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费用的核算形式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将各种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和核算的方法。
在实际生产中,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对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经营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首先,直接成本法是一种最简单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直接成本法是指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制造费用直接分配到产品上,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比较简单,制造费用的间接成本比较低的情况。
但是,直接成本法忽略了间接制造费用的分配,容易造成产品成本的低估。
其次,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作业或者工序进行分配,将间接制造费用按照作业的实际产生量或者使用量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多道工序或者多个作业的情况。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但是需要对间接制造费用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核算。
另外,活动基础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活动基础成本法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活动的实际产生量或者使用量进行分配,将制造费用与实际的生产活动相联系。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成本,并且能够帮助企业识别和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成本。
活动基础成本法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是一种比较灵活和有效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最后,标准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理论化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将制造费用按照预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将实际产生的制造费用与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成本偏差的分析和控制。
这种方法适用于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规律,能够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
但是,标准成本法需要对制造费用进行严格的预算和核算,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比较高。
综上所述,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活动基础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几种常见的方法。
不同的企业和生产过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以便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摘要制造业成本核算是制造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它涉及到企业产品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的核算和分析,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概念、方法、流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讨论,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知识。
1.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概念制造业成本核算是指对制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过程。
这些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掌握产品成本构成,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2.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方法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方法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独立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过程成本法适用于流水线连续生产的企业;标准成本法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对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和分析。
3.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流程制造业成本核算的流程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成本分配、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
数据采集是核算的前提,成本分配是将成本合理地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生产部门,成本核算是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各项成本加以总结和核算,成本分析则是根据核算结果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价。
4. 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影响产品的产销,从而影响成本核算结果;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会对直接材料成本产生直接影响;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变动也会对产品成本构成产生影响。
结论制造业成本核算作为制造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只有深入理解成本核算的概念、方法、流程和影响因素,企业才能更好地掌握产品成本构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是对制造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的介绍,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生产制造费用的核算形式

生产制造费用的核算形式1. 概述生产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和间接制造费用,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折旧等费用。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核算生产制造费用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的成本情况,做出更好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产制造费用核算形式。
2. 单一固定制造费用核算形式单一固定制造费用核算形式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仅有一个固定制造费用项目的情况。
这种核算形式通常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产品,如批量生产相同规格的产品。
在单一固定制造费用核算形式中,企业将所有的制造费用直接计入固定制造费用项目,无论是直接制造费用还是间接制造费用。
这种核算形式的优点是操作简单,适合于产品成本相对稳定的情况。
3. 变动制造费用核算形式变动制造费用核算形式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存在多个制造费用项目的情况。
这种核算形式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复杂、制造费用项目较多的情况,如定制产品的生产过程。
在变动制造费用核算形式中,企业将直接制造费用和间接制造费用分别核算。
直接制造费用包括直接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而间接制造费用需要通过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如分配到各个产品或生产部门。
4. 标准制造费用核算形式标准制造费用核算形式是在变动制造费用核算形式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核算形式。
这种核算形式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繁多的情况,如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在标准制造费用核算形式中,企业设定了各项制造费用的标准值,用于比较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标准制造费用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这些差异,企业可以了解制造费用的偏差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5. 直接原材料成本核算形式直接原材料成本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的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直接原材料成本核算形式,准确计算直接原材料成本,进而了解产品的材料成本情况。
直接原材料成本核算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定产品所需的直接原材料种类和数量;其次,根据采购记录或库存记录获得实际使用的直接原材料数量和成本;最后,将实际使用的直接原材料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中。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的核算第三章

解题过程: 按30天计算日标准工资: 日标准工资=1800÷30=60(元/日)
扣勤法。
应付职工薪酬=1800-60×1-60×2×(1-90%)=
1728(元)
按20.83天计算日标准工资:
日标准工资=1800÷20.83=86.41(元/日)
应付职工薪酬=1800-86.41×1-86.41×2×(1- 90%)=1696.31(元)
划成本计价核算,期末根据有关资料计算分配材料成
本差异。根据发料凭证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或发出材 料汇总表),并编制材料成本差异分配表。
材料费用的分配
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原材料费用按照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的比例分配原 材料费用。
1. 计算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该产品产量 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 计件工资: • 应付计件工资=∑(各种产品的数量×该 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 计件单价=产品定额工时×等级小时工 资率
各车间、部门的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一般都分别 装有电表,外购电力费用在各车间部门可按用电度数 分配;车间中的动力用电,一般不按产品分别安装电 表, 因而车间动力用电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一般按 产品的生产工时比例、机器工时比例、定额耗电量比 例或其他比例分配。
(四)动力费用的归集和分 配
【例题】某企业200×年6月共耗电度数为80000度,每度 电0.5元, 共发生电费40000元.月末查明各车间、部门耗 电度数为: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耗电65000 度,没有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生产工时分配电费,甲 产品生产工时为640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3600小时 。车间照明用电4000度,辅助生产车间耗电6000度,企 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电5000度。该企业设有“燃料及动力” 成本项目, 甲、乙产品动力费用如何分配?
