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导游词(沿途+景点)

合集下载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

河南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大家好,我是这班车的导游,我叫,大家可以叫我*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游玩,龙门石窟建于公元493~920xx年,批准时间为20xx年11月,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南北长大约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龙门石窟大家都知道,我国有四大石刻艺术宝库。

它们分别为甘肃敦煌得莫高窟,山西大同得云冈石窟甘肃天水得麦积山石窟,而另一个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去参观得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处,行车约40分钟,那里不仅是著名得历史名胜,而且是自然风光很迷人得地方。

整个龙门石窟由两山组成,一山为香山,因古代得时候,山上长有一种含香味得植物而得名。

唐代著名大诗人白居易就长眠与此,白居易晚年在洛阳居住了20xx年之久,名号为香山居士,逝世之后就葬在这座山得山脚下。

另一座为西山,也是我们今天参观得主要景点。

大多得造像,洞窟,刻碑,都是建在西山上得。

相传两山本为一座山,大禹治水时,嫌其阻水淹田,就用一把大斧子把它劈成了两半,于是就成了两座山,两座山远远望去,就好像一个天然得门阙,中间又有一条伊河自南向北流过,故称伊阙。

可谓两山对峙,伊水中流。

龙门山色,自古就被喻为洛阳八大景之首,是洛阳地区最好得风景区。

自唐代以来,皇帝被喻为真龙天子,凡是与皇帝有关得东西统统用龙来命名。

比如皇帝穿得衣服叫龙袍,皇帝住得地方叫龙庭等等。

那么,位于皇宫龙庭南面得门,就得名龙门。

我们常常说一句话:“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看景点也是如此,不管多著名得景点,如果你不了解它,不懂得它得背景,历史,意义,你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没什么好看得,仅仅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但是如果你掌握这些情况以后,你就会觉得你所看得东西是非常有价值得,是值得一看得,所以,在看龙门前,我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个龙门石窟龙门石窟。

沿途介绍洛阳各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沿途介绍洛阳各景点的导游词范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省洛阳市的这次旅游团。

我是贵公司的导游小张,本次旅游将带领大家游览洛阳市的各大景点,希望大家能够在我带领下,感受到洛阳独特的人文与自然之美。

第一站,我们来到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

石窟建于493年,南北朝时期的北魏。

据传建筑过程曾出现人民艰苦,大将徐福亲自进行劳作,才得以建成令人叹为观止的石窟。

石窟里面分为大小五个窟龛,收录了大量汉、魏、唐等时代的佛教艺术作品。

尤其是《十三佛》和《万佛洞》是石窟的镇窟之宝。

这里融汇了寺庙、黄河文化、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是一个集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景点。

第二站,我们来到的是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西南12公里处。

这里有“先佛国度”的美誉,是我国佛教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是外国友好人士了解中国佛教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这里是中国佛教祖庭之一,白马寺塔是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史上的重要遗址之一,其还有着七千多年最古老人类活动遗址——红山文化遗址,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第三站,我们来到的是国家4A级风景区——洛阳龙门绿化生态旅游区。

这是一个集绿化、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生态旅游区。

这里山清水秀,小桥流水,景色美不胜收。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奇花异草,尤其是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叫座江南水乡的小乌龟和凤尾鱼。

还有各种小动物和各种珍稀鸟类,让您可以在自然的环境下,尽享阳光和风景。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的是36个洛阳景点之一——洛阳博物馆。

这里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博物馆之一,馆内有近4000件文物,主要陈列是先秦、汉至唐代的文物、雕塑和壁画。

馆内的文物保存极好,是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每一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美景,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旅游中尽情享受这些美景,感受洛阳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

谢谢大家!。

龙门石窟导游词30字

龙门石窟导游词30字

龙门石窟导游词30字作文一:《龙门石窟导游词》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龙门石窟玩呀。

