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
黑龙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全面分析及科学化管理策略

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多年来位居全国首位,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玉米栽培中,黑龙江省采用科学的高产栽培技术,配合先进的农用机械高效率完成整地、播种、施肥、植保以及收获等栽培流程,为实现玉米连年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
为不断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水平,黑龙江省各地区要及时总结高产栽培经验,规范玉米全生命周期内的科学化管理,如此方可保障实现高产稳产的农业生产目标。
一、选地整地1、选地玉米种植地的土壤要具备良好的肥力,尽量选在含氧量10%-15%,空气容积大于30%,土层厚度超过80cm的地块栽培玉米。
2、整地深耕整地,深度为20cm,最深不得超过25cm,避免破坏耕层,降低土壤保墒能力。
整地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两种:(1)秋整地对耕层较深的地块,可以在秋收后深松土壤,打碎底层土块,将残留的病菌和虫卵翻入深土层内,避免病菌和虫卵越冬。
秋整地时要同步完成耙茬、深松和夹肥作业,秋起垄后镇压。
(2)春整地对未进行秋整地的地块进行春整地,使用旋耕机灭茬,旋耕深度控制在10cm-15cm,深松土壤,施入底肥。
二、种子处理1、品种选择结合本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选择产量高、抗性强的优质玉米品种,确保玉米品种与种植模式、种植条件相匹配。
2、种子处理用药剂拌种或对种子包衣,提高种子在土壤内的抗病害能力。
包衣使用的药剂可以选择克百威、吡虫啉、噻虫嗪、多福克等药剂。
根据药剂说明书确定合理用量,如选用多福克药剂进行包衣时,药剂浓度为35%,药剂与种子比例为1∶70。
三、播种技术1、栽培模式在黑龙江省玉米栽培中,常见的栽培模式包括大垄行间覆膜栽培、小垄密植栽培以及大垄宽窄行密植栽培等模式,各种栽培有其各自的优缺点,需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种植模式。
在选择不同的栽培模式后,其播种技术要点也要进行相应调整,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基于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的播种在栽培中选用中晚熟的玉米品种,一般在秋季整地,同时完成施肥、起垄作业,垄宽130cm,高15cm-18cm。
玉米底口追施肥法与一次性施肥法优缺点对比

在 土壤 中已经损 失较 多 , 玉米 易出现脱肥 现象 , 而 常 规 施 肥 就 不 容 易 出现 脱 肥 的现 象 。
4. 2 肥 料 特 点 的 制 约
施 入 土 壤 中的 肥 料 , 其肥效是有一定期限 的 , 一般尿素肥 效较 长 , 在 6 O天 左 右 , 即使在尿 素 中加入 一些 增效 剂 , 例 如 保氮素 , 肥 效 也 只能 达 到 1 0 0天 左 右 。 辽 源 地 区 玉 米 播 种 期 一 般 在 4月 2 0日左右 , 到 7月末 , 肥效基本没有了 , 此 时 玉 米 还 需 要 追 施 一 些 氮 肥 。如 果 采 取 常 规 施 肥 法 , 就 可及 时 弥 补 乇 米 后期养分 的不 足 , 尤其能 够满 足玉米 对氮肥 的需要 , 而 一 次性施肥就做不到这 一点。
肥 时要 优 先采 取底 口追 施肥 法 。 关键 词 : 玉米; 施肥 法 ; 优缺点; 对 比
中 图分类 号 : S 5 1 3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0 4 3 2 ( 2 0 1 3 ) 一 2 0 — 3 0 — 1
