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迄今,中国已发现矿产16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151种。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54种,非金属矿产104种、水气矿产3种。中国有3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其中居世界第一位的有钨、锡、铋、锑、钒、钛等10余种;居世界前五位的有铁、煤、铅、锌、汞等20余种。
2.1.1中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历史
中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旧石器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开始利用燧石、玉髓、石英、玉石等矿物和一些坚硬的石块。稍晚,还利用粘土矿来烧制陶器,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不仅有一般的陶器,还烧制彩陶,利用玉石制作玉器,之后,开始由石器时代向铜器时代过渡。
公元前21世纪,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时期,铜器已开始使用。
到了商朝,不仅制陶业、玉雕业有了相当的发展,而且出现了青铜器制造业,并利用青铜制造工具和武器。人类进入了青铜器时代。
春秋时期,我们的祖先又学会了开采和冶炼铁矿的技术,铁器在农业、手工业和战争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应用。
到战国时期,铁制品使用更为广泛,社会开始向铁器时代迈进。
从西汉时期开始,铁器已普遍使用于生产,并开始利用煤作燃料,钢铁质量达到很高的水平。隋唐时代,我国矿业开发进入了繁荣时期,在全国许多地区采矿业都获得发展。在此之后,直至1949年前的1000年间,矿业活动虽在继续,但发展非常缓慢。1949年,全国年产煤3243万t,石油12万t,钢铁15.8万t,有色金属1.3万t,水泥产量仅66万t,硫酸产量4万t,硫铁矿2万t,磷矿石1951年产2万t,其它非金属矿产量也很有限。
1949年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业获得全面、高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矿业大国和能源、原材料生产大国的行列。
2.1.2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中国既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既有许多资源优势,同时又存有劣势。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中国在地理上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东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南与印度板块相接。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质构造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也不尽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从整体看,地层发育齐全,沉积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
频繁。如此复杂多样的地质环境和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给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世界上已知的171种主要矿产在我国均有发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多达157种。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矿产品种齐全配套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资源量的58%,居世界第53位。有些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人均占有量,如石油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石油资源量的7.7%,若按我国占有世界22%的人口平均,人均拥有石油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35.4%。又如铁矿,我国人均拥有铁矿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34.8%。
(2)资源分布广泛,储量区域相对集中:中国矿产资源的重要特点是产地分布面广,储量区域集中。在全国已发现的20多万处矿床、矿点中,主要矿种的矿床、矿点遍布全国,但各种矿产的探明储量相对集中。如煤矿,除上海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发现,而探明储量的92%集中在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西、内蒙古、陕西三省(区)又占64%;铁矿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数量不等的探明储量,而80%的储量集中在10个省(区),其中辽宁、河北、四川三省拥有总储量的一半;铜矿分布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而探明储量的75%集中在江西、西藏、甘肃、山西、黑龙江、安徽等9个省(区);磷矿也大体如此,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探明有储量,而77%的储量集中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5个省的境内。不同矿产在不同的地区相对集中,有利于建设规模经营的矿业基地。
