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结缘的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读:
我曾读到过这样的一段话:“读好书是一种乐趣,一种情操,一种向全世界古往今来的伟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种和他们展开讨论的方式;一封出席各种社会、体验各种生活、结识各种人物的邀请信;一张迈进科学宫殿和未知世界的入场券;一股改造自己、丰富自己的强大力量。
”所以,凡是有些成就的人都喜爱读书。
更多的作家从小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
让我们走近作家周国平、贾平凹,感受一下书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吧。
(韩艳红)
与书结缘(节选)
周国平
我此生与书有缘,在书中度过了多半的光阴。
不过,结缘的开端似乎不太光彩。
那是上小学的时候,在老师号召下,班上同学把自己的图书凑集起来,放在一只箱子里,办起了一个小小图书馆。
我从中借了一本书,书中主人公是一个喜欢恶作剧的男孩,诸如把苍蝇包在包子里给人吃之类,我一边看,一边笑个不停。
我实在想拥有这本有趣的书了,还掉后又把它偷了出来。
从此以后,我对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一本书,不管是否读得懂,都使我神往,我相信其中一定藏着一些有趣的或重要的东西,等待我去把它们找出来。
小学六年级,我家搬到人民公园附近,站在窗前,可以望见耸立在公园背后的大自鸣钟。
上海图书馆的这个标志性建筑对于我充满了诱惑力,我常常不由自主地走到那里,在图书馆的院子里徘徊,有一天终于鼓起勇气朝楼里走,却被挡驾了。
按照规定,儿童身高一米四五才能进阅览室,我当时十岁,个儿小,还差得远。
小学刚毕业,拿到了考初中的准考证,听说凭这个证件就可以进到楼内,我喜出望外。
整个暑假,我几乎天天坐在上海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看书。
我喜欢阅览室里的气氛,寂静笼罩之下,一张张宽大的桌子旁,互不相识的人们专心读着不同的书,彼此之间却仿佛有着一种神秘的联系。
这是知识的圣殿,我为自己能够进入这个圣殿而自豪。
我仍渴望占有自己所喜欢的书,毕竟懂事了,没有再偷,而是养成了买书的癖好。
初中三年级时,我家搬迁,从家到学校乘电车有五站地,只花四分钱,走路要用一小时。
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每天只给我四分钱的单程车费,我连这钱也舍不得花,总是徒步往返。
路途的一长段是繁华的南京西路,放学回来正值最热闹的时候,两旁橱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但我心里惦记着这段路
上的两家旧书店,便以目不旁视的气概勇往直前。
这两家旧书店是物质诱惑的海洋中的两座精神灯塔,我每次路过必进,如果口袋里的钱够,就买一本我看中的书。
当然,经常地情形是看中了某一本书,但钱不够,于是我不得不天天去看那本书是否还在,直到攒够了钱把它买下才松一口气。
我是在上海中学读的高中,学校阅览室的墙上贴着高尔基的一句语录:“我扑在书本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这句话对于当时的我独具魔力,它如此贴切地表达了一个饥不择食的少年人的心情和状态,使我永远记住了它。
选自黄山出版社《善良丰富高贵》
读书示小妹生日书(节选)
贾平凹
我那时体单力孱,面又丑陋,十三岁看去老气犹如二十,村人笑为痴傻,你又三岁不能言语,哇哇只会啼哭,父母年纪尚老,恨无人接力,常怨咱这一门人丁不达。
从那时起,我就羞于在人前走动,背着你在角落玩耍;有话无人可说,言于你你又不能回答,就喜欢起书来。
书中的人对我最好,每每读到欢心处,我就在地上翻着跟头,你就乐得直叫;读到伤心处,我便哭了,你见我哭了,也便趴在我身上哭。
但是,更多的是在沙地上,我筑好一个沙城让你玩,自个躺在一边读书,结果总是让你尿湿在裤子上,你又是哭,我不知如何哄你,就给你念书听,你竟不哭了,我感激得抱住你,说:“我小妹也是爱书人啊!”
