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解剖

合集下载

肘关节解剖结构

肘关节解剖结构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01
02
03
04
位置:位于肘关节后侧,上臂后部
功能:伸肘关节,协助肩关节外展
组成:由长头、外侧头和内侧头三个部分组成
神经支配:由桡神经支配
肘肌
肘肌的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同时也参与前臂的旋转运动。
02
肘肌的损伤可能导致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03
肘肌是肘关节的主要肌肉之一,位于肘关节的前方。
01
肘肌的锻炼可以增强肘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预防肘关节损伤。
04
4
肘关节的功能
屈曲
肘关节屈曲是指肘关节向身体内侧弯曲的动作。
1
屈曲主要依靠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等肌肉的收缩来完成。
2
屈曲的角度和范围因人而异,通常在0-150度之间。
3
屈曲功能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都非常重要,如穿衣、吃饭、写字等。
02
尺骨上端与肱骨相连,下端与桡骨相连

尺骨表面有丰富的肌肉附着点,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等
04
尺骨骨折是肘关节损伤的常见类型,可能导致肘关节功能障碍
桡骨
01
位置:位于肘关节的前部,是肘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02
功能:桡骨与尺骨、肱骨共同构成肘关节,负责前臂的旋转和屈伸运动
03
结构:桡骨分为桡骨体和桡骨小头两部分,桡骨小头与尺骨相连,形成桡尺关节
4
伸展
肘关节伸展是指肘关节在屈曲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外伸展的动作。
01
肘关节伸展主要依靠肱三头肌和肘肌的收缩来完成。
02
肘关节伸展的主要功能是使手臂能够充分伸展,以便于进行各种活动。
03
肘关节伸展的幅度和速度受到肌肉力量、关节活动度和神经系统的控制。

肘关节的解剖ppt

肘关节的解剖ppt
详细描述
内侧韧带位于肘关节内侧,连接 肱骨内上髁与尺骨滑车切迹,主 要作用是防止肘关节过度外翻, 提供稳定性。
外侧韧带
总结词
连接肱骨外上髁与桡骨小头,限制肘 关节内翻。
详细描述
外侧韧带位于肘关节外侧,连接肱骨 外上髁与桡骨小头,主要作用是限制 肘关节内翻运动,保持关节稳定。
后侧韧带
总结词
连接肱骨后侧与尺骨上端,维持肘关节后伸稳定性。
详细描述
后侧韧带位于肘关节后侧,连接肱骨后侧与尺骨上端,主要作用是防止肘关节 过度屈曲和前臂旋前,维持后伸稳定性。
05
肘关节的关节囊与滑膜
关节囊
关节囊的组成
关节囊是由坚韧的纤维组 织构成的囊状结构,围绕 着肘关节,连接肱骨、尺
骨和桡骨。
关节囊的功能
关节囊的主要功能是维持 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 的运动范围,并起到润滑 作用,使关节在运动时能
02
它由肱骨、尺骨和桡骨组成,是 连接上臂和前臂的关键结构。
肘关节的组成
肘关节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肱骨滑车、 尺骨鹰嘴和桡骨小头。
肱骨滑车与尺骨鹰嘴形成肱尺关节,桡骨 小头与肱骨小头形成肱桡关节。
此外,还有尺桡关节,由尺骨和桡骨之间 的接触面组成。
肘关节的功能
肘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屈曲 和伸展,允许上臂和前臂 在一定范围内旋转。
肱二头肌:屈肩关节和屈肘关节。 肱三头肌:伸肘关节。 喙肱肌:辅助屈肩关节。 肱肌:辅助屈肘关节。
肘部肌肉
肘肌
稳定肘关节,协助屈肘。
旋前肌群
包括肱桡肌、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使前 臂旋前。
旋后肌群
包括肱二头肌、肱肌和旋后圆肌,使前臂 旋后。
04
肘关节的韧带结构
内侧韧带

