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焊原理详细说明.

合集下载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

它通过将两个金属工件放置在电极之间,然后施加一定的压力和电流,使金属工件在接触面上产生高温,从而实现焊接。

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1. 点焊机的组成部分点焊机主要由电源、控制系统、电极和工作台组成。

- 电源:点焊机的电源通常是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并提供所需的电流。

-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点焊机的工作过程,包括控制焊接时间、电流大小和压力等参数。

- 电极:点焊机的电极由导电材料制成,通常是铜或铜合金。

电极分为上电极和下电极,它们通过电极夹固定在焊接头部。

- 工作台:工作台用于放置待焊接的金属工件,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以便与电极形成电接触。

2. 点焊机的工作过程点焊机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接触、挤压、电流通入和冷却四个阶段。

- 接触:工件被放置在工作台上,上下电极通过电极夹夹紧工件,使工件与电极紧密接触。

- 挤压:点焊机施加一定的压力,使电极与工件之间形成良好的接触面,并确保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 电流通入:点焊机通过控制系统提供一定的电流,电流从上电极流入工件,经过接触面,再从下电极流出,形成电流回路。

- 冷却: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会产生高温,使工件表面瞬间熔化,形成焊点。

随后,点焊机停止供电,焊点开始冷却,焊接完成。

3. 点焊机的工作原理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和热传导的原理。

- 电阻加热:点焊机施加一定的电流通过工件,工件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电阻,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会产生瞬间的高温。

这种电阻加热是点焊机实现焊接的关键。

- 热传导:瞬间的高温使工件表面熔化,形成焊点。

随后,焊点周围的热量通过热传导逐渐散发到工件和电极上,使焊点冷却固化。

4. 点焊机的应用点焊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

在汽车制造中,点焊机用于焊接汽车车身的各个零部件,如车门、车顶、底盘等。

它能够快速、高效地完成焊接任务,并且焊接质量稳定可靠。

点焊的基本原理

点焊的基本原理

点焊的基本原理
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连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

点焊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流在材料接触点处产生高温,使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形成焊点。

下面将介绍点焊的基本原理及其过程。

点焊的过程通常包含两个关键步骤:电流通过和电流断开。

在点焊开始时,两个待连接的金属材料将会被紧密放置在一起,形成接触点。

然后,通过电焊机或者焊接设备,导通一定电流通过待焊接的金属接触点。

电流的大小和时间通常由焊接工艺规定。

当电流通过接触点时,由于电阻产生,接触点处的温度会迅速升高。

当温度达到金属材料的熔点时,金属开始熔化。

由于点焊持续时间通常很短,金属材料只有局部熔化,并形成一小段焊点。

在金属材料熔化成焊点后,电流会立即被切断。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迅速散失,使焊点迅速冷却和凝固。

焊点的形成与材料的熔点、焊接时间和电流大小等因素密切相关。

点焊的主要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产生的热量来熔化金属材料,形成焊点。

点焊的优点包括焊接速度快、焊接强度高和自动化程度高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制造业和金属制造业等领域。

简述点焊的原理及其应用

简述点焊的原理及其应用

简述点焊的原理及其应用1. 点焊的原理点焊是一种金属加工技术,通过在工件表面施加一定大小的压力和电流,将两个金属表面迅速加热至熔点并接触在一起,形成焊点。

点焊原理基于热传导和电热效应,通过电流通过金属工件的接触面引发局部电阻加热,使得工件表面温度瞬间升高并达到熔点。

点焊主要依赖以下几个因素实现焊接:1.1 电流强度电流是点焊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过调整电流强度,可以控制金属表面的温度变化,从而达到合适的焊接温度。

通常情况下,点焊过程中的电流强度较高,可以达到数千安培。

1.2 压力压力是点焊中另一个关键因素。

适当的压力可以确保金属工件之间的良好接触,提供足够的热导路径,以便电流顺利通过,并形成焊点。

同时,压力还有助于混合金属表面的杂质,提高焊接质量。

1.3 焊接时间焊接时间是指施加电流和压力的时间。

合适的焊接时间取决于金属的类型和厚度。

焊接时间过短会导致焊点质量较差,焊接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过度热处理或太长的焊缝。

2. 点焊的应用点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制造和加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汽车制造和电子制造行业中。

以下列举了一些点焊的主要应用:2.1 汽车制造点焊是汽车制造过程中最常用的焊接方法之一。

在汽车生产线上,点焊被用于连接车身零部件,如车门、车顶、底盘等。

这种高效的焊接方法可以确保焊点牢固可靠,并提供良好的电导率。

2.2 电子制造在电子制造行业,点焊被广泛应用于印刷电路板(PCB)制造过程中。

点焊用于连接电子元件和PCB板,确保它们之间的可靠连接。

这种焊接方式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2.3 金属加工点焊也被用于金属加工行业。

例如,在金属管道加工中,点焊可以用于连接管道、接头和支架,确保它们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此外,点焊还可以用于制造金属家具、金属箱体等。

2.4 其他应用领域除了上述应用之外,点焊还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制造和加工过程中。

