世界的意义必定在

世界之外”,③“作为伦理主体的意志是不可说的。”④从这个角度来说,逻辑实证主义在拒斥形而上

学的实践中,又回到了心理主义。

总之,在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出现之前,心理主义是早期实证主义(包括孔德、穆勒、马赫、罗素、早期维氏)的主要思想脉络。其基本倾向是,把思想还原为心理印象,与休谟的经验主义原则互为呼应,只不过罗素等人以逻辑原子主义的新名称替代了休谟的印象观念。早期实证主义还把心理印象还原为“物”或称之为“物”,赋予心理印象以本体论的色彩,为逻辑形式寻找到新的本体论说明,这可以看成是现代实证主义对英国传统经验主义的改造和发展。后期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对此的认识,对心理主义作了深入的批判。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批评心理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意向性理论。这一点与现象学殊途同归,可以看成是英国经验主义向欧洲大陆的唯理主义的回归。后期维氏几乎是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第一条战线是反驳罗素的物理主义的心理哲学,他认为这无疑取消了语言的丰富性和意义域的广阔性;第二条战线是同休谟以来直到马赫和他自己的早期哲学的主张作斗争,这一哲学传统存在着将心理本体论化、神秘主义化的倾向。维氏后期的代表作———《哲学研究》———一开始就将心理主义定位为全书的讨论主题。

《哲学研究》的第一节援引了奥古斯丁的语言学习理论,作为批评罗素的心理主义哲学的靶子。奥古斯丁是这样描述语言的学习的,“当他们(我的长辈)称呼某个对象时,他们就转向它。我注意到这点并且领会到这个事物就是用他们想要指向它时所发出的声音来称呼的。他们的身体动作表明了这一点,它可以说构成了一切民族的自然语言:它通过脸部表情和眼神,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动作和声调等显示出我们的心灵在有所欲求、有所执着、或有所拒绝、有所躲避时所具有的诸多感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意向性”理论

①②L.Wittgenstein ,The Bl ue and B row n Books ,Basil Blackwell ,1964,p.3.

③④ Ludwig Wittgenstein ,T ractat us ,trans.by D.F.Pears &B. F.Mc Guinness ,Routledge &Kegan Paul ,1961,3.1,6.41,6.423.

受。因此,我便逐渐学习理解了我一再听到的那些出现于诸多不同句子中的特定位置上的语词究

竟是指称什么事物;当我的嘴习惯于说出这些符号时,我就用它们来表达我自己的愿望。”①奥古斯

丁描述的命名系统,即建立“指称”与“对象”的一一对应,就是罗素和早期维氏的理论雏形,只不过奥古斯丁更坦率地承认这种命名理论的心理主义基础,即“心灵的”感受或活动是传递“指称”与“对象”之一致性的意义桥梁。他赋予语言以先验的实在性,把语言看成是心理实体和意象,把意向性建立在心理主义的基础上。

维氏从日常语言的经验分析出发系统地批评了心理主义的意义理论:语言是否如奥古斯丁所说的由心理感受的差别来承担名称上的意义区别?举例说吧,“报告可以是这样的:‘五块石板。’现在,‘五块石板。’这个陈述与‘五块石板!’这个命令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无疑,说出它们时的语调和表情,以及许多别的东西,都是不同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想象语调是相同的———因为命令和报告都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语调、表情说出来……”②这一批评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即使说“五块石

板。”和“五块石板!”的表情是不同的,但表情各种各样,那我们如何确定这种表情就是对应这一陈述,另一种表情则对应另一命令呢?在不同的时间里能有对同一句话的完全相同的表情吗?若是这样,岂非只有以同样的表情作基础,同一句话才有相同的意思吗?这是对罗素的物理主义的致命一击,因为“心”与“物”显然有不可通约之处。第二,“我”完全可以用同一表情和情态来表达不同的两句话的意思,这岂非说两句不同的话有同样的意思?罗素认为心理主义的消解可以物理主义为基础,这在理论上有根本的缺陷,心理的丰富性是物的有限性所不能穷尽的,语言则是心理丰富性的体现,不能以取消心理丰富性的方式简化语言和意义的复杂性。

因此,把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区分开来非常重要。在此之前,现象学的先驱弗兰茨?布伦塔诺

