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构成法则与构成原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是建立在重复与近似构成基础上的特殊构成,它类似于基因链上的突变,是群体中局部的 突然变化,所以一种少数与多数的对比关系。 1、形状特异 形状特异,顾名思议是骨骼中的某个单元形突破了与群体间外形上的“血缘”关系,呈现出特异。 2、骨骼特异 骨骼特异仍然是建立在骨骼相同的基础上的特异构成,它是类似于基因突变的特异方式,某个单元 形厌倦了排排坐的不变排列方式,在群体中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列入队中,使得离群的个体特别能引 起人的视觉关注。 3、色彩特异 无论是色彩特异还是前面所讲的形状特异都是为了引起人们对在大众对比下与众不同的个体的个性 关注,在这种反差关系中完成我们想传递给观众的内涵。明度与色相的对比指明了焦点的所在,引 领了观者的视觉焦点。 4、语义特异 形态阵列中的某一单元突破形态原来组合起来的逻辑关系,产生在语义上的突变。
分与合
线
曲线: 软和、低声、细语、柔情、优美、柔和、动感, 蛇形线、波浪线、 扭曲线: 冲突、激烈 折线: 转折、突然、断续,有上升、下降、前进等方 向感 锯齿形:艰难的痛苦
董希文《开国大典》230×400厘米,1952
桑加罗Antonio da Sangallo和米开朗基罗(3楼)
《法奈塞府邸Palazzo Farnese》,1534
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和种特殊形式,它与重复构成的唯一不同的就是骨骼中单元形 的区别,重复构成中的单元形仿佛是从一个模具中刻出来的,而近似构成中的一个个 单元形就像一个家族,它们是一条血脉上的,但它们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所以近似构 成是在统一之中的变化构成的,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都是建立在骨骼不变的基础上的 构成。
二、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变化统一最直接的体现,形态间统一的格局一旦被打破,势必会形成对 比,而要将许多的形态凝聚在一起,势必要用调和的手法。 对比是指将不同质或量形成的强和弱、大和小等存在对比性的形态放置在一起,对比 的类型分为:形态与形态之间的对比、形态与空间之间的对比以及色彩的对比,形态 间的对比又分为形状、大小、远近、方向、多少、曲直、虚实、明暗等的对比;空间 中的对比分为正负、疏密、面积等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有明度、色相、纯度、冷暖等 的对比。
色彩的情感对应
红色 绿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黑色
火和血 植物 阳光 天空、海洋 雪 夜
热烈、兴奋 生气、欣欣向荣 明朗、温暖 平和、宁静 纯洁、凉爽,悲惨 阴郁、严肃、恐怖
色彩的传统象征
芬奇:“我们应该把白色作为光的代表色, 没有它,任何颜色都是不可见的;用黄色 代表土地;绿色代表水;蓝色代表空气; 红色代表火;黑色代表彻底的黑暗。”
大三巴牌坊(Ruins of St.Paul),是澳门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为1580年竣工的圣保禄大教堂的前壁, 此教堂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的风格而成,体现出东西艺术的交融。雕刻精细,巍峨壮观。
三、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在视觉形象设计中表现为:有 一定的秩序性,同一形态按一定节奏连续 反复,产生具有律动的运动感,整体上和 谐富于变化,可以使形态分别得到强调。 但总体上有统一。
二、构成手法 一、骨骼与单元形
骨骼是构成手法中一个重要概念,骨骼是构成画面形态组架关系的框架脉络,骨骼将 限定的空间划分为均等的小空间,使单元形能在空间中有规律地排列布局,通过对骨 骼组织的变化,就直接决定了单元形最后构成的结果,所以骨骼的作用是管辖和编排 单元形。
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布上油画,207×308厘米,1886
线(line)
线条的美是一切造型美的基础。 保罗· 克利:用一根线条去散步。 直线:方形、硬物、重音、狂吼 、情绪激昂 (1)粗细:粗直线厚重、强壮,细直线明快、敏锐。 (2)方向: 水平线对应着地平线,象征安宁、静穆、平和; 垂直线具上升感,如高山仰止,象征严肃、庄重; 斜线如闪电划过天际,象征兴奋、迅速、骚乱、不 稳定、动感。 帕克:水平线传达一种恬静的情感,垂直线表示庄 严、高贵、向往,扭曲线表示冲突与激烈,弯曲的 线条则带有柔软、肉感与鲜嫩的性质。
