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
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研究在心理学领域中,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实现特定目标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获得并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及相关领域。
自我效能感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对个体的成就、动机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理论是阿尔伯特·班德拉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提出的。
他认为,人们的行为和心理状态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决定:1. 经验:个体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来评估自己的能力。
成功的经验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而失败的经验则可能导致自信心的下降。
2. 模型学习:个体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从中学习并评估自己的能力。
如果观察到的模型成功实现目标,个体可能会认为自己也能够成功。
3. 社会评价:来自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积极的评价和支持会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评价和否定会降低自信心。
4. 生理状态:身体状况、情绪以及压力水平会影响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估。
通常来说,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的个体更容易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自我效能感被广泛用于解释个体在各个领域中的表现和行为。
从教育领域到职业发展,从运动训练到心理治疗,自我效能感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与应用1. 学业表现:研究发现,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容易制定目标、坚持努力并取得好成绩。
他们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动力去学习。
2. 职业发展: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个体在找工作、应对挫折、提升技能等方面表现出的自我效能感,会决定他们在职场中的表现和成长。
3. 运动训练:研究发现,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高自我效能感的运动员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并能更好地应对比赛的压力和挑战。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一、概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即个体对自己在情绪调节过程中能否成功执行特定行为的主观判断和信念,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逐渐成为心理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研究旨在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应用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不同人群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个体的情绪调节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首先回顾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然后重点探讨其在教育、职场、心理咨询等领域的应用实践,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展望,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Regulatory Emotional SelfEfficacy, RESE)是指个体在调节自身情绪方面的自信程度。
这一概念由Bandura 在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能否有效管理、控制和调整自己情绪的能力的信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不仅仅是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认知,更是个体在面对不同情绪挑战时所展现出的自信和行动倾向。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包括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个方面。
认知重评是指个体在面对情绪刺激时,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认知评价,从而改变情绪反应的性质和强度。
表达抑制则是指个体通过抑制情绪表达行为来管理情绪,避免情绪的外显化。
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在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挑战时都起着重要作用。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
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情绪挑战,减少情绪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同时,他们也更有可能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自信、积极和适应性强的特点,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情绪调节的内在机制,还为心理健康教育和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引言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而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体育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提升教师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途径,以期为改进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Albert Bandura)提出的。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程度,即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种任务的信念。
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个体的行为、情绪和思想取决于其自我效能感,而这种信念又是通过个体的社会经验、认知评估和情感过程获得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其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理解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教学行为和教学态度。
当教师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时,他们会更有动力、更加努力地教学,同时更有可能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投入度。
而当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较低时,可能会出现对教学任务的逃避与规避,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积极的心理调适,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绩,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1)专业培训:教师可以参加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认知能力,从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2)教学实践:通过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教师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3)心理调适: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改变自己的消极情绪和态度,提高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_概念、理论和应用
自我效能感_概念、理论和应用自我效能感: 概念、理论和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执行特定任务的信念和能力评估。
它是由社会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胥(Albert 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并成为了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
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掌控感,将会影响他们的动机、行为和情绪状态。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来自于行为主义学派的观点,强调个体的信念和评估对其行为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与自尊、自信等概念有所区别。
自尊是对自己的整体评价,而自我效能感则是对特定任务的信心评价。
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具体任务和环境情境的,因此个体在不同任务中的自我效能感可能有所不同。
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个人的经验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个人的成功经验会增强其对特定任务成功的信心,而失败经验则可能削弱其自我效能感。
此外,他人的评价和反馈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如果他人的反馈和评价是积极的、支持性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增强。
而如果他人的反馈是负面的、批评性的,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则可能受到削弱。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意义。