肘关节解剖 ppt课件

肘关节解剖   ppt课件


6、侧移型:骨折远端向尺侧位移或桡侧位移。
PPT课件
10
PPT课件
11
并发症
前臂缺血性肌挛缩
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血管损伤,骨折端刺激血 管而使其持续性痉挛,并使侧支循环发生反射性痉挛 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阻碍了血液的流通。前臂及 手部肌肉呈强直性萎缩瘫痪,手部呈爪状畸形。
PPT课件
12
“5P征”
PPT课件
8
症状与诊断

1、外伤史 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 前儿童 2、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 应特别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 3、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上臂短缩,前臂正常


PPT课件
9

4、粉碎型:多见于成人,多因直接暴力所致。 5、青枝型:多见于儿童,髁上有骨折线,但是没有移 位。
PPT课件
21
网球运动损伤
PPT课件
22
临床特点

一般无明显外伤史 肘外侧疼痛, 以肱骨外上髁压痛最为明显 患肢无力,常不能提拿、捏握物品 MILL试验(+)
PPT课件
2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谢
PPT课件 24
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屈曲型发生率多见少见损伤机制跌倒时手掌着地跌倒时肘关节后方着地远折端向后向上向前向上近折端向前向下向下向后并发症并发症易损伤神经易损伤神经血管血管不易损伤神经不易损伤神经血管血管症状与诊断?1外伤史以生活及运动意外为多发且多见于学龄前儿童?2以肘部肿胀多较明显剧痛及活动受限为主并应特别注意有无血管神经损伤?3?3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上臂短缩前臂正常肘后三角关系正常上臂短缩前臂正常?4粉碎型
无痛 脉搏消失
Painlessness Pulselessness

正常肘关节MRI解剖及病变

正常肘关节MRI解剖及病变

正常肘关节MRI解剖及病变肘关节是由上臂尺骨端、尺骨头和肱骨小头三骨组成,包括肱骨小头、尺骨头和尺骨的关节面。

在 MRI(磁共振成像)中,肘关节显现出清晰的图像,可用于解剖学结构和病变的诊断。

MRI解剖在肘关节的 MRI 中,我们可以看到三个骨头之间复杂的关系。

在肱骨小头的侧面,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重要的结构:•肱韧带(Ligament of Humphrey),位在肱骨小头的前内侧缘,是肘关节中最重要的稳定器之一;•肘内侧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横行于肱骨小头的内侧,用于稳定尺骨和肱骨之间的关节。

在图像的外侧,我们可以看到尺骨的三个结构:•桡侧韧带(Radial collateral ligament),起源于尺骨茎突并伸展到肱骨小头的外缘;•尺偏外侧副韧带(Lateral ulnar collateral ligament),横向穿越尺骨近端和尺关节结构;•尺外旋肌肌腱(Extensor carpi ulnaris),插入到尺骨茎突。

此外,在 MRI 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肱骨后上方的肱二头肌腱、肱肌腱以及肱快速旋转肌腱等肌腱结构。

病变与诊断在 MRI 中,我们可以根据影像解剖学特征的异常来判断可能存在的病理病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理病变:肘关节骨折肘关节骨折时常伴随着滑膜、关节囊、韧带和肌肉损伤,MRI 可帮助识别骨折碎片、滑膜受损和关节周围肌肉腱的断裂。

肘关节内侧撞击综合症肘关节内侧撞击综合症是一种运动员常见的肘部疾病,主要发生在以下两类人群:1.球类运动员,如棒球、垒球、排球、壁球、网球等;2.滑雪、滑板、BMX等极限运动爱好者。

MRI 可对肘部疼痛、肘关节内侧结构肿胀和韧带损伤进行检查诊断。

肘部滑膜肿瘤肘部滑膜肿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神经肌肉肉瘤病,MRI 可以检查局部肿瘤的大小、分布和侵蚀范围。

