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中,对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完成总书记交给我们的任务,就必须首先要深入研究我国当前农业发展方式的历史成因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开创未来,提出既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又适应当代中国国情和现实需求的可实施的措施和办法。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农业产业自身发展要求必须要转变当前的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过大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以上,有效利用率只有40%多,而先进国家达到70%多,以色列达到80%—90%。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仅在30%—40%之间,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看,每年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化学需氧量(COD)1324万多吨。农业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势头没有
明显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如果不转变,资源环境约束不突破,农业发展就没有前途,国民经济发展也将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也需要农村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们看到受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严重,我国以出口拉动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立足国内,因此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是实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举措。扩大消费需求,潜力在于扩大农村消费需求,关键在于使农民有消费能力,核心在于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国农村消费严重滞后,占总人口近2/3的农民仅消费了全国1/3的消费品。农村消费水平低,根本原因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相对迟缓主要源于农业内外两方面。从农业内部看,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很难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制约了农民的农业收入。从农业外部看,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还难以满足就业岗位的需要,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规模扩大和充分就业。因此,无论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拓展农民的非农收入来源,都迫切需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3.国际竞争压力也要求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农业尖端科技研发应用,跨国公司正在加快产业布局和资本渗透,在种业等关键领域抢占发展制高点,
给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带来新的风险。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不仅没有放松农业,反而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作为克服危机的重要战略,在新能源、低碳经济等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对未来国际农业发展格局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二、我国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问题
1.原始的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模式造成土地经营过于零散,并已开始阻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首先在农村开始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实现了粮食的大幅度增产,一举改变了国内面临粮食长期短缺的被动局面,实现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但这一举措是在当时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仍以主要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为基础的发展阶段推出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农村和农业生产与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已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逐步向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向发展,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也从人力加畜力的简单劳动向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变。
但是,由于我国的联产承包责任书实施是以解决农民吃饭问题为基本出发点的,所以,对于土地分配多是以人口为基本分配要素,简
单平均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家庭,也被俗称为“大包干”。这就使原来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国家统一整理成片经营的土地被人为地分割成了零碎的地块。这不仅不利于机械化的农事操作,也使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遇到了难以克服的障碍,特别是效率更高的大功率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统防统治”的植保措施,以及高效优质品种的推广等,都由于土地的关过于零散而使其难以发挥作用,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成本难以降低,还造成因农业生产所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土壤环境越来越差,因交叉感染而造成的动植物病虫害也日趋严重。随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矛盾正在日益突出。
2.农民缺乏有效组织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系统无法发挥作用
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经营权。在农产品供应普遍短缺的时代,农民不仅通过自主生产解决了温饱问题,还可以将剩余的部分农产品通过农村集市等初级市场,通过简单的交换剩余产品的市场流通,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使我国农业生产能力极度提高,也使得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但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让农民有了生产自主经营权的同时,也使得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由国家依托行政组织管理体系建立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作失去了组织依托。当前,以农业三站为基础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由于缺乏有效的农民组织体系,其农业科学技
术推广主力军的作用正在丧失,并正在被农资销售商所建立的技术推广队伍所取代。但由于两者运作的目的和组织体系不同,其所起的作用也差异巨大,前者是政府以推广现代农业科技而建立的正规组织,其根本宗旨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后者是以销售农资为目标。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才使得农业技术推广的道路偏离的应有的轨道,造成了当前农业生产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不仅农民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也造成农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3.缺乏适应现代农业的市场流通管理系统造成农民难以融入市场经济体系
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处境相类似,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以短缺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供销管理系统也由于农民组织的缺失逐步丧失了其应有的功能。
首先,承担农用生产资料供应的各级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已名存实亡,农资供应流通基本上被个体和私营企业所替代。这不仅给农资供应的质量监管带来了困难,造成假冒伪劣农资充斥市场,坑农害农事件层出不穷,也使得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给农资生产企业和农民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其次,在经济短缺时代建立的以满足农产品物流组织和供应为目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因缺乏市场供求信息的前置性引导功能而正在失去其应有作用,并逐步成为中间商牟利的工具,今年“炒大蒜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由于农民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同时又远离市场信息的集散地,使得他们从事的农业生产完全是盲目和无序的,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