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等500kV输变电工程-国网山西电力公司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介休崇光2×350MW低热值煤热电项目500kV送出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要本)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
国环评证甲字第1905号
2018年9月
1项目建设必要性
山西介休崇光低热值煤热电项目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市义安循环经济工业规划区内,本期建设2×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格盟)有限公司介休2×35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新建项目核准的批复》([2015]559号)对本工程予以核准,目前电厂已开工建设,为满足电厂的送出需要,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

2工程概况
2.1项目基本构成
山西介休崇光2×350MW低热值煤热电项目500kV送出工程共包括2个子工。

本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1。

表3.1(a)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500kV间隔扩建工程基本组成一览表
表3.1(b)介休崇光电厂至洪善特高压变电站500kV线路工程基本组成一览表
(1)站址概况
站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洪善镇的西山湖村和北长寿村之间。

站址北侧为变电站建设项目部(部分板房已经拆除,已无人居住),其余侧为农田。

(2)变电站现有规模
一期工程(现有工程规模):1×3000MV A主变;1000kV出线4回(榆横、石家庄各2回),每回各装设1组720Mvar高抗;500kV出线4回(孝义、古交各2回);主变低压侧共装设3组240Mvar低抗和4组210Mvar低容。

二期(待建工程规模):扩建2回1000kV出线(至蒙西变电站)。

至蒙西I、II回1000kV出线上每回配置1组600Mvar并联电抗器。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于2017年6月建成投运。

本期扩建规模:本期扩建1回500kV出线至介休崇光电厂(占用西起第一
(3)变电站废油、废旧蓄电池
①现有事故油池情况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一期建设有1座主变事故油池(容积约312m3)、2座高抗事故油池(各容积约119m3)、2座站用变事故油池(容积分别约46.2m3和11.1m3),并按规程要求对带油设备设置油坑,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事故油池能够满足现有主变规模要求。

根据现场勘测可知,事故油池运行良好,变电站运行至今,未发生事故油泄漏现象。

②危废处理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1号令《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废旧蓄电池、事故油池(事故情况下产生)、废油渣(检修时产生)均属于危险废物。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2013年修订))的规定,变电站内应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因此,变电站内应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

危险废物处理方式如下:
●事故油
变电站事故情况下产生的事故油暂存于事故油池内,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文件《山西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晋电物资便字[2012]1446号)的有关规定,事故油必须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利用。

●废油渣
由于变电站一般4~5年检修一次,主变检修所产生的废油渣量较少,由检修单位统一进行回收利用或处置。

●废旧蓄电池
变电站报废的蓄电池拆卸下来后暂时存放在危险废物暂存间内。

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文件《山西省电力公司废旧物资管理办法》(晋电物资便字[2012]1446号)的有关规定,废旧蓄电池必须委托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回收,在回收过程中采用包装运输,防止酸液外溢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5)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变电站一期设置有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污水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区绿化,不
(6)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100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向南出线;500kV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侧,向北出线;主变位于站区东侧;主控通信楼布置在站区西侧,从西侧进站。

(7)占地面积
该变电站工程已按最终规模一次征地,围墙内占地面积8.86hm2,全站总征地面积10.32hm2。

本期扩建工程在原有预留场地内进行,不需新征用地。

2.3 新建休崇光电厂至洪善特高压变电站500kV线路工程
(1)线路建设规模
新建线路全长约47km,除介休电厂出线终端塔采用双回路塔以外,其余段线路按单回路架设。

本工程线路转越榆横~潍坊1000kV特高压交流线路(双回线路运行名分别为横洪一线和横洪二线)档内上相和中相导线有压接管,为满足“三跨”要求,需对所在耐张段2.517km的上相和中相导线及相关金具进行更换。

本工程钻越上海庙~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运行名为昭沂线)档内单侧地线有压接管,为满足“三跨”要求,需对所在耐张段0.95km的单侧地线及相关金具进行更换。

(2)线路路径
线路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平遥县和吕梁市文水县境内。

沿线海拔高度在736~929m之间。

具体路径走向如下:
线路起于洪善1000kV变电站500kV架构,向西北方向出线,然后左转钻越拟建蒙西-晋中1000kV特高压线路S67-S68#左转,向南钻越榆横-潍坊1000kV线路567#-568#转向东南,经南长寿村、东家堡、贾家堡、西堡村向南钻越银东线1171#-1172#,右转后一直平行已建银东线,经王家庄村后跨越汾河,左转向西经过南辛店、东良庄左转,经西良庄、杜家庄右转,经东凤落、西凤落、青落村后左转向南,跨越110kV遥白线,经北薛靳、南薛靳、武坊、三家、大堡、赵家堡、北官地、中官地、南官地后,钻越上海庙-山东±800kV线路昭沂线998#-999#,向南跨越和汾高速,经鱼市、北庄、礼世村后跨越汾河,右转经北辛武村后左转跨越108国道后,经东大期村东左转进入介休崇光电厂500kV出线架构。

