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直角三角形

合集下载

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第1章直角三角形§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直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是一类特殊的三角形,除了具备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备哪些性质? (一)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练习1(1)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0,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2)在Rt△ABC中,∠C=900,∠A -∠B =300,那么∠A= ,∠B= 。

练习2 在△ABC中,∠ACB=900,CD是斜边AB上的高,那么,(1)与∠B互余的角有(2)与∠A相等的角有。

(3)与∠B相等的角有。

(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提问:“在△ABC中,∠A +∠B =90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吗?”归纳:有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练习3:若∠A= 600,∠B =300,那么△ABC是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三、巩固训练:练习4:在△ABC中,∠ACB=90 °,CE是AB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练习5:已知:∠ABC=∠ADC=90O,E是AC中点。

求证:(1)ED=EB(2)∠EBD=∠EDB(3)图中有哪些等腰三角形?练习6 已知: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 M是BC的中点。

如果连接DE,取DE的中点 O,那么MO 与DE有什么样的关系存在?§1.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Ⅰ)EDCBA提出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命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完成证明过程)推理证明思路: ①作点D 1 ②证明所作点D 1 具有的性质 ③ 证明点D 1 与点D 重合 应用定理:例1、已知:如图,在△ABC 中,∠B=∠C ,AD 是∠BAC 的平分线,E 、F 分别AB 、AC 的中点。

第6讲 斜中定理

第6讲 斜中定理

第一部分:知识梳理及精讲精练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是矩形性质的推论.性质的前提是直角三角形,对一般三角形不可使用.(2)学过的直角三角形主要性质有:①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③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例1.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点D 是边AC 上的中点,求证BD=21AC【变式1】在△ABC 中已知点D 是AC 的中点,连接BD ,且BD=21AC ,请你猜想△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变式2】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点D 是边AC 上的一点,连接BD 且BD=CD , 求证BD=21AC第5讲 斜中定理N M E D C B A 练习1(1).已知Rt △ABC 中,斜边AB=10cm ,则斜边上的中线的长为(2).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CDA=80°,则∠A= ,∠B=(3).如图,△ABC 中,AB =AC =10,BC =8,AD 平分∠BAC 交BC 于点D ,点E 为AC 的中点,连接DE ,则△CDE 的周长为( )A .20B .12C .14D .13练习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3,AD=4,P 是AD 上不与A 、D 重合的一动点,PE ⊥AC ,PF ⊥BD ,E 、F 为垂足,求PE+PF 的值练习3.如图所示,BD 、CE 是三角形ABC 的两条高,M 、N 分别是BC 、DE 的中点, 求证:MN ⊥DE练习4.已知正方形ABCD 中,E 为对角线BD 上一点,过E 点作EF ⊥BD 交BC 于F ,连接DF ,G 为DF 中点,连接EG ,CG .求证:EG=CG .练习5.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 ,点E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且OE =OB ,连接DE . 求证:DE ⊥BE ;练习6.如图,延长矩形ABCD 的边CB 至E ,使CE=CA ,P 是AE 的中点.求证:BP ⊥DP .练习7.已知: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为边AB 、CD 的中点,BD 是对角线,AG ∥DB 交CB 的延长线于G .(1)求证:△ADE ≌△CBF ;(2)若四边形 BEDF 是菱形,则四边形AGBD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O E D C B A练习8.如图,一张三角形纸片ABC,AB=AC=5.折叠该纸片使点A落在边BC的中点上,折痕经过AC上的点E,则线段AE的长为______.练习9.如图,已知E、F分别是□ABCD的边BC、AD上的点,且BE=DF.(1)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2)若BC=10,∠BAC=90°,且四边形AECF是菱形,求BE的长.练习10.如图,在四边形ABF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点D,交AB于点E,且CF=AE.求证:四边形BECF是菱形.第二部分:自主作业巩固提高1.如图,△ABC中,AB=AC=10,BC=8,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E为AC的中点,连接DE,则△CDE的周长为()A.20 B.12 C.14 D.132.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0,CD是AB边上的中线,则CD的长是()A.20 B.10 C.5 D.523.如图,△ABC中,∠C=90°,D在CB上,E为AB之中点,AD、CE相交于F,且AD=DB.若∠B=20°,则∠DFE=()A.40°B.50°C.60° D.70°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4.如图,∠ABC=∠ADC=Rt∠,E是AC的中点,则()A.∠1>∠2 B.∠1=∠2 C.∠1<∠2 D.∠1与∠2大小关系不能确定二、解答题:5.已知正方形ABCD中,E为对角线BD上一点,过E点作EF⊥BD交BC于F,连接DF,G为DF中点,连接EG,CG.求证:EG=CG.6. 如图,已知△ABC和△ABD均为直角三角形,其中∠ACB=∠ADB=90°,E为AB的中点,求证:CE=DE.7.如图所示,锐角△ABC中,BE,CF是高,点M,N分别为BC,EF中点.求证:MN⊥EF.8.如图,△ABC中,∠C=90°,点D在AC上,已知∠BDC=45°,BD=102,AB=20.求∠A的度数.。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PPT课件
2 证明:延长CD至点E,使DE= CD,连结AE、BE
∵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
∴AD = DB.又∵ DE = CD,
∴四边形ACBE是平行四边形.
又∵ ∠ ACB=90°,
∴四边形ACBE是矩形,
∴ CE = AB,
∴ CD = 1 CE = 1 AB.
2
2
归纳
知1-导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是直角三角形的又一条性质,它表述了直角三角 形斜边上的中线与斜边之间的关系.
定理). 下面我们探索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知1-导
知识点 1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
探索:如图,画Rt △ ABC,并画出斜边AB上的中线 CD量一量,看看CD与AB有什么关系.
相信你与你的同伴一定会发现: CD恰好是AB的一半.
下面让我们用演绎推理证明 这一猜想.
知1-导
已知:如图 ,在 Rt ABC 中, ∠ ACB= 90 °, CD 是斜边AB上的中线. 求证:CD = 1 AB
锐角互余”. (2)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时,常用“直角三
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知2-讲
(3) 当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时,常用 “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反之, 若已知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我们可以得到 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为30°,实现了边、角之间 的转化.
知2-练
1 (黄冈)如图,在△ABC中,∠C=90°,
∠B=30°,边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
交BC于点D,CD=3,则BC的长为( )
A.6 B.6 3 C.9
D.3 3
知-练
2 (眉山)如图,在Rt△ABC中,∠B=90°,∠A=30°,

第5讲 三角形的全等HL

第5讲 三角形的全等HL

第6讲三角形全等(HL)一、典型例题【例1】如图,E、B、F、C在同一条直线上,若∠D=∠A=90°,EB=FC,AB=DF.则ΔABC≌_____,全等的根据是_____.【例2】已知:如图,AB⊥BD,CD⊥BD,AD=BC.求证:(1)AB=DC:(2)AD∥BC.【例3】已知:如图,AC=BD,AD⊥AC,BC⊥BD.求证:AD=BC【例4】已知:如图,AE⊥AB,BC⊥AB,AE=AB,ED=AC.求证:ED⊥AC.【例5】已知:如图,DE⊥AC,BF⊥AC,AD=BC,DE=BF.求证:AB∥DC.二、课堂练习(一)填空题1.判定两直角三角形全等的“HL”这种特殊方法指的是_____.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_____ (用简写).3.判断满足下列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不全等的画“×”,全等的注明理由:(1)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2)一个锐角和这个角的邻边对应相等;()(3)一个锐角和斜边对应相等;()(4)两直角边对应相等;()(5)一条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二)选择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B.斜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C.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D.一边长相等的两等腰直角三角形全等5.如图,AB=AC,AD⊥BC于D,E、F为AD上的点,则图中共有()对全等三角形.A.3 B.4 C.5 D.6(三)解答题1、如图,AB=CD,DF⊥AC于F,BE⊥AC于E,DF=BE,求证:AF=CE.2、如图,△ABC中,∠C=90°,AB=2AC,M是AB的中点,点N在BC上,MN⊥AB。

求证:AN平分∠BAC。

3、如图,A、E、F、B四点共线,AC⊥CE、BD⊥DF、AE=BF、AC=BD,求证:△ACF≌△BDE.4、已知在ABC ∆中,AD 平分BAC ∠,BD=CD.求证:AB=AC1.如图,点C 在∠DAB 的内部,CD ⊥AD 于D ,CB ⊥AB 于B ,CD=CB 那么Rt △ADC ≌Rt △ABC 的理由是( )A .SSSB. ASAC. SASD. HL2.如图,CE ⊥AB ,DF ⊥AB ,垂足分别为E 、F ,AC ∥DB ,且AC=BD ,那么Rt △AEC ≌Rt △BFC 的理由是( ).A .SSSB. AASC. SASD. HL3.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④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如图,△ABC 中,∠C= 90,AM 平分∠CAB ,CM=20cm ,那么M 到AB 的距离是( )cm.5.如图,在△ABC 中,∠ACB=90。

第5讲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修复的)

第5讲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修复的)

