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教案习题集15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通用指标计划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在医学领域,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特定人群的健康状况,并且可以为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本文将重点介绍医学常用的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以及卫生统计学的应用。
一、人口统计指标1. 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指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的总人口数。
人口总量是分析人口健康状况的基础,也是制定卫生政策和规划卫生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
2. 年龄分布年龄分布是指人口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人口的统计,可以了解到不同年龄段患病率、死亡率等健康指标的差异,为制定针对性的医疗和防疫措施提供参考。
3. 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特定地区或特定群体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关系。
通过对性别比例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男女之间的健康差异,从而针对性地制定性别相关的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措施。
4. 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时间内出生的人口数量,而死亡率则是指在同样条件下死亡的人口数量。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对于评估人口健康状况、人口增长趋势以及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疾病统计指标1. 发病率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某一特定人群中新发疾病的数量。
通过疾病的发病率统计,可以了解到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以及患病风险的差异,为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2. 患病率患病率是指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的总患病数量。
通过患病率的统计,可以了解到特定人群中某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和分布情况,从而指导医疗资源的分配和疾病管理措施的制定。
3. 病死率病死率是指特定时间和地点内某种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与该病发病人数的比例。
病死率的统计有助于评估疾病的致死风险和严重程度,为疾病防治提供重要参考。
4. 存活率存活率是指经过一定时间后,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中仍然存活的比例。
存活率的统计对于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疾病的自然病程和预后预测。
第十九章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演示文稿
第十九章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演示文稿[正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观众,大家好!今天我将为您介绍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医学研究人员们越来越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而医学人口和疾病统计则是医学研究的基础和支撑。
一、人口统计指标人口统计指标是用于描述和分析人口性质、数量、空间分布、变动和结构等方面的指标,可以分为总体指标和结构指标两类。
1. 总体指标总体指标是描述人口数量和速度的指标,主要包括:- 人口数量,指某一时点或某一区域内所有居民的数量;- 自然增长率,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额;- 出生率,指一定时间内每千人中新生儿的数量;- 死亡率,指一定时间内每千人中死亡者的数量;- 平均预期寿命,指在出生时根据当地的死亡率计算平均能够存活到的年龄。
结构指标则是描述人口结构的指标,主要包括:- 性别比例,指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 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例;- 教育程度,指不同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 民族构成,指不同民族人口的比例。
二、疾病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是用于描述和分析疾病的发生、流行、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指标,可以分为流行病学指标和治疗指标两类。
1. 流行病学指标流行病学指标是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和分布情况的指标,主要包括:- 发病率,指一定时间内某一区域或人群中出现某种疾病的人数占该区域或人群总数的比例;- 感染率,指某一传染病在接触病原体后发生感染的比例;- 死亡率,指一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死亡人数在该区域或人群总数中的比例;- 病人转归率,指病人从住院治疗到出院治愈、好转、死亡或继续住院治疗的比例。
治疗指标则是描述疾病治疗效果的指标,主要包括:- 治愈率,指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结果正常、未出现复发且没有明显不适的比例;- 好转率,指患者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减轻、复查结果明显改善,但仍需继续治疗的比例;- 死亡率,在治疗期间死亡的比例;- 失访率,指治疗期间因各种原因未按时完成治疗或未达到随访目的的比例。
医学统计学第版 第十九章 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分母
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产数+活 产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活产儿总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患该病总数 同年内死亡总数
15
(二)死亡统计指标
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16
表3-7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指标
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围生儿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 率 孕产妇死亡率 死因别死亡率 某病病死率 死因构成比
分子
同年内死亡人数 同年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天死亡人数 同年围生期死胎数+死 产数+<7天死亡人数 同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 数 同年孕产妇死亡数 同年内某原因死亡人 数 同年某病死亡人数 同年某死因死亡数
13
2.测量人口再生育的统计指标
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NIR) 。 粗再生育率(gross reproduction rate,GRR 净再生育率(net reproduction rate,NRR)
14
自然增长率(NIR)是粗出生率(CBR)与粗死亡率 (CDR)之差,即NIR=CBR-CDR。用来粗略的估计人口 增长趋势。由于受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不能预测未 来人口的发展速度。 粗再生育率(GRR)是指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的女儿数, GRR = 总和生育率×女婴占出生婴儿的比例。如前面提到 的某年某地的总和生育率为2.5,假设女婴占出生婴儿的 比例为0.47,则GRR等于1.18,表明母亲一代所生的女婴 数超过母亲人数。 净再生育率(NRR),在粗再生育率的基础上扣除了母亲 一代所生的女儿中0-49岁的死亡数,剩下的即为真正能取 代母亲一代的女儿数。
医院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
医院统计学练习题与答案1、疾病统计是指A、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流行分布特点B、研究生产劳动条件对疾病发生及蔓延的影响C、研究疾病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D、研究疾病的病因E、以上均正确答案:E2、《全国卫生资源与医疗服务调查制度》规定了几大类报表()A、3B、4C、5D、6E、7答案:D3、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A、使计算的结果相同B、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C、减少第I类错误D、减少第I类错误E、减少抽样误差答案:B4、《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三级综合医院病房中每床净使用面积不低于A、5m2B、6m2C、7m2D、8m2E、9m2答案:B5、分析了某年某地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1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在当地主要是20-39岁年龄组受感染。
这一说法A、正确B、不正确,因未作显著性检验C、不正确,因未按率来比较D、不正确,因两组不可比E、不能评价,因各年龄组情况不详答案:C6、相对比的特点:()。
A、一定要小于100%B、一定要大于100%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E、以上都不是答案:C7、共检查500个部位,100个部位为阳性,选用检查部位计算阳性率为()A、20%B、100%C、80%D、60%E、50%答案:A8、某市共有200000 人,2005 年因各种原因死亡2000 人。
其中心脏病患者712人,死亡104 人。
则该市的粗死亡率为A、104/200000B、712/200000C、2000/200000D、104/712E、104/2000答案:C9、某研究者准备通过分析800人的血压数据以评价当地高血压患病情况,问可以考虑将血压测量值按哪种变量类型进行处理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等级数据D、以上均可E、以上均不可答案:B10、调查计划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明确调查目的和指标B、明确观察对象和观察单位C、明确调查方法D、明确调查项目和调在表E、数据的计算机录入和清理答案:E11、《中国卫生统计调查制度》规定实有床位不包括()A、正规床B、简易床C、正在消毒和修理床位D、因扩建或大修而停用床位E、观察床答案:E12、对经济发展不同地区按比例抽取样本研究其对就医行为的影响的抽样方法为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单纯随机抽样D、分层抽样E、以上都不是答案:D13、某医院出院病人2050名农民中,患慢性肺心病265例,其中女性农民患者死亡15例,该医院女性农民肺心病病死率为A、0.73%B、12.93%C、5.66%D、6.78%E、据已知条件无法计算答案:E14、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的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答案:E15、若成年女性以血红蛋白低于100g/L为贫血,调查某地成年女性1000人,记录每人是否患有贫血,最后清点结果,其中有38人患贫血,962人未患贫血,则此资料为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还不能确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D、可以是定量资料也可以是定性资料看作计数资料,也可看作计量资料E、多项分类资料答案:A16、某地2018年肝炎发病率是2000年的1.25倍,此指标属于:()。
医学统计学第3版 第十九章 医学人口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课件
1.人口金字塔(补)
人口金字塔(Population pyramid)是将人口的性别 和年龄资料结合起来,以图形的方式表达人口的 性别和年龄结构。它以年龄为纵轴,人口数百分 比为横轴,左侧为男,右侧为女而绘制的两个相 对应的直方图。其形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能够形象直观地反映已有资料中男女 性别人口的年龄结构,也可以分析过去人口的出 生死亡情况以及今后人口的发展趋势。
3
二、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常用指标
人口总数(population size) 人口学特征指标
4
(一)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population size)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 定时间的人口数。按惯例,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统计。 为避免重复或遗漏,国际上统一规定了两种统计人口数的 方法 实际制,指标准时点某地实际存在的人口数(包括临时在 该地的人); 法定制,指某地的常住人口数。 用于传染病的防治、计划免疫及计划生育管理等采用实际 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 我国大陆总人口数:1339724852人
17
(二)死亡统计指标
测量死亡水平的指标 死因构成及死因顺位的指标
18
表3-7 人口死亡统计指标
指标
分子
分母
基数
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同年内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口数×1年
同年年龄组死亡人数 同年年龄组平均人口数×1年
1000‰ 1000‰