机械制造行业_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

机械制造行业_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首先是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原材料的成本。
在机械设备制造过程中,直接材料成本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等费用。
在核算时,需要记录材料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信息,以便于后续的成本控制和分析。
其次是直接人工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人工劳动成本。
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中,直接人工成本包括工人的工资、奖金和福利等费用。
为了精确核算直接人工成本,需要记录每位工人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和工资等信息。
接下来是制造费用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是指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与生产活动相关的各种费用。
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中,制造费用包括制造管理费用、制造辅助费用和制造分配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要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和分摊到各个产品上,以确定每个产品的制造费用成本。
最后是制造成本核算,制造成本是指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总和。
机械设备的制造成本核算是为了判断产品的成本效益和定价依据。
制造成本的核算可通过实际成本法或标准成本法进行,实际成本法是以实际发生的成本为基础计算制造成本,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
在机械设备制造行业中,除了上述的核算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作业成本法是将企业的制造成本按照作业的不同特点进行核算,以便于对不同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机械设备制造成本核算方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
通过合理运用成本核算方法,企业能够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找到成本的优化点,并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策略。
因此,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应注重成本核算方法的运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完整)

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过程首先必须明白精确的成本核算是一种建立在进销存、生产和财务都准确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活动,任何一个不准确的进销存、生产和财务信息都可能造成成本的计算不准确,但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就是财务的账面价值必须和仓库、生产线的库存价值保持一致。
存货核算的方法有很多,有月加权平均、移动加权平均、先进先出等多种方法,首先明白构成产品成本的几大要素有: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
我以一个成品A为例子,生产数量为30个,产品BOM和产品Routing(工艺路线)如下:1.直接材料的计算月加权平均单价:P=(上月结存金额+本月购入金额)/(上月结存数量+本月购入数量)该月领用材料的金额:S=P*N (其中S为领用金额,P为加权单价,N为领用数量)现假设:上月B原料的库存数量为10,财务账面价值为100本月B原料的入库数量为40,单价为12,入库金额为480,则财务必须记账为:借:原材料—B原料480贷:应付账款480那么,本月的B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00+480)/(10+40)=11.6这也是B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B原料数量为35,那么本月的B原料领用金额:S=11.6*35=406上月C原料的库存数量为50,财务账面价值为150,本月没有购入,那么本月C材料加权平均单价:P=150/50=3这也是C原料的该月成本价格如果本月领用C原料的数量为40,那么本月的C原料的领用金额:S=40*3=120当月底计算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526贷:原材料5262.直接人工的计算现假设:组装和包装车间各有甲和乙参加了这个A产品的生产,甲的工资是3000元/月,乙的工资是1500元/月,甲和乙每天都工作10小时,那么甲的工资率为:(3000/30)/10=10元/小时,乙的工资率为:(1500/30)/10=5元/小时在组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费了甲3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组装车间直接人工为:10*3=30在包装车间,生产该30个A产品,耗用了乙2个小时,那么该批产品的包装车间直接人工为:5*2=10那么在月末计算工资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直接人工40贷:应付工资403.制造费用的计算现假设:组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30000元,该车间共2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20*10=6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30000/6000=5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5*3=15元包装车间本月共计发生制造费用18000元,该车间共10人,每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那么本月该车间共计有效工时为30*10*10=3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费率18000/3000=6元/小时,那么分摊到该批产品时的制造费用为:6*2=12元那么在月末计算制造费用和分摊该批30个A产品成本时,财务需记账: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7贷:固定资产折旧XX厂房折旧XX水电费用XX4.委外工缴费的计算如将这批委外的30个A产品的工缴费为60元,那么委外入库时财务记账:借:委外工缴费60贷:应付账款60月末成本核算时需记账为:借:生产成本—工缴费60贷:委外工缴费60经过上面几个步骤的计算,那么月末在计算A产品生产成本时则为:A产品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委外工缴费单个A产品的生产成本为:(526+40+27+60)/30=21.77成本计算都要遵守以下要求:1.合理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生产成本核算方法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产品销售生产成本,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现将几种主要成本计算方法介绍如下:一、品种法。
品种法是以产品品种为产品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是一种计算工作比较简单的方法。
一般运用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单步骤生产)。
例如自来水生产、原煤原油的开采等。
这类生产往往品种单一,封闭式生产,月末一般没有在产品存在。