例如,航空航天行业、电力行业、电力工具制造等领域都使用点焊作为主要的焊接方法。

点焊工作原理

点焊工作原理

点焊工作原理
点焊(Spot Welding)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电阻加热将两个或多个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

点焊通常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器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点焊工作原理如下:
1.电极压紧:将待焊接的两个金属部件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电极通过液压系统或气动系统压紧,使得待焊接的部件间产生良好的接触。

2.通电加热:通过点焊机的控制系统,给两个电极通以高频交流电流。

这时,由于金属本身具有一定的电阻性能,因此在接触面上会产生大
量热量。

3.形成熔池:由于高温和高压力作用下,金属表面开始融化,并形成一个小型熔池。

这时,液态金属会流动并填充到待焊接部件之间。

4.冷却固化:当通电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后,断开通电,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压力。

这时,熔池中的液态金属会逐渐冷却并固化成为一个坚实的
焊点。

点焊的优点在于焊接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同时,由于点焊过程中不需要外加熔剂,因此可以避免熔剂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但是,点焊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点焊只适用于焊接薄板材料,对于厚板材料则需要采用其他方法。

其次,在高温高压力作用下,金属部件可能会发生变形或变质,影响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总之,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低成本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和设备,并注意控制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和变质问题。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电焊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它通过电流和压力的作用,将金属零件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产生、电极设计、压力控制、焊接参数和焊接过程。

引言概述: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电焊设备,它通过电流和压力的作用,将金属零件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详细阐述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产生、电极设计、压力控制、焊接参数和焊接过程。

正文内容:1. 电流产生1.1 点焊机通过变压器将市电的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以满足焊接电流的要求。

1.2 电流通过电极传导到工件上,产生高温,使工件表面熔化。

2. 电极设计2.1 电极是点焊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传导电流和施加压力。

2.2 电极通常由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能。

2.3 电极的形状和尺寸需要根据焊接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设计,以确保焊接质量。

3. 压力控制3.1 点焊机通过气缸或液压系统施加压力,使电极与工件之间保持一定的接触力。

3.2 适当的压力可以保证焊接接触面积大,电流传导良好,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3.3 压力的大小需要根据焊接材料和厚度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度或不足的压力造成焊接缺陷。

4. 焊接参数4.1 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时间、电流大小和电极压力等。

4.2 焊接时间决定了焊接过程中工件表面的熔化程度。

4.3 电流大小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导电性和厚度进行调整,以确保适当的热量传导。

4.4 电极压力的大小需要根据焊接材料和形状进行调整,以保证焊接接触面积和电流传导。

5. 焊接过程5.1 焊接过程开始时,电流和压力同时施加到工件上。

5.2 工件表面瞬间熔化,并形成焊接点。

5.3 焊接时间结束后,电流和压力停止,焊接点冷却固化。

总结:综上所述,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流产生、电极设计、压力控制、焊接参数和焊接过程。

电流产生通过变压器将高电压转换为低电压,并通过电极传导到工件上。

电极设计需要考虑导电性和热传导性能,以及与焊接零件的匹配。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一、概述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设备,主要用于将金属工件通过电流加热和压力连接在一起。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船舶制造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二、工作原理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和压力连接的原理。

具体来说,点焊机通过两个电极将电流传导到待连接的金属工件上,产生高温区域。

同时,点焊机会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两个金属工件在高温下发生塑性变形,形成焊点。

三、具体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待连接的金属工件,并确保其表面清洁。

清洁表面可以提高焊点的质量和连接强度。

2. 夹紧工件:将待连接的金属工件夹紧在点焊机的电极夹持装置中,确保工件处于正确的位置。

3. 施加压力:启动点焊机,使其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工件上。

压力大小要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来确定。

4. 通电加热:点焊机的电极会通过电流传导到工件上,产生高温。

电流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可以根据工件的要求来调整。

5. 冷却:在一定时间后,停止通电加热,但保持压力不变。

此时,焊点处于高温状态,需要进行冷却。

冷却时间和方式可以根据工件的要求来确定。

6. 松开压力:在焊点冷却完全后,松开点焊机的压力,取出已连接的金属工件。

四、注意事项1. 电流和时间的选择:电流和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待连接工件的材料和厚度来确定。

过大的电流或时间可能会导致焊点过热或烧穿。

2. 压力的控制:压力的大小要适中,过大可能会导致工件变形,过小则可能会影响焊点的质量。

3. 温度的控制:点焊机需要具备温度控制功能,以确保焊点的质量和连接强度。

4. 安全操作:在使用点焊机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触电和烫伤等意外事故。

五、优点和应用点焊机具有以下优点:1. 连接速度快:点焊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焊接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2. 连接强度高:点焊机焊接的焊点强度高,能够满足工件的使用要求。

3. 适用范围广:点焊机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连接,如钢铁、铝合金等。

4. 操作简便:点焊机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进行基本的参数设置和操作即可。

点焊的原理

点焊的原理

点焊的原理
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通过在金属表面施加电流和压力,使金属在
瞬间产生高温,从而实现金属的连接。