第二篇三角形本篇的主要内容是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以及勾股定理,主要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在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的基础上.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各种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同时学会如何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这些内容都是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基础,也是研究其他图形的基础知识.从全等三角形开始,我们要开始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这既是本篇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研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重点应放在第一个条件(“边边边”条件)上,然后以“边边边”条件为例,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判定,怎样判定.在掌握了“边边边”条件的基础上,学会怎样运用“边边边”条件进行推理论证,怎样正确地表达证明过程.“边边边”条件掌握好了,再学习其他条件就不困难了.在“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一讲中,介绍了角的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作法,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这些结论是用三角形全等证明得到的,利用这些结论证明线段相等和角度相等,比用全等知识来证明线段相等和角度相等更方便.本讲中探究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和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也为今后在“圆”一章学习内心和外心作好了准备.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性质.由于它的这些特殊性质,使它比一般三角形应用更广泛.而等腰三角形的许多特殊性质,又都和它是轴对称图形有关.在本讲中,利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得出了“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等性质,并进一步讨论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的内容.课程标准对于推理证明的安排,在“全等三角形”已经要求会用符号表示推理(证明)的基础上,对于一些图形的性质(如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仍是要求证明.由于刚开始接触用符号表示推理,图形、题目的复杂程度明显增加,多练、多想、多总结是是学好本篇的基本方法.第5讲三角形边角关系〖学习目标〗1.理解三角形及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概念,证明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2.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掌握两个内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3.了解多边形有关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考情分析三角形是正式学习几何的第一步,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些都是中考关注的热点,本篇涉及的一些几何证明已经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中考数学试卷中,如果是计算或证明,难度可能达到中等,而对概念的考查,就可能比较简单.题型一般为填空或选择为主,分值一般3分左右.〖基础知识·轻松学〗一、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三角形定义的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③首尾顺次连接.2.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 (2)按角分类⎧⎪⎧⎨⎨⎪⎩⎩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精讲:(1)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2)不等边三角形是指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无论哪种标准进行分类,原则上做到不重不漏.二、三角形三边关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边关系的应用:①若两条较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则这三条线段可以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精讲:这里的“两边”指的是任意两边.对于“两边之差”它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一般地取“差”的绝对值.三、三角形的高、角平分线和中线高: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的垂线段.中线: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对边中点的连线段.角平分线: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精讲:(1)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垂心).①锐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如图5-1);②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这点在三角形外部(如图5-2);③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如图5-3).图5-1 图5-2 图5-3 图5-4(2)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如图5-4(重心),三角形的每一条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3)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如图(内心)四、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表示:在△ABC 中,∠A +∠B +∠C =180°.应用: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角的度数,可求另一个角的度数;或已知各角之间的数量关系可求各角.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这个性质是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的.反之,当一个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精讲: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推出以下几个常见结论:结论1:如图5-5,如果∠C =90°,则∠A +∠B =90°; AB C D AB CI A E C D B图5-5 图5-6 图5-7 图5-8 图5-9(图5-5未标注顶点ABC )结论2:在△ABC 中,如果∠A +∠B =90°或∠A +∠B =∠C 或∠C -∠A =∠B 或∠C -∠B =∠A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结论3:如图5-6,在△ABC 中,AB =AC ,BD ⊥AC 于D ,则∠DBC =12∠A ; 结论4:如图5-7,在△ABC 中,∠ABC ,∠ACB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I ,则∠BIC =90°+12∠A . 结论5:如图5-8,在△ABC 中,AB =AC ,FD ⊥BC 于D ,DE ⊥AB 于E ,则∠EDF =∠B =∠C ;结论6:如图5-9,在△ABC 中,AD ,A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和高,则∠DAE =12|∠C -∠B |. A C B五、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精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是求角度及与角有关的推理论证时经常使用的理论依据.另外,在证角的不等关系时也常想到外角的性质.六、多边形1.多边形的对角线①从同一顶点出发,可以画(n-3)条对角线;②从同一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n n 条对角线.③n边形一共有(3)22.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3.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精讲:多边形的内角和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加,而且是每增一边,都增加180°,而外角和不随边数的变化而变化,保持度数不变.〖重难疑点·轻松破〗一、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例1:下面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5cm,8cm,2cm;(2)5cm,8cm,13cm;(3)5cm,8cm,5cm.分析:只要比较两条较短线段之和与最长线的大小即可.答案:(1)∵5+2=7< 8,不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摆成三角形.(2)∵5+8=13,出现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不能摆成三角形.(3)∵5+5=10>8,两个较小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摆成三角形.点评:如果三条线段能够构成三角形,则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但是当两条较短线段长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话,那么另外两组不等式也是成立的.变式练习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3cm,5cm,8cm B.8cm,8cm,18cmC.0.1cm,0.1cm,0.1cm D.3cm,40cm,8cm二、中线等分对边的应用三角形中线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讨论中线将三角形周长分成的两部分的关系;二是中线等分三角形面积问题.例2:如图5-10,等腰△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6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AB C D图5-10分析:由题意可知,中线BD 将△ABC 的周长分成AB +AD 和BC +CD 两部分(注意不是AB +AD +BD 和BC +CD +BD 两部分),故有两个可能(1)AB +AD =15且BC +CD =6;(2)AB +AD =6且BC +CD =15.再由AB =AC =2AD =2CD 及三角形三边关系知(1)成立,(2)不成立.解:设AB =AC =2x ,则AD =CD =x .(1)当AB +AD =15,BC +CD =6时,有2x +x =15,所以x =5,2x =10,BC =6-5=1.(2)当AB +AD =6,BC +CD =15时,有2x +x =6.所以x =2,2x =4,所以BC =13.因为4+4<13,故不能组成三角形.答: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点评:(1)由于AD =CD ,因此本题中线BD 将△ABC 周长分成的两部分之差,等于AB 与BC 边长之差.(2)涉及等腰三角形边的问题时,常要分情况讨论,然后看它们是否满足三边关系,不满足的要舍去.变式练习2:在△ABC 中,AB =AC ,AC 上的中线BD 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24cm 和30cm 的两个部分,求三角形的三边长.例3:如图5-11,在△ABC 中,AD ,BE ,CF 是三条中线,它们相交于同一点G ,问△AGF 的面积和△AGE 的面积是否相等?为什么?图5-11分析:三角形的中线可将三角形的面积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本题中除了AD ,CF ,BE 可以看作中线外,GF ,GE ,GD 也可以看作中线.解: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理由:∵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BD 与△ADC 等底同高,∴S △ABD =S △ADC .同理:S △BGD =S △CGD .∴S △ABG =S △AGC .∵GE ,GF 分别是△AGC ,△AGB 的中线.∴S △AGF =S △BFG ,S △AGE =S △GEC .∴S △AGF =S △AGE点评:根据“三角形的面积=21×底×高”可知,“同高等底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本题正是利用这一性质解决问题的.变式练习3:如图5-12,在△ABC 中,已知点D ,E ,F 分别是BC 、AD 、CE 的中点,且ABC S △=4cm 2,则BEF S △=_______cm 2. AB DC EF图5-12三、基本图形――两角平分线的夹角问题三角形中两个内角平分线夹角、一个内角和一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以及两个外角平分线的夹角都与第三个内角有关,了解这些结论推导的过程,并熟记这些结论,对今后的解题有很大的帮助.例4:如图5-13,已知在△ABC 中,BD 平分∠ABC ,CD 平分△ABC 的外角∠ACE ,BD 、CD 相交于点D .求证:∠A =2∠D ;图5-13分析:根据外角性质可得∠A =∠ACE -∠ABC ,∠D =∠DCE -∠DBC ,要证明∠A =2∠D ,只需证明∠ACE -∠ABC =2(∠DCE -∠DBC )即可.证明:∵BD 平分∠ABC ,CD 平分△ABC 的外角∠ACE ,∴∠ACE =2∠DCE ,∠ABC =2∠DBC∵∠A =∠ACE -∠ABC ,∠D =∠DCE -∠DBC∴∠A =2∠D .模型梳理:在三角形中,一个外角平分线和一个内角平分线的夹角等于第三个角度数的一半,即∠D =12∠A ; 类似的结论还有:(1)如图5-14,在△ABC 中,BO ,CO 分别平分∠ABC ,∠ACB ,则∠BOC =90°+12∠A . (2)如图5-15,在△ABC 中,CP ,BP 分别是∠ACB ,∠ABC 的外角的平分线,则∠P =90°-12∠A ,可见∠P 为锐角. AB C O A B C P D E图5-14 图5-15变式练习4:如图5-16,在△ABC 中,∠A =42°,∠B 和∠C 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 ,E ,则∠BDC 等于_______.图5-16四、利用外角求角度例5: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5-17,按规定,∠CAB 应等于90°,∠C ,∠B 应分别等于20°和300.李师傅量得∠CDB =142°,就断定了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A B CD E图5-17分析:由于李师傅量得∠CDB =142°,我们可由∠CAB =90°,∠B =∠C =20°计算出∠CDB 的度数,如果∠CDB 不等于142°,则这个零件肯定不合适.解:延长BD 交AC 于E ,则∠CDB =∠C +∠CED ;又∠CED =∠CAB +∠B ,所以∠CDB =∠C +∠CAB +∠B =140°.而实际测量∠CDB =142°,所以可以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点评:(1)解形如图5-17的图形的角度计算问题时,我们常常通过延长某条线段将该图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构造三角形的外角解决问题.(2)从本题的解法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规律:∠CDB =∠C +∠CAB +∠B .变式练习5:如图5-18,△ABC 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点O ,过O 作OE ⊥BC 于E ,求证:∠BOD =∠COEAB C DEC B AH G DE O图5-18五、基本图形――“又”字型例6:如图5-19,BE 与CD 交于A ,CF 为∠BCD 的平分线,EF 为∠BED 平分线.(1)试探求:∠F 与∠B ,∠D 之间的关系?(2)若∠B ∶∠D ∶∠F =2∶4∶x .求x 的值.DE FA B C G HD E F C G E F B C H D E A B C图5-19 图5-20 图5-21 图5-22分析:这个图形我们可分解为图5-20、图5-21、图5-22三个基本图形,这三个基本图形分别可得结论:①∠D +∠DEF =∠F +∠DCF ;②∠F +∠FEB =∠B +∠BCF ;③∠D +∠DEB =∠B +∠BCD .我们可任选两个结论来探究∠F 与∠B ,∠D 之间的关系.证明:∵∠EGC =∠D +∠DEF ,∠EGC =∠F +∠DCF ,∴∠D +∠DEF =∠F +∠DCF .即∠D -∠F =∠DCF -∠DEF .同样道理:∠F -∠B =∠BCF -∠FEB .∵CF 为∠BCD 的平分线,EF 为∠BED 平分线,∴∠DCF =∠BCF ,∠DEF =∠FEB ,∴∠DCF -∠DEF =∠BCF -∠FEB .∴∠D -∠F =∠F -∠B .即2∠F =∠B +∠D(2)设∠B =2k ,∠D =4k ,∠F =xk ,∵2∠F =∠B +∠D ,∴2xk =2k +4k ,解得:x =3.点评:本题问题的顺利解决主要得益于基本图形的使用,平时注意积累基本图形及其基本规律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同时对于复杂的图形,我们要善于将复杂的图形分解成简单的图形,从而发现解题思路.变式练习6:如图5-23,求∠A +∠B +∠C +∠D +∠E +∠F 的度数.图5-23六、多边形边数的探究思路例7:如果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内角之和为119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多少?这个内角是多少度?分析:从n边形的内角和我们可以看出两方面内容:一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80°的倍数;二是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多边形的边数有关,如果将内角和除以180°,然后加2后就等于多边形边数;在本题中,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比1190°大,是180°的倍数,而且是与1190°最接近的那个180°的倍数,所以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解: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由题意: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260°∴180(n-2)=1260,解得n=91260°-1190°=70°答:这个多边形为九边形,这个内角为70°.点评:判断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否计算错误,首先这个内角和必须是180°的倍数,如果少计算了一个角,则内角和要比计算结果大,与计算结果最接近的那个180°的倍数,如果多计算了一个角,则内角和要比计算结果小,也是与计算结果最接近的那个180°的倍数.变式练习7:一个多边形截取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620°,则原来多边形的边数是()A.10 B.11 C.12 D.以上都有可能例8:如果一个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若它的每一个内角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分析:本题有两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思路一是借助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2)°或144n°,则可得方程180(n-2)=144n,求出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思路二是转化为多边形的外角来求,由于这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44°,所以它的每个外角等于36°,根据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可知这个多边形是十边形.解:法一:设这个多边形为n边形.则180(n-2)=144n,解得n=10.答:这个多边形是十边形.法二:因为这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是144°,所以这个多边形每个外角等于36°,360°÷36°=10.答:这个多边形是十边形.点评:尽管多边形的内角和度数随着边数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多边形的外角和的度数始终保持不变,利用这一不变性,可使问题变得简单.变式练习8: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为().A.9B.8C.7D.6【课时作业·轻松练】A.基础题组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等边三角形2.能把一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的是( ).A .高B .中线和角平分线C .角平分线D .中线3.如图5-24,AE ,AD 分别是△ABC 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 =36°,∠C =76°,则∠DAE 的度数为( )A .40°B .20°C .18°D .38° AE C D B图5-244.如图5-25,∠A =55°,∠B =30°,∠C =35°,求∠D 的度数.图5-255.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是36°,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B .提升题组6.如图5-26,把△ABC 的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ED 内部时,则∠A 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试着找出这个规律为_______________. 1 2 BC AE D 图5-267.如图5-27,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 ,△ADF ,△BEF 的面积分别为S △ABC ,S △ADF ,S △BEF ,且S △ABC =12,则S △ADF -S △BEF =_________.图5-278.如图5-28,在△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且∠B =3∠BAD ,求∠ADC 的度数.CAB D图5-289.(1)如图5-29,有一块直角三角板XYZ 放置在△ABC 上,恰好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分别经过点B ,C ,△ABC 中,∠A =30°,则∠ABC +∠ACB = 度,∠XBC +∠XCB = 度;(2)如图5-30,改变直角三角板XYZ 的位置,使三角板XYZ 的两条直角边XY ,XZ 仍然分别经过点B ,C ,那么∠ABX +∠ACX 的大小是否变化?若变化,请举例说明;若不变化,请求出∠ABX +∠ACX 的大小.X XYA BCCB A YZ Z图5-29 图5-3010.如图5-31,∠XOY =90°,点A ,B 分别在射线OX ,OY 上移动,BE 是∠ABY 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C ,试问∠ACB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保持不变,请给出证明,如果随点A ,B 移动发生变化,请求出变化范围.YXOA BCE图5-31〖中考试题初体验〗1.(2013湖南长沙 3, 3分)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则第三边可能是( ).A .2B .4C .6D .82.(2013四川达州,17,3分)如图5-32,在△ABC 中,∠A =m °,∠ABC 和∠A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1,得∠A 1;∠A 1BC 和∠A 1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得∠A 2;…∠A 2012BC 和∠A 2012CD 的平分线交于点A 2013,则∠A 2013=___度.图5-32五、我的错题本参考答案变式练习1.答案:C解析:较短的两边长度之和大于较长的边.2.答案: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0,20,14或16,16,223.答案:1解析:△BEF面积等于△BEC面积的一半,而△ABE与△BDE,△ACE与△CDE的面积相等,所以△BEF的面积等于△ABC面积的四分之一.4.答案:88°解析:∵∠B和∠C的三等分线分别交于点D,E,∴∠DBC=23∠ABC,∠DCB=23∠ACB,∵∠ABC+∠ACB=180°-∠A=138°,∴∠DBC+∠DCB=23(∠ABC+∠ACB)=92°.5. 证明:∵AD,BG,CH是△ABC的三条角平分线,∴∠ABG=12∠ABC,∠BAD=12∠BAC,∠BCH=12∠ACB∵∠ABC+∠BAC+∠ACB=180°,∴∠ABG+∠BAD+∠BCH=90°∴∠ABG+∠BAD=90°-∠BCH∵OE⊥BC,∴∠BCH+∠COE=90°,∴∠COE=90°-∠BCH∴∠BOD=∠COE6.解:∵∠GKF=∠E+∠F,∠GKF=∠KGH+∠KHG,∴∠E+∠F=∠KGH+∠KHG,同理:∠A+∠B=∠GKH+∠KHG,∠C+∠D=∠KGH+∠GKH.∴∠A+∠B+∠C+∠D+∠E+∠F=2(∠KGH+∠GKH+∠KHG)=360°.7.答案:D解析:由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n-2)180=1620,解得n=11;通过操作可以发现,一个多边形截取一个角后,所得出的边数与原多边形边数比较有三种情况:等于原边数、比原边数少1、比原边数多1.8.答案:D解析: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有120n =(n -2)180,解得n =6. 课时作业·轻松练 A .基础题组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B 解析:∠DAE =12(∠C -∠B ). 4.延长BD 到点E ,∵∠A =55°,∠B =30°,∴∠BEC =∠A +∠B =85°,∴∠BDC =∠BEC+∠C =120°. 5.答案:10解析: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而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相等,都是36°. B.提升题组 6.2∠A =∠1+∠2解析:∵∠1=180°-2∠ADE , ∠2=180°-2∠AED,∴∠1+∠2=2(180°-∠ADE -∠AED )= 2∠A. 7.答案:2解析:∵EC =2BE ,点D 是AC 的中点,∴S △ACE =23S △ABC =8,S △BCD =12S △ABC =6,S △ADF -S △BEF =S △ACE -S △BCD =2.8.解:设∠BAD =x °,则∠B =3x °,∵AD 平分∠BAC ,∴∠BAC =2∠BAD =2x °,∵∠C =90°,∴∠BAC +∠B =90°,∴3x °+2x °=90°,解得:x =18,∴∠ADC =72°. 9.(1)150、90;(2)不变化、60°. 10.∠C 的大小保持不变.理由:∵∠ABY =90°+∠OAB ,AC 平分∠OAB ,BE 平分∠ABY , ∴∠ABE =21∠ABY =21(90°+∠OAB )=45°+21∠OAB , 即∠ABE =45°+∠CAB ,又∵∠ABE =∠C +∠CAB , ∴∠C =45°,故∠ACB 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且始终保持45°. 中考试题初体验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由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知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何两边之和都大于第三边,对于选项A 中2+2=4,不能构成三角形;选项C 中2+4=6,不能构成三角形;选项D 中2+4<8,不能构成三角形;只有选项B 能构成三角形.2.答案:20132m解析:利用角平分先性质、三角形外角性质,易证∠A 1=21∠A ,进而可求∠A 1,由于∠A 1=21∠A ,∠A 2=21∠A 1=221∠A ,…,以此类推可知∠A 2013=201321∠A = 20132m 度.。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讲 三角形知识梳理及巩固练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讲 三角形知识梳理及巩固练习

