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题目:浅谈梅山水库摘要:梅山水库位于中国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史河上游,是以防洪、灌溉、发电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库,也是治理淮河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

这个巨大的水利工程,标志着我国的水利建设正向着更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

兴建的目的使河流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一般年份的平均降雨量达1,100毫米左右。

所以梅山水库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水源之一,灌溉下游的安徽、河南二省五县区383万亩农田。

除此之外,梅山水库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综合效益有了很大的发展。

关键字:梅山水库、水库兴建与枢纽、风景、发展与前景、综合效益前言:安徽是水利大省。

在全国七大江河中,有长江、淮河横穿省境,境内众多支流遍布淮河两岸、长江南北;由于安徽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带,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气候条件,既给安徽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了便利,也给安徽的防汛抗灾带来了巨大压力。

因此,兴皖之要,其枢在水,除水害、兴水利,加强水利建设,以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是安徽人民肩负的历史重任和共同的任务。

五十年来,安徽人民围绕除害兴利,筑堤建站,疏河,建库,修塘建坝,开展水土保持,发展小水电,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大搞水利建设,极大地改变了安徽水利条件,开创了安徽当代治水的新局面。

一.简介梅山水库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游,坐落于有“红军故乡、将军摇篮”之誉的安徽省金寨县县城南端。

它位于史河上游,坝址在安徽省金寨县梅山镇大小梅山之间。

水库上游主要支流有竹根河、白沙河、麻河、白水河等11条山溪河流。

库区流域面积1970平方公里,占史河全流域面积6880平方公里的28.6%,总库容23.37亿立方米。

相应洪水位140.77米,防洪库容11.39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96亿立方米,死库容4.02亿立方米,汛期限制水位125.27米,防洪标准万年一遇。

二.水库兴建1953年12月,成立梅山水库工程指挥部,1954年3月动工,1956年4月除遂洞工程外,主体工程基本完成。

家乡水库的作用以及对家乡人的影响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家乡水库的作用以及对家乡人的影响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家乡水库的作用以及对家乡人的影响港航院10级于淼1003010204一、家乡水库介绍1、莲花湖水库情况简介(2)湖:莲花湖,是人工湖。

全长99.9公里,宽0.54公里。

(3)水文气象:莲花湖区属中温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库区地处山区,呈现出明显的小区域气候,沿湖两岸多属温凉半湿润丘陵漫岗气候。

(4)所属水系:这里属牡丹江水系,发源于长白山,南北流向,经过几个梯级汇至此,因修建莲花湖水电站而形成莲花湖水库,东西两侧支流呈羽状汇入干流。

莲花湖旅游区境主要有2条较大的支流,即二道子河、三道子河。

2、小龙爪水库情况简介(2)水位特征:总库容1304万立方米,校核洪水位310.23米,设计总库容1267万立方米,设计洪水位310. 04米,兴利〔汛限)库容1140万立方米,兴利〔汛限)水位309.40米,死库容93 万立方米,死水位300.30米。

(3)水文气象:本地区属寒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燥热;春季风大易干旱;秋季降温急剧,常发生冻害。

据林口县气象站资料统计,该地区极端最高气温37℃,极端最低气温-38℃,多年平均气温2.5℃左右。

多年平均降水量525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份。

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E601)740mm。

年最大风速32m/s,年平均风速约2.7-2.8m/s。

该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南风,约占全年的15%。

全年无霜期110-135天。

最大冻土深度约1.8m,冰冻厚约0.95m。

(4)流域情况:小龙爪沟是乌斯浑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林口县南部的翠头山,小磐岭等浅山丘陵区,由南向北流经新龙爪、小龙爪等村屯,于牡佳铁路下游附近汇入鲶鱼河。

小龙爪水库以上为浅山丘陵区,下游为河谷平原区,坝址以上集水面积84平方公里,河道长16公里,平均比降77‰。

(5)水库组成:水库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洞、供水取水塔组成。

该水库釆用5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 年一遇洪水校核。

(6)水坝:土坝为粘土斜墙坝,坝顶高程310.83米,防浪墙顶高程312.03米,坝长410米,最大坝高16.62米,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流堰为实用堰,堰顶高程304.00米,净宽16米,设两孔弧形闸门,二级底流消能。

水利概论论文

水利概论论文

水利概论论文水利施工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础性工程,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水利概论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水利概论论文篇1浅析季节冻土区水利工程基础设计我国冻土地区的范围十分广泛,季节冻土的冻胀现象对一个地区经济的影响非常的明显,这也会使得水利工程基础设计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针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基础的质量及性能,本文主要结合某省季节冻土地区的特点,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1、冻胀土概述除了很少一部分工程坐落在岩石地基之外,很多都处于软土地基上,在这些软土地基当中还掺入了很多的细碎颗粒,通常都是粉质土或者是粘土,根据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当中所制定的行业标准,如果土壤颗粒直径在0.05mm之内,且其土粒的质量超过土样总质量的6%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判定其为冻胀土。

