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024年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范文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处理需求。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应用进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概述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处理水体的技术。
它主要通过在特定的电场作用下,使水体中的离子发生电解、氧化还原等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消毒杀菌等目的。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1. 电解氧化技术:电解氧化技术是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电解过程,使水体中的有机物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达到去除有机物、降低污染的目的。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电解氧化技术的反应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高了电解效率和处理效果。
2. 电解还原技术:电解还原技术是利用阴极的还原作用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硝酸盐等污染物。
研究人员通过优化电极材料、调整电流密度等手段,提高了电解还原技术的处理效果和效率。
3. 电吸附技术:电吸附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场作用将水体中的离子吸附到电极表面的方法。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电吸附技术的吸附机理、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电吸附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应用进展1. 工业废水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利用电解氧化技术去除有机物、降低COD(化学需氧量);利用电解还原技术去除重金属离子等。
通过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工业废水的污染程度,提高废水的可回收利用率。
2. 饮用水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也有重要应用。
例如,利用电吸附技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利用电解过程产生次氯酸等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杀菌。
通过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有效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及创新应用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及创新应用电厂化学水处理是指利用化学物质对电厂循环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水质、防止腐蚀、垢积和生物生长的目的。
在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水处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和寿命,影响着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从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和创新应用方面进行探讨。
电厂化学水处理的特点电厂循环水的水质要求高,因为循环水是直接与发电设备接触的,水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寿命和安全运行。
电厂化学水处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剂,化学水处理在选择剂型时,要兼顾杀菌、缓蚀、螯合和去除氧的功能,要求具有良好的杀菌和防腐蚀性能,稳定地缓蚀金属管道和设备,使水在设备内具有适当的缓蚀性能,同时还要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氧,防止氧腐蚀的发生。
控制水质参数,电厂化学水处理需要根据水质状况,控制水中的PH值、硬度、碱度、浑浊物、有机物、浸出物、铁和锰等指标。
其中PH值是影响金属腐蚀和杀菌效果的重要参数,硬度会影响设备的压力和温度,在电厂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定期清洗和除垢,循环水系统中由于水中的各种成分,例如硬水垢、铁锈和有机物会在设备内逐渐沉淀和积垢,严重影响设备的运行效果。
电厂化学水处理需要定期清洗和除垢,保持水质清洁。
第四,增加循环水的回收率,对于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电厂应当尽可能提高水的回收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电厂化学水处理需要寻求合适的技术手段,提高循环水的回收率,减少对外水的需求。
创新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厂化学水处理也在不断创新,应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水质的优化。
以下是一些创新应用的探讨。
利用先进的水处理设备。
传统的水处理设备往往效率低、能耗高,同时操作和维护成本也较高,为了提高电厂的运行效率,现在电厂化学水处理开始引入更先进的水处理设备,例如利用膜分离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等,提高水的处理效率和净化度。
应用智能化监控系统。
《2024年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范文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因其在净化水体和废水处理方面的独特优势而备受关注。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极反应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氧化、还原、凝聚等处理,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本文将就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原理及分类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主要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在水中设置电极,使水在电流作用下发生电解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反应原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电解氧化法、电解还原法、电浮选法等。
(一)电解氧化法电解氧化法利用阳极的氧化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进行氧化分解,转化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反应速度快、处理效果好,但需注意控制电流密度,避免产生过多的副反应。
(二)电解还原法电解还原法利用阴极的还原作用,将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低毒性的化合物。
该方法可有效降低水中重金属的含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电浮选法电浮选法通过电解产生气泡,将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至水面,实现固液分离。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悬浮物的废水。
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研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质和污染物,开发了多种新型电化学水处理技术。
例如,针对难降解有机物的处理,研究者开发了三维电极体系、新型催化剂等;针对重金属的处理,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材料表面修饰等方法提高处理效果。
此外,关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机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为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该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降低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该技术可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和有害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在海水淡化方面,该技术可利用电解原理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实现海水淡化。