近 年来 , 辽 源地区许多地方的农民在施肥 方法上 , 采 用 一 次性施肥法 , 俗称 “ 一炮轰” 施肥法 。 具体做 法 : 把 玉 米 整 个 生 育期所需 的肥 料一次性做底 肥或做底 肥和 口肥施 人土 壤中 , 免 除 了 一 个 重 要 追 肥 环 节 ,甚 至 个 别 的 农 民 免除 了 口 肥 , 只 有 底 肥 。底 口追 相 结 合 施 肥 法 ( 以下 简称 常 规 施 肥 法 ) 和 一 次 性 施 肥 法 有 较 大 的 区别 , 不 仅 施 底肥 , 还 要 施 口 肥和 追 肥 。两 种施肥 方法通 过对 比结果 说明 , 双 方 有 各 自的 优 缺 点 , 但 总 体衡 量 , 常规施 肥 法较一 次性施 肥法 更有优 势 , 两 者 究 竟 有 哪些区别 , 主 要 体 现 在 如 下 几方 面 : 1玉 米 产 量 据1 9 9 1 年辽源市农 业总站在东辽 县辽河源 、 龙 山 区 寿 山 镇等有关 乡镇做的《 不 同施肥 方法试验 》 结果 表明 , 常规施 肥 法较一次性施肥 法平均亩增 产 9 . 7 1 %以 上 。 增 产 原 因 主 要 是 次性施肥不科学 , 违 背 了 作 物 吸 肥规 律 。为 此 , 在 给 玉 米施 肥时 , 提倡采取底 、 口、 追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
玉米基础知识和施肥技术

底肥一次性施用缓控释复合肥28-6-8或相近含量 40公斤 左右。
(六)玉米施肥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事项
1、底肥:种肥同播时与种子左右平行距离5-10厘米,防止 肥料与种子直接接触,以免幼苗期烧根,烧芽。
2、追肥:作追肥时在玉米植株背阴面(植株西侧或北侧) 5-10厘米处采用穴施,或沟施。追肥后2-3天浇水,让肥料迅速融 化扩散,使作物迅速吸收。
裂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青饲青贮玉米、高淀粉玉 米、笋玉米等。 按子粒颜色:黄玉米、白玉米、杂玉米三类。 转
二、玉米旳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生育期:从播种至成熟旳天数。我国栽培
旳玉米品种生育期在70一150天。 2.生育时期:在玉米一生中根据玉米植株形
态学上旳变化可划分为若干个时期,称为 生育时期。
(一)玉米必需旳矿质元素: 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旳必需矿质元 素中,大量元素为氮、磷、钾;中量 元素为钙、镁、硫;微量元素为铁、 锰、铜、锌、铝、硼等。
(二)玉米旳需肥量
玉米旳矿质元素吸收量是拟定玉米施肥旳主要根据。 玉米一生对矿质元素吸收最多旳是氮素,其他依 次为钾、磷、钙、镁、硫、铁、锌、锰、铜、硼、 钼。玉米生产百公斤子粒需要大量元素旳基本数 量与比值为:纯氮2.86公斤,磷1.14公斤,钾 2.63公斤。所以玉米应施用高氮低磷中钾旳肥料。
转
回
玉米大量元素缺素症
缺氮
缺磷
(四)玉米科学施肥
1.基肥:玉米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氮、磷、钾配合施用。
2.种肥:施用种肥可满足苗期对养分旳需要,有 壮苗作用。
3.追肥:(l)苗肥。(2)穗肥。(3)粒肥。
(五)玉米实际施肥情况 二次施肥法
玉米包膜控施肥一次性深施肥技术初探

肥尿 素每公 顷 20 g以上 的用 肥 量 ,都 存 在 着 程 5k 度不 同 的烧种 苗 现 象 ;其 它普 通 玉 米 专 用 肥零 星 出现过 烧种苗 现 象 ;而 玉 米 包膜 控 施 肥 却 没有 烧 种苗现 象 。玉 米包 膜控 施肥能 缓慢 控制 养分 释放 , 土壤 中适宜 的肥 料 浓 度对 种苗 不 产生 伤 害 ,因此 深层施 肥后 ,在 春早年 份也不 存 在烧种 苗现 象 。
保便 利 的效果 ,深受农 民的欢迎 。
节 工省 力 、降本 增 益 、环 保 便利 的施 肥 手段 得 以 实 现 。玉米 包膜 控 施 肥 ,是 指运 用 现代 科 技 和 工 艺手 段 ,把玉 米 整个 生 育期 所需 要 的各 种化 肥 养
分 ,按 照栽 培设 计 要 求 进行 合 理 配 比 ,并对 肥 料
米大喇 叭 口期 再 补 一 次 尿素 氮 肥 ,由于此 时 期 无
法 耕地 盖 土 ,尿素 挥 发 损失 较 多 。玉 米包 膜 控 施 肥部分肥 料 颗粒 有 包 膜 保护 ,有 效 地 避免 氮 的挥
发 、氮 和钾 的淋失 、磷 和钾 的固定 等损失 和浪 费。
而其 中没 有包 膜 的一 部 分肥 料 颗 粒 养分 被 作 物前 期 吸 收 ,保证 了 所 有 养 分 完 全 被 作 物 吸 收利 用 。
1 应用玉米 包膜控施肥一次深施肥的优点
11 包膜 安全可 靠 。深施不 烧种 苗 .