2、水利工程冬季工作的具体条件水利工程在冬季施工的过程中会受到严寒和气温作用的影响,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多工程都处在软基的位置上,基土的粒径相对较细,通常其土质类型都是冻胀土,土的冻胀型较为明显,水利工程是和水相关同时也是短桩的一个特例。

3、地基土产生冻胀的原因分析地基土出现冻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水分在结冰之后出现了严重的膨胀现象而导致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出地基土出现冻胀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水分、土质和负温这三个因素,水分本身具有非常强的流动性以及渗透性,在这一过程中水分会向下部的土体流动,之后分布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这样就使得水分出现了位置上的移动,迁移的主要结果就是在冻结面和冰夹层中间形成了一个冰透镜,这样也就使得冰层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膨胀现象,地表和之前比起来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隆起问题,通常,水分的含量和地下水位之间是正向的关系,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分迁移也就越便利,所以水分的迁移通常会发生在细粒土当中。

4、基础设计的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4.1预防冻害的措施在确保建筑物位置的基础上,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地市相对较高,地下水位不是很高,同时地表水及冻胀性不是很强的场地,如果选择了低洼的场地,我们一定要保证地基的高度。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文化素质课结业考核小论文家乡的“坎儿井”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类1216班姓名:代巍学号09091216152012年12月27日家乡的“坎儿井”工程摘要: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新疆,这里有高山有湖泊有戈壁有草原有沙漠,但新疆主要气候还是干旱的,降水量很少,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人们创造出了坎儿井这种水利工程。

坎儿井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巨大成就。

它的出现解决了新疆千百年来干旱地带的灌溉问题,是新疆历代人民的智慧的产物。

研究坎儿井的来源及其发展, 是我国水利史历史地理和科技史上的重大课题。

它来源于何处, 起于何时?坎儿井有何价值及其未来发展状况?我将对此予以探讨。

关键词:坎儿井;坎儿井的历史;坎儿井价值;坎儿井保护;一、前言新疆的坎儿井,是历史上因缺乏对各山溪的地表径流通过长距离戈壁滩引入灌区手段的情况下,根据当地水文地质的特点,用暗渠引取地下潜流的一种特殊灌溉水利工程。

长期以来,是缺水地区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生命源泉。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

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

吐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

究其原因,首推吐鲁番地区绿洲外围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

据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强烈发展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6. 87%,而非荒漠化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 8%。

水资源日渐短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坎儿井水流量也逐年减少。

二、坎儿井的起源第一种学说介绍说波斯是世界上特别是在中东、西亚拥有坎儿井最多的国家-,据说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

有人推测,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坎儿井可能也就传到了新疆。

新疆是丝绸之路的中心,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方。

新疆坎儿井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可能受东来的影响外,亦不能排除古代中东中亚、特别是波斯西来的影响,但何时传来,如何传来,尚缺乏这方面的历史记载和有根据的佐证。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共五则)第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论文中国水资源与水利现状摘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加上区域水土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衡,水问题更严重。

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减少洪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兴修高水平水利设施及加强人们对水资源及水利的认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兴修水利不仅可以除去水害,还可用于发电,水能发电绿色环保在中国以至世界未来的发展中将占据重要地位,造福人类。

关键词:水资源水资源困局水利建设水力发电引言:在此介绍中国水资源现状及水利设施的建造及其功能以帮助人们对中国的水资源现状有一个更好地认识,加强人们的节水环保的意识,并了解水利设施的建造及其作用。

正文:中国水资源现状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13.86亿km³,但地球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极其不均匀的,地球上约有96.5%的水是海水。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又较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约为400万km³,仅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而且在时空上的分布又很不均衡。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的水资源储量相当丰富。

将河川径流量作为动态水资源,近似的代表水资源。

则中国的河川径流量为277115亿m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即便如此,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仍不容乐观。

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跨越了从寒温带到热带等9个气候带,从东南到东北,呈现出由湿润、半湿润到干旱、半干旱乃至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各地水文循环情势有明显差异,表现出有很强的地域性。

因此,中国降水具有年内、年际变化大,区域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区域年降水量因水汽条件,气团运行等多种因素影响,呈随机性变化,使得丰、枯水期年水资源量相差悬殊,丰、枯年交替出现,或连涝、连旱持续出现都是有可能的。

汛水期水量集中,不便利用;枯水期水量锐减,又满足不了需水要求。

我国的“水”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水资源短缺,二是水污染严重。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聊城市是华北地区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但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曾一度有着“江北水城”的美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迁等等自然和认为各方面的原因,昔日的“江北水城”将要不得不面临“无水、无水之城”的尴尬。