就提出,“心理现象这个词不仅指称表象,而且也指称所有那些基于表象之上的现象。”③具体地

说,“听一种声音”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听到的一种音乐和声音”是物理现象,不能如罗素那样把两者简单等同。当“水”这个物理对象进入到心理经验中时,“水”这个词语就蕴含着复杂得多的意义表达,而非只是物理对象的客观性呈现,因为此时的“水”成了意向性构造的一部分。维特根斯坦对心理主义的物理主义命名理论的批评可以看成是一种现象学方式在分析哲学中的扩展,“请想一想,光是惊呼就有完全不同的功能。”例如,“水!”、“走开”、“哎唷!”、“救命”、“好极了!”、“不!”“难道

你们仍然想把这些词叫做‘对象的名称’吗?”④在具体的语言使用中,“水”这个物理对象被予以意向性的充满,扩展成一个意义家族。因此,所有的命名都不是中性的,而有生活背景或者使用背景的指向。例如“水!”,它可以是在沙漠中跋涉之人的惊喜的欢呼,也可以是小孩子向父母发出喝水信号的喊叫,诸如此类等等。“水!”这个词有着一个意义家族,它之所以有许多不同的意义,乃是来自于意向性的构造,而非心理的结果。

因此,并不存在一种先在的纯净状态的物理语言,学习语言者也不总是能处于纯净的心理状态,在此之前已经有某种所谓的解释学“前见”作为了命名的基础,命名者总是已经处身在语言的习俗中,例如家庭的气氛、民族的习惯和其他具体的生活形式中,“实际上前见就是一种判断,它是在

一切对于事情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要素被最后考察之前被给予的”。⑤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

浙江学刊 2003年第1期

①③⑤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347页。

弗兰茨?布伦塔诺:《心理现象与物理现象的区别》,见倪梁康主编《面对事实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②④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trans.by G.E.M.Anscombe ,Basil Blackwell ,1958,pp.1,21,27.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意向性”理论

理论走出了纯粹的实证主义原则,而与欧洲大陆的历史主义有了某种程度的结合。

批评罗素的物理主义的心理主义不是要回到传统形而上学的老路上,即回归“心理”的内在性基础。相反,维特根斯坦的意向性理论是要剥离心理的内在性,这也与胡塞尔不谋而合。胡塞尔认为,心理主义以各种方式主张思想与认识是一种心理活动,认为逻辑学与心理学的规律有关,从而导致心理主义的偏见,“第一个偏见就是认为给思想以规则的全部规范都必须按心理学的方式建立起来”;“第二个偏见认为,我们在逻辑学中所处理的只是观念、判断、推理等等,然而这些无疑都是心理现象。”①因此它与物理主义的心理哲学相反,把自我的心理表象固定为世界的表象基础。这也是休谟、叔本华和早期维氏的形而上学观念。

把“意向性”从“心理”中区分出来是后期维氏意向性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早期维氏把心理经验看成是意义的内在基础,认为语词意义之获得要有实体性的心理图像作中介,在此基础上才能确立起“语词”与“物”之间的关系,心理意像则是指称理论的形而上学基础。“如果你想要理解一个句子,你就得想像心理的意义,想象所涉及的心灵状态”,②早期维特根斯坦如是认为。

后期维氏认为意义的意向性投射比心理状态更基本,并且不同于心理的主观经验赋予。心理主义的意义理论认为,心理性的意义投射是一种内在的给予,内在性是意义理论的前提。然而,如果我们问,“内在性”来自何方,其源头是什么,基于什么样的实体基础,那么他们就会回答说对这样的事物需要保持沉默,属于私人领域。这就是早期维氏著名的“对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和后期所要反驳的私人语言理论。他分析了“方才我打算……”这一陈述中的心理指向性问题以回应心理主义哲学,“这就是说,我曾有一种特定的感受,一种内在的经验;并且我回忆起了它。———现在十分精确地回忆起了它!这时意向的‘内在经验’似乎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记住了思想、感觉、动作,以及与早先情景的联系。”③这里,维氏提到了两种意向性。第一种意向性指一种特别的心理,它倏然闪现心头,成为理解的心理基石;第二种指“回想”中所蕴含的意向性,这是一种展现为一个“可视的”理性过程的主体意指行为,并通过意指使语词显现出“物”,从而消解所谓的内在性,回到语言的处境即语言游戏中。从第一种意向性向第二种意向性的转变就是换一种“看”的方式,意向性就是“看”,就是发现“看”与“早先情景的联系”,是一种必然有所外显的意义赋予。