径向头肱骨关节炎径向头肱骨关节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炎症性疾病,常伴随着肘部肿胀、疼痛和运动障碍。

肘关节解剖 PPT

肘关节解剖 PPT
伸肘关节 神经支配:桡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7—T1
前臂前群肌
前臂肌前群位于前臂前面和尺侧。按其作用可 分为屈腕、屈指和前臂旋前的肌肉。
旋前圆肌
起点:肱骨内上髁 止点:桡骨外侧面中部 作用:屈肘关节,使前臂
旋前 神经支配:正中神经分支 脊髓平面:C5—T1
前臂前群浅层肌
前臂肌后群
位于前臂背面和桡侧,共 10块,分深,浅两层 浅层:桡-尺方向,桡侧腕长 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 肌、小指伸肌和尺侧腕伸肌 深层:旋后肌位于外上方,其 余(桡-尺方向)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示指 伸肌
当肘关节伸直时,肱骨内、外 上髁与尺骨鹰咀尖恰位于一条 直线上,屈肘时则形成以鹰咀 尖为顶角的等腰三角形,临床 上常以此鉴别肘关节脱位或肱 骨髁上骨折。
当肘关节伸直,前臂处于旋后 位时,臂与前臂并不在一条直 线上,前臂的远侧端偏向外侧, 二者之间形成一向外开放的钝 角,称为提携角。
肘关节的运动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3. 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 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 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 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 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 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 幼儿,桡骨头发育不全, 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 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 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 脱位。
4. 方形韧带起自尺骨 上端的桡骨切迹下缘, 止于桡骨颈,其前部纤 维限制桡骨的过度旋后 活动,后部纤维限制桡 骨的过度旋前活动。
肘关节有4个主要韧带: 内侧是尺侧副韧带连接 尺骨和肱骨,外侧是桡 侧副韧带连接桡骨和肱 骨,另外两个韧带是环 状韧带和方形韧带连接 尺桡骨。
1. 尺侧副韧带呈三 角形,起自肱骨内上 髁,呈放射状止于尺 骨半月切迹的边缘, 有防止肘关节侧屈的 作用。 2. 桡侧副韧带也呈 三角形,附于肱骨外 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 之间。

肘关节解剖结构

肘关节解剖结构

THANKS
收集上臂和前臂后侧的血液,汇入肱深静 脉。
神经分布
01
02
03
正中神经
分布于前臂旋前肌、屈腕 肌和屈指肌等,控制手部 感觉和运动功能。
桡神经
分布于前臂伸肌群,控制 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
尺神经
分布于前臂屈肌群和手部 小肌肉,控制手部感觉和 运动功能。
06
肘关节的生物力学
屈曲与伸展运动
屈曲运动
屈曲运动是指肘关节在矢状面内,从完全伸直位向屈曲位转 化的过程。这种运动主要依赖于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收缩,同 时受到肱三头肌的拮抗作用。
伸展运动
伸展运动是指肘关节在矢状面内,从屈曲位向完全伸直位转 化的过程。这种运动主要依赖于肱三头肌的收缩,同时受到 肱二头肌和肱肌的拮抗作用。
外旋与内旋运动
外旋运动
外旋运动是指肘关节在水平面内,从 完全中立位向外旋位转化的过程。这 种运动主要依赖于旋后肌群的收缩, 如肱二头肌和桡侧腕长伸肌等。
内旋运动
动脉系统
01
肱动脉
起源于锁骨下动脉,沿着肱二 头肌内侧下行,提供肘关节大
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
02
桡动脉
是肱动脉的分支,供应前臂桡 侧的血液。
03
尺动脉
也是肱动脉的分支,供应前臂 尺侧的血液。
静脉系统
03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收集前臂浅静脉的血液,汇入头静脉或贵 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向上行至肘窝处注入贵 要静脉。
尺骨
尺骨是前臂的两根长骨之一,位于前 臂内侧,其长度从上端到下端逐渐变 细。
尺骨的皮质骨部分位于外侧,而松质 骨部分位于内侧。这种结构使得尺骨 具有较好的抗压和抗扭曲能力。