婴儿死亡率 新生儿死亡率
同年<1周岁死亡人数 同年<28天死亡人数
31
表3-8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指标 某病发病率
时点患病率
分子
时期内新发生的某病 病例数
分母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习题及答案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一、最佳选择题1.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c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E.统计研究设计、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2.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有A.统计描述和统计学检验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C.统计图表和统计报告D.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E.统计描述和统计图表3.统计资料的类型包括A.频数分布资料和等级分类资料B.多项分类资料和二项分类资料C.正态分布资料和频数分布资料D.数值变量资料和等级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和分类变量资料4.抽样误差是指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E.测量误差与过失误差的总称5.统计学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任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6.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宜用A.全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四分位数间距E.方差7.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其资料分布特点的是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D.对称分布E.任何分布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变异系数B.方差C.极差D.标准差E.四分位数间距9.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A.统计量与参数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C.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D.样本标准差与总体标准差E.样本与总体10.正态分布的特点有A.算术均数=几何均数B.算术均数=中位数C.几何均数=中位数D.算术均数=几何均数=中位数E.以上都没有11.正态分布曲线下右侧5%对应的分位点为A.μ+σB.μσC.μ+σD.μ+σE.μσ12.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A.s x μ- B.σμ-x C. x s x μ- D.x x σμ- E. s x μ- 13.某种人群如成年男子的某个生理指标如收缩压或生化指标如血糖水平的正常值范围一般指A.该指标在所有人中的波动范围B.该指标在所有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C.该指标在绝大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D.该指标在少部分正常人中的波动范围E.该指标在一个人不同时间的波动范围14.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A. σμ-x B. σμ-x C. x x σμ- D. x s x x - E. xs x μ- 15.统计推断的主要内容为A.统计描述与统计图表B.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C.区间估计和点估计D.统计预测与统计控制E.参数估计与统计预测16.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A.α α C.β β E.估计误差的自由度17.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A.变异系数B.标准差C.标准误D.极差E.四分位数间距18.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着性时,P 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 I 型错误越大19.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A.α=B.α=C.α=D.α=E.α=20.当样本含量n 固定时,选择下列哪个检验水准得到的检验效能最高A.α=B.α=C.α=D.α=E.α=21.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 值和α值都不可以由研究者事先设定E. P 值的大小与α值的大小无关22.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1H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E.拒绝0H 时所犯的错误23.方差分析中,组内变异反映的是A. 测量误差B. 个体差异C. 随机误差,包括个体差异及测量误差D. 抽样误差E. 系统误差24.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A. 随机误差B. 处理因素的作用C. 抽样误差D. 测量误差E. 个体差异25.多组均数的两两比较中,若不用q 检验而用t 检验,则A. 结果更合理B. 结果会一样C. 会把一些无差别的总体判断有差别的概率加大D. 会把一些有差别的总体判断无差别的概率加大E. 以上都不对26.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比B.相对比C.定基比D.环比E. 率27.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的主要指标是A.平均数B.相对数C.标准差D.变异系数E.中位数28.构成比用来反映A.某现象发生的强度B.表示两个同类指标的比C.反映某事物内部各部分占全部的比重D.表示某一现象在时间顺序的排列E.上述A 与C 都对29. 样本含量分别为1n 和2n 的两样本率分别为1p 和2p ,则其合并平均率c p 为A. 1p +2pB. 1p +2p /2C. 21p p ⨯D.212211n n p n p n ++ E.2)1()1(212211-+-+-n n p n p n 30.下列哪一指标为相对比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均数D. 标准差E. 变异系数31.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的关系为A. 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B. 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C.发展速度=增长速度一100D.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00E.增长速度=发展速度一1/100表示A.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B.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C.被标化组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D.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与实际死亡数之比E.标准组与被标化组预期死亡数之比33.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E.推断两个总体分布是否相同34.用正态近似法进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时,应满足A. n 足够大B. p 或1-p 不太小C. np 或n1-p 均大于5D. 以上均要求E. 以上均不要求35.由两样本率的差别推断两总体率的差别,若P 〈,则A. 两样本率相差很大B. 两总体率相差很大C. 两样本率和两总体率差别有统计意义D. 两总体率相差有统计意义E. 其中一个样本率和总体率的差别有统计意义36.假设对两个率差别的显着性检验同时用u 检验和2χ检验,则所得到的统计量u 与2χ的关系为A. u 值较2χ值准确B. 2χ值较u 值准确C. u=2χD. u=2χE. 2χ=u37.四格表资料中的实际数与理论数分别用A 与T 表示,其基本公式与专用公式求2χ的条件为A. A ≥5B. T ≥5C. A ≥5 且 T ≥5D. A ≥5 且n ≥40E. T ≥5 且n ≥4038.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2χ>2)2(01.0χ,可以为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E.三个总体率中有两个不同39.四格表2χ检验的校正公式应用条件为A. n>40 且T>5B. n<40 且T>5C. n>40 且 1<T<5D. n<40 且1<T<5E. n>40 且T<140.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简便、易掌握C.适用于等级资料D.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E.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41.秩和检验和t 检验相比,其优点是A. 计算简便,不受分布限制B.公式更为合理C.检验效能高D.抽样误差小E.第二类错误概率小42.等级资料比较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2χ检验E. F 检验43.作两均数比较,已知1n 、2n 均小于30,总体方差不齐且分布呈极度偏态,宜用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 F 检验E.2χ检验44.从文献中得到同类研究的两个率比较的四格表资料,其2χ检验结果为:甲文)1(01.02χχ>,乙文2)1(05.02χχ>,可认为A.两文结果有矛盾B.两文结果基本一致C.甲文结果更可信D.乙文结果更可信E.甲文说明总体间的差别更大45.欲比较某地区1980年以来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在各年度的发展速度,宜绘制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6.拟以图示某市1990~1994年三种传染病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宜采用A.普通线图B.直方图C.统计地图D.半对数线图E.圆形图47.调查某地高血压患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 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名非高血压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A.计量资料B.计数资料C.多项分类资料D.等级资料E.既是计量资料又是分类资料48. 某医师检测了60例链球菌咽炎患者的潜伏期,结果如下;欲评价该资料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最合适的指标是:───────────────────────────────────潜伏期小时 12-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合计───────────────────────────────────病例数 1 10 18 14 5 4 4 2 2 6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均数和标准差B.几何均数和全距C.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D.均数和方差E.均数和变异系数49.某医院对30名麻疹易感儿童经气溶胶免疫一个月后,测得其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结果如下;最合适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是:抗体滴度: 1:8 1:16 1:32 1:64 1:128 1:256 合计例数: 2 6 5 11 4 2 30A.均数B.几何均数C.百分位数D. 中位数E.标准差50.某市1998年调查了留住该市一年以上,无明显肝、肾疾病,无汞作业接触史的居民238人的发汞含量,结果如下;欲估计该市居民发汞值的95%医学参考值范围,宜计算:发汞值μmol/kg~~~~~~~~人数: 20 66 80 28 18 6 2 2A. X ±B. X +C. ~D. P9551.现随机抽取调查某市区某年男孩200人出生体重,得均数为kg,标准差为kg;按95%可信度估计该市男孩出生体重均数所在范围,宜用:A. X ±B. X ±C. X ±,v S D. X ±,vSE.μ±σx52. 测定尿铅含量有甲乙两种方法;现用甲乙两法检测相同样品,结果如下;要比较两法测得的结果有无差别,宜用:10名患者的尿样分别用两法测定尿铅结果───────────────────样品号甲法乙法───────────────────12.. .. ..910──────────────────A.配对设计t检验 B.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C.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D.协方差分析E. 配对设计u检验53. 测得10名正常人和10名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铁蛋白的含量g/L,结果如下,比较患者和正常人的转铁蛋白是否有显着性差别,用:正常人病毒性肝炎患者A. 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C.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D. 配对设计t检验E. 先作方差齐性检验, 再决定检验方法54. 从9窝大鼠的每窝中选出同性别、体重相近的2只, 分别喂以水解蛋白和酪蛋白饲料,4周后测定其体重增加量,结果如下,比较两种饲料对大鼠体重的增加有无显着性影响,宜用:窝编号 1 2 3 4 5 6 7 8 9含酪蛋白饲料组 82 66 74 78 82 76 73 90 92含水解蛋白饲料组15 28 29 28 24 38 21 37 35A.单因素方差分析B.协方差分析C. 配对设计t检验D.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E. 配对设计u检验55.已知正常人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平均数为,现测得10例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分别为:,,,,,,, ,;欲比较慢性气管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总体均数与正常人有无显着性的差别,用:A.