点焊的原理主要包括电流作用、热量作用和压力作用三个方面。

首先,电流作用是点焊的基础。

在点焊过程中,通过电极对工件施加一定的电流,使工件在瞬间产生高温。

电流的大小和施加时间会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

合适的电流能够使工件迅速升温到熔点,从而实现焊接。

因此,控制好电流的大小和施加时间是保证点焊质量的关键。

其次,热量作用是点焊的关键。

通过电流的作用,工件表面产生高温,使金属
迅速熔化并形成焊缝。

热量的传递和分布会直接影响到焊接的均匀性和质量。

因此,在点焊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施加时间,以确保工件表面能够获得足够的热量,从而实现良好的焊接效果。

最后,压力作用是点焊的重要环节。

在点焊过程中,通过电极对工件施加一定
的压力,使工件在高温状态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实现金属的连接。

合适的压力能够使焊接接头均匀、牢固,确保焊接质量。

因此,控制好压力的大小和施加方式是保证点焊质量的关键。

综上所述,点焊的原理主要包括电流作用、热量作用和压力作用三个方面。


理控制这三个方面的参数,能够确保点焊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材料和要求,合理选择点焊参数,以实现理想的焊接效果。

同时,对点焊设备和工艺的不断改进和优化,也能够提高点焊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不同领域的焊接需求。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中。

它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短暂的高温,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源供应、焊接电流控制、焊接时间控制、压力控制以及焊接过程的步骤。

一、电源供应1.1 电源类型点焊机通常使用交流电源,其电压和频率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而定。

常见的电源类型包括单相交流电和三相交流电。

1.2 电源稳定性点焊机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电流和电压的稳定输出。

为了实现这一点,点焊机通常配备了稳压器和滤波器等电源调节设备。

1.3 电源容量电源容量是指点焊机所需的电能供应能力。

它取决于焊接材料的厚度、焊接面积以及焊接速度等因素。

较大的焊接材料通常需要更高的电源容量。

二、焊接电流控制2.1 电流传输点焊机通过电极将电流传输到焊接材料上。

电流的传输路径必须保持良好的接触,以确保焊接质量。

2.2 电流大小焊接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焊接过程中的热量和熔化情况。

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需要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流。

2.3 电流控制方式点焊机可以采用恒流控制或者恒功率控制方式。

恒流控制通过调节电流大小来控制焊接过程,而恒功率控制则根据焊接材料的电阻变化来调节电流。

三、焊接时间控制3.1 焊接时间设置焊接时间的设置取决于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

较薄的材料通常需要较短的焊接时间,而较厚的材料则需要较长的焊接时间。

3.2 焊接时间控制方式点焊机可以采用定时控制或者感应控制方式来控制焊接时间。

定时控制方式是通过预设的时间来控制焊接时间,而感应控制方式则是根据焊接材料的电阻变化来判断焊接时间。

3.3 焊接时间的影响焊接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时间过长会导致过热和烧焦,时间过短则会导致焊接不坚固。

四、压力控制4.1 电极压力设置电极的压力对焊接质量有重要影响。

过大的压力可能导致焊接材料变形,而过小的压力则会导致焊接不坚固。

因此,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设置适当的电极压力。

点焊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点焊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

点焊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TIG点焊设备与一般TIG设备不同之处是具有特殊控制装置和点焊枪。

控制装置除能自动确保提前输送氩气、通气、起弧外,还有焊接时间控制、电流自动衰减以及滞后关断氩气等功能。

普通的手工钨极氩弧焊设备中增加一个焊接时间控制器及更换喷嘴,也可以充当钨极氩弧点焊设备。

1、点焊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钨极氩弧点焊工作原理1—钨极2—喷嘴3—出气孔4—母材5—焊点6—电弧7—氩气焊枪端喷嘴紧压在焊件上,利用高频引弧或诱导引弧的方法在钨极和喷嘴之间先引起约5A的小电弧。

然后接通焊接电流,形成焊接电弧进行点焊。

焊接时即可采用直流正接,也可用交流电源辅加稳弧装置。

通常都用直流正接,因为它比交流可以获得更大的熔深,可以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或者较短的时间),从而减少热变形和其他的热影响。

2、点焊的特点焊点强度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焊点尺寸便于控制,当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增加时,焊点直径增大,强度提高,便于实现多层点焊和薄厚悬殊工件的点焊,尤其是背面无法夹持的工件点焊,钨极氩弧点焊显示出独特的优点。

以上的优越性是和电阻焊相比较的。

它的不足之处是生产率不如电阻焊高。

3、应用范围适用于焊接各种薄板结构以及薄板与较厚材料的连接,所焊材料主要为不锈钢、低合金钢等。

4、工艺要点钨极氩弧点焊的焊接清理要求和一般的氩弧焊一样。

下表列出了12C r18Ni9钨极氩弧点焊的焊接参数。

12C r18Ni9钨极氩弧点焊的焊接参数注:1.加入二次脉冲电流前电弧熄灭一段时间。

2.电弧长度0.5~1.0mm。

为了填满点焊弧坑和增加余高,可以在焊接过程中向熔池送入适量的填充焊丝。

为了提高抗裂纹能力,降低裂纹倾向,焊机应有电流自动衰减控制,也可采取二次脉冲加热的方法。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

