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变迁、评价与走向
——基于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1、本文研究方法:质化研究
理由:本文根据“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变迁这个现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标准化编码和可靠性检验,再次基础上作出评价和对未来进行预测,符合质化研究方法的一般过程。
2、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
定义与特点:
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是Habermas于1968年提出的两种研究范式。量化研究是针对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根据已有的理论,提出一系列假设,并根据数据的客观分析,证明假设的接受与否,而证实理论是否正确,重在经验证实;量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对象已经被抽象提取出来、且该领域研究者对此已达成共识,先提出研究假设,再用实验、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
质化研究是指对发生的某一现象,研究者提出问题,采用各种数据、工具去推断结论的方法,重在解释架构。质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知识、主观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问题,无需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共识,研究的意义存在于关系之中,是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
量化研究的优点在于它能测量许多人对一些有限问题的反应,并促进数据的比较与统计集合,使得研究发现得以简洁而经济的呈现。而质化研究的优点则是在于产生少数个案的丰富数据,促进我们对研究个案和情境的了解。
区别:
研究目标:
量化研究重视预测控制,目标是解释研究对象的普遍性特征,阐明社会现象之间客观的、必然的联系,总结出不受时空限制的社会规律,并作出判断和预测,证实一种普遍存在性,寻求共识;而质化研究重视对意义的理解,描述和解释特定研究情境中人们的经验,理解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意义,研究结果的表述方式是日常生活语言,并结合研究对象的语言来描述一个事件、经验或现象,它反对普遍规律性和预测,重在解释;
研究对象:
量化研究强调事实的客观实在性,研究对象是一些事实、变量和固定不变的客观事物,研究者通过经验的、数量化的方法发现研究对象运动变化的规律,在量化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是主客观二元关系;而质化研究强调对象的主观意向性,研究对象是具体而变化的故事、事件及其过程和意义等方面,人们不能独立地认识现实,现实也不能被完全地被了解,都要受到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带有个人价值观念;
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注重经验证实,预先假定一个独立的实在,然后探查我们如何成为实在的一部分,以及我们如何知道那个实在;量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对象已经被抽象提取出来、且该领域研究者对此已达成共识,先提出研究假设,再用实验、测量等方法进行验证,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质化研究注重解释建构,质化研究关注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此基础上构建外部的实在。相应地,质化研究的前提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热情、已有知识、主观价值判断来选择研究问题,无需得到该领域研究者的共识,研究的意义存在于关系之中。
研究路径:
量化研究是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回顾,从大量的理论推演中得到假设,并通过搜集数据来验证假设;而质化研究则是从某种现象中萌生出概念和理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一种诞生理论的研究方法;
数据采集:
量化研究最典型的数据搜集方法即是采用量表,量表所呈现的问题是结构性的,为的是要搜集结构性的数据;质化研究数据搜集主要采取半结构访谈的方式;
数据分析:
量化研究的常用数据分析方法是利用SPSS、LISREL等软件进行分析,以及做好控制变量和调节变量;而在质化研究中,采用了自然式探究和持续比较的分析方法,具体体现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主题编码。开放式编码将数据进行初步概念化,并进行分类,主轴编码是通过搜集开放式编码后的类别之间的关系,便于将这些类别集合到更高级别的主题;最主题编码,通过集合相似的主题最后得到几个维度,这便构成理论框架的基础。
结果讨论:
量化研究中,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直现结果即是假设是否成立,就是之前所说的假设验证结果如何。在质化研究中,数据在经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主题编码之后,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理论,通过不断的回归、修正,达到所谓的“理论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