龙门石窟可厉害了,它在河南洛阳的南郊呢。

从北魏的时候就开始开凿啦,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咯。

那里有好多好多的佛像,大的小的都有,最大的佛像有十七米多高呢,就像好几层楼那么高,最小的佛像才两厘米,跟我们的指甲盖差不多大。

这些佛像雕刻得可精美啦,每一个都不一样,有的在笑,有的很严肃,还有的好像在思考问题。

沿着伊水两岸的山壁上,密密麻麻全是石窟和佛像,南北加起来有一公里长呢,就像一个超级大的佛像博物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作文二:《龙门石窟导游词》嘿,小伙伴们!欢迎来到龙门石窟呀。

你们看,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中间伊水缓缓流过,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天然的大门,以前这里叫“伊阙” 呢。

龙门石窟的佛像都是在山崖上凿出来的哦,从北魏孝文帝那时候开始,经过了好多朝代,大家都来这里凿佛像,一凿就是四百多年呀。

这里一共有两万多窟龛,十万多尊佛像,还有好多碑刻题记。

其中“龙门二十品” 的书法可棒啦,是魏碑的精华呢。

我们在这里走一走,看一看,就好像能看到古代的工匠们在辛辛苦苦地凿佛像,他们可真厉害呀,能做出这么多好看又精致的佛像来。

作文三:《龙门石窟导游词》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到了龙门石窟哟。

这里的石窟可多啦,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伊水两岸的山上。

走进景区,就像走进了一个佛像的世界。

这些佛像有的坐在莲花宝座上,特别安详;有的站着,好像在守护着什么;还有的拿着各种法器,看起来很威风呢。

据说呀,最大的卢舍那大佛是仿照武则天的样子雕刻的,她的脸上带着微笑,看起来很亲切。

我们在这里参观的时候,要轻轻地走,不要大声喧哗,也不要去摸佛像哦,要好好保护这些珍贵的文物呀。

作文四:《龙门石窟导游词》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导游。

今天我们要去的龙门石窟可有名啦。

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呢。

这里的石窟是从北魏的时候就开始建造的,经过了那么多年,还保存得这么好,真是不容易呀。

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篇1】大家好,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张__,大家也可以叫我:小张。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参加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的活动。

洛阳龙门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还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据统计,现存大小窟龛两千多个,佛塔七十余座,造像十万多尊,碑刻题记两千八百多块。

龙门石窟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两千六百多种,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

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所以请不要在这美丽的地方留下垃圾!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

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

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龙门石窟地处中原,是外来佛的教艺术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土壤之中的丰硕成果,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完整体系的集中表现。

因此,龙门石窟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有自己特殊的历史地位。

好了,今天的;洛阳龙门石窟一日游结束了,明天我们将要旅游的地方更美。

明天见!龙门石窟导游词通用【篇2】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河南观光游览!我叫__X。

是河南旅游集团的一名导游员,大家叫我小伟或者小耿就好,我代表我们河南旅游集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我身旁的是我们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能,我们的安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俩个都很荣幸也很乐意的为大家服务,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是什么建议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尽心尽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预祝各位河南旅游愉快,万事如意!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南湾风景区给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业可以是说是百年修得同车行吧!相聚就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简称“豫”,素有“中原”。

河南龙门石窟的导游词3篇

河南龙门石窟的导游词3篇

河南龙门石窟的导游词3篇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龙门石窟的导游词范文1: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巩宇翔导游,欢迎大家来到我们XXXX旅行社,祝大家今天玩得开心。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龙门峡谷东西两岸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阙”,多称为“龙门”。

这里地处交通要塞,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南北长约一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塔50余座,佛像9700余尊。

其中以宾阳中洞、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20xx年)的代表性作品。

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0xx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

洞内有11尊大佛像。

主像释迦牟尼像,面部清秀,神情自然,堪称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

洞中还有雕刻着菩萨,栩栩如生。

窟顶飞天仙子刻画的也十分传神。

介绍完宾阳中洞,我们接着浏览奉先寺,这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

长宽各30余米,奉先寺的不平凡在于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雕像。

卢舍雕像总高17.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这尊雕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稍低,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