它通过在工件表面产生高温和高压,将工件上的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一、点焊机的基本原理点焊机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阻加热的原理进行焊接。

具体来说,焊接过程中,将两片金属工件夹紧在一起,然后通过电极将电流传递到工件上。

由于金属的电阻率较大,电流通过工件时会产生热量,使工件表面的金属熔化。

当电流断开后,熔化的金属迅速冷却,形成焊接点。

1.1 电极的作用电极是点焊机中非常重要的部件,它负责将电流传递到工件上。

电极通常由铜制成,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能够有效地传递电流和热量。

另外,电极的形状和尺寸也会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通常会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极。

1.2 电流的选择点焊机中使用的电流通常较大,一般在1000A到10000A之间。

选择合适的电流对于焊接质量至关重要。

如果电流过小,焊接点可能无法完全熔化,导致焊接不牢固;如果电流过大,可能会烧穿工件,影响焊接质量。

因此,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厚度,选择适当的电流是非常重要的。

1.3 压力的控制除了电流外,点焊机中的压力也是一个关键参数。

适当的压力可以确保工件在焊接过程中保持紧密的接触,从而提高焊接质量。

压力的控制通常通过气缸或液压系统实现,可以根据具体的焊接要求进行调整。

二、点焊机的工作流程点焊机的工作流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接触、加热、保压和冷却。

2.1 接触在焊接开始前,电极会与工件接触,确保焊接点的位置准确。

接触过程中,电流还未通过,因此不会产生热量。

2.2 加热接触后,电流开始通过工件,产生热量。

热量使工件表面的金属熔化,形成焊接点。

加热时间通常很短,一般在几十毫秒到几百毫秒之间。

2.3 保压在加热过程结束后,电流断开,但保持电极对工件的压力。

这样可以确保熔化的金属在冷却过程中保持紧密的接触,从而形成牢固的焊接点。

保压时间通常在几百毫秒到几秒钟之间。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它通过电流和压力的作用,将两个金属工件连接在一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1. 电路系统点焊机的电路系统主要由电源、控制系统和焊接电极组成。

电源提供所需的电能,通常是交流电源。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焊接时间、电流和压力等参数。

焊接电极是将电流传递到工件上的部件。

2. 工作原理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效应。

当两个金属工件被夹紧在一起时,电流通过电极进入工件,产生电阻加热。

由于金属的电阻较大,电流通过时会产生热量,使接触面的温度迅速升高。

3. 焊接过程焊接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夹紧工件:将待焊接的工件夹紧在电极之间,确保良好的接触。

(2) 施加压力:点焊机通过电动机或者气动系统施加压力,使电极与工件密切接触,确保电流能够顺利通过。

(3) 通电焊接:控制系统根据设定的参数,将电流通入工件。

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会产生电阻加热,使接触面温度升高。

(4) 断电冷却:焊接时间到达设定值后,控制系统会切断电流。

此时,工件会迅速冷却,焊接点形成。

4. 焊接参数点焊机的焊接参数包括焊接时间、电流和压力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

通常,焊接时间应根据工件材料和厚度来确定,电流应根据工件材料的导电性来选择,而压力则应足够大以确保良好的接触。

5. 焊接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焊接质量,点焊机通常会配备焊接质量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监测焊接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参数,并进行实时反馈。

如果检测到异常情况,控制系统会发出警报或者住手焊接过程,以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6. 应用领域点焊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创造、家电创造、金属制品创造等行业。

它可以用于焊接车身零部件、电池片、金属网格等。

点焊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效率高,能够实现快速、稳定的焊接过程。

总结:点焊机是一种利用电流和压力将金属工件连接在一起的焊接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效应,通过电流在接触面产生热量,使工件迅速焊接。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家电制造、金属制品加工等领域。

它通过电流的作用,将两个金属件通过高温瞬间连接在一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一、点焊机的基本结构点焊机主要由焊枪、电源、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

1. 焊枪:焊枪是点焊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将电流传递到工件上。

它通常由电极、电极头、压力装置和冷却装置等组成。

2. 电源:电源是点焊机的能量来源,一般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

交流电源常用于低功率点焊机,而直流电源则适用于高功率点焊机。

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控制点焊机的工作过程,包括电流、时间和压力等参数的调节。

现代点焊机通常采用微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

4.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焊枪和电源的正常工作温度。

一般采用水冷或风冷方式进行冷却。

二、点焊机的工作原理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和压力焊接的原理。

1. 电阻加热:当电流通过焊枪的电极时,会产生电阻加热效应。

电流通过工件时,由于工件的电阻,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工件表面迅速升温。

2. 压力焊接:在工件表面升温的同时,焊枪的电极会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两个工件紧密接触。