20 07年春旱 严重 ,我 们 进 行 了不 同肥 料 做底
肥对 玉米种 苗 的安 全 性 的 田间调 查 。在 玉 米 施底
中的一 部分 以氮 素 为 主 的各 种 养 分 颗粒 ,应 用 树 脂 、硫 磺 等 特 殊 材 料 实 行 厚 度 不 同 的包 膜 处 理 , 使养 分 能够按 照 生 长需 求 规 律 ,进 行合 理 有 效控
玉米施肥技术全集

玉米施肥技术全集
玉米施肥技术全集包括以下方面:
1.土壤调理:在种植玉米前,应先对土壤进行调理,包括深翻、松土、除草、除虫等措施。
2.施肥时机:玉米施肥的时机首先要看土壤的肥力水平,如果土壤营
养丰富,则可在播种前施钾肥和磷肥。
在玉米生长期,一般要进行两次追肥,分别在玉米拔节期和抽雄期进行。
3.施肥方法:玉米可以采用基肥追肥的方法,将钾肥、磷肥等施入土
壤中,覆土埋深,再通过浇水等方式让养分供给平稳。
也可以采用叶面喷
施肥料的方法,通过叶面吸收增加玉米的养分供给。
4.施肥剂量: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调整施肥剂量,以达
到合理施肥,避免浪费肥料,降低成本。
5.肥料种类:玉米的主要施肥成分为氮、磷、钾,可以选择化肥,有
机肥等肥料进行追肥。
总之,合理的玉米施肥技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减少施肥成本,有利
于农民的经济收益。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

玉米种植施肥技术与方法1概述玉米是中国重要的大田作物,施肥是作好玉米种植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玉米种植收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了解玉米的施肥技术和方法是保证玉米正常作物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对提升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2施肥技术(1)施用可溶性氮肥,及时反映肥效,可以提高玉米的生长,促进养分的吸收,由于氮素含量较低,因此必须按规定的使用标准使用,避免氮肥浪费和滥用。
(2)运用复合肥料,复合肥料常见的有有机磷肥和有机氮肥,有机肥料有利于增强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增强质量,提高玉米的产量,但同时也要控制有机肥的数量。
(3)及时的施用底肥和追肥,正确使用和组合施用底肥和追肥。
底肥要符合玉米的土壤肥力需求,应在耕作前运用,深封地上藏,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发挥肥料的最大效果;追肥时间选定在玉米开花前后或露头前,以便及时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提高玉米产量。
3施肥方法(1)根据玉米的施肥量,提前要充分反映养分含量。
一般玉米每亩要施入钾肥70-120公斤(山区可以适当增加)、氮肥50-70公斤(山区可以减少)、磷肥50-70公斤,看现场情况(氮磷兼施);(2)根据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科学使用化肥,以及搭配有机肥料,一般玉米施肥量为100-150公斤/亩,以硝酸钾为主,其次为铵态氮,还可根据配施自然肥料,如石灰石、煤灰等;(3)施肥分散施入,施肥不宜过早,切忌采取集中多次施肥,应根据玉米的生长阶段进行施肥,在遵守施肥的数量的前提下,宜提前3-5天备料,做到及时施用。
4总结正确的玉米种植施肥技术和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提高玉米的产量及质量。
施肥要有规律性,切不可集中多次施肥,同时要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按一定量使用。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玉米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玉米产量并保持维生素和营养物质的含量,农民们需要采用更科学的施肥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1.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的基本原理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是指将肥料和灌溉水混合在一起进行施肥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解决传统施肥方式中,肥料营养过度消耗灌溉水的问题,减少肥料的浪费,提高玉米产量。
一般而言,施肥方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玉米的生长初期,这个时候需要使用氮肥,磷酸二铵和喜养素等化肥。
第二阶段是玉米的中期生长,这个时候需要使用硝酸盐肥料,以及微量元素。
第三阶段是玉米的成熟期,这个时候需要使用钾肥、钙肥和微量元素来促进玉米增产和保证其营养。
2.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的优势(1)节约灌溉水在传统方式下,农户需要大量使用灌溉水来将肥料冲刷到根系中。
而在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下,可以通过混合肥料和灌溉水来达到施肥目的。
这种方式可以节约灌溉水,减少灌溉水的浪费。
(2)减少肥料消耗在传统肥料施用方式下,肥料不但营养成分不容易被吸收,还容易被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吸收。
而在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下,田地中的肥料和水被混合起来,实现了充分均匀的施肥,从而减少肥料的消耗。
(3)提高玉米产量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可以满足玉米生长不同阶段所需的不同营养成分,从而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最终提高玉米产量。
(4)提高玉米品质合理施用肥料是保证农作物品质的重要因素。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可以使不同养分在不同阶段合理施用,从而使玉米营养成分更加均衡,提高玉米品质。
3.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的操作步骤(1)将各种肥料和灌溉水充分混合,调整肥料和灌溉水的比例。
(2)使用滴灌、渗灌、喷灌等不同灌溉方式进行施肥。
(3)根据土壤、气候和生长期的不同,调整肥料的种类和浓度。
不同的生长期需要使用不同的肥料,肥料种类和浓度也需要进行合理搭配。
富锦市玉米施肥技术

