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显然,艺术欣赏的首要问题就是形式问题。

继续以春联为例,在红纸的基础上,各家可以选择汉字的颜色,一般是金的或黑的,可以选择汉字的字体,楷、隶、行、草······还可以选择背景花纹,在不影响主体字的情况下,选择红纸的花纹,选择空白地方的填充图案等等。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在3、6、10、12、13章中涉及到过透视问题。

我大概有这样一个脉络,透视的发现和发展经过了4个阶段。

一,短缩法的发现和运用
透视在没有被明确的提出之前被称为短缩法。

最初发现短缩法是在比公元前500年稍早一些的一个希腊花瓶上。

画的是辞行出征的战士,右脚仍然是继承了古埃及的“保险”画法,但是左脚已经是经过透视短缩了。

我们看到5个脚趾好像一排五个小圆圈。

也许这么小的一个发现不值得我们这么兴奋,但实际上这意味着古老的艺术已经死亡而被埋葬了。

后来的希腊化时期和拜占庭时期的画中也出现过短缩法。

当时的’艺术家是把远处的东西画的很小,近处的东西画的很大。

可是远处的物体有规律的缩小这条法则在古典文化时期还没有被采用。

二、短缩法再次被重视
乔托所画的《“信德”的拟人形象》中,我们看到了手臂的短缩法,脸部和颈部的明暗造型,流动的衣褶中深深的阴影。

像这样的东西已
经有1000多年之久完全不画了。

乔托重新发现了在平面上造成深度错觉的艺术。

三、透视法的提出和应用
到了15世纪初期,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透视法”。

我们已经看到,尽管希腊人通晓短缩法、希腊化时期的画家精于造成景深的错觉感,但是连他们也不知道物体在离开我们远去时体积看起来缩小是遵循什么数学法则。

马萨乔迅速掌握了这种透视手段并体现在画中。

在他的《三位一体以及圣母、圣约翰和供养人》这幅壁画中,墙面好像被凿了一个洞。

通过洞口人们可以窥视到里面的一座布鲁内莱斯基风格的新型葬仪礼拜堂。

到了15世纪后期,安杰利科修士的一幅《圣母领报》中,我们立刻可以看出透视技艺对他来说毫无困难。

乌切洛更是全神贯注于透视研究之中。

通过他所热爱的透视技艺试图构成一个真实的舞台,使他的人物在那个舞台上有立体感、有真实感。

虽然乌切洛还没有学会怎样使用光线、明暗和大气来修润严格透视画法的刺目的轮廓。

但他也体验到了透视法给他带来的新奇效果。

四、透视法的继承和发展
曼泰尼亚沿着马萨乔的路子走了下去。

他的人物像马萨乔的人物那样动人,那样有雕塑感。

曼泰尼亚意在使用透视法创造一个舞台,使他的人物好像立体实物一样站在上面活动。

他好像一个高明的舞台监督那样,布列人物来表达这一瞬间的意义和事件的过程。

当然,对透视的探索仍在继续,只是艺术家遇到的问题更多的体
现在其它方面了。

《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中涉及较少。

希望以后能看更多的书籍,进一步总结透视发展的脉络。

《艺术的故事》读后感篇4 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艺术类的书,其中有一本叫《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很强大,被誉为艺术中的圣经。

据说它被译成30种文字。

把成千上万的人引入了艺术的殿堂。

作者贡布里希是当代最有洞见的美术史家,也是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怀着毕恭毕敬的心情,本来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把这本无比厚的书给读完。

因为我是一个没有耐性的人,以前看书只要超过400页我都没有看完,我一直以来都没有读书的习惯,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总是耐不下心来,把一本书给读完,更别说从中找到乐趣了。

但是,这本书好像有巨大的魔力,每天早上都催促着我起床,把我呼唤到图书馆,那丰富的图片和那有趣的故事强烈的吸引着我,读那么厚的一本书突然变成了我的一种享受,每次读《艺术的故事》这本书就让我感觉眼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总会有一种喜悦的心情。

其实能够让我这样着迷的是那些细节的阐述。

《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了,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就是画了12个人而已嘛,但是读了《艺术的故事》关于《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的描写,虽然篇幅不是很长,但会觉得妙不可言。

引人注目的是蒙娜丽莎看起来栩栩如生,她真像是正在看着我们,而且她有着自己的想法。

就在这里,作者水到渠成的开始介绍“渐隐法”并且很贴心的在旁边附上衣服蒙娜丽莎面部的大图,可以让我们
更清楚的明白这个画法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

更让我佩服的是,凡是有可以做比较的参照物,作者都不会忘记表明这个参照物到底是在书本上的第几页,具体是什么地方可以对比或者反衬,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吧。

这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方法,更是一种学习的态度。

在前言我被震撼了,看到了很多实话。

作者骇人听闻地说:“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

”他还说艺术的故事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故事”每一件作品在这故事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作者谈到了原始人和古埃及人是画他们的所知道的东西,而印象主义者却是想画他们所见的东西。

作者既不是简单地罗列史实,也不是用一些抽象难懂的“主义”来概括美术史,而是描述了一系列的“问题情境”,他认为艺术的发展是在艺术家不断解决由社会和艺术传统自身所提出的问题过程中形成的。

读完这么一本厚厚的书,觉得《艺术的故事》不仅教给人们欣赏艺术,而且它还让人们欣赏了知识和智慧的魅力。

所以,这本书值得我们去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