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_龙天渝_气体射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气体射流 1
第一节 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的特征 第二节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平面射流 第四节 温差或浓度差射流 第五节 旋转射流 第六节 有限空间射流
第一节 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的特 征
出流到无限大空间中,流动不受固体边壁的限制,为无限空 间射流,又称自由射流。射流的流动特性及结构图:
10
11
12
试验得出,截面上温差分布,浓度差分布与速度分布关系如下: 图6-6(b)为上述式子的反映。 一、轴心温差 二、质量平均温差
13
14
三、起始段质量平均温差 对于浓差射流其规律与温差射流相同。所以温差射流公式完全 适用与浓差射流。见表6-4。
15
16
17
四、射流弯曲温差射流或浓差射流由于密度与周围密度不同, 所受的重力与浮力不相平衡,使整个射流将发生向下或向上弯 曲。通过推导可得出无因次轨迹方程为
8
七、起始段断面平均流速v1 八、起始段质量平均流速v2
9
气体从狭长缝隙中外射运动时,射流在条缝长度方向几乎无扩 散运动,只能在垂直条缝长度的各个平面上扩散运动。这种流 动称为平面射流。从表6-3中可看出,各无因次参数
对平面射流来说,都与
无因次距离有关。和圆断面
射流相比,流量沿程的增加、流速沿程的衰减都要慢些。
求出
代入下式
19
所以 工作地点质量平均风速要求3m/s 因为 所以
风口到工作面距离s可用下式求出
wk.baidu.com20
一、旋转射流概述 气流通过具有旋流作用的喷嘴外射运动。气流本身一面旋转, 一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前进,这就形成了旋转射流。 二、旋转射流的流速分布 如图6-10 三、旋转射流的压强分布 图6-13反映了无因次压强的变化
5
动力特征 取图6-5中1-1、2-2所截的一段射流脱离体,分析其上受力情况 ,可知各横截面上轴向动量相等——动量守恒,这就是射流的 动力学特征。所列动量守恒式:
6
第二节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一、轴心速度vm
说明了无因次轴心速度与无因次距离 成反比。 二、断面流量QV
三、断面平均流速v1
7
四、质量平均流速v2 五、起始段核心长度sn及核心收缩角 六、起始段流量QV
为回流流量,定义为
图6-16给出了无因次回流流量沿无因次距离的变化情况。对比 不同 值的回流情况,可看出:(1) 值大,回流流量显著 增加,回流区长度也增加;(2)无论 值多大,最大无因次 回流流量都出现在 =0.5处,也就是出现在旋转射流的起始段。
26
实际工程上通风射流是向房间送风,射流受到限制,形成有限 空间射流。 一、射流结构 由于房间边壁限制了射流边界层的发展扩散,射流半径及数量 不是一直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逐渐减小,使其边界线 呈橄榄形,如图6-17所示。重要的特征是橄榄形的边界外部与 固体边壁间形成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回流区,于是流线呈闭合状。 这些闭合流线环绕的中心,就是射流与回流共同形成的旋涡中 心c。 二、动力特征 射流内部的压强是变化的,随射程的增大,压强增大,直至端 头压强最大,达到稳定后比周围大气压强要高一些。射流沿程 动量不相等,沿程减少。
21
22
四、旋转强度 旋转强度 的定义
式中 L0——流体进入旋流器时,相对于旋转轴的动量矩; K0——旋流器出口断面上的平均动量; d——旋流器出口断面直径。
图6-14中比较了不同 的射流的无因次速度沿射流轴向的变 化情况;图6-15是在不同的 值下,无因次流量变化曲线。
23
24
25
四、无因次流量 及 无因次流量计算的计算公式
27
28
三、半经验公式 回流平均速度v的半经验公式:
式中v0、d0 ——喷嘴出口速度、直径; F——垂直于射流的房间横截面积; ——射流截面至极点的无因次距离; a——紊流系数。
29
式中,
为阿基米德准数,于是上式变为
对于平面射流,有 式中,
18
[例6-3]工作地点质量平均风速要求3m/s,工作面直径D=2.5m 送风温度为15℃,车间空气温度30 ℃,要求工作地点的质量 平均温度降到25 ℃ ,采用带导叶的轴流风机,紊流系数 = 0.12。求(1)风口的直径及速度;(2)风口到工作面的距离。 [解]温差 =15-30=-15 ℃
2
紊流系数 及几何特征
紊流系数是表征射流流动结构的特征系数。它与出口断面上紊 流强度有关,紊流强度越大。各种不同形状喷嘴的紊流系数和 扩散角的实测值列于表6-1。
3
运动特征 特留彼尔在轴对称射流主体段的实验结果,以及阿勃拉莫维奇 在起始段内的测定结果,见图6-2(a)及图6-3(a):
