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立电影研究《马乌甲》

合集下载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导论华语电影历经多年的发展,创建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影片。

其中,中国藏族导演万玛才旦的作品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独特的美学手法,吸引了广大观众的目光。

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往往兼具深厚的民族元素和具有普遍性的共同体想象,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镜像。

本文将以《印证》、《巴尔坎星》和《卧底藏人》三部影片为例,探讨万玛才旦电影中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的交融,带来的美学反思。

第一章民族元素的内在表达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常常融入了浓厚的藏族文化元素,这不仅体现在剧情、角色等方面,还表现在影片整体的氛围与风格上。

《印证》以一个寡妇苦苦守护一块寄托着儿子命运的羊羔毛地毯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母亲为了给予儿子“身后”温暖的故事。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藏族艺术元素,如藏族唐卡、祈祷经文等,通过这些元素展现了藏族文化的独特之美。

这在人物形象中尤为突出,影片塑造了一个忍辱负重的母亲形象,她的坚韧和执着,正是藏族文化中“格桑花”精神的体现。

第二章共同体想象的呈现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不仅关注民族元素的表达,更关注着共同体的想象与观念,通过共性的情感与价值观念,与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共鸣。

《巴尔坎星》以一个边陲小镇上一对卖酒的情侣的故事为线索,通过对人性的探索,揭示了人类共有的情感和人权思考。

影片以微小的个体和普遍的人性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道德、生存和人权等共性问题,引发了社会的思考。

第三章美学镜像的艺术表现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以其特有的美学风格融入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镜像。

其中,《卧底藏人》通过对中国政府的镜像以及人物性格的颠覆,展现出了对人性和社会批判的深度思考。

电影中别具一格的影像语言和唯美的画面,以及精心设计的剪辑手法,将导演自身的观点渗透其中。

这些表现手法不仅加深了影片的艺术层次,还使观众在审美之余,思考电影所传达的深刻主题。

《2024年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范文

《2024年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范文

《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影像呈现与传播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艺术日益发展,各类题材丰富多样。

其中,蒙古族题材电影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影像呈现与传播,分析其特点、影响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影像呈现1. 地域特色与文化元素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影像呈现上,充分展现了蒙古草原的广袤、壮美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

影片中常出现的草原、马匹、帐篷等元素,都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富有生机的蒙古族生活场景。

同时,电影还通过音乐、服饰、习俗等文化元素,展现了蒙古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2. 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蒙古族题材电影注重刻画鲜活、立体的角色形象。

通过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深入挖掘,以及与自然、社会的互动关系,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影片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观众能够深入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3. 影像技术与艺术风格随着科技的发展,蒙古族题材电影在影像技术上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高清、4K等技术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清晰、逼真。

在艺术风格上,影片结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

此外,影片还通过运用独特的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三、蒙古族题材电影的传播研究1. 传播渠道与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蒙古族题材电影的传播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院线放映、电视播放外,网络平台、移动设备等也成为重要的传播渠道。

这使得更多的观众能够方便地观看到这些优秀的影片。

2. 影响力与受众分析蒙古族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优秀的影像质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票房成绩上,还体现在社会舆论、文化交流等方面。

同时,影片的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从传统的中老年观众扩展到年轻一代。

四、新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趋势与挑战1.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蒙古族题材电影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创新与多元。

《2024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范文

《2024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范文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篇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一、引言在中国的电影艺术中,母性叙事是颇具影响力的叙事模式之一,尤其是在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题材中,这种表达显得尤为突出。

而电影《额吉》正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细腻的叙事和人物形象塑造,描绘了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以《额吉》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的表现形式及其文化内涵。

二、母性崇拜在《额吉》中的体现《额吉》作为一部以蒙古族为背景的电影,通过描绘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情感,展现了母性崇拜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不仅是家庭的核心,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她不仅承担着抚养孩子的责任,还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着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

在电影中,母亲的形象往往被塑造为坚韧、勇敢、慈爱的象征。

她们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挑战,始终保持着对家庭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

这种母性崇拜不仅体现在母亲对孩子的无私奉献上,还体现在母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

三、母性叙事在《额吉》中的运用母性叙事是电影《额吉》中重要的叙事手法之一。

通过细腻的情节安排和人物塑造,电影展现了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是家庭内部的情感交流,更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

在电影中,母性叙事不仅关注母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还通过孩子的视角来展现母亲的伟大和无私。

这种双重视角的叙事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母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同时,电影还通过情节的展开和冲突的解决,展现了母性叙事在构建故事情节和推动剧情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电影《额吉》所呈现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它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对于母性和家庭的重视,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同时,它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母亲角色的认可和尊重,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大陆独立电影之剧情片

