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伤造成视神经损伤2例报告
额叶对冲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56例报告)
![额叶对冲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56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df87dc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9.png)
额叶对冲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56例报告)
栗世方;周茂德;扈国杰;刘学伍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
【年(卷),期】2001(041)019
【摘要】@@额叶对冲伤多见于枕部着力的颅脑损伤,其临床较为常见,病情复杂, 并发症多.1999年1月至2000年12月,我们收治额叶对冲伤患者56例,现对其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进行总结.rn1 临床资料rn1.1 本组男38例,女18例;年龄3~74岁,平均37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 36例,意外跌伤 9例,坠落伤7例,枕部打击伤4例.临床表现:①意识状态:GCS评分3~8分34例,9~12分 16例,13~15分6例.②呼吸异常:呼吸频率低于12次/min者14例,高于30次/min者10例, 潮式呼吸12例,突发呼吸停止4例.③肢体运动障碍:痛刺激无反应11例,偏瘫8例,单瘫3 例,去大脑强直7例.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栗世方;周茂德;扈国杰;刘学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1
【相关文献】
1.急性额叶对冲伤72例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J], 陈忠;田军
2.急性额叶脑挫裂伤的救治体会(附84例病例报告) [J], 虞伟;曹飞;沈伟;乐海伟;陆一高;胡均安
3.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90例报告) [J], 孙为民;孟建华;王鹏飞;姜涛
4.67例额叶对冲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J], 陈忠;赵伟
5.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伴额叶对冲伤的临床救治(附35例报告) [J], 张定平;谭绪云;袁岱军;彭绪昆;梁和建;周建阳;向跃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
![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087fa81b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d.png)
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杨 光,石金鑫 (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疼痛科,江苏 盐城 224400)[摘 要] 目的:针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㊂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22)与观察组(n =23),对照组实施单一皮内注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㊁睡眠情况[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 )]㊁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 评分㊁AIS 评分与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3.04%)与对照组(9.09%)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针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实施普瑞巴林与皮下注射治疗,能有效减轻其机体炎性反应以及疼痛,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㊂[关键词] 普瑞巴林;皮下注射;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通讯作者:石金鑫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急性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科疾病,常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患者出疹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1]㊂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多为药物治疗㊁神经阻滞以及脉冲射频等,但常规的治疗方法只能短暂的缓解患者疼痛感,并不能长久㊂而普瑞巴林是能调节钙离子通道与电压门控钙通道a2-δ亚基,减少P 物质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与疼痛感㊂皮内注射可快速将消炎药物㊁神经营养注射到神经末梢,使消炎作用更为迅速与持久[2]㊂本文采用皮内注普瑞巴林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5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22)与观察组(n =23)㊂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0例;年龄40~65岁,平均(53.29±8.22)岁;病程4~9个月,平均(6.35±1.39)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1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11例㊂观察组男13例,女10例;年龄41~64岁,平均(53.42±8.15)岁;病程4~9个月,平均(6.39±1.42)个月;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10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13例㊂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计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纳入标准:①疼痛位置位于胸部㊁腰部神经㊁头部与面部神经支配区;②疼痛时间在1个月以上且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指标在6分以上㊂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③凝血功能异常者㊂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㊂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一皮内注射治疗,根据患者的痛觉敏感区㊁损组织神经分布进行皮内注射㊂确认注射部位后,对其进行常规消毒,采用27G 针头注射,每次进针约0.1cm 深度,注射后形成两个桔皮样的皮丘,皮丘间隔距离为1~2cm,治疗结束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㊂注射药物配方为: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5ml,甲钴胺注射液1mg,将上述药物溶于0.9%生理盐水,总量为20~30ml,2~3d 注射1次㊂注射时间可随疼痛缓解的时间延长,疼痛持续缓解5d 后,可停止治疗㊂观察组: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皮内注射治疗与对照组一致,普瑞巴林:给予患者服用普瑞巴林(生产厂家: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02),75~150mg /次,2次/d,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配药物剂量㊂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㊁睡眠情况㊁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3]进行评估,主要使用一条长约10cm 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 0”分端和 10”分端,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越剧烈㊂睡眠: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4]进行评估,1~3分为睡眠无障碍;4~6分为可疑失眠;7~10分为失眠㊂IL-6: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进行检测,并详细记录检测数据㊂不良反应:头晕㊁嗜睡与注射后感染㊂1.4 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所得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㊁AIS评分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VAS㊁AIS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㊁AI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㊁AIS评分比较(x±s,分)组别例数VAS治疗前治疗后AIS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25.37±1.223.69±1.056.51±1.134.30±0.86观察组235.40±1.252.31±0.846.48±1.072.89±0.47 