后期维氏反对把思想看成是纯粹的内在心理过程。诚然,就思想发生在大脑中而言它是“内在的”,但这只是就发生的“机理”而言,而不等于说“思想过程”有某种特别的来源或者过程,“我回忆起我曾意指他。我回忆的是一个过程还是一种状态呢?”④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种“过程”,但并非意味着它与词语的意义给予有某种特别的维系,因此它不能被固定为一张特别的图画。所谓的意义给予不在于试图给出一种内在性的标准,而是要给出外在性的解释,“但是,这图画只是像故事中的一个插图。单单从这张图画的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不能作出任何结论来;只有在知道了这个故事以后,人们才能知道这个图画的意义。”⑤

强调“意向性”是“看”,就是说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外在性”指向。所谓的思想的“内在性”,只是指它具有显明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能力,是万物之被表象的基础,即构成“看”之视野,在“物”的构

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91-92页。

②③④⑤ Ludwig 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pp.652,645,661,663.

造中把自己给显示出来、表达出来,成为“看”的对象。哲学家们要做的只是,“……调整一下显微镜

的焦距。他以前没看见的东西现在出现在焦点上。”①同样,思想也是外显的“听”,“……我用内在

的倾听活动指什么呢?是指传到我耳朵的声音,指我什么也没有听到时的那个寂静?”不是的,“听”表示思想与外在的“听觉印象”之间有着联系,“听可以说是在寻找一种听觉印象,因而不可能指着

这种印象,而只能指着它去寻找这种印象的那个地方。”②这就回到了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布伦塔诺

的现象学路线上,要把“听”的行为与“听的对象”分开。维氏进一步指出,“听的对象”因为被显明在思想的表象中,因此思想必然也以外在性的方式被表达出来,“很对;你的意思是这样。而且显然你甚至并不一定要想到它。这向你表明,动词‘意指’与‘想’的语法是多么的不同。再也没有什么比

把意指称为精神活动更错误的了!”③意义赋予的外在性即意义本身的外在性表明了思想与语词的

性质:一个词的意义不在于它所指称的对象,

而在于它在语言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语言中是

如何使用的。④正是在语言的使用中,意向性呈现出放射性的特点,并充满于语言的形式中,显示出

语言的诸意义形态。

维特根斯坦的意向性理论摆脱了从心物

二元论的角度来思考意义赋予问题的模式,

指出语言意义的获得不是基于某种特别的心

理过程,不是基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而是在

特定的语言游戏中给定的。在语言游戏中,

意向性的意义充分表达了语词之意义扩张的

情景性,用现象学的话说就是“现象性”和“事

实性”。这一点与现象学本质一致,胡塞尔也

认为,“必须把意义与对象区别开来。实际上

表达不只说出了某物,而且还说出了关于某

物的某些东西;它不仅有意义,而且还总是通

过意义与对象发生关系。意义与对象的区

别,特别表现于那样一些名字中,它们意指着

不同的东西,因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却又指称

同一个对象。”⑤这就是说,“物”在思想中有

一个形态学构造,并由此形成了“物”的意义

家族,思想则通过意向性构造有着自己的“形

像”(外显性),进入一种可显现并被置于“看”