大陆独立电影之剧情片

在中国大陆,由于现阶段审查的存在,那些不经审查而拍摄的电影,被这些电影制作者自称为“独立电影”,而更贴切的称谓则是“地下电影”。

《红颜》[电影]
《制服》
《东宫西宫》
《背鸭子的男孩》《盲井》
《站台》
《邮差》[中国]
《赵先生》
《血蝉》
《山清水秀》
《冬春的日子》《槟榔》
《陈默与美婷》《哎呀呀,去哺乳》《旅程》
《夜车》
《二弟》
《动词变位》
《旧约》
《陌生天堂》
《海鲜》
《今天的鱼怎么样》
《另一半》
《心心》
《扎赉诺尔》
《老那》
《我如花似玉的儿子》
《金碧辉煌》
《扁担·姑娘》
《马乌甲》
《鸟岛》
《夜景》[剧情片]
《牛皮》
《举自尘土》
《好多大米》
《街口》
《烧烤》
《美食村》
《安子》
《武松打我》
《熊猫奶糖》
《黄瓜》[独立电影]
《毛嗑儿》
《好猫》
《草芥》
《入道》
《青年》
《八卦》
《客村街》
《白蜻蜓》
《二冬》
《红灯梦》
《下午狗叫》
《寻欢作乐》
《空山轶》。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中国左翼电影研究引言:中国左翼电影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独到的艺术表达方式,左翼电影在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反映社会现实、宣扬革命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

本文将从左翼电影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影响等角度,探究中国左翼电影的研究意义。

一、左翼电影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左翼电影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的中国无声电影时期。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时期,左翼思潮逐渐兴起,影响了中国文化界和艺术界。

在这个背景下,一批积极分子开始尝试用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社会意识。

他们的作品关注的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不公以及民族的命运等问题,旨在唤起人们的觉醒,推动社会的进步。

1922年,中国第一部纯正的左翼电影《黄埔军校》上映,由于其独特的政治主题和艺术表达手法,引起了轰动和争议。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左翼电影得到了持续发展,并逐渐成为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二、左翼电影的特点与表现形式中国左翼电影在艺术表达上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独特的风格。

它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追求真实和深入的描绘,致力于反映工人、农民、革命战士等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同时,左翼电影也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探索与讨论,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性格塑造,传达社会主义思想和意识形态,唤起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革命精神。

在艺术形式上,左翼电影注重情节的紧凑与争斗冲突的体现,采用大量的社会现实主义手法,如讽刺、夸张、悲壮等,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同时,电影音乐和摄影等技术手段的运用也为左翼电影的艺术效果增添了深度和广度。

三、左翼电影的影响与作用中国左翼电影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在政治层面上,左翼电影弘扬了社会主义思想和革命精神,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崛起做出了积极贡献。

其次,在艺术层面上,左翼电影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发展,拓展了电影表现手法,为后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纲要

中国电影史学史研究纲要

研究视角:需要从全球视野出 发,关注中国电影史学史在国 际电影史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研究团队:需要组建跨学科、 跨领域的研究团队,提高研究 质量和效率
研究经费:需要争取更多的研 究经费,支持电影史学史的研 究工作
研究成果:需要及时发表研究 成果,提高中国电影史学史的 国际影响力
感 谢 您 的

观报 人 :
起源: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标志着中国电影史学的开始 发展: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史学研究逐渐兴起,出现了一批电影史学家和电影史著作 特点:注重电影技术的研究,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社会价值 影响:为中国电影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
建国后的电影史学研究
研究趋势:注重 电影史学的数字 化、信息化和智 能化,利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等 技术手段进行研 究
研究目标:推动 电影史学的理论 创新和实践应用, 为中国电影产业 的发展提供有力 支持
未来电影史学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研究方法:需要采用多元化的 研究方法,如历史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
研究内容:需要关注电影史学史 的发展历程、电影史学的理论体 系、电影史学的研究方法等
1949年新 中国成立 后,电影 史学研究 开始兴起
1950年代, 电影史学 研究主要 集中在电 影艺术和 电影理论 方面
1960年代, 电影史学 研究受到 政治运动 的影响, 研究内容 较为单一
1970年代, 电影史学 研究逐渐 恢复,开 始关注电 影史学史 的研究
1980年代, 电影史学 研究进入 快速发展 时期,研 究成果丰 富
当前电影史学研究的不足和问题
研究方法单一,缺乏 创新
研究内容局限,缺乏 深度和广度