t值0.084.880.096.87P值>0.05<0.05>0.05<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L-6水平比较:治疗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IL-6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IL-6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IL-6水平比较(x±s,pg/ml)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22509.32±40.28332.61±30.28观察组23506.19±39.85152.09±23.04t值0.2622.57P值>0.05<0.05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组别例数头晕嗜睡注射后感染总不良反应对照组221(4.55)1(4.55)02(9.09)观察组231(4.35)1(4.35)1(4.35)3(13.04)χ2值0.18P值>0.05 3 讨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病率与人体免疫力的下降有关,年龄越大,机体的免疫力就会越低,发病率越高[5]㊂发病时多为间隔性或持续性疼痛,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抑郁㊁焦虑和睡眠时间缩短等症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㊂目前,临床上主要以修复损伤神经和调节神经功能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据研究发现当前没有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6]㊂将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能起到药物优势互补作用,使镇痛㊁消炎效果更佳㊂据本次研究表明,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VAS评分㊁AIS评分与IL-6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提示,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能有效减轻炎性反应,缓解其疼痛,改善睡眠质量㊂主要是因为①普瑞巴林通过控制中枢敏化来治疗神经受损后的痛觉超敏㊁感觉异常及自发性疼痛症状,同时蓝斑抑制疼痛传递的作用也得以恢复,从而令患者的疼痛程度有所减轻,此外蓝斑去甲肾上腺素信号的恢复,对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问题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7-8]㊂②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到皮肤表下,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也是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一种快速镇痛的方法㊂使用皮内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与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可有效恢复血管的痉挛症状,扩张血管,隔绝疼痛引起的恶性循环,使神经得以恢复;皮内注药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神经末梢,起到快速消炎的作用㊂皮内注药可调节患者的C纤维敏化以及交感细胞的亢奋状态,从而缓解其周围神经因炎性反应引发的疼痛症状;而注射药液里的利卡多因对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进行了隔绝,促使神经损伤后初级传入的异位冲动性降低,一次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㊂③两种药物的联合,能让药物缓解疼痛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同时通过皮内注射能作用于患者神经末梢,减轻局部神经的炎性反应㊂此外,联合用药是临床与患者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所使用的药物,两者相互影响较小,且在用药过程中遵循逐渐加量或减量原则,不会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㊂故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综上所述,给予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实施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缓解其疼痛,进而改善睡眠质量,其联合治疗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增加㊂4 参考文献[1] 徐 静.脉冲射频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3):204-208. [2] 聂瑶瑶.老年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7,31(1):11-13.[3] 王 萍.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9,40(3):339-341. [4] 许叫雄.A型肉毒素皮内注射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临床研究,2019,41(4):528-530.[5] 张 峰.普瑞巴林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8,19(6):26-28.[6] 张 雪.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现状和进展[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3):180-182. [7] 张静月.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河北医学, 2019,25(9):1520-1523.[8] 罗宏丽.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评价[J].医药导报,2017,36(3):336-341.[收稿日期:2020-06-10 编校:李晓飞]。
颅内血肿术后远隔部位迟发血肿再次手术的诊治体会
![颅内血肿术后远隔部位迟发血肿再次手术的诊治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291b10652ea551810a6879d.png)
1 . 临床 表现 2
对 危 重 中 的患 者 形成 连续 打 击 , 者 往 往 不得 不 马 患 上 接 受 第 二次 手 术 , 是 造成 患 者 预 后 不 良的重 要 这 因素 。中 国人 民解 放 军 第 九 四 医院 2 0 0 8年 1月 至
A T CT: jcie T i usteep r n ei edan s n et n o o eai o BS RA Obet ods s x ei c n t igoea d t a v c h e h r me t fr prt nfr e o
tr i e h ma o e t r m h i f p so e a ie i t c a i lh ma o . e h d A er s e . a d v e t ma r moe f o t e s e o o tp r t n r r n a e t ma M t o s t v a r to p c t e a ay i sp ro me n 2 a e fr o e a i n o r i e h ma o l w n u g c le a u t n i n lsswa e fr d i 1 c s s o p r t ft d v e t ma f l i g s r i a v c ai v e o a o o o o c t n r c a ilh ma o . s l Amo g t e 2 a e ,l c iv d g o u c me 5 h d s v r f u e i ta r n a e t ma Re u t a s n h 1 c s s 1a h e e o d o t o , a e e e d s b l y a d 5 d e . n l so Ea l ig o i a d p o t r ame t r h e o i r v r g ia i t , n i d Co c u i n i ry d a n ss n r mp e t n e t e k y t mp o e p o - t a n ssa d r d c e t a e a d d s b l y r t n tr i e h mao . o i n e u e d a h r t n ia i t a e i a d v e t ma i KEY oRDS:a u e i t c a i l e t ma t r i e h ma o ; e p r t n W c t n r r n a mao ; a d v e t ma r o e a i a h o
双侧开颅治疗枕额脑对冲伤29例分析
![双侧开颅治疗枕额脑对冲伤29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ca08277375a417876f8f02.png)
【 关键词 】 开顿 ; 对冲伤
双额对冲伤患者大多看 似轻缓 实则危 重 , 往往 突发 呼吸心
跳骤 停 , 死 率 致 残 率 高 。 目前 在 手 术 指 征 上 尚无 统 一 意 见 病
lJ 2
。
部的 中心 , 致使脑 组织 在颅腔内产生旋转运动 , 不仅 可以引起上
述脑损伤 , 同时 在 旋 转 力 和离 心 力 的作 用 下 , 不 同结 构 的 界 面 在 上 还 可 产 生 剪 应 力 而 引 起 严 重 损 伤 J 文 献 报 道 , 于脑 的 对 。 关
为枕 部 着 力 受 伤 引 起 的对 冲伤 。 12 临床 表 现 .
2 3例 。
治疗措施是 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 内外对枕部受 力致对 冲性 脑损
伤 较重 视 。枕 额 对 冲 伤所 致 额 颞 部 的脑 挫 裂 伤 或 血肿 患 者 主 要 表现 为 意 识 障 碍 、 发 性 烦 躁 、 烈 头 痛 而 定 位 体 征 不 明显 。 阵 剧 颅脑 C T检 查 示 额 部 或 额 颞 部 底 面 裂 伤或 血肿 , 中线 结 构 移 位 对 影 响小 , 要 以侧 脑 室 前 角 受 压 或 闭 塞 为 主 。 而 单 纯 额 部 损 伤 主
根 据 G S 3~8分 6例 , C, 9~12分 9例 , 3~1 1
5分 1 4例 ; 一侧 瞳孔散大 4例 , 双侧 瞳孑 散 大 2例 , L 瞳孔 无变 化 13 头颅 C . T扫描征象
14 影 像 学 表 现 .