之公共性“焦点”下的视域。可以说,后期维

特根斯坦的意向性理论反映了英美语言哲学

与现象学的合流趋势。

责任编辑:任宜敏

浙江学刊 2003年第1期

①④⑤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第98-99页。

G erd Brand ,The Essential Wittgenstei n ,trans.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obert E.Innis ,Basil Blackwell ,1979,p.180.②③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pp.671,69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精华版)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 及其基本特征 1,马哲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恩格斯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何者第一,有无同一)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①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的问题;②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前提;③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的依据;④是人们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2)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 (3)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4)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①社会历史根源、②阶级根源、③认识论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 (6)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7)马克思主义的特征:(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 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 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 (8)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辩证法:联系的、变化的、发展的…… (2)形而上学: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 3,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产生条件:①社会历史条件②自然科学前提③思想理论来源: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基本特征:★★ ①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②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完备理论体系(内容); ③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阶级属性、根本特征、社会作用)。 二、物质与意识 1.辩证唯物主义 的物质观 2.意识的起源、 本质与作用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③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① 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② 哲学的基本问题 ③ 哲学的主要派别 ①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③ 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 意识的本质 ③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④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 ①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 心理,强调人的本性、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和罗杰斯。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等同于一般动物学习,学习只是外在的行 为变化,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注学习者的知 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 人本主义认为,凡是有机体都具有一定内在倾向,即以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机体的方式来 发展自我的潜能。由于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式严格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自觉有趣和需要的知识。通常认为的学习涉及到的内容对学生自己是没 有个人意义的,它只涉及心智,而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因而与完人无关,是一种无意义学习。按照罗杰斯的观点,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只是一种"在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并不是罗杰斯所指的有意义学习。 对于有意义学习,罗杰斯认为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因此,学习能对学习者产生意义,并能纳入学习者的经验系统之中。总之,"有意义的 学习结合了逻辑和直觉、理智和情感、概念和经验、观念和意义。若我们以这种方式来学习,便会变成统整的人。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学习是出于内部动机,发挥自身的潜能。 人本主义过于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却低估了教师的教师的作用,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创 设一个安全感的氛围,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料,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以上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学习理论,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它是一个相对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继承和发展了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它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K.马克思和F.恩格斯创立的学说。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词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总称在马克思在世时已经出现,在19世纪70年代末法国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曾广泛使用,但内容受到歪曲,马克思对此提出尖锐批评。恩格斯在80年代初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一词,并在1886年专门作了说明。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资本主义矛盾激化和工人运动发展的产物。以《共产党宣言》的问世为标志。它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特别是18世纪中叶和19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此外,法国启蒙学者的思想和法国复辟时期历史学家的阶级斗争学说,也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细胞学说的确立,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的发现、进化论的新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编辑本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一、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马哲的诞生是当时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和哲学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较高的发展阶段;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孕育成熟的无产阶级,欧洲无产阶级正从一个自在的阶级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为的阶级,工人运动兴起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这一时期自然科学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三大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是对当时欧洲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 为马哲的创立作了理论上的准备 直接理论来源: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特别是他们的劳动价值论;19世纪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基佐、米涅、梯叶里关于阶级斗争作用的论述;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1、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1)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2)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3)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2、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总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在相对静止的事物中包含绝对运动的一面;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只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一面而忽视绝对运动,会陷入形而上学。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会陷入相对主义和贵辩论的泥潭。 3、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①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无法存在的。 ②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割裂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的关系,把时间空间看成是感觉的产物,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 (1)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根源于物质、来源于物质,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2)物质是属性存在的基础,属性依赖于物质。物质的运动、时空等属性都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意识作为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属性,更依赖于物质,根源于物质。 (3)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一方面世界万物是千差万别的。另一方面千差万别的事物,在实质上又是统一的,它们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重要意义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坚持唯物主义,批判宗教迷信、唯心论、二元论的重要思想武器。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世界的质统一性原理的生动体现。 (3)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也是我们正确运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方法的重要前提。我们在一切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原则的集中统一,又要做到方式方法的灵活多样。 5、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 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主要表现在: (1)目的性、计划性。 (2)选择性、创造性。 (3)现实对象性。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4)高度的自控性。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必须在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只有从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客观规律,才能有效地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3)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4)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6、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同前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的各个要素和环节也同其它要素和环节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现象和过程的联系方式是极其复杂的和多种多样。 (4)联系具有系统性。所谓系统,就是由一定数量相互联系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人格心理学--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C.R.Rogers 。人本主义的学习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 是与程序教学运动、学科结构运动齐名的 20世纪三大教学运动之一。 目录 1. 基本理论 2. 差异 3. 分类 4. 自然人性论 5. 自我实现人格论及其患者中心疗法 6. 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7.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8.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9. 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评价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贡献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缺陷 一、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对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产生深远影响的有两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分别是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 和罗杰斯(Carl R.Rogers,1902-1987 . 。 人本主义主张,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应该研究正常的人,而且更应该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 ,如热情、信念、生命、尊严等内容。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境界。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有别于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界的“第三种力量”,主张从人的直接经验和内部感受来了解人的心理,强调人的本性、 尊严、理想和兴趣,认为人的自我实现和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创造才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目标是要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进行全面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行为主义将人类学习混同于一般动物学习, 不能体现人类本身的特性,而认知心理学虽然重视人类认知结构,却忽视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最能体现人类特性的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他们看来,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即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必须改变其信念和知觉。人本主义者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认为它们是导致人与人的差异的“内部行为”,因此他们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认为,人类具有天生的学习愿望和潜能,这是一种值得信赖的心理倾向,它们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释放出来; 当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与自身需要相关时,学习的积极性最容易激发;在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环境下可以更好地学习。罗杰斯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如何