肘关节解剖结构ppt课件

肘关节解剖结构ppt课件
• ③正中静脉:位于肘窝皮下,一般为一条,其自头静脉, 斜向内上方连于贵要静脉,但该静脉变异多,常为临床采 血,输液或注射药物的入口。
8
肘关节局部神经
①桡神经:由肱骨干上部内侧 走向外,经肱二头肌长头和内 侧头之间向后行;至肱骨背侧 的神经沟内,走在肱三头肌的 内侧头和外侧头之间,此段与 肱深血管伴行。在肱骨的下 1/3处,桡神经穿过外侧肌间 隙,在肱肌和肱桡肌之间进入 臂的掌侧,这里是外科显露桡 神经比较便利的部位。
活动。
5
肘关节局部血管
• (1)肘关节局部动脉 • 肱动脉远侧端(下段)仍为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所覆盖,正中神经
在其内侧。在肘窝部,动脉位于肱二头肌腱膜下。其外侧为肱二 头肌腱,内侧仍为正中神经。至桡骨颈处,分为桡、尺二动脉至 前臂的桡、尺侧,与同名神经伴行。有时肱动脉在臂部分为桡、 尺两动脉。
6
• (2)肘关节局部静脉 • ①贵要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渐转至前臂,过肘窝时接
12
谢谢
13
肘关节的解剖结构
1
组成肘关节的骨骼
肘关节是连接上臂和前臂的
关节。组成肘关节的3块骨头由关
节囊、韧带和肌肉连接而成。上
臂的骨较大,叫肱骨,肱骨末端
膨大形成内外侧突起,分别称为
内、外髁,是很多前臂肌肉的附
着点。前臂的2块骨头为尺骨和桡
骨。肱骨内髁是纺锤(chui)形状
的滑车与尺骨近端的鹰嘴窝形成
咬合关系,主要完成肘关节的伸
9
• ②尺神经:在肱骨中分穿过内侧肌间隔,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 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下行;经过肱骨内上髁背侧的尺神经沟进 入前臂掌侧。
• ③正中神经:起始后沿肱动脉的外侧下行,至臂中部稍下方处, 跨过动脉的线面达动脉的内侧。至肘部神经经旋前圆肌的两头之 间进入前臂,此肌的深头(尺头)将正中神经与尺动脉分开,在 此正中神经发出骨间前神经,之后即贴附于指浅屈肌的深面下行 。

肘关节线解剖及常见骨折诊断课件

肘关节线解剖及常见骨折诊断课件

肘部骨折后 肘关节外脂肪影的改变,肘关节x线侧位片显示为:
掌侧脂肪影改变有三种: ①脂肪影变短、变宽呈三角形,下 缘在喙突窝的上部;②脂肪影呈弧形条状,下缘离开喙突 窝;③脂肪层模糊或消失。
背侧脂肪影正常不显示,如在x线片看到即属异常,也分三 种: ①脂肪层细而薄,覆于肱骨远端背侧髁部皮质的外缘 ;②脂肪层呈弧形,下缘离开骨皮质;③脂肪层呈块状或 弧形条状,向后移位与背侧骨皮质完全分离。
肱骨内上髁骨折
34
正常内髁投影
内上髁撕脱性骨折
37
桡骨近端骨折
儿童好发于桡骨颈。 如果折端没有移位, 诊断较困难。
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小头脱位
桡骨小头脱位并尺骨 鹰嘴骨折
鹰嘴骨折
常见的鹰嘴骨折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是指经肱骨下端骨骺线水平, 肱骨小头和滑车骨骺一起与肱 骨干分离。因其位置较低, 又称为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是髁上骨折发生在幼儿发 育阶段的一种特殊类型, 不常见。
男, 11岁
女, 5岁
小结
• 在肘关节外伤的病人中,应该注意以下几 点:
• 1. 髁上骨折(八字征) • 2.细微的外髁骨折 • 3.鹰嘴骨折(常伴桡骨小头脱位) • 4.桡骨颈骨折 • 5.肘关节脱位,多伴撕脱性骨折,内上髁
多见
SUCCESS
THANK YOU
2024/7/22
与肘关节脱位鉴别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与肘关节脱位 的鉴别
• 鉴别要点在于明确桡骨与肱骨小头骨骺 相互位置关系以及尺桡骨的移位方向, 肱骨远端骨骺全骨骺分离表现为桡骨与 肱骨小头仍保持正常的位置关系。而尺 骨和桡骨则向内侧移位;而肘关节脱位 则不能保持桡骨与肱骨小头的正常位置 关系, 同时尺桡骨都向外侧移位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