作者作为一个聊城人,目睹家乡的严峻形势,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和研究家乡的水利形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华北平原。

作为鲁西北重镇,聊城市一直享有“江北水城”的称号,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人口需求的增多,气候的变化等等原因,“江北水城”已经不再名符其实。

作为鲁西北的农业大市,同时也是华北平原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加上由于高污染企业的不法行为,我的家乡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缺水危机。

本文将从水资源分布,水污染形势等几个方面描述我的家乡聊城市的水资源状况,介绍一下我市现有的水利设施概况,结合比较二者的不协调性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自己的家乡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江北水城水污染资源性缺水水利设施建设【正文】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属海河流域, 也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必经之地。

全市总面积8715 平方公里, 属于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区域内河道以马颊河、徒骇河为主干, 流域面积大于100 平方公里的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赵王河、小运河、周公河、西新河、四新河等。

古老的京杭运河贯串全境, 位于城区的东昌湖是江北最大的人工内陆湖泊, 总面积近6 平方公里。

特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水域景观, 使得聊城成为闻名全国的“江北水城”,然而昔日的”江北水城”如今也要面临“污水,无水“的尴尬了。

资源性缺水是根源聊城市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组成。

地表水资源主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 km2 的河道近200 条,100~300 km2 的34条,大于300 km2 的10 条。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结课论文学院: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家乡的水利水电工程——舟坝水电站摘要:站本身存在的弱点,优化了枢纽布置及建筑物设计,降低了工程风险,节约了工程投资,降低了工程运行期的成本。

本文对此进行简要介绍。

关键词:设计优化调整;工程投资;工程风险;舟坝水电站1 舟坝水电站的简单介绍1.1 地理位臵和设计结构舟坝水电站位于四川乐山市沐川县舟坝镇,系马边河干流梯级开发的第五级电站。

电站距河口46km,距乐山106km,距下游黄丹电站17km。

水库总库容1.84亿m3 , 调节库容1.137 亿m3 , 备季调节能力。

电站装机容量102MW , 装2 台51 万MW 的发电机组, 尾水直接与黄丹电站库尾相连。

电站工程规模属大( 2) 型, 工程等别为二等工程。

永久性主要建筑物按2级建筑物设计, 次要建筑物按3级建筑物设计;正常蓄水位429.00m。

电站为重力坝引水式电站,坝轴线位于舟坝大桥上游约270m 处,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72.50m,坝顶长度172m,洪水全部由溢流坝5个表孔下泄,采用台阶溢流面结合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工进行消能。

岸式进水口布臵在左岸, 距大坝约70m,两条有压引水隧洞穿越左岸山脊接厂房,分别长约294m 及269m。

发电厂房布臵在舟坝大桥下游左岸约600m 处。

电站枢纽布臵见图1。

图1舟坝电站枢纽布置示意1.2 地理特点枢纽区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T3x j ) ,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地层为T5~83x j 。

其中数层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 夹薄煤层或煤线,砂质泥岩层理发育,失水崩解呈片状, 泥岩遇水软化、失水干裂崩解呈碎粒状;岩石矿物成分以泥质为主,强度低,属软岩。

双数层以砂岩为主夹泥岩或煤线,呈厚~巨厚层状,完整性较好,岩石中等坚硬。

枢纽区地质构造形式主要表现为顺层发育的层内挤压带,根据坝区勘探揭露的层内挤压带共有5条( j1 ~j5 ) ,其中j1、j2 发育在T73x 层内上部及底部, j3、j4 在T63x j层内部, j5 在T53x j顶部。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11xxxxx大学[水利工程概论论文]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班级:xxxxx专业:xxx指导老师:xxxx完成日期:xxxxx中国水利现代化和崭新水利理论的构成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全文中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传统的水利建设理论与现实的冲突越来越尖锐,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显现。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相和谐等现代观念的形成,应当认真总结传统水利建设理论的得失,建立能够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现代化需求的新的水利建设理论已成为必然。

关键词:水利现代化新水利理论目录一20世纪的水利建设发生了问题1.1流域水循环的短路化1.2流域水循环的绝缘化1.3流域生态系统的孤立化二、流域的生态状况恶化2.1流域的人工化2.2流域的连续性被破坏2.3资源的研发速度少于再造速度2.4污染物排放量少于流域中氧能力2.5生物种的绝种速度少于新生速度三、流域内的社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3.1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3.2不断恶化的海河流域生态系统四、中国水利的现代化4.1水利现代化与社会经济的发展4.2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准五、崭新水利理论的构成中国水利现代化和新水利理论的形成一、20世纪的水利建设发生了问题20世纪我国的水利建设是以“兴利”、“除害”为目标,大量兴建大坝、堤防、闸涵、渠道、机井等水利工程,以满足防洪、发电、城市供水、灌溉、航运、水产等多方面的要求。