2.5房屋拆迁情况
本线路沿途所经过地区为平地,线路对沿线较密集的民房已作了必要的避让,本期工程没有工程拆迁和环保拆迁。

3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
3.1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现场勘测结果,本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2.2。

表2.2 介休崇光电厂至洪善特高压变电站500kV线路周围电磁环境、声环境敏
④表中所列距离均为输电线路边导线投影距环境敏感目标的最近距离。

3.2环境质量现状
(1)工频电场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000V/m。

拟建500kV输电线路各监测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000V/m。

(2)工频磁场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四周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0μT。

拟建500kV输电线路各监测点处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0uT。

(3)噪声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四周的声环境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

拟建500kV输电线路各监测点处的声环境昼间、夜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4线路的规划相符性
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特殊生态环境敏感区;不涉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重要生态敏感区。

线路路径避开了乡镇规划区及密集村庄,少拆民房,减少了对周围地方规划、设施的影响,避开了环境敏感点,与电磁敏感区域保持了安全距离,且线路经过地区线路两侧评价范围内无机场、电台等。

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5.1电磁环境影响
(1)500kV送电线路类比监测结果
从类比监测结果分析,500kV送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磁场的最大值均小于评价标准限值,因此,500kV送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磁场不会成为线路建设的环境制约因素。

(2)500kV送电线路预测计算结果
●工频电场
本工程500kV线路运行产生工频电场强度对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满足4000V/m的标准。

●工频磁场
本工程500kV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磁感应强度对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满足100uT标准。

(3)通过类比监测及预测计算结果分析,在采取措施后,本工程开闭站和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对变电站及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将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5.2声环境影响
(1)施工期
在施工期采用高噪声施工机械时,施工噪声对附近居民住宅的声环境有影响。

因此,夜间禁止施工。

(2)变电站运行噪声
本期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为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声源设备,变电站运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3)送电线路运行噪声
由类比监测结果分析可知,在晴天条件下,可以预测本工程50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电磁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

5.3水环境影响
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前期建设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污水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本工程输电线路运行后无废污水产生,对周围水环境没有影响。

5.4生态环境影响
(1)植被
本工程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在站内原预留场地内进行扩建,本期建设对周围植被没有影响。

新建500kV线路经过地区基本为平地,主要植被有农田植被、核桃树、杨树等。

送电线路的建设除塔基处需破坏少量植被外,走廊内还需要砍伐人工种植的杨树、果树等。

施工临时占地主要为牵张场、材料场等辅助设施用地,施工结束后临时占地即可恢复原有土地利用功能,影响相对较小。

(2)水土流失
对挖方区按设计标高开挖,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将开挖方和外借土运到填方区分层铺筑夯实,整个场地按设计进行平整。

场地平整时避开雨季施工,并做好防雨及排水措施,将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减至最少。

建设中所区剥离的耕植土,采用临时防护措施,后期用于所区及施工临时场地、进场道路两侧边坡的覆土并进行绿化,水土流失影响较小。

线路塔基施工时由于塔基较为分散,且塔基已优化设计,每个塔基的弃渣量较小;因此线路工程没有设置弃渣场,塔基开挖产生的少量土石方用于塔基回填或选择邻近低凹地填埋,减少水土流失的影响。

5.5工程占地
塔基的架设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所涉及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因此,建设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受影响的村民进行补偿。

6公示
公示方法:2018年8月6日~2018年8月17日分别在变电站最近的村庄和线路沿线敏感点和村庄公示栏进行了本项目的环评信息公示。

公众参与实施主体:本项目的建设单位。

公告内容:
(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

(2)建设项目的性质及内容。

(3)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环保措施可达到的治理效果。

(4)建设单位、评价单位的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公示期间,均未收到民众的电话、书面信件或其他任何有关对本工程环境保护方面的反馈意见。

7评价结论
(1)本工程将电能送到用户端,本身就属于清洁生产,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2)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本期为间隔扩建工程,本期不新征用地。

变电站前期建设过程中已经得到了当地规划、国土等部门的同意意见。

线路路径已征得当地政府或规划部门同意,同时符合山西电网发展规划要
求。

(3)对变电站站址周围进行了现状监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厂界环境噪声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对线路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进行了现状监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声环境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

(4)本期洪善(晋中)1000kV变电站为间隔扩建工程,不新增声源设备,因此,本期运行后变电站厂界环境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

根据预测结果分析,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噪声对附近环境保护目标的声环境影响贡献值较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相应标准要求。

本工程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及噪声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满足相应标准。

在实施了环评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后,项目运行对周围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满足相应标准;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次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