第5讲 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概念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各部分名称顶点顶点顶点边边角角角高特性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两点间的距离三边关系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知识梳理知识点一:三角形的特性1. 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ABC ,具有稳定性。

2.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知识点二: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进行分类1个直角2个锐角1个钝角2个锐角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3个锐角:2. 按边进行分类三条边相等两条边相等三条边都不等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考点一:三角形的特性例1.(2019春•沛县月考)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11厘米,这样的三角形有几个?周长是多少厘米?【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11厘米,只有一种情况:腰为11厘米,底为5厘米时,周长为11+11+5厘米.【解答】解:根据分析,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1+11+5=27(厘米)答:有一个这样的三角形,周长分别为27厘米.【点评】此题关键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再根据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列式解答即可.1.(2019春•明光市期末)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9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一定大于3厘米,同时小于15厘米.【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9﹣6<第三边<9+6,即3<第三边<15.故答案为:3;1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2018春•厦门期末)王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数量如图.选用其中的部分小棒搭成一个长方体.(1)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每组相对的棱有4条,因此,不可能选用8cm的小棒.(2)这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5cm、4cm和4cm.(3)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分析】(1)(2)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即可求解;(3)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ab+ah+bh)×2,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长方体一共有12条棱,每组相对的棱有4条,因此,不可能选用8cm的小棒.(2)这个长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5cm、4cm和4cm.(3)(5×4+5×4+4×4)×2=(20+20+16)×2=56×2=112(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11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12,4,8;5,4,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3.(2018春•射阳县月考)把一根12厘米的吸管剪成3段(每段都是整厘米数),摆成一个三角形,共有几种剪法,你能全部列举出来吗?【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且12=3+4+5=4+4+4=2+5+5,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各边分别为:①3、4、5;②4、4、4;③2、5、5;所以共有3种剪法,可以是3、4、5;4、4、4;2、5、5.【点评】围成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即最长边要小于总长度的一半,是判断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的关键.考点二:三角形的分类例2.(2020春•灯塔市期末)在点子图上按要求画图.【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梯形、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特征,即可画图,因为没有规定的确切数据,所以此题答案不唯一.【解答】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几种简单图形的定义以及画法.1.(2019春•肇州县校级期末)分一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分析】根据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情况,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锐角三角形:①④⑦直角三角形:②⑧钝角三角形:③⑤⑥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的情况及应用,要熟悉各类三角形的判定条件.2.(2018秋•醴陵市期末)(探究题)两个椭圆圈重合的部分应是什么三角形?【分析】有两个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有两个角相等的直角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椭圆圈重合的部分应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答:两个椭圆圈重合的部分应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点评】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3.(2016春•岑溪市期中)下面3个三角形被盖住了一个或两个角,你能知道各是什么三角形吗?【分析】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类的特征可知,三个角都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解答即可.【解答】解:观图可知:第一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所以是直角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所以是钝角三角形第三个三角形有2个角是锐角,所以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点评】正确理解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考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例3.(2020春•铁西区期末)写出下面∠C的度数.【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用内角和减去其余两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C的度数。