既使有在产品,数量也很少,所以一般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当期发生的生产费用总和就是该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
除以产量,就可以计算出产品的单位成本。
在简单法下,生产中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属于直接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
由于简单法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的问题,计算方法比较简单,故称之为简单法。
1、品种法的特点(1)成本计算对象品种法以产品品种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并据以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生产费用和计算产品成本。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就需要以每一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分别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
(2)成本计算期由于大量大批的生产是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无法按照产品的生产周期来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因而只能定期按月计算产品成本,从而将本月的销售收入与产品生产成本配比,计算本月损益。
因此,产品成本是定期按月计算的,与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3)生产费用是否需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按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是大量大批的简单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简单生产是一个生产步骤就完成了整个生产过程。
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没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是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的复杂生产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由于复杂生产是需要经过多个生产步骤的生产,所以月末(或者任何时点)一般生产线上都会有在产品,因此,计算产品成本时就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成本会计-制造费用的核算

成本会计-制造费用的核算引言制造费用的核算是成本会计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的确认、计算和分配。
制造费用在企业的成本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制造费用的概念、核算方法以及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
制造费用的概念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方面的费用。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费用,直接人工是指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工人的工资和附加费用,而制造费用是指与产品制造过程紧密相关的其他费用,如生产设备折旧、维修费用、厂房租金等。
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通常分为实际核算和标准核算两种。
实际核算实际核算是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金额进行核算。
它通过收集和登记企业在产品生产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货币形式记录下来,并根据费用的性质进行分类和分配。
实际核算可以反映出企业实际的费用支出情况,但是在实践中存在着费用计算不准确、费用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标准核算标准核算是根据制定的费用标准和标准产量进行核算。
它通过确定每个产品生产所需的标准材料、标准人工和标准制造费用,以及每个产品的标准产量,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应该发生的费用金额。
标准核算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制造费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准确制定和及时更新费用标准,并进行严格的费用控制和计算。
制造费用在成本会计中的应用制造费用在成本会计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分配制造费用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将各项费用正确地分配到各个产品或者生产部门上,从而实现成本的合理分摊。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产品的成本,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成本控制制造费用的核算可以帮助企业管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及时发现和解决费用超支或者浪费的问题。
通过制造费用的核算分析,可以找出费用过高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

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在制造业中,成本和利润的核算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制造业成本和利润核算方法:1. 直接材料成本:这是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可以通过监控和记录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和使用量来计算。
2. 直接人工成本:这是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劳动力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可以通过记录员工工时和工资来计算。
3. 制造费用:这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间接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维护费用、能源费用等。
制造费用通常以间接人工成本的形式计算,并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品上。
4. 间接材料成本:这是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非直接材料的成本,如工具、耗材等。
间接材料成本通常以间接人工成本的形式计算,并分摊到每个单位产品上。
5. 销售成本:这是与销售产品相关的费用,包括销售人员的工资、广告和市场推广费用等。
6. 管理费用:这是与管理企业整体运营相关的费用,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办公费用、会议费用等。
7. 利润:利润是企业在销售产品后剩余的金额,可以通过销售收入减去所有成本来计算。
对于利润核算,通常有两种方法:1. 传统方法:传统的利润核算方法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并计算出产量的边际利润。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或产量波动较大的情况。
2. 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每个单位产品上,以计算出每个单位产品的全面成本,并计算出产量的总利润。
