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1.中国古典建筑的外立面:
中国古代建筑都是采用木构架的结构方式。
其基本形式是在地面上立好木头柱子,在柱子上架设木梁和木枋,梁、枋上再用木料做成屋顶的构架,最后在这些构架上再铺设瓦顶屋面。
围绕柱子四周有砖土或其他材料筑造的墙体,但是这些墙并不起承受房屋重量的作用。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立面基本上是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成。
台基一般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
另一方面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面阔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
屋身的墙体不承受屋顶的重量,所以建筑的外墙可以灵活处理。
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斗拱,斗拱是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
屋顶部分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色的造型要素之一。
由于木结构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体形都显得庞大笨拙,人们将屋顶做成曲面形,屋檐到四个角也都微微向上翘起,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生动而轻巧。
他们还把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小兽,连屋檐上的瓦头都加以装饰,刻出各式花草、禽兽,增加了建筑的情趣。
中国古代建筑善于从外形上进行各种艺术处理,大到单栋建筑的整体,小到一个梁头、瓦当,往往都经过美化成为一种装饰。
为防潮防蛀,人们在木结构的露明部分涂上油彩,从而创造了中国建筑特有的“彩画”装饰。
此外,
在古建筑的石造台基和栏杆、砖造的大门门头和墙头以及木制门窗上,凡是稍微讲究的房屋,几乎都装饰有石雕或者砖雕、木雕。
中国古典建筑由于主要为木结构,单体建筑的体量一般不可能很大,因此除了利用高隆的地势、巨大的台基的烘托及向高层发展外,更常采用的是借助于建筑群体组合取得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
通常是利用一系列紧凑的院落的递进,富有层次和秩序地将空间画卷随空间顺序展开,强化了高潮及整体群体的艺术感。
2.西方古典建筑的外立面:
⑴古希腊风格建筑外立面:古希腊人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外立面形式,古希腊建筑外立面以挺拔的柱式以及简洁的形式使人感觉亲切。
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
山墙是古希腊建筑风格外立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外立面重点装饰的部位,由于山墙的位置比较高,人们几乎没有近距离观赏的可能,所以只有依靠独特的造型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⑵哥特式风格建筑外立面:哥特式的建筑外立面大量采用垂直线条和尖塔装饰,采用比例瘦长的尖劵,还大量采用彩色玻璃和高浮雕技术,使整个建筑更显得轻巧玲珑、光彩夺目
⑶古罗马风格建筑外立面:罗马式拱劵有着古朴的风格和动感的造型,柱与梁是支撑建筑的重要结构,也是人们进行重点装饰的部位,拱劵与优美的柱子组合成经典,建筑外立面注重各个组成构件的和谐搭配。
⑷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外立面:这种建筑在造型上排除象征神权至上的哥特式建筑风格,以人体美的对称、和谐为基本思想。
这一时期的建筑外立面采用古典柱式,灵活变通、大胆创新,甚至将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同古典柱式融合一起。
⑸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外立面:大量采用起伏曲折的交错曲线,追求雕塑感,对样式求新求奇具有明快的、无节奏的跳跃。
⑹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外立面:古典主义建筑崇尚古典柱式,强调建筑中的主从关系,力求突出中心,讲求对称,这反映了绝对君权下的等级制度,内部则明显受到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影响。
