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_危怀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 桥 梁、传 递、纽 带 作用 有机配合; 复杂非线性 相互作用
组织、技术、组织协同
借助 各 种 网 络 化 协 同 工作环境、创新设计工 具和知识融合手段; 协 同工作
孙长青( 2009)
不同创新主体 创新要素 协同效应
有机配合; 复杂非线性 相互作用; 合理分工
Wieimeier; Thoma&Senn( 2012)
2013 年第 1 期 ( 总第 143 期)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Guizhou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 P. C
No. 1. 2013 ( Serial No. 143)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
国外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虽然早于国内,但明确定义协同创新的文章尚未发现,不过研究协同创新涵义 构成要素的文献比较丰富。Abend 认为“创新观念( ideas) 、过程( process) 、人群( people) 及组织( organization) ”是协同创新管理的重要内容,协同创新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企业而是各种组织,头脑风暴法( brainstorming technique) 等工具( tools) 是实现生产率提高的重要手段[24]。Ilyong Kim 分析了企业通过协同内外部信息 等创新要素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途径,认为协同创新应是一种系统( system) ,同时强调了市场营销( market advertising) 手段对于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性[25]。Huber 深入探讨了组织学习与创新间的协同问题,认为组织 学习(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通过三种模式增强创新能力,而创新则通过过程( process) 实践推进组织学习水 平螺旋上升,这使得协同创新中的“创新能力”也作为一种协同对象归入创新要素之中[26]。Morris 实证研究 了创新要素通过社会网络( social network) 对高科技研发产生的重要影响,进一步丰富了实现协同创新的手 段[27]。Jadesadalug & Ussahawanitchakit 研究了“组织、市场、技术”三要素协同对实现创新产生的重要影 响[28]。其他一些学者如 Sδδksjδrvi[29]、Wieimeier[30]等也对协同创新涵义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107·
管理学
vation ”或“synergistic innovation”[14]。 二、协同创新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国内有关协同创新的研究尽管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但对协同创新定义的研究相对延迟且以企业为
载体。陈光指出协同创新是“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以提高协同度为核心,通过核心要素( 技术与市场) 和 若干支撑要素( 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资源等) 的协同作用,实现企业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15],即 “企业协同创新”。陈劲、王芳瑞根据“协同的基本定义和特征”从市场和技术协同角度给出了“技术和市场 协同创新”的定义,其中强调了“创新系统从无序态向有序态转移”的创新“系统效应”[16]。程荣认为“协同 创新是指以提高协同度为核心,各项创新相关要素如技术、市场、战略、文化、制度、组织、管理等有机配合,通 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17]。可见,这些观点主要属于 协同创新“要素中心论”。金林指出协同创新是指“利用科技中介在政府、创新主体、创新源及社会不同利益 群体之间,发挥桥梁、传递、纽带作用,为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 新决策和管理咨 询 等 服 务,促 进 科 技 中 小 企 业 的 技 术 创 新 活 动 和 科 技 成 果 产 业 化 而 形 成 的 一 种 协 同 关 系”[18]。此定义一方面跳出了关注单个协同创新主体内部协同创新的范围,将注意力集中于参与主体间的 协同上( 科技中介与科技中小企业) ; 另一方面则从对要素协同的关注上转移至不同协同创新主体之间定位 差异的互补协同上( 科技中介与科技中小企业各自中心任务的差异性) ,这极大拓宽了协同创新含义的包容 性。后来,学者在沿用此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了协同创新参与者的数量[19]。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归纳出“协同创新”定义的基本构成要素,如表 1 所示。
表 1 协同创新定义的基本构成要素
作者
主体
客体 实现目标
实现手段
本质 条件
Abend( 1979)
组织
创新要素 提高成产率
工具支持


Ilyong Kim( 1993)
企业
创新要素 竞争力
市场营销等
系统 -
Huber( 1998)
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美国协同创新研究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的“I / UCRC”( Industry / 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er) [1],我国协同创新研究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的“产学研”[2],所以研究协同创新的文献 较为丰富。梳理研究文献,总结研究结论,发现研究中的新问题,以期为推进协同创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 用提供参考。
组织
创新要素 协同能力
组织学习与创新互动


·108·
危怀安,聂继凯: 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机制研究述评
陈光( 2005) 陈劲、王芳瑞( 2005)
企业 企业
以战略为导向; 要素协 创新要素 高协同度; 协同效应
同作用
创新要素 系统效应
技术和市场间的互动
过程 -

组织结构重构 和战略引导
Morris( 2006)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构成要素; 运行机制; 研究动向 中图分类号: G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5381( 2013) 01 - 0107 - 07
2011 年,我国普通高校 2358 所、科研机构 316 所、各类产业集群 3000 多个,这为升级我国科技创新水平 提供了条件。如何 发 挥 这 些 主 体 的 整 体 科 技 创 新 优 势 成 为 我 国 科 技 创 新 面 临 的 挑 战。 在 这 一 背 景 下, “2011 计划”产生,尽管“2011 计划”强调高校协同创新,但“协同创新”已超出高校范围,在整个科技领域引 起了极大关注。
不同创新主体 创新要素 有效协同
社会网路