育, 增强 玉 米 吸肥 吸水 能 力 ; 有 机肥 料 中有 机 质在 分 解过 程 中产生 大量 的二氧 化碳 . 是 增加 叶片 光合 作用 的原料 。
使用 方 法 。 基肥 要 施深 , 应根 据 耕 翻整 地 具体 措 施进行 . 一 般可 结合秋 翻地 或春耕 地前 进行 撒施 或条 施, 也可 以结合 顶浆 起垄 夹肥进 行条施 。条施肥 效优
则进 行施 肥管 理 。在 施肥 上最好 采用 测土 配方施 肥 。 做 到底肥 、 种肥 、 追 肥相结 合 。 未进行 测土 配方施 肥 的 地块 , 根 据实 际情况 , 采用 常规施 肥 , 按亩产 6 0 0千克
为后期 结实 器官 的形成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我 市无 霜期 较短 , 秋季 气温偏 低 , 土壤有 机质 分解极 为缓 慢 , 速效
用化 肥造 成玉米 前期 徒长 、 后期脱 肥 的现象 。有 机肥
料 可 以改 善土壤 理化 性质 , 促进 微生 物活动 和根 系发
施, 以免影 响种 子发芽 。如果采用 长效 肥料 一次施 肥 必须 深 施 . 且肥 量 要足 . 同时 在施 种 肥 时要 加 入少 量 速效 肥料 。
二、 种 肥的 施用 播 种 时期施 入种 子附 近的肥 料称 为种肥 . 也叫口
多 的肥 料 , 既 要满 足玉 米 高产 对 养 分 的需求 , 又 要 提
高 肥效 : 既要 充分 利用 和 挖 掘土 壤 供肥 潜 力 , 又 能维 持 土壤 养 分平 衡 , 从 而使 玉 米生 长 发育 健 壮 . 充 分发 挥 玉米 的增产 潜力 。 当前 玉米 施肥上 存在 氮肥 一次性
施 肥 面积较 大 、 部 分地 区氮肥 用 量偏 低 、 前 期 氮 肥用 量 过大 、 对缺锌 土壤 不注 重锌肥 施用 、 种植 密度 较低 .
青贮玉米、青贮高粱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

青贮玉米、青贮高粱的需肥规律及施肥技术一、青贮玉米施肥技术春玉米对氮的吸收量苗期占总氮量的2.14%;拔节孕穗期占32.21%;抽穗开花期占18.95%,籽粒形成期占46.7%。
夏玉米由于生育期短,吸收氮的时间较早,吸收速度较快,苗期占9.7%;拔节孕穗期占76.19%;抽穗至成熟占14.11%。
春玉米对磷的吸收苗期占总量的1.12%,拔节孕穗期占45.04%,抽穗受精和籽粒形成期占53.84%。
夏玉米对磷的吸收也较早,苗期吸收量10.16%,拔节孕穗期吸收62.60%,抽穗受精期吸收17.37%,籽粒形成期吸收9.51%。
春玉米、夏玉米对钾的吸收比较相似。
在抽穗前有70%以上被吸收,抽穗受精时吸收30%。
1.基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00~300kg,提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氮肥一般占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60%,磷、钾肥全部一次施入。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专用肥50kg,也施尿素15kg、磷二铵15kg、氯化钾15~20kg。
基肥一般在播前撒施,随即深翻到根系集中的耕层中,施肥量少时,应集中沟施。
2.种肥种肥的作用是补充苗期土壤表层速效养分的不足,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
氮素做种肥要与种子分开,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种肥用量不宜过大,具体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
3.追肥氮肥用量一般是全部施肥量的40%。
一般地力较高、基肥充足、植株生长正常的地块,可集中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施肥。
地力较差、基肥不足、苗情较弱的地块可在拔节期施肥。
春玉米追肥分两次施时多采用前轻后重方式。
追肥总量的1/3在拔节前期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2/3。
夏玉米追肥分两次施时多采用前重后轻方式。
追肥总量的2/3在拔节前期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1/3见表1。
二、青贮高粱施肥技术高粱的需肥期从幼苗出土到成熟可分为3个时期:一是生育前期,从幼苗出土至拔节二是生育中期,从拔节至穗形成三是生育后期,从开花授粉到籽粒形成。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生育特点,对肥料吸收需求也不同。
玉米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效应研究

玉米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效应研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作物特性和生长方式需求肥料的时空分布差异明显。
在强生态、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下,需要针对玉米的生长特点和适宜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地进行施肥措施和调整。
为此,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料成为现代农业中重要的施肥方式。
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料指的是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在肥料制造过程中加入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元素,并采用新式缓控释技术,让肥料适合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土壤状况应用。
该技术又称缓控释肥技术或分散肥技术。
由于本技术采用的是控释科学原理,且肥料渗透效果明显,肥料施用能够逐渐释放,不仅不造成土地污染,还能够避免了真菌繁殖、植物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应该说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技术是目前玉米种植的最佳选择。
对于玉米植株的生长来说,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元素。
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料能够科学地将玉米生长所需要的元素含量分配到不同的施肥阶段,达到合理施肥的目的,特别是花和果的时期,肥料含量要适当增加,可以明显加快冠层形成,促进玉米膨茁生长。