第5讲 解直角三角形

第5讲 解直角三角形

第5讲 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整理】解直角三角形所用的关系式:①三边间的关系:a 2+b 2=c 2(勾股定理);②两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③边角之间的关系; 【例题解析】 例1:(1)在Rt △ABC 中,∠C =90°,a 、b 、c 是△ABC 的三边,a =6,∠B =30°,求∠A 、b 、c . (2)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a =5,b =35,求c 、∠A 、∠B .例2: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BAC 的平分线AD =1633,求∠B •的度数及BC ,AB 的长度.例3:某旅游区有一个景观奇异的望天洞,D 点是洞的入口,游人从入口进洞游览后,可经山洞到达山顶的出口凉亭A 处观看旅游区风景,最后坐缆车沿索道A B 返回山脚下的B 处.在同一平面内,若测得斜坡B D 的长为100米,坡角10D B C ∠=°,在B 处测得A 的仰角40A B C ∠=°,在D 处测得A 的仰角85A D F ∠=°,过D 点作地面B E 的垂线,垂足为C .(1)求A D B ∠的度数;(2)求索道A B 的长.(结果保留根号)例4:如图,已知电线杆AB 直立于地面上,•它的影子恰好照在土坡的坡面CD 和地面BC 上.如果CD地面成45°,∠A =60°,CD =4m ,BC =()4622m -,求电线杆AB 的长.例5:如图,某乡村小学有A 、B 两栋教室,B 栋教室在A 栋教室正南方向36米处,在A 栋教室西南方向3002米的C 处有一辆拖拉机以每秒8米的速度沿北偏东60的方向C F 行驶.若拖拉机的噪声污染半径为100米,试问A B ,两栋教室是否受到拖拉机噪声的影响?若有影响,影响的时间有多少秒?(计算过程中3取1.7,各步计算结果精确到整数)【同步反馈】ACD E F B一、填空题:1.在A B C △中,90C = ∠,50B = ∠,10A B =,则B C 的长为 .2.如图,钓鱼竿AC 长6米,露出水面的鱼线BC 长32米,钓者想看看鱼钓上的情况,把鱼竿AC 转动到AC ′的位置,此时露出水面的鱼线B ′C ′长33米,则鱼竿转过的角度是 .3.如图所示,两条宽度都为α的纸条,交叉重叠在一起,且它们的交角为α,•则它们重叠部分(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 ___.4.如图,小明同学在东西方向的环海路A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60°方向上,在A 处东500米的B 处,测得海中灯塔P 在北偏东30°方向上,•则灯塔P 到环海路的距离PC =________米.5.已知在△ABC 中,AB =AC ,BC =8cm ,tanB =34,一动点P •在底边上从点B •向点C •以0.25c m/s 的速度移动,当P A 与腰垂直时,P 点运动了___ ____s .6.如图,直升机在跨河大桥 AB 的上方 P 点处,此时飞机离地面高度为a 米,且A 、B 、O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测得点 A 俯角为α,点 B 俯角为β,则大桥AB 的长是 . 二、解答题1.如图,已知:在△ABC 中,∠A =60°,∠B =45°,AB =8。

(完整)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全章总结复习,推荐文档

(完整)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全章总结复习,推荐文档

2017—2018学年寒假辅导第1讲直角萨娇新的边角关系一、知识清单梳理知识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关键点拨与对应举例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sin A=∠A的对边斜边=ac余弦: cos A=∠A的邻边斜边=bc正切: tan A=∠A的对边∠A的邻边=ab.根据定义求三角函数值时,一定根据题目图形来理解,严格按照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有时需要通过辅助线来构造直角三角形.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度数三角函数30°45°60°sinA 122232cosA 322212tanA 331 3知识点二:解直角三角形3.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一共有五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两个锐角,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科学选择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口诀:已知斜边求直边,正弦、余弦很方便;已知直边求直边,理所当然用正切;已知两边求一边,勾股定理最方便;已知两边求一角,函数关系要记牢;已知锐角求锐角,互余关系不能少;已知直边求斜边,用除还需正余弦.例:在Rt△ABC中,已知a=5,∠A=30°,则c=,b=.4.解直角三角形的常用关系(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cosB=ac,cosA=sinB=bc,tanA=ab.(4)相等的角①商的关系:tanA= ;②平方关系:sin2A+cos2A=1.(5)互余的两角:若∠A+∠B=90°,则sinA=cosB, cosA=sinB.知识点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5.仰角、俯角、坡度、坡角和方向角(1)仰、俯角: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如图①)(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或者叫做坡比),用字母i表示.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用α表示,则有i=tanα. (如图②)(3)方向角:平面上,通过观察点Ο作一条水平线(向右为东向)和一条铅垂线(向上为北向),则从点O出发的视线与水平线或铅垂线所夹的角,叫做观测的方向角.(如图③)解直角三角形中“双直角三角形”的基本模型:(1)叠合式(2)背靠式解题方法:这两种模型种都有一条公共的直角边,解题时,往往通过这条边为中介在两个三角形中依次求边,或通过公共边相等,列方程求解.6.解直角三角形实际应用的一般步骤(1)弄清题中名词、术语,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建立数学模型;(2)将条件转化为几何图形中的边、角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把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3)选择合适的边角关系式,使运算简便、准确;(4)得出数学问题的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到问题的解.二、 专题讲座专题一: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注意:1.sinA 、∠cosA 、tanA 表示的是一个整体,是两条线段的比,没有 ,这些比值只与 有关,与直角三角形的 无关2.取值范围 <sinA< ; < cosA< ; tanA> 例1.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 =90°.①斜边)(sin =A =______, 斜边)(sin =B =______;②斜边)(cos =A =______, 斜边)(cos =B =______;③的邻边A A ∠=)(tan =______,)(tan 的对边B B ∠==______.例2. 锐角三角函数求值:在Rt △ABC 中,∠C =90°,若a =9,b =12,则c =______,sin A =__ ___,cos A =___ ___,tan A =____ __, sin B =___ ___,cos B =_____ _,tan B =___ ___.例3.已知:如图,Rt △TNM 中,∠TMN =90°,MR ⊥TN 于R 点,TN =4,MN =3.求:sin ∠TMR 、cos ∠TMR 、tan ∠TMR .类型一:直角三角形求值例4.已知Rt △ABC 中,,12,43tan ,90==︒=∠BC A C 求AC 、AB 和cos B .例5.已知A ∠是锐角,178sin =A ,求A cos ,A tan 的值类型二. 利用角度转化求值:例6.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D 是AC 边上一点,DE ⊥AB 于E 点.DE ∶AE =1∶2. 求:sinB 、cosB 、tanB .例7.如图,角α的顶点为O ,它的一边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边OA 上有一点P (3,4),则 sin α= .A D ECBF例7图 例8图 例9图 例13图例8.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10cm ,DE ⊥AB ,3sin 5A =,则这个菱形的面积= cm 2. 例9.如图,沿AE 折叠矩形纸片ABCD ,使点D 落在BC 边的点F 处.已知8AB =,10BC =,AB=8,则tan EFC ∠的值为 ( ) A.34 B.43 C.35 D.45类型三. 化斜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例10.如图,在△ABC 中,∠A=30°,∠B=45°,AC=23,求AB 的长.例11.已知:如图,△ABC 中,AC =12cm ,AB =16cm ,⋅=31sin A (1)求AB 边上的高CD ;(2)求△ABC 的面积S ;(3)求tan B .例12.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 =120°,AB =10,AC =5.求:sin ∠ABC 的值.类型四:利用网格构造直角三角形例13如图所示,△ABC 的顶点是正方形网格的格点,则sinA 的值为( ) A .12 B .55 C .1010D .255对应训练:1.在Rt △ABC 中,∠ C =90°,若BC =1,AB =5,则tan A 的值为( )A .55 B .255 C .12D .2 2.在△ABC 中,∠C =90°,sin A=53,那么tan A 的值等于( ) A .35 B. 45 C. 34 D. 433. 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6AC =,D 为AC 上一点,若1tan 5DBA ∠= ,则AD 的长为( ) A .2 B .2 C .1 D .224. 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A 的平分线AD =3316;求∠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DABC5.如图,在Rt △ABC 中,∠BAC=90°,点D 在BC 边上,且△ABD 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 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6.已知:如图,△ABC 中,AB =9,BC =6,△ABC 的面积等于9,求sin B .7. 在△ABC 中,∠A=60°,AB=6 cm ,AC=4 cm ,则△ABC 的面积是 ( )A.23 cm 2B.43 cm 2C.63 cm 2D.12 cm 28.如图,△ABC 的顶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上,则sin A =_______.9.如图,A 、B 、C 三点在正方形网络线的交点处,若将ABC ∆绕着点A 逆时针旋转得到''B AC ∆,则'tan B 的值为( ) A.41 B. 31 C.21D. 110.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则tan AOB ∠的值是( )A .5 5 B. 2 5 5 C.12D. 2CB A ABO专题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当 时,正弦和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而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60tan 45sin 230cos 2 (2)︒-︒+︒30cos 245sin 60tan 2(3)3-1+(2π-1)0-33tan30°-tan45°(4)30tan 2345sin 60cos 221⎪⎪⎭⎫ ⎝⎛︒-︒+︒+ (5) tan 45sin 301cos 60︒+︒-︒;例2.求适合下列条件的锐角α . (1)21cos =α (2)33tan =α (3)222sin =α(4)33)16cos(6=- α (5)已知α 为锐角,且3)30tan(0=+α,求αtan 的值(6)在ABC ∆中,若0)22(sin 21cos 2=-+-B A ,B A ∠∠,都是锐角,求C ∠的度数.例3. 三角函数的增减性 1.已知∠A 为锐角,且sin A <2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 A. 0°< ∠A < 30° B. 30°< ∠A <60° C. 60°< ∠A < 90° D. 30°< ∠A < 90° 2. 已知∠A 为锐角,且030sin cos <A ,则 ( )A. 0°<∠ A < 60°B. 30°<∠ A < 60°C. 60°< ∠A < 90°D. 30°<∠ A < 90°例4.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DE ⊥AB 于E ,BE =16cm ,⋅=1312sin A 求此菱形的周长.对应练习:1.计算:10123tan 45(2 1.41)3-⎛⎫--++- ⎪⎝⎭2.计算:1201314.330sin 21)()(-++---π3.计算:212322cos602°. 4计算:(2014-5)0-(cos60°)-2+38-3tan30°;5.计算:6.计算:|1﹣|﹣()﹣1﹣4cos30°+(π﹣3.14)0.7.已知α是锐角,且sin(α+15°)=32. 计算10184cos ( 3.14)tan 3απα-⎛⎫---++ ⎪⎝⎭的值.8.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3==BC AC ,作∠DAC =30°,AD 交CB 于D 点,求: (1)∠BAD ; (2)sin ∠BAD 、cos ∠BAD 和tan ∠BAD .9. 已知:如图△ABC 中,D 为BC 中点,且∠BAD =90°,31tan =∠B ,求:sin ∠CAD 、cos ∠CAD 、tan ∠CAD .10. 如图,在Rt △ABC 中,∠C=90°,53sin =B ,点D 在BC 边上,DC= AC = 6,求tan ∠BAD 的值.11.(本小题5分)如图,△ABC 中,∠A=30°,3tan 2B =,43AC =.求AB 的长.DCBAACB专题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例1.(2012•福州)如图,从热气球C处测得地面A、B两点的俯角分别是30°、45°,如果此时热气球C处的高度CD为100米,点A、D、B在同一直线上,则AB两点的距离是()例1图例2图A.200米B.200米C.220米D.100()米例2.如图,某水库堤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堤坝高BC=50m,则应水坡面AB的长度是()A.100m B.1003m C.150m D.503m例3. “兰州中山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白搭山下、金城关前,是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美誉。