所有病例均在伤后 2~ 6h内入 院 , 入
为非功 能区损伤 , 常无定位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与 C T表现 常
下止 血 。硬 膜 应 用 颞 肌 筋 膜 或 人 T 脑 膜 减 张 缝 台 硬 膜 , 规 去 常
神经病学习题集
![神经病学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4cf89096dd3383c4bb4cd2d6.png)
第一章颅内压增高1.掌握脑疝形成的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处理原则;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因、病理和病理生理机制;3.了解颅内占位性病变、脊髓压迫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A型题1.急性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及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和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改变是指:A W A ll E n BE rg syn D rom EB B rown-S E qu A r D syn D rom EC C ushing synD rom ED W EBE r syn D rom EE Lo C k ED-in syn D rom E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下列哪一条错误:A喷射性呕吐多见B后期常伴有视力障碍C阵发性头痛是主要症状之一D某些病例可始终不出现“三主征”E在婴幼儿头痛出现较早且较重3.一般而言允许颅内增加的临界容积为:A10% B5%C15% D1%E8%4.颅后窝病变发生脑疝者,最有效的紧急处理措施是:A甘露醇脱水B脑室穿刺外引流C镇静镇痛D开颅手术切除病变E使用激素类药物5.一侧小脑幕裂孔疝时出现对侧肢体瘫痪的主要原因是:A同侧中脑受压B同侧大脑半球皮层运动区受压C同侧内囊受压D同侧桥脑受压E同侧延脑受压6.枕骨大孔疝常常是由于下列脑组织的哪一部分疝出枕骨大孔:A小脑蚓部B小脑绒球C小脑扁桃体D脑桥E第四脑室7.下列哪项对颅内容积代偿无意义:A颅内静脉床收缩B脑脊液挤向椎管内蛛网膜下腔C脑脊液分泌减少D脑组织压缩变形E脑脊液吸收增多8.颅内压增高的后果不包括:A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B脑移位和脑疝C脑水肿D库欣反应E一侧听力下降9.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包括以下各项,但除外:A颅脑损伤B颅内占位性病变C脑血管疾病D颅内先天性疾病E创伤性窒息10.颅内压增高治疗的一般处理中,指出下列哪项错误:A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变化B适当补液,量出为入C高位灌肠D意识不清者可考虑气管切开E尽早明确病因诊断11.小脑幕切迹疝的病理生理变化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动眼神经损害B脑干受压变形和移位,缺血、水肿和出血C大脑后动脉梗塞致枕叶发生急性脑梗死D早期出现呼吸障碍E脑脊液循环障碍12.左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的临床表现是:A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B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左侧肢体瘫痪C昏迷,左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D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右侧肢体瘫痪E昏迷,双侧瞳孔散大。
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_随笔
![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_随笔](https://img.taocdn.com/s3/m/df79ca4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a.png)
《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阅读札记目录1. 内容概要 (3)2.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学 (4)2.1 发病情况 (5)2.2 危险因素 (6)2.3 病理生理机制 (8)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9)3.1 症状表现 (10)3.2 诊断标准 (11)3.3 鉴别诊断 (12)4.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评估与监测 (14)4.1 评估工具 (14)4.2 动态监测 (15)4.3 评估结果的解读 (16)5.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18)5.1 心理治疗 (19)5.1.1 认知行为治疗 (20)5.1.2 精神动力学治疗 (22)5.1.3 其他心理治疗方法 (23)5.2 药物治疗 (24)5.2.1 抗抑郁药 (25)5.2.2 抗焦虑药 (26)5.2.3 其他药物治疗 (28)5.3 综合治疗策略 (29)6.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社会心理干预 (30)6.1 家庭与支持系统的干预 (31)6.2 社会与环境因素的干预 (33)6.3 职业干预 (34)7. 应对策略与预防措施 (35)7.1 教育与宣传 (36)7.2 应急反应与救援 (37)7.3 灾难与创伤的预防 (38)8. 治疗结局与长期管理 (40)8.1 治疗效果评估 (42)8.2 预后与复发预防 (43)8.3 长期健康管理 (44)9. 案例分析 (46)9.1 典型病例介绍 (47)9.2 案例分析与讨论 (49)10. 未来研究方向 (50)10.1 关键问题与研究空白 (52)10.2 研究方向与创新点 (53)1. 内容概要《中国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指南》是一部由中国权威心理健康专家共同编写的重要文献,旨在细致阐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诊断标准、调查评估方法、介入策略以及预后等核心内容。
这部指南不仅具备学术性及操作性,还强调了对PTSD在社会文化中的适应性及其防治措施的本土化。
在经历显著心理创伤后,个体可能在一段时间内体验到持续且严重的心理困扰。
Kleine-Levin综合征一例报告
![Kleine-Levin综合征一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a41fb375727a5e9856a6113.png)
及脑 脊 液检查 可 正 常 , 颅 MR 正 常 , 能磁 共 振 头 I 功
可表 现 为丘脑 活性 增 加 , 叶 活性 减 少 J 额 。部 分 患
Cihe 、 of n relyH f n于 15 所 提 出 。他们 引述 了 t ma 9 2年 Ke e 描述 的一 种 临床 表 现 , 以周期 性 嗜 睡 和 li 所 n 是 病 态 的饥 饿 为特征 。后 来 Lyn对 这 种 临床 症状 做 ei 了更 为 清 楚 的 叙 述 。 Cihe 所 有 “ 诊 的” rcly对 t 确 病 例作 过广 泛 的研 究 观 察 , 些 患 者 是 青 年 男 性 , 这 发 现他 们 与其说 显示 过 度 的或 病 态 的进 食 , 不 如 说 还