但是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必然要改变流域水循环的状况,出现了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

㈠流域水循环的短路化流域水循环的短路化是指由于水利工程的大量建设使流域水循环的时间过程加快的现象。

在自然状态下,流域内的降雨在落到地面后,一部分经过地表产汇流的过程汇入河道,再流入湖泊和海洋,另一部分渗入地下,通过渗流缓缓地回归河道,形成河流的基流,整个流域的水循环时间过程较长,河流的基流分布较均匀,地下水位保持正常水平。

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

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

XXXXXX大学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治理黄河的关键工程——小浪底水利工程姓名:xxxx学号:xxxxxxxxx[摘要]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控制工程,这项工程意义重大,作用突出,效益广泛。

本文从建造背景、设计特点、功能贡献、移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五方面,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

关键词:小浪底水利枢纽功能贡献移民工程国民经济评价此篇论文就我省内对黄河治理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介绍。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黄河带给中华民族的不仅仅是利益同时也有频繁又深重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黄河流域相继兴建了一批重要的水利枢纽、堤防、灌区、泵站、水闸以及蓄滞洪区等基础设施,为黄河流域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

而黄河干流上的小浪底水利枢纽,以其位置和作用的重要性、设计与建设的复杂性、效益与影响的广泛性,以及成就与经验的宝贵性等,堪称水利工程的经典之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概况小浪底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

由于该大坝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村,故而以小浪底命名了该工程。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 m,正常高水位275 m,库容126.5 亿m3,淤沙库容75.5 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 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 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 亿m3。

死水位230 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 m,防凌限制水位266 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 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 m3/s。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1991 年9 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 年9 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7 年10 月截流,2000 年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 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08 年12月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共同主持的竣工技术预验收,2009 年4 月通过国家竣工验收。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此外,还可以减免因分洪和扒口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遇到大洪水时的分洪扒口,会使分洪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大大恶化,病毒和细菌极有可能在人们临时迁至的安全区传播蔓延。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少对防洪区的运用几率,减免因防洪蓄洪造成的生态影响。
二、减少血吸虫病的蔓延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关键问题是消灭中间宿主钉螺、控制钉螺扩散。钉螺的扩散与蔓延和洪水淹没地区的面积呈正比。如果发生大洪水而造成分洪、溃口,钉螺随草茎、残叶顺水漂浮,将使钉螺大面积扩散,引发血吸虫病的蔓延。
三峡建库后,因水库的调节作用,枯水期下泄流量增加,不论从同一流量标准出现天数的减少,还是流量频率的提高来说均较显著。同时提高了污水稀释比,降低含盐浓度,改善了水质,减轻了污染,河口水体中氯化物峰值有所减弱,对改善水环境效果良好。另外减少了枯水期每月间和不同水文年间下泄流量的变幅,使下游水质控制条件趋于稳定,保证率提高。
总体说来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只要认真对待库区后续的相关问题,趋利避害,就能维持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平衡。
[参考文献]:
[1]钮新强 《三峡工程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2]黎安田《长江流域的水与可持续发展》-北京: 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洪水得到调节,洪灾减少,有利于中下游平原血吸虫病的防治。此外,库区水位稳定后,钉螺扩散范围减少,也减少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三、减少洞庭湖的泥沙,增加枯水量,改善水质
洞庭湖由于长江每年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致使湖床逐年淤积,加之围湖垦殖,湖面缩小,生态功能恶化,湖泊逐渐走向衰亡。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分流入湖的泥沙从而使洞庭湖年平均淤积量仅相当于目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可延长洞庭湖寿命,改善湿地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篇一:水利水电工程论文浅谈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我来自农村,从小就耳闻目睹了到了旱季农民们愁眉苦脸的样子,面对枯涸的麦苗,他们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我便从心底里想为我们农民做点什么。

本学期,在杨老师的指导下,修了水利水电工程概论这门课,虽不能说是很专业,但也确实了解到与水利工程相关的知识,下面我就就了解到的及课本上的知识做一下总结,写下自己的收获,作为结课论文。

一.华北干旱缺水的背景与现状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供给水源。

三条河的供水面积约144万km2,占全国面积的15%。

该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棉、油的主要产区。

2000年:人口4。

37亿,占全国34。

8%;GDP3。

13万亿元,占全国32。

3%;灌溉面积3。

46亿亩,占全国42%,农业产出约相当全国的40%。

该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对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1977年联合国水资源大会向全世界发出警告 :“水资源危机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又一严重危机。

”这一警告所述之现象在我国华北地区已初现端倪。

我国华北出现严重干旱的区域为黄、淮、海流域 ,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北京和天津等省区。