庚斯博罗 (1727-1788) 《蓝衣少年》 布上油画
178×123厘米
1770
1.色
(2)情感指向:普适性,同在蓝天下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在传情方面,色 彩胜形状,落日的余晖及地中海的碧蓝色彩传 达的表情,是任何确定的形状所无法比拟的。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红色表示力量 (战争)、白色表示和平、黑色表示死亡、蓝 色表示失败。 闻一多《色彩》:“自从绿给了我以生命,红 给了我以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赐我以悲哀,再完成这 帧彩图,黑还要加我以死,从此以后,我便溺 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它的色彩。”
骨骼可分为规律性骨骼和非规律骨骼 规律性骨骼是以数理方式分布构成,有很强的规律性, 骨骼根据它在画面中的可见与不可见还可分为作用性骨骼与非作用性骨骼,非作用性 骨骼提供给单元形位置,单元形排列时覆盖在骨骼线上,作用性骨骼给形态一个排列 的围合空间,基本在骨骼所组成的单位里。 单元形是分布在骨骼由的形态单元,就像分布在蜂巢里的蜜蜂一样,单元形是造成结 果大不同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单元形的形状、大小、色彩、应用方式等都会大大影响 我们最后得到的结果。
1.色
(3)象征意义:个人和文化象征
个人化的色彩: 高庄《失败是蓝色的》,雨果:艺术是蓝色的。 兰波《彩色十四行诗》“我发明了元音的色 彩!——A黑E白I红O蓝U绿” 集体的文化象征: 北黑水恐羽智 中黄土思宫信 西白金忧商义 东蓝木恕角仁 南红火喜徵礼
凡高的《向日葵》和《阿尔的卧室》
在近似构成手法应用中,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骨骼中单元形之间的血脉联系,这种联系 可以是单元形在形体、色彩、肌理、时空、逻辑顺序中的任何一种,将它们作为一条 血脉联运起来。 近似构成中要注意单元形可以有形状、大小、方向、位置、意义等的变化,但同一构 成中变化不宜太多,太多会削弱由骨骼的统一所带来的秩序感,减少近似的意义。
所谓调和就是和谐,是指构成画面的各个元素间能够安定和谐地配合在一起,给人以 愉悦的美感。
形态间如果特征对比很明显,不易调和,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将它们统一起 来,比如适当增加主要形态的重复形或类似形,使其产生呼应;或者对形态进行位置 的重新分配,使形态有秩序起来,还可以调整形态的明暗关系,起到前后穿插、主次 分明的效果。 对色彩的调和最重要的是调和色调关系,色调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色在画面中占有主要 面积,对比色相占中面积,由于主色调占据面积优势,所以有明显色调的画面,即使 对比强烈也感觉协调。
毕加索的蓝色 时期
帕斯图罗[Michael Pastoureau] 《蓝色:一个颜色的历史》
(Blue,The history of a colour)
古希腊,蓝色既丑恶又野蛮 中世纪,蓝色与圣母玛利亚与教堂装饰 12世纪,蓝色是君王之色 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赋予蓝色以自由,军 服多为蓝色 蓝色是浪漫之色 蓝色牛仔裤, 宇宙所见的地球为蓝色
形式构成法则与构成原理
一、形式美的内涵 二、形式美的自然属性 三、形式美的规律
一、 形式美的内涵
1.广义: 美的事物的外在形式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 性,表现为具体的美的形式。 2.狭义: 构成事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 音)及它们的组合规律(整齐、比例、对称、均 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所呈现出来的审美 特性。 形式美是对美的规律的总结,概括普遍性的美的 规律,诸如黄金分割、对称、均衡、和谐等。
七、密集构成 密集构成是一种骨骼无规律的构成手法, 它是通过单元形不断地累积后形成的视觉 冲击,由于没有骨骼的限制,它累积后往 往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在空间中形成疏 与密的强烈对比,二是完全点有一空间, 呈现出密不透风的视觉张力。
