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其意义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更是我国的兴国之要。回首我国六十余载的努力拼搏,从1953年到2010年,中国已陆续完成是一个“五年计划”,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而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使中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

在时代的浪潮推动下,区域经济合作应运而生,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今天的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欧洲各国为了增进彼此合作发展经济共同进步自然而然的加入欧盟,其宗旨即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历史中一个时代伟人的高瞻远瞩,那就是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审时度势果敢的提出中国要发展,必须要改革开放。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这一政策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自1978年12月,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此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自此开始,中国增进了与其他

国家贸易交流,1979年1月1日,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更是具有重大意义,东盟各成员国亦开始陆续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解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禁令。1979年开始建立经济特区,1984年到1988年进一步开放了14个港口城市,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中国改变了过去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正式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

改革开放,与其他国家积极推进经济、文化、科技交流是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势在必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同时未来世界各国的发展也会离不开中国,为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力,开拓新的经济发展好局面,1995年7月11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会议决定接纳中国为该组织的观察员,迈下了中国走向WTO的第一步。

在这个大背景下,在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中国日益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在区域合作中一直坚持“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即在推进区域合作的同时,对区域组织外的国家实行非歧视的政策。

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从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起,亚太经合组织便成为中国与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开展互利合作、开展多边外交、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中国通过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合作促进了自身发展,也为该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亚太大家庭的一员,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各领域合作。中国国家主席出席了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提出了许多积极、平衡、合理的政策主张和倡议。2001年10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重要文件,有力推动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有关成员双边关系的发展。

亚太地区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依托。中国对外贸易的大约70%、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70%以上来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中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区域经济。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内发挥着极具建设性的作用。中国通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近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除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等一揽子计划外,积极与包括亚太经合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携手合作。201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领导人宣布,中国政府将拨款1000万美元设立中国亚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用于鼓励和支持中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中国通过双边、多边和地区性合作等各种渠道,为世界经济尽快走出困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与亚太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合作的最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地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做出规划,为中国企业长早一个更好的、更加稳定和开放的外部环境。自由化进程是没有例外的。市场的开放是相互的。现在中国的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外市场的扩大,将会为中国的企业和产品提供更多的商机。此外还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市场体制建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提供了一个与其他成员进行交流的场所,让中国了解和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最近几年来,中国在政府采购制度、国际电子商务管理、海关程序等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同时还有利于中国学习其他成员先进的科学技术。通过与APEC成员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成员的交流与合作,及时把握和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提高中国的技术发展水平。

与亚太的经济交流合作中,中国还倡导建立以中国为主导的与亚太各国建立良好贸易环境和渠道的自由贸易区。

2000年11月,在新加坡召开的第4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设想,得到了东盟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响应,随后各成员国签署了框架协议,2004年完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谈判。与此同时,更多的区域合作备选方案处于研究和谈判阶段。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经济全球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符合中国和东盟成员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有限,经济增长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度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