续 3d~ 3周 ; 外其 他疾 病 。反 复发作 性 的过 度 睡 除 眠是 诊 断 K S必 备症状 , L 大多 突然 出现 , 以抗 拒 , 难 K S所 伴 随 的一 些 症 状 如 贪 食 、 欲 亢 进 、 神 行 L 性 精 为异 常等 是否 出现 不是 诊 断 K S的必 备 条件 , L 该患
4诊断和 别诊断: . 鉴 睡眠障碍国际 分类标准 关
于 K S的诊 断有 如下 标 准 : 歇 性 过 度 睡 眠 ; 作 L 间 发 时每 天 睡 眠 时 间至 少 1 ; 年 发作 至少 1次 , 8h 每 持
1 11 2 ;. _ qq 30
6 Dui。 , a G L 。 M 1 1 L i y。 a l rY My ,e vl s i d , . e t Ki 一 d m : t m n h oesa d n liln ni一 r e n ui ue y t s bs ic d ee o a ao m ph i eo c aa g t n c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滥用抗生素的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a2a4a199852458fb760b5642.png)
目录摘要 (3)第一章抗生素 (4)1.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4)1.2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4)第二章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5)2.1社会原因 (5)2.2医方原因 (5)2.3患方原因 (6)2.4其他原因 (6)第三章抗生素的分类 (8)第四章抗生素滥用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 (9)4.1肝脏损害 (9)4.2肾脏损害 (9)4.3造血系统损害 (9)4.4神经系统损害 (9)4.5胃肠道反应 (9)4.6过敏反应 (9)4.7后遗效应 (9)4.8二重感染 (10)4.9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 (10)4.10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10)4.11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10)第五章抗生素滥用危害案例 (11)第六章对策分析 (12)6.1患者方面 (12)6.2政府方面 (12)6.3医院方面 (13)6.4药品研发部门 (13)第七章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盲目信任、医生对病人使用抗生素不谨慎的态度以及各大药企对医药方面经济利益的追求致使抗生素的消耗惊人地增加。
抗生素滥用引发了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性细菌急剧增多以及超级细菌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并造成每年数万多人因不良反应死亡和成百上千亿元医疗费的滥用,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危机。
因此,认真反思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加强其质量监控和使用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第一章抗生素1.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的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WHO的检测报告指出30﹪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且半数以上使用多种抗生素,使用4种以上者占80﹪,但仅有30﹪是用于感染治疗。
据WN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序号、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
骨科尺桡骨骨折患者健康知识宣教
![骨科尺桡骨骨折患者健康知识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c8a9c12e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47.png)
骨科尺桡骨骨折患者健康知识宣教目录1. 常见尺桡骨骨折类型与症状 (2)1.1 尺骨骨折 (3)1.1.1 尺骨远端骨折 (3)1.1.2 尺骨中段骨折 (5)1.1.3 尺骨近端骨折 (7)1.2 橈骨骨折 (8)1.2.1 桡骨远端骨折 (9)1.2.2 桡骨中段骨折 (11)1.2.3 桡过近端骨折 (11)2. 初期诊断与治疗 (12)2.1 患者经过如何初步诊断? (13)2.2 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 (15)2.3 骨折治疗方案概述 (16)3. 术后康复与护理 (17)3.1 固定手段及注意事项 (17)3.2 疼痛管理方法 (19)3.3 早期功能锻炼内容 (20)3.4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21)4. 常见并发症与预防 (22)4.1 通感性神经功能障碍 (23)4.2 血管损伤 (25)4.3 复发风险 (26)4.4 合併症的预防措施 (27)5. 积极配合康复计划的意义 (28)5.1 正确的復健策略,恢复关节灵活性 (29)5.2 增强肌力,改善活动自如 (30)5.3 提高生活质量 (31)5.4 减少伤口感染风险 (32)6. 患者日常保健 (34)6.1 营养搭配建议 (35)6.2 心理调整与情绪管理 (36)6.3 定期复查的重要性 (37)7. 常见问题解答 (38)8. 相关咨询热线 (40)1. 常见尺桡骨骨折类型与症状a)闭合性骨折:当腕部受到外力冲击时,如跌落或撞击,骨头可能会断裂但皮肤表面保持完好。
症状可能包括关节局限性疼痛、肿胀和局部发热。
关节活动受限,受伤部位可能有畸形。
b)开放性骨折:骨头破裂并且皮肤或软组织受损。
这种类型的骨折会导致失血,症状包括明显的关节肿胀,骨头外露以及可能存在感染风险。
c)不完全骨折:骨头部分断裂,但并不完全分离。
这种骨折可能没有明显的骨折线,可能会导致关节疼痛和不稳定感。
非移位性骨折:骨折并未错位,通常没有显著的症状,但仍然需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脑损伤三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脑损伤三](https://img.taocdn.com/s3/m/78823d5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d.png)
神经外科学(医学高级):颅脑损伤三1、单选?男性,32岁,头部外伤。
查体,呼之睁眼,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刺痛定位。
该患者GCS评分()A.8分B.9分C.10分D.11分E.12分正确答案:E2、单选(江南博哥)?男性,31岁。
头部被汽车撞伤5小时,当时昏迷20分钟。
现主诉头痛,恶心。
入院检查: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活动正常,病理反射阴性。
如头颅CT显示右颞侧颅骨下有梭形高密度影,则提示()A.急性硬膜外血肿B.急性硬膜下血肿C.亚急性硬膜下血肿D.亚急性硬膜外血肿E.迟发性颅内血肿正确答案:A3、单选?男性,40岁,3天前头部外伤,当时无意识障碍,2小时后出现头痛,抬高头位时加剧,伴恶心、呕吐,平卧后可减轻。
查体:无阳性体征,头颅CT 未见异常。
