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衍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

夏衍抗战时期的创作已渐成熟,在战争的历史背景和革命者的身份下,追求着政治意图与艺术表现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个人戏剧创作的独特风格。他一生共创作剧本包括创作、合作共个。其中有个是在抗战期间创作的,从年的《上海屋檐下》到年的《芳草天涯》。

一、标志着夏衍戏剧创作成熟的剧目《上海屋檐下》

《上海屋檐下》创作于年春。正是“西安事变”之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在“反对内战,共同抗日”的呼声下,国民党政府释放了一批“政治犯”,夏衍在此时“听了许多出狱同志的故事,有所感触,引起了写作的冲动。”剧作描写某纱厂小职员林志成,八年前为照顾被捕入狱的朋友匡复之妻杨彩玉和女儿葆珍,与杨彩玉同居在一起。林志成在工厂由于不肯拍马溜须,受人欺侮,也得不到升迁,为此牢骚满腹,但还得小心翼翼,看别人眼色行事,整天担心打破饭碗。而杨彩玉,无情的岁月和艰难的生活也消磨了她年轻时的锐气,成为一个家庭主妇。全家过着小市民式的郁闷、灰色的生活。但匡复的出现,一下子打乱了他们表面平静的生活,痛苦、后悔、凄惶折磨着三个人,在情感深处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面对着令人难堪的处境,每个人必须作出最后的抉择。林志成在悔恨交加的情况下准备离开这个家,得知这一情况的杨彩玉感情上一时又不能割舍,这一幕被匡复所见。从女儿身上匡复受到启发,精神再度振作起来,决定自己出走以恢复这个家的平静。从他留言表示自己今后“决不是消极的逃避”和林志成认为他“一定也会很勇敢地为着我们这些受难的人……”都暗示着匡复将走继续革命的路。全剧以匡复、林志成、杨彩玉三个人的感情纠葛为主要情节线外,还有几组人物:失业的大学生,被迫出卖自己的女人,勉强糊口的小学教员,儿子战死的老报贩,这些人都拥挤在一个“屋檐下”,合奏着“小人物”的生活交响曲。《上海屋檐下》是夏衍年月间,应上海业余实验剧团之约而创作的。由于它直接取材于“西安事变”后一些革命者出狱后的事实,因而当时又取名为《重逢》。开始写《上海屋檐下》时,夏衍“在写作上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摒弃了简单地把艺术看作宣传手段的思想,正确处理了政治与艺术的关系,“运用现实主义方法,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物与主题:小市民与知识分子的生活、逼真的人生世象、心灵的痛苦与企求”,鲜明地展现出新颖独特的戏剧观和成熟的艺术个性,于社会画面和人物心灵的描绘中呈现出朴素、洗练、深沉的风格。它的诞生,标志着夏衍戏剧创作的成熟,集中体现了夏衍戏剧的现实主义特色,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法西斯细菌》是作者在年创作的,剧中描写了俞实夫、赵安涛、秦正谊个不同

类型的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把他们放在民族存亡关头的“九·一八”“八·一三”和香港沦陷的情境中,展示他们不同的性格和知识分子在抗战中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剧中人从东京到上海,又逃难至香港,亡命到桂林,剧情时间纵跨十二个春秋。如果剧作不展开如此广阔的背景,就不足以体现知识分子道路抉择的漫长与曲折,人物变化就难以得到充分的描写。当然,最成功的还是人物刻画,三个主人公性格鲜明,行为的发展和变化自然可信,外部事变为他们性格内的因素的显现提供条件,一切发展都符合性格的逻辑。由于着眼点是写人,因而动荡年代中人的活动给情节带来了丰富性、戏剧性。

革命意识和艺术创作在夏衍的创作中是两个相辅相承的因素。革命活动常常激发他的创作热情,而写出许多作品。但同样也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局限,有些作品的艺术成就,又因为革命意识而受到影响。比如《上海屋檐下》开始创作时,他是着眼于艺术的角度,但创作过程中,革命者的意识使他把匡复出现,由于匡复的介入使全剧的重心结构偏移,从对五家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而转到匡、杨、林的三角关系之中,从而使结尾没有说服力。《法西斯细菌》中主人公俞实夫的日本妻子静子是日本人,作品在描述她对中日战争态度上,显得有些草率,可信度较小,处理简单。作品在写这个家庭时,其实只写到了外在的形式,而没有真正挖掘到人物的内心深处去,作为一个日本人,在战争的复杂背景之下,即使丈夫是中国人,也不可能很简单地判断对或错,应该有判断的依据、过程甚至反复,从而才有说服力,人物形象才可信,立得住。所以这点的处理上显得过于简单。

在中国现代戏剧作家的群体中,夏衍是一个革命者身份的剧作家,。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革命造就了他。如果不是革命者的特殊身份,他也许就不会成为一个戏剧家,是时代赋予了他双重的身份。而且他对这一时期的戏剧繁荣做出的重要贡献,有着独特的地位。他有《上海屋檐下》、《芳草天涯》这样的作品,同样有大量的“急就章”之作。虽然它的创作在当时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从戏剧艺术本身来看夏衍的作品,它证明了现实主义戏剧的大众基础,表明这一类型的作品如果脱离现实、脱离群众就会失去它的意义,而话剧在日后中国的影响日渐式微,与背弃现实性、群众性创作原则不无关系。从中国话剧发展的历史来看,对夏衍这一时期的作品的研究,可以充分证明中国话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话剧的产生与其它西方国家戏剧发展的道路是不同的,它产生、各时期的发展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民族的危亡有着密切的联系。回顾抗战时期的夏衍,作为一个职业革命者,一切都是武器,艺术也不例外。也恰恰是他用艺术,及时地反映了人民的辛酸苦辣,才赢得了观众。作为一个革命者,他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剧作家,他又为中国话剧在抗战时期走向辉煌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在今天,尤其在对这一发展历程的重新认识当中,所有忽略或削弱这一特性的倾向,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