听我介绍完,大家一定很想去参观吧!好,我这就带大家去。

不过,要能乱扔垃圾、不能随地吐痰,不要损坏这里的公共财物,还要注意安全啊!今天,大家玩的高兴吗?欢迎大家下次再来。

河南龙门石窟的导游词范文2:游客朋友们,我们现在要参观的是洛阳龙门石窟,你知道它为什么叫“龙门”吗?这要从地形说起,这里的地形为三山夹一水,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因为宫城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隋炀帝时改称“龙门”。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大约493年),经历了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和北宋等朝代,断续雕刻达400余件,现有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块,佛塔80座,造像10万尊,内容除佛像外,涉及建筑、服饰、音乐、书法等,如同包罗万象的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20xx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通用9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通用9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通用9篇)作为一名具备丰富知识的导游,时常要开展导游词准备工作,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

那么导游词应该怎么写才更有条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通用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篇1各位旅客:大家好,我是实验二校四年级二班的赵程锐,大家可以叫我赵导,很高兴能跟大家来旅游河南省洛阳市。

一进门,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池子,它叫“禹王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来纪念大禹的。

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药王洞,是为了纪念药王李时珍修建的。

接着,大家可以看到两幅画,一幅叫《皇帝礼佛图》,另一幅叫《太后礼佛图》,现在在纽约的艺术博物馆。

还有一个洞,里面有一个大佛,它仅耳朵就有2米多高,它的旁边是文殊菩萨,再旁边就是四大天王了。

各位游客,对龙门石窟的参观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再见!龙门石窟导游词简短篇2游客们:你们好,我是这次龙门石窟的导游,龙门石窟已经被列为了《世界遗产名录》,它建筑在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至今已有了1500余年的历史,现在我就带领大家去观赏吧。

龙门石窟的雕刻,精彩绝伦,而且石质坚硬、结构紧密,和其他的石头相对比,它更可以保存许久也不会被破坏。

可是,最近去龙门石窟参观的游客们都随地乱扔果皮、饼干包装等等一些生活垃圾,讲到这一点,我希望你们要保护龙门石窟的环境卫生。

龙门石窟的佛像更是犹如星星般多,你们看这些佛像已经超过了1500余尊,形态名异,最大的是丰先寺的卢舍那佛像。

龙门石窟的墙壁上有七个洞型大窟,它们代表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等,真是各有各的风范。

游客们,你们说是吗?龙门石窟跟长城一样,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出来的。

那些雕刻师担任着给那些神佛和帝王造像的重要任务,那佛像的表情又是那么的栩栩如生,有喜悦、慈祥、威严、苦痛、严肃,各式各样的表情。

它就是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奇特博物馆一样!龙门石窟是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那时,他还是没有忘记把佛教的发展中心移到洛阳中,立刻招集各地的能工巧匠,做成这气魄雄伟的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及景点讲解词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仅供参考。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今天就让我给大家当一次导游,我姓王,可以叫我小王导游,下面让我给大家说一说龙门石窟的美景吧!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以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一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

14米,最小仅有2厘米。

大家都累了吧!到我这边的椅子上座下歇会,我给大家讲一个龙门的传说吧!相传远古时期,洛阳南面有一片烟波浩淼的湖水,周围青山苍翠,芳草萋萋,人们在山上放牧,在湖里打鱼,过着平静的。

村里有个勤劳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听到从地下传出“开不开”的声音,回到家便把这件事告诉母亲。

母亲想了想便告诉她,如过在听到就回答“开”谁知一声末了,山崩地裂,龙门山立刻从中间裂开,汹涌的湖水从中倾出,奔腾咆哮地流过洛阳城,一泻千流向东海,水流之后无数清泉从山崖石中迸出,为芳池泻为飞瀑。

两山的崖壁上出现无数蜂窝似的窟窿,窟窿内影影绰绰全是石像,有的眉清。

有的轮廓不清,千姿百态蔚为奇观,从此龙门石窟便名扬天下了。

游客们,湖的那边有很多景观比如白园、白居易、武则天、万佛洞,莲花洞等景观。

谢谢大家!今天游龙门石窟结束了好好休息,明天还有更精彩的,再见!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篇二】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我们要去的地方是龙门石窟。

很高兴为大家讲解龙门石窟。

现在呢,我们已经踏上旅途,行驶在郑少高速上,途经新密、登封和伊川就会到达咱们今天的目地地——龙门石窟了。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通用15篇)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能够利用到解说词的场合越来越多,解说词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你写解说词时总是没有新意?下面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导游解说词 1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我是带你去参观洛阳龙门石窟的导游。