该技术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在增产、优质、高效的同时,能够降低作物吸收不透明性重金属、有机物等对植株的损害,保证了玉米的自然健康生长和优质高产。
玉米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效应研究表明,和传统肥料施用相比,该技术显著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降低了肥料、水、劳力和机械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
同时,施肥过程获得极大的便利性,减少了人工环节的影响,缩短了土地的闲置时间,更符合农业生产节奏的需求。
这一技术对玉米生产具有广泛的可推广性,有望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综上所述,一次性机械化缓控释肥料的效应在玉米生产中得到了区域和季节实践的证明。
该技术不仅提高了玉米的品质和产量,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缩小了农业生产成本,更适合强生态、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这一技术应得到持续的关注和研究,以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玉米施肥技术

12.6
46.8
12
36.8
104.6
P2O5 0.15 K2O 0.45
0
0.6
*
92.9%
56.6%
63.0% 18.4%
58.8% 20.2%
35.8% 17.7%
40cm
7.1% 33.6% 100cm 9.8%
140cm
160cm
18.6%
180cm
46.5%
21.0%
(由吴巍、王玉贞的结果整理而来)
四、施肥效果
茎杆粗壮 棒大 籽粒饱满 淀粉含量高
六、玉米缺素症状
缺氮:
新叶小而狭窄,叶片发黄。从老叶开始,叶尖、叶脉呈V形 伸展。
-N
+N
-N
叶片呈蓝绿色,沿叶缘出现紫红色,根系少,成熟推迟。
-k 缺钾:基部节间变短,叶片长、茎杆短、空秕率高,易倒伏。
缺镁
玉米缺铁
缺锌:幼叶淡黄,出现“白苗病”,叶脉失绿,叶鞘变紫。
主要内容
■
■
玉米介绍
玉米需肥特点
■
■ ■
玉米施肥原则
撒可富玉米肥 玉米缺素症状
玉米介绍
玉米是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 中国年产玉米占世界第二位,。
玉米用作饲料、食物,在许多地区作为主要食物。 玉米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一、玉强。
对氮素的需求最多,其次是钾素,对磷素的需求较少。
三、撒可富玉米肥
春玉米高效复合肥配方研发技术路线:
Data mining和试验汇总
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播种 整地 田间 管理 适时 收获 玉米养分需求特征 土壤养分供应能力 施肥现状及技术 吸收 总量 吸收 规律 养分 含量 评价 指标 施肥 施肥 肥料 时间 部位 用量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农村家庭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然而,农业生产中的土壤排水不良、肥力丧失、土地流失等问题给玉米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因此,开展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和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施肥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中既包括基础肥的施用,也包括追肥的操作。
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中非常受欢迎的技术之一,可在玉米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一、基础肥施用1.有机肥料施用:有机肥料对玉米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较大幅度上能够增加土壤肥力值,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营养,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的提高,改善土壤环境。
建议使用鸡粪、牛粪、猪粪等,每亩用1000-1500斤。
2.无机肥料施用:氮、磷、钾是玉米生长的必须元素,在施肥时需根据不同生长期的需要进行营养供应。
对于磷和钾,它们应通过早期投入根茎较深当中,以保证农作物吸收,或与生长相符配合。
1)种子处理:将玉米种子用硫酸兑水4:1浸泡20分钟,再放到黄泥土或细砂子里旋晾曝晒1-2小时,拌入稻草灰或细石灰备用。
这样做在保护玉米种子生产的同时,使其获得充分的光合能量,提高根系活力。
2)幼苗期施肥:幼苗期也称为整枝期,此时玉米的生长比较缓慢,需要大量的养分。
建议在肥料中添加适当的有机肥和追肥,以提高玉米幼苗对养分的吸收能力。
1.叶面追肥:借助叶质及发育成量来补充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缺少的元素。
2.根系追肥:在玉米成长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土壤中养分的缺乏,所以需要进行根系追肥。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将肥料施入土壤中,以保证根系摄取养分的充分。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能够通过提高玉米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周期中的元素交换和细胞分裂,提高玉米品质,从而实现提高玉米产量的目标。
在使用中,应根据玉米生长环境及生长周期的不同,采用合适的配比和施肥时机,以达到最好的生产效果。
地膜玉米一埯双株紧靠一次性施肥丰产技术研究

中播 在 埯 内 , 种 后 及 时 覆 膜 。 播 4一 次性 优 化 配 方 施肥 .
2示 范 情 况 .
播 种 时 一 次 性 施 入 优 质 农 肥 4 0 0 6 0 0千 克 .钾 肥 50 ~00 10千 克 , 素 4 0千 克 , 合 肥 6 0千 克 和适 量锌 肥 。 5 尿 5 复 0
85 . 7 88元 。
3 时早 播 合 理 密 植 . 适 朝 阳县 适 宜 播 期 为 4月 2 ~ 0 日 。播 种 前 严 格 精 选 种 03 子 , 公 顷挖 埯 2 2 0 3 7 0个 , 苗 5 50 6 5 0株 , 每 65 ~ 3 5 保 2 0 — 70 埯距
3 .— 98 米 , 行距 不 超 过 4 9 5.厘 5 小 O厘 米 。每 埯播 4粒 种 子 , 集
5加 强 田间 管 理 .