《2024年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方向》范文
《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方向》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水处理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
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水处理技术,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二、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概述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反应的水处理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引入三维电极系统,使得电化学反应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进行,从而提高了处理效率。
该技术通过施加电场,使水中的污染物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三、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 技术原理及优势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利用了电化学反应的原理,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该技术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便;其次,由于电化学反应的高效性,处理时间短,效率高;再者,该技术对环境友好,无二次污染;最后,该技术适用于处理多种类型的水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2. 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优化三维电极的构造和配置,以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性和反应效率;二是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以揭示污染物去除的原理;三是探索该技术在不同类型水体中的应用,以拓宽其应用范围。
四、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目前,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饮用水等领域。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该技术能有效去除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该技术能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处理成本;在饮用水处理方面,该技术能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病毒等有害物质。
五、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未来发展方向1. 技术优化与改进未来,将继续优化三维电极的构造和配置,提高电场分布的均匀性和反应效率。
同时,深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过程,以揭示更多污染物去除的原理。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一、概述随着化工工业的不断发展,废水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更加高效、环保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对现有的化工废水处理技术进行详细探讨,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二、化工废水处理技术1.生化处理技术生化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化学物质进行降解的技术,常见的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
前者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有机物降解,而后者则利用硝酸盐等物质代替氧气。
生化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处理效率高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处理周期长、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吸附、膜处理、沉淀等方法。
吸附是将污染物吸附在材料表面,借此达到去除废水的目的。
膜处理则是利用膜将废水中的杂质分离,广泛应用于深度处理和回用水。
沉淀则是通过化学反应使污染物沉淀,适用于处理含大量金属离子的废水。
虽然物理化学处理技术处理效率较高,但相应的成本也较高。
3.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处理技术利用电解过程对废水进行处理,常见的有电解沉淀、电吸附、电氧化等方法。
其中,电氧化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但电化学处理技术也存在能耗高、废水中的有机物难以完全降解等问题。
4.其他处理技术除上述技术外,还有许多其他处理技术,例如催化氧化、生物膜反应器等。
催化氧化是一种高效的方式,能够降解各种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生物膜反应器则是一种将降解菌种固定在膜上来进行废水处理的技术。
这些处理技术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应用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各种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均有应用。
以生化处理技术为例,国内外均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拉脱维亚的化肥厂采用了A/O生化工艺,废水处理效率高达98.4%。
在国内,上海某半导体企业成功应用好氧处理法对一次性使用的废水进行处理。
此外,在选用其他处理技术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四、发展趋势未来化工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将集中于高效、低成本、低污染的方向。
电化学水处理应用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电化学水处理应用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目前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化工理论的发展规模逐渐加大,而在生产期间产生的化学污染也越来越严峻,因此为了更好的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一定要加强对化工生产当中的水处理技术。
有效运用这项处理方法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同时还能将这个阶段中所产生的污染物降低。
因此分析电化学处理技术对化工生产所产生的积极影响,然后对电化学处理技术的类型进行分析,最后探究其在化工生产当中的运用和将来发展趋势,以便能为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化工生产;运用在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过程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化工企业经济活动中做出很大贡献,环境损坏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更好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将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
化工企业需要基于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加大电化学处理技术的使用,通过运用这项技术能够更好的对企业生产活动开展优化。
跟其他发达国家进行对比来说,我国使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时间很晚。
所以有关单位要加大对这项技术的研究力度,全面对各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到化工生产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将化工生产当中的能源损耗问题减少,而且还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推动化工行业的发展。