(3)矿产资源态势优劣并存:中国矿产资源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劣并存的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矿产有丰有欠,有的矿产探明储量比较丰富,有的则明显不足。据已有地质资料,保有储量多、找矿远景大、开发利用条件好、既能保证国内需要又可出口的矿产有:煤、稀土、钨、钼、锡、锑、汞、钒、钛、菱镁矿、重晶石、萤石、石墨、滑石、建筑装饰石料等20余种。但有另一些矿产,如石油、富铁矿、锰矿、铜矿、天然碱、铬铁矿、钾盐、金刚石、铂族金属等,探明储量明显不足,属劣势矿产。
第二,矿产有富有贫。中国有一批富矿,如南岭地区的钨矿,海南的石碌铁矿,湖北大冶铁矿,内蒙古稀土矿,辽宁的菱镁矿、山东的石墨矿、新疆的阿舍勒铜矿等。但是,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用量大的支柱性矿产,如铁、锰、铝土、铜、铅、锌、硫、磷等,则贫矿多、富矿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开发利用。我国铁矿储量中,97.47%为贫矿,铁矿石平均品位为33.5%,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锰矿中,93.6%为贫矿,锰矿石品位约22%,不及世界商品锰矿标准48%的一半。铜矿石含铜1%以下的贫矿占65%,含铜平均品位为0.87%,远低于智利、赞
比亚等拉美、非洲国家。我国铝硅比大于7的铝土矿不到28%;含P
2O
5
大于30%
的富磷矿只占总量的7.4%;含硫大于35%的硫铁矿石仅占3.6%。
第三,大型矿床少,中国有一批大矿,如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矿,湖南柿竹园钨矿和锡矿山锑矿,广西大厂锡矿,辽宁海城锑矿和范家堡子滑石矿、内蒙古达拉特旗芒硝矿、贵州天柱县大河边重晶矿等矿床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床。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区的煤矿也是世界特大型煤矿之一。上述情况表明,中国确有一批世界级规模的大矿。但与世界资源大国相比,中国中型矿和小型矿偏多,
大型矿床偏少。据统计,在有探明储量的1.6万多处矿产地中,大型矿床只占11%。
第四,矿产资源还有相当大的潜力。中国已经发现了众多的矿产,但仍有大量矿产有待进一步发现。据专家研究,目前,除富铁矿资源总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外,其他矿产都有相当大的潜力。如煤矿,探明储量已达10000多亿吨,而专家预测,在地表向下1500米深的范围之内,还有4万亿吨远景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有比较大的潜力。在中国西部、东部海域和南方碳酸盐岩地区,都有一定的资源远景。再从金属和非金属矿来看,不仅西部地区有较大的远景,在东部找隐伏矿也有一定的潜力可挖。
(4)矿业发展迅猛,规模列居世界前列: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矿业开发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国有矿山1万多座,集体矿山15万多个,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采矿点13万多个;全国从事矿产资源开发的矿业职工达2100多万人。中国矿产开发的总体规模已居世界第三位。
2.1.3中国矿产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1)矿产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矿产资源在地质历史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某些矿种或矿床常在某一地区的某一地质时代内集中出现。例如世界上70%的金矿、62%的镍和钴、60%以上的铁矿形成于前寒武纪;80%的钨矿形成于中生代;85%以上的钼矿形成于中、新生代;50%的锡矿形成于中生代末;40%以上的铜矿形成于新生代等。外生矿产中,世界范围内的煤主要形成在石炭—二叠纪;石油主要形成于新生代;世界上的盐类矿产主要形成于二叠纪。
我国地壳演化早期,成矿作用比较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地壳加厚,岩浆活动、火山作用、沉积变质作用的多次重演,大气中游离氧增多,生物的出现和大量繁殖,成矿作用愈来愈复杂,到中、新生代达到高峰。
矿产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通常用划分成矿期的方式来表述:凡产生特定矿产组合的一段地质时期(代)就称之为成矿期。
根据我国地壳发展的主要构造运动及成矿特征,我国的成矿期划分为如下六个:
1)前寒武纪成矿期:该成矿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成矿期,持续时间最长,可进一步细分为如下三期:
a.早太古代成矿期(泰山期)(3800~2500Ma):这时地壳开始形成,薄而不稳固,故有大量来自上地幔的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形成重要的绿岩带及有关矿床。本期末发生阜平运动,有广泛的火山和火山沉积作用、花岗岩化和混合岩化作用,并伴随着一系列矿床的形成,重要者有Fe、Au、Cu、P、滑石、菱镁矿、石墨、云母等。
b.晚太古~早元古代成矿期(中条或吕梁期)(2500~1800Ma):本期地壳已经形成并相对稳定下来,火山作用、花岗岩化、混合岩化仍较普遍和强烈。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