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及审美现代性

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及审美现代性

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及审美现代性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及审美现代性摘要:万玛才旦是中国电影界的重要创作人物之一,他的电影作品因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审美现代性而备受瞩目。

本文通过对万玛才旦电影中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以及审美现代性的分析,探讨了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万玛才旦电影、作者策略、民族形式、审美现代性一、引言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万玛才旦是一位备受尊重和崇拜的导演。

他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以及审美现代性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对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民族形式以及审美现代性的研究,进一步探讨编导合一实践视阈下,万玛才旦电影的独特之处。

二、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电影创作体系的批判和颠覆,二是对观众的激发和引导。

首先,在电影创作体系上,万玛才旦对传统的编导分工体系持批判态度,并实践了编导合一的创作模式。

他不仅担任电影的导演,还亲自参与编剧和剪辑工作。

这种编导合一的实践方式使得他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更加独立和主导。

通过对编导合一实践的坚持,万玛才旦在电影创作上有更大的自由度,使得作品更加符合他个人的艺术追求。

其次,在观众方面,万玛才旦电影的作者策略主要体现在对观众的激发和引导上。

他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审美视角,让观众深入感受到电影的艺术魅力。

例如,在《印象·西湖》中,万玛才旦用独特的摄影手法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丽和灵动,通过影像的穿越和叠合,激发了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电影的艺术创作中来。

三、万玛才旦电影的民族形式万玛才旦的电影以其独特的民族形式而著称。

这种民族形式主要体现在电影的叙事结构、表现手法以及艺术表达上。

首先,在叙事结构方面,万玛才旦电影常常采用非线性和碎片化的叙事方式。

他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跳跃和叠合,使得电影呈现出一种丰富而复杂的视觉体验。

《2024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范文

《2024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范文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篇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研究_以《额吉》为例一、引言在中国丰富的电影艺术中,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电影占据了重要一隅。

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更在叙事中凸显了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的重要性。

本文以《额吉》为例,深入探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二、《额吉》背景概述《额吉》是一部描绘蒙古族牧民生活的电影,它通过讲述一个蒙古族母亲和她抚养的孩子之间的深情故事,展现了母性崇拜和母性叙事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

三、母性崇拜的体现1. 生物性层面的母性崇拜:在《额吉》中,母亲不仅给予孩子生命,更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塑造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母亲的角色在影片中被塑造成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象征,这是对母性生物性的崇拜。

2. 文化与社会层面的母性崇拜:电影中,母亲不仅是家庭的中心,更是文化的传承者。

她通过言传身教,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这种对母亲文化和社会地位的肯定,体现了对母性的社会性崇拜。

四、母性叙事的表达1. 叙事结构:电影《额吉》以母亲和孩子为主线,通过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构建了丰富的叙事结构。

这种以母子关系为核心的叙事结构,突出了母性叙事的重要性。

2. 情感表达:影片通过细腻的情节和画面,展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与关怀,以及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和敬爱。

这种情感表达是母性叙事的重要体现。

3. 母性形象的塑造: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坚韧、勤劳、善良、无私,她们是家庭的支柱,是文化的传承者。

这种母性形象的塑造,使观众对母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五、文化内涵与价值通过对《额吉》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母性崇拜与母性叙事在文化传承、价值观塑造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种崇拜和叙事不仅体现了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更体现了对家庭、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与传承。

同时,它也为我们理解多元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2024年万玛才旦系列电影_跨文化传播中“藏地新浪潮”电影的编码与解码考察》范文

《2024年万玛才旦系列电影_跨文化传播中“藏地新浪潮”电影的编码与解码考察》范文

《万玛才旦系列电影_跨文化传播中“藏地新浪潮”电影的编码与解码考察》篇一万玛才旦系列电影_跨文化传播中“藏地新浪潮”电影的编码与解码考察一、引言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界的一股新兴力量,以其独特的藏地文化背景和深邃的人文思考,在国内外影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旨在通过对万玛才旦系列电影的编码与解码过程进行深入考察,探讨其在跨文化传播中如何呈现藏地文化特色,以及如何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播。

二、万玛才旦系列电影的编码特点1. 文化背景的呈现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以藏地文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藏地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元素。

在电影的编码过程中,导演巧妙地运用了藏地文化的符号和元素,使得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藏地文化氛围。

2. 人物形象的塑造万玛才旦系列电影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具有鲜明的特点。

电影中的主人公多为藏地人民,通过对其生活状态、心理活动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藏地人民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

同时,电影还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藏地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

3. 故事情节的编排万玛才旦系列电影在故事情节的编排上具有独特的叙事风格。

电影以现实主义为基础,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多个故事线索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网络。

