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中律动的作用
在音乐活动中,要感受音乐的节奏,更好的发挥相象力,创造力,是离不开律动的,这时孩子的感受对认识表达音乐起着重要作用。
音乐教育中的律动教学形式,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更适合小学生爱动的特点,是唱、动、表演等多门艺术的综合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凡参与律动的孩子,对律动无不怀有浓厚的兴趣。
然而这种兴趣又夹杂着孩子生性好玩、好动、好奇的特点。
律动教学中从歌表演到音乐游戏、集体舞,既有自娱性的趣味,又有游戏性的组合还有交流性的舞段。
为孩子们兴趣的满足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丰富内容。
一、发展想象力、创造力。
因为孩子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所以在音乐课堂中加以进一步的引导利用,教师放手大胆让孩子去动、去玩、去实践、去感悟音乐,既培养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发散孩子的思维,也培养了孩子创新的个性和能力。
而在培养孩子创新的同时,则可以积极运用肢体律动来表现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很多时候我都会在课堂的开始或者最后留几分钟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我会选择学过的适当的音乐,让孩子根据歌曲和我的要求做动作。
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作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维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的动作静止,甚
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
做快动作、慢动作等。
直到音乐再次响起时,再继续创造动作,或滑稽、或优美、或跳跃、或笨重,教室内充满欢声笑语。
孩子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律动。
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孩子肢体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
他们在动作的同时,头脑中也就有了有关这类活动的想像。
有的孩子在做律动时不仅仅是手、身体在动,就连嘴里都发出相应的声音。
对于大班的孩子当要求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来拍同一个节奏型时,他们便能开动脑筋想出各种不同的拍手、拍肩、跺脚。
经常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能大大促进孩子想像力与创造力的发展。
二、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此,要让孩子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孩子们天性好奇、好动、好玩。
注意力很难集中,所以,他们需要有那么一种力量去吸引他们,那也正是“兴趣”。
而看似无声的“肢体律动”他能像一个庞大的吸铁石深深的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它的“手舞足蹈”正是迎合了孩子的心理,所以运用肢体律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不时的穿插一些肢体律动,不但可以调节课堂的
教学气氛,而且还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强化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如:在音乐可开始之前,让孩子着欢快轻松的音乐,自主设计动作,运用肢体律动进课堂,让孩子开心的设计自己动作的同时悄悄的进入了音乐的课堂,那么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也就自然的产生了。
又如:在学习歌曲《小青蛙》中,在小朋友们初步熟悉了旋律的基础上,我就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小青蛙的动作,这样不仅让孩子很快的记住了歌词,同时也满足了孩子好动的天性,最后孩子们主动要求再来一遍,再唱一遍等。
所以在歌唱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一遍又一遍的让孩子跟唱,那么孩子很快便没了学习的兴趣,但是加入了肢体律动,则会让孩子们越学越开心,越学越想学。
三、增强节奏感。
音乐节奏总是和节拍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是有了节拍,声音才有了强弱之分,有了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
音乐的节奏感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
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放在重要地位。
节奏感强的孩子在音乐活动中的条件更为有利。
在培养孩子节奏感时,身体动作是重要途径。
在上音乐课时无论是欣赏还是唱歌,孩子都会有外部动作,如点头、摇动身体、轻轻拍手脚、打拍子等显示他们正在感受音乐的节奏。
律动是有
节奏的身体活动,它对孩子节奏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节奏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在一日活动中应创设条件让孩子通过各种身体动作来感受音乐,增强其节奏感。
四、促进动作协调。
小学阶段是动作发展的重要时期。
孩子在进行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时,通过学习各种模仿动作、基本舞步等使控制动作的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有所发展。
他们不仅能合拍做一些简单动作,而且还能完成需要手脚、眼手配合等较复杂的动作。
若注意培养,他们还能随着音乐的速度、力度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动作的速度与力度,能快慢强弱地动作,并达到一定灵活的程度,孩子能协调灵活的做各种动作,这就对他用动作表现音乐提供了条件。
一个人的动作协调灵活,在生活上也会更轻松。
五、获得愉快的情绪。
当孩子围着圆圈跳集体舞时,会因为动作的一致、合拍而感到快乐,那时因为孩子动作是在有节奏的音乐声中进行,动作与节奏同步了,若在此活动中,哪个孩子的动作不合拍就会使别人感到别扭、难受。
孩子通过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增强了节奏感,常常能合上音乐,与同伴门同步动作,这就会给他们带来愉快的情绪。
律动就是让学生通过身体来体验节奏感。
律动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动作来诱发孩子自身的音乐潜能,
更好地完成素质教育的任务,达到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进而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能力的目的。
律动教学是引导小学生人人参与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融身体、音乐、情感为一体,不断促进听觉、动觉、情感思维发展的音乐教育体系,当学生参与这种体系的活动时,会沉浸在一种快乐和良好的自我感觉气氛中,这是一种艺术上的感受、体验和追求。
总之,律动的使用可以使抽象的小学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呆板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使小学生学得更轻松,教师教得更轻松。
小学音乐教育通过律动起到提高小学生音乐作品情感的能力,促进小学生思维,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意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