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广东省揭阳一中潮州金山中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粤语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级2013—2014学年度两校联合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ì)优渥(wò)尺牍(dú)无色无臭(xiù)
B.熟稔(rěn)青荇(xìng)中(zhōng)肯锱(zī)铢必较
C.谥(shì)号提(dī)防花蕊(ruǐ)歃(chā)血为盟
D.监(jiān)生执拗(niù)觊(jì)觎孑(jié)然一身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

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

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

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陈勋和林曦的成功经验证明,高效学习不是人人可以随便做到的,又是人人可以做到的,关键在于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方法是否正确。

B.新世纪以来,我国的考研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增加,2012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已经达到165.6万,比2011年净增14.5万,再创历史新高。

C.十岁女童手持小刀扬言要与打伤爷爷且拒付赔偿的工商所长决斗,这“湖南最牛约架”,难道不能不说是“官民对立”的社会情绪的又一表现?
D.我们反对那些不按照国际有关公约规定办事,而自充国际警察,干涉他国事务的霸权主义行为。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对世界的了解是否充分?。

因而,不了解世界,或者理解世界上有错位,就往往会误解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艺术。

①事实上,我们即使是对西方文化艺术的把握,也有明显的不足
②而中国艺术是否属于“非理性”一路,也大可怀疑
③但我们今天对世界的了解显然还是以西方为中心的
④比如对非洲文化,甚至亚洲文化,往往就不甚熟悉
⑤不要忘记,西方是有非理性主义传统的,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理性”的
⑥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了解和包容世界的
A.⑥④③①②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⑥③④①⑤②
D.①②⑤⑥④③
二、古诗文(本大题共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穨当之后也。

世为乡里著姓。

父寻,建武中为陇西太守。

棱四岁而孤,养母弟以孝友称。

及壮,推先父余财数百万与从昆弟,乡里益高之。

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①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显宗知其忠,后诏特原之。

由是征辟,五迁为尚书令,与仆射郅寿、尚书陈宠,同时俱以才能称。

肃宗尝赐诸尚书剑,唯此三人特以宝剑,自手署其名曰:“韩棱楚龙渊,郅寿蜀汉文,陈宠济南椎成。

”时论者为之说:以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渊;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汉文;宠敦朴,善不见外,故得椎成。

和帝即位,侍中窦宪使人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畅于上东门,有司畏宪,咸委疑于畅兄弟。

诏遣侍御史之齐案其事。

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

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

及事发,果如所言。

宪惶恐,白太后求出击北匈奴以赎罪。

棱复上疏谏,太后不从。

及宪有功,还为大将军,威震天下,复出屯武威。

会帝西祠园陵,诏宪与车驾会长安。

及宪至,尚书以下议欲拜之,伏称万岁。

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

”议者皆惭而止。

尚书左丞王龙私奏记上牛酒于宪,棱举奏龙,论为城旦②。

棱在朝数荐举良吏应顺、吕章、周行等,皆有名当时。

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深竟党与,数月不休沐③。

帝以为忧国忘家,赐布三百匹。

迁南阳太守,特听棱得过家上冢,乡里认为荣。

棱发擿奸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数岁,征入为太仆。

九年冬,代张奋为司空。

明年薨。

(选自《后汉书·韩棱传》)【注】①教:文告。

②城旦:一种筑城四年的劳役。

③休沐:休息洗沐,即休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棱四岁而孤失去父亲B.棱阴代兴视事处理政事
C.及窦氏败,棱典案其事案件D.因令怨者章之上奏章告发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7
A.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B.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C.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D.初为郡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不能听政/棱阴代兴视事/出入二年/令无违者/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因令怨者章之/事下案验/吏以棱掩蔽兴病/专典郡职/遂致禁锢。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葛兴中风生病不能听政,韩棱趁机把持政事两年,周围没人敢于违背他的指令。