下列哪项治疗正确()A.20%甘露醇250ml12小时一次静点B.镇静C.头高足低位D.脑室穿刺引流E.平卧位,增加液体摄入量正确答案:E4、单选?男性,30岁,脑外伤昏迷1小时,查体,GCS7分,瞳孔左侧4mm、右侧2mm,左瞳孔光反射消失,右侧肢体瘫痪,血压170/100mmHg,脉搏60次/分,呼吸12次/分。
头颅CT示,左额颞底面广泛脑挫裂伤,颞叶脑内血肿量60ml,同侧脑室受压,中线向右移位15mm,考虑出血受伤机制为()A.左枕部的加速性损伤所致B.右枕部的减速性损伤所致C.左额颞部对冲伤所致D.左额颞部冲击伤所致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B5、配伍题硬膜外血肿的好发部位在()脑动脉瘤的好发部位是()A.额部B.颞部C.顶枕部D.顶部E.Willis环上正确答案:B,E6、配伍题颅盖骨折通常诊断依据是()颅底骨折通常的诊断依据是()颅脑损伤的首选辅助检查是()A.头颅X线片B.头痛伴呕吐C.脑定位体征D.CTE.临床表现正确答案:A,E,D7、单选?男性,8岁,枕部着地,昏迷5分钟后清醒,并自己回到家中,其后出现头痛并呈逐渐加重伴呕吐,1小时后不省人事,急送医院。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模拟试卷二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模拟试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7cae6340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a.png)
202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下列哪一支冠状动脉的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江南博哥)最常见A.左冠状动脉主干B.左冠状动脉前降支C.左冠状动脉回旋支D.右冠状动脉E.左冠状动脉主干加右冠状动脉参考答案:B[单选题]2.一患者车祸后2小时送至医院,诉咳嗽、胸部疼痛。
查T36.5℃,P130次/分,R30次/分,BP90/60mmHg,神志清晰,右胸部压痛明显,右肺呼吸音低,右下肢有骨折征。
胸片示:右侧液气胸。
创伤种类为A.穿透伤B.盲管伤C.开放伤D.挤压伤E.闭合伤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创伤按受伤部位、组织器官分类,一般按部位分为颅脑伤、颌面颈部伤、脊柱脊髓伤、胸(背)伤、腹(腰)伤、骨盆(会阴、臀部)伤、上肢伤和下肢伤。
诊断时更需进一步区分受伤的组织器官,如软组织损伤、骨折、脱位、内脏破裂等。
按伤后皮肤是否完整分:①闭合伤:即皮肤完整、无伤口,如挫伤、扭伤、关节脱位和半脱位、闭合性骨折、震荡伤等;②开放伤:即皮肤完整性受破坏,有伤口,如擦伤、撕裂伤、撕脱伤、刺伤、切割伤、火器伤等。
[单选题]3.宫颈糜烂面积在1/3以内,表面平坦,诊断为宫颈糜烂A.轻度,单纯型B.轻度,颗粒型C.中度,单纯型D.中度,颗粒型E.重度,单纯型参考答案:A[单选题]4.下述哪项方法适用于早期食管癌的大规模检查A.X线钡餐造影B.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C.食管镜检查D.胸部CTE.锁骨上淋巴结活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诊断阳性率可达95%以上,适用于早期食管癌的大规模检查。
[单选题]5.女性,40岁。
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
术后3天出现右侧腰部疼痛。
B超检查:右肾轻度积水。
该患者应进行的检查是A.双肾CTB.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C.全腹CTD.膀胱注水试验E.膀胱造影参考答案:B[单选题]6.走行于视神经管内的结构除视神经外还有A.动眼神经B.眶动脉C.外展神经D.眼动脉E.滑车神经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眼动脉自颈内动脉发出后与视神经共同走行于视神经管内。
脑梗死病例分析
![脑梗死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fab69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7.png)
脑梗死病例分析目录一、病例介绍 (3)1. 患者基本信息 (4)家族史 (4)既往病史 (4)2. 病情描述 (5)脑梗部位 (5)脑梗症状 (6)初步诊断 (7)二、诊疗过程 (7)1. 临床表现 (9)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 (10)伴随症状 (10)神经系统检查 (11)2. 辅助检查 (12)脑脊液检查 (12)心电图 (13)血液检查 (14)3. 诊断结果 (15)脑梗的确切位置和范围 (16)脑梗的类型 (16)脑血管病变的评估 (18)4. 治疗方案 (19)药物治疗 (2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1)血液稀释疗法 (23)康复训练计划 (23)三、病例讨论 (24)1. 病因分析 (25)动脉粥样硬化 (26)血栓形成 (28)心源性栓塞 (29)血管炎 (30)2. 病理生理机制 (30)脑部血流障碍 (31)脑神经损伤 (32)脑细胞死亡与修复 (34)3. 诊断挑战 (34)脑梗症状的非特异性 (35)影像学检查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36)4. 治疗策略的选择 (38)个体化治疗计划 (39)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0)心理与社会支持 (41)四、预后与预防 (42)1. 预后评估 (43)恢复情况 (44)生活质量 (45)长期随访结果 (46)2. 预防措施 (48)生活方式调整 (49)控制危险因素 (50)定期体检与筛查 (51)五、结论 (52)一、病例介绍男性,58岁,因“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3小时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讲话含糊不清,右侧肢体乏力,表现为右手不能持物,行走时右下肢拖曳,无头痛、恶心、呕吐,无意识障碍及肢体麻木。
患者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遂急诊就诊。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未规律服药治疗;有糖尿病病史5年,未监测血糖;有吸烟史20年,每日吸烟量20支。
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90mmHg。
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90例报告)
![对冲性额颞部及侧裂区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附90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93d30462b160b4e767fcf6b.png)
1 一 般 资 料 本 组 9 1 o例 , 7 男 8例 , 1 女 2例 ; 龄 年 1 6 6 2岁 , 中 青 年 多 见 。致 伤 原 因 车 祸 8例 , 以 坠落 伤 6例 , 部 打 击 伤 3 。 枕 例 12 临 床 表现 . . 格拉 斯 哥 昏迷 评 分 ( C ) 8分 6 GS3 2
现就 我 科 收 治 的 9 o例 对 冲性 额 颞 部 及 侧 裂 区损 伤 患者 , 经 脑 C 并 T扫 描 所 证 实 , 回顾 性 总结 分 析及 做 其 伤后 临床 特点 及 救 治体 会 进行 探 讨 。
1 临 床 资料 。