杨 树 湾 乡 河 西 村 二 组 组 长 段 佩 英 连续 4年 应 用 一 埯 双
株 紧靠 一 次 性 深 施 肥 丰 产 技 术 种 植 掖 单 l 3号 玉米 ,均 获 得
较 好 收成 。19 9 4年 比普 通 地 膜 玉 米增 产 3 .%:9 5年 在 旱 1 5 19
顷 保 苗 6 25株 , 26 比对 照 5 5 0株 增 加 8 3 38 7 0株 , 因埯 与 埯 又
之 间 距 离加 大 , 强 了玉 米 通 风透 光 条 件 , 而提 高 了 产量 , 增 因 增 产率 高达 3 .5 1 %。 5
三、 具体 栽 培 技 术 措 施 1 地做 畦 . 选
霜 危 害年 份 仍 比对 照 增 产 3 . % ;9 6年 比对 照增 产 4 % ; 34 5 19 1
() 种 后 , 常到 田间 查 看 地 膜 是 否 破 损 或 被 风 揭 开 , 1 播 经
旱地玉米化肥一次底施技术

旱地玉米化肥一次底施技术
李晓菊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
【年(卷),期】2017(000)002
【摘要】旱地玉米化肥一次性底施是将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肥料在秋耕或春耕前一次施入土壤,玉米生长中期不需追肥的技术措施。
它改变了传统的施肥方案,是适应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及北方气候特点的一种施肥方法。
【总页数】1页(P47)
【作者】李晓菊
【作者单位】辽宁省阜蒙县扎兰营子镇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一次性基施化肥方法的初步探讨
2.旱地棉花氮肥一次底施的效果
3.肥乡农业开发办:底施涂层一次肥小麦亩产超千斤
4.不同量级缓释复合肥一次底施对小麦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5.夏玉米长效肥料一次性底施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玉米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
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是指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将水和肥料混合在一起,通过灌溉和喷洒方式进行施肥。
这种施肥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肥料浪费。
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玉米生长的不同阶
段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
一般来说,玉米生长过程可以分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雄期、抽雌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
根据不同阶段的需要,可以制定出不同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
在苗期,玉米需要大量的氮肥和磷肥来促进根系生长和叶片生长。
此时可以采用氮磷配合的复合肥和有机肥进行施肥。
在分蘖期和拔节期,玉米需要适量的氮肥和钾肥来促进分蘖和花序的生长。
此时可以采用氮钾配合的复合肥和有机肥进行施肥。
在抽雄期和抽雌期,玉米需要大量的氮肥和磷肥来促进花粉和胚珠的发育。
此时可以采用氮磷配合的复合肥和有机肥进行施肥。
在灌浆期,玉米需要大量的氮肥和钾肥来促进籽粒的生长和发育。
此时可以采用氮钾配合的复合肥和有机肥进行施肥。
总的来说,玉米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和不同的气候条件进行制定。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和肥料浪费,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玉米、大豆一次性肥料施用技术

玉米、大豆一次性肥料施用技术
玉米、大豆一次性肥料施用技术:
一般不提倡一次性施肥,是怕氮肥一次施多了造成前期旺长和后期脱肥。
但如果有机械化播种和施肥条件的可以。
对玉米可将高氮型三元复混肥按每亩40~60公斤,分施到种子侧下方不同深度的土层,其中约1/4在浅层,3/4在深层,使作物在苗期和中后期都能获得足够的养分。
如果选用的肥料具有缓释性,并且在中后期常到地里看看庄稼是否有脱肥征兆,那就更好了。
对大豆可将30~40公斤的低氮型或通用型(瘦地)复合肥用机械一次性分施到10厘米以上和以下土层,其中浅层约占1/3,深层约占2/3。
后期如有脱肥征兆,再补施适量尿素或喷施叶面肥。
黑龙江农场对此已有成功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一次性施肥技术一、玉米需肥有什么特点? 1、不同生长时期玉米对养分的需求特点每个生长时期玉米需要养分比例不同。
玉米从出苗到拔节,吸收氮2.5%、有效磷1.12%、有效钾3%;从拔节到开花,吸收氮素51.15%、有效磷63.81%、有效钾97%;从开花到成熟,吸收氮46.35%、有效磷35.07%,有效钾0%。
2、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对养分的需求量玉米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其中以氮素最多,钾次之,磷居第三位。
一般每生产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吸收纯氮2.5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2.0千克。
氮磷钾比例为:1:0.48:0.8. 二、玉米施肥原则有哪些?提倡科学施肥,稳N、降P、增K,补充中、微量元素。
玉米施肥应掌握“基肥为主,种肥、追肥为辅;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P、K肥早施,追肥分期施”和“重施N肥、适施P肥、增施K肥、配施微肥”等原则。
施肥方式多采用农家肥与P、K、微肥混合作底肥,追肥以N肥为主,N肥提倡“施足底肥、巧施苗肥、重施攻苞肥”三次施用,以求提高肥效和玉米产量。
