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的中心绿地应是面向所有居民的、便于居民认知和使用的,能够为广大居民提供充满活力的开放共享的公共空间,是居民室外休闲娱乐和公共交往的主要场所,对整个居住区乃至社会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是评价居住区的空间质量和环境品质的重要标准。提高中心绿地空间的开放程度,可以更好地吸引人们走出家门,到户外进行休闲、娱乐等活动,以促进社区交往并增强社区凝聚力,使居住社区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转型期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生活互动发展研究[D].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6.
[2] 伊恩 本特利,等.建筑环境共鸣设计[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3
[3] 罗洋.居住区室外公共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2005.
[4] 周俭.城市住区规划原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收稿日期] 2008-01-10
[作者简介] 朱瑞冉(1982-),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从
事建筑学专业。
(编辑 李卉玉)
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叶燕春1, 冷 红2
(1 北京城市开发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0000; 2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哈尔滨 150090)
摘 要! 论文提出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包括重视户外公共空间的选址定位、提供适当的气候防护、创造四季皆宜的景观、设置人性化的环境小品等,旨在通过这些设计对策提升北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质量,增强住区冬季的活力。
关键词! 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 1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6864(2008)03-0036-02
RESIDENTIAL OUTDOOR SPACE ENVIRONMENT DES IGN MEASURES IN
NORTHERN C ITIES
YE Yan-chun1, LENG Hong2
(1.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100000,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90,China)
Abstract:In northern China,the area in cold climate is very broad.Winter climatic condi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both in people∀s life and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human settlement of this area. Relative design measures are provided which include paying attention to site selection of outdoor public space, supplying suitable climate protected methods,creating natural and humanized landscape of all seasons and constructing humanized environmental facilities.These measures aim to improve outdoor space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to strengthen vitality of residential areas in winter.
Key words:northern city;residential area;outdoor public space environment;design measures
与地处温暖气候地区的居民相比,北方地区城市居民由于冬季较长,气温较低且伴随冷风及降雪,因而更加渴望拥有舒适的户外生活而达到与天空、阳光、花草和树木等自然要素亲近的目的,室内公共空间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既与自然环境接近,同时又是城市居民从事休闲、娱乐、交往等活动的载体和展现多彩生活的#舞台∃,并且是集中体现城市住区风貌特色的重要节点,因此提高其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中国北方气候寒冷地区国土面积广阔,冬季气候条件对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尤其是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基本对策进行初步探索。
1 重视户外公共空间的选址定位
日照对于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地区的人类生存、生长和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阳光具有强烈的热效能,可以带给人温暖的感觉,令人精神振奋,对于户外空间环境意义更加重大。在北方城市住区,设在建筑阴影区之外、保持充足日照条件的户外公共空间能够鼓励人们更多地从事户外公共活动。因此,在北方城市,冬季能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是住区户外
36低 温 建 筑 技 术2008年第3期(总第123期)
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瑞典的一项研究表明,同样在避风条件下坐着,人的舒适温度底限在充足的阳光照射下是11%,而在阴影下则是20%,这意味着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的广场可以延长人在户外活动的季节。此外,选址还应避免在有可能频繁产生近地高风速的高层建筑下面,这一点十分重要。高层建筑物的底层往往会形成危险的风环境,不但影响到热舒适度,甚至会对人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这种户外公共空间只能成为无法驻留的过渡空间,不能提供休憩、观赏等其他方面的功能。
