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少小学生错别字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丰利镇丰西小学邵张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身边的事实看写字教学现状
()我班学生的作业摘录:
我家周围有很多人养狗,没有一点公德,今天早晨我刚从家里出来,就看见门口有一堆不知哪条野狗拉的屎,我大吃一斤(惊)……
我的语文老师有一张爪(瓜)子脸,高挺的鼻子上面有一双同同(炯炯)有神的眼睛,批评起学生来可胸(凶)了……
……
小学生作业本中的错别字越来越多。学生进入中高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错别字量也随之猛增。错别字的存在,不仅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而且对学生提高整体语文素养带来极大的障碍。试想,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答出来的卷面题错别字连篇,那么他的阅读、写作水平高不了多少。
()周围环境不规范用字的负面导向:
现在很多低年级学生平时走在街头非常喜欢看广告牌认字,但街头的广告牌却时不时地出现错别字,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等。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客”、“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这些流行屡见不鲜。滥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琢磨、推
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这对处于母语学习阶段的儿童的学习和成长造成很大影响,纠正起来十分困难。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根本就不会写字,干脆就自己创造个字出来。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确实存在一些商家自己造字的现象,这些情况基本都出现在一些手写的广告牌上。在一家烧鸡店门前,笔者看到其手写的广告牌上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字。笔者给店主指出错字时,他笑着说:“这个字是烧鸡的“烧”字,只要顾客能看懂就行了。”
()家长的托付:
“老师,我的孩子平时很会写错别字啊!”“是啊,我看平时很少抄词语的,是不是平时抄的太少了?”“我的孩子总是听您的话,不听我们家长的话,你多布置点作业吧。”……家长们说这话的时候,绝对是一脸的诚恳,面对这些农村家长的“重托”,我们岂能袖手旁观?
尽管新课程如火如荼地实施了许多年年,但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写字教育,依然落后,教育方法不科学,家长不重视。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入,小学生错别字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已经成为一个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语言环境,强化学校在学生学习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让学生从小认规范字、读规范音、知规范义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写字教学的规范教育。
、顺应当前政策的深情呼唤。
年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