首先,在教育领域,了解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帮助教师设计适合学生水平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但又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此外,教师的表现和语言也可以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积极鼓励和支持性的反馈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和参与学习。
此外,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在工作环境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他们的工作动机、工作表现和情绪状态。
管理者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任务支持和培训,来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同时,给予肯定和积极反馈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此外,组织可以通过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尝试新的任务和技能,并提供反馈和支持,从而增强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国内近十年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
国内近十年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一、概述近十年来,自我效能感研究在国内学术界逐渐崭露头角,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和探讨。
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能否成功完成某项任务或达成目标的信念和预期,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理解和研究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十年中,国内学者在自我效能感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他们不仅从理论层面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这些研究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教育、心理、管理、职业等,为我们全面理解自我效能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有力的支撑。
在教育领域,学者们关注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了如何通过提升自我效能感来促进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
在心理领域,研究者们则关注自我效能感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干预措施来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在管理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个人资源,对于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国内学者还积极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动了自我效能感研究的不断深入。
他们采用量化研究、质化研究等多种方法,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同时,他们还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对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本土化的研究和应用。
尽管国内在自我效能感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对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如何有效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我们需要在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同时,加强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以推动自我效能感研究不断向前发展。
国内近十年在自我效能感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果,但仍需继续深入探索和完善。
我们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拓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自我效能感,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1.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界定自我效能感,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学概念,自提出以来便在教育、心理、社会等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1) [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与作用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的。
这一概念是班杜拉(1977)最早提出的,在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是班杜拉关于强化的看法不同于传统的行为主义理论。
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够获取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而强化在学习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
这种作用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待,成为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
早期学习理论家认为,某一行为之后的强化会提高该行为的出现概率。
班杜拉认为,这是不确切的。
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到行为与强化之间的相倚关系之后产生的对下一步强化的期待。
关于期待,班杜拉区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强化)的推测。
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强化),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受到选择。
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
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
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在这里,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一活动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的判断。
换句话说,是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
在班杜拉之前,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注意到结果期待的作用。
罗特曾把人分成“内控型”和“外控型”,塞利格曼认为当人们产生“行为结果不可控制”的结果期待时,会产生“无助感”。
自我效能
有关自我效能理论的最新研究摘要:对自我效能进行综述,讨论自我效能的最新研究关键词:自我效能一、自我效能的提出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
班都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最早出现于他发表的论文《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1习80年在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的授奖大会上,他做了题为《人类行为中自我效能机制》的讲演,进一步丰富了这一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在对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是当传统行为主义陷入危机之后,作为对这种危机的反应并接受新兴的认知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新行为主义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主体因素对人类学习的必要性及其对人性潜能发挥的决定性。
二、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
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一活动。
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但迄今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
白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¹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自我效能水平高者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水平低者则相反。
º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自我效能水平高者敢于面对困难,窗有自信心,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者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
»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¼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效能水平高者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而效能水平低者充满着恐俱和焦虑。
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重要的关系。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一个新的研究主题一、概述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关注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信心和信念。