当工件表面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金属表面会熔化,形成一层熔融金属。

3. 熔融金属的形成:当电流通过工件时,由于电阻加热效应,工件表面的金属会瞬间熔化。

同时,由于施加的压力,熔融金属会充满两个工件之间的空隙,形成一层均匀的焊缝。

4. 冷却固化:当电流停止通过工件时,熔融金属会迅速冷却固化,形成坚固的焊缝。

冷却过程中,冷却系统会将焊枪和电源冷却至正常工作温度。

三、点焊机的优势和应用点焊机具有以下优势:1. 焊接速度快:点焊机的工作过程非常快速,一般只需几十毫秒,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焊接效果好:点焊机能够实现高质量的焊接,焊缝均匀牢固,焊接强度高。

3. 操作简便:点焊机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设置好参数即可进行焊接。

点焊机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 汽车制造:点焊机常用于汽车车身焊接,能够快速、高效地将车身各部件焊接在一起。

点焊工作原理

点焊工作原理

点焊工作原理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电弧的热能将金属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并在熔池冷却固化后形成坚固的焊缝。

本文将详细介绍点焊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一、点焊的工作原理点焊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电热学和金属学两个方面。

点焊设备通常由焊枪、电源、控制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

1. 电热学原理点焊是利用电流通过金属接头产生的电阻加热效应来实现焊接的。

当电流通过接头时,由于金属的电阻,会产生热量。

接头的导电部分会因为电流通过而迅速升温,达到熔化点后形成熔池。

熔池冷却后,形成焊缝,实现金属的连接。

2. 金属学原理点焊中所使用的金属通常是电导率较高的材料,如铜、铝等。

因为电流会优先通过电导率高的部分,使其迅速升温并熔化。

同时,由于电流通过的时间很短,热量无法迅速传导到周围材料,从而实现局部加热和焊接。

二、点焊的应用点焊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家电制造等行业。

下面分别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中,点焊被广泛用于车身焊接。

通过点焊,可以将车身各个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这种焊接方式快速、高效,而且焊接后的连接坚固可靠。

2. 电子产品制造电子产品制造中,点焊被用于焊接电路板和电子元件。

点焊可以实现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连接,如焊接导线、焊接电阻器等。

这种焊接方式简单、快速,并且对电子元件的损伤较小。

3. 家电制造家电制造中,点焊被广泛应用于焊接电机、加热器等部件。

通过点焊,可以将不同的金属部件焊接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

这种焊接方式可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三、点焊的优缺点点焊作为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

1. 优点(1) 速度快:点焊的加热时间非常短,可以实现快速焊接。

(2) 连接牢固:焊接后的连接点坚固可靠,不易断裂。

(3) 适用性广:点焊可以用于焊接不同材料和形状的金属。

2. 缺点(1) 仅适用于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对于导电性较差的材料效果较差。

(2) 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可能对材料造成变形或烧损。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用于金属加工的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两个金属工件,产生高温和高压,使其在接触点处瞬间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下面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

1. 电源系统:点焊机的电源系统通常由一个变压器、整流器和电容器组成。

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压转换为所需的低电压。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而电容器则用于平滑电流波形。

2. 控制系统:点焊机的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和触发器组成。

控制器是点焊机的大脑,负责控制焊接时间、电流强度和压力等参数。

触发器则用于触发电流的传输。

3. 电极系统:电极系统由两个电极组成,分别称为主电极和辅助电极。

主电极是传递电流的部分,通常由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

辅助电极则用于辅助焊接过程,通常由铜合金或钼合金制成。

4. 焊接过程:点焊机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压接、预热、焊接和冷却。

- 压接阶段:在这一阶段,电极系统施加足够的压力将两个金属工件紧密接触在一起。

这有助于提高接触电阻,并减少电流在接触点处的散失。

- 预热阶段:在压接完成后,电流开始通过电极系统流过金属工件。

由于金属的电阻产生热量,工件开始升温。

预热的目的是使接触点的温度达到焊接所需的温度。

- 焊接阶段:一旦接触点的温度达到焊接所需的温度,电流将被触发器开启,通过电极系统流过接触点。

高温和高压使接触点的金属瞬间熔化,并形成焊点。

焊点的质量取决于焊接时间、电流强度和压力的控制。

- 冷却阶段:在焊接完成后,电流停止流动,接触点开始冷却。

冷却的速度取决于金属的导热性和环境温度。

冷却过程中,焊点逐渐凝固并变得坚固。

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焊接的原理,它适用于焊接薄板、线材和金属零件等。

通过控制焊接参数,点焊机可以实现高效、稳定和可靠的焊接过程。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家电制造等行业。

点焊工艺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点焊工艺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点焊工艺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点焊是一种常见的电阻焊接技术,通过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施加高电流和短时间电压的瞬时电弧,使接触面快速加热并融化,然后迅速冷却和凝固,从而实现焊接的目的。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准备工作:将要焊接的两个零件放置在点焊机的电极之间,并施加适当的压力,确保良好的接触。