B.显宗知道韩棱忠诚,下诏升任他为尚书令,并赐宝剑,且亲手题其名为“韩棱楚龙渊”。

C.窦宪派人在上东门刺杀齐殇王子都乡侯刘畅,事情败露后,太后百般包庇,韩棱上疏要求让窦宪出去攻打北匈奴来赎罪。

D.韩棱升任南阳太守路过家乡,皇上特许他回家祭祖,乡里乡亲都为此感到荣光。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翻译下列句子(7分)
①棱上疏以为贼在京师,不宜舍近问远,恐为奸臣所笑。

(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

(3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能表现韩棱刚直不阿的两个例子(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10.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3分)
(2)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4分)
11.默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师说》)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会桃花之芳园,。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3)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氓》)
(4)旌旗蔽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赤壁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共16分)
礼俗文化
刘志琴
中国传统文化也可称为礼俗文化。

其主导部分的大传统文化在古代中国表现为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这是古人用以定亲疏、别尊卑、辨是非的准则,是起源最早而又展最完备的社会制度和规范。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志”、“舆服志”等各式法制条文和律令,管理和统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这是权力统制财产的体制,没有地位和权力的,有钱
也不能随意购买不该享用的消费品。

权力通过器物消费的等级分配,物化为各个阶层消费生活的差异,所以礼制不仅以三纲五常为道德信念,还以日用消费品的等级分配作为物质内容,规范各阶层的行为和需求。

礼治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所以朱喜在注解《论语·为政》中说:“礼,谓制度品节也。

”这是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

而植根民众的生活小传统文化在古代可表白为“俗”,俗在《说文解字》中训为:“习也。

”郑玄在《周礼注》中解释说:“土地所生习也。

”具有习惯性、自发性。

俗先于礼,礼本于俗,这才有“礼从俗”,“礼失求诸野”之说,俗一旦形成为礼,升华为典章制度,就具有规范化的功能,从而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

最早的史书《尚书》就有天子“观民风俗”的记载。

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就施行以礼节俗,即所谓行同伦的方针,多次出巡,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

历代统治者宣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所谓礼俗,即是以礼化俗,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也是采自风俗而对民间生活的调适。

从这意义上说,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

礼和俗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几乎使礼与俗难分难解。

礼俗文化的特点就在于,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双向地增强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或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

在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中,礼治凭藉统治地位的优势,以制度的、教化的威力切入生活习俗,以礼化俗,使得礼与俗亦即大小传统的价值差异缩小到最小限度,这就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这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礼俗文化,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的思想启蒙往往要从生活方式发端留下了历史因缘。

从这里我们可以理解,清兵入关强制推行满人服装,引起轩然大波;太平军一进入南京就掀起“蓄发易服”的旋风;戊戌维新是从康有为上书剪辫、易服发难;辛亥革命成功立即颁布新服制,推行移风易俗。

……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不论是启蒙、革命、建设、破坏,往往都从生活领域发端,究其所以,这是生活方式意识形态化长期对民族心理的影响,一有社会风云,生活问题往往被政治化,因此本来是完全私人化的生活,在中国往往成为社会思潮起伏变幻的晴雨表,礼俗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生活方式的变革已经消解了意识形态的干预,成为文化转型中最活跃、最广泛而又最受争议的领域。

礼俗文化作为制度和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沉潜在民族心理中的思想影响仍在发生作用。

(节选自《礼俗文化再研究》)12.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A.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表现为“礼”的主体意识形态,具有制度性、理论性,可谓修身、齐家、治国之本。

B.在权利统制财产的礼治体制的古代中国,消费档次必须与地位、权力匹配,而不是取决于钱的多少。

C.“大传统文化”表现为“礼”,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部分;而“小传统文化”则可表白为“俗”,它植根于民众的生活之中。

D.秦始皇统一中原伊始,采取了一系列施行“以礼节俗”的措施,如:在会稽山刻石祭大禹,宣告用严刑峻法禁止男女淫佚,把中原伦理推广到全国等等。

E.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迈进,极大地增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不同风习的人群对礼的伦理价值的认同,形成了中国文化整体性的特征。