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B. 配对设计t检验C. 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D.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u检验56. 某医院用中药治疗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血红蛋白g/L治疗前后变化的结果如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g/L值是否有显着性差别,可用: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治疗前血红蛋白 68 65 55 75 50 70 76 65治疗后血红蛋白 128 82 80 112 125 110 85 80A.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B.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C. 配对设计t检验D. 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E.协方差分析57. 应用免疫酶法对鼻咽癌患者和非癌患者分别测定11人的血清病毒VCA-LOG抗体滴度,其倒数如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病毒的VCA-LOGA 抗体滴度倒数平均水平之间有无显着性的差别,宜用:鼻咽癌患者 5 20 40 80 80 80 160 160 320 320 640非癌患者 5 10 10 20 20 20 40 40 80 80 80A. 配对设计t检验B. 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C. 两样本几何均数的t检验方差齐时D. 两样本均数的u检验E. 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t检验58.下表是甲、乙两医院治疗同一种疾病的情况,如比较甲、乙两医院的总治愈率有无差别,应用:───────────────────────────────────甲医院乙医院病情──────────────────────────────治疗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疗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轻 100 80 300 210重 300 180 100 50───────────────────────────────────合计 400 260 400 260───────────────────────────────────A.按病情轻重分别比较B.四格表的X2检验C.两样本率的u检验D.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E.先作率的标准化,再对标化率作假设检验59. 某研究室用甲乙两种血清学方法检查422例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得结果如下表. 分析两种检验结果之间有无差别,检验公式是:──────────────────────────乙法甲法 ───────── 合计+ -──────────────────────────+ 261 110 371- 20 31 39──────────────────────────合计 281 141 422──────────────────────────A. c b c b x +-=22)( B.))()()(()(22d b c a d c b a n bc ad x ++++-= C. ))()()(()2/(22d b c a d c b a n n bc ad x ++++--= D.)1(22-=∑C R n n A n x E.!!!!!)!()!()!()!(n d c b a d b c a d c b a P ++++=60. 有20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休克病人,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抢救,疗效如下,比较两组病死率有无差别,宜用治疗转归组别 合计康复 死亡西药组 6 5 11中西药组 9 0 9合计 15 5 20A.两样本率的u 检验B.四格表的X 2 检验C. 四格表的校正X 2 检验 ×2表的X 2检验E.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61.为研究血型与胃溃疡、胃癌的关系,得下表资料,AB 型因例数少省略去,问各组血型构成差别有无统计意义,宜用:血 型 ────────── 合计 O A B ──────────────────── 胃溃疡 993 679 134 1806 胃 癌 393 416 84 893 对 照 2902 2652 570 6097 ──────────────────── 4288 3720 788 8796 ────────────────────A. 3×3表的X 2检验 ×4表的X 2检验C. 3×3列联表的X 2检验D. 4×4列联表的X 2检验E.秩和检验62.某山区小学男生80人,其中肺吸虫感染23人,感染率为%;女生85人,感染13人,感染率为%,如比较男女生的肺吸虫感染率有无差别,可用:A.两样本率的u检验B.四格表的X2 检验×2表的X2检验 D.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E.以上方法均可63. 二种方案治疗急性无黄疸型病毒肝炎180例,结果如下;比较二组疗效有无差别,宜用:例数组别无效好转显效痊愈合计西药组 49 31 5 15 100中西药组 45 9 22 4 80合计 94 40 27 19 180A. 3×3表的X2检验B. 2×4表的X2检验C. 3×3列联表的X2检验D. 2×4列联表的X2检验E.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64.四种呼吸系疾病痰液内嗜酸性白细胞的含量如下;比较各组间的嗜酸性白细胞的含量有无差别,宜用:含量支气管扩张肺气肿肺癌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 0 3 5 3+ 2 5 7 5++ 9 5 3 3+++ 6 2 2 0合计 17 15 17 11A. 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B. 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C.配伍组设计的方差分析D.配伍组设计的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4表的X2检验65.三种药物治疗某病的观察结果如下.检验何种药物疗效较好,宜用:药物疗效A B C 合计治愈 15 4 1 20显效 49 9 15 73好转 31 50 45 126无效 5 22 24 51合计 100 85 85 270A. 4×3表的X2检验B. 4×3列联表的X2检验C. 5×4表的X2检验D. 5×4列联表的X2检验E. 成组设计的多个样本的秩和检验66.某地1952和1998年三种死因别死亡率如下表,将此资料绘制成统计图,宜用:某地1952和1998年三种死因别死亡率死因 1952 1998肺结核心脏病恶性肿瘤A.直条图B.百分条图C.圆图D.线图E.直方图67.图示下表资料,应选用的统计图是:某市1949~1953年15岁以下儿童结核病和白喉死亡率1/10万年份结核病死亡率白喉死亡率19491950195119521953A.条图B.百分条图C.圆图D.线图或半对数线图E.直方图68.某人测得140名一年级男性大学生第一秒肺通气量FEV1,结果如下.图示此资料宜用:FEV1 频数- 1- 3- 11- 38- 46-26- 12───────合计137──────────────A.条图B.百分条图C.圆图D.线图或半对数线图E.直方图69.我国1988年部分地区的死因构成如下表.图示此资料宜用:我国1988年部分地区的死因构成死因构成比%呼吸系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心脏疾病其它合计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半对数线图D.线图E.直方图70.某地一年级10名女大学生的体重和肺活量数据如下.图示此资料宜用: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体重kg 42 42 46 46 50 50 52 52 58 58肺活量LA.条图B.散点图C.半对数线图D.线图E.直方图71.某医院观察三种药物驱钩虫的疗效,服药后7天得粪检钩虫卵阴转率%如下,问这三种药疗效是无差别,宜用:三种药物驱钩虫的疗效比较──────────────────────────────药物治疗例数阴转例数阴转率%──────────────────────────────复方敌百虫片 37 28纯敌百虫片 38 18灭虫宁 34 10──────────────────────────────A. 3×2表的X2检验B. 3×2列联表的X2检验C. 3×3表的X2检验D. 3×3列联表的X2检验E. 4×4表的X2检验72.对15个猪肝给予某种处理,在处理前后各采一次肝外表的涂抹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如下.欲比较处理前后的带菌情况有无差别,宜用:带菌情况处理合计阳性阴性前 7 8 15后 2 13 15合计 9 21 30A. 2×2表的X2检验B. 2×2列联表的X2检验C. 3×3表的X2检验D. 3×3列联表的X2检验E.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二、辩析题;要求先判断对错,然后给出理由;例题:由于t 检验效率高于秩和检验,在做两小样本均数检验时,均应使用t检验;答:不正确;因为t 检验属参数检验,只有满足参数检验的条件才能采用t 检验;1.等级资料的比较只能采用秩和检验;2.抽样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3.开口资料只要呈正态分布,也可用均数反映其集中趋势;4.统计学的假设检验是对总体特征的假设,其结论是完全正确的;5.在直线回归分析中,|b|值越大,回归线越陡;6.同一资料根据不同分析目的可采用不同的统计分析方法;7.在两个同类的研究中,A研究结果P<,B研究结果P<,就表明前者两样本均数差别大,后者两样本均数相差小;8.标准差越大,表示个体差异就越大;9.若两组计量资料的单位相同,可使用标准差来比较其变异大小,而不必考虑采用变异系数;10.当V=∞时,t分布的t值就是标准正态分布的u值;11.秩相关分析不要求两变量呈正态分布;12.在科学研究中,如实测值与真实值不一致即为误差,且这种称为抽样误差;13.在统计分析中,只要标准差大于均数,该指标的频数分布就不呈正态分布;14.在假设检验中,无论是否拒绝H0,都有可能犯错误;15.当资料分布的末端无确切数据时不能计算平均数;16.在卡方检验中,只要P<,就可认为两样本率不同;17.在样本含量确定后,个体差异越大,抽样误差越小;18.用频数表加权法计算的均数比用直接法计算的均数准确;19.普查由于没有抽样误差,结果最准确;20.不同计量单位资料的变异度比较只能用变异系数;21.理论上秩和检验可用于任何分布型资料的比较;三、名词解释1、变异:即同质的观察单位之间某项特征所存在的差异;2、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某项变量值的集合;3、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某项变量值的集合组成样本;4、概率: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用P表示,0≤P≤1;5、中位数:将一组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 位次居中的观察值;6、变异系数:标准差S与均数X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公式是CV=S/X×100%;7、参数估计: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包括点值估计和区间估计;8、可信区间:在参数估计时,按一定可信度估计所得的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9、抽样误差:由于总体中存在个体变异,随机抽样所得样本仅仅是总体的一部分,从而造成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称抽样误差;10、P值:指由H所规定的总体中作随机抽样,获得等于及大于或等于及小于现有样本检验统计量的概率,P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11、检验效能1-β: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实有差别, 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12、检验水准:用于判断是否拒绝H的概率标准,用α表示,一般取α=,P>α,不拒绝H0;P≤α,拒绝H;13、第一类错误: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所产生的错误,即"弃真", 其概率大小为α;14、第二类错误: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所产生的错误,即"存伪",其概率大小用β表示,一般β是未知的,其大小与α有关;15、假设检验:根据研究目的, 对样本所属总体特征提出一个假设, 然后用适当方法根据样本提供的信息, 推断此假设应当拒绝或不拒绝, 以使研究者了解在假设条件下,差异由抽样误差引起的可能性大小,便于比较分析;16、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构成比=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的观察单位总数×100%;17、率:又称频率指标;它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K;18、率的标准化法:采用一个共同的内部构成标准,把两个或多个样本的不同内部构成调整为共同的内部构成标准, 以消除因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产生的影响,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19、参数统计: 在统计推断中 ,假定样本所来自的总体分布为已知的函数形式,但其中有的参数为未知, 统计推断的目的就是对这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20、非参数检验:在统计推断中,不依赖于总体的分布形式, 直接对总体分布位置是否相同进行检验的方法,称非参数检验;21、相关系数: 说明两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与相关方向的指标,用r表示;22、回归系数b:即回归直线的斜率,它表示当X变动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个单位;23、偏回归系数bi: 在其它自变量保持恒定时,Xi每增减一个单位时y平均改变bi个单位;24、决定系数: 相关系数或复相关系数的平方,即r2或R2;它表明由于引入有显着性相关的自变量,使总平方和减少的部分,r2或R2越接近1, 说明引入相关变量的效果越好;25、计量资料:用定量方法对每个观察对象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26、计数资料: 