金林( 2007) 程荣( 2008) Jadesadalug & Ussahawanitchakit( 2008)
杨育( 2008)
企业、中介 企业 企业
客户、企业
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
创新要素
发挥创新主体各 自优势 协同效应
Hale Waihona Puke Baidu新产品研发
开发出具有高度 创新性和市场主 导力的新产品
有的学者从“创新要素协同”与“创新主体协同”相结合的视角来分析协同创新的内涵。杨育等认为“客 户协同创新是指充分利用客户与专业设计人员在知识结构和创新技能方面的不对称性,借助各种网络化协 同工作环境、创新设计工具和知识融合手段,通过客户和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协同工作,将二者的创新优势 进行互补并激发群体创造力,从而开发出具有高度创新性和市场主导力的新产品”[20]。孙长青在此基础上 将协同创新参与主体与要素概括化,指出“协同创新( Cooperation / Synergy Innovation) 是指不同创新主体以 合作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合理分工,通过创新要素有机配合,经过复杂的 非线性相互作用,产生单独要素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协同效应的过程”[21]。目前多数学者采用了孙长青对协 同创新所下的定义,但同时对其定义的某些构成进行了完善和调整[22,23]。
收稿日期: 2013 - 01 - 1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70973039) 作者简介: 危怀安,男,汉族,湖南华容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 科技管理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
新管理。 聂继凯,男,汉族,山东潍坊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 科研管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创新管理。
协同各方 创新要素 价值创造
平台构建、协同工具等
关系 过程
- -
过程 -



知识结构和技 术能力的不对 称性 共 同 利 益; 资 源共享或优势 互补 -
陈劲、阳银娟( 2012) 协同各方 创新要素 知识增值

组织模式 -
资料来源: 根据相关研究文献整理
三、协同创新的特征 ( 一) 系统性 ( 1) 生成结构的系统性。一方面无论是协同创新的主体构成[31]、要素集合还是相互作用,都是协同创新 系统结构性分解下的下级子系统[32],而这些子系统又可再分解为更小的子系统,即纵向系统; 另一方面,这 些子系统横向之间不可或缺,即横向系统。以政府子系统为例,目前已抛弃对政府是否干预科技创新的疑 问,而转化为如何有效嵌入协同创新系统的问题[33]。 ( 2) 运行的系统性。从运行主体来看,协同创新不是以单元素运行为基础,而是以所有子系统的全面参 与为条件[4],这构成了协同创新运行的宏观系统性; 从运行过程来看,各系统以有序参与为条件[34],逐步实 现协同创新效应,构成了协同创新运行的微观系统性。 ( 3) 协同效应的系统性。协同创新不仅产生了多种协同效应,更重要的是这些效应之间具有内在逻 辑[35],构成了协同创新效应的系统性。 ( 二) 复杂性 ( 1) 构成要素的多元性。无论是协同创新主体、创新要素还是实现手段都具有多元、多样性[36],这从结 构构成上决定了协同创新具有复杂性。 ( 2) 相互作用的非线性[4]。协同创新的某一结果并不是简单的由某一或某些因素在某一固定法则对应 下即可产生,而是在诸多要素之间及多种发生机制的复杂作用下产生,并且这一结果一方面会进入另外的作 用机制成为其它效应的产生来源,另一方面也会反作用于其本身的发生环境,改变发生环境的构成与状态。 ( 3) 协同效应的集合性。协同创新的结果并非单一,而是形成了协同创新效应集合[37],这一集合既包括 协同创新的技术性成果也包括非技术性成果。 ( 三) 动态性
危怀安,聂继凯
(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协同创新成为“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综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发现,学界对协同创新的语 义、协同创新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协同创新的特征、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 不过,对协同创新构成要素的系统研究及运行机制的整合研究有待深化,特别是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和运行的研究、 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运行机理及发展路径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将成为协同创新研究的新趋势。
一、协同创新语义辨析 目前,对协同创新中“创新”的认识较为统一,以熊彼特( Schumpeter) 提出的创新定义为核心———将“支 配的原材料与力量组合起来”( 包括“新组合”) 引入“生产”,并包括五种情况: 采用一种新的产品; 采用一种 新的生产方法;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 实现任何一种工业 的新的组织[3]。而对于协同创新中的“协同”及其近义词的认识较为混乱,郑刚对此进行了归纳[4]。王振维 认为,协同( synergy) 的含义涵盖了其他近义词的含义[5],从系统角度来看,其他近义词实质上是对协同内容 的细分。吴青熹从协同创新的关注焦点、表达层次、体现状态、运行机制、产生结果及方法论等方面展开了论 述,进一步讨论了协同创新与其它创新模式的差别[6]。 从“协同”一词的产生及使用上来看,20 世纪 60 年代赫尔曼·哈肯( Hermann Haken) 在研究激光理论的 基础上发展起协同学微观理论。1971 年他与格拉汉姆( Graham) 发表第一篇关于协同学的文章,1973 年首 次正式提出协同理论概念[7],1977 年正式创立协同学( Synergetics) [8]。后来,哈肯在修正、完善这一体系的 过程中虽然使用过 cooperation 一词[9,10],但绝大部分著述所用词语是 Synergy 及其派生词 Synergistic[11,12,13]。 国内将这一理论翻译成中文时所使用的原始词就是“协同”[8]。 可见,“协同创新”一词能够较好的反映“大科学”背景下科研模式的特质,对应的英文为“synergy in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