13. 下列说法,不符合对“礼俗”文意的表述的一项是()
A.礼俗,就是以礼化俗,它采自风俗反过来又对民间生活进行调适。

这是治理社会的方略,目的是使社会风习遵循礼治的轨道。

B.“礼从俗”,“礼失求诸野”之说,无不说明“俗先于礼,礼本于俗”。

C.俗是礼之源,礼是俗之纲;俗是礼之表,礼是俗之质。

D.礼和俗相互依存胶着,相互渗化,力量之强劲,使二者难分难解。

14. 结合语境,解释画线部分“晴雨表”的含义。

(4分)
15. 现代社会的今天,祭轩辕、吊屈原、清明扫墓等风俗仍然盛行,国家还把“清明”、“端午”等民俗节日列为法定假日。

请从礼俗文化的角度,结合文中的原理,对这种现象作简要分析。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用2B黑色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空荡荡的院子
张蛰
那个院子自从没了他们的声音,就开始了长时间的空旷和寂寞。

以前回家,我都是坐在堂屋的那把自制沙发上跟他们说话,有时也坐在小板凳上,或者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

现在,我只能跑到哥哥家的苹果地里,坐在一堆土前,对着里面自言自语,诉说这世他们见过无数次的平淡无奇的喜怒哀乐。

风总是从那堆土后轻轻地刮过来,吹我的脸。

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消息,那些风就是他们从另一个世界看我的目光。

我一动不动,让风尽情地抚摸我。

有一回,我忽然无来由地大悲大痛,就在风里大哭一场。

我知道他们需要我的哭声,没有我的哭声,他们不放心。

他们非常担心过我的生活,不知道这个唯一去读了书的儿子会走进一个怎样的世界——那个时候,我的心态我的种种言行都超过了他们的想象:早知道这样,让你念什么书呢?早知这样,把你当条狗养多好……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

直到我25岁上结婚,26岁上有子,他们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以后慢慢就好了。

我的确按照他们希望的在变好。

上班,吃饭,睡觉,带着孩子去公园,周末去院子里看他们。

我开始抽烟,我们互相发烟,在门口的青条石上一支接一支地抽。

女儿对着他们喊:“爷爷奶奶!”他们慈祥满面。

那是我不曾见过的慈祥。

我知道,他们老了。

我决心把他们带到城里去。

住住楼房,打打电话,逛逛公园,早晚也在护城河沿上溜达溜达,和其他的城里人谈谈孩子和更小的孩子,谈谈以前的陈芝麻烂谷子。

他们去了,又回了。

他们不习惯。

他们又回到乡下的那个院落,喂鸡,喂鸭,养猫,养狗。

院子里日升日落,下雨起雾,开门关门,院门吱吱呀呀地响。

他们老了,他们的老超过了我的想象。

我站在门口,手牵女儿,在正午的阳光下,看他们睡着在院子里的那棵槐树下,一左一右,狗卧一旁,猫躺身上,鸡在啄他们脚上的烂菜叶。

女儿喃喃自语:“爷爷奶奶……”我攥紧了她的小手。

我站在门口,真不想迈进门里去,真不想叫醒他们。

他们中的一个,终于躺倒在我的怀里。

在医院里,我抱着,也是揽着,他大口大口地艰难喘气,艰难地把脸转过来,艰难地说,咱们回家吧。

一辈子没这样求过人,这是他最后的愿望。

院子从此少了一半的声音。

院门再开再关,声音听起来夸张地刺耳。

那种衰败是从院门的青石开始,再没有人去坐在上面抽烟,我看见尘土正侵进青条石细微的纹路里。

我看见院落的各处开始有脱落的墙皮,泛起的白碱……我努力地消除它们的存在,都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

窗棂有根木条折了,要修,她反对。

锅屋墙该刷了,她反对。

堂屋的地面该用水泥补了,她反对。

那把自制的沙发皮裂了,需要换个新沙发了,她反对。

她在静静地等待一个时间的到来。

哪儿都不去,守候着一个显得衰败而渐渐空荡的院子。

十年有多长?她把一只猫喂走又把一只猫喂成,那只家狗实在受不了一个庭院的寂寞,在六年的时候趴在屋角的一堆草里,再也没有从夜里醒来。

鸡鸭也不养了,她说想素净,不想再在早晨听到鸡飞狗跳的声音。

院子的落寞时间太久,让她对声音开始害怕。

没有人知道她内心到底有多寂寞有多冷——就像她晚年雾濛濛的眼神,让人无法再看清看到底。

她可能清晨了还感觉是晚上,傍晚时又以为是阴天的正午。

有好几次,她说,你父亲从地里回来了,扛着锄头,你去接过来。

突然有一天,她开始对我交待一些事情,地点,时间,人,事,一清二楚。

老家的屋怎么办,还有的一千块钱怎么办,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家的儿孙读书,他们将来的营生。