施肥量应根据产量指标、地力基础、肥料基础、肥料利用率、密度、品种等因素灵活运用。
目前玉米生产普遍情况是:N素营养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P 素营养成份在土壤中有较大积累;而K素营养投入明显小于作物利用,亏损较大;中、微量元素相对缺乏。
在生产当中,需大力应用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测土数据和专家推荐施肥量科学施肥,“缺啥补啥”,做到2个“三结合”,即“农肥、化肥、微肥三结合;底肥、种肥、追肥三结合”。
三、高产玉米如何确定施肥量?施肥是提高玉米产量最重要的技术措施,化肥的增产作用在我国玉米各项增产措施中占 24%。
玉米生产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施肥量与需肥量往往不一致,合理确定施肥量是培育高光效群体、提高玉米群体质量的重要基础。
根据计划产量与土壤供肥量和肥料性质及当季利用率确定施肥量,即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取样测试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等肥料含量,然后再根据下面公式确定施肥量:施肥量(千克/公顷)=计划产量所需养分量-土壤供肥量(千克/公顷)/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的利用率(%)但这种方式在生产操作起来费时也不方便,目前较为简便的定量计算施肥量的方法是“基础产量减差法”,基础产量为不施肥空白试验的玉米产量,其计算公式:施肥量(千克/公顷)=(目标产量-基础产量)×每百千克粒作物体(干)的养分浓度(%)/肥料的利用率(%)这种方法在江苏淮北砂姜土地区,根据玉米品种的产量水平确定施肥量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节肥增产效果。
江苏淮北夏玉米高栽培中,在土壤有机质含量1.14%、全氮0.065%、速效磷10.9毫克仟克土、速效钾30.0毫克仟克土的砂壤地中,每公顷产量11 379千克的水平下,施肥量为每公顷N310.5、P205813.6、K20265.5千克。
玉米生产中,由于受地区、气候、玉米品种、栽培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施肥量的确定很难到位,所以要求玉米生产中及时根据生育进程,按群体质量理论合理促控的原则,确定肥料调控技术应变措施,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玉米群体质量。
四、玉米大喇叭口期的施肥量应是多少?大喇叭口期追肥用量要重,穗肥是实现夏玉米穗多、粒多粒重的一次关键性肥料,在用量上要做到重攻。
一般肥力水平田块,计划亩产500—600㎏玉米,在前期已施用种肥或苗肥的基础上,穗肥按施氮总量50%计宜施尿素15-20千克。
由于穗肥施用期正处夏季高温时节为了减少氮素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肥料入土要根据土壤墒情适当深施。
如土壤干旱,须带水追肥,施后随机覆土踏严;若遇阴雨连绵,可随雨撤施。
五、春季玉米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1、施肥原则 (1)有机-无机肥相结合,以腐熟和含水量偏大的有机肥为好。
(2)贯彻肥料深施原则,施肥深度应达10-20厘米,播前表面撒施肥料要做到随撒随耕。
(3)掌握平衡施肥原则,缺锌地块要注意锌肥使用。
(4)根据春玉米需肥特性施肥,提倡大喇叭期追施氮肥。
2、基追结合施肥建议 (1)推荐15-20-10(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0-3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2-16公斤/亩。
(3)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35-4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6-19公斤/亩。
(4)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配方肥推荐用量40-4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9-22公斤/亩。
(5)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20-2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12公斤/亩。
3、一次性施肥建议 (1)推荐26-13-6(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产量水平450-600公斤/亩,配方肥推荐用量45-5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3)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肥,配方肥推荐用量50-55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4)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可以有20%-40%释放期为50-60天的缓控释氮素,配方肥推荐用量55-6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5)产量水平450公斤/亩以下,配方肥推荐用量30-40公斤/亩,作为基肥或苗期追肥一次性施用。
六、夏玉米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夏玉米施肥原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
有机肥、全部磷钾肥和1/3氮肥作基肥施入。
施用基肥技术施用基肥时,应使其与土壤均匀混合,一般每公顷可施农家肥37500-60000kg。
用氮肥作为基肥,每公顷可施用碳酸氢铵200-300kg或尿素50-75kg,一定要深施,以防氮素挥发损失。
在缺磷土壤中,每公顷施过磷酸钙450-600kg;在缺钾土壤中,每公顷施氯化钾150kg;在缺锌土壤中,每公顷施七水硫酸锌15kg。