这种方法适用于规模较大、产量稳定的企业。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制造业成本和利润核算方法,具体的核算方法可能会因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确保核算过程准确可靠。
17.制造费用的归集

借:制造费用
24000
贷:原材料
2500
应付职工薪酬 912
累计折旧
10000
银行存款 6498+3520
低值易耗品
570
测试
单选.产品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应借记的账户是( )。
A.基本生产成本
B.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应付职工薪酬
答案:B
测试
单选.基本生产车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应记入的账户是( )。
制造费用的归集
1 制造费用的概念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
各项间接费用,或者虽然是直接费用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算中不便 于单独核算,不专设成本项目。
理解时注意以下三点: 制造费用一定发生在生产车间 ; 制造费用的多少与产品产量没有直接关系 ; 制造费用的最终归宿仍然是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明细账
车间名称: 基本生产车间
2017年6月
单位:元
摘要
原材 料
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
燃料费用分配表
低值易耗品摊销
动力费用分配表 工资费用分配表
折旧费用分配表
其他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 制造费用分配表
合计
200
燃料及 动力
职工薪 酬易耗
品
其他
合计
200
300
300
570
570
2000 912
2000 912
10000
10000
3520 3520
6498
6498
2300 912
10000 6498 570 3520 24000
转出
24000 24000
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

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
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成本分类:制造业成本一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与产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工资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工厂租金、设备折旧等。
2. 成本分配: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分配给不同产品或生产环节。
常见的成本分配方法包括比例法、实物计算法和标准成本法等。
3. 成本计算:根据成本分配结果,计算出各个产品或生产环节的成本数额。
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方法,如加权平均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
4. 利润计算:根据成本数额和销售收入,计算出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利润。
利润可以按照产品、生产环节、时间等不同维度计算。
5. 利润分析:分析和评价不同产品或生产环节的利润情况,找出成本高、利润低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总之,制造业成本利润核算方法是通过对成本的分类、分配、计算和利润的计算和分析,实现对制造业成本和利润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不同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核算方法。
制造费用的核算

年度计划分配率 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总工时之和 年度计划制造费用总数 某产品某月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计算公式】
【例题】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生额为400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为33000元,“制造费用”账户本月期初余额为借方1000元。
【计算公式】
例: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月已归集在“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账户借方的制造费用合计为21670元。甲产品生产工时为3260小时,乙产品生产工时为2750小时,丙产品生产工时为2658小时。要求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01
制造费用分配率=21670÷(3260+2750+2658)=2.5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3260×2.5=815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6785(元)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6645(元)
合计
20000
系数
标准
工时
1.5
7500
1.5
3000
1
10000
1
3000
23500
0.94
18800
标准机器工时
分配率
0.8
费用
6000
2400
8000
2400
18800
甲、乙产品在A类高级精密设备上加工,丙、丁产品在B类普通设备上加工。
根据设备损耗与维修费用确定A、B设备工时系数为1.5:1。
【计算公式】
公式同上,分配标准为机器工时 例
特点:机械化程度高的车间。 缺点:工作量大;在各种产品使用不同类型设备、且各种不同类型机器设备的使用费、维修费等相差悬殊的情况,就会使分配结果不合理。
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

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成本核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对企业来说,了解和掌握适用于不同情况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
1.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是指将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中。
它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通过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全面了解产品的成本构成,为企业制定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2. 可变成本法可变成本法是指将与产品生产和销售直接相关的可变成本计入产品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产品产量的增减而相应变化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通过可变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更好地分析产品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
3.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法是指将产品生产或销售中的额外成本计入产品成本。
这些额外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
边际成本法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生产量和销售策略,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4.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比较。