你要照顾着他们啊,我们家,就你是个读书人。

她清清楚楚地说。

交待好一切她觉得应该交待的事情,就在我不在的某一天,她忍着疼痛走了,离开这个院子。

他们把一个院子彻底交给了我,他们把一切都带走了,只剩下这个空荡荡的院落。

我握着女儿的手,再没有招呼的对象。

那把破沙发的对面,再没有一对苍老的脸。

我再没有勇气坐在门口的那块青条石上,我再也推不开那扇永不会上锁的院门。

空荡荡的院子。

我回家,我从千里之外的地方顶风淋雨冒雪回家,再给谁看呢?
16.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三段中“这是我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带给他们养儿的收获和教训”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4分)
17.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概括“父母”的形象特点。

(5分)
18.本文以“空荡荡的院子”为题,文中也多次描写院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翱翔在蓝天的试飞英雄
——记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李中华
①2006年12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机——歼一10飞机终于亮相了。

同时,空军某试飞团副团长、特级飞行员李中华的情感也少有地波动了起来,兴奋和激动涌动全身,因为歼-lO。

多年来,他为这架飞机在天空与地面之间已经无数次地起起落落。

在飞机从图纸变为实体的过程中,他从事的是那个最为艰苦也最为危险的环节—试飞。

②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说:“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制造一架飞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验它才艰难无比。

”李中华说自己会选择当试飞员是因为觉得挑战性很大,某个型号的飞机的完善过程,凝聚着试飞员的心血,他们的素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飞机的制造。

当然,试飞事业也选择了勇于接受挑战的李中华。

③李中华,中国歼-10首批试飞员,中国第一个飞出“眼镜蛇”动作的飞行员,中国三名国际试飞员之一,失速尾旋专家,目前保持多项国内飞行纪录,并曾作为教官带飞过多个国家的试飞员。

④当飞机进入一种漩涡状态,像树叶一样打着旋儿往下飘时,飞快的旋转和随之而来的巨大离心办令人头昏目眩,这种情况就是“失速尾旋”,又被航空界和飞行员们形象地称为“死亡螺旋”。

据统计,在各种训练和实战演习任务中,“失速尾旋”导致的战机失事的比率约为90%。

不服输的李中华挑中了这块“硬骨头”。

在俄罗斯学习的时候,他曾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苏-27的所有“失速尾旋”试飞科目,并与其中最危险的“眼镜蛇”动作过了招。

而他最终也填补了我国三角翼战机失速尾旋的空白。

⑤选择试飞就要正视风险,不能胆怯。

风险是不能回避的,关键是要把风险转化为平安,不能让它朝着事故的方向走。

一个优秀的试飞员,要有面对风险的勇气,如果看到风险就退缩,绝对不是一个优秀的试飞员。

李中华用自己的睿智和勇敢,不仅让自己这个“国宝”级人物安全返回,更为国家挽救了上亿元的科技成果:空中模拟飞行试验机,世界上仅有5架。

⑥险情毫无征兆地出现在2005年5月20日中午12时22分,本来是测试别的科目的李中华和梁剑峰,在飞行高度不足500米时,飞机突然向右剧烈偏转,同时机头向右上方仰起,并向左滚转,二三秒后飞机进入“倒扣”状态,机头还出现了大幅度的摆动现象。

飞机快速坠落,400米1300米1200米!地面的麦田、庄稼迎头扑来。

倒立着的李中华迅速压杆、蹬舵,飞机没有反应!他迅速切断飞机的电传操纵系统,“失心疯”的飞机终于恢复了素目的服帖,李中华毫不迟疑,迅速将“倒扣”的飞机翻转过来。

由于断电,飞机上各种仪表全部没有显示,他们也无法与地面联系,一切只能靠自己。

刚与死神打了个照面的李中华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高超技艺驾机滑向跑道,时间指向12时26分。