住区建筑群体之间作为绿化以及其它公共活动的空间环境需要有良好的日照条件,以增加户外环境的热舒适性,提高寒地居民冬季对于户外场所的利用率。因此,需要对日照条件和建筑群体布局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比如,通过调整住宅建筑的方位,缩小室外冬季终日阴影区的面积,可使户外庭院内主要休闲活动区获得更多的日照。
以研究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建筑设计而著称的拉尔夫 厄斯金提出#风屏蔽∃设计对策,即在居住区场地北部建造环绕的长板式多层建筑,可以为其院落内部的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儿童游戏场地抵御寒风提供有效的屏蔽,这一对策可以改善冬季户外生活环境,提高户外活动的舒适程度。
2 提供适当的气候防护
传统的住区户外生活虽然充满活力和吸引力,但在零下十几度甚至二十几度的低温下,任何人都无法长时间在户外停驻,而且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室内公共空间如商场、影院、超市等却往往无法满足人们对蓝天、阳光、水、花草和树木等自然要素的向往,而且由于室内空气质量差、商品摆放拥挤、缺少绿化和休息设施,对市民缺乏吸引力。
因此,在北方城市,除了住区室内公共中心以外,还应注重通过规划设计手段创造半室内化空间,既有效地实现气候防护,增加环境的舒适程度,又通过自然要素的引入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增加住区户外公共空间对市民的吸引力,提升冬季住区活力。
北方住区户外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充分关注冬季市民的需求。冬季气候寒冷,并且时常有风雪,因而不受季节影响的住区户外空间环境是很受市民欢迎的。半室内化住区公共空间就是针对北方冬季寒冷的气候条件作出的选择,能够在提供气候防护的同时提供一定的景观效果和视觉享受,增加北方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在冬季的吸引力和活力,在北方城市较长的冬季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比如在北欧和北美国家的一些社区中应用较多的上方覆盖玻璃顶的半室内化街道,兼有室内、室外的双重特点,能够为市民提供全年的气候防护,增加环境的舒适程度,又可以通过室外景观元素的引入满足人与自然接近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为生活在高纬度气候条件下的居民所乐于接受。
瑞典埃斯洛夫(Esl v)由彼得 布罗伯格设计的住宅区规划中,采用玻璃覆盖的街道将住宅连接起来,作为住宅私有空间的延伸。封闭的公共街道成为起到气候防护作用的社区#起居室∃,为周边的居民服务,并且与社区公共机构包括日间看护中心、幼儿园、学校、娱乐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接,建立了冬季丰富的户外街道生活。3 创造四季皆宜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充分考虑北方住区特定的地域生态条件和气候特点,减少住区户外空间冬季和夏季在利用率方面的差异,即不仅考虑在温暖季节的状态,更要考虑在寒冷季节或冷暖交替季节情况下的状态,运用多种设计手段,提高北方地区住区户外空间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性,增强住区冬季的活力。
首先,冬季由于缺少绿化,景观较为单调,户外空间利用率不高。因此,在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和环境塑造上符合季节变化,强化季节差异,使得一年四季中可分别展示不同的自然生态景观。通过这些极富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改变以往北方住区户外空间冬季萧条的景象。
另一方面,在塑造户外空间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应结合住区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户外空间绿化设计以夏季遮荫通风,冬季向阳避风为主,因而,在户外空间迎向冬季主导风向一侧可设计常青树作为防风屏障,而在阳光区则可用落叶乔灌木达到冬季不阻挡阳光、夏季也可以遮荫的效果,改善空间热环境质量。
其次,北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规划设计应着意于人文景观的塑造。在0%以下的寒冷冬季里仅仅试图通过创造理想的微气候条件并不足以吸引人在户外驻留。因此,北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还需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除了能够表达历史文化内涵的标志、小品及构筑物等要素外,重要的是丰富的活动支持等,如观赏、休憩、娱乐、交往、购物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人与人的活动交往,满足#人看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增加住区户外空间的吸引力和活力。
4 布置人性化的户外环境小品
北方城市住区应针对地域实际情况设计和选择各种户外环境小品。木、塑料和特殊的复合材料能够比金属、混凝土和石材更能为人们在一年较长的时段中提供舒适的感觉,因此应大力加以提倡,如可以将室外座椅以及儿童游戏设施等设计成木制或仿木制。此外,在寒地城市住区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场地内,还可设计冬季避风并且加温的休息亭,减轻寒冷带给人体的不适,对于延长冬季户外活动时间十分有效;其他对策,如采用色彩较为鲜艳的室外环境小品以改变冬季住区户外场地单调灰暗的景观,丰富人的视觉感受对寒地外环境质量的提高均有较大的帮助。[1]
5 结语
综上所述,北方城市户外空间环境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充分贯彻适应气候、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对城市居民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研究,将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融入到人性化的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居民在不同季节的感受,通过适当的设计对策提升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质量,增强住区包括冬季在内的四季活力。
参考文献
[1] 冷红,郭恩章,袁青.气候城市设计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
2003,(5):49-54.
[收稿日期] 2008-01-25
[作者简介] 叶燕春(1974-),女,安徽巢湖人,工程师,从事建
筑设计工作。
(编辑 李卉玉)
37
叶燕春等: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