二.农业水利工程简介农业水利工程是以水文学和水力学及工程力学为基础,研究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和改变区域水情分布,消除水旱灾害,科学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的综合性学科。

随着社会经济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水危机的日益加剧,我国的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城市供水、城市绿地灌溉、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洪、城市喷泉设计、跨流域调水、水利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

由于水资源总量有限,城市和工业用水日益增加,它在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水危机中将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浅谈均质土坝渗漏和水中倒土法筑坝学院:经管学院班级:金融101姓名:王福东学号:2010014044浅谈均质土坝渗漏和水中倒土法筑坝金融101 王福东2010014044【摘要】:汾河水库作为山西最大的水库,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人工水中填黄土均质坝。

这种均质土坝发生渗漏是要进行灌浆和回填粘土来加固。

水中倒土法筑坝是苏联一种大众性的先进的筑坝经验,施工较为简单易行。

【关键字】:汾河水库均质土坝渗漏水中倒土法一、汾河水库简介我的家乡在山西太原,山西省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制约山西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也是山西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汾河水库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水库,2003年11月,引黄入并工程正式建成并向省城太原市供水后,又成为我省最大的饮用水水源地。

汾河水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娄烦县境内下静游村至下石家庄之间。

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总面积32平方公里。

汾河水库是由国家水利部北京水利勘探设计院规划,苏联专家古列耶夫、马索科夫帮助设计的,容量为7.21亿立方米,相当于十三陵水库容量的十三倍半。

最高水线海拔1131.4米。

汾河水库于1958年11月25日,汾河水库总指挥董登瀛宣布汾河水库全面动工,1958年7月拦洪蓄水,在当时缺乏机械、能源和建筑材料的条件下,就地取材,靠肩扛手拉历时2年于1960年竣工,1961年投入使用,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人工水中填土均质坝。

汾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268平方公里,最大回水长度18km,最大回水面积32km2。

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大(Ⅱ)型水利枢纽。

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设计,两千年一遇洪水校核。

汾河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泄洪排沙洞、输水洞和水电站五部分组成:水库主体工程--大坝,主坝坝型为均质土坝,采用土物质结构为世界第一先例。

坝高61.4米,底宽485米,顶宽6米。

坝长1002米,号称“第二官厅水库”。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

水利概论论文4000字篇一:水利概论论文别让地球失血水是地球上万物的命脉所在,水滋润万物、哺育生命、创造文明。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极其不均匀。

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

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

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

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水与空气,食品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

人体的50%到60%的重量是水份,儿童体内水份多达80%。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水资源总量的3%,而这3%淡水中,可直接饮用只有0.5%。

所以说,水是人类宝贵资源,是生命之泉。

然而,水污染在世界上相当普遍而又严重。

当水中的有害物质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这就会产生污染。

这些有害物质包括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有毒物质,各种废气物和放射性物质等。

水污源的来源主要是未加工的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

死亡有机污染它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造纸污水、农业污水及都市垃圾。

死亡有机质能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还能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

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小溪的自我净化能力。

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有机和无机化学药品污染这些化学药品来源于化工厂、药厂、造纸厂、印染厂和制革厂的废水,以及建筑装修、干洗行业、化学洗剂、农用杀虫剂、除草剂等。

绝大部分有机品会积累在水生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后中毒。

被有机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得到净化,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小论文中国水利概论一、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繁荣。

水是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的、相互功能的、开放型的系统。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建立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并不断获得成功基础之上的。

当前,水利融入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发展的大的系统工程之中,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基础、前提和保障。

在学习完中国水利概论课程后,我对水利资源及水电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中国水利水能资源概况1、我国水资源现状中国地域辽阔,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m3,其中多年平均年河川径流量为27115亿m3,多年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m3,据世界第六位。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故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

1995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 m3,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降水是中国河川径流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所以中国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和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有着基本一致的规律和特点,河川径流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与降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对应关系。

降水量多的湿润地区,一般也是河川径流量充沛的丰水地区,降水量少的干旱地区往往也是河川径流量贫乏的缺水地区。

因此,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相差悬殊,与人口、耕地、矿产和经济分布不相匹配。

2、我国水能资源现状中国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能蕴藏量极为丰富,但在水能总蕴藏量中,有一部分是不能开发的。

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量为378530MW,相应年发电量为19200亿KW·h,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大江大河水能资源,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小水电资源和潮汐水能资源。

据统计,全国小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57亿kW,相当于年发电量13700亿KW·h。

我国的水能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也很不平衡。

经济较发达的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谁能资源合计只占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6.8%,西南地区则集中了全国可开发水能资源的67.8%,绝大多数举行水电站都位于这个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及其他一些原因,只开发了极小的部分。