2. 电流传导:当电流通过两个电极之间的接触面时,电流会从一电极进入第一个金属零件,然后通过接触面传导到第二个金属零件。

3. 接触发热:由于电流通过接触面时会引起电阻,电流通过金属零件时会产生热量。

这种电阻发热导致接触面瞬间加热到高温,达到了熔化接触面的温度。

4. 熔融和固化:在接触面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后,金属零件开始熔化。

电流停止后,接触面迅速冷却和凝固,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焊点。

5. 检查和完成:点焊完成后,可以对焊点进行质量检查,确保焊点的牢固和完整。

总的来说,点焊是利用高电流产生的电阻发热,使接触面迅速加热、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从而实现零件的焊接。

这种工艺简单快捷,适用于焊接金属零件的高效连接。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焊接设备,主要用于将两个金属工件通过电流和压力进行焊接。

点焊机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加热和热传导的原理。

一、电阻加热原理点焊机利用电流在接触点产生的电阻加热来熔化工件表面,从而实现焊接。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源供电:点焊机通常使用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适当的电压。

电流大小通常通过点焊机控制系统进行调节。

2. 电流传导:电流从电源通过电缆传输到点焊机的电极上。

3. 电流通过工件:电流从电极通过工件流动,由于工件的电阻较大,电流在接触点处产生局部加热。

4. 电阻加热:接触点处的电阻加热使得工件表面温度升高,达到熔化或者热软化的状态。

5. 压力施加:同时,点焊机的电极会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工件在加热的同时被压紧。

6. 冷却: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压力作用后,电流住手,工件冷却后形成焊接点。

二、热传导原理点焊机的热传导原理是指通过加热的工件表面传导热量到工件内部,从而形成焊接。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 加热表面:点焊机的电极通过电阻加热使得工件表面温度升高。

2. 热传导:热量从工件表面开始传导到工件内部,逐渐加热工件的整个截面。

3. 热软化:随着温度的升高,工件的金属开始热软化,使得工件表面形成熔融区域。

4. 压力施加:点焊机的电极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工件在加热的同时被压紧。

5. 冷却:经过一定时间的加热和压力作用后,热量住手传导,工件冷却后形成焊接点。

三、点焊机的特点和应用点焊机具有以下特点和应用:1. 高效快速:点焊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

2. 焊接强度高:由于点焊机施加的压力大,焊接点的强度通常很高。

3. 适合于薄板焊接:点焊机适合于焊接薄板金属,如汽车创造、家电创造等。

4. 焊接区域小:点焊机焊接的区域通常较小,不会对整个工件造成过多的热影响。

5. 环保节能:点焊机使用电力作为能源,无需使用气体或者化学品,环保节能。

总结: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加热和热传导的原理。

点焊机原理

点焊机原理

点焊机原理
点焊机是一种利用电阻加热原理,通过电流在接触面上产生瞬间高温,使金属
材料瞬间熔化并形成焊接的设备。

其原理主要包括电流产生、电流传导、热量产生和焊接过程等几个方面。

首先,点焊机的原理是基于电流产生的。

当点焊机接通电源后,电流会通过导
电体进入工件,形成闭合回路。

在这个过程中,电流会产生瞬间的高温,使接触面的金属材料瞬间熔化。

其次,电流传导是点焊机原理的关键环节。

电流在通过导电体时,会产生瞬间
的高温,使接触面的金属材料瞬间熔化。

这种高温是通过导电体的电阻加热产生的,因此导电体的材料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和效果。

另外,热量产生是点焊机原理中的重要环节。

在电流通过导电体时,会产生瞬
间的高温,使接触面的金属材料瞬间熔化。

这种高温是由电流在导电体中产生的电阻加热效应所致,因此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时间是影响焊接质量的重要因素。

最后,焊接过程是点焊机原理的最终体现。

在电流产生、传导和热量产生的基
础上,焊接过程是通过控制焊接时间和压力来实现的。

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加压和电流的作用,使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形成焊接。

综上所述,点焊机原理是基于电流产生、传导和热量产生的基础上,通过控制
焊接时间和压力来实现金属材料的瞬间熔化并形成焊接的过程。

这种原理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金属材料连接的重要方式之一。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

点焊机-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点焊机是一种常见的焊接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它以其高效、准确的焊接方式而受到青睐。

本文将详细介绍点焊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路原理、焊接参数、工作过程和应用领域。

一、电路原理1.1 电源供应:点焊机通常使用交流电源,通过变压器将电压降低到合适的工作电压。

1.2 控制电路:点焊机的控制电路主要由控制器、触发器和继电器组成。

控制器负责监测和调整焊接参数,触发器用于触发焊接过程,继电器用于控制焊接电流的通断。

1.3 保护电路:点焊机还配备了多种保护电路,如过流保护、过热保护和短路保护,以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焊接参数2.1 电流:点焊机的焊接电流通常在1000-10000安培之间,根据焊接材料和厚度的不同进行调整。