标准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和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通过标准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成本异常,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差别成本法差别成本法是指计算不同决策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
差别成本是指选择某个决策方案相比于其他方案而产生的额外成本或节省成本。
通过差别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企业评估各种决策方案的经济效益,为决策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会计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多种形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成本核算。
不同的成本核算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成本控制、决策优化和盈利最大化的目标。
对于会计专业人士来说,了解和掌握这些成本核算方法是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重要一步。
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和成本计算习题及参考答案 (2)

第五章企业主要经济活动核算和成本计算一、名词解释1.资金筹集2.存货3.销项税额4.进项税额5.存货采购成本6.存货采购费用7.生产费用8.产品生产成本9.成本项目10.成本计算对象二、填空题1.从企业资金筹集渠道来看,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是,即企业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二是,即企业的各种负债。
2.企业的资本金有多种形式,如按投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和;按投入资本的物质形态不同,可以分为、和等。
3.为核算企业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应设置“”账户;为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还款期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应设置“”账户;为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还款期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应设置“”账户。
4.在企业的经济业务中,属于资金退出业务的主要包括:、、和等。
5.存货范围的确定,应以企业对存货是否具有为标准。
按此标准,企业的存货主要包括:、、、和。
6.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附带成本和。
其中,附带成本主要包括、、、等。
7.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来说,其当期应纳增值税额的计算是:应纳税额=-。
增值税是一种税。
8.“应付票据”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包括和。
9.《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企业应当采用、、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10.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各项耗费的货币表现,称之为;企业为生产一定各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即为,也称为,简称。
11.按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不同,生产费用可分为和。
12.为核算产品生产成本,企业一般设立、、三个成本项目。
13.期间费用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和。
14.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和。
15.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润包括、等。
16.为核算企业的利润总额的形成和计算净利润,应设置“”账户;为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的积存余额,应设置“”账户。
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会计制度设计-会计科目、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二)(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收(付)款凭证的特点是______• A.固定了凭证的适用范围• B.固定了凭证的格式• C.反映的借贷会计科目具有不固定性• D.记账凭证科目的记账方向是固定的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收(付)款凭证属于专用记账凭证,其特点是固定了凭证的适用范围,即只用于收款业务或付款业务。
答案为A。
2.把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科目,分别按每个科目的借方和贷方方向填制不同的记账凭证,这样设计的凭证称为______• A.转账凭证• B.汇总转账凭证• C.复式凭证• D.单式记账凭证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解析] 单式记账凭证是指把一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科目,分别按每个科目的借方和贷方方向填制不同的记账凭证。
答案为D。
3.下列不属于分类汇总记账凭证的是______• A.汇总收款凭证• B.汇总借项凭证• C.汇总付款凭证• D.汇总转账凭证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解析] 分在汇总记账凭证的设计。
分类汇总记账凭证分汇总收、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
答案为B。
4.设计单式记账凭证应重点考虑______• A.一个总账科目及其明细科目• B.二个总账科目及其明细科目• C.三个总账科目及其明细科目• D.四个总账科目及其明细科目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解析] 单式记账凭证的设计应重点考虑一个总账科目及其明细科目,其特点是记账凭证科目的记账方向是固定的。
答案为A。
5.依据会计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的局限性是______• A.只能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B.不能起到试算平衡的作用• C.无法很好地利用总账进行会计分析• D.增加登记总账的工作量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C[解析] 依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账,可以大大简化工作量,但它不再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无法很好地利用总账进行会计分析。
会计实务:核算制造费用的主要内容

核算制造费用的主要内容
核算制造费用的主要内容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可按不同的生产车间、部门和费用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制造费用的主要核算内容:
(一)生产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等科目。