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 水利概论论文 - 副本

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 水利概论论文 - 副本

水利概论论文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水利一班姓名吕明明学号3012205112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摘要:自本学期伊始,学校开设了水利概论这门课程,我们从这门课中学到了许多关于水利方面的知识。

而在最后一次课中,我们又看了历年来工程事故的视频,无法不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因此我将以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些问题作为我的结课论文。

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工程建设关系着国民经济,但随着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工程的运行与维护受到干扰,加之部分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处理好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呈现的问题才是头等大事。

下面我将对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一下简要分析。

关键词:工程建设生命安全水利事故(一)水资源问题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国土面积、耕地、人口分别占全国的64%、60%和46%,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其中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7%,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尖锐的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水资源情势发生明显变化,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13%,其中海河流域减少25%。

从总体看,我国水资源禀赋条件并不优越,尤其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任务重,。

而在南方,水量相对丰沛,一般情况下常年有水,暴雨洪水频发,比如,1954年和1998年,长江流域梅雨期内连续出现9次和11次大面积暴雨,形成全流域大洪水;1975年8月,受台风影响,河南驻马店林庄6小时降雨量高达830毫米,超过当时的世界纪录,造成特大洪水,导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

而这些也导致了我国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使水生态更加脆弱,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治水任务繁重,水利工程建设迫在眉睫,工程任务难度极大。

(二)泥沙淤积以葛洲坝水电站为例,根据宜昌站二十五年泥沙测验资料,平均每年泥沙输移癖量约5.26 亿吨。

根据颗粒分析:其中小于0.1毫米的冲泻质泥沙4.64亿吨;0.1~1.0毫米以上的粗沙、砾石、卵石约57万吨,全部推移。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甘肃河西走廊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一、项目概况甘肃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是以水利工程建设为骨干、治水改土为中心、扶贫移民为主体、发展农业灌溉的国家重点综合开发工程。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酒泉地区玉门市和安西县境内。

疏勒河流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段,干流全长670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10.31亿m3,流域面积4.13万km2,流域内有昌马、双塔、花海三大灌区,分别在玉门市、瓜州县的27个乡镇、3个国营农垦农场。

为了解决甘肃中部干旱地区和南部高寒阴湿山区11个县数十万人的贫困问题,甘肃省政府提出“兴西济中、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根据世行扶持贫困和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宗旨,决定开发疏勒河流域,利用疏勒河流域丰富的水土资源,解决甘肃中南部地区数万移民的贫困问题。

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于1994年完成了可研报告。

1995年10月,世界银行专家对项目进行了正式评估。

该项目经国务院批准,并列入国家“九五”计划甘肃省重点项目。

1996年7月2日中国政府在华盛顿与世界银行正式签署《项目协定》、《开发信贷协定》、《贷款协定》。

确定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5亿美元,概算总投资26.73亿元,新开发土地54600公顷,安置移民20万人,发展灌溉面积97800公顷。

二、工程主要项目1、水利工程包括在疏勒河上游建设昌马水库枢纽工程,并进行昌马、双塔和花海3个灌区的灌溉系统改、扩建。

工程完成后年供水量将由6.36亿m3增加到10-86亿m3,增加71%;灌溉面积由4.36万hm2增加到9.82万hm2,新增125%;新打机并490眼;新建水电站3座,总装机容量3.23万kW。

水库总库容1.94亿m3,枢纽坝高54.8m。

坝顶长度366m。

2、扶贫移民扶贫移民安置工程是项目的主体,计划该省中南部干旱山区11个县申移民20万人到项目区,其中有少数民族4万人。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热点问题水利概论结课论文水利热点问题:怒江的开发一、怒江的介绍怒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又称潞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

它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怒江第一湾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入云南省折向南流,经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流入缅甸后改称萨尔温江,最后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从河源至入海口全长3240公里,中国部分2013公里,云南段长650公里;总流域面积32.5万平方公里,中国部分13.7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约700亿立方米,省内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面积8.7%。

怒江干流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是我国重要的水电资源之一。

二、怒江开发热议怒江的开发一经提出,就成了热点问题,现在主要分为“主坝派”和“反坝派”1、“主坝派”则认为,怒江13级水电开发每年可为全国创造价值300多亿元,既能改变当地的贫穷状态,又能减少我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按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实力,在怒江上建水坝工程安全不存在问题,由于建坝后减少河床下切和冲刷具有消能作用,还能减轻怒江的地质灾害。

