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林业科学研究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香榧引种及栽培示范》

2017年度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香榧是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也是世界上稀有的经济树种,其果实营养丰富,具有保健、药用等经济价值,但产量较少。本项目通过在昆明地区引种两种规格(嫁接苗与实生苗)的香榧,通过观察其生长适应性,总结栽培技术经验,达到增加昆明市特色经济林种质资源,同时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技术支撑的目标。

因多年来市林科所致力于林业优良树种选育、试验和示范等科技项目的实施,具备了丰富的引种栽培技术。基于浙江林学院《特色经济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根据云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中》重点打造特色经济林的要求,市林科所在林业局进行《香榧引种及栽培示范》项目的立项研究。项目实施期限从2016年1月开始,至2018年12月结束。

2.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2017年项目支出预算绩效及项目用款计划表,已经完成两

种规格(嫁接苗与实生苗)苗木引种、年度生长量测量及全年试验基地管护的任务。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7年项目资金来源于市级财政,共到位10万元,主要用于:

1.香榧苗木款50000元;

2.苗木种植费11250元;

3.试验基地全年管护费30000元;

4.割草机、抽水机汽油费8750元。

项目组严格按照项目绩效预算资金的分配使用,无结余。

4.组织及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组织情况、项目实施流程、资金拨付流程)

(1)项目组织情况

项目组成员如下:

(2)项目实施流程图

(3)资金拨付流程图

(二)绩效目标

1.总目标

项目绩效总目标:引种已结果的香榧嫁接苗(大规格)30

株在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罗免基地进行种植试验,进行存活率及生长量调查,总结出适宜在昆明推广示范的栽培技术及模式。

2.年度目标。包括产出目标、效果目标

2017年8月前,引种已结果的香榧嫁接苗(大规格)30株在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罗免基地进行种植试验示范;

2017年12月前,完成存活率及生长量调查; 2017年1-12月,完成种植基地的管护工作。 2017年度项目产出及效果:

(1)2017年8月前,引种已结果的香榧嫁接苗(大规格)30株在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罗免基地进行种植试验示范;

(2)12月,完成样方地试验植株生长量调查;

(3)完成试验地的管护工作;

(4)2017年该项目共培养研究人员2名,其中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1名。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是单位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资金运行效率的有效手段。认真做好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不仅有利于加强单位的资金支出管理、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而且有利于防治项目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有利于督促项目立项的合理性、科学性,并且对项目实施效果及资金使用效果进行全程监控,避免资金无效投入与浪费。每一年度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可为项目整体运行及下一年度项目计划的合理规范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基于浙江林学院《特色经济林新品种选育及高效培育技术研究》

项目的研究成果与经验,通过咨询省科研院所及查阅相关文献,对昆明地区引种香榧进行了前期调研。

2.研究文件。

本项目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意见》中对“着力建设速生丰产林”的要求,以及相关研究领域的调查结果进行立项研究。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按照财政局2017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进行微调,A项目决策部分占20%(未调整指标),B项目管理占20%(未调整指标),C项目绩效部分占60%(按照项目实际产出和效益进行了指标调整)。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包括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

(1)统一领导原则:服从昆明市林业局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单位指定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整体支出绩效自评。

(2)分类管理原则: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分类评价。

(3)客观公正原则:以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等为基本依据,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

(4)科学规范原则:采用规范的程序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准确、合理地评价单位预算支出的情况。

2.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中所

采用的方法。

(1)采用财政绩效指标评价体系:根据每一个指标值与项目资金使用、实施过程、实施结果、效果进行对比,按指标值权重打分,最终评价结果为92分。

(2)采用社会调查问卷方式:根据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对单位内部职工、项目参与人员(非本单位职工)、社会人员(少量)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为:优。

(3)根据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项目验收的结果来看,项目绩效评价为:一致好评。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该项目属于基础性研究项目,只有9种杨树的生长量调查数据,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数据。

9种杨树生长量调查数据采集时间为每年的4-7月月底,根据天气状况适当调整。采集到数据后用方差分析法对每个树种年均生长量、生长旺盛期进行总结、比较和分析,每个年度之间的生长量均值也可进行比较、分析。

2.社会调查。

本次采用市级财政统一制定的社会公众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本单位项目实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少量调查指标调整,并将问卷发放于单位职工、试验基地管护人员、社会群众等进行了匿名调查,共收回问卷10份,评价分值为92分,评价等级为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