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专题二考点突破六探究文本意蕴和创作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文本意蕴和创作意图

Ⅰ掌握探究的原则和探究题的总体要求

一、牢牢掌握探究的两个原则

1.立足文本,尊重作者

探究题不论要求从何种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万不可脱离文本凭空发表意见。忽略文本材料,只是就题解题,往往断章取义。探究题具有开放性,但这种开放并不是完全的开放。其实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必须依据文本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有所发现。必须尊重文本,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观点。

2.观点鲜明,分析有理有据

既是探究,就应明正误、优劣、支持或反对态度,切不可模棱两可、东拉西扯、词不达意,或者简单武断、空洞偏激。既要阐明观点,又要作有理有据的分析。“理”与“据”应从文本中来,应从自己的生活和阅读积累中来。

二、掌握探究题的总体要求

(2015·四川)《太湖碎锦》(原文见本章专题二“考点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赞同。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远眺只能让人获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略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景和现实人生。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要理解所给语句的含意,“远眺”时一览无余,可得总体、宏观之美,又能略去无数瑕疵,朦胧之中富有诗意。“近观不如远眺”即为此意。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看法,就是要结合具体内容,不能脱离文本。

精要点拨

解答探究性题目要展示一个真实的探究过程,所答文字要显示出探究的意趣。

(1)紧扣文题要求,在文本中寻找依据。探究性阅读讲求个性化认识,但认识不能超出文本这一基础,切不可对文本只做粗略肤浅的浏览后,就乱作分析,乱下判断,从而犯误解

文意的错误。作者的意图和艺术表现的效果应当得到尊重。

(2)依据原文思路,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熟悉作者的情感态度,是进行探究的第一步。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性和抒情性的语句,把握住这些,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来讲,作者对作品中人物倾注的情感的褒贬,是理解好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基础,所以要弄清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体现了作品中人物的什么性格,表现了什么主题。

(3)选择探究切入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是从主题角度,还是从表达技巧角度;是深层探究,还是广度探究。这些,既要从题干中“读”出来,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切入角度。特别要学会根据文章本身的内容进行多方位的联系,选择那些与文章联系较为密切的方向作为探究视角。

(4)注意答题格式及层次,善于有序呈现结果。首先要应题,可用“我对这个问题是这样看的”“我认为”“我觉得”等句式来表述。其次,有序地写出自己的几点感受或理由。角度与层面应属两个不同的纬度,当它们彼此不交叉时,可以分别表述。不管哪个“角度”和“层面”,都要善于由浅近到纵深这样有序地排列,且在每一条的前面,都尽可能地用一句纲领性的语句做提示,以保证自己的陈述条理清楚,层次井然。

Ⅱ熟悉高考常见探究题型,把握探究角度和方法

一、探究文本意蕴题

(一)探究重要句子意蕴题

(2015·江苏)《比邻而居》(原文见本章专题二“考点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1.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意蕴的理解。端午到了,生活状态、风格迥异的各家在这一天却都弥漫着相同的艾草味,在表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会有相同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暗含着对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艾草香中,仿佛油垢也一点点消除,空气都被洇染成青色,艾草的熏烟将各种不同的生活状态都进行了升华,从而使各种生活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精要点拨

探究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与分析文中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在答题方法上是相同的,都要抓住句中关键词语、结构层次、表达特色并联系上下文,只是前者在选取句子上不同,它一定选取最能涵盖全文主旨、情感或关涉文章的多数内容的句子作探究,不像后者可以选取一些关涉局部文字的句子。前者之所以叫探究,是因为它强调由浅入深、由表层到深层。

一般而言,第一个点是该句的表层意思,第二个点是背后的意思,第三个点是与主旨、情感相关的意思,第四个点可能是结合背景或联系现实得出的意思。

(二)探究标题意蕴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托尔斯泰的声音

乔叶

2013年9月,我来到了俄罗斯图拉州的托尔斯泰庄园。这是第二次来俄罗斯,听说此次行程里有图拉,我忍不住欢呼起来——上次我就想去图拉,可是行程里没有。我一直想去看看托尔斯泰的家,也想象过很多次他的家:仿佛那是我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老家。

果然很熟悉,前生今世般的熟悉。俭素的地下室,静穆的书房,似乎还有着淡淡体温的楼梯扶手,透过窗户向外望去,还有那一大片葳蕤清朗的苹果园。只有一样出乎意料:那窄小得不可思议的床。我甚至觉得,如果躺在那床上,一翻身就会保不齐掉下来。

据说是为了禁欲。也就是说,床之所以这么窄,就是为了让人躺着不那么舒服。

“你以为都像你们呀,在豪华席梦思上翻来滚去物欲横流的。要么人家怎么是托尔斯泰呢?”有朋友揶揄。

好吧,托尔斯泰就是托尔斯泰。这窄小的床也让我觉得亲切起来,正如他早年的放荡也让我亲切。相比四面光、八面净完美无瑕的神,我更爱犯过错误走过弯路做过蠢事的神,因为他来自于人,和我一样的人的肉身。《日瓦戈医生》里那段话说得甚合我心:“我不喜欢正确的、从未摔倒、不曾失足的人。他们的道德是僵化的,价值不大。他们面前没有展现生活的美。”

走进一个很小的房间。窗帘低垂,阳光淡照。随行的翻译突然停下来,示意我们噤声:“下面,有一份礼物,要你们用耳朵接收。”

礼物?用耳朵接收?

“你们要听到的,是托尔斯泰的声音。一百年前的托尔斯泰的声音。”她说。

很快,墙角的留声机被打开了。有杂音嗞嗞嗞嗞地传来,我的身体微微地颤抖起来。

一个声音出现了。

……

是俄语、英语,抑或是法语?都有可能,托尔斯泰精通十几种语言。可无论是什么语,我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句也听不懂。可是我一直微微颤抖着,泪水盈眶。我面朝墙壁,背对着人,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神情。不,我一点儿也不是为此感到难堪和羞耻,我只是不想让任何人打扰我,在此时此刻。

我听着他的声音。是的,这是他的声音。这是托尔斯泰,是他。这声音一点儿也不亢奋、激昂。它平静、沉厚、慈祥、苍哑,甚至还有一些疲惫。听着听着,有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出现了。翻译说,这是托尔斯泰在和庄园农奴的孩子们说话。我终于确认:托尔斯泰说的是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