1运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开展化工生产活动时,运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将其生产质量和效率提高,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加大对电化学反应器的使用效果。
化工生产活动中,员工可以运用这项技术当中的化学反应器。
开展相应活动,在提升化学反应器传质效率期,还能有效提高这项工作中的反应效果。
②通过运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能够更好将这项生产活动中的传质效率提高,特别是水源净化内容。
实际开展这项生产活动时会消耗很多电源,采用各种类型的电解质材料进行这项工作,但是长期会造成很多能源损耗,使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以更好这项工作当中的效率提高,减少损耗,化工生产具有环保性。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环保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而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环保技术领域的技术就是电化学技术。
它具有无污染、高效益、易操作、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金属电镀、钢铁冶炼、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电化学技术在环保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电化学技术简介电化学技术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物质转化或者分离的技术。
相较于传统的化学反应,它的优点在于可以产生与化学反应相同的效果,但是只需要极少量的反应剂,同时无需引入其他的额外化学物质,从而可以实现无污染的环保目标。
常用的电化学技术包括电沉积、电解、电合成、电氧化、电还原等。
其中,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一种电化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二、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1. 电化学技术用于污水处理的优点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主要是通过电解的方式,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且可以高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氮、磷等污染物质。
与其它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相比,电化学技术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它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废水,包括污水、工业废水等,而且更为适用于难以处理的高浓度废水。
其次,电化学法不需要引入其他化学物质,只需要极少量的电极材料以及电力即可,因此是一种低成本、无污染的可持续的处理方法。
最后,处理后的副产物只有少量的污泥,且其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可以进行深度利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处置成本。
2. 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效果在电化学技术中,不同的电极材料和电解条件会对处理效果产生影响。
根据现有研究,有些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可以超过99%,比如色素、有机物和重金属等;而对于一些难以处理的化合物,如硝酸盐、氨氮等,其去除效果也可以达到80%以上。
此外,电化学污水处理也具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长期的应用。
污水处理电化学处理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普通针对难降解有机废水,如医药、化工、染料工业废水以及含有难处理的有毒物质物质等。
第一节电化学处理技术电化学氧化法主要用于有毒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使污染物在电极上发生直接电化学反应或者间接电化学而得到转化,从而达到削减和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根据不同的氧化作用机理,可分为直接电解和间接电解。
直接电解是指污染物在电极上直接被氧化或者还原而从废水中去除今直接电解可分为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
阳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阳极表面氧化而转化成毒性较小的物质或者易生物降解的物质,甚至发生有机物无机化,从而达到削减、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阴极过程就是污染物在阴极表面还原而得以去除,阴极过程主要用于卤代经的还原脱卤和重金属的回收,如卤代有机物的卤素通过阴极还原发生脱卤反应,从而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可生化性。
直接电解过程伴有着氧气析出,氧的生成使氧化降解有机物的电流效率降低,能秏升高,因此,阳极材料对电解的影响很大。
间接电解是指利用电化学产生的氧化还原物质作为反应剂或者催化剂,使污染物转化成毒性小的物质。
间接电解分为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媒介电化学氧化)是指氧化还原物在电解过程中可电化学再生和循环使用。
不可逆过程是指利用不可逆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如具有强氧化性的氯酸盐、次氯酸盐、 H202 和 O2 等氧化有机物的过程,还可以利用电化学反应产生强氧化性的中间体,包括溶剂化电子、 HO、H02/02 等自由基。
1) 电化学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与其他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如作为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废水的生物降解性;2) 普通电化学处理工艺只能针对特定的废水,处理规模小,且处理效率不高;3)有的电化学水处理工艺需消耗电能,运行成本大。
电化学反应器按反应器的工作方式分类可分为:间歇式、置换流式和连续搅拌箱式电化学反应器。
按反应器中工作电极的形状分类可分为二维电极反应器、三维电极反应器。
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水资源问题。
由于工业、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它对水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为了降低铬离子在废水中的浓度,电化学处理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处理方法。
电化学处理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进行的水处理工艺,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基本上去除。
在废水处理中使用电化学处理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试剂。
这种技术还可以在任何环境下实施,而且处理过程没有噪音和振动。
电化学处理技术的核心是电极反应。
电极反应是指电极与废水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并降低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这种技术主要是利用电浆电极作为电极,在加电的情况下,电浆会产生高温高压的过程,产生放电反应,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被氧化降解。
此外,还可以使用金属或活性碳等物质作为电极,相应的选择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对不同污染物进行处理。
因为铬是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所以电化学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含铬废水中。
一般来说,电化学处理含铬废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电极材料有钛阴极、铂阳极等,这些材料是比较耐腐蚀的。
在电化学反应中,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表面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铬电极的氧化还原电位是较高的,所以要使用一些基材较活泼的贵金属电极,来提高电解效率。