播前,用少量农家肥在配合适当的氮磷化肥条施或穴施,作为玉米种肥。
玉米追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多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方式,即玉米在拔节前施入追肥的1/3,每公顷施尿素75-150kg,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的2/3,每公顷追施尿素150-300kg,比采用前重后轻施肥方法增产13.3%。
施用种肥技术种肥能促进根系发育,使幼苗健壮,对玉米良好的增产作用。
在土壤肥力水平较低、基肥用量不足的情况下,增产效果明显。
种肥可用有机肥,一般每公顷用腐熟的优质圈肥7500-15000公斤。
尿素、硫酸铵也可作种肥,用量为每公顷7.5-15公斤氮。
如果在播种前未能使用磷肥作基肥,也可用颗粒状过磷酸钙或磷酸二铵之类的氮、磷复合肥作种肥。
过磷酸钙?每公顷用量75-150公斤。
磷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效果好。
施肥方法宜采用条施或穴施。
为防止烧种烧芽,种肥最好与种子分开,施在种子侧方5厘米处。
施用追肥技术夏玉米在定苗后施苗肥,应以氮肥为主,用量约为氮素追肥总量的30%。
磷肥(或钾肥)如果在基肥或种肥中未施,也应全部做苗肥一次施用。
夏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肥占追肥总量的60%。
七、青贮玉米施肥技术要点有哪些? 1、基肥每667平方米施优质有机肥200~300kg,提倡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氮肥一般占全生育期总施肥量的60%,磷、钾肥全部一次施入。
一般每 667平方米施专用肥50kg,也施尿素15kg、磷二铵15kg、氯化钾15~20kg。
基肥一般在播前撒施,随即深翻到根系集中的耕层中,施肥量少时,应集中沟施。
2、种肥种肥的作用是补充苗期土壤表层速效养分的不足,满足玉米苗期对养分的需求。
氮素做种肥要与种子分开,以免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
种肥用量不宜过大,具体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土壤测试结果确定。
3、追肥氮肥用量一般是全部施肥量的40%。
一般地力较高、基肥充足、植株生长正常的地块,可集中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施肥。
地力较差、基肥不足、苗情较弱的地块可在拔节期施肥。
春玉米追肥分两次施时多采用前轻后重方式。
追肥总量的1/3在拔节前期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2/3。
夏玉米追肥分两次施时多采用前重后轻方式。
追肥总量的2/3在拔节前期施入,大喇叭口期施入1/3八、玉米施肥要防止进入哪些误区? 1、重施追肥,轻施基肥。
由于玉米要在前作收后抢种,不少农民来不及施基肥用化肥做追肥弥补基肥不足。
用优质农家肥做基肥,能为玉米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
如果累年只知追化肥,只能使土地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
所以除提倡秸秆还田外,还要抢时间在播前施用优质农家肥做基肥。
2、见肥就用,不选品种。
根据玉米施需肥特点,应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并应根据自家土壤特点选择不同的肥料品种。
基肥提倡如下配方: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公斤,30%(18-6-6)高氮型肽能30公斤,或美可辛10公斤加尿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大颗粒钙5—10公斤,喜盛生物肥3--5公斤。
3、有肥就追,肥多能高产。
需肥量较大,但使用不当,也只是有害而无利。
拔节前过量追肥,往往使幼苗徒长,根系难以深扎,以后植株容易倒伏埋下隐患;灌浆期过量追肥,会造成玉米贪青晚熟,后期遭受霜冻。
玉米追肥应掌握前轻中重后补。
玉米在拔节前施入追肥的30%,每亩施尿素5~10公斤,在大喇叭口期施入追肥的60%,每亩追施尿素10~20公斤;玉米抽穗后施入追肥的10%.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以防早衰。
4、重视氮、磷、钾,轻视微量元素肥。
微量元素肥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玉米对锌的反应很敏感。
、玉米缺锌叶片出现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
缺锌田块在拔节、孕穗期喷施0.3%的硫酸锌。
美可辛含有锌和硫,施基肥施掺入美可辛,也可补充锌肥不足。
玉米需肥特点及施肥技术农业书屋收藏于xx-06-28 玉米适应性广,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营养价值及附加值高。
裕安区常年种植面积在5 333.33hm2左右,岗、湾、畈、乡镇均有种植,近年有所增加。
准确掌握玉米种植技术和施肥水平,是玉米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1养分需要量玉米植株高大,对养分需求较多,其一生所吸收的养分因种植方式、产量高低和土壤肥力水平高低而异。
玉米总体施肥原则:施足基肥,轻施苗肥,重施拔节肥和苞肥,巧施粒肥。
一生需肥规律:氮肥最多,钾次之,磷较少。
而玉米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是不同的,一般每生产100kg籽粒需要纯氮2.5~4.4kg、五氧化二磷1.15~1.60kg、氧化钾3~4kg;氮∶磷∶钾约为2∶1∶2。
2大量元素吸收特点 2.1氮素春播玉米苗期温度较低,所以氮素吸收速度较慢,前期吸收氮素只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2.14%,中期约占51.16%,后期约占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