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指导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作业指导书

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审核中心宋汉冲

为适应我国汽车工业融入国际化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积极贯彻实施《GB/T 18305-2003/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应用GB/T19001-2000的特殊要求》。该标准的目标是在供应链中建立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使该目标的实现,标准中多处提出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如7.3.3.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2 作业指导书、7.5.1.3 作业准备验证、8.2.3.1 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和8.3.2返工产品的控制等。

《QS-900 质量体系要求》的术语中对作业指导书定义为:是在公司内描述某一功能所进行的工作(如生产准备工作、检验、返工和操作者),一般作为第三层次质量体系文件。这一定义意味着作业指导书要覆盖到产品制造过程中所有的生产准备、检验、返工、操作岗位,并按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控制。因此作业指导书是产品设计

和开发中涉及面最广、编制工作量最大的输出文件,也是在内外部审核中最容易发现缺损、疏漏的要素,更是影响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为此本文就作业指导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1.作业指导书的范围、类型

为确保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在受控条件下进行,作业指导书的范围应覆盖到生产准备、检验、返工和操作的所有岗位,这里检验也包括试验、化验,操作不仅是指产品的加工和装配工序,还包括产品的包装、运输等。

作业指导书的类型分为两大类:一是生产和技术管理用的作业指导书,如材料消耗定额明细表、工艺装备清单、工艺守则、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等;二是操作和检验人员岗位用的作业指导书,如各种工艺(序)卡片、检验卡片等。企业应具备多少种类的作业指导书,可按照标准所规定的应为所有负责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操作人员提供形成文件的作业指导书的原则制定作业指导书完整性一览表,并确定各

种作业指导书的编制职责、审批权限和发放范围。

2.作业指导书的格式

目前大多数机电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作业指导书,采用《JB/T9165.2工艺规程格式》和《JB/T 9165.3管理用工艺文件格式》。工艺规程格式中的冷冲压、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注塑、电气装配和装配工艺等卡片的栏目一般包括:所加工产品的图号和名称、工序号和名称、设备型号和名称、工装编号和名称、工位器具编号和名称、各工序的作业内容和产品特性要求、加工过程中各项工艺参数和工艺简图等。笔者认为这些格式基本上能满足GB/T18035—2003标准关于过程控制的要求。

GB/T18305-2003 标准并没有规定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管理经验和产品的工艺特点,或按照顾客提供的表单来确定作业指导书的格式。需要注意的是其格式应与控制计划所规定的过程控制项目保持一致性,而且具有可操作性。

3.作业指导书和控制计划的关系

控制计划是控制产品和过程的体系的书面描述,它不能替代包含在详细作业指导书中的信息。换言之,控制计划是对产品制造过程控制体系的简要描述,并为作业指导书的编制提供了一个框架。而作业指导书是控制计划的逻辑扩展,是控制计划的支持性文件。作业指导书是指导员工操作的文件,而且应在工作岗位易于得到,而控制计划是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者用于过程监控的文件。

《JB/T9165.2工艺规程》格式中的各种工艺卡片不包含控制计划中特殊特性分类和反应计划的栏目。笔者建议可采用在工艺卡片中增加这2个栏目,或在工艺卡片中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规范值之前加特殊特性符号,在工序内容栏的各工步作业描述之后增加该工序的反应计划要求。

4.作业指导书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a)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往往难于做到每个产品制造过程都能编制作业指导书。为此笔者建议对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料(半成品)制造(装配)出来的一组或一个系列的产品编制通用的作

业指导书,其中不同的产品特性和工艺参数以表格图表示。对不同的产品,但制造(装配)过程中某些工序相同的,可采用后开发的产品借用先开发产品的作业指导书。

b)作业指导书中工序内容不详、可操作性差,所规定使用的工装、设备、工艺参数与实际不一致。这就要求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工艺专业知识,而且要经常深入到生产现场,随时掌握可能发生的工艺条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修订或更新作业指导书。同时操作人员当发现作业指导书与工艺条件的实际不一致、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不强时应及时向文件制定部门通报。

c)产品设计文件、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控制计划已更改,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没有作相应的更改。这往往是因为企业内部对上述文件的编制、修改由不同的部门或不同的人员去完成,更改信息的沟通不及时或沟通的渠道不畅通所致。解决这种问题的有效方法:一是任何技术文件的更改都应经多方论证小组的成员认真评审;二是更改的文件需经相关人员的会签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