(二)发生的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等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三)生产车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借记本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四)生产车间支付的办公费、水电费等,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五)发生季节性的停工损失,借记本科目,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银行存款”等科目。
(六)将制造费用分配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七)季节性生产企业制造费用全年实际发生额与分配额的差额,除其中属于为下一年开工生产做准备的可留待下一年分配外,其余部分实际发生额大于分配额的差额,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分配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四、除季节性的生产性企业外,本科目期末应无余额。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间接费用作者:李若亮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年第1期李若亮摘要: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制造费用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务中,笔者注意到很多会计人员都把制造费用等同于间接费用,但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吗?对此,笔者将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得出结论,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关键词:制造费用;间接计入费用;间接生产费用制造费用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制造费用对产品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务中,笔者注意到很多会计人员都把制造费用等同于间接费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也规定制造费用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但制造费用=间接费用吗?众所周知,间接费用有两种含义,从生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的方式讲是间接计入费用,从生产费用按其与生产工艺的关系讲是间接生产费用,那前述制造费用所指的间接费用是间接计入费用还是间接生产费用呢?笔者认为两者均不是,确切讲制造费用应是核算企业生产车间(部门)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生产费用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
一、制造费用≠间接计入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生产费用发生时,不能或不便于直接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而需先加以归集,待月终选择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后才计入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大部分计入制造费用,但不是全部。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采用“制造成本法”,产品成本按经济用途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直接材料”成本项目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费用。
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例如纺织用棉、冶炼用矿石和制造机械用的钢材等,通常分产品领用,这些原料及主要材料费用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种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分配率=(2144+5536)/ (100+900+1800+1000+2600)=1·2
• 甲产品应负担=(100+900)*1·2=1200
第七章 制造费用的核算
学习目标
• 掌握制造费用的概念,帐户设置,分配方法和会计处理。
学习内容
• 制造费用的概念和内容; • 制造费用的归集; • 制造费用的分配
第一节 制造费用核算概述
1、概念 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 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以及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未专设成本项 目和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
贷: 制造费用
6640
• 缺点:采用此法,由于计划数与实际数 的差额保留在生产成本帐户,如果计划 不准,会影响成本的准确,使12月成本 数偏离过大。
• 优点:是能够加快成本的结转工作。
• 适用于:特别适用于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 (三)累计分配率法
• 概念:是指将当月完工批次的产品负担 的全部制造费用,在其完工时一次进行 分配,而对未完工批次的在产品应负担 的制造费用保留在“制造费用”帐户中, 暂不分配,待其完工后,连同继续耗费 的制造费用一起分配的一种方法。
•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上午5时52分23秒05:52:2320.12.8
•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5时 52分20.12.805:52Dec ember 8, 2020
•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2月8日星 期二5时52分23秒05:52:238 December 2020
当车间或分厂只生产一种产品时,制造 费用直接计入该产品的成本。
※当生产多种产品时,制造 费用为间接计入费用,应采 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 各产品成本。
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主
实际分配率法
要
预定分配率法
有
累计分配率法
分配标准选择遵循的三个原则
• 1相关性原则(合理性) • 2易操作原则 • 3相对稳定原则
本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00×20 = 8000(元) 合计 32000(元)
• “制造费用”的期末余额为借方2000元。
• 分配差异的处理 –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 额,通常应在年末调整。即年终时,按已分配 比例计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
• 例:承上例,假定本年度实际发生制造 费用408360元,至年末累计已分配制造 费用415000(其中甲产品已分配311250 元,乙产品已分配103750元),试将 “制造费用”帐户的差额进行调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的自动化程 度不断提高,制造费用在制造成本中的比重有 增大趋势。因为机器的高效率减少了直接材料 的投入和损失,大幅度削减了人工成本。
4、制造费用核算的任务
• 按生产单位(车间)归集与考核 • 合理分配制造费用 根据管理的需要,制造费用应按生产单位分 别设置明细帐,并按费用项目开设专栏,进 行明细分类核算。
因此,在此方法下,“制造费用”可能 有年末余额,即为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 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
一般应于年末计入12月的产品成本。
如果实际发生额>计划分配额, 用蓝字补加,否则用红字冲减。