古典主义者认为建筑中美的唯一因素就是比例,他们只承认几何美,而排斥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元素。
古典主义者将理性发展到了极端,认为理性是不应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甚至不应该有个人的见解。
古典复兴、浪漫主义和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1.古典复兴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美国国会大厦
2.浪漫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英国国会大厦外立面,建筑临泰晤士河,长达267米,是古典主义式构图,对称而整齐,细节表现了垂直式哥特建筑风格的特点。
北端的大钟塔高96米,南端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两者的形式差别很大,强烈的对比造成了浪漫主义追求的变化丰富的轮廓线。
大厦全用灰色石块建造,采取传统的拱劵结构方法。
3.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
这种思潮认为只要能实现美感,可以不受风格的约束,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式样或拼凑不同风格的装饰纹样。
由于这种风格的倡导者只注重建筑自身比例均衡,不受某种固有法式的限制,往往在一座建筑上既有古希腊的山花,又有古罗马的柱式和拱劵,还有拜占庭式的穹顶,因而又有“集仿主义”之称。
建筑外立面的设计元素
1、入口(建筑台阶、坡道、雨篷、标志、装饰构筑物)
2、墙体(注意结合当地气候和文化条件)
3、窗(注意窗墙比、窗地比,室内空间的划分和空间高度)
4、屋顶(第五立面)
5、细部(功能性细部设计;装饰性细部设计)
6、环境
视觉的概念
视知觉,是将视觉感知的资料与其他感觉和过去经验中的有关信息进行比较与辨认,从而确定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它不是一个对于光线和图像的被动反应过程,而是由大脑指挥和说明的一个积极地反应、寻求信息的过程。
视知觉包括属性分类、预测和感情三个方面。
就是将视觉感知的资料与先前的经验相联系,划分资料的类别;接着预测发生作用,选择什么作为知觉所注意的下一个目标,并引起人们
快乐或者悲伤等方面情感上的反应。
几何形错觉及影响
1、两栋同样高的建筑,一栋建筑上利用垂直线条来划分和装饰建筑,另一栋建筑利用水平线条来划分和装饰建筑,那么结果是人们会认为前者高于后者。
(视野上下垂直方向较窄约为130度,而左右方向较宽约为200度)。
因此,人们在观察尺度较大的物体时,尽管这个物体的高度和宽度是一样的,但是总感觉到高度要比宽度大一些
烟斗错觉。
2、粗细与轻重。
同一宽度的两个物体,横放比竖放显得宽,当质感又相同时,则横的较重,竖的较轻。
3、面积的大小。
背景较暗的形体面积明显大于背景较浅的形体面积。
4、附加物的影响
分割错觉及其影响(就长面)
竖向分割显得宽一些(水泥厂),横向分割显得高一些(新农村)
对比错觉及其影响
小中见大,大中见小
同一高度的空间面积越小越显高,面积越大越显矮。
同时,下坠感也随面积大小而异,面积越小感觉越轻微,面积越大感觉越强烈。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视觉形式美
1、统一变化:统一即是有序,它使部分结为整体,在人类的视知觉活动中,具有将感知对象组织和化简的倾向。
同时,在进行建筑外立面设计时相同因素的过多使用也会使人产生单调感。
实践证明,过于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而那些复杂的、不规则的图形则会引起人的强烈注意和好奇心。
因此,统一与变化两者缺一不可。
统一给人带来安静、稳定的感受,而变化会引起人的兴奋感,更具趣味和刺激性。
2、比例尺度:比例的意思是整体与局部间存在着的关系-是合乎逻辑的、必要的关系,同时比例还具有满足理智和眼睛要求的特性。
所谓“满足理智要求”就是指良好比例一定要正确反映事物内在的逻辑性。
除了考虑形式本身的比例外,还应考虑材料、结构、功能等因素对比例的影响。
比例是建筑外立面的各种要素协调与否的重要因素。
如建筑物的整体外观,特别是它的外轮廓线,以及内部各主要分割线的控制点,凡是符合圆、正三角形、正方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就有可能产生统一和谐的效果。
因为这些形状有确定的几何关系,就可以避免任意性。
同比例相联系的是尺度,尺度是关于量的概念,与比例有一定的区别。