在实践中,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需要控制电流密度,若电流密度过大会导致电极表面温度升高,引起电极降解,而过小电流密度又会影响产率。
其次,需要掌握适当的电极间距。
电极间距小会导致耗电量增大,电解效率降低,电解池容易结垢;而电极间距过大则会导致电解效率降低。
最后,需要控制电解时间,最佳处理时间会因各种情况而异,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除了以上技巧外,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多环芳烃等有机物,因电化学反应需要的能量要求很高,需要在一些放大处理方案中处理。
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
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的研究随着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大量有机废水的产生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之一。
这些有机废水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已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一、电化学降解原理电化学降解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加电压或加电流的方式使有机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电化学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除去)目的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即在电极表面的阳极区域由于电子的脱失而发生氧化反应,还原性化合物被氧化为易于处理的CO2、水等物质。
这个过程需要投入电能,所以其实质上是一种能源消耗型的处理技术。
二、电化学降解的发展历程电化学降解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Charles Locker将电解质溶液中的某些物质通过电极反应转化成其他有用的物质。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关注电化学降解水处理技术,但当时仅用于处理少量的废水。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增长,现在电化学法已成为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重要手段。
然而,电化学降解技术仍存在一些限制,如高能耗以及氧化的废水中可能含有氯离子,从而产生氯气等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物质等。
三、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的关键因素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具有诸多的关键因素,其中包括反应条件、电极种类、电解质、废水性质等。
1. 反应条件反应条件是影响电化学降解有机废水效率的重要因素。
反应条件包括环境温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通气速率等。
提高反应条件可以显著地提高电化学降解废水的效率。
2. 电极种类电极种类是影响电化学降解效率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电极种类主要包括惰性电极(如铂、金、钴、铱等)和活性电极(如钛和铅等)。
惰性电极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水,而活性电极则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水。
3. 电解质电解质种类对电化学降解反应的进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根据废水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电解质,以保证反应的高效性。
4. 废水性质废水性质也是电化学降解反应的重要因素。
电化学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电化学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究新的水处理技术。
其中,电化学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化学处理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1. 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来处理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电化学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是运用外加电源将电子通过水体中的两个电极输送,在中间与水中污染物发生反应,实现水质净化。
电化学处理的主要参数有电极材料、电钝化电位和电解负载。
其中,电极材料的选择是影响电化学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2. 电化学处理技术的优点电化学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添加其他化学物质,避免二次污染。
(2)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
(3)对于难降解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4)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排放,经济效益显著。
3. 电化学处理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利用电解的作用,在阳极上产生的次氯酸盐、高价态氧含Mn等氧化物能够氧化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
这种技术适用于处理含有有机物和汞、铜、镉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可将废水中的COD去除率提高到70%-90%。
(2)电解还原法电解还原法是将两个电极放入污染水体中,通过对电极施加电压,使其中一电极产生氢气,另一电极产生氧气。
产生的氢气与水中的氧化物发生反应,可将有机物的COD降低70%-90%。
该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高浓度COD的废水,能降低处理成本,增加设备利用率,减少化学药品用量。
(3)电化学沉淀池技术电化学沉淀池技术是利用电解产生的金属离子,被沉淀或吸附在阳极表面,从而实现水中难以沉淀的颗粒性污染物的去除。
该技术适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氟化物、硝酸盐、偏重度金属等难降解有害物质,使污水中的TDS和硬度等指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 小结电化学处理技术具有经济、操作简便、高效、安全等优点,适用于处理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对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也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电化学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中的应用
电化学在污水处理及资源化中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污水处理和资源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化学氧化处理污水:电化学氧化是一种将有机物或无机物氧化成无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电解反应,产生的高氧化能的活性氧物种,如氢氧自由基、过氧化氢、臭氧等,可有效降解有机物和无机物。
因此,电化学氧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特别是针对难降解有机物和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2. 电化学氧化还原处理污水:电化学还原是一种将污染物还原为无害物质的方法。
通过电解反应,产生的还原活性物种可与有机物发生反应,有机物被还原成CO2、H2O等无害物质。
电化学氧化还原技术包括电化学还原、电化学氧化还原和电化学氧化还原偶联等。
3. 电化学氧化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电化学氧化技术可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通过电解反应,产生的氧化活性物种可与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易于沉淀的络合物。
电化学氧化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特别是针对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处理。
