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领导的沟通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的沟通艺术》
主要著作:《总裁领导学》、《组织行为学》、《分层授权vs分层负责》、《人力资源管理vs组织人员发展》、《管理vs领导--卓越经理人必修课》、《领导的沟通艺术》、《出色的中层主管》、《组织三阶层的高效运作》、《优秀的基层干部》、《人性管理》、《胡雪岩的经营管理》等等中国式管理教材
适用对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学习。
学习目的:消除上对下、下对上、平级间沟通的障碍,从沟而不通达到不沟而通。
《领导的沟通艺术》各讲主要内容:
第一集沟通的最佳态度
用心听他说什么;不计较他怎么说,如果做到万事OK。
先做好情绪管理,再进行沟通。
可以用一些情绪上的方法稳住对方。即:不能欺骗,也不能说心里话,要说妥当话。
你只要听他说什么,而不要管他怎么说。我们太注意对方讲话的声调、语气、姿势,这是我们最大的弊病。任何人讲话都会有一定的道理。中国人根据道理讲话,西方人根据法律、宗教讲话。中国人是专门证明法律规定不合理的民族。中国人法很多,但你不理他就没事了。中国人不生气时很讲道理,一生气就蛮不讲理。沟通对中国人来说,其实是一种情绪管理。中国人的沟通应该把情绪摆在最前面,而不是把说话摆在最前面。
“你辛苦了!”递过去热毛巾。
“什么事?”
“没有事。”
“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没什么事,你先休息一下再说。”
“我不累,你说吧。”
“有三个电话……”
中国人说“没有事”就是有很重要的事。说话第一个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听不进去,再有道理也没有用。讲究慎始善终。听得进去,并达成一个结果。
中国人是情绪最容易波动的民族,也是最不理性的民族。中国人是感情丰富的民族。中国人只要没有面子,他就不讲理。所以直话直说,效果最差。每一个民族孕育他的生活方式,一定有他的道理。中国人问你“吃饱了没有”,其实是在问你心情好不好。“跟你说两句话好不好?”然后云云。投石问路,但不要打草惊蛇。说事要讲究时机是否成熟。中国人是一个警觉性很高的民族,所以不能直接、坦诚地说。话不投机不是沟通的时候。沟通是情绪在引导,大家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开心,他就越来越不计较,事情也就越来越好商量。沟通时要知己知彼。沟通不完全是语言的事情。你要能够将心比心,你要能够化解对方的心结,你要能够造成对自己有利的形势,然后三两句话就解决了。
事缓则远。
做错事情基层是用道歉来结尾,中层用请客来结尾,高层以骂人来结尾。
第二集沟通前的心理准备
两难:1.先说先死——站在亮处,透明化对自己不利
2.不说也死——令人怀疑,不把自己当作对手
合理:3.说到不死——合理表达,说到和没有说一样
沟通要制造机会,让对方去做决定。人不对不说,时机不对不说,场合不对不说。讲究节令。中国人不可以欺骗,但可以隐瞒。
你不能禁止老板怀疑你,但你要想办法化解这种怀疑。
第三集沟通的四大目的
1.说明事物——陈述事实→引起思考→影响见解
2.表达情感——表示观感→流露感情→产生感应
3.建立问候——暗示情分→友善(不友善)→建立问候
4.进行企图——透过问候→说明(暗示)→达成目标
动机很单纯的关心才会有效。关系要平时培养。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你会需要什么样的人的帮助。交朋友拉关系不要计较利害关系。
沟通要有互动,要有交流,要有最后达成一致的行动。
第四集沟通的三大原则
1. 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
2.要告诉别人,不要说我说的。
3.如果说我说的,我就说没说。
第五集沟通的流动方向
1.上行——陈述意见、抱怨、批评——下情上达
2.下行——传达政策、目标、计划——上情下达
3.平行——互相了解、关怀、协调——心意相通
第六集沟通的艺术
1.了解对方的言默之道
2.记住交浅不可以言深
3.以情为先求通情达理
4.言必有误不流于空谈
5.言之成理不自相矛盾
6.从容不迫不紧张急躁
一切以情为先,以理为主。论关系、套交情、看情况。以情为先要做到以下三点:不自以为是,不强词夺理,不要打断别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