比例是指一个组合构图中各个部分之间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尺度则是指相对于某些已知标准或常量时物体的大小。
尺度反映建筑中的量,涉及物体的真实大小和尺寸。
但不能把尺寸的大小和尺度的概念混为一谈。
尺度一般不是指要素真实尺寸的大小,而是指要素给人感觉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实大小之间的关系。
一
般来讲,这两者应当是一致的。
但也可能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衡量建筑的尺度需要一个标准,在建筑设计中经常会以建筑的某个常规构件为参照来获得建筑的尺度感。
建筑外立面在设计时还应考虑到人的观看尺度,尺度的可读性是尺度表达的基本条件。
建筑外立面设计应使观者有在不同的层次都有可感知的内容。
远距离观看时,一般可见形体关系、基本轮廓等宏观效果,在有近距离观赏条件的部位则应侧重于局部和细部尺度的设计。
3、均衡稳定:均衡,就是指平衡,对称是均衡的特殊形式。
对称的形式天然就是均衡的,加之它本身又体现出一种严格的制约关系,因而具有一种完整统一性。
非对称均衡是指没有轴线构成的不规则的平衡,与对称均衡相比,此种均衡构成会更为复杂,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构图中使各种要素以平衡点或一个控制性的视觉焦点为中心得到适当的安排从而达到视觉上的平衡。
4、节奏韵律:连续的韵律在构图时运用一种或一组元素使之重复和连续出现所产生的韵律感,通过线条、色彩、形状、材质、图案的重复,增强构图的艺术表现效果。
这里应注意重复次数的把握,因为当重复次数太少便无法获得韵律感。
但是,太多的重复,又会使构图不协调,并产生单调感。
渐变的韵律在建筑外立面构图时将一种或一组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逐渐变化,如逐渐加长或缩短、变宽或变窄、色彩的冷暖变化等,从而形成统一和谐的韵律感。
交错的韵律在构图时运用构图元素进行有规律的纵横交错、相互穿插的处理,从而形成丰富生动的视觉效果。
总之,在运用韵律的手法进行外立面设计构图时
应处理好重复与变化的关系,既要注意有规律的重复又要注意适当的变化,这样才能运用好建筑形式美中的韵律手法。
5、对比协调:对比就是将两种以上不同的设计元素放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体现出要素之间的显著差异,对比可以借彼此之间的烘托陪衬来突出各自的特点以求得变化。
协调是对比的对立面,它是缓解和调和对比的一种手法,可以借相互之间的共同性以求得和谐。
没有对比会使人感到单调,过分地强调对比以至失去了相互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则可能造成混乱。
方向性的对比,是指组成建筑外立面的各要素,由于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同,各具一定的方向性,交替地改变各要素的方向,即可借对比而求得变化。
形状的对比往往更加引人注目,这是因为人们比较习惯于方方正正的建筑体形,一旦发现特殊形状的体量总不免有几分新奇的感觉。
对于这一类体量组合,必须更加认真的推敲研究各部分体量之间的连接关系。
线性的对比,直线的特点是明确、肯定,并能给人以刚劲挺拔的感觉;曲线的特点是柔软、活泼而富有运动感。
在体量组合中,巧妙地运用直线与曲线的对比,将可以丰富建筑体形的变化。
材料是建筑外立面设计重要的影响因素,不同的材质会赋予建筑不同的表面观感,材料本身的质地给予人的视觉和触觉刺激而形成了材质的对比。
虚实的对比,在建筑外立面中没有实的部分整个建筑就会显得脆弱无力,没有虚的部分则会使人感到笨重沉闷。
只有虚与实的部分巧妙地组织在一起,才能使建筑的外立面显得既轻巧通透又坚实有力。
协调是把同性质的或类似的事物配合在一起,彼此之间虽有差异,但差异不大,仍能融合,从而使对
比引起的各种差异感获得和谐统一,产生柔和、平静和喜悦的美感。
6、重点突出: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如果各种要素以均衡的力度出现,那么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平淡无奇、缺乏个性的,因而应该对设计要素进行合理布置,达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形成视觉中心。
其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把重点要素的特征置于空间中的关键位置,具体方法是:把它们放在空间的中枢或对称组织的中心。
对于非对称组织,可将重点要素偏置或孤立于其他诸要素之外。