4. 电化学去除氨氮:电化学还原反应可将氨氮还原为游离氨,游离氨进一步与反应液中的氧气或氧化剂结合生成硝酸盐或亚硝酸盐。
电化学去除氨氮能有效降低氮的浓度,特别适用于饮用水处理和生产废水处理中。
5. 电化学资源化:电化学技术可用于污泥和废水中有价值物质的资源化。
如电化学水解技术可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氢气,后者可作为能源利用;电化学脱氮技术可将氨氮转化为硝酸盐,进一步用于植物生长或肥料;电化学重金属浸出技术可提取有价值的金属和化合物。
电化学资源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废水和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
电化学方法在循环水结垢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电化学方法在循环水结垢控制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化学方法在循环水结垢控制中的应用,并通过了解循环水结垢问题的现状、电化学方法在循环水结垢控制中的机理以及电化学方法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表明电化学方法能够有效控制循环水的结垢问题,并且对水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电化学方法,循环水,结垢控制,水质1.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循环水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循环水中存在各种溶解性沉淀物和水垢物质,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故障等问题,影响生产效率和设备寿命。
因此,循环水结垢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电化学方法的机理电化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循环水结垢控制技术,通过改变水中盐类的化学性质和抑制结晶的过程,电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循环水中的结垢问题,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1)电化学方法通过电解作用来改变水中溶解的盐类的化学性质。
当电流通过循环水中的电解质溶液时,正负电极上的电位差会引发氧化还原反应。
在阳极上,水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等)会发生氧化反应,形成可以溶解的气体或沉淀物。
而在阴极上,水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等)会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减少水中的溶解度。
通过这些反应,循环水中的盐类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减少结垢的趋势。
(2)电化学方法还通过电场效应来抑制结垢的形成。
当电位差施加在循环水中的管道壁或换热器表面上时,会形成一个电场。
这个电场可以改变水中盐类的晶体结构和排列方式,从而阻碍结晶的过程。
具体来说,电场会使水分子在离子周围形成一个层状结构,使得盐类离子难以与其他盐离子结合形成结晶核。
这样一来,即使水中存在过饱和的盐类溶液,也很难形成结晶,从而减少了结垢的可能性。
3循环水结垢问题的现状循环水结垢问题是循环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管道内壁和设备表面的结垢。
这种结垢会导致管道狭窄,进而影响流体的正常流动。
另外,结垢还会导致管道内部的流量减小,从而影响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电化学技术是近年来环保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在水、废水、大气等环境中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实现环境的净化和污染物的去除。
本文将对电化学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为读者展示该技术所带来的环保效益。
1. 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电化学催化氧化技术是电化学技术在环境净化方面的主要应用之一。
它利用电化学原理催化氧化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常,该技术需要使用电极和电解液来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
电极上的阳极和阴极会产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催化氧化的效果。
该技术不仅可以处理水中的污染物,还可以处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2. 电化学萃取技术电化学萃取技术主要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物采样方面进行应用的。
该技术是通过电化学原理来实现对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萃取。
通常, 它需要使用特制电极和对应的电解液来实现样品的萃取。
该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提取样品中的目标分子,避免了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需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的情况。
3. 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电化学生物传感技术主要是以电化学传感器为核心进行的。
该技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来感受有机物、重金属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存在,并能定量检测其浓度。
该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线监测、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和操作简便,而且用很少的试剂就可以检测大量的物质,减少了环保检测的成本。
4. 电化学储能技术电化学储能技术是电化学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它可通过储能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在需要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该技术可大大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目前,电化学储能技术已成为清洁能源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在市场中实现清洁能源的长期竞争力。
5. 电化学脱硝技术电化学脱硝技术是在燃煤、燃油等化石能源燃烧产生的废气处理中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采用电化学原理从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NOx),并将其转化为氮气。
与其他传统脱硝技术相比,其减排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满足国家环保标准。
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电化学
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电化学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引言水是生命之源,但现如今水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人类健康,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其中,电化学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水处理方法,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二、电化学基础电化学是研究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
在水处理中,电化学技术主要利用电解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外加电压的作用,使污染物发生氧化或还原,以达到去除有害物质的目的。
三、电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电解消毒电解消毒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杀灭水中有害微生物的方法。
通过电解池中的电极产生的电流,产生次氯酸根离子和氯气等具有杀菌作用的物质,实现对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消毒。
与传统的消毒方法相比,电解消毒无需添加化学消毒剂,避免了二次污染,且能够快速高效地杀菌,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和游泳池等领域。