先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的观察单位数所得资料,称为计数资料;27、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四、简答题1、统计资料可以分成几类答: 根据变量值的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等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资料,即为计量资料;将观察对象按属性或类别分组,然后清点各组人数所得的资料,即为计数资料;按观察对象某种属性或特征不同程度分组,清点各组人数所得资料称为等级资料;2、不同类型统计资料之间的关系如何答: 根据分析需要,各类统计资料可以互相转化;如男孩的出生体重,属于计量资料,如按体重正常与否分两类,则资料转化为计数资料;如按体重分为: 低体重,正常体重,超体重,则资料转化为等级资料;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也可经数量化后,转化为计量资料;如性别,结果为男或女,属于计数资料,如男性用0或1,女性用1或0表示,则将计数资料转化为计量资料;3、频数分布有哪两个重要特征答:频数分布有两个重要特征: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是频数分布两个重要方面;将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全面地反映事物的特征;一组同质观察值,其数值有大有小,但大多数观察值集中在某个数值范围,此种倾向称为集中趋势;另一方面有些观察值较大或较小,偏离观察值集中的位置较远,此种倾向称为离散趋势;4、标准差有什么用途答: 标准差是描述变量值离散程度常用的指标,主要用途如下: ①描述变量值的离散程度;两组同类资料总体或样本均数相近,标准差大,说明变量值的变异度较大,即各变量值较分散,因而均数代表性较差;反之,标准差较小,说明变量异度较小,各变量值较集中在均数周围,因而均数的代表性较好;②结合均数描述正态分布特征;③结合均数计算变异系数CV;④结合样本含量计算标准误;5、变异系数CV常用于哪几方面答: 变异系数是变异指标之一,它常用于以下两个方面: ①比较均数相差悬殊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如比较儿童的体重与成年人体重的变异度,应使用CV;②比较度量衡单位不同的几组资料的变异度;如比较同性别,同年龄人群的身高和体重的变异度时,宜用CV;6、制定参考值范围有几种方法各自适用条件是什么答: 制定参考值范围常用方法有两种: ①正态分布法: 此法是根据正态分布的原理,依据公式:X±uS计算,仅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或对数正态分布资料;95%双侧参考值范围按: X±计算;95%单侧参考值范围是: 以过低为异常者,则计算: X-,过高为异常者,计算X+;若为对数正态分布资料,先求出对数值的均数及标准差,求得正常值范围的界值后,反对数即可;②百分位数法;用~估计95%双侧参考值范围;P5或P95为95%单侧正常值范围;百分位数法适用于各种分布的资料包括分布未知,计算较简便,快速;使用条件是样本含量较大,分布趋于稳定;一般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或开口资料;7、计量资料中常用的集中趋势指标及适用条件各是什么答: 常用的描述集中趋势的指标有: 算术均数、几何均数及中位数;①算术均数,简称均数,反映一组观察值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适用于对称分布,尤其是正态分布资料;②几何均数: 用G表示,也称倍数均数,反映变量值平均增减的倍数, 适用于等比资料,对数正态分布资料;③中位数: 用M 表示,中位数是一组观察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那个观察值;它可用于任何分布类型的资料,但主要应用于偏态分布资料,分布不明资料或开口资料;8、标准差,标准误有何区别和联系答: 标准差和标准误都是变异指标,但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 ①概念不同;标准差是描述观察值个体值之间的变异程度;标准误是描述样本均数的抽样误差;②用途不同;标准差常用于表示变量值对均数波动的大小,与均数结合估计参考值范围,计算变异系数,计算标准误等;标准误常用于表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样本率对总体参数总体均数,总体率的波动情况,用于估计参数的可信区间,进行假设检验等;③它们与样本含量的关系不同: 当样本含量 n 足够大时,标准差趋向稳定;而标准误随n的增大而减小,甚至趋于0 ;联系: 标准差,标准误均为变异指标,如果把样本均数看作一个变量值,则样本均数的标准误可称为样本均数的标准差;当样本含量不变时,标准误与标准差成正比;两者均可与均数结合运用,但描述的内容各不相同;9、统计推断包括哪几方面内容答: 统计推断包括: 参数估计及假设检验两方面;参数估计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样本均数,率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均数及总体率,估计方法包括点值估计及区间估计;点值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来代表总体参数,忽略了抽样误差;区间估计是按一定的可信度来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按X±uσX或X±uSX来估计;假设检验是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推断总体参数是否相等;10、假设检验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答: 在实际研究中,一般都是抽样研究,则所得的样本统计量均数、率往往不相等,这种差异有两种原因造成: 其一是抽样误差所致,其二是由于样本来自不同总体;如果是由于抽样误差原因引起的差别,则这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样本来自同一总体,;另一方面如果样本是来自不同的总体而引起的差异,则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参数不相等;样本统计量之间的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可以通过假设检验来确定;因此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推断两个或多个样本所代表的总体的参数是否相等;11、何谓假设检验其一般步骤是什么答: 所谓假设检验,就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样本所属总体特征提出一个假设,然后用。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在医学领域,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指标是至关重要的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群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流行趋势,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些常见的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
人口统计指标是描述人口特征和变动情况的重要参数。
首先要提到的是人口总数,这是最基本的指标,反映了特定地区或国家的人口规模。
而人口性别比则能展现出男女在人口中的比例关系,对于研究某些与性别相关的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年龄构成也是关键的人口统计指标之一。
例如,少年儿童人口比例和老年人口比例的变化,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重点产生显著影响。
少年儿童可能更多需要预防接种、儿童保健等服务,而老年人口则往往面临更多慢性疾病的困扰,对康复护理、老年病治疗等方面的需求较大。
人口的自然变动指标,包括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能够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增减情况。
出生率的高低不仅与人口的生育意愿有关,还受到经济、文化、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死亡率则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整体健康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
在疾病统计方面,发病率是一个常见的指标。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频率。
通过发病率,我们可以了解某种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患病率则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
与发病率不同,患病率考虑了现患病例和既往病例,更能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存在状况。
病死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
这个指标对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某种疾病的病死率较高,往往提示我们需要加大研究和治疗的力度。
疾病的构成比也是重要的统计指标之一。
它可以反映各种疾病在总病例数中所占的比重,帮助我们了解疾病谱的变化,从而合理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
生存率则常用于评价癌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例如,五年生存率可以反映出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存活五年以上的比例。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填空题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和。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______和______。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和______。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_______和______。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______和______。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_______。
8、凯特勒是_______的先驱者,同时也是_______的奠基人。
二、单选题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信息职能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A、15世纪末叶B、16世纪末叶C、17世纪末叶D、18世纪末叶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
A、威廉·配弟B、阿亨瓦尔C、康令D、约翰·格朗特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按其所包含的单位数是否可数,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计量水准(标志)是指对客观现象总体内各个个体单位的_______和_______进行测量所依据的标准。
统计学教案习题15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一、教学大纲要求(一)掌握内容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人口总数、性别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2)人口金字塔;(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2.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生存率。
(二)熟悉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其它指标。
(三)了解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二、教学内容精要(一)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的意义及其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1)人口数:人口数(population)又称人口总数,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特定时间点的人口数。
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可得较好的人口数统计。
根据我国的户籍登记,也可获得户籍人口数。
在人口流动较多的情况下,还可按居住地来统计人口数。
(2)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男女性人口数之比,称为性别比或性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100 (15-1)女性人数(3)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龄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00% (15-2)老年人口系数=人口总数(4)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
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 (15-3)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人口总数2.人口金字塔(1)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研究人口与疾病统计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中,了解和掌握人口的各种统计指标对于疾病的预防、治疗和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医学常用的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指标,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卫生统计学,从而提高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能力。