第二种,将重点要素与其他要素在尺寸上、方向上形成对比或者采用丰富的装饰、强烈的色彩、贵重的材料等使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重点上。
在一个构图设计中,既要强调重点,又要注意对重点的表现应该微妙而又有克制,不应造成压倒一切而使其不再成为整体的统一部分的视觉。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艺术美
美的本质:一般来说美的事物首先是它的形象。
凡是美都可以被人感知,都具有形象。
美的形象总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如形、色、声等呈现出来。
黑格尔说过“美只在形象中见出”。
形象是具体、生动、千变万化的、因而美不是千篇一律、万古不变的,而是个性鲜明、绚烂多彩、异彩分呈的。
其次是美的感染性,美给人以愉快的审美享受,美的感染性是其本身固有的特点。
同时美还需要不断创新。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感认识根源无疑是在感性认识里面,但美感认识与感性认识有本质区别”。
在审美实践中,美感除直觉性特点之外还存在
理智的因素。
欣赏美的对象时,需要具备与审美对象相适应的历史文化知识,才能领悟美的深层内涵。
体验到美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审美有一定标准,同时也存在着差异。
审美标准有一定的客观性,有相对的统一性。
正确的审美标准源于客观美的事实,客观的美决定着审美标准的客观内容。
随着社会形态的更替,审美标准也在发生着变化,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建筑艺术,对于当时的审美而言是美的,到文艺复兴时期审美标准有了新的发展,但不是对旧的审美标准的绝对排斥,而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在审美过程中对同一事物人们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存在着审美差异,因此,在审美差异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审美趣味的多样性为艺术表现的多样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建筑艺术美:当人们审视人类历史长河中被世世代代赞扬和公认的美的建筑时,一般都遵循着一定的形式美规律。
如多样统一、比例尺度、均衡稳定等,也就是说建筑的美有一定的客观性,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深层的美感,领会建筑的内涵。
建筑的美感并不是意味着只是建筑本身的形式美,同时还应有社会环境的美、周边景观的美、施工工艺的美、建筑意境的美以及材料质感的美,使建筑与环境产生和谐的美感。
建筑不应只是静态的、和谐的,应使建筑形式有所超越,成为一种活的、有机的、自由的形式。
因为建筑是为人所用的,看到美的建筑形式时,也看到了人们在其中的生活,所以才会感受到美。
和谐美是传统的美学观,那么杂乱与和谐共存的话,建筑是不是就不美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创作形式时,只要遵循在静态中保持多样化,各部分通过一个中心保持联系,由有节奏的活动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
体,并有机地生长在生活之中,那么这个建筑就是有生命力的建筑
建筑外立面设计的色彩因素
色彩的性质包括
色调由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而决定
色相就是色彩的相貌和名称,可见色光因波长的不同,给眼睛的色彩感觉也不同,每种波长色光的被感觉就是一种色相。
明度反映色彩的明暗程度。
色彩的明度差具有认识性,物体和对象的形状主要靠明度差别来显示,明暗对比给人以清晰感。
接近白色的明度高,接近黑色的明度低。
纯度是指颜色的纯粹程度,也称饱和度,即指不搀杂黑、白、灰的颜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纯度越高,颜色越鲜明。
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白或其他颜色时,纯度就会产生变化,加入其他颜色越多,纯度越低。
黑白灰属无彩色系,即没有纯度,任何一种单纯的颜色,倘若加入无彩色系任何一色的混合即可降低它的纯度。
在七色中各有各自的最高纯度外,它们之间也有纯度高低之分,通过实验可以明确看到红色纯度最高,而青绿色纯度最低。
色彩的知觉效应
温度感:红、橙、黄暖色系;蓝、紫冷色系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