简述肘关节的特点一、肘关节的解剖结构肘关节是由肱骨、桡骨、尺骨和周围软组织组成的一种复合关节。

它包括三个关节,分别是: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的肱尺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环状关节面构成的肱桡关节,以及桡骨的尺桡切迹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的桡尺近侧关节。

二、肘关节的运动功能肘关节的主要运动包括屈曲、伸展、旋前和旋后。

在屈曲时,前臂可以贴近上臂,达到约140°的活动范围;在伸展时,前臂可以与上臂形成一条直线,伸展约50°。

旋前是指前臂向内旋转,范围约为90°;旋后是指前臂向外旋转,范围约为90°。

这些运动功能的正常发挥对于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三、肘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肘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周围软组织的支持和骨性结构的匹配。

周围软组织包括关节囊、韧带和肌肉等,它们为肘关节提供了一定的约束力,以保持其稳定。

同时,骨性结构的匹配也是维持肘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例如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的匹配,以及桡骨和尺骨之间的匹配等。

四、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肘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包括运动效率、能量转换和减震等。

运动效率是指肘关节在进行运动时的能量利用效率,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能量转换是指肘关节在运动过程中能够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例如将肌肉收缩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

减震是指肘关节在承受外力时能够减轻震动对内部结构的影响,从而保护关节不受损伤。

五、肘关节的疾病与损伤肘关节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之一,常见的疾病和损伤包括网球肘、高尔夫球肘、肘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和损伤可以引起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肘关节炎是最为常见的肘部疾病之一,它通常是由于长期的慢性磨损或创伤引起的,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从而引起疼痛和僵硬等症状。

六、肘关节的康复与治疗对于肘关节的疾病和损伤,康复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肘关节解剖PPT课件

肘关节解剖PPT课件

肱肌
起点:肱骨下半的前面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屈肘关节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臂的后群肌
臂后群肌仅有一块强大的肱三头肌,受 桡神经支配 。肘关节后面的肘肌也列入臂 后群肌,亦受桡神经支配。
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下结节 止点:尺骨鹰嘴 肱三头肌外侧头 起点:桡神经沟外上方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肱三头肌内侧头 起点:桡神经沟以下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肘关节的韧带
韧带坚强的绳索一样连接骨骼,给关 节提供稳定性。肘关节有4个主要韧带:内 侧是尺侧副韧带连接尺骨和肱骨,外侧和方形韧带连接尺桡骨。
尺侧副韧带呈三角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 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 侧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 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此外,在桡骨头周 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 后缘,此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 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桡骨头发育 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 拉前臂时,易发生桡骨头半脱位。
滑囊充满液体的小囊,可以减少两个 组织间的摩擦力并保护骨组织。肘关节周 围有三个滑囊,最大的是肘关节后面的尺 骨鹰嘴滑囊。正常时,滑囊里面有很少液 体,当其发炎时滑囊里面液体量增多。
臂前群肌
臂前群肌包括浅层的肱二头肌和深层 的肱肌、喙肱肌。本群肌肉均受肌皮神经 支配。
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长头 起点:肩胛骨盂上结节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肱二头肌短头 起点: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后份 作用:屈肘关节,前臂旋前时有旋后作用 神经支配:肌皮神经 脊髓平面:C5—C7
具有屈肘功能的肌肉:肱二头肌,肱肌,肱 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
具有伸肘功能的肌肉:肱三头肌,肘肌