第11章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11章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03 分层检测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A组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第55课 课1时时.已直直角角知三三角角在形形的 的R两两t个个△锐锐角角A互互B余余C 中,∠ACB=90°,∠A=60°,则∠B 的度数是( A )
8.如图,在△ABC 中,∠A=30°,∠B=60°,CF 平分∠ACB. (1)求∠ACE 的度数; (2)若 CD⊥AB 于点 D,∠CDF=75°,求证:△CFD 是直角三角形.
解:(1)∵在△ABC 中,∠A=30°,∠B=60°, ∴∠ACB=180°-30°-60°=90°. 又∵CF 平分∠ACB, ∴∠ACE=12∠ACB=45°.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02 课堂精讲精练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5课时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第第55课 课知时时 识直直角角点三三角角1形形的 的直两两个个角锐锐角角三互互余余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变式 1】 (潮州期中)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 38°,则另一个
锐角等于( C )
A.85°
B.62°
C.52°
D.75°
知识点 2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 2】 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以下条件:①∠A=∠B=∠C;②∠A
-∠B=∠C;③∠A=∠B=2∠C;④∠A∶∠B∶∠C=1∶2∶3,则

(旧知复习)第5讲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版)

(旧知复习)第5讲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生版)

2024年苏教版数学四升五暑假衔接培优精讲练过关讲义(知识梳理+易错精讲+真题拔高卷)第5讲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01:三角形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内角和: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

这个性质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验证,例如使用量角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并相加,或者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并拼在一起形成一个平角。

底和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一个三角形有三组不同的底和高。

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小于90°)、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和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大于90°)。

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等于90°,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小于90°。

按边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和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不相等)。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即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不会改变。

这种特性使得三角形在建筑、工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1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外一条边叫做底,两条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两个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一条对称轴。

○2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都相等(每个角都是 60°,所有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等腰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底角等于45°,顶角等于90°○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180°-底角×2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180°-顶角)÷2○5一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60 度,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讲义

《直角三角形》 讲义

《直角三角形》讲义一、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直角(90 度),那么这个三角形就被称为直角三角形。

直角所对的边称为斜边,其余的两条边称为直角边。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非常特殊且重要的三角形类型,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角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为 90 度。

这是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度,减去直角的 90 度,剩下的两个角之和必然是 90 度。

2、边的性质(1)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 a²+ b²= c²,其中 a、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

这是直角三角形最著名的性质之一,也是解决许多与直角三角形相关问题的关键。

(2)斜边最长: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总是比任意一条直角边长。

3、特殊的直角三角形(1)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度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其两个锐角都是 45 度,斜边长度是直角边长度的√2 倍。

(2)30°-60°-90°直角三角形: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 30 度,另一个锐角是 60 度,那么其边长关系为:短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长直角边是短直角边的√3 倍。

三、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一个角为 90 度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若一个三角形中,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四、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引入了三角函数来描述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1、正弦(sin)正弦函数定义为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对于角 A ,sin A =对边/斜边。

2、余弦(cos)余弦函数定义为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对于角 A ,cos A =邻边/斜边。

3、正切(tan)正切函数定义为对边与邻边的比值。

对于角 A ,tan A =对边/邻边。

通过这些三角函数,我们可以在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的情况下,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第5讲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第5讲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直角三角形既是初中几何的重要内容,又是今后学习解斜三角形,三角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又广泛应用于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之中,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的能力。

【 中 考 导 向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是进行三角运算解决应用问题和进一步研究任意角三角函数的重要基础。

因此,解直角三角形既是各地中考的必考内容,更是热点内容。

题量一般在4%~10%。

分值约在8%~12%题型多以中、低档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为主。

个别省市也有小型综合题和创新题。

几乎每份试卷都有一道实际应用题出现【数学思想方法天地】用解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正确的画出图形,找准三角形.①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画出平面几何图形,找清已知条件中各量之间的关系。

②是直角三角形的,根据边角关系进行计算,若不是直角三角形,应大胆尝试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进行解决.【 典 例 解 析 】【例1】计算:30sin 2°13260tan 1)21(1++︒----变式训练:1、选择:在ABC ∆中,若23sin =B ,21cos =A ,则ABC ∆是( )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2、计算下列各题:(101160(6()2-︒+-- (2021)453tan 30-+︒-︒【例2】如图:在ABC Rt ∆中,∠C=90°,53sin =B , 点D 在BC 边上,且45ADC ∠=︒,6DC =,求tan BAD ∠的值;变式训练:1、如图:在ABC Rt ∆中,∠C=90°,AB CD ⊥于点D ,若52cos =A ,10=BC ,则=CD ;2、如图:在ABC Rt ∆中,︒=∠90C ,6=AC ,A ∠的平分线34=AD ,求B ∠的度数及边BC 、AB 的长;AC【例3】在△ABC 中,AB=2,AC=2,∠B=︒30,则∠BAC 的度数是 ;【例4】如图:在梯形ABCD 中,∠DCB=90°,AB ∥CD ,AB=25,BC=24,将该梯形折叠, 点A 恰好与点D 重合,BE 为折痕, 那么AD 的长度为 ;变式训练:1、正方形网格中,AOB ∠如图放置,则sin AOB ∠的值为( )A 、12B 、5C 、5D 、2 2、已知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1和3,则该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锐角为 ; 3、ABC ∆中,︒=∠30B ,6=AB ,32=AC 。

