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讲解:显微镜的使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微镜的使用
知识精讲
1.取镜安放
(1)打开镜箱,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取出显微镜。

(2)将显微镜轻轻放在实验台前方稍偏左的位置,便于用左眼观察物像,右眼看着画图。

让镜筒向前,镜臂向自己,安装目镜和物镜(分别安装在镜筒和转换器上)。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选一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般使用最大的光圈)。

(3)左眼注视目镜(右眼也需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当光线强时,选用平面镜对着光源,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对着光源。

3.放置玻片标本
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4.调节与观察
(1)低倍镜观察
①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距离玻片标本2~3 mm)为止。

②左眼注视目镜内,双手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视野中出现物像为止。

③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若看不到物像,重复第2、3两个步骤。

(2)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玻片,在低倍镜下将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注意: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5.收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然后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放,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处。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考点分析
显微镜的操作是生物学研究最基本的技能之一,所以经常作为必考知识点,主要考查对物像位置的判断及低倍镜与高倍镜的转换。

名师点睛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可能会有污物。

污物一般会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

判断污物位置,首先转动目镜,若污物不动,则污物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物移动,则污物在玻片上;若不动,则污物在物镜上。

2.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然后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由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范围变小,亮度变暗。

3.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放大后的倒像,即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

因此在移动装片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偏向哪移向哪,即要观察的目标在哪个方向,就要向哪个方向移动。

比如要把左上方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左上方移动装片。

易错易误点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

典型例题
1.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下图A、B、C、D,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解析:放大倍数最大的视野最暗。

而A、B、C、D中放大倍数最大的为C,因为C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

答案:C
2.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解析:使用显微镜必须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换高倍镜时,因视野范围变小,视野变暗,所以要将观察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增加进光量。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