肘关节的解剖

肘关节的解剖

肘关节的解剖肘关节是上肢连接前臂的重要关节之一,由桡骨头、尺骨头、肱骨远端三者共同构成。

肘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的关节之一,其强度、稳定性和精确性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肘关节的解剖结构、功能和相关临床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一、骨骼结构肱骨、桡骨、尺骨组成了肘关节的骨骼结构。

其中肱骨是上臂骨的长骨,其远端形成了肘关节的外侧部分。

桡骨和尺骨是前臂骨的长骨,它们的上端与肱骨远端相接,形成了肘关节的内侧和中央部分。

肱骨、桡骨和尺骨之间的关节面通常被称为肘窝。

二、肌肉结构肘关节的肌肉包括上臂三头肌、肱桡肌和肱尺肌。

上臂三头肌由肱骨上段的三个头组成,是肘关节运动的主要肌肉。

肱桡肌和肱尺肌则分别位于桡骨和尺骨侧,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协助上臂屈曲和伸展,同时也参与手腕和手指的伸展。

三、韧带结构肘关节的韧带包括内侧韧带、外侧韧带和横韧带。

内侧韧带和外侧韧带负责肘关节的稳定性,而横韧带则负责肘关节的前后移动。

四、神经结构肘关节的神经结构包括正中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

正中神经是肘关节内侧的主要神经,其支配了前臂和手部的皮肤和肌肉。

桡神经和尺神经则分别位于桡骨和尺骨侧,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支配手腕和手指的动作。

五、相关临床知识肘关节疾病常见的有肱骨髁突骨折、肘关节滑膜炎、尺骨头脱位等。

肘关节的损伤通常表现为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和残疾。

总之,肘关节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关节之一,它的解剖结构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其解剖复杂性和功能多样性,对于肘关节的保护和治疗也需要医学专家和患者的共同努力。