如紫与橙放在一起时,紫倾向与冷色,当把紫与蓝
放在一起时,紫色又倾向于暖色。
同时,色调的倾向性与色彩的冷暖表情密切相关,如发黄的红和发蓝的红的冷暖有很大差别。
同时色彩的冷暖感与色彩的明度、纯度等有关,高明度的色一般有冷感,低明度的色一般有暖感,光泽强的色倾向于冷,粗糙的表面趋于暖。
重量感:主要取决于明度和纯度,明度高的显得轻,暗色感觉重,同时纯度强的暖色感觉重而纯度弱的冷色感觉轻
距离感:色彩的距离感以色相和明度影响最大,一般亮色、暖色、纯色看起来感觉凸出,具有前进的感觉,称之为近感色或凸出色;暗色、冷色看起来感觉凹入,具有推远的感觉,称之为远感色或后退色。
通过实验观看色彩表面进行色彩距离判断,得出的远近次序是红〈黄〈橙〈紫〈绿〈蓝。
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经常利用色彩的距离感来调整空间的尺度远近给人带来的视觉影响。
尺度感:一般情况下,暖色和明度高的色彩具有扩散作用,所以物体显得大。
而冷色和暗色则具有内聚作用,所以物体显得小。
色彩膨胀到收缩的顺序是:红、黄、灰、绿、青、紫。
色彩尺度感应用的典型案例是法国三色旗设计,其红、白、蓝三色的宽度之比分别为33:30:37 三色虽不等分,但在视觉上却造成了色彩感觉宽度相等。
注目感:主要受色相的影响,是指在无意观看的情况下引起人们注意的色彩,具有注目感的色彩在很远处就能被识别。
物体色的注目性为红〉橙〉黄。
同时色彩的注目感还与其背景色有一定的关系,在黑色或灰色的背景下注目感的顺序是黄〉橙〉红〉绿〉青,在白色的背景下注目感的顺序是青〉绿〉红〉橙〉黄。
疲劳感:色彩的纯度越强对人的刺激越大,就越会使人感到疲劳,一般而言暖色系的色彩比冷色系的色彩疲劳感强,而绿色则不明显,很多色相在一起,明度差或纯度差较大时容易使人感到疲劳。
因此,在建筑外立面设计中采用的色相数不宜过多,纯度不宜过高。
明暗感:色彩在照度高的地方,明度升高,纯度增强,而在照度低的地方明度会随着色相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一般绿、青绿及青色系的色彩显得明亮,而红、橙及黄色系的色彩则显得发暗。
在中国古建筑外立面设计中,墙、柱、门窗多为红色,而檐下额枋、雀替、斗拱等则为青绿色,天空晴朗对比强烈,青绿色不致于使檐下漆黑,而阴天时青绿色有深远的效果,能增强立体感。
混合感:将两种或多种色彩互相进行混合,造成与原有色不同的新色彩。
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混合感主要是指色彩的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是将两种或多种颜色穿插、并置在一起,于一定的视觉空间之外,能在人眼中造成混合的效果。
其实颜色本身并没有真正混合,它们不是发光体,而只是反射光的混合。
空间混合的产生须具备下列必要条件:
1.色彩的面积小,形态为小色点、小色块、细色线等,并成密集状
2.有相当的视觉空间距离
3.色彩的位置关系为并置、穿插、交叉等
4.对比各方的色彩比较鲜艳,对比较强烈
性格感:色彩可以使人感觉兴奋或沉静,人们将之称为色彩的情感效果,是人的情绪在视觉上的反映。
其影响最明显的是色相,红、橙、黄色给人以兴奋感,青、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而绿和紫属中性。
纯度
的关系也大,白和黑及纯度高的色彩给人以紧张感,灰色及纯度低的色彩给人以舒适感。
明度也有一定的影响,暖色系中高明度、高纯度的色彩呈兴奋感,低明度、低纯度的色彩呈沉静感
软硬感:主要取决于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
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
明度低、纯度高的色彩有坚硬感明度高、纯度低的色彩具有柔软感。
中色系的绿色和紫色有柔软感;灰色则有柔软的效果,如南京大学仙林国际化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的墙面和屋顶采用了带釉面的长条形灰色外墙面砖贴覆。
面砖的贴法采用横竖咬合的45度斜向铺贴,犹如鱼骨纹理一般;面砖的色彩选用四种不同灰度的灰色,铺贴在不同的墙面和屋面上产生了光影变幻的视觉效果,闪烁着柔和的光泽。
红色波长最长,对视网膜刺激度也最高
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彩(安全色)
绿色波长适中,最适应人眼的注视(环保色)
蓝色是色彩中最冷的颜色(高科技的强烈现代感)
紫色波长最短,不易于与其他颜色搭配,一般不用于大面积的色彩黑色无色相、无纯度,组合适应强,使其他颜色显得更加明艳。
灰色是中性色,作为背景色彩非常理想,是重要的配色元素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