同时,电影还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等手法,使得故事更加富有深度和内涵。

三、万玛才旦系列电影的解码过程1. 跨文化传播中的解码万玛才旦系列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在国际市场上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观众需要通过解码过程来理解电影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

观众在解码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文化背景、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电影中的文化元素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

2. 观众的文化认同与共鸣万玛才旦系列电影通过其独特的编码方式,使得观众在解码过程中能够产生文化认同与共鸣。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电影中所传递的藏地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

中国左翼电影研究中国左翼电影研究导言:左翼电影是指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揭示社会现实、探索人类命运为主题的电影创作。

中国左翼电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左翼电影的发展历程、主题特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一、中国左翼电影的发展历程中国左翼电影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社会主义思潮在国内兴起,艺术家们开始以电影为载体表达自己的观点。

1922年的《无字》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政治性电影,标志着中国左翼电影的诞生。

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左翼电影经历了艰难的发展过程。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电影人积极参与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大量以抗日为题材的左翼电影在全国范围内热映。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翼电影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电影工作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宣传工作中,创作了一大批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电影作品,如《智取威虎山》、《林则徐》等。

然而,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随着政治风向的转变,左翼电影遭到审查和批判,许多电影人受到迫害。

直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左翼电影才逐渐走出低谷,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创作方向。

二、中国左翼电影的主题特点1. 关注社会现实:中国左翼电影一直致力于关注社会现实,通过电影展现出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和不合理,探索社会问题的根源。

例如,《小芳》通过讲述一个农村女孩的故事,揭示了农村教育不公的问题;《无极》通过对公路修建过程中农民命运变迁的剖析,揭示了经济发展背后的社会问题。

2. 人民主体:左翼电影强调普通人民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他们的命运和心声。

片中的主人公常常是普通民众,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出普通人民的喜怒哀乐与生活困境。

3. 社会批判:左翼电影不仅仅是为了展现社会问题,更是希望通过电影传递社会的批判意识,激发人们的思考。

电影中会呈现出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以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共鸣。

三、中国左翼电影对社会的影响中国左翼电影作为一种思想艺术形式,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研究作者:***来源:《电影评介》2024年第09期【摘要】中俄两国拥有丰富的战争历史,在世界战争历史上均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为两国战争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丰富的素材。

两国都试图通过电影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来彰显本民族的精神内核。

在新时代背景下,两国战争电影又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形成不同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貌。

通过对两国战争电影艺术手法特征和应用实践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挖掘两国战争电影民族性在电影艺术中的价值及创新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中俄战争电影;民族性;创新战争题材电影以其独特的魅力跻身于世界电影发展的长河中。

战争电影指的是以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之间的军事冲突与对抗为主要表现内容或故事背景的影片。

这类影片多以军事战争过程为主,以战争中表现出的人性为内容,以建构国家形象为核心内容。

中俄两国在特定的革命历史背景下,结下了共同反法西斯的深厚友谊,因而在两国战争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较为相似的社会语境;两国都试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来彰显本民族的精神内核,注重发掘民族性、本土性与多元性的发展优势,引发观众对人类和社会命运的思考、重新审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争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电影:历史进程中革命影像的书写战争电影能够吸引观众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是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和塑造,既契合电影讲求视听奇观的要求,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刺激,在美学和创作上形成独特的美学形式。

对于中俄两国战争电影而言,他们均以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为背景,利用独特的影像造型、结构、视听等要素完成对革命影像的书写,用多种表现元素记录历史、记录战争,呈现风云变幻的战争图景。

(一)影像的造型书写大多数战争电影在对历史史实的复原、战争景观的重现方面体现出特定的历史真实性,在空间营造、场景铺排等方面体现出高度的纪实性和逼真性。

中俄战争电影更是如此,在复现历史史实、营造宏大战争场面时多运用长镜头来书写影像造型,从宏观上体现出叙事空间的直观性与延展性,保持了空间环境的真实性与一体化,以此来描摹恢宏盛大如史诗般的战争场面。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探析
张阿利
【期刊名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中国西部电影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与少数民族题材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西部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源泉,成为西部电影不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西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较为深刻地展现了西部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精神风貌,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带来了新鲜的艺术活力,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的作品.【总页数】5页(P62-66)
【作者】张阿利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
【相关文献】
1."视界融合":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生成论探析——以万玛才旦作品为例 [J], 常慧娟;陈树超
2.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乡土叙事探析 [J], 韦惠文
3.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摄制和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发展道路的共异性探析 [J], 吴娟
4.新媒体时代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宣传策略探析——以电影《狼图腾》为例 [J],
夏冬灵
5.家国情怀视域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困境与突围探析 [J], 马嘉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