一、人口统计指标人口统计指标是指衡量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统计数字,包括人口总量、性别比例、年龄结构、人口增长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为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例如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等。
1. 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通常以千万或亿为单位。
了解人口总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医疗资源的需求和分配,以及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2. 性别比例性别比例是指男女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
通常以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多少比表示。
性别比例的变化在某些疾病的流行和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性传播疾病的防控。
3. 年龄结构年龄结构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的不同年龄组的人口数量分布。
了解年龄结构可以帮助我们预测一定年龄段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健康服务和政策。
4. 人口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的年度增长百分比。
人口增长率的高低与医疗资源的需求和分配密切相关,对于人口增长迅速的地区和国家,需要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和管理。
二、疾病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是指衡量疾病发生、流行和死亡的统计数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分布和趋势,制定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策略。
1. 发病率发病率是指某一特定疾病在特定人群中发病的比例。
发病率通常以每万人中发病人数表示,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和传播风险。
2. 病死率病死率是指某一特定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在特定人群中的比例。
病死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特定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3. 残疾率残疾率是指某一特定疾病导致的残疾人数在特定人群中的比例。
残疾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疾病对人群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指导相关康复和支持措施的制定。
卫生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
卫⽣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卫⽣统计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章绪论【教学要求】了解:医学统计学的发展史;统计学与公共卫⽣的关系。
熟悉:统计学习的⽬标与⽅法掌握:统计学基本概念:总体与样本、同质与变异、变量的类型、参数与统计量。
【重点难点】第⼀节医学中统计思维的进化第⼆节统计学与公共卫⽣互动推动⼀、统计学是公共卫⽣专业⼈员的得⼒⼯具公共卫⽣是群体科学,应⽤统计探索群体规律。
统计抽样技术;设计群体调查,掌握⼈群的卫⽣状况和需求;统计描述:反映疾病和卫⽣资源的分布特征;统计推断:偶然性的背景中识别危险因素、评价卫⽣措施、进⾏科学决策。
⼆、现代公共卫⽣领域对统计学的挑战公共卫⽣不仅应⽤统计学,⽽且不断提出新要求和新问题,是现代统计学研究和发展的巨⼤功⼒。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概念⼀、总体与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的确定的同质研究对象的全体,按研究对象来源⼜有⽬标总体和研究总体。
样本是指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
抽样研究的⽬的是⽤样本推断总体。
⼆、同质与变异同质是指同⼀总体中个体的性质、影响条件或背景相同或⾮常相近。
变异是指同质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统计学的任务是在变异的背景上描述同⼀总体的同质性,揭⽰不同总体的异质性。
三、变量的类型定量变量可分为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变量类型可以转化:定量→有序→分类→⼆值。
注意转化⽅向只能由信息量多向信息量少。
四、参数与统计量参数是指反映总体特征的统计指标。
五、设计与分析统计设计是医药卫⽣设计科研不可或缺的部分。
统计设计包括抽样⽅法、统计学原则、统计⽅法数据如何收集、样本量多⼤等统计学内容。
设计决定了统计分析的⽅法。
统计设计分类变量{ 有序变量和统计分析是不可分割的两项内容。
六、因果与联系探究因果关系⾸先考虑是否存在联系。
但存在联系未必有因果联系,因为存在⼤量的混杂因素。
单靠统计学分析⼤多只能考虑变量之间的联系,难于证明因果联系。
第四节⽬标与⽅法⼀、基本概念⽅法与技能正确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常⽤的设计和经典的分析⽅法、学会⽤统计软件完成有关计算。
《卫生统计学》考试题库
7.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调查、审核、整理资料 B.收集、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C.设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 D.调查、审核、整理、分析资料
E.以上都不对
8.统计工作的关键步骤是:
A.调查或实验设计 B.整理分组 C.收集资料 D.审核资料 E.分析资料
9.欲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病的疗效,临床观察 300 名病人的血压情况,确切地说,研究总体
A.几何均数
B.中位数
C.平均数
D.均数
E.算术均数
8. 用频数表法计算均数时,组中值应为:
A.(本组段下限值+本组段上限值)/2 B.(本组下限值+下组下限值)/2
C.(本组下限值+下组上限值)/2
D.本组段的上限值
E.本组段的下限值
9. 原始数据加上一个不为 0 的常数后:
A. x 不变、CV 变 B. x 变或 CV 变 C. x 不变、CV 不变
B. 95% C. 97.5% D. 92.5% E. 99.5%
23. 若正常人血铅含量近似对数正态分布,拟用 300 名正常成人血铅确定 99%正常值范
围,最好采用下列哪个公式:
A. x +2.58S B. lg-1 ( x lgx +2.58slgx ) C. x ±2.58S
D. P99 =L+i/f99 (300×99/100- fL )
A.四分位数间距 B.全距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E.方差
16. 一组计量资料中,每个变量值与均数之差的平方和、除以变量值的个数-1,再开平方
所得的值为:
A.方差 B.全距 C.四分位数间距 D.变异系数 E.标准差
4
大学《医学统计学》课后习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1. 010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各种类型的数据C.疾病的预防与治疗D.有变异的医学现象2. 010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0103.下列观测结果属于有序数据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4. 0104.随机误差指的是:A. 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 由不可预知的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5. 0105.系统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6. 0106.抽样误差指的是:A.由某些固定因素引起的误差B.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误差7. 0107.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过失误差D.记录误差8. 0108.统计学中所谓的总体通常指的是:A.自然界中的所有研究对象B.概括性的研究结果C.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D.所有的观察数据9. 0109.统计学中所谓的样本通常指的是:A.可测量的生物样品B.统计量C.数据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10. 0111统计学的主要作用是:A. 使分析更为简单B. 避免计算出现错误C. 改善数据质量D.探测随机现象的规律11. 0112概率描述的是:A.总体具有的特征B.数据具有的特征C.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D.随机现象的规律性12. 0114.统计描述结果的主要表达方式是:A.统计指标、统计表和统计图B.描述数据特征C.概率分布D.抽样误差13. 0201.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A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均数 D.P百分位数9514. 0202.算术均数与中位数相比,其特点是:A.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B.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C.抽样误差较大D.更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15. 0203.将一组定量资料整理成频数表的主要目的是A.化为计数资料B.便于计算C.能够更精确地检验D. 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16. 0205. 变异系数主要用:A.比较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程度 B衡量正态分布的变异程度C.衡量测量的准确度D.衡量偏态分布的变异程度17. 0206.对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描述其变异程度应选用的指标A.变异系数B. 离均差平方和C.极差D. 标准差18. 0207.已知动脉硬化患者载脂蛋白B的含量(mg/dl)呈明显偏态分布,描述其个体差异的统计指标应用:A. 四分位数间距B.标准差C.变异系数D.方差19. 0208.一组原始数据的分布呈正偏态分布,其数据的特点是:A.数值离散度大B.数值离散度小C.数值偏向较大的方向D.数值偏向较小的方向20. 0210在衡量数据的变异度时,标准差与方差相比,其主要特点是:A.标准差小于方差 C.标准差更容易计算C.标准差更为准确D. 标准差的计量单位与原始数据相同21. 0213.比较健康人群血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异水平,应采用的指标是:A.标准差B.百分位数C.极差D. 变异系数22. 0214.中位数与算数均数相比,其特点是:A.容易计算B.计算出的结果更为可靠C.不易受异常值影响D.更适合对称分布的数据23. 0301.正态曲线拐点所对应的横坐标为:A.⎺X±SB. μ±σC. X±2SD. μ±1.96σ24. 0302.标准正态分布的形状参数和位置参数分别为:A 0,1B 1,0C μ,σD σ,μ25. 0303.正态分布N(μ,σ2),当μ恒定时,σ越大则:A.曲线沿横轴越向左移动B. 曲线形状和位置不变C.曲线越“瘦高”D.曲线越“矮胖”26. 0305.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的面积为A.50%B.95%C.97.5%D.99%27. 0306. 若随机变量X服从N(μ,σ2 )的正态分布,则X的第97.5百分位数等于()A. μ+1.96σB.μ-1.64σC.μ-σD.μ+1.64σ28. 0308.某项指标95%医学参考值范围表示的是:A.在此范围“异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B.在此范围“正常"的概率大于或等于95%C.在“异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之外D.在“正常”总体中有95%的人在此范围29. 0309.确定某项指标的医学参考值范围时,“正常人”指的是:A.从未患过疾病的人B.患过疾病但不影响研究指标的人C.排除了患过某种疾病的人D.排除了影响研究指标的疾病或因素的人30. 0311.要评价某地区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其统计学方法是:A.用均数来评价 B 用参考值范围来评价C.用几何均数来评价D.用变异系数来评价31. 0401 如果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能够使不能治愈的疾病得到缓解并延长生命,则应发生的情况是( )A.该病患病率增加B.该病患病率减少C.该病的发病率增加D.该病的发病率减少32. 0402.计算乙肝疫苗接种后血清学检查的阳转率,分母为( )A.乙肝易感人数B.平均人口数C.乙肝疫苗接种人数D.乙肝患者人数33. 0403.计算标准化死亡率的目的是( )A.减少死亡率估计的偏倚B.减少死亡率估计的抽样误差C.便于进行不同地区死亡率的比较D.消除各地区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34. 0406.相对危险度RR的计算方法是( )A.两个标准化率之比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人数之比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之比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概率之比35. 0407.比数比OR值表示的是( )A.两个标准化率的差别大小B.两种不同疾病的发病率差别程度C.两种不同疾病患病率差别程度D.两种不同条件下某疾病发生的危险性程度36. 0408.计算患病率时的平均人口数的计算方法是( )A.年初人口数和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B.全年年初的人口数C.全年年末的人口数D.生活满一年的总人口数37. 0409.死因构成比反映的是( )A.各种疾病发生的严重程度B.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C.疾病在人群的分布情况D.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38. 0410.