在过去的研究中,情绪调节被广泛认为是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关于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和信念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提出,旨在填补这一研究空白,深入探讨个体对自己情绪调节能力的认知和信念对其情绪调节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源于Bandura(1977)的自我效能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和信念是影响其行为和动机的关键因素。
在此基础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被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有效地调节情绪的信心和信念。
这种信心和信念不仅影响个体的情绪调节策略选择,还影响其情绪调节的效果,进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和干预策略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情绪调节的过程和机制,也为情绪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介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主题,它涉及到个体对自己在情绪调节方面能力的信念和预期。
简单来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调节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的信念。
这种信念不仅影响个体在面对压力、挫折或困难时的应对方式,还对其心理健康和整体幸福感产生深远影响。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源于社会认知理论,特别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的信念。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特别关注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的能力和信念。
这种信念是个体对自己在情绪管理、情绪表达和情绪恢复等方面能力的评估。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减少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摘要∶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人们对自己在特定情景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班杜拉认为,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结果因素即强化——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可能获得有关信息,产生新的行为。
强化能激发和维持学习的动机以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
班杜拉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间依赖关系后,形成了对下一强化的期待。
“期待”即行为的先行因素,既包括传统的结果期待——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又包括效能期待—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判断。
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确立了合理的学习目标之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关键字:自我效能感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一、自我效能感定义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它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主观感受,而不是能力本身。
是在自我系统中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在我们的动机和情绪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同于自我概念和自尊。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期望与自我效能期望的影响。
结果期望有三种主要的形式:(1)与行为相伴的积极或消极身体反应;(2)与行为相伴的积极或消极社会效应;(3)与行为相伴的积极或消极自我评价。
对于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还有三个方面是必须注意的。
首先,这两种期望相伴着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同类型的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的组合会产生不同的社会心理和情绪效应;其次,我们只能说某个人的自我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高还是低,而不能说有或没有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预期;最后,自我效能期望和结果期望不是人格特质,它们是相对具体的认知或思维过程,仅能在具体的情况下与特定的行为相联系来理解和定义。
二、自我效能研究现状目前,关于自我效能的研究存在两种倾向:特质取向和非特质取向,或将其理解为自我效能的两个维度。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此之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理论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有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据证实了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行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
美国心理学家班德拉在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其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
加拿大心理学家曼尼特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不仅对个体的行为和认知有影响,还对其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不断深入,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在教育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许多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在企业管理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许多企业开始重视如何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管理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其工作动机和工作绩效。
在临床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许多临床心理学家开始重视如何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研究表明,通过心理干预活动,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自我效能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概念,对于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通过实验证据证实了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行为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在应用方面,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企业管理领域和临床心理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和应用,以更好地促进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综述作者:林玉庆来源:本站原创添加日期:09-07-12 19:58:14 点击:2495摘要: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其一般学习论观点的逻辑产物。
本综述主要介绍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界定、形成机制、培养途径、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的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社会学习理论归因理论一、引言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一书中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并在其以后的著作中逐步形成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框架体系。
自我效能感被人们接受以后,广泛的应用在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十多年来,人们围绕着自我效能感这一研究课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并在理论和实践成面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二、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自我效能感是一个正在逐渐成熟的概念。
目前尚无共同认可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
综述已有研究我们可以概括自我效能感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个:1、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A.Bandura,1986)。
2、是个体在面临某一活动任务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Schultz)。
3、是使个体能够有效的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Barfield,1974)。
4、是个体对特定环境作出反应的一种心态(Ashton&Webb,1986)。
5、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影响成绩所持的有效或无效的感觉(C.Midgley)。
6、是个人对自己所从事某种工作所具能力以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张春兴,1991)。
7、是个体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周国韬、戚立夫,1993)。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