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万玛才旦电影论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对中国电影创作与文化认同的思考。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成为电影创作者关注的焦点。

其中,著名导演万玛才旦以其独特的电影样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探讨这一主题的重要代表。

作为西藏导演,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关注个体与家族、社群以及民族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人类生存状态与存在意义。

他的电影常常通过对西藏传统文化、信仰和历史的呈现,展现了藏族民族元素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与融合。

在电影《旅程》中,万玛才旦通过讲述一个藏族牧民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影片以宁静、恬淡的画面风格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描述了儿子追寻自由的愿望与父辈选择坚守传统的矛盾。

这种典型的家族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的对立,不仅体现了个体内心的挣扎与选择,更折射出整个社群的命运。

万玛才旦巧妙地通过个体经验,展示了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的交融之美。

在《神女》中,万玛才旦更进一步运用西藏的宗教元素,在电影中描绘了一位少女作为神女的成长过程。

通过对神女传统和神秘文化的再现,电影深入探讨了个体主体性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少女角色的成长历程,既是传统信仰的承续,更是追求自由与女性解放的追求。

万玛才旦在电影中通过对宗教仪式、传统文化和信仰的精心描绘,展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

这种文化背景的营造,将民族元素与共同体想象交融的美学镜像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万玛才旦的电影作品不仅仅局限于西藏民族元素的呈现,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全球化背景下的个体困境。

例如在电影《白日焰火》中,万玛才旦将焦点移至城市生活以及爱情的呈现,既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更展示了藏族个体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困扰与选择。

通过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元素的对比,万玛才旦以细腻的镜头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探讨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与变革。

作为理论方法的地缘文化视域:中国电影文化图景的一种阐释路径

作为理论方法的地缘文化视域:中国电影文化图景的一种阐释路径

作为理论方法的地缘文化视域:中国电影文化图景的一种阐释路径作者:贾磊磊李震牛鸿英虞吉黄望莉峻冰来源:《艺术广角》2020年第03期导语: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研究与中国电影学派的时代建构贾磊磊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电影一百多年以来有种一以贯之的民族文化精神在延续、在回响、在激荡。

这种文化精神不是无缘无故地出现的,她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与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下,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交相辉映下逐步形成的。

过去,我们对电影精神特质的研究往往在电影美学的体系内展开,在电影美学的体系内又将这种对电影精神层面的探讨集中在电影创作主体的范畴内——比如说对于中国电影导演不同代际特征的研究,以及对于中国电影不同艺术个性的研究等。

现在我们需要把这种电影研究的路径重新设置,将电影精神特质与文化属性的研究从美学(艺术哲学)的视域转向地缘文化的视域,将创作主体的研究转向地缘客体的研究,为中国电影的精神图景寻找一种地缘文化的阐释路径。

从这种意义上讲,电影地缘文化的研究将为中國电影研究打开了一个不同以往的阐释空间。

我们不是忽视对导演的个人风格,或某个群体的创作特质的研究,而是将这种传统的电影历史与美学的研究方法与中国电影的地缘文化特质整合起来,在中国电影学派时代的框架内确立一种独属于电影地缘文化的研究路径。

这种研究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更加关注中国电影百年以来错综复杂的生成机制,也更加关注中国电影百年以来不同地域之间的内在区别,这种对于处在相同地缘文化中创作的电影相互之间所产生的关联性、互文性、通约性的关注,是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的侧重所在。

近日来,于陕西师范大学新闻学院创立的“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就是本着这样一种学术理念。

目前发表的这组文章,是与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共同合作的标志性成果。

我们确信,这种学术探讨必将会在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进程中留下更为坚实的历史脚步,产生更为深远的学术影响。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

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中国电影在非洲的传播现状 (3)1. 电影播放渠道 (4)1.1 影院放映 (5)1.2 电视媒体 (6)1.3 网络平台 (7)2. 电影受众群体分析 (9)2.1 数量与规模 (10)2.2 年龄与性别分布 (11)2.3 受众偏好与反馈 (11)三、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的历史背景与意义 (13)1. 历史背景分析 (14)1.1 政治背景 (15)1.2 经济背景 (17)1.3 文化背景 (18)2. 民间走出去的意义与价值 (19)2.1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20)2.2 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21)2.3 提升中国电影国际影响力 (23)四、中国电影在非洲的接受度与影响力分析 (24)一、内容概括本篇文档以“聚焦非洲:中国电影民间走出去观察与前瞻思考”深入探讨了中国电影在非洲地区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

