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简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大家的合作,如果在复习简答题时有何疑问,请大家向做该题的同学请教吧。。。
1.食品毒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答: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及其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的安全性的科学。
研究内容: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
2.食品毒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各自优缺点
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答:描述毒理学:采用实验动物进行适当的毒性试验,获得用于评价人群和环境特定化学物暴露的危险度信息。为化学物的毒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线索,通过形成假设为发展机制毒理学作出贡献
机制毒理学:证实与人类直接相关的实验动物中所观察到的损害作用(癌症、出生缺陷等)。验证可能与人类无关的发生于实验动物中的有害效应。设计和生产较为安全的化学物以及合理治疗化学中毒和临床疾病。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生理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了解。
管理毒理学:根据描述和机制毒理学的研究资料进行科学决策,协助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标准、相关法规条例和管理措施并付诸实施,以确保化学物、药品、食品等进入市场足够安全,达到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目的。
4.何谓选择毒性?造成选择毒性的原因有哪些?
答:选择毒性(selective toxicity):指一种化学物质只对某种生物产生损害作用,而对其他种类生物无害;或只对机体内某一组织器官发挥毒性,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不具毒作用。
原因:
(1)种群差异
(2)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或其毒性代谢产物的蓄积能力不同;
(3)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过程的差异;
(4)不同生物或组织器官对外源化学物所造成损害的修复能力存在差异。
5.(不考)
6.毒效应谱包含哪些内容?
7.绘制一条典型的化学毒物剂量-反应曲线并对相关性进行解释。
答:非对称S形曲线
相关性:该曲线在靠近横坐标左侧
的一端曲线由平缓转为陡峭的距离
较短,而靠近右侧的一端曲线伸展
较长。它表示随着剂量增加,反应
率的变化呈偏态分布。
8.NOEL, NOAEL, LOEL和LOAEL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9.食品毒理学研究当中的常用的生物学标志分类及各自毒理学意义?
答:(1)接触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xposure):是对各种组织、体液或排泄物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或它们与内源性物质作用的反应产物的测定值,可提供有关化学物质暴露的信息。包括体内剂量标志和生物效应剂量标志。
①生物效应剂量标志可以反映化学物质及其代谢产物与某些组织细胞或靶分子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反应产物含量。
(2)效应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effect):指机体中可测出的生化、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常或病理组织学方面的改变,可反映与不同靶剂量的外源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有关联的对健康有害效应的信息。
包括反映早期生物效应(early biological effect)、结构和/或功能改变(altered structure/function)、及疾病(disease)三类标志物。
(3)易感性生物学标志(biomarker of susceptibility)
是关于个体对外源化学物的生物易感性的指标,即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物质产生反应能力的指标。如外源化学物在接触者体内代谢酶及靶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属遗传易感性标志物。环境因素作为应激原时,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反应及适应性,亦可反映机体的易感性。
易感性生物学标志可用以筛检易感人群,保护高危人群。
10.外源化学物吸收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有几种、是什么途径?
11.何谓肠肝循环?有什么毒理学意义?
答: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肠肝循环使化学毒物从肠道排泄的速度减慢,生物半减期延长,毒作用持续时间延长
12.简述生物转化第一相反应的反应类型。
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13.氧化反应的主要酶系是什么?
答:生物转化过程Ⅰ中的氧化反应是在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又称为单氧酶系、羟化酶系或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的
14.简述细胞色素P-450酶系被诱导和抑制特性的毒理学意义。
答:1)P-450酶系的主要功能是催化体内许多内源和外源化学物在生物转化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2)细胞色素P-450也能催化还原反应和异构化反应。催化的还原反应有:偶氮还原、硝基还原和还原脱卤。异构化反应有:PGH2转变为血栓素和前列腺环素。
3)在合成类固醇激素时,它还催化C-C键断裂以及被置换的环己烷的芳香化。
15.简述生物转化第二相反应的类型。
答:结合反应
结合反应的类型:
葡糖醛酸结合
硫酸结合
乙酰化作用
甲基化作用
谷胱甘肽(GSH)结合
氨基酸结合
16.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类型及对靶分子的影响
答:(1). 非共价结合,(2). 共价结合,(3). 去氢反应,(4). 电子转移,(5). 酶促反应
对靶分子的影响:(一)脂质过氧化损害,(二)蛋白质的氧化损伤,(三)核酸的氧化损伤:17.细胞内钙稳态失调的机制及毒理学意义
答:钙稳态失调的机制:细胞Ca2+信号的改变在各种病理及毒理学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在细胞受损时可导致Ca2+内流增加,或Ca2+从细胞内贮存部位释放增加,或抑制细胞膜向外逐出Ca2+,表现为细胞内Ca2+浓度不可控制的持续增加,即打破细胞内钙稳态,或称为细胞内钙稳态的失调。
毒理学意义:正常的激素和生长因子刺激的Ca2+信号的受损。
钙依赖性降解酶的活化,包括蛋白酶、磷脂酶和核酸内切酶。
损伤细胞骨架
损害线粒体
与细胞凋亡有关
毒理学意义:Ca2+这种失调或紊乱,将完全破坏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由激素和生长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短暂的Ca2+瞬变,危及细胞器的功能和细胞骨架结构,最终激活不可逆的细胞成分的分解代谢过程。这就是所谓中毒机制中钙稳态失调学说。
18.简述影响毒作用的主要因素。
答:毒性作用出现的性质和强度主要受四个方面的影响:
(一)化学物因素
(二)机体因素
(三)毒物与机体所处的环境条件
(四)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9.列出并描述五种类型毒性相互作用。
答:相加作用:指交互作用的各种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如为同系物,或其毒作用的靶器官相同,则其对机体产生的总效应等于各个化合物成分单独效应的总和
协同作用:指各化合物交互作用结果引起毒性增强,即其联合作用所发生的总效应大于各个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
拮抗作用:指各化合物在体内交互作用的总效应,地域各化合物单独效应的总和
独立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合物作用于机体,由于其各自作用的受体、部位、靶细胞或靶器官等不同。所引发的生物效应也不相互干扰,从而其交互作用表现为化合物的各自的毒性效应
加强作用:指一种化学物对某器官或系统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物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称为加强作用。
20.定义并描述四种类型的拮抗作用及其毒理学意义。
21.(重复)
22.毒理学试验剂量分组的基本要求,为什么要设置对照组。
23.食品毒理学试验染毒途径有哪些,选择的依据。
24.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的原则是什么?
答:①急性毒性反应与人近似,②易于饲养、操作方便,③繁殖力较强,数量较大,④价格较低,易于获得,⑤除特殊需要外,首选哺乳动物
25.影响外源化学物毒性反应的实验动物个体因素有哪些?
答:①首先考虑代谢与毒性效应上与人一致,②注重对受试物毒性敏感的动物物种,③种属、品系、个体差异,④自然寿命不太长、易于饲养和实验操作、经济易获得,⑤动物年龄、性别
26.简述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答:急性毒性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求化学物的致死剂量,以初步评估其对人类的可能毒害的危险性。再者是求该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其它毒性实验打下选择染毒剂量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