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初探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高度重视对他们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近期,我对部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尝试。
下面谈谈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分析
1、存在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与时代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风气尚未全面形成,还存在种种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消极因素;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中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给青少年教育带来新的问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队伍建设、经费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还有许多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原因探索
通过认真调查,经过深入研究,我认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位老师,有的父母只养不教。
忙工作、忙挣钱养家,外出打拼,无时间和精力对孩子实施良好的教育,留守儿童数量大增,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存在很大缺陷;有的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导致孩子滋生任性、骄横、虚荣的心理和性格;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使孩子不堪重负;有的家长作风不正,利用手中的权力索拿卡要、吃喝玩乐;还有在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中孩子和父母关系不和等,这些都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由于这些原因,孩子无心学习,甚至辍学流浪,家长实在没办法就让他们外出打工。
结婚生子后也效仿他们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疏于管理,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到位。
在教育行业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估主要靠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
学校之间互相评比,教师之间互相竞争,大家都比看谁所教的学生文化课成绩高,只重视了智育而忽视了德育。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但在学校,德育工作主要靠政教处和班主任老师做,科任教师只负责教好自己所带的科目,只负责管好自己的课堂。
教师都认为只要不当班主任就轻松多了,因此大家都不愿意担任班主任,都不愿承担育人的责任。
班主任课时量和其他任课教师课时量一样,所以班主任在德育方面所花的精力也很有限。
学校德育教育显得有
些力不从心。
三是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
当前部分未成年人中出现的理想信念模糊、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有的甚至走向违法犯罪。
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
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偷带手机现象普遍,学校屡禁不止。
即使被老师发现了也不能怎么样,如果没收了也要归还,因为手机属于私人财产,教师无权没收,有时家长也会来找教师要回。
如果谁不会打电脑游戏谁就被认为赶不上时代,有些学生晚上在网吧通宵上网玩游戏,导致白天上课无精打采。
游戏中多数还有暴力、刺激的画面,学生在现实中就会模仿游戏中的打斗场面,和同学打架,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几乎所有同学都有QQ号,学生时不时会接触一些网络不良信息,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措施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关注家庭教育,并向社会延伸拓展,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充分体现了德育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
目前,针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状况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际,我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第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起着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因此,不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应当站在关心
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认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品德、善良的性情、强健的体魄、优良的习惯以及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
第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教师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
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放开手脚,让学生参与教学,尽量采取形式多样、寓教于行、寓教于学、寓教于乐的活动,吸引学生参与的热情;其次,在中小学校当中,要分年级、分层次、有计划地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当中,全方位加强未成年人知识、情感、意志、行为的系统教育。
最后,教师在讲授具体的学科知识时,要尽量借助科学的方法,使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其中。
第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相互配合、相互渗透。
教育部门应改进评价机制,减少对学生进行文化课考试成绩排名,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学校教育也应发挥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大德育教育师资力量,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伟人故居、烈士墓等;家庭教育方面应建立家长联系制度,如家长会、家庭教育委员会等;净化社会环境,坚决取缔学校周边网吧,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