体育教学中自我效能感理论作用及提升途径研究一、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 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纳德提出的,用以解释人们在面对某种任务时产生的信心和信念。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它会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和持久性。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会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程的投入和学习态度。
2. 自我效能感对体育学习的影响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与他们在体育课程中的表现密切相关。
拥有较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更有可能坚持克服困难,更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往往会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提升体育教学中的自我效能感1. 建立成功经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往往是通过他们的成功经验来建立和形成的。
教师需要在体育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机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感。
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合适的目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2. 提供模仿和情绪激励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和情绪激励来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模仿是指让学生观看他人的表现,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情绪激励则是通过正面的言语和行为来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支持和信任,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4. 建立支持性教学环境建立一个支持性的教学环境对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在学生面临挑战和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教师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从而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结语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态度和行为,还影响着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和影响力。
教师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和自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环境,从而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理论、情绪调节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等。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来形成对自己能力的评价。
如果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他就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提升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情绪调节理论认为,情绪和情感状态对自我效能感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会提升自我效能感,而负面的情绪和情感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社会学习理论则认为,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积累经验和知识,并且通过社会交往和交流来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相关研究成果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例如教育、心理学、管理学、运动训练等。
在教育领域,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更容易取得好成绩。
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能够降低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在管理学领域,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与团队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领导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领域,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与运动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更高的自我效能感意味着更好的运动表现。
三、应用价值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教育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成绩。
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可以通过提升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管理领域,领导者可以通过提高自己和员工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团队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可以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来提高其运动表现。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与实践应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心感。
它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被认为在个体学习、工作、适应和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自我效能感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广泛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和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在1977年提出。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三个要素所决定的:其中之一就是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决定了个体在面对任务挑战时的动力和恢复力。
一旦个体认为自己具有完成任务的能力,他们更倾向于积极面对、努力奋斗,而不是退缩或放弃。
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个体的学习和表现,还对个体情绪状态和自我意识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研究者对自我效能感的测量工具进行了广泛的开发和验证。
其中最为著名的测量工具是阿尔伯特·班德拉自我效能感量表(Bandura Self-Efficacy Scale),该量表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维度对自我效能感进行测量。
其次,研究者探索了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机制。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形成:个体的成功经验、他人的模仿和反馈、语言和自我对话以及生理和身体感觉。
个体通过这些途径积累了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并从中形成了对任务成功的信念。
此外,研究者还研究了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心理概念的关系。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动机、情绪和问题解决等概念密切相关。
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可以促进个体的积极情绪和健康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在实践中,自我效能感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验证。
在教育领域,研究者发现,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设定具体的目标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此外,将自我效能感纳入教育课程中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自我效能感_文献综述
《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对课堂参与的影响》文献综述一、前言自我效能感理论对于自我控制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阐述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界定、影响、形成因素以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学习领域最新进展,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影响以及对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自身信念的影响。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理论在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相关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缺乏之处,本文力求以新的视角来深入对该理论的探索运用,取得一定的创新与开展。
二、自我效能界定、影响及其形成因素1.自我效能感的界定“自我效能感〞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班杜拉1977年首次提出的。