矿产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肘关节是由肱骨下端、桡骨小头和尺骨鹰嘴组成。肱骨下端扁而宽,前有冠 状窝,后有鹰嘴窝,两者之间仅有一层极薄的骨片相隔,所以,髁上部易发 生骨折。窝下方内侧为滑车,称内髁。外侧为肱骨小头,称外髁。二髁连成 一块与肱骨长轴形成向前30°~50°的前倾角,滑车略低于肱骨小头,所以, 当肘关节伸直时呈现5°~7°的携带角。肱骨下端两侧之间隆起部为内、外 上髁。内上髁为前臂屈肌总腱附着部,外上髁为前壁伸肌总腱附着部。因此, 常因肌腱急骤收缩造成内、外上髁撕脱骨折。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后 (1)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尺侧与肱骨干骺端分 离,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2)肱骨小头骨骺与尺桡骨近端一起向 外侧移位,在侧位片上见肱骨小头骨骺向前或向后移位,但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 小头骨骺中心。由此可见,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发生改变,即桡骨近端 纵轴线不通过肱骨小头骨骺的中心,而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表现为肱桡关系不变,即 桡骨纵轴线正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
➢ Salter Harris对骨骺分类: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典型X线表现是指分离的肱骨小头与尺 骨近端一起向尺侧偏移,而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同时伴有肱骨干 骺端内侧骨骺分离。
➢ 肱骨小头骨骺骨化前 (1)Ⅰ型全骨骺分离X线表现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 骺端分离,向内上移位。(2)Ⅱ型全骨骺分离:为尺桡骨近端一起与肱骨干骺端分离, 向内上移位,且肱骨干骺端内侧可见骨片游离。依据肱骨干骺端骨折块位置又可分两 个亚型Ⅱa、Ⅱb。Ⅱa型,肱骨干骺端内侧有骨块游离,即角征。肱骨小头骨骺及尺桡 骨近端一起向内侧与肱骨干骺端分离,其移位程度与角征一致。Ⅱb型,肱骨干骺端外 侧可见骨片游离,即板征。较内侧骨折块小且移位程度轻,肱骨小头骨骺后尺桡骨近 端一起向外侧移位,桡骨近端纵轴线通过肱骨小头骨骺中心部。
处于半伸直位,被动伸直不能 2. 肘后有空虚感,可摸到凹陷处 3. 肘部三点关系完全破坏 4. X线检查可协助诊断
肱骨髁上骨折
➢ 肱骨髁上骨折以小儿最多见,占儿童肘部骨折的30%~40 %,好发年龄为5~12岁。早期处理不当易发生缺血性挛 缩,晚期可出现肘内翻等畸形。 1、伸直型
➢ 最多见,占90%以上。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半屈曲位或伸 直位,手掌着地,暴力沿前臂传导至肱骨下端,将肱骨髁 推向后方,而重力将肱骨干推向前方,造成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方,骨折远端向后上移位,近端向 前下移位,严重时可损伤正中神经和肱动脉。按骨折的侧 方移位情况,又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其中尺偏性骨折 肘内翻发生率可高达74%。
➢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诊断依据 肱骨远端全骨骺指肱骨小头、内上髁、滑车、外上髁 4块骨骺借助软骨联成一体。全骨骺分离是指 四块未骨化或未完全骨化的骨骺损伤, 在1~6岁中,肱骨远端四块骨骺中,只有肱骨小头骨骺发生骨化,其他3块骨骺在X线 片不显影。因此,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常以肱骨小头骨骺位置作X线诊断主要依据。
➢ X片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受伤后不久可出现局限性肿快。 伤后3-6周,可见到软组织内骨化影,最初呈云雾状环形钙化,在肿 块内可显示毛状致密象,其临近骨将显示骨膜反应。以后轮廓逐渐清 除,病变边缘部清楚地被致密骨质所包绕,中央透亮。伤后5-6个月 肿块收缩,因而肿块与邻近的骨皮质和骨膜反应之间显出x线透亮带。
➢ 2、屈曲型 较少见,约占5%。肘关节在屈曲位跌倒,暴 力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撞击尺骨鹰嘴,髁上骨折后远端向前 移位,骨折线由后下斜向前上方。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