1)怒江水能开发的优势(1)怒江水能资源开发具有突出的经济优势水能资源富集;怒江干流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4258万千瓦,中下游河段───色邑达至中缅边界全长742千米,天然落差达1578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2132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000亿度;开发条件较好;按照现有的两库十三级规划,需要搬迁人口5万余人,移民人口大约为三峡电站移民人口的1/20;淹没土地少,沿江耕地较分散,河谷地带基本上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水库淹没耕地五万八千余亩;由于开发条件优越,整个怒江水电开发的投资预计约900亿,单位千瓦造价仅相当于三峡电站的40%左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电站建设条件优越;根据多年水文资料,怒江洪峰流量较小,怒江开发所需的泄洪建筑和导流工程投资小;流域干流两岸均有公路通过,建设期间的对外交通已经初步形成,可大大节约建设费用。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

水利毕业论文范文水是生命之源,是工业发展和城市生存的基础,国民经济的命脉。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利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水利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析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控制措施1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

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素,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 水利水电工程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1)因水库沉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或者是因为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等都会产生一些社会话题。

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沉没损失,对库区内只在高水位时才被沉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严重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聊城市是华北地区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但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优势,曾一度有着“江北水城”的美名。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气候的变迁等等自然和认为各方面的原因,昔日的“江北水城”将要不得不面临“无水、无水之城”的尴尬。

作者作为一个聊城人,目睹家乡的严峻形势,深感有责任也有义务了解和研究家乡的水利形势,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摘要】聊城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华北平原。

作为鲁西北重镇,聊城市一直享有“江北水城”的称号,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人口需求的增多,气候的变化等等原因,“江北水城”已经不再名符其实。

作为鲁西北的农业大市,同时也是华北平原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加上由于高污染企业的不法行为,我的家乡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缺水危机。

本文将从水资源分布,水污染形势等几个方面描述我的家乡聊城市的水资源状况,介绍一下我市现有的水利设施概况,结合比较二者的不协调性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性建议,为自己的家乡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江北水城水污染资源性缺水水利设施建设【正文】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 冀鲁豫三省交界处, 属海河流域, 也是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的必经之地。

全市总面积8715 平方公里, 属于典型的平原水网地区, 区域内河道以马颊河、徒骇河为主干, 流域面积大于100 平方公里的有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赵王河、小运河、周公河、西新河、四新河等。

古老的京杭运河贯串全境, 位于城区的东昌湖是江北最大的人工内陆湖泊, 总面积近6 平方公里。

特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水域景观, 使得聊城成为闻名全国的“江北水城”,然而昔日的”江北水城”如今也要面临“污水,无水“的尴尬了。

资源性缺水是根源聊城市水源主要由地表水、地下水和客水组成。

地表水资源主要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 km2 的河道近200 条,100~300 km2 的34条,大于300 km2 的10 条。

地下水主要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

客水主要是边界过境河流,包括黄河、金堤河和卫运河。

据测算,聊城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1.8 亿m3,约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4%,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07 m3,约为全省人均占有量的3/5,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10,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 m3 的绝对缺水标准,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缺水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显,而现有的水资源也日益受到水质恶化和水源生态系统破坏等威胁,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水质的恶化不仅加剧了聊城市的水资源紧张,还给人民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安全带来危害,严重制约了聊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临界状态。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市的水资源一直处在消极的演变之中,具体表现如下:1.降水量呈现下降趋势根据聊城市年鉴(2006年版)的统计结果,不得不说明的一个事实是近十几年来家乡的降水呈现下降趋势,这无疑是现在资源型缺水的一个原因。

具体表述如下:1956~2000年降水量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聊城市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丰枯周期变化明显,既存在1961~1964年、1969~1971年、1990~1991年等连续丰水年,又存在1959~1960年、1965~1968年、1978~1981年、1986~1989年等连续枯水年段,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

1956~2000年的45年间,1956~1979年多年均值为587.2mm,1980~2000年多年均值为527.5mm,减少59.7mm,减少幅度为10.2%。

2.地表水资源量减少,河流断流现象严重我市属海河流域,地表水源基本上是由海河水系提供的,再者我市地处华北腹地,处在下游,地表水的保有量除了和自身的合理利用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上游原始进水量。

如果从上游来的水本来就不多,我市的水资源现状也不会乐观。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近些年我市的地表水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甚至出现多个河流断流的现象。

下面是具体的数据描述:聊城市1956~2000年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显示,1956~1979年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34231万m3,1980~2000年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18041万m3,1980~2000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1956~1979年减少幅度为47.3%。

年降雨径流关系分析表明,年降雨径流关系点据1980~2000年与1956~1979年相比已出现系统偏离,年径流系数已由0.068下降为0.040,减少幅度为41%,昔日绿水碧波的河流,已成为雨季部分时间有水,春冬季河干的季节性河流。

3.地下水资源量明显减少,超采区面积扩大根据聊城市水资源综合规划,1980年以来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聊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汛初(6月1日)平均地下水埋深已由1980年的3.50m下降至2000年的7.32m,下降幅度为3.82 m,埋深大于6m的漏斗面积不断扩大,2000年已超过4000km2,埋深大于14m的深水漏斗面积居高不下。