东村的二旦家,其父是老先生,家有好多藏书,我背着你去借,人家不肯,说要帮着推磨子。
我便将你放在磨盘顶上,教你拨着磨眼,我就抱着磨棍推起磨盘转,一个上午,给人家磨了三升包谷,借了三本书,我乐得去亲你,把你的脸蛋都咬出了一个红牙印儿。
咱们不是书香门第,家里一直不曾富绰,即使现在,父母和你还在乡下,地分了,粮是不短缺了,钱却有出没入,兄虽每月寄点,也只能顾住油盐酱醋,比不得会做生意的人家。
但是,穷不是咱们的错,书却会使咱们位低而人品不微,贫困而志向不贱。
这个社会,天下在振兴,民族在发奋,咱们不企图做官,以仕图之路做功于国家,但作为凡人百姓,咱们却只有读书习文才能有益于社会啊。
你也立志写作,兄很高兴,你就要把书看重,什么都不要眼红,眼红读书,什么朋友都可抛弃,但书之友不能一日不交。
贫困倒是当作家的准备条件,书是忌富,
人富则思惰,你目下处境正好逼你静心地读书,深知书中的精义。
这道理人往往以为不信,走过来了方才醒悟,小妹可将我的话记住,免得以后悔之不及。
选自中国华侨出版社《文化名人笔下的那人那情》
比较阅读
1.两篇文章都写了作者酷爱读书,都各举了什么例子?
2.两篇文章中都能体现出读书带给作者的快乐,你从作者描绘的哪些细节中体会到了?
从读学写
你和书之间有哪些故事?不妨写一写和大家共同分享。
下水文
“抄书”
韩艳红
新近开业的图书大厦离我家很近,成全了爱看书的女儿。
每到周日,女儿便缠着我去图书大厦。
昨天很痛快地答应陪女儿去看书,也因为自己有些资料要去图书馆查找。
临出门,我把一个小本子放进书包里。
到了图书大厦,女儿乐颠颠地拿着杨红樱的书直奔三楼的休闲读书角落了。
女儿嘱咐我:“妈妈,一会儿老地方见。
”而我在二楼开始寻找我的目标。
大厦里,看书的人很多,但并不嘈杂。
很多自己喜欢的书,可是囊中羞涩,每周都买一些书回去肯定是舍不得的。
现在的书价格都不便宜。
所以我往往选择来看书,而很少买书。
我选了两本书,上面有我想要的资料。
拿着书上了三楼。
看书的那个角落里聚集了很多孩子,也有一些大人在旁边陪同,还有的在低声给孩子讲书上的故事。
女儿脱掉了鞋子,坐到了读书角临窗的位置,我轻轻喊了女儿一声,女儿看我来了一笑,喊我也过去坐。
我看看周围,没有几个大人脱鞋坐在上面,便有些不好意思。
可是,可是,不上去,旁边显然没有了让我可坐的空隙,何况自己还想抄写书上的内容。
于是,
自己不敢再看周围,偷偷笑笑,脱掉靴子,爬到了女儿的身边坐下来。
我先大概浏览了一下两本书里的内容,然后我拿出了小本子。
我悄悄和女儿说:“妈妈在这里抄书,会不会有人笑话我?”女儿笑笑,只说了句“抄吧抄吧。
”便又埋头于杨红樱的故事里了。
我翻开书,找到了我需要的资料,开始抄写了。
此刻,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偷儿,眼睛不敢看别处。
好像周围的目光都会聚拢到我这里似的。
心里忐忑极了。
这时,偏巧走过来一个图书管理员,喊着让孩子们爱护书,不能乱丢,看完放回原处。
见了图书管理员,更觉得心虚,更让我想起几年之前在文化路的新华书店里抄书的情景。
当时也是发现了自己需要的资料便拿笔抄写,刚抄写一半,便有管理员冷着脸对我说:“这里的书只准看不准抄!”我被训斥了,便把本子收起来,灰溜溜地走了。
看到周边有人看过来,我很是尴尬。
现在回想,我当时的脸一定红得“可爱”极了。
今天,过去的情景不会重演吧?管理员走近了,我停下了笔,并没有把本子收起来。
眼睛盯着书,却并看不进去半个字,只紧张管理员是否会制止我抄书。
管理员只是收拾走了孩子们看过的书,并没有特别的注意我。
看来还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我继续抄写,可是自己的心仍然静不下来,最终导致我抄错了行。
第一份资料抄完,我得以活动活动胳膊、腿儿,才觉得这样抄书也需要点功夫:没有桌子,坐在平地上,用自己双膝压住所看的页面,把本子放到一侧大腿上。
抄写了将近一个小时,心里也渐渐坦然了。
我边抄写边品味,竟然得到了抄写的乐趣,自己的身心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去了。
看到精妙处,忍不住指点给女儿看:“看,这笔触多轻灵!”全然不管孩子是否明白我的话。
等我抄写完三份资料,再看周围,已经有些大人也学我的样子脱掉了鞋子爬了上来,占据一隅津津有味地读着。
我想,如果下周我再来抄书,说不定我不再是这里唯一的抄书者了呢!
(本文原载于《小学生必读》高年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