对侧 和 双侧 额颞 底 部 和 极 部 , 当致 伤 暴 力 大 时 往 往 伤 及 侧 裂 区血 管 。 因此伤 后脑 实 质 的挫 裂 伤 及 继发 性 血 肿、 脑肿 胀 、 水肿 常使 病 情 复 杂 化 , 救 治 过 程 中 我 脑 在
2 讨 论
22 救治体会 () . 1根据我们的救治经验 , 掌握手术指 征应适 当放宽 , 早手 术是抢救 成 功 的 关键 。① 要 争取 及 在病人 清醒时 开颅 , 即使 不伴 有 血 肿 , 单 纯 较 大范 围 仅 的脑挫裂 伤 , 也需 手术 治疗 。② 要 争取 在 昏迷 早 期 或脑 疝初期 手 术 , T扫 描 发 现 在 冲 击 点 额 、 叶 极 部 和 底 C 颞
表 现较 为突 出 , 行 性 颅 内 压 增 高 更 加 明显 。其 病 情 进 骤 然 恶化 为之 特 点 。伤后 清 醒 即刻 转 为 昏迷 者 1 , 2例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诊断治疗体会(附11例报告)
![对冲性前额叶底部挫裂伤诊断治疗体会(附1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ef7ee74afe04a1b071deaa.png)
吸改变的时间较为短暂 ,甚至个别病人可先表现为 呼吸停止 。本组 即有 2例 首先表现 为 呼吸停 止 ; ()神经系统检查 ,除颈部有抵抗及受伤 3 3 天后可 有 视神经 乳 头水 肿外 ,均无其 它 阳性 体 征 ,甚 至于 意识变 化前也 无定 位体 征 。
对 冲性 前 额 叶底 部 挫 裂 伤 患 者 的 c T特 点 是 :
维普资讯
2O 0 2年 3月 第 l 第 2 8卷
目d u o . 19 Ne mI ̄' 9 9,51 2 :4 1
洱 帅 h t o m 0 0 肌P r tn o i[ P e tr a S r u-
中华神经外科 杂志.1 2 :22 9 ,8 4 9
有较大 的不 同 。 通 过本 组病 例 ,我 们发 现对 冲性前 额 叶底部挫 裂 伤患者 主要有 以下 临 床特点 :() 头痛进行 性 加 1 重 ,甘露 醇等脱 水 药物仅 能暂 时缓解 ;()突发 病 2 情恶 化 ,由 意识 清楚 ,可 迅 速 意 识 丧 失 并 双 瞳 散 大 ,光反应 消失 ,继 而呼 吸改变 ,由双瞳散 大 至呼
1 O例头痛 无 明显 缓解 5 伤后 3天 眼底 镜 检查 均 例 有视盘 充血 ,静 脉 充 盈 ,边 缘 模 糊 ;7例 于 伤 后 4
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伴额叶对冲伤的临床救治(附35例报告)
![骑跨横窦硬脑膜外血肿伴额叶对冲伤的临床救治(附35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60d8440e45c3b3567ec8b69.png)
11 一般 资料 本组男 2 . 8例 ,女 7例 ;年龄 7 6 ,平 均 ~ 8岁
3. 。 伤原 因: 28岁 致 交通 伤 2 0例 。 落 伤 9例 , 击 伤 6例 。 坠 打 同 时 伴 枕 骨 骨折 3 0例 , 骨 骨 折 3例 , 肢长 骨 骨 折 2例 , 肋 四 血气 胸 2例 . 破 裂 1 。 脾 例
注意 以下几点 :① 骑跨横窦硬脑膜外 血肿不管是幕上多或是
幕下多, 中线的影响都不大, 对 即便 是伴 双侧 额 叶 脑 挫 裂 伤 , 中
线 移 位 也 不 明显 。本 组 中线 移位 超 过 1c 者 仅 2例 。 因此 m
大于 3 0ml 7例 : 一 侧 额 叶 脑 挫 裂 伤 1 伴 0例 , 双 侧 额 叶 脑 伴 挫 裂伤 2 5例 : 前 无 中线 移 位 1 术 5例。 移位 < . c 3例 , . 05 m 1 05 ~
1 例。 0
骑 跨 横 窦 硬 脑 膜 外 血 肿 同 时 伴 额 叶 对 冲 伤 临 床 报 道 较 少 . 治 疗 目前 亦 未 见 有 统 一 标 准 。我们 认 为在 救 治过 程 中应 其
1 影像 学表现 所有病例均行头部 C . 3 T检查 。骑跨 横窦硬脑
膜 外 血 肿 量 小 于 1 l 0I n 7例 ,0 2 l 1~ 0m 9例 ,0 3 l1 2 ~ 0 I 2例 , n
1 临床 表现 人 科时清醒 6例 , 睡 9例 , . 2 嗜 朦胧 7例 , 昏 浅
迷 5例 。 昏迷 6例 , 昏迷 2例 ; 中间 清 醒 期 者 6 ; 癫 痫 深 有 例 伴
发 作 者 5例 ;一 侧 瞳 孔 散 大 者 5例 。双 侧 瞳 孔 散 大 者 3例 。 G S评 分 3 5分 8例 , 6 8分 5例 ,~ 2分 1 C ~ ~ 91 2例 。3 1 1 — 5分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2fbd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b.png)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2205、81974345)△[通信作者]孟纯阳,E mail:chunyangmeng16@163.com济宁医学院学报2020年12月第43卷第6期 JJiningMedUniv,December2020,Vol 43,No.6DOI:10.3969/j.issn.1000 9760.2020.06.012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燕春州 综述 孟纯阳△ 审校(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27201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272029) 摘 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是指由神经系统损害或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干细胞特征的非造血多功能成体干细胞。
研究证实多种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均能有效缓解NP。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运动功能、缓解机械痛敏和热痛敏等方面治疗NP。
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治疗NP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病理性疼痛;坐骨神经损伤中图分类号:R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9760(2020)12 428 04ResearchprogressofmesenchymalstemcellsinthetreatmentofneuropathicpainYANChunzhou,MENGChunyang△(CollegeofClinicalMedicine,JiningMedicalUniversity,Jining272013,China;AffiliatedHospitalofJiningMedicalUniversity,Jining272029,China)Abstract:Neuropathicpain(NP)referstochronicpaincausedbynervoussystemdamageordysfunc tion,whichischaracterizedbyspontaneouspain,hyperalgesia,abnormalpainandsensoryabnormalities,etc.Mesenchymalstemcellsareakindofnon hemogenicpluripotentstemcellswithstemcellcharacteristics.StudieshaveconfirmedthatmesenchymalstemcellsfrommanysourcescaneffectivelyalleviateNP.Mesen chymalstemcellsplayaroleinthetreatmentofNPbyinhibitinginflammatoryresponse,improvingmotorfunction,andrelievingmechanicalandthermalhyperalgesia.Areviewoftheresearchprogressofmesenchy malstemcellsinthetreatmentofNPispresentedinthispaper.Keywords:Mesenchymalstemcell;Neuropathicpain;Sparednerveinjury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NP)是通常由外伤、感染或局部缺血引起,神经系统的原发病变或功能障碍引发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