2. 电化学氧化电化学氧化是利用电流在阳极产生的氧化剂对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的过程。
通过调控电流密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有效地降解有机物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和有机染料等。
与传统的氧化方法相比,电化学氧化不需要添加大量化学药剂,降低了处理成本,且产生的氧化产物易于处理和回收。
3. 电化学沉淀电化学沉淀是一种利用电流在阳极产生的金属离子与水中的杂质离子结合形成沉淀的过程。
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和pH值等条件,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磷酸盐和氟化物等。
电化学沉淀具有高效、低能耗和易操作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和饮用水处理等领域。
4. 电化学离子交换电化学离子交换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将阳极上的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的过程。
通过调控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选择性去除。
电化学离子交换技术不仅能够高效去除水中的硝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等离子,还能够回收金属离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四、电化学技术的优势和挑战电化学技术在水处理中具有许多优势,如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评估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其中,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概述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利用电化学原理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电化学能,使水中的污染物发生氧化、还原、析出等反应来净化水的方法。
按其作用原理分为离子交换、电渗析、电吸附、电解、电膜等多种类型。
(一)离子交换离子交换是指利用具有亲合性的树脂或其他吸附剂将水中的离子吸附,并释放出相应的离子。
当水中有害物质与树脂表面上的离子发生吸附反应时,原先吸附在树脂上的交换阴、阳离子被释放出来,而树脂表面吸附的有害物则被替代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的效果。
(二)电渗析电渗析是指利用离子在均匀电场中的迁移来对水进行电化学分离的过程。
具体来说,电场使得离子在基质液中发生向阴、阳极方向的迁移,电荷对应的正离子向阴离子迁移,而负离子则向阳离子迁移以达到离子平衡。
当有害离子不能通过离子交换互换树脂吸附出来时,可以采用电渗析技术对水进行净化。
(三)电吸附电吸附是指利用电场使具有催化性能的材料产生表面上的正、负电荷,从而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分离。
通过引入正、负电极,使得水中的正、负离子向电极迁移,被电极表面上的对应电荷吸附,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
(四)电解电解是指利用电能将水中的分子分解为正、负离子,然后以正、负电极吸附分离,去除水中的杂质。
在电解过程中,正离子向阴电极迁移,在电极表面接受电子,还原成原子或低价离子,从而净化水的效果。
(五)电膜电膜是指利用电场引起离子迁移,从而膜上组成的离子产生电动势,在膜上产生差异进而完成对离子、分子的分离。
电膜技术可以净化含油废水、富营养化水体、半导体工业废水和电镀工业废水等。
三、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一)优点:1.处理效果好: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能够对水中主要成分进行有效处理,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电化学技术在循环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电化学技术在循环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摘要:基于某石化公司第四循环水场水质情况,通过对电化学技术的研究以及在4500m3/h循环水场的实际应用发现,电化学技术投用后,循环水场实现了浓缩倍数的提高(5.5以上运行),排污量降低18%,同时在药剂投加量的减少和腐蚀速率的降低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电化学;循环水;浓缩倍数;腐蚀速率目前循环水系统是采用化学药剂法进行水质控制处理,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药剂费用,且仍有冷却塔、管道、填料、换热器结垢、藻类滋生问题,药剂操作对技术水平要求比较苛刻,以及药剂本身的处理缺陷会对换热器、管道等造成损伤。
基于某石化公司第四循环水场冷却塔运行过程中出现结垢、菌藻滋生、管壁腐蚀、影响设备换热效率的背景下,通过采用电化学技术,解决结垢等问题,提高循环水场运行效果[1]。
1 电化学反应机理电化学与传统化学药剂处理循环水对比,在除垢、杀菌灭藻、防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和广阔的应用前景[2-3]。
在除垢方面,阴极发生电解反应时有氢氧根离子产生,氢氧根离子和水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最终生产碳酸根离子,而阴极是通负电,钙、镁等一些正化合价的离子会在阴极富集,最终跟阴极产生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反应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碳酸镁、碳酸钙、氢氧化钙等难溶解固体盐。
在杀菌灭藻方面,设备在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能产生一定量的氯气、双氧水、次氯酸、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剂物质,起到非常好的杀菌、灭藻效果。
在防腐蚀方面,由于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可减少化学药剂所产生的腐蚀,同时在电解中能将部分氯离子电解成氯气飘散掉,减少氯离子的腐蚀,电解过程中产生的氢氧根离子和活性氧可促进管道内壁和各种换热器内壁的亚铁离子和铁离子最终生成产四氧化三铁(Fe3O4)致密磁铁保护膜,起到防腐效果。
2 实验研究2.1 实验过程为了确定电化学技术在循环水场应用的可行性,采集第四循环水场水样,通过搭建电化学除垢模拟反应器,内部等距设置2块阴极板,尺寸为10cm×10cm×0.3cm,阳极材质为Ti材质为基材,Ru、Rh、Pd、Ag、Sn、W、Ir、Pt、Au为镀层,阴极板材质为不锈钢,阴极总面积为0.01㎡。
《2024年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方向》范文
《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及方向》篇一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和人类社会活动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使得水质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其中,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当前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概述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它通过在传统的二维电极系统中引入第三维度的电极(如颗粒电极、泡沫电极等),极大地提高了电化学反应的效率和面积。
这种技术不仅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方面表现出色,还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等优点。
三、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1. 技术应用进展- 在传统的二维电极系统中引入三维电极技术,包括利用多孔电极和泡沫电极的阵列等增加有效电极面积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质污染问题,如有机物降解、重金属离子去除等,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都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 针对三维电极的制备和优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如利用纳米材料、导电聚合物等材料制备高效率的三维电极。
2. 实验研究情况- 国内外众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对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反应机理、反应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
