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环境教育-伤病缠身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植被\封沙固土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国 土面积的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 面积增加。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 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 土裸露的过程。
太空卫星拍摄到的中国地图
沙漠化的中国!
• 沙漠化的中国! •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我国大部分土 地没有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而是以赤裸裸 的黄色直接面向宇宙,多年的干旱和毫无 节制的滥砍滥伐使我们的绿色极度匮乏!
全国土地日,是每年6月25日。1986年6月25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并颁布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土地关系的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为纪念这一天,1991年5月24日国务院第83 次常务会议决定,从1991年起,把每年的6月25日,即《土地管理法》颁布的 日期确定为全国土地日。“土地日”是国务院确定的第一个全国纪念宣传日。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为保护土地而设立专门纪念日的国家。
干旱导致土地沙化
课本P32
1 近年来,土地沙化加速主要是什么 原因造成的? 2 沙尘暴会带来哪些危害?
我国宜耕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垦成耕地的不足7000 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8亩,约为世界 平均水平的40%。耕地质量总体偏差,中、低产田约占 67%。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多年来我国实行严格的 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节 约集约用地得到大力推进,补充耕地力度逐年加大,为 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但耕地保护形势依然严峻,耕地 减少的趋势难以扭转。据土地变更调查,1997年~2009 年,全国耕地减少和补充增减相抵,净减1.23亿亩。减 少的耕地主要在4个方面: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 设占用耕地和灾毁耕地,其中生态退耕占了大头。同期, 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020万亩,主要用于平 衡建设占用和灾毁。但我国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补 充耕地的潜力十分有限。
我国沙漠化现象严重。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在内蒙古、 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一带,近25年来平均以每年 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
• 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沙化土地已达174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 沙化面积每年仍以3436平方公里(相 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扩展,总 体上仍呈恶化趋势。
.
探索 土壤保护
防风林
梯田
退耕还林
控制放牧
国务院新一轮土地规划修编 死守18亿亩耕地底线
新一轮土地规划(从2006年到2020年)修编,目前正 按照国务院领导提出的“用地要一分一厘算,而不是一分 一亩”的要求加紧编制要确保这一底线,意味着从目前到 2020年我国耕地减少量必须控制在2700万亩以内,其中 包括相当比例的生态退耕和农业结构调整,这个数字不 及“十五”期间耕地减少量的1/3;也意味着基本农田不能 动,建设用地规模要压缩,但东部要率先实现现代化、 中部要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要振兴,基础设施要跟 上、新农村建设要推进,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加快发展的 用地“正当理由”。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是整个土地利 用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此轮修编工作的焦点。 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口有可能达到16亿,考虑到我 国的人均消耗粮食量、耕地质量,以及平均亩产等要素, 要保障粮食安全,18亿亩是底线 。
由水、风、冰等引起的土ຫໍສະໝຸດ Baidu或岩石 颗粒的移动过程称为水土流失。
技能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和现象,讨论: • 1、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2、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地面组成物质)、 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地表土壤加速破坏 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 如战乱等。引发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主要有陡 坡开荒、不合理的林木采伐、草原过度放牧、开矿、 修路、采石等。
课外实践(任选一题)
• 1 亲自动手做水土流失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 2 深入调查土地沙化资料,加深对环境问题 的认识。 • 3 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是什么?请你 设计一个“保护土地”的宣传活动。
谈谈你的感受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1999年提出了 土地的十大功能: 储存个人、群体或社会财富; 生产人类食物、纤维、燃料或其他生物物质;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栖息场所; 全球能量平衡和水循环的决定者之,提供资源和 沉淀温室气体; 规定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储存和流动; 人类使用的矿物和原料的储存场所; 化学污染物的缓冲器、过滤器或调节器; 提供聚集、工业和娱乐空间; 保存历史或史前纪录(化石、过去的气候证据、 人类遗迹等); 提供或制约动物、植物和人类的迁徙。
生命起源于海洋,而生物的进化却 是在漫长的海陆变迁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在生物不断过程中,人类在广阔的大地 上应运而生,并不断繁衍生息,因此有 “大地母亲”之称。
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生物种类大部分 生活在陆地上。富饶而广阔的土地为千 姿百态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成为它 们的栖身之所。
土地既是自然环境,又是一种 自然资源,更是人类的生存之本。 然而,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资 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地不堪重负, 伤病缠身。
减少耕地不可避免,关键是只有实现减少耕地可控, 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对耕地的需求。要实现减少耕地 可控,就必须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 的节约用地制度,始终坚持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
严格保护耕地是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 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 耕地是 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基地,维护耕地数量与质量,对农 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 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要求在有 限时间内,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基本农田。基本农 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的依靠。 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这是一条不可 逾越的红线。保护耕地特别是保护基本农田,是保护、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前提。耕地问题的实质是 农业问题特别是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