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临床分析
![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e4d4f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1.png)
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临床分析姚鹏;杨惠婷;刘洁【摘要】目的分析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月76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8例.西医治疗组采用甲钴胺以及脑蛋白水解物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明目汤治疗.比较两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结果联合治疗组青光眼视神经损害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其中,西医治疗组有2例出现恶心,有1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联合治疗组有1例出现恶心,有2例出现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相近,P>0.05;干预后联合治疗组光敏度、DB值、P-VEP潜伏期、P-VEP振幅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结论明目汤联合甲钴胺治疗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视神经损害,有效提高光敏度和P-VEP振幅,降低DB值、P-VEP潜伏期,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20【总页数】3页(P2992-2994)【关键词】明目汤;甲钴胺;青光眼视神经损害;中西医结合疗法【作者】姚鹏;杨惠婷;刘洁【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眼科苏州215000;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眼科苏州215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牡丹江157000【正文语种】中文青光眼是一种常见多发眼病,其发生率高,是次于白内障的一种致盲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盲率,可对患者视力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青光眼患者临床以眼内压间断或持续上升为主要特征和表现,且在长时间眼内高压的情况下,可对眼球组织和视功能造成不可逆损害,容易出现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而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因此改善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是控制疾病进展和改善患者视力的关键。
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再手术病例诊治探讨
![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再手术病例诊治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3cc070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9.png)
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再手术病例诊治探讨孙宇;袁从华;吴良发;潘耀华;王经发;王海伟;厉进辉;惠晓伟【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对冲伤与冲击伤患者需再次手术的原因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01受伤机制为对冲伤与冲击伤的需再次开颅手术的2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再次开颅病例术后随访3~6个月,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定预后,恢复良好12例(50%),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33%).结论颅脑创伤需手术患者术前应仔细研究患者的受伤机制,分析影像学资料,及时诊断并处理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扩大的脑挫裂伤灶,能提高其治愈率,减少死残率,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4(020)005【总页数】2页(P9-10)【关键词】颅脑损伤;对冲伤;冲击伤;二次手术【作者】孙宇;袁从华;吴良发;潘耀华;王经发;王海伟;厉进辉;惠晓伟【作者单位】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上海20012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江苏灌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灌南22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5头部一侧着力导致颅骨骨折伴或不伴硬膜外血肿,对冲部位出现脑挫伤、硬膜下血肿病例,在行一侧颅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后,容易发生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脑挫伤病灶扩大等情况,有的需再次手术治疗。
笔者分析我科2010-01—2014-01间24例受伤机制为对冲伤与冲击伤的颅脑外伤患者需再次开颅手术的病例资料,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有效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受伤机制均为对冲伤与冲击伤颅脑创伤,在行开颅术后再次手术24例。
神经外科试卷及答案
![神经外科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24c3c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79.png)
2014年北京市医师定期考核业务水平测评(神经外科试卷)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 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一、名词解释(5道共10分)1. 三肢瘫2.0分2。