文档从中国电影在非洲的观众接受度、市场现状、文化差异与融合、产业发展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提出了前瞻性的思考。

在内容方面,文档首先概述了中国电影近年来在非洲的普及情况,通过具体的票房数据和市场占有率,展示了中国电影在非洲的强大吸引力。

文档深入分析了非洲观众对中国电影的需求和偏好,揭示了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中国电影在非洲的传播效果,并探讨了如何通过本土化策略来更好地适应非洲观众的审美和文化习惯。

文档还对中国电影在非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包括产业链的完善、发行渠道的拓展以及与当地影视机构的合作模式等。

文档也关注了中国电影在非洲面临的挑战,如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冲突、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性等。

在展望未来方面,文档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思考,包括加强中国电影在非洲的营销和推广、推动中非影视产业的深度合作、以及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手段来扩大中国电影在非洲的影响力等。

这些思考不仅有助于促进中国电影在非洲的更广泛传播,也为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文学改编电影的美学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文学改编电影的美学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文学改编电影的美学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蓬勃发展,西北文学改编电影成为电影市场中的重要一环,吸引了大量的观众目光。

西北文学改编电影以其独特的西北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本文将从美学角度探讨改革开放以来西北文学改编电影的美学特征,分析其艺术风格、叙事手法、形式表现等方面的特点。

一、艺术风格西北文学改编电影在艺术风格上常常体现出西北地域特有的风情和情感。

电影《阿凡提》根据塔里木河畔的民间传说改编而成,该片以西北独特的民间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银幕上的画面和声音,将西北的独特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道士下山》中处处可见西北特色的民俗风情,片中的角色穿着充满了西北特有的服饰,对话中也不乏地道的西北方言,清晰地展现出西北地域的文化气息。

二、叙事手法改革开放以来的西北文学改编电影在叙事手法上多采用了西北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技巧,大胆尝试新的叙事方式。

《让子弹飞》中导演很好地应用了西北地域特色的叙事手法,利用西北特有的风景和民风民俗,为电影增加了许多浓厚的文化气息。

电影《大话西游》不仅改编自西北文学名著《西游记》,而且在叙事上也大胆创新,使用了大量的特效和CG技术,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空前绝后的视听盛宴。

三、形式表现西北文学改编电影在形式表现上常常借鉴西北地域的艺术元素,使电影具有浓厚的西北民族文化特色。

《甜梦》采用了西北地域独有的音乐与舞蹈,让电影更具浓厚的地域特色。

电影《九层妖塔》中的场景设置与服饰打造,也充分展现了西北地域的文化风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文化内涵西北文学改编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注重传播西北地域的文化内涵,弘扬西北文学的艺术表现和精神内涵。

电影《风声》就是一部很好的例子,该片以西部边疆风光和文化为背景,反映了西北地区的生活和民风民俗,深刻表现了当地人民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电影《王定国之三把斧头》也以西北地域的民间传说为基础,通过电影向观众展示了浓厚的西北文学文化氛围。

“东影”民族题材影片对民族间性的重构

“东影”民族题材影片对民族间性的重构

“东影”民族题材影片对民族间性的重构袁明(东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吉林长春130024)摘要:民族题材影片属“东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初创关注的类别之一,《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影片直面民族问题,在重构民族主体间黏合性方面作出了努力也收获了良好的反响,两部影片从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引导其进入公民的政治身份,找寻当时各民族共同的理想和焦点三个角度试图重构民族间黏合性。

“东影”的两部作品在价值选择、叙事传统、类型特征等方面给长影此后36年的民族题材影片创作奠定了基调。

关键词:东影;民族族材;《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民族间性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584(2020)04-0147-05我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民族关系等问题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经历了动荡不安的近代史,中华民族内部单个民族之间黏合性的修复也被提上日程。

百废待兴时期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也最先关注到了民族团结问题,率先出品了《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两部民族题材影片。

作品体现了“东影”直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民族间的误解和隔阂,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引导其进入公民的政治身份,塑造共同理想信念来重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一、文化身份的被认同我国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

其文化不允许被某一个因素或特征所定义,各个民族文化也需要被所处的共同体所尊重。

这样的尊重是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肯定,使其能够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中确定自身的位置,找到安全的发展空间。

所谓民族认同即是谁属于或不属于这个共同体,以及谁是或不是被赋予名分并据此提出主张。

]所以尊重少数民族,给予其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发展空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影片所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东影”站在尊重蒙古族民族文化的角度,以欣赏、赞美的笔触描绘内蒙古人民生活和草原风光的两部作品可以说体现了这一要求。

两部影片在立场上坚持民族平等。

就是太想拍电影了!