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是( )A.患病率高于发病率B.患病率低于发病率C.计算患病率不包括新发病例D.患病率与病程有关39. 0412.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的10.1%,该指标属于( )A.相对比B.构成比C.发病率D.传染率40. 0413.某医师对其所在科室近5年某病住院患者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该病患者农村人口200人,城镇人口50人,分别占80%与20%,则结论为( )A.农村人容易患该病B.城镇人容易患该病C农村城镇都易患该病 D.尚不能得出结论41. 0501统计表的主要作用是()A.便于形象描述和表达结果B.客表达验的原始数据C. 代替冗长的文字述和便于分析对比D.容易进行统计述和推断42. 0502.述某疾病患者年龄(岁)的分布,采用的统计图是()A.线图B.条图C.百分条图D.直方图43. 0503.高血压临床试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析考治疗0周、2周、4周6周、8周血压的动态变化和改善情况,为了直观显示出两组血压平均变动情况,宜选用的统计图是()A.半对数图B.线图C.条图D.直方图44. 0505.研究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与载脂蛋白B-100的数量依存关系,应绘制的图形是()A.直方图B.箱式图C.线图D.散点图45. 0506.下列统计图适用于构成比关系的()A.直方图B.箱式图C.误差条图、条图D.圆图、圆百分条46. 0507.对有些资料构造统计表时下列可以省略的是()A.标题B.标目 C线条 D.备注47. 0509.描述某现象频数分布情况应选择的是( )A.圆图B.百分条图C.箱式图D.直方图48. 0601.样本均数的标准误越小说明A.观察个体的变异越小B.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大C.由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越小D.抽样误差越大49. 0602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A.样本不是随机抽取B.测量不准确C资料不是正态分布 D.个体差异及抽样50. 0603.要减少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A.减小系统误差B.将个体变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C减小标准差 D.适当增加样本含量51. 0604.对于正偏态分布的总体,当样本含量足够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近似为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t分布52. 0606.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109-9.1×109/L,其含义是A.估计总体中有95%的观察值在此范围内B.总体均数在该区间的概率为95%C. 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D.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53. 0607.某地抽取正常成年人200名,测得其血清胆固醇的均数为3.64mmol/L,标准差为1.20mmol/L该地正常成年人血清胆固醇均数95%的可信区间是A.3.64±1.96×1.20B.3.64±1.20C.3.64±1.96×1.20/√200D.3.64±2.58×1.20/√20054. 0609.假设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A.样本均数差别越大B.总体均数差别越大C认为样本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 D.认为总体之间有差别的统计学证据越充分55. 0610.关于假设检验,正确的说法是A检验水准必须设为0.05 B必须根据样本大小选择检验水准C必须采用双侧检验 D.必须建立无效假设56. 0611假设检验水准a指的是A.检验的置信度B.控制Ⅱ类错误的概率C.控制1类错误的概率D.无效假设的概率57. 0613.假设检验中的P值的含义是A.总体间有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B.总体间无差别时出现现有样本及极端情况的概率C.总体间有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D.总体间无差别时H成立的概率58. 0701.两样本均数之差的标准误反映的是A.两样本数据集中趋势的差别B. 两样本数据的变异程度C. 两样本均数之差的变异程度D. 数据的分布特征59. 0702. 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P>0.05说明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C.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D.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60. 0706.增加t检验的检验效能,应该使用的方法是A.减小I类错误B.减小测量的系统误差C.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D. 增加样本量61. 0707. 以下不能用配对t检验方法的是(C)A比较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B.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测量15名肝癌患者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C.比较早期和晚期肝癌患者各15例癌组织中Sirt1基因的表达量D.比较糖尿病患者经某种药物治疗前后后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62. 0709. 对于配对设计的t检验,其检验假设H0是A. 两样本均数相同B. 配对数据的差值总体均数为0C.两总体均数相同D.两总体均数不同63. 0801.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A.组间均方大于组内均方B.组内均方大于组件均方C.不同来源的方差必须相等D.总变异及其自由度可按不同来源分解64. 0802.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之一是方差齐性,它是指A.各比较组相应的样本方差相等B.各比较组相应的总体方差相等C.组内方差等于组间方差D.总方差等于各组方差之和65. 0803.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的组间均方反映的是A.某因素效应大小B.随机测量误差大小C.全部数据的离散度D.处理因素效应与随机误差综合结果66. 0806 完全随机设计的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若P<0.05,则结论为:A 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 各样本均数全不相等C 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D 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67. 0814 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已知总样本量为60,分为4个不同的处理组,则组内变异的自由度为A 3B 56C 57D 5968. 0901. 两样本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A.两样本率差别越大B.两总体率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率不同D.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率不同69. 0907当四个表的周边合计数不变时,如果某格的实际频数有变化,则其理论频数是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70. 0911. 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是A. 对总变异进行分解计算X2值B.根据总体间差别的大小计算X2值C.根据样本配对的情况计算X2值D.根据实际频数和理论频数的差异计算X2值71. 0912. 对三行四列表资料作X2检验,自由度为A. 1B. 2C. 6D. 372. 1001.对医学计量资料成组比较,相对参数检验来说,非参数秩和检验的优点是(A)A.适用范围广B.检验效能高C.检验结果更准确D.充分利用资料信息73. 1010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中,甲组中最小数据有2个0.2,乙组中最小数据有3个0.2,则数据0.2对应的秩次为A 0.2B 1.0C 5.0D 3.074. 1011.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应用条件是A. 两样本服从正态分布B. 两总体服从正态分布C. 两样本方差齐同D. 不受任何条件限制75. 1013.配对资料的符号秩和检验的无效假设是A. 两组配对的差值中位数为零B.两总体均数相同C.两总体分布位置相同D.两组配对的差值均数为零76. 1101,两数值变量的相关关系越强,对应的是A 相关系数越大B 回归系数越大C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D 回归系数的绝对值越大77. 1105,1~17岁儿童可以用年龄(岁)估计体重(市斤)回归方程为y ^=14+4x,若将体重换成国际单位kg,则此方程A 常数项改变B 回归系数改变C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改变D 常数项和回归系数都不改变78. 1106,对同一资料进行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时,下列正确的情形是A ρ=0时,r=0B ρ>0时,b>0C r>0时,b<0D r<0时,b<079. 1107下列双变量中,适用于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的是A年龄与体重 B民族与血型C体重与体表面积D母亲文化水平与子女的智商80. 1108 若直线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结果p<0.05,则可认为两变量间A有密切的关系 B有一定的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密切D存在数量依存关系81. 1111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的原则是保证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B)A纵向距离的离均差最小B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C垂直距离相等 D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82. 1112,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合理的直观分析方法是A计算回归系数 B做回归直线C计算截距或常数项D绘制散点图83. 1501实验性研究随机化分组的目的是A.减少抽样误差B.减少实验例数C.提高检验效能D.保持各组的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84. 1502.关于实验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正确的说法是A.精密度较准确度更重要B.准确度较精密度更重要C.精密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D.准确度主要受随机误差的影响85. 1503.在临床试验设计选择对照时,最高效的对照形式是(D)A.历史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6. 1504.实验没计的三大原则是A.随机、对照、自法B.随机、均衡、重复C.随机、对照、均衡D. 随机、对照、重复87. 1505.某医师研究某新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对照组采用阳性药物溶栓胶囊,这属于A.空白对照B.历史对照C.标准对照D.安慰剂对照88. 1509.临床试验需要在设计阶段确定主要指标的目的是A.便于试验实施B.减少测量的随机误差C.减少非处理因素的影响D.避免结果的任意性89. 1511.观察性研究与实验性研究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设立对照组B.是否以人为研究对象C.是否是抽样研究D.是否主动施加干预措施90. 1514.诊断试验中的灵敏度指的是(B)A.检测仪器的敏感性B.对患病的人检出的概率C.对未患病人检出的概率D.阳性预测值。
卫生统计学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护理课件
影响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环境因素、医疗保健水平等 。
01
卫生服务统计指标
卫生服务统计指标 卫生服务统计指标
卫生机构数量
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或国家所拥 有的卫生机构的数量。
卫生人员数量
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各类卫生 技术人员以及行政、后勤人员等。
生存分析
用于描述和比较生存时间 ,包括Kaplan-Meier曲线 、Cox比例风险模型等。
重复测量设计
用于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测 量结果,分析时间因素的 影响。
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统计指标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成绩、技能操作考核等 指标,评估医学教育培训的效果
。
人才结构分析
对医学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职 称等结构进行分析,评估人才队伍 的合理性。
学术影响力评估
通过论文发表、引用次数等指标, 评估医学教育人才的学术影响力。
医学科技常用统计指标
科研项目评估
临床试验效果评估
对医学科技项目的经费投入、研究成 果等指标进行评估,衡量项目的价值 。
通过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 ,评估新药、新技术的临床效果和安 全性。
技术创新评价
通过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指标 ,评价医学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价 值。
定义
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因某 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计算公式