脑膜刺激症状2。
0分3. Fost—Kennedy综合征2。
0分4。
大脑镰疝 2.0分5。
(颅脑损伤中的)对冲伤2。
0分二、填空题(10道共10分)1。
颅脑穿通伤分为____、____和____。
1。
0分2。
颅脑损伤病人如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常为____的表现,应警惕发生____的可能。
1.0分3。
常见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有: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____、____。
1。
0分4. 神经导航又称为____、____。
1.0分5. 椎管内肿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____。
1。
0分6。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指____血管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____血管破裂出血,护理时需动作轻柔,____时间内均不宜作常规翻身搬动等。
1.0分7. 颅内压增高最危险的结局是____。
1.0分8. 对一般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1。
0分9. 脑复苏常用的脱水剂是____,每次用量____,一般要在____分钟滴完. 1.0分10。
颅脑术后尿崩症患者24小时尿量在____毫升以上,尿比重在____以下。
1。
0分三、单选题(50道共50分)1.颅咽管瘤最常用的手术入路是()A. 经蝶入路B.翼点入路C。
经额底入路D.经纵裂入路E.颅眶颧入路2.脑干最常见肿瘤是( )A。
室管膜瘤B。
星形细胞瘤 C.海绵状血管瘤D。
血管母细胞瘤E。
转移瘤3.以下对颅咽管瘤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儿童患者多见B。
儿童患者病变多为囊性C。
血运丰富D。
可见钙化E.显微镜下可见典型的造釉器样结构4.颅脑外伤后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很多,相对来说,下面哪个因素比较少见( )A.颅内血肿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冲伤造成视神经损伤2例报告
【关键词】对冲伤;视神经损伤
1 病例报告
1.1 例1:患者男,16岁,骑摩托车跌伤右眼及右颜面部,伤后神志清醒,自觉左眼视物不清,在当地医院简单清创,未行其他治疗。
10 d后患者因左眼视力不提高来我院眼科就诊。
就诊时查右眼睑皮下淤血,右颜面部皮肤少量结痂。
双眼位正,眼肌运动无受限,视力:右眼1.0,左眼0.04,右眼球检查未见异常,左眼睑正常,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闪(-),瞳孔圆Φ:6 mm,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视乳头境界清,色正常,黄班区中心凹反射(+),视网膜平坦,未见出血、水肿,渗出,眼压:13 mm Hg。
辅助检查:双眼眶CT:双眼眶壁完整,视神经管未见异常,视觉诱发电位:右眼正常,左眼峰时延长,振幅下降。
临床诊断:左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1.2 例2:患者男,30岁,骑摩托车与汽车相撞,右眼及右颜面受伤。
伤后13 h后自觉左眼视物不清,来我院眼科就诊,查:视力:右眼:1.0,左眼指数/眼前,右眼睑及右颜面部水肿,球结膜下出血,眼球未见异常。
左眼睑正常,球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圆Φ:6 mm,直接光返射(-),间接光返射(+),视乳头无水肿,境界清,黄班区中心凹反射(+),视网膜平坦,未见出血、水肿、渗出,眼压15 mm Hg。
辅助检查:双眼眶CT:右侧上颌窦各壁、右颧突、左侧蝶窦顶壁、外侧壁骨折,蝶窦积液。
视觉诱发电位:右眼正常,左眼各波近消失。
临床诊断:左眼外伤性视神经损伤。
2 治疗
2例患者均以能量合剂静点糖皮质激素,口服Vit B1、B12,肌内注射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各10d。
3 结果
病例1左眼视力0.4,病例2左眼视力0.5。
4 讨论
上述2病例均为对冲伤所致视神经损伤,视力明显下降。
眼部视神经损伤常见于受外伤侧眼,而因一侧受冲击造成对侧眼的视神经损伤并不多见,且容易忽视。
视神经操作的发病率在意外事故中占0.3%~5%[1],我国根据北京同仁医院1990年分析北京市资料,以交通事故为首要原因,其中,以摩托车的交通事故为主[2]。
头外伤所致视神经损伤引起视力下降的原因往往在于累及视神经管及眶尖,致视神经挫伤,出血继发水肿。
视神经管无骨折时,视神经也可受牵拉产生视神经间质水肿、出血,使视神经在其管内挤压、绞窄,影响视神经血运,以致退变。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外力对视神经的冲击损伤,可导致部分或全部视力丧失,损伤可以是永久的,也可以是暂时的,若不采取有效治疗手段,视功能障碍将不可逆转。
临床上所见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多见于直接受伤眼损伤,在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通过患者主诉,眼部检查和眼部影像学,视觉电生理等检查诊断起来并不因难。
视神经损伤后,临床表现为瞳孔散大,直接光反应消失,间接光反应存在。
这是判断视神经损伤的一个主要标准。
视神经损伤,VEP消失或潜伏期延长,对诊断及愈后很有帮助,特别对意识丧失者具有重要意义。
CT表现的视神经管骨折及鼻旁窦的损伤亦可做为视神经损伤的佐证。
我院眼科收治的2例视神经损伤患者均系对冲伤所致。
病例1尽管受伤眼颅内眶内未发现影像学改变,但因对冲力量造成视神经受到冲击,而使视神经发生病理变化,从而引起视力严重下降。
病例2患者受伤后13 h才出现伤眼视力下降,原因分析如下:右侧眼及颜面部受伤严重,造成左侧鼻旁窦损伤,CT证实:左侧蝶窦顶壁、外侧壁骨折及蝶窦积液,蝶窦上分为垂体、视神经、视交叉,两者之间骨壁薄弱甚至缺如,故蝶窦损伤常累及视神经损伤,使视力严重下降或丧失。
蝶窦损伤产生积液缓慢增加,逐渐产生的压力超过视神经所能承受,进而造成视神经的损伤,其表现为视力呈迟缓性下降,此类病例未见相关报道。
视神经损伤对意识清醒的患者通过检查并不困难,但对于处于昏迷状态者,因无法主诉,诊断起来比较困难,尤其对于受伤对侧的检查更不能忽视,我们不能只注意和检查受伤一侧眼,忽略另侧眼,造成误诊、漏诊,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
从治疗效果上看,早期发现及恰当的治疗对视力的恢复至关重要。
伤后1周内的治疗效果最为显著,Stauard分析了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手术与非手术处理结果,从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可见较多的视力改善。
视神经损伤后手术与药物治疗无明显差异。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在治疗上尚无统一模式。
但治疗效果与受伤程度及就诊时间有密切关系,早期诊断与治疗是视神经损伤得以恢复的关键,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彭广华,李志杰.现代眼科治疗学.广州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3.
2 王鸿启.现代神经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