- 通过实验验证了三维电极在提高电流效率、增加传质速率、提高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等方面的优势。
- 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和反应条件,对三维电极的结构和材料进行了优化改进。
3. 实际工程应用情况-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已在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得到了应用。
- 通过对实际水样进行处理,验证了该技术在处理复杂水质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质特点,对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和优化。
四、三维电极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发展方向1. 技术创新方向- 继续开展对三维电极的制备和优化技术研究,探索新的材料和制备方法,提高其稳定性和导电性。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原理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原理引言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愈发突出。
传统的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方法,具有高效、环保等优势,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水处理的一种技术。
根据其处理过程的不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电解法、电吸附法和电化学氧化法三种。
1. 电解法电解法是利用电流通过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电解法的主要装置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槽。
阳极上的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和化学氧化剂,如次氯酸钠;阴极上的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还原剂,如氢氧化钠。
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2. 电吸附法电吸附法是利用电化学原理,在电解槽的电极表面上形成电化学双层或电化学吸附层,从而吸附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电吸附法的主要装置包括电极和电解槽。
电极表面的电化学吸附层具有高比表面积和高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通过调整电极材料、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不同污染物的选择性吸附和去除。
3. 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是利用电流通过水中的污染物,使其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电化学氧化法的主要装置也包括阳极、阴极和电解槽。
阳极上的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和氧化剂,如高价态金属离子;阴极上的还原反应产生氢气和还原剂,如氢氧化钠。
通过调整电流密度和电解时间等参数,可以实现对水中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的高效氧化和去除。
二、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应用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水处理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 高效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处理效率高。
2. 环保性: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化学药剂对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应化一班李季112030420摘要:介绍了电化学技术的分类,总结了电化学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水、重金属离子废水和氨氮废水方面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并指出了该技术在目前的应用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化学;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氨氮;废水处理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in treatment of organic wastewater, heavy metal ions wastewater and ammonia wastewater were summarized.Some problems dur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was pointed out.Keywords:Electrochemistry;organic pollutant; heavymetals ion;wastewater treatment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废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化学、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行业排放的废水,其浓度高、色度大、毒性强,含有大量生物难降解的成分,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水体污染。
以往常用的废水处理技术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物理法、化学法容易引起二次污染;生物法以其经济性和较高的处理效率成为目前使用广泛的、能使污染物最终无机化、矿物化的方法,但它只能有效地处理生物相容的有机物。
当废水中含有难降解有机物或生物毒性污染物时(如许多芳香烃及其衍生物),直接利用生物法处理该种废水则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尽管已提出利用酶去除某些芳香烃化合物,可是酶的活性等问题仍需解决。
近年来,一种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AOT),即利用光、声、电、磁或无毒试剂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尤其是那些难于生化降解、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的“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污染物,已成为当前世界水处理相当活跃的领域。
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因其具有其他水处理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近年来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
1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优点电化学水处理技术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在特定的电化学反应器内,通过一系列设计的化学反应、电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进而利用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降解的技术过程[],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
作为一种清洁的处理工艺,电化学技术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点[2]:(1) 具有多功能性。
电化学技术除可用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使毒物降解、转化外,还可用于悬浮物或胶体体系的相分离(如电浮选分离)等。
电化学技术的这种多功能性使电化学技术具有广泛的选择性,在废水、废气、有毒物处理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2)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电化学技术兼具气浮、絮凝、杀菌等多功能,必要时,阴极、阳极可同时发挥作用。
它既可以作单独处理工艺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处理工艺相结合,如作为前处理,可将难降解的有机物或生物毒性污染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