4
从两图中可见,无论主体段或起始段内,轴心速度最大,从轴心 向边界层边缘,速度逐渐减小至零。随着x的增大,速度分布曲 线不断地扁平化。通过用无因次量处理上述两图可得图6-2(b) 、图6-3(b)的曲线。可看出各截面上速度分布的相似性。
第一节 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的特征 第二节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 平面射流 第四节 温差或浓度差射流 第五节 旋转射流 第六节 有限空间射流
第一节 无限空间淹没紊流射流的特 征
出流到无限大空间中,流动不受固体边壁的限制,为无限空 间射流,又称自由射流。射流的流动特性及结构图:
10
11
12
试验得出,截面上温差分布,浓度差分布与速度分布关系如下: 图6-6(b)为上述式子的反映。 一、轴心温差 二、质量平均温差
13
14
三、起始段质量平均温差 对于浓差射流其规律与温差射流相同。所以温差射流公式完全 适用与浓差射流。见表6-4。
15
16
17
四、射流弯曲温差射流或浓差射流由于密度与周围密度不同, 所受的重力与浮力不相平衡,使整个射流将发生向下或向上弯 曲。通过推导可得出无因次轨迹方程为
8
七、起始段断面平均流速v1 八、起始段质量平均流速v2
9
气体从狭长缝隙中外射运动时,射流在条缝长度方向几乎无扩 散运动,只能在垂直条缝长度的各个平面上扩散运动。这种流 动称为平面射流。从表6-3中可看出,各无因次参数
对平面射流来说,都与
无因次距离有关。和圆断面
射流相比,流量沿程的增加、流速沿程的衰减都要慢些。
求出
代入下式
19
所以 工作地点质量平均风速要求3m/s 因为 所以
风口到工作面距离s可用下式求出
wk.baidu.com20
一、旋转射流概述 气流通过具有旋流作用的喷嘴外射运动。气流本身一面旋转, 一面向周围介质中扩散前进,这就形成了旋转射流。 二、旋转射流的流速分布 如图6-10 三、旋转射流的压强分布 图6-13反映了无因次压强的变化
5
动力特征 取图6-5中1-1、2-2所截的一段射流脱离体,分析其上受力情况 ,可知各横截面上轴向动量相等——动量守恒,这就是射流的 动力学特征。所列动量守恒式:
6
第二节 圆断面射流的运动分析
一、轴心速度vm
说明了无因次轴心速度与无因次距离 成反比。 二、断面流量QV
三、断面平均流速v1
7
四、质量平均流速v2 五、起始段核心长度sn及核心收缩角 六、起始段流量QV
为回流流量,定义为
图6-16给出了无因次回流流量沿无因次距离的变化情况。对比 不同 值的回流情况,可看出:(1) 值大,回流流量显著 增加,回流区长度也增加;(2)无论 值多大,最大无因次 回流流量都出现在 =0.5处,也就是出现在旋转射流的起始段。
26
实际工程上通风射流是向房间送风,射流受到限制,形成有限 空间射流。 一、射流结构 由于房间边壁限制了射流边界层的发展扩散,射流半径及数量 不是一直增加,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反而逐渐减小,使其边界线 呈橄榄形,如图6-17所示。重要的特征是橄榄形的边界外部与 固体边壁间形成与射流方向相反的回流区,于是流线呈闭合状。 这些闭合流线环绕的中心,就是射流与回流共同形成的旋涡中 心c。 二、动力特征 射流内部的压强是变化的,随射程的增大,压强增大,直至端 头压强最大,达到稳定后比周围大气压强要高一些。射流沿程 动量不相等,沿程减少。
21
22
四、旋转强度 旋转强度 的定义
式中 L0——流体进入旋流器时,相对于旋转轴的动量矩; K0——旋流器出口断面上的平均动量; d——旋流器出口断面直径。
图6-14中比较了不同 的射流的无因次速度沿射流轴向的变 化情况;图6-15是在不同的 值下,无因次流量变化曲线。
23
24
25
四、无因次流量 及 无因次流量计算的计算公式
27
28
三、半经验公式 回流平均速度v的半经验公式:
式中v0、d0 ——喷嘴出口速度、直径; F——垂直于射流的房间横截面积; ——射流截面至极点的无因次距离; a——紊流系数。
29
式中,
为阿基米德准数,于是上式变为
对于平面射流,有 式中,
18
[例6-3]工作地点质量平均风速要求3m/s,工作面直径D=2.5m 送风温度为15℃,车间空气温度30 ℃,要求工作地点的质量 平均温度降到25 ℃ ,采用带导叶的轴流风机,紊流系数 = 0.12。求(1)风口的直径及速度;(2)风口到工作面的距离。 [解]温差 =15-30=-15 ℃
2
紊流系数 及几何特征
紊流系数是表征射流流动结构的特征系数。它与出口断面上紊 流强度有关,紊流强度越大。各种不同形状喷嘴的紊流系数和 扩散角的实测值列于表6-1。
3
运动特征 特留彼尔在轴对称射流主体段的实验结果,以及阿勃拉莫维奇 在起始段内的测定结果,见图6-2(a)及图6-3(a):
4
从两图中可见,无论主体段或起始段内,轴心速度最大,从轴心 向边界层边缘,速度逐渐减小至零。随着x的增大,速度分布曲 线不断地扁平化。通过用无因次量处理上述两图可得图6-2(b) 、图6-3(b)的曲线。可看出各截面上速度分布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