班杜拉将其界定为为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此外,其他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也有不同的界定,如:“是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一种人格〞、“是个人对自己能否进展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进展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周国涛、戚立夫〕〞等。
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于自我效能感的界定不同,但是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多方面的影响。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
即具有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具有不同的偏好方向,并且对于同一活动,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个体对活动的坚持能力不同。
〔2〕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一般来说,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容易把困难估计的比实际更大,在问题与困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担忧与畏惧,而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那么相反。
〔3〕影响人们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不同的人对新行为的获得类型、获得速度有所不同以及对于习得行为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在活动时情绪较高,表现的较为轻松,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那么相反。
3.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四个方面的经历:〔1〕直接经历。
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教学与管理》!""#年$月!"日自我效能理论最早由班杜拉于!"世纪%"年代后期提出,是其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关于一般学习理论的逻辑产物,并构成了对其一般学习理论观点的理论逻辑的历史方式的实现。
一、自我效能理论基本内容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它不仅与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而且与一个人能否利用自己所占有的知识技能相联系。
自我效能理论迄今还未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如下。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自我效能感形成或改变的因素(&)成败经验。
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替代性经验。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言语劝说。
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
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情绪反应和生理状态。
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情境条件。
不同的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信息是大不一样的。
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适应和控制。
当一个人进入陌生而又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其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强度就会降低。
$’自我效能感的主体作用机制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通过选择、思维、动机和心身反应等中介过程而实现其主体作用机制的。
(&)选择过程。
一般而言,个体选择自以为能有效应付的环境,回避自感无法控制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其行为技能和人格的发展。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
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及其应用【摘要】本文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从概念和理论意义、影响因素、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随后详细介绍了自我效能感在教育领域和工作场所的应用情况。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具有积极影响。
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的主要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启示,为教育和职场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阐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和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应用、教育、工作场所、影响因素、测量方法、总结、展望、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自我效能感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特质,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内完成任务的信心和能力感。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的行为、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也变得愈发深入和广泛。
研究背景方面,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德拉提出,并在1986年被正式提出。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体情绪和自我调节的重要因素。
在教育学领域,自我效能感被视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在管理学领域,自我效能感则被看作是影响员工工作表现和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不同领域内的信心和能力感,促进个体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发展和成长。
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个体行为和心理状态中的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个体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们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来提升自身能力和实现更高水平的表现。
通过研究自我效能感,也可以为教育和工作领域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促进人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摘要对20年来国内外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讨论了自我效能感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研究发展及未来趋势。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一、自我效能感的提出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1977年提出的概念。
他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时发现,过去的理论和研究把主要注意力集中于人们的知识获取或行为的反应类型方面。
结果,支配这些知识和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却被忽视了。
知识、转换性操作及其所组成的技能是完成行为绩效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些人虽然很清楚应该做什么,但在行为表现上却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内部的自我参照因素调节着知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其中,人们如何判断其能力以及这种判断如何影响其动机和行为便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Bandura认为,人们对其能力的判断在其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并由此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
自我效能感(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注意,有许多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研究。
在总结个人(Social 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Bandura于1986年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中,对自我效能感做了进一步的系统论述,使该理论的框架初步形成。
二、自我效能感的理论(一)自我效能感的作用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日常生活中,人们时时处处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怎样行动以及持续多长时间。
一个人对自我效能的判断,部分地决定其对活动和社会环境的选择。
人们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认为超过其能力所及的任务和情境,而承担并执行那些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干的事。
影响人们选择的任何因素都会对个人成长造成影响。
在行动中,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积极的承诺,并促进胜任能力的发展。
其次,效能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
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
当被困难缠绕时,那些对其能力怀疑的人会放松努力,或完全放弃;而具有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