⑦叙述起这件事中间有个过程,其实当时是很连贯的,也就是240秒的时间。

李中华凭
借自己的镇静和果敢,跳出常规处置程序处理了特情。

!‘当时我就想,不能慌,要一步一步来,多想一想其池的可能,这也是一个试飞员关键时候应该有的能力。

试飞员不能凭侥幸,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当时处理时虽没有绝对把握,但我要试一试,绝不能轻言放弃,哪怕有一丝希望,我也要把它处置好。

”他深知这架飞机的重要性,所以在这240秒内他没有1秒钟想过跳伞!
⑧因为热爱,所以执著;因为执著,所以完美。

对于李中华来说,试飞就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

这位翱翔在天空的勇敢者,我们有理由尊称他为英雄! (有删改)
19.本文是一篇人物报道,请简要概括文中第一段的作用。

(4分)。

20.报道结尾处说“我们有理由尊称他为英雄”,请结合全文说说:李中华身上所体现出的“英雄”的内涵是什么?(5分)。

21.对于李中华来说,试飞就是他的生命意义所在。

请结合李中华的事迹谈谈你对“生命意义”的认识。

(6分)
五、语言运用(12分)
22.广东电视台要招聘业余记者和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分别从“记者”和“播音员”的要求上介绍自己的优势。

(每句不超过30个字)(6分)
应聘记者:
应聘播音员:
23.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1)请概括图表中近三年来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

(3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

(3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4.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

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根据对材料的感悟,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不要脱离材料及其含义作文。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800字。

高三级2013—2014学年度两校联合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A 【解析】B中肯zhòng ;C歃shà; D监生jiàn
2、【答案】D【解析】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准备做官。

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多用于贬义,此处不合语境。

A.恶贯满盈:作恶极多,已到末日。

B.凸显:清楚地显露。

C.除恶务尽:清除坏人坏事或邪恶势力必须彻底。

3.【答案】D。

【解析】A.不合逻辑。

“高效学习”是一面,后面的“是否”为两面。

B.搭配不当。

“人数”可以用“增加”,而“录取率”应是“提高”或“升高”。

C.滥用否定词,造成不合逻辑。

应将“难道不能不说”的三重否定改为“难道不能说”这样的肯定陈述。

4.【答案】C【解析】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承接第一个问句,与“了解世界”内容相关的,只能是⑥。

比较③、④句的内容,只有③在前④在后内容上才能够承接前句关于“了解世界”的内容,并由④过渡到关于“文化”的叙述。

5.【答案】C 【解析】 C 查办。

6.【答案】A【解析】 A,第三人称代词,他 B,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第三人称代词,他的;C,介词,替\动词,是;D,连词,来\连词,因为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 A 韩棱是暗地里代理事务,对太守是一种帮助;B 赐宝剑的是肃宗;
C 是窦宪求太后要出击匈奴立功赎罪。

9.(1)①韩棱上疏认为贼在京师,不应当舍近问远,恐怕被奸臣嘲笑。

(“以为”1分,“宜”1分,被动句式1分,大意1分)
②窦太后发怒,深深责备韩棱,韩棱坚持他自己的看法。

(“切”1分,“固执”1分,大意1分)
(2)①兴子尝发教欲署吏,棱拒执不从②窦太后怒,以切责棱,棱固执其议③棱正色曰:“夫上交不诌,下交不黩,礼无人臣称万岁之制。

”(答出一个例子1分,两个例子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可引用原文,也可自己概括)
【参考译文】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是弓高侯秃贵当之后代。

世代为乡里大姓。

父亲韩寻,建武年间为陇西太守。

韩棱4岁时失去父亲,养母以孝友著称。

到了壮年,退让父亲的余财几百万给堂弟,乡里人更加称誉他的风格高尚。

起先任郡里功曹,太守葛兴中风,病得不能处理政务,韩棱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