《直角三角形》PPT课件赏析

《直角三角形》PPT课件赏析

(1)作线段CB=a,
(2)过点C,作MC⊥CB.
M A
(3)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交CM于点A,
(4)连接AB.
C
B
画法:1.画∠MCN=90 °. 2.在射线CM上取CB=a. 3.以B为圆心,c为半径画弧, 交射线CN于点A.
a
c
N A c
4.连结AB . △ABC就是所要画的直角三角形. M B a C
角三角形.
A
D
B
C
观察与思考
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Rt△ABC”表示,如图所示;
A
将∠B折叠,使点B与点C重合,
折痕为EF,沿BE画出虚线EF,
E
如图所示;
C
(B)
F
将纸展开,如图所示; BB
A E
C
F
B
我们发现:CE__=__AE__=__EB.即CE是AB的中线且CE=
1 2
AB.
下面我们就来证明这个“发现”.
∴可得到:∠C=90°,△ABC为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练一练 1.为已知△ABC中,∠A:∠B:∠C=1:2:3.那么
这个三角形是__直__角__三__角__形____.
2.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连接AC,BD,找出图中所有的直
证明:在△ABC和△A′B′C′中, ∵∠C=90°,∠C′=90°,
A A'
∴BC2=AB2-AC2, B′C′2=A′B′2-A′C′2(勾股定理).
∵AB=A′B′,AC=A′C′,∴BC=B′C′. ∴△ABC≌△A′B′C′(SSS).
B
C C'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知1-导
知识点
做一做
1
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斜边、直角边
已知一条直角边和斜边,求作一个直角三角形. 已知:如图,线段a,c(a<c),直角α. 求作:Rt△ABC, 使∠C=∠α,
BC=a. AB=c.
小明的作法如下: (1)作∠MCN=∠α=90°.
知1-讲
(2)在射线CM上截取CB=a.
3.易错警示:“HL”是判定两
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方 法,但不是唯一方法,前面
学习的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在直角三角形中仍然适
用.
知1-讲
例1 如图 , 有两个长度相等的滑梯,左边滑梯的高度 AC 与右边滑梯水平方向的长度 DF 相等,两个滑梯的 倾斜角∠B和∠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知1-讲
根据题意,可知 解:
相等求出∠CBG=∠FEH,再利用“AAS”证明
△CBG和△FE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 等可得CG=FH,再利用“HL”证明Rt△ACG和
Rt△DF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
∠A=∠D,然后利用“AAS”证明△ABC和 △DEF全等;
知2-讲
如图,过点C作CG⊥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G,过点F 证明:
(3)以点B为圆心,线段 c的长为 (4)连接AB,得到Rt△ABC. 半径作弧,交射线CN于点A.
知1-讲
你作的直角三角形与小明作的全等吗?
定理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已知:如图,在 △ABC与△A′B′C′中,∠C=∠C′=90°, AB=A′B′, AC=A′C′. 求证: △ABC≌△A′B′C′
∠BAC=∠EDF=90°,BC=EF,AC=DF,
∴Rt△BAC≌Rt△EDF (HL). ∴∠B=∠D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DEF+∠F=90°,(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B+∠F=90°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讲练课件-(共28张PPT)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2直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讲练课件-(共28张PPT)
到△AOB≌△COD,理由是( A )
A.HL
B.SAS
C.ASA
D.SSS
2.如图,在△ABC中,∠C=90°,AD=AC,DE⊥AB于点D.若
∠B=28°,则∠AEC=( B )
A.28°
B.59°
C.60°
D.62°
3.如图,在△ABC中,∠BAC=90°,ED⊥BC于点D,AB=
BD,若AC=8,DE=3,则EC的长为 5 .
B.AB=AB
C.∠ABC=∠ABD
D.∠BAC=∠BAD
3.如图,在△ABC中,∠C=90°,ED⊥AB于点D,BD=BC,若
AC=6 cm,则AE+DE等于( C )
A.4 cm
B.5 cm
C.6 cm
D.7 cm
4.如图,AC⊥AB,AC⊥CD,要使得△ABC≌△CDA.
( 1 )若以“SAS”为依据,需添加的一个条件为 AB=CD ;
6.如图,在Rt△ABC中,∠C=90°,AC=10,BC=5,线段PQ
=AB,P,Q两点分别在AC和过点A且垂直于AC的射线AO上运动,当
AP= 5或10 时,△ABC和△PQA全等.
7.【教材P35复习题T13变式】如图,AC⊥BC,AD⊥BD,垂足分别
为点C,D,AD=BC,CE⊥AB,DF⊥AB,垂足分别是点E,F.求证:
= ,
∴Rt△ABC≌Rt△BAD(HL).
∴∠ABC=∠BAD.
3.如图,△ABC和△DEF为直角三角形,∠ABC=∠DEF=90°,边
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斜边AC,DF交于点G,且BF=CE,AC=DF.
求证:GF=GC.
证明:∵BF=CE,∴BF+FC=CE+FC.∴BC=EF.

初二-第05讲-勾股定理-学案

初二-第05讲-勾股定理-学案

第05讲勾股定理温故知新1、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4、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课堂导入(1)小红用一张边长为3cm的正方形纸片,按对角线折叠重合,你知道折痕长是多少吗?(2)如果把折叠成的直角三角形放在如图1所示的格点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cm),你能知道其斜边长是多少吗?(3)观察图1,完成表格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问题:图1中A、B、C之间有什么关系?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A的面积B的面积C的面积图形知识要点一典例分析例1、直角三角形斜边长是5,一直角边的长是3,则此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6 . 例2、在△ABC 中,AB=AC=5,BC=6,D 为BC 中点,则AD 的长为( )A .3B .4C .5D .6例3、如图,Rt △ABC 的周长为(553)cm +,以AB 、A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PQ 和正方形ACMN .若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25 cm 2,则 △ABC 的面积是 cm 2.例4、下列各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 .3,4,5B .4,5,6C .5,12,13D .6,8,10勾股定理 1、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2、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如果用,a b 和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有222a b c += 。

3、勾股数:我们把满足勾股定理的这样一组数称为够股数。

常见的够股数有:3、4 、5; 5、12、13 ; 6、8、10 ; 7、24、25;8、15、 17; 9、12、15;例5、下列几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A.1,,B.15,8,17C.13,14,15D.,,1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在Rt△ABC中,AB=8,AC=6,∠CAB=90°,AD⊥BC,那么AD的长为()A.1B.2C.3D.4.82、如图,在△ABC中,∠ACB=90°,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以相同的长(大于AB)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MN交AB于点D,交BC于点E.若AC=3,AB=5,则DE等于()A.2B.C.D.3、一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x,那么以x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13B.5C.13或5D.4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斜边长为2,则它的面积是()A.B.1C.D.学霸说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著名机构七年级春季班第五讲 直角三角形

著名机构七年级春季班第五讲 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14 年 七年级 第 4 页 共 13 页
春季班
预录取班次 第 5 讲 学生版
勾股定理的几种经典证法:
a c
b
c b
a
b
a
ac
cb
a b
c
bc a
赵爽弦图
a
bc
ca
a
b
邹元治弦图
cb c
b
a
美国总统 Garfield 证法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①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大于直角边. ③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 1: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 ,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推论 2: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 30 .
A
D
B
C
【尖子】在 ABC 中, C 90 , D 为 AB 上一点,作 DE BC 于 E 。若 BE AC , BD 1 , DE BC 1,求 ABC 的大小.
2
A
D
B
E
C
板块二 勾股定理
知识要点
5.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
①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60° 2
1
45° 2 1
3
2014 年 七年级 第 1 页 共 13 页
30°
春季班
预录取班次
45° 1
第 5 讲 学生版
【例题1】
【 基 础 、 提 高 】 如 图 , CD、CE 分 别 为 ABC 的 高 和 角 平 分 线 , DF CE 于 F . 已 知