哲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3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个核心、3大规律) 3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个核心、2大规律) 2个核心:社会、人 2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 2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 2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有很多啊,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啊,你说的是哪个哲学原理呢.比如说,看事物要用发展的眼光,应用到生活中可以就是说看一个人的时候要看到他以后,而不仅仅是看现在.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WAY,NO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acoin!”(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完整版备课讲稿

人本主义心理学完整 版

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一、定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它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亦即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意向性、创造力、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科学。简而言之,因强调以人为本体的价值观而得名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为本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整体人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方法论。 二、特点 因其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因而被称之为心理学的第三种运动。 三、代表人物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A.Maslow),马斯洛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其理论基础包括三个方面:性善论(或人性本善论),潜能论(或机体潜能论)和动机论或需要层次论。主要观点是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将之与动物的本能加以区别,提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发展的;他按照追求目标和满足对象的不同把人的各种需要从低到高安排在一个层次序列的系统中,最低级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这是人所感到要优先满足的需要。

而另一代表人物罗杰斯(C.R.Rogers),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包括人格理论、以人为中心疗法和会心团体治疗。其主要观点则是在心理治疗实践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中发展出人格的“自我理论”,并倡导了“患者中心疗法”的心理治疗方法。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四、主张 1. 心理学应当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不是将人的心理肢解为不完整的几个部分。并且正常的人,重视人的心理活动,强调影响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和价值观,使学生注意研究自己的情感,学会正确阐明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当然,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有助于学习者展示其真实的内心世界,促进学习的发展。 2. 强调人的因素,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是一个有意识和目的的人,他能够主动进行选择和塑造自己的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此外,把学习者当成学习活动的主体,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 3. 主张有意义的或有经验的学习。人本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习者的自我发现、自我展示。因此,学习者应全身心地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老师也给学生提供帮助,让学生学习他喜欢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 4.促进学习者学会适应变化和学会如何学习。当今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各种知识理念层出不穷。又因为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学习者需要感受到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期中概念详解

知识条目要求: 第一单元 1、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懂得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了解哲学的意义和任务 4、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5、知道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6、把握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7、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8、明确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9、知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10、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 11、懂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12、了解哲学的主要功能 第二单元 1、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2、懂得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3、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把握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5、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 6、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7、了解意识的起源 8、知道意识的生理基础 9、理解意识的内容 10、懂的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1、把握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 12、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3、明确实践的含义 14、把握实践的特点 15、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6、了解真理的含义和客观性 17、懂得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 18、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9、知道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0、了解我党制定路线政策的理论依据 第三单元 1、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及其要求 2、把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依据 3、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4、历届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5、了解系统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6、把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要求 7、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8、把握发展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及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第小题 1 分,共30 分) 1、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2、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a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 d、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d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5、相对静止是指 c 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 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6、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 c a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 c、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 1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a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 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1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血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d a较差的可能性b、微小的可能性 c、现实的可能性 d、抽象的可能性 1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d a主观精神的产物b、客观精神的显现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3、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 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4、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c 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 15、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d a伟人之言b、吾人之心 c、众人意见 d、社会实践 16、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c a —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7、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b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1)哲学 (2)世界观 (3)唯物主义 (4)辩证法 (5)马克思主义哲学 (6)方法论 (7)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 (二)自我测试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答案 (1)哲学:哲学是理论论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凡是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精神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章《物质、意识和实践》 (一)练习测试题 1.名词解释 (1)物质 (2)意识 (3)运动 (4)静止 (5)时间 (6)空间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及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人们的精神状态也陷人了更大的危机,人受制于物而无能为力、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急需借助心理学,从而使得临床心理学、心理诊疗、社会心理学等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人们开始认识到,一切不安的根源在于人缺乏对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但是传统心理学存在着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性化的倾向,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人本主义心理学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中除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派别之外的第三大势力,其理论产生是出于反击当时两个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在这些心理学中,作为心理学核心的人的心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没有得到正确阐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在心理学的基木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们继承了1 9 世纪末狄尔泰和韦特海默的传统,主张正确对待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用原子物理学和动物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人类心理,主张以整体论取代还原论。 人本主义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的中心是基本的人性(自我的成长、需要、天赋潜能、自我实现等)。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其基本观点是: 1.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又有高低层次之分。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需要。马斯洛认为人们只有在低一级的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会有高一级的需要。不同的人一生中达到的需要水平是不同的,有些人毕生挣扎在饥饿线上追求温饱的需要,而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自我实现的水平。自我实现不仅是人最高需要的满足,而且是个人价值和潜能的实现。自我实现的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和价值。当人达到自我实现时,就可以体验到一种无自我中心的、达到目的的状态,使人产生极大的幸福感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当自我实现受挫时,则会产生心理上的病态:孤独、沮丧和失望等。 2.自我论:罗杰斯特别强调“人”本身(自我)与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因此,自我论又称为“人本论”。罗杰斯的自我论有两个主要概念:一为“自我