2.2 电压:点焊机的焊接电压一般在2-10伏特之间,也根据焊接材料和厚度进行调整。

2.3 时间:焊接时间是指两个电极接触工件的时间,通常在几毫秒到几秒之间,也取决于焊接材料和厚度。

三、工作过程3.1 准备工作:将待焊接的工件放置在焊接台上,并将电极与工件接触。

3.2 触发焊接:当触发器接收到信号后,继电器将焊接电流通断,电极通过高频振动与工件表面产生接触,形成焊接点。

3.3 焊接完成:焊接时间结束后,电流断开,电极与工件分离,形成焊接点。

四、应用领域4.1 汽车制造:点焊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用于焊接汽车车身、底盘和零部件等。

4.2 电子制造:点焊机也被用于电子制造业中,用于焊接电子元件和电路板等。

4.3 金属制造:在金属制造业中,点焊机用于焊接金属零部件、管道和结构件等。

总结:点焊机是一种高效、准确的焊接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电路原理和焊接参数的调整。

通过触发焊接过程,电极与工件产生接触,形成焊接点。

点焊机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和金属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对于焊接过程和参数的了解,有助于提高点焊机的使用效果和操作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电阻大小:
室温下可按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R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rc)‘/(Fw)α
(rc)‘:恒定系数(Fw=9.8N时的接触电阻)。低碳钢为
0.005-0.006Ω ;铝合金0.001-0.002Ω Fw:电极压力 α :与材料相关的指数。钢:0.65-0.75;铝合金:0.75-0.85 同一焊接区Rc与Rew之间关系: Rew≈0.5Rc(钢材、表面化学清洗、铜合金电极) Rew≈1/25Rc(铝合金、表面化学清洗、铜合金电极) Rew≈Rc(钼材、表面化学清洗、纯钨电极)
2、电流场对加热过程影响 A、调节焊接电流有效值大小使内部热源的析热量发生显著 变化,影响加热过程 B、焊接电流在焊件内部电阻上形成的电流分布特点,使焊
接区各处加热强度不均匀:
1)点焊时,电流线在两焊件的贴合面处要产生集中收缩,使贴合面处 产生集中加热效果,该点也是点焊时所需连接的部位;
2)贴合面的边缘电流密度j出现峰值,该处加热强度最大,将首先出现
由于“边缘效应”,产生电阻的面积大于电极
与焊件接触面积; 产生边缘效应原因: 1)电极与焊件接触面积远远小于焊件面积
2)点焊加热不均匀,焊接区各点温度不同,电
阻率也不同,出现绕流。
估算:
2Rw=K1K2ρ T2δ /(π d02/4)
K1:边缘效应引起电流场扩展的系数,其值:d/δ =3-5时,K1=0.82-0.84; K2:绕流现象引起电流场扩展的系数,与不均匀加热程度相关,为0.8-0.9; 硬规范取低值,软规范取高值,钢焊接时取0.85; ρT:焊接区金属电阻率,与T有关,查相关曲线。 δ:单个焊件的厚度 d0:电极与焊件接触面直径
稳态,熔核和塑性环尺寸基本保持不变。
特点:总电阻R趋于定值2R’w。
二、点焊时的加热
1、电阻对加热的影响
接触电阻Rc + 2Rew析热量占Q的5-10%(软规范时 更小,且在焊接开始时很快降低、消失) 作用:建立初期温度场、扩大接触面积,促进电 流场分布均匀;
过大造成通电不正常、局部区域过热产生喷溅— 利用增大接触电阻达到降低电功率不可取。 内部电阻2Rw析热量占Q的90-95%w,是形成熔核 的热量基础
d0=(4Fw/π σ ‘)1/2
Fw:电极压力
σ ’:金属材料的压溃强度,随温度T升高而降低,可查相关曲线。
点焊加热过程中,焊接区形态及温度处于变化,2Rw
也处于变化中,只有在加热临近终了时(焊接电流场和
温度场进入准稳定),2Rw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2R‘w。
2R‘w即为金属材料点焊断电时刻焊件内部电 阻的平均值,可进行估算: 2R‘w=K1K2( ρ 1+ ρ 2) δ/(πd02/4)
故熔核沿轴向成长速度慢于径向成长速度,故呈椭球状。
实际生产中 一般通过控制电 极散热来获得合 适的温度场,如 电极下加垫片,
更换不同材料电 极等。
焊接区温度分布:最高温度在焊接区中心,T>Tm部分形成熔核
点焊时的温度分布 A—焊钢时 B—焊铝时
B.焊件本身电阻2Rw 与电阻率和通电材料体积有关。 金属的电阻率不仅取决于金属的成分,还取决于金属表面状态及 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率增大,并且金属熔化时电阻率比熔化前 高1~2倍。 在焊接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除电阻率升高使焊件本身电阻Rw升 高外,同时金属的压溃强度降低,使焊件与焊件之间、焊件与电极之 间的接触面积增大,电流线分布分散,因而引起焊件电阻Rw减小。