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自我效能感低的人与环境作用时,会过多想到个人不足,并将潜在的困难看得比实际上更严重。
这种思想会产生心理压力,使其将更多注意力转向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而不是如何有效地运用其能力实现目标;有充分自我效能感的人将注意力和努力集中于情境的要求上,并被障碍激发出更大的努力。
(二)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与改变的因素有四个方面的信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
首先,个体行为的结果(成与败)影响最大。
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之。
尤其是在一项行动刚刚开始之时的失败,因其不能反映出努力的不足或不利的环境因素,容易使人归因于自己能力的不足。
但不同的人受影响的程度并不一样。
对于先前已经具备很强自我效能感的人而言,偶然的失败不会影响其对自己能力的判断,他更有可能寻找环境因素、努力不足或策略方面的原因。
这样,失败反而能提高其信念,因为他想到,改进后的策略会带来将来的成功。
其次,人们从观察别人所得到的替代性经验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也很大。
看到与自己相近的人成功能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增加了实现同样目标的信心;但看到与已相近的人失败,尤其是付出很大努力后的失败,则会降低自我效能感,觉得自己成功的希望也不大。
另外,当一个人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缺乏现实的判断依据或知识时,这种间接经验的影响力最大。
第三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信息源是他人的评价、劝说及自我规劝。
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告对形成自我效能感效果不大。
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效果最大。
第四种影响源是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
比如,紧张、焦虑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这四种信息常常综合起作用。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信息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改变,是因人而异的。
(三)自我效能感的特征维度自我效能感的变化表现在三个维度上。
其一是水平,人们在这一维度上的差别导致不同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其二是强度,弱的自我效能感容易受不相符的经验影响而被否定,强的自我效能感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导致自我怀疑,而是相信自已有能力取得最后的胜利,从而面对重重困难仍不放弃努力。
其三是在广度,有的人只在很狭窄的领域内判断他们自己是有效能的,另一些人则在很广泛的活动及情境中都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三、自我效能感研究的现状(一)对一般自我效能感与领域相关自我效能感的对比研究Bandura认为,由于不同活动领域之间的差异性,所需要的能力、技能也千差万别。
一个人在不同的领域中,其自我效能感是不同的。
因此,并不存在一般的自我效能感。
任何时候讨论自我效能感,都是指与特定领域相联系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一些学者并不同意这一观点,他们希望找到不依领域为转移的一般自我效能感。
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到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实际上正是一个人的自尊水平,而且对绩效的预测力并不显著。
(二)自我效能感与其它理论关系的研究1.与成就动机理论的关系成就动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所不在,也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概念之一。
因此,自我效能感一经提出,心理学家便开始关注它们之间的联系。
但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
一些持传统成就动机理论的学者将自我效能感作为成就动机中的一个积极成分,甚至提出用自我效能感取代成就动机作为人的行为的解释因素。
一些持现代成就目标理论的学者倾向于将自我效能感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与成就目标交互作用,从而产生与成就相关联的行为结果。
与上述结论相反,另一些学者认为,自我效能感虽在经验上与成就动机相联系,但两者有着清晰的区别。
他们认为,自我效能感和成就动机一起作为成就目标的前因,间接地对成就行为产生影响。
比如Elliot在研究中将成就目标分成三种定向:掌握性目标(Mastery goal)、成就趋近目标(Performance-approach goal)与成就回避目标(Performance-avoidance goal)。
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前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成就回避目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所以,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成就目标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2.与目标设置理论的关系Locke认为目标是行为最直接的动力。
困难的目标比中等的和容易的目标导致更高的绩效。
自我效能感与目标设置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高的自我效能感提高目标设定水平,强化目标承诺,从而提高绩效。
另外,目标设置也对自我效能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没有事先设置的目标作为衡量绩效的标准,人们很难判断自己做得怎样,以及自己的能力如何。
当前的中心目标在这一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过,另一些学者发现,情绪因素对目标设置有显著影响。
Cervone将正常被试置于消极、积极和平静三种情绪状态下,以探求自我效能感和操作目标设置的变化。
结果发现,自我效能感并未受到情绪因素的显著影响,但处于消极心境下的被试却提高了自己的目标设置水平。
因此,情绪因素有可能是存在于自我效能感与目标设置之间的一个的干预变量。
3.与动机归因理论的关系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人们的归因模式。
在寻求困难问题解决之策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低自我效能者则易归为能力不足。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比如,将低绩效归因于个人局限性会损害其自我效能感。
4.与能力观之间的关系根据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先前的绩效水平会对其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但不同的人所受的影响并不一样。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介性的加工在起作用,其中人们对能力本质所持有的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
有的人倾向于能力增长观(increment oriented),相信能力是可变的,可控制的;另一些人则倾向于能力实体观(entity oriented),相信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不可控制的特质。
前者更多是追求学习目标,以便更快更好地掌握所需的技能,失败对他们来说,是努力不够或策略运用有偏的指示器,从而提高他们行为的动机和效果;后者更多是追求成绩目标,结果是对自己能力的验证。
由此可以推论,在低绩效的情况下,增长观定向的人,其自我效能感不会出现明显的降低;而能力实体定向的人,其自我效能则会明显下降。
Winter的研究也证实,持能力增长观的人,其自我效能感显著地高于持能力固定观的人。
但对绩效的影响方面,受到任务复杂性的影响:在简单任务中,追求成就目标的人成绩更好;在复杂任务作业中,则是追求学习目标的人成绩较佳。
因此,能力观在绩效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作用,以及能力观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自我效能感理论在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由于自我效能感在人类自我调节中的中心地位,其在各应用性领域的研究也得到了普遍重视。
以下举几个主要方面加以说明。
1.教育领域在该领域内的主要研究集中于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对教学水平和学习成绩的影响方面。
研究普遍证实,教学效能感高的老师,其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教学效能感低的老师。
另外,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行为及成就有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对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较强,并对其目标定向及学习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
进一步研究发现,学生学习自我调节效能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成绩影响较大,而对数学的影响较少。
2.职业与组织领域该领域内的研究很多,自我效能感已证明是预测绩效的最佳指标之一。
高的自我效能感会促进绩效的提高,低的自我效能感则影响绩效的增长。
高的自我效能感促使一个人去尝试高挑战的工作,设置较高水平的目标,并表现出较强的目标承诺(Goal commitment),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同时,一个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生活的自我控制感强。
另外,管理者的领导自我效能感对组织绩效亦有明显的影响。
3.身心健康领域Bandura认为,自我效能感在两个水平上影响人类健康。
在较为基础的水平上,人们对自己处理应激能力的信念会影响到其身心调节系统。
社会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应激反应是控制威胁或超负荷环境压力的自我效能感低下的结果。
如果人们相信其能够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应激源,他们便不会为其所困;反之,便会受其困扰,并损害到生理机能的水平。
自我效能感影响健康的第二个水平表现在人们对个人健康习惯及生理老化的直接控制上。
这种自我调节的效能感影响到其动机和行为,从而决定着他们是否改变不良习惯,维持良好习惯,以及做到多好的程度,并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尽快从挫折中恢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