某病的发病率 = (某年某人群中 某病新发病例数 / 该年该人群平 均人口数)× 10000/10万。
疾病统计指标 疾病统计指标
• 影响因素:人口年龄、性别、种族、生活习惯、环境因素 、医疗保健水平等。
统计学教案习题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一、教学大纲要求(一)掌握内容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人口总数、性别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2)人口金字塔;(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2.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生存率。
(二)熟悉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其它指标。
(三)了解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二、教学内容精要(一)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的意义及其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1)人口数:人口数(population)又称人口总数,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特定时间点的人口数。
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可得较好的人口数统计。
根据我国的户籍登记,也可获得户籍人口数。
在人口流动较多的情况下,还可按居住地来统计人口数。
(2)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男女性人口数之比,称为性别比或性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100 (15-1)女性人数(3)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龄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00% (15-2)老年人口系数=人口总数(4)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
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 (15-3)少年儿童人口系数=人口总数2.人口金字塔(1)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医院统计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医院统计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1、标准化法中,直接法是通过A、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构成比B、选定一个标准人口总数C、选定一个各年龄组死亡率作为标准D、计算标化死亡比E、以上都不是答案:A2、相关与回归分析中,正确的是A、r值越小,b值越大B、r值越大,b值越大C、r值大小与b值大小无关D、r值越小,b值越小E、r值越大,b值越小答案:C3、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搜集资料B、调查资料C、校对资料D、整理资料E、分析资料答案:A4、某年内两所规模和等级相当的医院在对5种类型肝炎病人治疗中,几乎都是甲医院的治愈率高于乙医院的治愈率。
但是计算各医院总治愈率又发现,乙医院的总治愈率高于甲医院的总治愈率,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是:A、两家医院领导重视程度不同B、两家医院对预后的诊断标准不一致C、两家医院医疗技术差别大D、两家医院各型病人人数构成不同E、以上都不对答案:D5、离院方式不包括()A、医嘱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B、医嘱离院C、医嘱转院D、治愈E、非医嘱离院答案:D6、患者临床基本资料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A、血脂B、有无家族史C、疾病分类D、有无手术史E、血型答案:A7、某病患者400人,其中男性360人,女性40人,分别占90%与10%,则结论为()A、女性易患该病B、男、女性患该病概率相等C、尚不能得出结论D、男性易患该病E、根据该资料可以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答案:C8、说明某现象发生强度的指标为A、构成比B、率C、相对比D、环比E、定基比答案:B9、以下哪一项是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英文缩写A、HISB、LISC、ERD、PACSE、MIS答案:C10、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A、齐同、均衡、随机化B、均衡、随机、分析C、设计、均衡、计算D、对照、重复、随机E、对照、随机、操作答案:D11、某年孕产妇死亡率是指()。
A、同年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某年活产数之比B、活产数对总妇女数之比C、活产数对育龄妇女数之比D、活产数对已婚育龄妇女数之比E、以上都不对答案:A12、为避免重复计数,会诊后被邀请科不予计算,由邀请科计入该科()A、急诊人数B、转科人数C、初诊人数D、门诊人数E、复诊人数答案:D13、结算实收报表反映()A、当月病人欠费B、当月门诊病人费用C、当月医院应得的业务收入D、当月出院病人费用E、当月医院完成结算的费用答案:E14、研究长期吸人氯乙烯气体对动物肝脏的危害,一组大白鼠每天放置于含有一定浓度氯乙烯气体的染毒柜中8小时时,作为处理组;另一组则放置于含有正常空气的同样体积染毒柜中8小时。
《医学统计学》习题册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医学统计学课程练习册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小概率事件是指P ()A.P>0.05 B.P<0.05 C. P >0.01 D. P <0.12. 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A总体中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个体值存在差别C样本只含总体的一部分D总体均数不等于03. 调查中国放射科医生接触射线情况,全国放射科医生的全部组成为()A.研究总体B.目标总体C.研究样本D.目标样本4. 若以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30 mmHg为高血压阳性临界点,调查3000人中有300名血压超过临界值,这份资料属于:( )A. 定量资料B. 分类资料C. 等级资料D. 离散型变量5. 下列属于统计量的指标是()A 总体均数B 总体标准差C 样本标准差D 总体率6. 调查某地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抽样调查了2000名居民,得到了2000对舒张压与收缩压的数据,请问此资料是:( )A 分类资料B等级资料 C 定量资料D分析后才知7. 下列属于参数的指标是()A 样本均数B 样本率C 样本标准差D总体标准差8. 用样本做统计推断,样本应是()A. 总体中典型一部分B. 总体中有代表性一部分C. 总体中任意一部分D. 总体中信息明确一部分9. 统计推断的内容为()A. 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B. 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C. A和B均不是D. A和B均是10. 随机调查社区2000人,得到平均体重为60公斤,则该资料属于()A. 计量资料B. 总体资料C. 计数资料D. 等级资料二、名词解释1.抽样误差2.总体3.分类变量4.数值变量三、问答题1.什么叫计量资料,它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哪些(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2.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第二章定量数据的统计描述一、单选题1. 若资料为偏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集中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2.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集中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3. 对数正态分布资料计算集中趋势应该用( )A 几何均数B 算术均数C 四分位间距D 中位数4. 抗体滴度资料通常使用哪个集中趋势指标( )A 全距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算术均数5. 平均数指标体系中不包括()A 全距B 算术均数C 几何均数D 中位数6. 抽样调查了10名居民体重资料,请问平均体重该用哪个指标计算( )A 中位数B 几何均数C 算术均数D 都可以7. 样本标准差的的取值情况是()A 大于或等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无法确定8. 若资料为正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中位数9. 若资料为偏态分布,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四分位间距C 标准差D 中位数10. 若资料末端没有截尾值,最好计算下列哪个指标来衡量离散程度()A 全距B 算术均数C 标准差D 四分位间距11. 一组资料的例数等于25,方差等于16,标准差等于()A 4B 0.8C 10D 512 一组资料的标准差等于5,变异系数等于10%,样本均数等于()A 5B 50C 20D 10013. 标准差与算术均数的使用条件( )A 不同B 相同C 不可比较D 视情况而定14. 比较两组正态分布数据离散度大小的指标,如果单位不同该用( )A 四分位间距B 变异系数C 标准差D 标准误15 可以反映个体离散程度的指标不包括()A 标准差B 全距C 标准误D 变异系数16 . 表示( )A 总体方差B 样本方差C 总体标准差D 总体标准误17. 一组资料的例数等于25,均数为20,标准差等于5,则方差等于()A 20B 25 C10 D 518. 四分位间距的使用条件与哪个指标是一致的()A中位数 B 算术均数 C 几何均数 D 变异系数19. 四分位间距是指()A P0-P25B P25-P50C P50-P75D P25-P75二、名词解释1.几何均数2.中位数:2.变异系数3.四分位间距1. 10名12岁男孩身高(cm)分别为125.5,126.0,127.0,128.5,147.0,131.0,132.0,141.5.0,122.5,140.0。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2)
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2)检验专业《医学统计学》习题集第一章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总体:2、样本:3、变量:4、概率:5、数值变量资料:6、分类变量资料:7、等级资料:8、统计推断:二、选择题1. 医学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A. 医学中的小概率事件B. 各种类型的数据C. 动物和人的本质D.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E.有变异的医学事件2. 用样本推论总体,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指的是A.总体中最容易获得的部分个体B.在总体中随意抽取任意个体C.挑选总体中的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D.用配对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E.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3. 下列观测结果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收缩压测量值B.脉搏数C.住院天数D.病情程度E.四种血型4. 随机误差指的是A. 测量不准引起的误差B. 由操作失误引起的误差C. 选择样本不当引起的误差D. 选择总体不当引起的误差E. 由偶然因素引起的误差5. 收集资料不可避免的误差是A. 随机误差B. 系统误差C. 过失误差D. 记录误差E.仪器故障误差6. 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统计推断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E、整理分析、计算均数、标准误、标准差7.概率P=0,则表示: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8.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9.下列的变量中是分类变量的是:A.身高B.体重C.年龄D.血型E.血压10.下列变量中是数值变量的是:A.性别B.年龄C. 血型D.职业E.疗效11.随机事件的概率是:A. P=0B. P=1C. P=-0.5D.-0.5﹤P<0.5E.0﹤P<112.用样本作推断,样本应是: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B. 总体中任一部分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D. 总体中按比例分配的一部分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13.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治疗人数8236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A. 数值变量资料B.计量资料C. 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以上都不是三、填空题1、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医学常用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指标(卫生统计学课件)
小结
常用疾病统计指标是分析疾病三间分布特点、探索病因和提 供防病对策措施的重要基础知识,学习重点在于了解指标的意义、 分母的要求与来源,防止凭感觉计算。
医疗卫生工作记录:包括各种医疗记录(门诊病历、住院病历等)。 疾病专题调查资料:包括健康检查、疾病普查和疾病抽样调查等获得 的资料。
二、疾病和死因分类
疾病命名是要对每一种法定疾病情况给以确切的名称,即标准化的术语,并使其对 另外的疾病具有不可混淆的、明确的位置,以便于全世界的医务工作者具有共同的医学 语言。
死亡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指标有测量死亡水平及死因分析两类,将一些常 用指标及其意义列于表4。