就是太想拍电影了!

就是太想拍电影了!从2007年的《马乌甲》,到2009年的《扎赉诺尔》,再到2011年的《光男的栗子》,赵晔用了短短四年时间,通过三部长片作品,就完成了从一个热爱电影,一心就想拍电影的爱好者,到一个可以自由运用视听语言完成自我表达的电影“作者”的蜕变。

关注人物内心情感、细腻挖掘影像语言与空间情绪的关系、启用非职业演员、目视远方的长镜头、自由而即兴的场面调度、静谧影调和颇具张力的人物情感关系,成为赵晔每部影片中持之以恒的个性标签。

马乌甲时期的赵晔2007一个作者第一部影片《马乌甲》,是一部颇具伦理想象力的作品。

影片围绕一个单亲家庭展开。

一个母亲独自抚养两个儿子,她很爱她的两个儿子。

哥哥马乌甲很爱妈妈,也很爱生病的弟弟。

因为爱妈妈,所以他听妈妈的话不断地给有病的弟弟输血,甚至在弟弟手指受伤后把自己的手指也移植给了弟弟。

他不介意妈妈一次次的无理要求,也不介意自己因为贫血而经常晕倒。

他喜欢学校的运动会,也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失血的身体却制止他做喜欢的事。

最后,他开始反抗,走到医院杀死了也在住院的妈妈。

《马乌甲》最终获得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的最高奖,评委会为影片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以富有灵性的精确叙述,处理了人性及文化中的晦涩层面,实现了想象力的飞跃,令人感到意外。

从《马乌甲》开始,赵晔便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个人风格,无论是影像上的还是主题上的。

他的作品看上去总有些灰灰的感觉,没有明亮的光线,有些镜头甚至看不清主人公的脸。

然而影片却能在某种混沌的视觉影像中,成功营造出一个完整的环境空间以及人物情绪。

到了《扎赉诺尔》,赵晔已经可以将他对于陌生环境的天才式的捕捉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几乎看过影片的人,都会以为赵晔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扎赉诺尔是内蒙古满洲里市的一个矿区,地处中俄边境交界处。