• 说明 –采用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 帐户月末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 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 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资产项目;贷方余额表示 按照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 应列作企业的负债项目。
• 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2500×6=15000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1000×5=5000
• 年度计划分配率=400 000÷(15000+5000〕=20 • 本月甲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200×6=1200
本月乙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80×5 =400 • 本月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200×20=24000(元)
• 制定几个分配率,按照权重结构分配 优点:分配相应合理 缺点:计算很繁琐 适用于:计算机普及程度非常高的企业
(二)预定分配率法
• 概念 –各月制造费用按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 分配率分配,无论各月实际发生的制 造费用多少。计划分配数与实际数之 间的差额年终按已分配的比率数进行 调整,计入12月份成本。
• 适用于:该方法实际是将完工产品在各品 种制造费用总额中比重转出。适用于分批 法下的成本计算(即投产批次较多且月末未 完工批次也较多的产品成本计算)
• 优点:核算工作量大大减少 • 缺点:要求各个月份制造费用的耗费水平
相差不大,否则各个月份产品成本计算的 正确性和合理性都会受到影响
• 例p132 • 某企业本月份共生产A,B,C.D四批产品,A批产品
例P130
• 例:某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发 生额为400 000元 ;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 产量为:甲产品2500件,乙产品1000件。 单件产品工时定额为:甲产品6小时,乙 产品5小时。本月实际产量为:甲产品200 件,乙产品80件;本月实际发生制造费用 为33 000元,“制造费用”帐户本月期初 余额为借方1000元。
分配率 2.5
分配额(元) 8150 6875 6645 21670
• 会计分录:
•
•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8150
•
-乙产品 6875
•
-丙产品 6645
•
贷:制造费用
21670
2、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
•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工资总额 • 优点:工资资料容易取得计算比较简单。 • 缺点:机械化程度相差大,则机械化程度低的负
•
踏实,奋斗,坚持,专业,努力成就 未来。20.12.820.12.8Tuesday, December 08, 2020
•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5:52:2305:52:2305:5212/8/2020 5:52:2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805:52:2305:52Dec -208-D ec-20
三、制造费用的编制及账务处理
(一)、制造费用分配表的编制 1、制造费用分配明细表 2、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二)、账务处理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 练习:
• 1、某基本生产车间同时生产甲、乙两 种产品,本期共发生制造费用6000元, 甲产品生产工时600小时,乙产品生产 工时400小时,求:甲、乙两种产品负 担的制造费用。
2、内容
–间接材料: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耗用的一 般性消耗材料。
–间接人工: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除生产工 人以外的管理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但管理上不要求或核 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 费用)
–其他制造费用
3、意义
–制 造 费 用 是 组 成 产 品 成 本 的 重 要 部 分 , 必 须 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担较多制造费用。 • 适用于:某一生产车间各种产品机械化程度大致
相同的情况
3、按机器工时比率分配
当机器设备是主要的生产因素,以及机器小时 与人工时间没有必然联系时使用
优点:分配结果比较合理 缺点:对机器工时的记录必须准确(收集资料
工时比较费力) 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 4、按联合分配标准分配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5:52:2305:52:2305:52Tuesday, December 08, 2020
•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2.820.12.805:52:2305:52:23December 8, 2020
•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8日上 午5时52分20.12.820.12.8
第二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
1、账户设置 “制造费用”帐户一般按生产车间设置明细 帐,帐内按费用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若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 用”帐户核算,则“制造费用”帐户仅核算 基本生产车间的间接费用。
制造费用
借方
贷方
发生的间接费用
由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转入“生产成本”账户
余额:待摊费用
• 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 =3260×2.5=8150(元) • 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750×2.5 • =6785(元) • 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2658×2.5 • =6645(元)
制造费用分配表
产品名称 甲 乙 丙 合计
分配标准(生产工时〕 3260 2750 2658 8668
• 年末,“制造费用”帐户有贷方余额6640元,应按已 分配比例调整冲回。
• 甲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311250/415000 = 4980(元)
乙产品应调减制造费用
=6640× 103750 /415000 =1660 (元)
• 调整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80
-乙产品 1660
•
抓住每一次机会不能轻易流失,这样 我们才 能真正 强大。20.12.8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5时52分23秒20.12.8
谢谢大家!
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
• (一)实际分配率法
• 概念: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时(生产工 人工资、机器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
• 分配标准:生产工人工时、生产工人工资、机 器工时。
实际 分配率法
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机器小时比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