常用指标
粗死亡率
年龄别死亡率 婴儿死亡率
表1 常用死亡统计指标及其意义
意义
称普通死亡率、总死亡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巾的死亡数,说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粗死亡率的水平受 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影响。比较各国家或地区间死亡率水平时,可以用年龄别死亡率,或按年龄标化计算标准化 死亡率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
生育常用指标
测量生育的指标可以分为出生率、生育率和人口再生产三 类,其中常用的生育率指标有3个,人口再生产指标有3个,将 这些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列于表3。
常用指标
粗出生率 总生育率 年龄别生育率 总和生育率
自然增长率 粗再生育率 净再生育率
表1 有关生育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意义
也称普通出生率。表示某年某地平均每千人口的活产数,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变动的基本指标。受 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影响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某年某地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与同年出生活产数之比,综合反映儿童健康水平和变化的主要指标
孕产妇死亡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医学人口统计与疾病统计常用指标一、教学大纲要求(一)掌握内容1.医学人口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人口总数、性别比、老年人口系数、少年儿童人口系数;(2)人口金字塔;(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粗出生率、总生育率、终生生育率、总和生育率、自然增长率;(4)死亡统计常用指标:粗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死因顺位。
2.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的意义及用途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治愈率、生存率。
(二)熟悉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其它指标。
(三)了解内容医学人口统计和疾病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
二、教学内容精要(一) 医学人口统计常用指标的意义及其用途1.人口数与人口构成常用指标(1)人口数:人口数(population) 又称人口总数,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特定时间点的人口数。
通过一次人口普查,可得较好的人口数统计。
根据我国的户籍登记,也可获得户籍人口数。
在人口流动较多的情况下,还可按居住地来统计人口数。
(2)性别比:以女性人口为100,计算男女性人口数之比,称为性别比或性比例。
性别比= 男性人数×100 (15-1)女性人数(3)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说明人口老龄程度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
老年人口系数=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00%(15-2)人口总数(4)少年儿童人口系数:指少年儿童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
少年儿童人口系数= 14岁及以下人口数×100%(15-3)人口总数2.人口金字塔(1)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pyramid)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的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
将人口的性别、年龄分组数据,以年龄(或出生年份)为纵轴,以人口数或年龄构成比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的直方图,其型如金字塔,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更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人口的年龄性别构成,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的现状、类型。
(2)人口金字塔的类型:人口金字塔可分为三种类型: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
年轻型:塔顶尖、塔底宽。
成年型:塔顶、塔底宽度基本一致,在塔尖处才逐渐收缩。
年老型:塔顶宽,塔底窄。
从人口年龄结构对今后人口增长速度影响的角度,又可将人口金字塔分为增长型、静止型和缩减型,分别与年轻型、成年型和年老型相对应。
3.生育与计划生育常用指标(1)粗出生率:粗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 CBR)又称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活产数),人口的出生率明显受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的影响。
其算式为:粗出生率=某年活产总数×1000‰(15-4)同年平均人口数(2)总生育率:总生育率(general fertility rate,GFR)又称生育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数,是测量人群生育水平的指标。
其算式为:生育率=某年活产总数×1000‰(15-5)同年15~49岁妇女平均人口数(3)终生生育率:终生生育率(life-time fertility rate, LTFR)说明一批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妇女一生的生育水平。
终生生育率由于观察时间很长,一般很难观察到。
终生生育率=某批妇女生育的活产子女数×1000‰(15-6)经历过整个育龄期的该批妇女数(4)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假定一批妇女按某一套年龄别生育率计算,平均在整个育龄期会有几个活产。
该指标反映的是调查年时间横断面上的生育水平。
因其消除了年龄构成不同对生育水平的影响,故不同地区、不同年度的总和生育率可以直接比较,因而应用较广,是较好的测量生育水平的指标。
总和生育率=()⨯∑年龄组组距各年龄组生育率(15-7)(5)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natural increase rate, NIR)为粗出生率与粗死亡率之差,是测量人口再生育的指标。
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只能粗略的估计人口的一般增长趋势,不能用来估计未来人口的发展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 粗出生率―粗死亡率(15-8)4. 死亡统计常用指标(1)粗死亡率:粗死亡率(crude death rate,CDR)又称死亡率(death rate), 是某时期(一般是1年)死亡总数除以该时期的平均人口数或期中人口数所得的商。
如果用一年的资料计算年死亡率,分子是一年内的死亡数,分母就是该年的平均人口数或年中人口数。
粗死亡率说明人群中总的死亡水平,易受人口性别、年龄的影响。
粗死亡率=某年死亡数×1000‰(15-9)同年平均人口数(2)年龄别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age-specific death rate,ASDR)指某年某年龄别平均每千人口中的死亡数。
年龄别死亡率= 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1000‰(15-10)同年该年龄组平均人口数(3)标准化死亡率:一群人的死亡率高低受该人群年龄构成的影响,所以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间的死亡率比较时,应该考虑用某种方法消除年龄构成的影响。
标准化死亡率(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SMR)就是这样的一个指标。
直接法计算的标准化死亡率,就是用同一套标准的年龄构成比与各自的年龄组死亡率乘积的总和。
(4)婴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
婴儿死亡率的高低对平均寿命有重要的影响,它是反映社会卫生状况和婴儿保健工作的重要指标,也是死亡统计指标中较为敏感的指标。
婴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周岁婴儿死亡数×1000‰(15-11)同期活产数(5)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neonatal mortality rate,NMR)指某地某年未满28天的新生儿的死亡数与同期活产总数的比值。
与婴儿死亡率同样是反映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指标。
新生儿死亡数在婴儿死亡数中占很大的比重(约占50%),因此,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
但是,新生儿死亡漏报现象非常严重。
在我国,有的边远地区新生儿死亡漏报率高达100%。
新生儿死亡漏报直接影响到该指标的准确性。
(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于儿童死亡率比较高,且不易获得完整的统计资料,在卫生事业不发达或统计制度不健全的国家和地区,婴儿和新生儿死亡数往往有漏报。
故也常用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来反映婴幼儿的死亡水平。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某年不满5岁儿童死亡数×1000‰ (15-13) 同年活产数 (7)死因别死亡率:死因别死亡率(cause-specific death rate ,CSDR )指因某种原因(疾病)所致的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
某死因死亡率= 某年内某种原因的死亡人数×100000/10万 (15-14)同年平均人口数 (8)死因顺位:指按各类死因构成比的大小或死因别死亡率的高低顺序,由高到低排列的位次,说明各类死因的相对重要性。
死因顺位可以反映各种死因所致死亡的相对重要性。
(二) 疾病统计常用统计指标1.发病率:发病率(incidence rate )表示在观察期内,可能发生某种疾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该病的频率。
新生儿死亡率= 某年不满28天新生儿死亡数 ×1000‰ (15-12)同期活产数某病发病率= 观察期内新发生某病的例数×1000‰(15-15)同期平均人口数2.患病率:一般所说的患病率(prevalence rate),又称现患率,指时点患病率(point prevalence rate),是某一时间横断面上某病患者数占受检人数的比例,它是一种静态指标,虽然名称是率,但它的性质是比例。
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
患病率=现患人×1000‰(15-16)受检人数在某些场合,也使用时期患病率(period prevalence rate),时期患病率的分子实际上是该时期起始点的患病例数与整个时期的新病例数之和,分母是同期平均人口数。
3.某病病死率:某病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内,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某病病死率= 观察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1000‰(15-17)同期该病患者数4.某病死亡率:某病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在规定的观察期内,人群中因某病而死亡的频率。
它可以反映不同地区或年代某种疾病的死亡水平。
某病死亡率= 观察期内因某病死亡的人数×1000‰(15-18)同期平均人口数5. 治愈率:治愈率(cure rate)指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
主要适用于一些急性病的疗效统计。
治愈率= 治愈人数×100% (15-19)受治人数6.生存率:生存率(survival rate)是指观察对象能存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
常用的是一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等。
临床上,一些慢性病的病人经过某种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常用n年生存率来表示。
对恶性肿瘤等疾病,难说“治愈”,用n年生存率来表示治疗效果或凶险程度是比较合适的。
n年生存率= 活满n年的例数×100%(15-20)观察例数生存率一般要用寿命表法(即Kaplan-Meier法)计算。
不宜按照对上述公式的直观理解,用“直接法”进行计算。
(三)医学人口统计的含义及其资料来源1.医学人口统计:是应用人口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从人类健康和卫生保健的角度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变动及其与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互关系,是人口统计学在居民健康和卫生保健领域中的应用,是卫生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人口统计收集的资料,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普查;(2)人口抽样调查;(3)人口登记,包括生命事件登记(出生、死亡、胎儿死亡、结婚、离婚、收养、生育、认领、离弃等)、人口迁移变动登记和户口登记。
(四)疾病统计的意义及其资料来源1.疾病统计:是居民健康统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流行的规律,为病因学研究、疾病防治和评价疾病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资料来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疾病报告和报表资料;(2)医疗卫生工作记录;(3)疾病调查资料。
三、典型试题分析(一)名词解释婴儿死亡率。
答案:婴儿死亡率(infant mortality rate, IMR)指某地某年不满一周岁婴儿的死亡数与同年活产总数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