初中数学竞赛讲解教材 第五讲 三角形的五心

初中数学竞赛讲解教材   第五讲  三角形的五心

第五讲 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一、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例1.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AC 于N .作点P 关于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由已知可得MP ′=MP =MB ,NP ′=NP =NC ,故点M 是△P ′BP 的外心,点N 是△P ′PC 的外心.有 ∠BP ′P =21∠BMP =21∠BAC , ∠PP ′C =21∠PNC =21∠BAC . ∴∠BP ′C =∠BP ′P +∠P ′PC =∠BAC .从而,P ′点与A ,B ,C 共圆、即P ′在△ABC 外接圆上. 由于P ′P 平分∠BP ′C ,显然还有P ′B :P ′C =BP :PC .例2.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证明以△APS ,△BQP ,△CSQ 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分析:设O 1,O 2,O 3是△APS ,△BQP ,△CSQ 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 1PO 2QO 3S 后再由外心性质可知 ∠PO 1S =2∠A , ∠QO 2P =2∠B ,∠SO 3Q =2∠C .∴∠PO 1S +∠QO 2P +∠SO 3Q =360°.从而又知∠O 1PO 2+∠O 2QO 3+∠O 3SO 1=360°将△O 2QO 3绕着O 3点旋转到△KSO 3,易判断△KSO 1≌△A B C P P M N 'A B C QK P O O O ....S 123O 2PO 1,同时可得△O 1O 2O 3≌△O 1KO 3.∴∠O 2O 1O 3=∠KO 1O 3=21∠O 2O 1K =21(∠O 2O 1S +∠SO 1K ) =21(∠O 2O 1S +∠PO 1O 2) =21∠PO 1S =∠A ; 同理有∠O 1O 2O 3=∠B .故△O 1O 2O 3∽△ABC .二、重心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掌握重心将每 条中线都分成定比2:1及中线长度公式,便于解题.例3.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P 是任意一点.证明:在△P AD ,△PBE ,△PCF 中,其中一个面积等于另外两个面积的和. (第26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G 为△ABC 重心,直线PG 与AB ,BC 相交.从A ,C ,D ,E ,F 分别 作该直线的垂线,垂足为A ′,C ′, D ′,E ′,F ′.易证AA ′=2DD ′,CC ′=2FF ′,2EE ′=AA ′+CC ′, ∴EE ′=DD ′+FF ′.有S △PGE =S △PGD +S △PGF .两边各扩大3倍,有S △PBE =S △P AD +S △PCF .例4.如果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成等差数列,那么该三角形和由它的三条中线围成的新三角形相似.其逆亦真.分析:将△ABC 简记为△,由三中线AD ,BE ,CF 围成的三角形简记为△′.G 为重心,连DE 到H ,使EH =DE ,连HC ,HF ,则△′就是△HCF .(1)a 2,b 2,c 2成等差数列⇒△∽△′.若△ABC 为正三角形,易证△∽△′.不妨设a ≥b ≥c ,有CF =2222221c b a -+, BE =2222221b a c -+, A A 'F F 'G E E 'D 'C 'P C B DAD =2222221a c b -+. 将a 2+c 2=2b 2,分别代入以上三式,得 CF =a 23,BE =b 23,AD =c 23. ∴CF :BE :AD =a 23:b 23:c 23 =a :b :c .故有△∽△′.(2)△∽△′⇒a 2,b 2,c 2成等差数列.当△中a ≥b ≥c 时,△′中CF ≥BE ≥AD .∵△∽△′,∴∆∆S S '=(a CF )2. 据“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围成的新三角形面积等于原三角形面积的43”,有∆∆S S '=43. ∴22aCF =43⇒3a 2=4CF 2=2a 2+b 2-c 2 ⇒a 2+c 2=2b 2.三、垂心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称为三角形的垂心.由三角形的垂心造成的四个等(外接)圆三角形,给我们解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例5.设A 1A 2A 3A 4为⊙O 内接四边形,H 1,H 2,H 3,H 4依次为△A 2A 3A 4,△A 3A 4A 1,△A 4A 1A 2,△A 1A 2A 3的垂心.求证:H 1,H 2,H 3,H 4四点共圆,并确定出该圆的圆心位置. (1992,全国高中联赛) 分析:连接A 2H 1,A 1H 2,H 1H 2,记圆半径为R .由△A 2A 3A 4知 .O A A A A 1234H H 1213212sin H A A H A ∠=2R ⇒A 2H 1=2R cos ∠A 3A 2A 4; 由△A 1A 3A 4得A 1H 2=2R cos ∠A 3A 1A 4.但∠A 3A 2A 4=∠A 3A 1A 4,故A 2H 1=A 1H 2.易证A 2H 1∥A 1A 2,于是,A 2H 1 A 1H 2, 故得H 1H 2 A 2A 1.设H 1A 1与H 2A 2的交点为M ,故H 1H 2与A 1A 2关于M 点成中心对称.同理,H 2H 3与A 2A 3,H 3H 4与A 3A 4,H 4H 1与A 4A 1都关于M点成中心对称.故四边形H 1H 2H 3H 4与四边形A 1A 2A 3A 4关于M 点成中心对称,两者是全等四边形,H 1,H 2,H 3,H 4在同一个圆上.后者的圆心设为Q ,Q 与O 也关于M 成中心对称.由O ,M 两点,Q 点就不难确定了.例6.H 为△ABC 的垂心,D ,E ,F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心.一个以H 为圆心的⊙H 交直线EF ,FD ,DE 于A 1,A 2,B 1,B 2,C 1,C 2.求证:AA 1=AA 2=BB 1=BB 2=CC 1=CC 2.(1989,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 分析:只须证明AA 1=BB 1=CC 1即可.设 BC =a , CA =b ,AB =c ,△ABC 外 接圆半径为R ,⊙H 的半径为r . 连HA 1,AH 交EF 于M . A 21A =AM 2+A 1M 2=AM 2+r 2-MH 2=r 2+(AM 2-MH 2), ①又AM 2-HM 2=(21AH 1)2-(AH -21AH 1)2 =AH ·AH 1-AH 2=AH 2·AB -AH 2=cos A ·bc -AH 2, ② 而ABHAH ∠sin =2R ⇒AH 2=4R 2cos 2A , Aa sin =2R ⇒a 2=4R 2sin 2A . ∴AH 2+a 2=4R 2,AH 2=4R 2-a 2. ③ 由①、②、③有∥=∥=H H H M A B B A A B C C C F 12111222DEA 21A =r 2+bc a c b 2222-+·bc -(4R 2-a 2) =21(a 2+b 2+c 2)-4R 2+r 2. 同理,21BB =21(a 2+b 2+c 2)-4R 2+r 2, 21CC =21(a 2+b 2+c 2)-4R 2+r 2. 故有AA 1=BB 1=CC 1.四、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简称为内心.对于内心,要掌握张角公式,还要记住下面一个极为有用的等量关系:设I 为△ABC 的内心,射线AI 交△ABC 外接圆于A ′,则有A ′I =A ′B =A ′C .换言之,点A ′必是△IBC 之外心(内心的等量关系之逆同样有用).例7.ABCD 为圆内接凸四边形,取 △DAB ,△ABC ,△BCD ,△CDA 的内心O 1, O 2,O 3, O 4.求证:O 1O 2O 3O 4为矩形.(1986,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题)证明见《中等数学》1992;4例8.已知⊙O 内接△ABC ,⊙Q 切AB ,AC 于E ,F 且与⊙O 内切.试证:EF 中点P 是△ABC 之内心.(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分析:在第20届IMO 中,美国提供的一道题实际上是例8的一种特例,但它增加了条件AB =AC .当AB ≠AC ,怎样证明呢? 如图,显然EF 中点P 、圆心Q ,BC 中点K 都在∠BAC 平分线上.易知AQ =αsin r . ∵QK ·AQ =MQ ·QN , ∴QK =AQQN MQ ⋅ =αsin /)2(r r r R ⋅-=)2(sin r R -⋅α. 由Rt △EPQ 知PQ =r ⋅αsin . A B CD O O O 234O 1A ααMB C KN ER O Q F r P∴PK =PQ +QK =r ⋅αsin +)2(sin r R -⋅α=R 2sin ⋅α. ∴PK =BK .α利用内心等量关系之逆定理,即知P 是△ABC 这内心.五、旁心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另两个内角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 一点,是旁切圆的圆心,称为旁心.旁心常常与内心联系在一起, 旁心还与三角形的半周长关系密切.例9.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证:r +r a +r b +r c =2p .式中r ,r a ,r b ,r c 分别表示内切圆半径及与a ,b ,c 相切的旁切圆半径,p 表示半周.(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分析:设Rt △ABC 中,c 为斜边,先来证明一个特性:p (p -c )=(p -a )(p -b ).∵p (p -c )=21(a +b +c )·21(a +b -c ) =41[(a +b )2-c 2] =21ab ; (p -a )(p -b )=21(-a +b +c )·21(a -b +c ) =41[c 2-(a -b )2]=21ab . ∴p (p -c )=(p -a )(p -b ). ① 观察图形,可得r a =AF -AC =p -b ,r b =BG -BC =p -a ,r c =CK =p .而r =21(a +b -c ) =p -c .∴r +r a +r b +r c=(p -c )+(p -b )+(p -a )+p=4p -(a +b +c )=2p .由①及图形易证.K r r r r O O O 213A OE C B a b c例10.M 是△ABC 边AB 上的任意一点.r 1,r 2,r 分别是△AMC ,△BMC ,△ABC 内切圆的半径,q 1,q 2,q 分别是上述三角形在∠ACB 内部的旁切圆半径.证明:11q r ·22q r =q r . (IMO -12)分析:对任意△A ′B ′C ′,由正弦定理可知OD =OA ′·2'sin A =A ′B ′·'''sin 2'sin B O A B ∠·2'sin A =A ′B ′·2''sin 2'sin 2'sin B A B A +⋅, O ′E = A ′B ′·2''sin 2'cos 2'cos B A B A +. ∴2'2''B tg A tg E O OD =. 亦即有 11q r ·22q r =2222B tg CNB tg CMA tg A tg ∠∠ =22B tg A tg =qr . 六、众心共圆这有两种情况:(1)同一点却是不同三角形的不同的心;(2)同一图形出现了同一三角形的几个心.例11.设在圆内接凸六边形ABCDFE 中,AB =BC ,CD =DE ,EF =F A .试证:(1)AD ,BE ,CF 三条对角线交于一点;(2)AB +BC +CD +DE +EF +F A ≥AK +BE +CF . (1991,国家教委数学试验班招生试题)分析:连接AC ,CE ,EA ,由已知可证AD ,CF ,EB 是△ACEA ...'B 'C 'O O 'E D的三条内角平分线,I 为△ACE 的内心.从而有ID =CD =DE , IF =EF =F A ,IB =AB =BC .再由△BDF ,易证BP ,DQ ,FS 是它的三条高,I 是它的垂心,利用 不等式有: BI +DI +FI ≥2·(IP +IQ +IS ).不难证明IE =2IP ,IA =2IQ ,IC =2IS . ∴BI +DI +FI ≥IA +IE +IC .∴AB +BC +CD +DE +EF +F A =2(BI +DI +FI ) ≥(IA +IE +IC )+(BI +DI +FI ) =AD +BE +CF .I 就是一点两心.例12.△ABC 的外心为O ,AB =AC ,D 是AB 中点,E 是△ACD的重心.证明OE 丄CD .(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分析:设AM 为高亦为中线,取AC 中点F ,E 必在DF 上且DE :EF =2:1.设CD 交AM 于G ,G 必为△ABC 重心. 连GE ,MF ,MF 交DC 于K .易证: DG :GK =31DC :(3121-)DC =2:1. ∴DG :GK =DE :EF ⇒GE ∥MF .∵OD 丄AB ,MF ∥AB ,∴OD 丄MF ⇒OD 丄GE .但OG 丄DE ⇒G 又是△ODE之垂心.易证OE 丄CD .例13.△ABC 中∠C =30°,O 是外心,I 是内心,边AC 上的D点与边BC 上的E 点使得AD =BE =AB .求证:OI 丄DE ,OI =DE .(1988,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题)分析:辅助线如图所示,作∠DAO 平分线交BC 于K . 易证△AID ≌△AIB ≌△EIB ,∠AID =∠AIB =∠EIB . 利用内心张角公式,有∠AIB =90°+21∠C =105°, Erdos ..I P A B C D E F Q SA B C D E F O K G O A BC D E F I K 30°∴∠DIE =360°-105°×3=45°.∵∠AKB =30°+21∠DAO =30°+21(∠BAC -∠BAO ) =30°+21(∠BAC -60°) =21∠BAC =∠BAI =∠BEI . ∴AK ∥IE .由等腰△AOD 可知DO 丄AK ,∴DO 丄IE ,即DF 是△DIE 的一条高.同理EO 是△DIE 之垂心,OI 丄DE .由∠DIE =∠IDO ,易知OI =DE .例14.锐角△ABC 中,O ,G ,H 分别是外心、重心、垂心.设外心到三边距离和为d 外,重心到三边距 离和为d 重,垂心到三边距离和为d 垂.求证:1·d 垂+2·d 外=3·d 重. 分析:这里用三角法.设△ABC 外接圆 半径为1,三个内角记为A ,B , C . 