➢ 初生婴儿的肱骨远端系由软骨组成,其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出现化骨中心,与干骺 端之间为骺软骨板,在结构上较为薄弱,故幼儿时偶因外伤引起骨骺分离。其临床特 点与肱骨髁上骨折相似,是髁上骨折发生在幼儿发育阶段的一种特殊类型,不常见。 幼儿肘部骨骺多未骨化,骨折线不能在X线直接显影,误诊率极高。 正常肘部骨骺出现和闭合年龄 对肘部损伤的认识有重要价值。肱骨远端有4 骨骺,其 中出现年龄顺序为肱骨小头1~2岁,内上髁7~8岁,滑车9~11岁,外上髁11~13岁, 而闭合年龄均在16~18岁,其中内上髁较其他3个骨骺闭合较晚。桡骨小头骨骺出现时 间为5~7岁,尺骨鹰嘴骨骺9~11岁,二者闭合年龄与内上髁骨骺闭合年龄相同,为 17~20岁。
肘关节基本解剖
➢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 其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肱尺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 头与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构成桡尺 近侧关节。关节囊附着于各关节面附近的骨面上,肱骨内、外上髁均位于囊 外。关节囊前后松弛薄弱,两侧紧张增厚形成侧副韧带。尺侧副韧带呈三角 形,起自肱骨内上髁,呈放射状止于尺骨半月切迹的边缘,有防止肘关节侧 屈的作用。桡侧副韧带也呈三角形,附于肱骨外上髁与桡骨环状韧带之间。 此外,在桡骨头周围有桡骨环状韧带,附着于尺骨的桡骨切迹的前后缘,此 韧带同切迹一起形成一个漏斗形的骨纤维环,包绕桡骨头。4岁以下的幼儿, 桡骨头发育不全,且环状韧带较松弛,故当肘关节伸直位牵拉前臂时,易发 生桡骨头半脱位。
解剖概要
肘关节脱位 发生率仅次于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后脱位为什么最常见?
➢肘关节的运动,主要为屈伸。尺骨 冠状突较鹰嘴突小。因此对抗尺骨 向后移动的能力要比对抗向前移动 的能力差。所以肱关节后脱位远比 其它方向的脱位较为常见.
肘关节脱位
解剖概要 机制及分类 临床及诊断
治疗
肘关节后脱位
有外伤史,以跌倒手掌撑地最常见 1. 患处肿,痛,不能活动,肘关节
3、肘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外髁或肱骨内髁骨折:此时骨折块通常向后外或 后内移位,复位容易,复位后骨折线清晰,肘后三角关系异常。
4、肱骨髁间骨折:此时肱骨内外髁分离移位,尺桡骨近端与肱骨距离变 短。
5、如肱骨外髁未骨化,X线表现与全骺分离鉴别困难。发病年龄与移位 方向可作参考。肘关节常见为外侧脱位,全骺分离远段往往内移。根据整复 过程中的“手感”有助于鉴别诊断。肱骨外髁已骨化后,其X线影像可作为诊 断依据。
创伤性肘关节炎
➢ 创伤性肘关节炎是肘关节创伤后的继发性病变,主要表现 为肘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改变主要表现在关节软骨软 化、脱落,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最后关节面大部分消 失,关节间隙狭窄。
➢ 创伤性肘关节炎主要发生在肘关节骨折、脱位,特别是关 节面的损伤后。关节软骨损伤后复位不佳;或粗暴手术加 重其损伤;或骨折畸形愈合,关节负重不均,最终都可致 创伤性肘关节炎。
6、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极少见。偶见于学龄后的儿童。临床表现 兼有外髁骨折与肘关节脱位的特征。如肱骨外髁与桡骨近端对位,多为全骺 分离。
瑞 金 医 院 骨 科 制作组
骨化性肌炎
➢ 骨化性肌炎好发于肘关节,是一种进行性的异位骨化,确切发病机制 目前还不清楚,多与肘部创伤有关。研究显示,肘关节损伤后,发生 骨化性肌炎的概率为3%,85%的肘关节骨化性肌炎曾发生过肘关节 脱位。Leabharlann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鉴别 诊断

1、肘关节脱位:在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出现之前,该年龄组骺板强度较关
节囊及韧带结构薄弱,脱位机率极少,同时缺乏肘脱位时关节的弹性固定及
肘后三角关系异常的临床表现。在肱骨小头骨化中心出现以后,如若桡骨纵
轴延线通过骨化中心,肘脱位即可排除。
2、肱骨内髁或外髁骨折:此时骨折块大多侧方或/ 和旋转移位,尺桡骨 近端与肱骨无分离移位,肘后三角异常。压痛限局于关节外侧,有时可触到 外髁异常活动。X线摄片,肱骨干与尺桡骨对线关系正常而肱骨外髁向外侧移 位。
➢ 目前认为,产生骨化性肌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创伤:骨折脱 位导致骨膜掀起、撕裂,导致骨母细胞释放到软组织中,最终形成骨 细胞,造成异位骨化;②刺激:损伤组织也可分泌骨形成蛋白,刺激 间叶细胞变成骨母细胞、骨细胞,最终造成异位骨化;③存在基因表 达缺陷的间叶细胞或存在连续发生骨化组织的环境,这些细胞接受适 当的信号后可生成骨样或软骨样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