平面与运动
二、形式美的自然属性
1.色 物理本质:波长不同的光 (1)视觉效果: 冷色:青、蓝、绿 病房 暖色:红、黄、橙 卧室 空间感:冷色收缩,具内蕴力、暖色外 张,具张力 18世纪雷诺兹认为前景不能用蓝色,因为 收缩而缺少景深和空间感。
二、重复构成 一个单元形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秩序排列起来,它们产生了巨大 的群体视觉冲击力。重复构成就是一种秩序,一种群体重复组合的秩序,是形态对自 身的不断复制和拷贝。 重复构成有几种基本的构成类型:一、骨骼不变,单元形不变,单元形的应用形式不 变;二、骨骼不变、单元形不变,单元形的应用形式变化。 三、近似构成
六、放射构成 放射的形态在自然界与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见,太阳是光芒四射的,雪花地形状是从 中心放射开来的六角冰形,伞的骨架是放射状撑起的等等。 构成放射感的三要素:一、是中心点的形态,它包括有中心点的位置、大小、形状, 中心越小,放射感越强;二、骨骼的构成,越趋于中心点越密集的骨骼形成集中的放 射感,越趋于中心点越疏的骨骼形成扩散感;三、放射骨骼上单元形的形态。 1.中心式放射 中心式放射构成是一种从中心点向外放射开的构成手法,中心式放射具有一种从中心 爆发出来的力量感; 2.同心式放射 同心式放射是围绕中心点的形状向外扩张的形态构成,中心点的形状是向外做发射构 成的依据; 3、多心式发射 这种发射指画面中不止一个发射点的构成手法,它与中心式发射构成的不同点在于它 会在画面中形成多个发射点,自然界夜空中点点的繁星以及雨水在地面上濺起的点点 涟漪都是多心式发射的例子。
色彩的等级象征
唐《通典》贞观四年:“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 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色,仍通服 黄。”
2.线与形
点(point): 最小的视觉元素,组成线和形,可以产生 疏密和明暗效果。 一个点有吸收视线的收敛效果,成为画面 中心;两个点是不稳定的;3、5、7个点 形成视觉平衡中心。 少量点可活跃画面。 点彩派(Pointillism)修拉《大碗岛的星 期天下午》1885年,用原色作小点排列, 让眼睛自行混色。
五、渐变构成 所谓渐变就是从一种状态或形态演变至另一种状态或形态,这两种状态或形态间存在 较大反差,而渐变就是将这种演变过程的每一步形态都有记录的构成手法,所以它是 循序渐进的变化,是一种变化的轨迹反映,做到渐变构成的要点是:一、找到渐变的 起点形态与终点形态,具有一定可比性的,可以是比例、大小、色彩、肌理、语义等; 二、就是要设计好它们之间的过渡形态,使之合理、自然。 1、单元形渐变
形式构成法则 英国的鲍山葵在《美学三讲》中说过:“审美形式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事物的灵魂。” 一、平衡-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在对称中心的周边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对称是表现平衡的最完美形态,具有绝对平衡,在自然界中,许多形态都呈现出这种对称的绝对 平衡。比如:人自身的构造,从五官位置分布到躯干和四肢都是对称的形式,蝴蝶和树叶多以轴 线对称分布,这样例子不胜枚举。 在画面中,形体间相互牵制后形成的视觉重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我们可以总结为画面视觉形象 的重量比较关系: 1、深色比淡色重(淡色背景) 2、淡色比深色重(深色背景) 3、粗线比细线重 4、体积大比体积小重 5、颜色鲜艳的比灰暗的重 6、近的东西比远的东西重 7、离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近的重(杠杆原理) 8、动态比静态重
两个完全无关的形态经过变化和过渡形成渐变,从一个形态属性过渡到另一个属性, 从一个意义过渡到另一个意义,这种渐变可以是形状、大小、方向、位置、色彩、正 负关系、语义上的变化。
2、骨骼渐变
骨骼沿着一定的角度、路径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骨骼的渐变可以是单方向和多方向 的,渐变的方向就是渐变的路径,路径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拆线、放射线等,还有 基于数列基础运算上的骨骼渐变,这种渐变可以产生非常有规律的渐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