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是通过个人与他人以及群体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因此,实际上,青少年的社会化因素,就是影响他们的全部社会环境。

具体而言,这个环境又可区分为社会、学校、家庭和同伴群体四大因素。

这四个因素之间相互交叠, 相互影响,根据各自的特点,共同或单独地发生作用。

一、社会因素
影响青少年社会化的具体社会因素可以说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虽然这些具体因素均可归结于社会文化,但由于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特殊作用,此处把文化与传媒单列分别加以表述。

文化为青少年的社会化规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同时又体现为具体的细节。

所谓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之总和。

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用物的制作方式、待人接物、举止言谈等交际方式,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等等。

由于传统的作用,也由于人类社会关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即使是一些简单的事物,哪怕是和动物一样的需要,也都会蒙上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

可以说,人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

文化这一因素在个体的社会化早期就已经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并影响他今后的一生。

在这一点上,跨文化比较很能说明问题。

比如用餐,中国的青少年不会用刀叉,美国的青少年不会用筷子就是这个道理。

再比如约会,中国的青少年可能会像“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西方的青少年却可能会落落大方地约会。

因为有关的文化要求和文化标准已经浸润到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中去了。

所以,文化常常以一种不自觉的方式存在并影响着青少年的社会化,并具有连续性。

尽管所有的具体的文化,每一代的承担者完全不同,但它都会作为独一无二的文化实体而存在下去。

而且每一代文化,也都会代代相传,这个过程也就是宏观角度上的社会化。

大众传媒为青少年提供了社会学习的课堂。

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阅历和生活节奏使之具有较少的亲身经历社会实践的可能,传媒便成为他们观察与了解社会的主要窗口之一。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大众传播的日益发达,它在人们社会化方面的影响显得日益重要,这种影响表现出形式上的多样性、内容上的丰富性和观众的广泛性,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的行为活动具有暗示作用。

曾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对社会基本原则和社会游戏规则的把握,以及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90% 以上内容不是由传统社会、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来完成,而是由传媒如电视、报刊等来完成的。

由此可知大众传媒在青少年社会化中的特
殊作用。

目前,绝大多数教青机构都已认识到了这一点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发挥传媒正向作用的活动。

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是双向的,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学校因素
“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

其内涵是接受社会的和个人的知识与经验这一过程是持续一生的事情。

没有一个社会对其成员在获取这些知识和经验的过程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

即使最古老的人类社会也有对个体获取知识与经验的指导和传授,这就是“教育”。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个体接受“教育”, 并将所受“教育”的内容内化为自身行为的过程;而从个人的角度看,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使自身行为符合社会要求的过程。

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系统、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它完成了使个体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大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内容。

因此,学校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担负着不容推卸的责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而言,这些责任和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1. 价值观念的社会化。

个体的价值观是个体对其存在意义的认识,具体表现为对美丑、善恶、是非和利害等的判断。

青少年正处于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期,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在其价值观社会化过程中,将能为社会接受并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观传授给他们并使其接受。

2. 社会生活知识的个人社会化。

社会生活知识是个体对社会各种活动的认识以及参与的能力。

包括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知识,即衣、食、住、行等知识,社会交往知识、职业性知识等,青少年在其中要完成从“自理生活”到“自谋生活”的社会化过程。

例如,会洗衣服是一种简单的“自理生活”,而学会如何生存,如何谋生则是“自谋生活”的内容。

3. 理想目标的社会化。

理想和希望是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也是青少年未来社会生活目标的主要定向因素之一。

学校通过使青少年学生把与整个社会的目标和发展相一致、又符合自身客观条件和需要的理想视均自己的奋斗目标来达到理想目标社会化的目的,并让学生通过在学校内学习,学会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和方法。

4. 行为规范的社会化。

行为规范就是指应该从一定规则角度约束人们的行为。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行为规范就是社会或特定的群体对其成员的个人行为所给予的规定性,并使个体通过这些规定的约束而形成与他人的和谐关系。

因此,个人行为规范化是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途径。

三、家庭因素
父母是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任老师。

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从孩提时代起就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

在与父母的长期生活中,青少年更多是以无意识的方式吸收和内化来自父母的态度、情感、观念和行为;与此同时,他们也已经开始意识到社会对他们行为要求的重要性,开始学习按社会要求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

例如,女孩尝试着效仿她的母亲,男孩则以父亲为榜样。

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家庭,即使青少年拒绝接受父母的作用及其在家中的地位。

也就是说,他们对父母权威的反抗并不妨碍他们效法父母而扮演相应的性别角色。

事实上,尽管青少年逐渐表现出与父母的疏离,与父母的心理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但父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有关社会习惯、风尚、观念、价值、道德规范等诸多内容相当一部分仍是通过父母传感给青少年的。

父母与青少年的关系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独立性的发展。

在青少年依赖与独立意识的天平上,父母的教养及方式、他们对孩子的态度、他们对孩子应成为怎样一种人以及怎样发展的设想和期望,都是极有影响力的砝码。

父母的关系、家庭模式包括家庭中的每个人的地位的设置和权力的分配、人际关系、感情基调、料理家务的方式等对青少年建立自己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观念有重要的影响;它可能使青少年效仿、反对甚至摒弃。

比如,离婚家庭的青少年往往对婚姻与家庭感到漠然乃至恐惧。

父亲是大男子主义的男孩常常不会做家务等。

父母的职业、他们对工作的态度以及成就、他们对子女未来职业的选择与成就的期望也会反映到青少年对学习、工作的态度和选择上。

无论青少年是否承认,无论他们对父母的权威持何种态度,乃至其本人采取何种反抗方式,父母在青少年的生活、发展或社会化的各个方面都是他们有形无形的、直接间接的榜样。

四、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力图独立,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研究表明,70%以上的青少年遇到困难而心里烦恼时,不是首先与父母商量,而是与同伴(包括异性朋友)商量。

对青少年来说,同伴群体给予的社会化影响远远不低于父母或学校教师的影响,这是因为同伴群体的影响有其独特的魅力。

1. 同伴群体的社会化作用是无意识地进行的。

同伴群体的社会化影响大都是在自然状态中进行的,事先并无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青少年参加同伴群体活动时,并未意识到它对自己发生什么作用,而完全是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其影响。

2. 同伴群体中,青少年能充分享有自由权利。

同伴群体是非正式的群体,青少年可以自由地选择同伴,并可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思想,更容易建立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及发展友谊。

同伴群体开展活动是自由参加的,不作硬性规定。

青少年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来安排活动的内容,也可以随意地更改活动内容,任何人都有权利自由决定是否参加活动。

同伴群体中,彼此之间可以敞开思想,自由地探讨一些问题。

3. 同伴群体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

同伴群体内部有一套被青少年所公认的价值标准,这些标准可能与社会正统的价值标准相符合,也可能不太符合,甚至背道而驰。

他们有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有自己的乐趣、消遣方式、服饰、发型等,有的同伴群体中还有一些特殊用语。

4. 同伴群体容易满足青少年的种种需要。

青少年的一些社会需要,如社交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等往往在同伴群体中更能得到满足。

例如,青少年在同伴群体中乐于与他人沟通思想、抒发感情;在同伴群体中寻找知己,与知心朋友一起表现出相同的思想和行为,取得相互理解与支持;在同伴群体中产生种种自豪感、归属感和依恋情绪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