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_意向性_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心理主义和维特根斯坦的
“意向性”理论
章雪富
提要:英国的近代经验主义传统演变成现代实证主义之后,开始以一
种貌似科学的态度寻求关于哲学的重新界定,试图清除哲学的形而上学
幻想。然而,实证主义却把形而上学转换成了心理主义哲学。这就是说,
在实证主义传统中,形而上学不是终结了,而是有了新的形式。后期维特
根斯坦一反他早期的实证主义态度,既反驳罗素的物理主义的心理哲学,
又深入地批评了休谟、马赫和他自己的早期心理哲学主张,即将“心理”本
体论化、神秘主义化的倾向。心理哲学构成了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基本主
题。从对心理主义哲学的批评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与现象学
的相互呼应关系。可以说,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现了英国经验主义
传统与欧洲大陆唯理主义传统的合流。
关键词: 心理主义 意向性 内在性 意指 看
作者章雪富,男,1967年生,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讲师。(杭州
310027)
一
实证主义的产生,与近代以来的科学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由于科学的客观性和精确性的诱惑,现代西方哲学家也力图建立科学的哲学体系。所谓科学的哲学,不是要将科学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而是认为哲学须有科学知识的严格性。现代哲学家觉得他们离这一目标已经为期不远了。罗素、早期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原子主义以及以石里克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就是这种严格的科学理性主义(严格地说是数学理性主义)的典范,他们试图把科学的严密性和哲学的人文特性完备地结合起来。然而,现代哲学的数学理性主义真的足以包容科学和人文的特性吗?哲学真的如康德所愿望的、能够一劳永逸地对形而上学说“不”了吗?这恐怕只是罗素这类哲学家的乐观主义的主观愿望而已,事实上,在其自诩的科学的哲学下却包含着一个基本的形而上学假设———心理主义。
从孔德到马赫,实证主义者一直想把非经验范围的内容(上帝、灵魂与自我)从哲学中清除出去,寻找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以替代哲学的形而上学思辨,借助逻辑的数理严格性建立起思想的函
数关系,使之具有y =f (x )的数理关系。他们认为,所谓的“思想”乃是“感觉”要素,y =f (x )表达了思想(y )对于感觉要素(x )的模写关系,“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尖端S 的物体。当我们碰到S ,让他与我们的身体接触的时候,就感觉到刺痛。我们可以看见S 而并不觉到刺痛。但是我们一感到刺痛,就马上会发现S 。因此那个可见的尖端乃是一个不变的核心,刺痛则是按情况作为一种偶然的现象与这个核心发生联系的。由于类似的现象屡次出现,最后人们才养成一种习惯,把物体的一切特
性都看成从一些不变的核心出发、通过身体而传递给‘我’的‘作用’,即我们所谓的感觉。”①这种
感觉对象就是“心理学对象”。②所以,y =f (x )的函数关系可以表达为思想之于心理过程的逻辑描
述。
这就是说,必理主义构成了早期实证主义的貌似严密的科学主义的形而上学基础。关于自我、灵魂和上帝等所谓的形而上学命题在康德这样的古典哲学家那里是心理的先验形式,在马赫这里则是心理的主观形式,两者并无实质的改变,因此,形而上学的命题和形式并没有如早期实证主义所认为的已经终结了。显然,这使后来的实证主义者如罗素等感到不安。马赫的描述固然使传统形而上学命题(关于上帝、灵魂、自我的陈述)失去了先验论的基础,但是它本身并不完整。因为如果以心理经验来取代外在经验作为思想的基础,以内在描述取代外在描述作为逻辑严格性的标准,那同样需要内在绝对性的观念,这就使“自我”的观念取代“物自体”成为另一类形而上学的基础,因
此,罗素说,“只要是还保留‘主体’,就有一个‘心理’的实体。”③进而言之,拒斥形而上学不只要对
传统的形而上学命题作重新的表达,还须对心理主义作出新的解释。为了避免马赫等人的复辙,罗素对心理主义作了物理主义的解释。他说,“心和物的不同不过是一种排列上的不同。我用邮局人名簿做比喻,来对此加以说明。邮局人名簿用两种方法来把人加以区分:一是按字母表的次序,一是按地理的位置。第一种排列是,一个人的近邻是那些在字母表上挨着他的人;在另一个排列中,是那些隔壁的邻居。同样,一个感觉可以籍一个记忆连锁和一些别的事物归为一类,那样,它就是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它的因果上的前项归为一类,那样,它就是物理世界的一部分。这种看法就把事情弄得非常简单。当我意识到放弃了‘主体’就可以承认这种简单化的时候,我很高兴,认为传
统上的心和物的问题算是完全解决了。”
④罗素的解释不失高明之处,但他把意识或心理作为“物”来处理,把心理过程或者更高级的精神
性存在还原为质料性形式的做法一开始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⑤从表面上讲,罗素是把心理的质
的差异还原成了量的区别,把心理学视为物理学的分支;深入地看,罗素提供的解决心物二元论的方法,只是转变了描述的方式,它固然符合科学观察的要求,却把“意义”和“心理”完全转换成了量化的符号,这虽使传统形而上学以不符合语法为名被从哲学中清除出去,但是它也使哲学和人类精神生活的研究完全成了逻辑的句法分析。早期维特根斯坦的“意义”理论遵循的是马赫-罗素的哲学传统。在《逻辑哲学论》中,他明确指出意义要符合严格的逻辑描述,意义在构成上是物理主义的。他不把“意义”看成心灵的赋予,也不把“意义”看成是超验领域的“摹本”,认为只是词语的排列方式问题,“简单名称对应于对象。它
们没有意义只是指称,它们的指称或意义只是它们代表的对象。”⑥与罗素一样,维氏剥离了命名的
“内在性”,把它们只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指称。如果说“名称”有什么意义,那就是它所指称的物理
浙江学刊 2003年第1期
①③⑤⑥P.MS.Hacker ,L ayi ng the Ghost of the T ractat us ,see in Ludwig Wittgenstein ,A Critical Assessments ,Vol.1,Edited by Stu 2art Shanker ,Croom Helm ,1986,p.81.
克拉夫特:《维也纳学派》,李步楼、陈维杭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46页。
④ 伯特兰・罗素:《我的哲学的发展》,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24、124-125页。
② 马赫:《感觉的分析》,引自洪谦主编《现代西方哲学原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30、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