(3) 无污染或少污染性。
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无选择地直接与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反应,将其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简单的有机物,没有或很少产生二次污染。
电子是电化学反应的主要反应物,而且电子转移只在电极与废物组分之间进行,不需添加任何氧化剂、还原剂,避免了由于添加化学药剂而引起的二次污染,而且还可通过控制电位,使电极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防止副反应发生。
(4) 易于控制性。
电化学过程一般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其化学过程的主要运行参数是电流和电位,易于控制和测定。
因此,整个过程的可控程度乃至自动控制水平都较高,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5) 经济性。
电化学系统设备相对简单,设计合理的系统,其能量效率也比较高,因此,操作与维护费用低。
同时,作为一种清洁的处理工艺,其设备占地面积小,特别适用于人口拥挤城市的污水处理。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化学污水处理技术在电力领域得以应用。
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相比,由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的诸多优点,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随着电极材料的开发、反应器的研制及对传统电化学工艺的改进,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电化学废水处理技术[3]2.1电凝聚法电凝聚法也叫电气浮法,即在外电压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铁或铝)产生大量阳离子,对胶体污染物进行凝聚,同时阴极上析出大量氢气微气泡,与絮体粘附在一起上浮,从而实现污染物的分离。
电凝聚法中,通常采用的阳极材料为金属铝或铁,由于该方法在消耗铝材的同时还消耗大量的能源,因而它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当前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改进电源技术、研究新型电极材料及结构,使电能消耗和材料消耗进一步降低。
2.2电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原理是:有机物的某些官能团具有电化学活性,通过电场的强制作用,官能团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使其毒性减弱以至消失,增强了生物可降解性。
电化学氧化法主要分为直接氧化法和间接氧化法两种。
直接氧化法是通过阳极氧化使污染物直接转化为无害物质;间接氧化法则是通过阳极反应之外的中间反应,使污染物氧化,最终转化为无害物质。
通过改进电极结构,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降低能耗。
2.3电沉积法电解液中不同金属组分的电势差,使得自由态或结合态的溶解性金属在阴极析出。
电沉积法在处理低浓度金属离子废水的同时能回收金属,且无二次污染。
适宜的电势是电沉积发生的关键。
该法处理含金属离子废水的技术核心是新型电极结构电解槽的设计。
针对不同污染物和不同生产状况,可采用不同的电解槽进行处理。
2.4内电解法内电解法原理是:具有较强还原性的Fe2+使废水中某些氧化组分还原;Fe(OH)2具有絮凝作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吸附有机物及微生物;铁-碳构成的原电池产生微弱电流,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具有刺激作用。
内电解法能“以废治废”,不消耗能源,能去除废水中多种污染成分和色度,还能提高难降解物的可生化性。
内电解柱内的填料一般为废铁屑和活性炭(或石墨),再辅以疏松剂。
该法通常作为预处理方法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为进一步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该技术的缺点:一是反应速度比较慢,反应器易阻塞,处理高浓度废水比较困难;二是由于在反应过程中有铁损耗,需不断地补充铁屑;三是反应前、后均需要用大量的酸和碱来调节废水pH值。
2.5电渗析法电渗析(ED)技术是膜分离技术的一种,它是将阴、阳离子交换膜交替排列于正、负电极之间,并用特制的隔板将其隔开,组成淡化和浓缩两个系统,在直流电场作用下,以电位差为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把电解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溶液净化。
电渗析技术的优点是:能量消耗低、药剂耗量少、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紧凑耐用,预处理简单。
它的缺点是在运行过程中易发生浓差极化而结垢。
2.6其他电化学方法电吸附、离子交换辅助电渗析以及电化学膜分离等技术不仅可以用作清洁生产工艺,预防环境污染,而且它们也是有效的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电吸附法可以用来分离水中低浓度的有机物和其他物质;离子交换辅助电渗析法具有可多样化设计、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成为环保开发应用的热点技术;电化学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两侧的电势差进行物质分离,常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分离。
3有机废水处理3.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化学氧化技术借助具有电催化活性的阳极材料,能形成氧化能力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既能使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分解并转化为无毒可生化降解物质,又可将之完全矿化为二氧化碳或碳酸盐等物质。
该项技术应用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水处理,不仅可弥补其他常规处理工艺的不足,还可与多种处理工艺有机结合,提高水处理的经济性。
电化学氧化过程中,具有电活性的阳极表面能起到吸附、催化、氧化等多种转化功能。
低浓度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水电导率很低,为了增强溶液导电性需要加入强电解质(如氯化钠、硫酸钠)。
3.2酚类目前,国内外对于含酚废水的研究较多,此类废水来源广、污染重,是芳香化合物的代表。
电化学氧化含酚废水的影响因素有苯酚初始浓度、废水pH值、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种类等。
周明华等[4]以经氟树脂改性的β-PbO2为阳极,处理含酚模拟废水,在电压为7.0 V,pH值为2.0的条件下,其COD可降至60 mg/L 以下,挥发酚可完全去除。
匡少平等[5]在隔离阴、阳极室条件下进行了电化学法降解含酚废水试验,苯酚的转化率达95%以上;同时,分别对铅电极和钛上电沉积二氧化铅的电极作为阳极进行了对比试验,发现Ti/PbO2电极对苯酚的降解更加彻底。
3.3硝基苯类化合物硝基苯类化合物属于生物难降解物质,用电化学催化系统处理此类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以DSA类电极作为阳极,对模拟硝基苯废水进行的降解试验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COD Cr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谢光炎等[6]以自制PbO2为阳极,在碱性条件(pH=10)下电解134 min,硝基苯酚溶液的质量浓度从200 mg/L降至1 mg/L以下,BOD/COD值达到0.63,表明该工艺对后续生化处理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4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与传统的二维电极相比,电沉积法的三维电极能够增加电解槽的面体比,且因粒子间距小而增大了物质传质速度,提高电流效率和处理效果。
利用三维电极主要是处理含Cu2+和Hg2+等的重金属废水,三维电极所提供的特殊表面和很大的传质速率,能有效地处理稀溶液,这种电极能在几分钟内将金属质量浓度从100 mg/L降至0.1 mg/L,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效率高,需要的空间少。
离子交换树脂与铜粒等比例混合制成的复合三维电极固定床电化学反应器,用于处理低浓度含铜废水,且无须加入支持电解质(如硫酸),出口铜质量浓度为0.008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5氨氮和氰废水处理电催化氧化法去除氨氮的原理是:废水进入电解系统后,在不同条件下,阳极上可能发生两种氧化反应:一是氨直接被氧化成氮气脱除;二是氨间接电氧化。
即通过电极反应生成氧化性物质,该物质再与氨反应,使氨降解、脱除。
液态化电极电解法首先将含氰废水中的CN-氧化为氰酸根,再进一步氧化为CO2和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