影片围绕一对师徒展开。

师傅朱老头是一位蒸汽火车司机,他的徒弟李治中是火车信号员。

朱老头临退休前决定离开这个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去往住在边境部队的女儿一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影片的配乐以钢琴和键盘为主,很好地起到了渲染 气氛和承接剧情转换的作用。导演毕竟是电影学院动 画学院出来的,所以影片的构图上看得出下了很多功 夫,空间的运用,空间的分割等等都是有用意而为之。
3.名字里的象征意义(①两 兄弟的名字里都带有一个 “乌”字,隐喻着兄弟俩的 黑色悲情命运。弟弟的黑色 来源于先天性的贫血,而哥 哥的黑色正是与弟弟的病紧 密相关,因为要给弟弟治病, 所以他必须定期给弟弟输血, 从而导致身体孱弱。②哥哥 叫马乌甲,弟弟叫马乌丁而 不是马乌乙,这或许暗示着 兄弟之间的某种隔离,以及 彼此关系中存在一种危险可 能性的张力。)
8.影片末尾,杀死妈妈的马乌甲独自站到高处,一点点解开缠在自己手上 的绷带,似乎意味着他的束缚就此解除。然而他还能跟小元在一起吗?他 真能够拥有自由吗?随着一声枪响,影片结束了……
四.主题意义
青山绿水中弥漫着潮热的气息,大树下有刺耳蝉鸣,废旧 的巨型水泥工厂,穿梭山涧的绿皮火车,还有永远绿油油 疯长的迷宫般的农田,这里就是马乌甲挥洒自由的乐园, 这里也滋长了他懵懂的爱。
备注
【1】参考文献:《女性的缺席与个人的缺席省略 - 吕效平 》 【2】参考文献:《青春片的残酷时代 - 曾玉燕》 【3】学生: 学号:
一.基本信息
导演:赵晔 类型:剧情 国家/地区:中国 上映信息:中国香港 2007年4月1日 片长:95分钟 片名:马乌甲 更多外文名:MA WU Jia 对白语言:汉语普通话 声效:Stereo 色彩:彩色
获得奖项
·本片提名第3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国 际影评人奖,天主教奖。 ·第26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单元。 ·2007首尔数字电影节竞赛单元。 ·第四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最高奖。
赵晔,1979年出生于北京,新一代青年导演代表人物。
·4岁随父母从北京迁居深圳,小时候常常受到同学的欺负,漫画让他逃离现实 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1995年考入广州美院附中,200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大学毕业后 并没有实现他年少时的理想,而是开启了他一个新的生涯——电影。 ·2004年的毕业创作《采薇》是由三千多张木刻版画拍摄而成的动画短片,历 时两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木刻动画片,现已收藏于中国电影博物馆。 ·2005年自编自导故事短片《保温瓶》获得当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编剧奖。 ·2007年编剧导演的首部长片《 马 乌 甲 》一举夺得中国独立电影最高奖,并参 加了十余项国际电影节,使赵晔和他的影片在国际舞台初绽光芒。 ·2008年编剧导演的第二部长片《扎赉诺尔》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 的最佳导演大奖;之后在三十多个电影节收获不同奖项和提名。 ·2010年应日本著名导演河濑直美邀请在日本拍摄日语片《 光 男 的 栗 子 》,此 片为奈良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 ·2012年担任《有人赞美聪慧》的动画导演工作,此片获得东京、柏林电影节 最佳动画电影奖。 ·2013年影片《暴躁天使》登陆全国院线。 ·2015年创立赵晔导演工作室。 ·2016年担任美术指导的影片《长江图》获得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三.内容分析
马乌甲有只鸟,鸟是弟弟是妈妈,鸟牵绊 着他;鸟是马乌甲,想飞却摔的粉碎;马 乌甲爱妈妈,爱她不能的小说《血疑》,小说中的 人物关系是,哥哥马乌甲是领养的儿子,领养的目的 就是为给弟弟马乌丁治肾病。所以最后,马乌甲受不 了这种变态的关系,最终采取弑母这样极端的做法。
4.影片的色彩对比非常强烈(①哥哥马乌甲不断输给弟弟马乌丁的鲜血是红色的,而妈 妈高老师为了帮马乌甲补充营养而买来的牛奶则是一片洁白。②片中有大量景物的绿色 和人物衣服的白色搭配,这也是导演刻意做的。导演在后来谈到,由于当地的景比较乱, 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去寻找绿色的田地,为了从整体上感觉统一一些,衣服的白色也是起 着衬托的作用。)
5.一个扬不起来的白色大风筝 (影片中,白色大风筝寓示着 马乌甲摆脱束缚、重获自由的 希望。然而不管是他独自一人, 还是跟小元在一起,白色风筝 总是飞不起来。伴随着风筝的 一次次落地,他内心的冲突感 也愈发强烈。)
6.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一种一方不断奉献,另一方不 断索取的不正常关系渐渐出现了裂痕。马乌甲在完成给弟 弟的手指移植后,他向医生询问是否自己捐出肾脏,就可 以不再向弟弟输血,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医生的正面答复。 于是当右手缠着绷带的他独处之时,一向温顺的马乌甲却 捏死了一只蚂蚁。此时,他心中的杀意已起。
二.剧情简介
故事的发生地是广西一个封闭的小镇,主人公马乌甲在爱的牢笼中长大。阿甲爱妈妈,也爱生病的 弟弟(阿丁)。因为弟弟患有肾病,需要不断输血,母亲便一次次安排阿甲给弟弟输血;调皮的弟 弟被火车轧断手指,母亲又要求阿甲给弟弟移植一个手指;继而母亲又提出阿甲能否给弟弟捐肾; 面对这一切,阿甲都没有拒绝。但是,当失血的阿甲一次次在运动场上昏倒,因弟弟的干扰而破坏 他亲近一个喜欢的女同学,因母亲生病而需要辍学去打工挣钱时,畸形的家庭关系所带来的压抑终 于爆发——在医院,阿甲最后一次看望过弟弟后,用母亲以往给他补养身体的牛奶捂死了母亲。
平凡 母亲
五.导演介绍
“我当时的状态有点像马乌甲这个人,小说中的母亲有点像我生活的这个环境里的人物。 还有那时候因为刚毕业,各方面比较压抑,想冲破一些东西。自己要往上走,但是客观 条件又不允许,这时正好需找到这样一个小说(王松的《血疑》)和电影之间的契合 点。”——赵晔(摘自《DV时代》2008年第7期)
7.终于,身为音乐老师的妈妈在课堂上晕倒了,被学生送进了医院。马乌甲提着一罐牛奶来 到了医院,他右手缠着白色的纱布,一声不吭地坐在母亲病床对面的一把长椅上。过了好一 会,马乌甲终于起身走了过去,镜头没有跟进,而是摆在了窗外,我们只看见马乌甲的半个 身体在微微晃动,他妈妈的脚从远处看只是动了几下。接着便是一个特写,他母亲的手垂了 下来,白色的牛奶在逆光之中沿着手指流了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