R=2Rw+Rc+2Rew
A.焊件间接触电阻Rc+2Rew (点焊电极压力下所测定的接触面处的电
阻值)
存在原因: 1)焊件表面氧化膜或污物层,使电流受到较大阻碍,过厚的氧化膜
或污物层会导致电流不能导通。
2)焊件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使焊件在粗糙表面形成接触点。在接触 点形成电流线的集中,因此增加了接触处的电阻Rc。
ρ1、ρ2—T1、T2时的电阻率
点焊钢: T1=1200℃、T2=1500℃
2R‘w的现实意义: R=K×2R‘w R—焊接区总电阻的平均值 K—电阻在点焊加热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系数
K与材料有关:
低碳钢、低合金钢:K=1.0-1.1 不锈钢、钛合金:K=1.1-1.2 铝合金、镁合金:K=1.2-1.4 当焊接回路感抗较小时,焊接区总电阻对焊接电流 影响很大,焊机设计时必须准确把握,否则将引起实际焊
尺寸的熔核,另一部分用来补偿向周围物质传导、辐射的热损失,以 形成焊接过程的动态热平衡。 平衡方程式如下:
Q=Q1+Q2+Q3+Q4 Q-焊接区总析热量
Q1-有效热量
Q2-电极散失热量 Q3-工件散失热量 Q4-对流辐射散失热量
点焊热平衡组成
1)有效热量Q1主要取决于金属的热物理性能以及熔化的金属量, 而与其它的焊接参数无关。 点焊时Q1 =(10%~30%)Q,电阻率低、散热能力强的金属取低 限;电阻率高、导热性差的金属取高限。 2)损失的热量主要包括电极传导的热量、经焊件传导损失的热量、 通过对流辐射到空气中的热量。 经电极传导的热损失Q2一般占总热量的30%~50%,是热量损失 最多的部分。这部分热损失与电极材料、形状及冷却条件有关,也和 焊接条件有关,用强条件比弱条件焊接的热损失少。 经焊件传导损失的热量Q3占总热量的20%左右,其大小与板件厚 度、材料的热物理性质、焊接参数特征有关。 由焊件表面辐射的热损失Q4很小,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5%。 焊接区的温度场是产热与散热的综合结果。由于电极散热作用,
特点:刚开始, ρ增长快,曲线上升快,经过一段时间加热
后, ρ增大率减小,导电接触面增加较快,总电阻R增长速
率减缓,最终达到极值。
再次下降段:
原因:绕流现象使焊接区ρ增大不明显,但绕流使导电通路截
面增大,同时金属加热软化使接触面积迅速增大导致边缘效
应减弱。 特点:曲线下降。 平稳段: 原因:焊件间间隙增大(板缝翘离),电流场、温度场进入准
不同形式的单面点焊 a)单面单点焊 b)无分流单面的双点焊 c)有分流单面双点焊 d)单面多点焊
一.点焊的电阻
点焊的电阻R是由两焊件 本身电阻Rw、它们之 间的接触电阻Rc、电 极与焊件之间的接触 电阻Rew组成。
点焊焊接区示意图和等效电路图 R—焊接区总电阻 RC—焊件间接触电阻 Rew—电极与焊件间接触电阻 Rw—焊件内部电阻
影响接触电阻的因素: 工件表面状态: 表面愈粗糙、氧化愈严重、接触电阻愈大。 电极压力: 压力愈高、接触电阻愈小。 压力增大后又减小,塑性变形使接触点数目和接触面积 不能恢复,出现“滞后”现象。 焊前预热: 焊前预热将会使接触电阻大大下降。碳钢
600℃、铝合金350℃时接触电阻接近零。
异种材料相接触,其接触电阻取决于较软的材料
接电流与设计焊接电流之间巨大的误差。
总电阻:
不锈钢、钛合金呈单调下降
铝及铝合金加热初期迅速下
降后趋于稳定 低碳钢先后出现下降段、上 升段、再次下降段、平稳 段
下降段:
原因:接触电阻迅速降低
特点:时间短,曲线陡降,焊接区金属未熔化但被加热。
上升段: 原因:该时段有因加热导致接触面增加而使电阻减小,又有焊 件温度升高导致电阻率上升而使电阻增加,其中电阻率增加 占主导地位。
3. 点焊
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
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适用于搭接接头、气 密性要求低,厚度在3mm下 的冲压、轧制薄板构件
电阻点焊原理 1—阻焊变压器 2—电极 3—焊件
4—熔核
点焊过程
熔核横断面图
分类:
按供电方式不同:单面点焊(只从工件 一侧供电)和双面点焊(从工件两侧供电); 按一次形成焊点的数量:单点焊和多点 焊(使用两对以上的电极,在同一工序上完成 多个焊点的焊接 )。 单脉冲焊(每一个焊点需要一次连续通 电完成焊接)和多脉冲焊(多次通电完成焊 接)。 点焊的接头形式必须是搭接。
塑性连接区,此封闭环对保证熔核的正常生长,防止氧化和喷溅有 利;
3)点焊电流场使其加热为一不均匀加热,产生不均匀的温度场。
点焊时电场与电流密度分布(计算机数据绘制) a)电场分布 b)典型截面的电流密度分布 j—电流密度 ja—平均电流密度
3、点焊时的热平衡
点焊时,焊接所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加热焊接区金属形成足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