专升本政治知识点归纳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求】 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等基本概念,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1.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系统理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问题,即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能否正确的反映存在的问题,这是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3.哲学的主要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所谓唯物主义,就是主张物质(存在)第一性,意识(思维)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或反映。 所谓唯心主义,就是主张意识(思维)第一性,物质(存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或反映。 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朴素:金木水火土;形而上学:原子组成;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吾心便是宇宙”陆九渊;“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守仁;“存在就是被感知”英国贝莱克。 客观:“理念世界”古希腊柏拉图;“理在事先”朱熹、“绝对精神”德国恩格尔。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上升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需要理论指导。 2)、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3、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二、认识论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2、真理的客观性 3、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三、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2、联系的客观性 3、联系的多样性(联系的条件性、具体性) 4、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5、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系统优化) (二)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趋势(发展的途径) 3、发展的状态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关系原理)

4、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三)矛盾观 1、矛盾的客观性 2、矛盾的普遍性 3、矛盾的特殊性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5、主次矛盾关系 6、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7、发展的原因(内外因辩证关系) (四)创新观 1、辩证的否定观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3、创新的作用 第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人生价值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人生价值观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原理内容: ①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2)方法论: 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我们就能够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人不能改变规律,但人能够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①物质的作用: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 A、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反映)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c、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

人本主义心理学

以下简要概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人的责任; 人们自己最终要对所发生的事情负责,这就是人本主义人格理论的基础,它能说明我们为什么经常说“我不得不”这句话,例如“我不得不去上班”、“我不得不去洗澡”、“我不得不听老板的调遣”等。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做这些事。我们甚至可以选择不做任何事情。在特定的时刻,行为只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弗洛依德和行为主义把人说成是无法自我控制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则与之相反,他们把人看做是自己生活的主动构建者,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如果不能改变,只是因为身体上有局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来访者认识到他们有能力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但是,正如弗洛姆所说,有许多自由是可怕的。 2、此时此刻; 生活中总有很多怀旧或无法自拔于过去的人,他们常常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或是反复体验以往尴尬的遭遇或是痛苦的失恋。也有一些人总是在计划将来的日子,而不顾眼前的生活。从一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角度,每天的怀旧或是白日梦使你失去了N分钟的时间,你本应该享用这N分钟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欣赏日落或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根据人本主义的观点,只有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去生活,我们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人。只有生活在此时此刻,人才能充分享受生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会常常告诫你“今天是你剩余生命里的第一天”。 3、个体的现象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他们鼓励自己能够克服自己所遇到的暂时的困境。 4、人的成长;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让所有需要立刻得到满足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当人们眼前的全部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不会感到满意或幸福,而要得到满意或幸福则是永远地积极地寻求发展,这就是人的“自我完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除非有困难阻碍我们,我们会不断朝着这种满意状态。 人本主义治疗师允许来访者自己克服困难,继续成长。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其美学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基础。其心理学理论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要点 哲学的含义、目的和发展 一哲学的含义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 2、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人人未必有哲学 (2)联系: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系统化、理论化。 (二)哲学史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识、思维学科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1)区别:哲学以整个世界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整个世界一般的、本质的、共性的规律,而具体学科以世界的某一部分为研究对象,探究的是某一领域特殊的、个性的规律。两者之间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2)联系:具体学科的发展推动和丰富了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的目的 指导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哲学的发展动力 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实践活动 四、哲学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并不是一切哲学都是科学 哲学的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二、哲学基本派别划分的唯一依据 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决定谁的问题。 三、唯物主义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现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 2、唯物主义的具体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混淆了哲学物质概念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区别。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基本观点,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世界时静止的、孤立不变的、世界的发展是在外力的推动下行进的。 (3)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 四、唯心主义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2、唯心主义的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人的思想、观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2)客观唯心主义 外化、绝对的精神,上帝、鬼神是世界的本原。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方法论 一.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错误倾向]: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 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错误倾向]: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错误倾向]: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