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新闻案例分析
2016年2月,一部有关新闻业的电影《聚焦》(Spotlight)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聚焦》获得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
该片根据《波士顿环球报》中一篇新闻改编,以美国神职人员奸污和猥亵儿童的丑闻为背景,讲述了几位记者为了找出事实真相历经艰难的过程。
这个团队的名称就是“聚焦”。
在调查过程中,“聚焦”团队从大量的资料中抽丝剥茧,发现了与案件相关的线索,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作为当年“聚焦”团队的一员,Carroll说,自己不仅仅是一名调查报道记者,“我是团队中负责数据库部分的人,这在互联网刚发展起来的那个年代非常酷!”在“聚焦”团队中,他们在日常调查报道过程中,向政府的不同机构索要公开数据,然后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以方便日后查找使用。
这种做法也让人联想到现在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数据新闻”。
什么是数据?
数据就是数字吗?
著名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认为,“在前信息时代数据意味着对客观世界的测量,它是有一个有根据的数字。进入了信息时代之后,数据的内涵其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什么?就因为计算机产生了。计算机产生之后有一个新的名词叫数据,音频、视频都统称为数据,视频的内涵扩大了。不仅内涵扩大了,容量也发生了变化。”
而数据和大数据也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概念。大数据指的并不仅仅是海量数据,更准确而言是一种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传统的数据分析,是通过提出假设然后获得相应数据,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来验证假设,属于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
谈到数据的时候,经常会有人做一个比喻,推动工业前进的是煤、铁、石油,现在推动技术科技的是数据。
那么,这个说法有没有问题呢?
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认为,数据不是天然的,没有什么数据是天然的,凡是数据,肯定都被人进行了加工、分析。和煤、铁、石油等不同,数据并不是资源。
可以说,数据不是自然的,数据是人工的,是一个人为的现象。
全世界不存在原始数据的说法,原始材料叫原材料,而原数据说法有问题的。因为我们把它整体归类叫做文化资源,所以数据需要被生产、被保护、被解释,生产、保护、解释的过程当中一定会被加工。
数据新闻溯源
数据新闻是新闻业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新兴领域,但是数据新闻也是从精确新闻发展而来,这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
当时,美国国内发生了“反文化运动”,对权威表示质疑。同时,随着电视的普及、媒介的活跃,人们有了更多了解世界的渠道。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要,再加上各报刊之间的长期以来的竞争,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的“新新闻主义”(New Journalism)便应运而生。
“新新闻主义”报道最显著的特点“利用感知和采访技巧获取对某一事件的内部观点,而不是依靠一般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问题的手法”,还要求“利用写小说的技巧,把重点放在写作风格和描写方面”。
同样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于对新闻报道中不准确、不公正现象的担心,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Philip Meyer)提出了“精确新闻”(Precision Journalism),并将其定义为“讲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新闻实践的报道”。“精确新闻”要求记者运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民意测验、抽样调查、实地实验、参与观察等方法进行信息采集,来纠正偏见、减少失实新闻,并有助于增强社会敏感性和新闻事件真实性,提高媒介组织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数据新闻源自精确新闻,但又不同于精确新闻。两者尽管都是基于数据,但是数据的性质以及研究数据的方法都有很大不同。精确新闻更多的是利用数据增加报道的准确度和客观性,数据是为新闻报道服务的,只是新闻内容的一部分。呈现方式主要是普通的数字型图表。
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则更加多元,数据成为了新闻中的核心,通过数据讲故事是其一大特点。受众对深度内容的需求,使得新闻生产者对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并呈现那些表象背后的原因与真相也有着越来
越高的价值。数据不再是抽象的佐证材料,而是拥有自己的独立内涵和对读者来说多样解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