易知d 外=OO 1+OO 2+OO 3 =cos A +co sB +cos C ,∴2d 外=2(cos A +cos B +cos C ). ①∵AH 1=sin B ·AB =sin B ·(2sin C )=2sin B ·sin C ,同样可得BH 2·CH 3.∴3d 重=△ABC 三条高的和=2·(sin B ·sin C +sin C ·sin A +sin A ·sin B ) ②∴BCHBH sin =2, ∴HH 1=cos C ·BH =2·cos B ·cos C .同样可得HH 2,HH 3.∴d 垂=HH 1+HH 2+HH 3=2(cos B ·cos C +cos C ·cos A +cos A ·cos B ) ③欲证结论,观察①、②、③,须证(cos B ·cos C +cos C ·cos A +cos A ·cos B )+( cos A + cos B + cos C )=sin B ·sin C +sin C ·sin A +sin A ·sin B .即可.B C O IAO G H O G H G O G H 123112233练 习 题1.I 为△ABC 之内心,射线AI ,BI ,CI 交△ABC 外接圆于A ′, B ′,C ′.则AA ′+BB ′+CC ′>△ABC 周长.(1982,澳大利 亚数学奥林匹克)2.△T ′的三边分别等于△T 的三条中线,且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角相等.求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989,捷克数学奥林匹克)3.I 为△ABC 的内心.取△IBC ,△ICA ,△IAB 的外心O 1,O 2,O 3.求证:△O 1O 2O 3与△ABC 有公共的外心.(1988,美国数学奥林匹克)4.AD 为△ABC 内角平分线.取△ABC ,△ABD ,△ADC 的外心O ,O 1,O 2.则△OO 1O 2是等腰三角形.5.△ABC 中∠C <90°,从AB 上M 点作CA ,CB 的垂线MP ,MQ .H 是△CPQ 的垂心.当M 是AB 上动点时,求H 的轨迹.(IMO -7)6.△ABC 的边BC =21(AB +AC ),取AB ,AC 中点M ,N ,G 为重心,I 为内心.试证:过A ,M ,N 三点的圆与直线GI 相切.(第27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7.锐角△ABC 的垂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分别是H 1,H 2,H 3.已知:H 1,H 2,H 3,求作△ABC .(第7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8.已知△ABC 的三个旁心为I 1,I 2,I 3.求证:△I 1I 2I 3是锐角三角形.9.AB ,AC 切⊙O 于B ,C ,过OA 与BC 的交点M 任作⊙O 的弦EF .求证:(1)△AEF 与△ABC 有公共的内心;(2)△AEF 与△ABC 有一个旁心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答图
∵∠ABC=3∠C,∠ABC=∠3+∠5=∠4+∠5,
∴3∠C=∠4+∠5=2∠5+∠C,∴∠5=∠C,
∴CM=BM,
∴AC-AB=BM=2BE.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1.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 角形.
2.三角形按角分类: 三角形锐 直角 角三 三角 角形 形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2.如图1-5-3,△ABC中,∠A=90°,点D在AC边 上,DE∥BC,若∠1=155°,则∠B的度数为___6_5_°____.
图1-5-3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例2 已知,点P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不与 A,B重合),分别过点A,B向直线C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E, F,Q为斜边AB的中点. (1)如图1-5-4①,当点P与点Q重合时,AE与BF的位置 关系是___A_E__∥__B_F___,QE与QF的数量关系是__Q__E_∥__Q_F____; (2)如图1-5-4②,当点P在线段AB上,不与点Q重合 时,试判断QE与Q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如图1-5-4③,当点P在线段BA(或AB)的延长线上 时,此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画出图形并给予证明.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第5讲 直角三角形
全效优等生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嘉当 嘉当(1869~1951),法国数学家,法国 科学院院士.他对近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极 大的贡献.流形上的分析是当今极为活跃的 数学分支,嘉当可以称得上是该分支的重要 缔造者,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嘉当一生写过9本书,186篇论文.他 的作品中突现了深刻性与开创性.他的作
钝角三角形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2)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 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1.如图1-5-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AB,AD是
斜边BC上的高,DE⊥AC,DF⊥AB,垂足分别为E,F,则图
中与∠C(除∠C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B )
A.2
B.3
C.4
D.5
全效优等生
图1-5-2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解析】 ∵AD是斜边BC上的高,DE⊥AC,DF⊥AB, ∴∠C+∠B=90°,∠BDF+∠B=90°,∠BAD+∠B= 90°, ∴∠C=∠BDF=∠BAD, ∵∠DAC+∠C=90°,∠DAC+∠ADE=90°, ∴∠C=∠ADE, ∴图中与∠C(除∠C外)相等的角的个数是3.
90°,∠B=30°,AD平分∠CAB交BC于
点D,E为AB上一点,连结DE,则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D)
A.∠CAD=30° B.AD=BD
C.BD=2CD
D.CD=ED
图1-5-8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解析】 ∵在△ABC中,∠C=90°,∠B=30°, ∴∠CAB=60°, ∵AD平分∠CAB,∴∠CAD=∠BAD=30°,∴∠CAD= ∠BAD=∠B, ∴AD=BD,AD=2CD, ∴BD=2CD, 根据已知不能推出CD=DE, 即只有D错误,选项A,B,C都正确.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证明:如答图②,过点 D 作 DF⊥MN,交 AB 的延长线于点 F,
则△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A=DF.
∵∠1+∠ADB=90°,∠ADB+∠2=90°,
∴∠1=∠2.
在△BDF 与△PDA 中,
∠ DF1==D∠A2,, ∠DFB=∠DAP=45°,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选学) 例3 [全国竞赛预赛]如图1-5-7,点C是线段AB上一个 动点,∠A=∠B=30°,∠ADC=∠BEC=90°,若AB=8 cm,则CD+CE=______c4m.
图1-5-7 【思路生成】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 边的一半.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例1 如图1-5-1,在△ABC中,∠ABC=3∠C,∠1= ∠2,BE⊥AE,求证:AC-AB=2BE.
图1-5-1 【思路生成】延长BE,交AC于M,可证AB=AM,再证 明三角形BMC是等腰三角形.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等腰直角三角形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如图,如果在△ABC 中,AC=BC,∠ACB=90°,CD⊥AB 于点 D.则 (1)∠A=∠B=∠ACD=∠BCD=45°; (2)AD=CD=BD; (3)△ACD,△BCD,△AC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记住下面的结论: (1)等腰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是直角边的 2倍; (2)腰长为 a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2a2.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解析】 在 Rt△ADC 中,∠A=30°,得 DC=12AC,同 理 EC=12BC,所以 DC+EC=12AC+12BC=12AB=4 cm.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5.如图1-5-8,在△ABC中,∠C=
解:题干引论: 证明:如答图①,过点D作DF⊥MN,交AB于点F,
全效优等生
例4答图①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则△ 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A=DF. ∵∠1+∠FDP=90°,∠FDP+∠2=90°, ∴∠1=∠2. 在△ BDF 与△ PDA 中, ∠ DF1==D∠A2,, ∠DFB=∠DAP=135°, ∴△BDF≌△PDA(ASA). ∴BD=DP. (1)BD=DP 成立.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品难读也是一大特点,正因为如此,使得嘉当直到晚年(1930 年以后)才成大名,当然这也和嘉当本人的谦让及当年垄断法 国数学界的流派有关.自1930年以后嘉当对近代数学的影响与 日俱增,时至今日,他的全集仍是有待微分几何工作者发掘的 一个巨大宝藏.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解:(1)AE∥BF,QE=QF; (2)QE=QF. 证明:如答图①,延长FQ交AE于点D. ∵AE∥BF,∴∠1=∠2. ∵∠3=∠4,AQ=BQ, ∴△AQD≌△BQF,∴QD=QF. ∵AE⊥CP, ∴QE为斜边FD的中线, ∴QE=QF.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全效优等生
图1-5-9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思路生成】(1)过点D作辅助线DF,构造三角形BDF使 △BDF≌△PDA,可以证明BD=DP;
(2)过点D作DF⊥MN,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BDF≌△PDA,可以证明B思维训练
6.如图1-5-10,将Rt△ABC绕直角顶点C顺时针旋转 90°,得到△A′B′C,连结AA′,若∠1=20°,则∠B的度数是
A.70°
B.65°
(
)B
C.60° D.55°
全效优等生
图1-5-10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常用方法.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3.如图 1-5-5,已知在 Rt△ABC 中, ∠ABC=90°,点 D 是 BC 边的中点,分别 以 B,C 为圆心,大于线段 BC 长度一半的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 BC 上方的交点 为 P,直线 PD 交 AC 于点 E,连结 BE.则下 列结论:①ED⊥BC,②∠A=∠EBA,③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图1-5-4 【思路生成】(1)证△BFQ≌△AEQ即可; (2)延长FQ交AE于点D,证△AQD≌△BQF,推出QD= QF,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 (3)延长EQ,FB交于点D,证△AQE≌△BQD,推出QE =DQ,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
7.已知:如图1-5-11,△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
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
求证:BD=AE.
证明:∵△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DF≌△PDA(ASA).
∴BD=DP;
(2)BD=DP.
例4答图②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证明:如答图③,过点 D 作 DF⊥MN,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 则△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DA=DF. 在△BDF 与△PDA 中, ∠F=∠PAD=45°, DF=DA, ∠BDF=∠PDA, ∴△BDF≌△PDA(ASA). ∴BD=DP.
全效优等生
大师导航 归类探究 自主招生交流平台 思维训练
等腰直角三角形 例4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AC=90°,AB= AC,直线MN过点A且MN∥BC.以点B为一锐角顶点作 Rt△BDE,∠BDE=90°,且点D在直线MN上(不与点A重 合).如图1-5-9①,DE与AC交于点P,易证:BD=DP.(无 需写证明过程) (1)在图1-5-9②中,DE与CA延长线交于点P,BD=DP 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 由; (2)在图1-5-9③中,DE与AC延长线交于点P,BD与DP 是否相等?请直接写出你的结论,无需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