降水形成的地下水资源量也由1956~1979年的105595万m3减少为1980~2000年的92244万m3,减少幅度为12.6%。

地下水资源量的明显减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造成超采区地下水质变劣,地表土质沙化等问题。

水污染严重制造尴尬在我们无奈于资源性的水资源缺乏时,一个不容忽视的残酷现实却摆在了我们面前:家乡的水量减少的同时,水质也在发生严重的恶化。

由于缺少对高污染工业如炼铝厂,印刷厂,造纸厂等企业的监管和对水环境的足够警惕意识,我市的水污染形势已经相当严峻,这无疑给我市本来就欠佳的水资源局势雪上加霜,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打着“江北水城”的旗号的同时面临着“江北污水城”的现实尴尬。

聊城市污废水年排放总量约8 000 万t。

金堤河、漳卫河、徒骇河等受河南、河北上游污水影响,河道污染严重。

同时市境内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支流河道或用于农业灌溉,造成地表水污染,全年各干流控制河段综合评价均为劣V 类水。

污染的水质恶化了水生生态环境,致使水生生物消失、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据我自己的了解,在茌平县的信发铝业就是高污染的一个例证,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对其缺乏严格的监管,以至于造成企业附近的地下水污染严重,无法饮用。

其实,在聊城这个急需进行经济发展的新兴城市,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着实让我们不断意识到不久之后不得不面临的尴尬,包括水资源的水质性匮乏。

我市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及分析根据具体的水资源现状,国家和政府主持修建了一些基础的水利设施。

其中以上世纪90年代修筑的蓄水工程和农业灌溉工程为主。

现阶段,聊城市境内徒骇、马颊河两河道干流先后建闸(坝)十六座、支流建闸80座,总库容9011.14万m3;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平原水库近十座,遍布全市的大小坑塘6721个。

除此之外,用于协调地区性地下水资源的分配不均,方便农民的引水灌溉的农业灌溉工程也有相当的规模。

还有,用于运输,旅游的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近近百座。

这无疑为缓解我市所面临的时空不均引起的水资源形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我市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的必经之地,正在修建中的京杭大运河水利工程建成后也将对缓解全市的水资源缺乏形势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我市的旅游航运的行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市的长远发展。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虽然我市的水利工程小有规模,但是并没有成为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缺乏相对应的完整的维护体系。

很现实的问题是,全市的水利设施大多年久失修,在实际中无法起到应有的功用,一些小型水库甚至因为缺乏有效地管理和维护而污染严重或者干涸了。

另外,政府有时的决策不切实际,只建并没有想象中大作用的大工程,而忽视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造成了“表面工程很多,实际工程却很少”的尴尬局面。

由此可见,我市的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并不那么乐观。

个人的几点建议通过对聊城市水资源资源性短缺、水质恶化的现状的分析,结合其现阶段水利设施建设情况,我们很容易发现二者的不协调性。

即水利设施的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缓解本地区所面临的水资源严峻形势的,然而,我市的水利设施建设现状表明实现家乡的水资源形势和水利设施建设的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

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和思考,针对我市的具体状况,现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我市的水利建设有所帮助。

一.切实有效的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京杭运河。

众所周知,我市是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

切实有效的把握这个机遇,将会对缓解我市的资源性缺水的形势有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其本身就是一个饮水工程,以南方过盈之水补充北方,是个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我们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着实落实好每一项工程的建设。

建成后由于航运、旅游的发展也将会促进我市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既有利于水资源形势的缓解也有利于家乡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对全市范围内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根据我市水利设施建设的不足,我们应该加强对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完善农村基础水利灌溉工程的疏导,重新对我市现存的水利工程进行及时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及时的修筑和维护,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切实保证我市水利设施建设的科学有效性,使其真正造福于民。

三.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严加控制水污染水污染是造成我市水质性缺水的罪魁祸首。

其主要根源是政府缺乏对相关企业的监管和已经存在污染的有效整治。

所以,我建议加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着实加强对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企业的严厉整治。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的缓解水质性缺水的尴尬,为以后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现实依据。

我也希望地方政府在执法护法的过程中能够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做到公正,公平。

四.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水源生态安全意识水源地水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水源地生态环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维护必须有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等。

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认识水平的限制,环境问题往往被人们漠视或引不起大家的足够重视。

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环保知识和环保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水源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养成保护水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行动。

五.实施水资源统一调度。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统一整合管理职能,实现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做到涉水事权、职权的集中统一行使,各类水源统一调度。

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中心,及时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搞好信息研判,形成预报预警机制,为合理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六.加强水资源调配,开展节水工作根据聊城市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建立一体化的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制度,切实保障河道生态用水需求,维护河流生态健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