请叫我焦导。

现在我们在去龙门石窟的路上。

龙门石窟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我会给你看它的真实外观。

龙门石窟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坐落在龙门山的熊耳山上,那里有许多巨大的碎石,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这么多佛像。

龙门石窟现在有2345个石窟,10多万尊佛像,3600多处铭文,甚至60多座宝塔,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珍品之一。

龙门石窟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吉祥,文人墨客云集的地方,在雕塑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

但是现在,很多佛像的正面都被损坏了,请爱护文物,不要往护栏里钻。

龙门石窟介绍2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个美丽的古都——洛阳观光。

我叫李惟七。

你可以叫我李导。

这次,我将带你参观龙门石窟,这是一个世界遗产。

看,这是龙门石窟!我们的石窟位于两座山之间的悬崖上。

东面是香山,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葬地。

右边是龙门山,中间的河是沂河!正是因为这个地理位置,两座山相对而望,所以龙门石窟也被称为“一阙”。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

虽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经过后人的修复,依然保存完好。

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龙门石窟南北长1公里,佛像97000多尊,石窟1300多个。

3600多处铭文和铭文。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山石窟的脚下。

前面的洞穴叫万佛洞,两侧洞壁密密麻麻排列着无数小佛像。

叫万佛洞,真的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只有两厘米高。

虽然小,但都是精雕细琢,排列有序。

虽然有很多,但是排列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是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

洛阳龙门石窟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洛阳龙门石窟,这里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瑰宝,是一座开凿在山岩上的伟大史诗,每一尊佛像、每一个洞窟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信仰,宛如一部无言却震撼人心的史书,向我们展示着北魏至唐期间佛教文化的辉煌与沧桑。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

石窟始凿于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我们首先来到西山石窟。

西山石窟是龙门石窟的精华所在,这里有大大小小的洞窟像蜂窝一样密布在峭壁上。

其中最著名的洞窟之一是奉先寺。

奉先寺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

走进奉先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17.14米的卢舍那大佛。

大佛面如满月,眉如新月,双目宁静慈祥,嘴角微微上翘,似笑非笑,那神秘而端庄的微笑被人们誉为“东方蒙娜丽莎”。

卢舍那大佛据说是按照武则天的容貌雕刻而成,她端坐在莲花宝座上,身披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洁流畅,展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的气质。

在大佛两侧分别是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雕像,它们的姿态各异,神情生动。

弟子迦叶严谨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们头戴宝冠,身披璎珞,体态婀娜;天王身披铠甲,威风凛凛;力士肌肉隆起,怒目圆睁,这些雕像与卢舍那大佛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佛教艺术画卷。

沿着西山继续前行,我们可以看到宾阳中洞。

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的洞窟之一。

洞窟内的主佛释迦牟尼面容清瘦,秀眉高挑,嘴角含笑,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洞内的顶部雕刻着精美的莲花藻井,周围环绕着飞天。

这些飞天身姿轻盈,彩带飘扬,仿佛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洞壁两侧还刻有精美的佛传故事图,这些浮雕刀法细腻,构图严谨,生动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佛的过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除了这些大型洞窟,西山石窟还有许多小的洞窟,每个洞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有的洞窟内佛像小巧玲珑,却不失精致;有的洞窟内壁画色彩斑斓,保存完好。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六篇)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六篇)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

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

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

《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讲解就到此结束。

现在给各位留一点时间照相。

待一会儿我们将车开过龙门桥,跨过伊河,到河对岸观赏龙门西山兰貌。

谢谢各位!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二)大家好!我叫冰冰,是开心旅游团的一名导游,欢迎大家的到来。

大家都知道“洛阳牡丹甲天下”,实际上洛阳还有一处人人都知道,家家都晓得的地方,那就是洛阳的龙门石窟!今天,我就来带领大家去龙门石窟看一看,但愿我的讲解,能让大家满意。

游客们,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就是龙门石窟了。

大家请看:中间的就是主像卢舍,像高17。

____米,规模之大居龙门石窟所有造像之首。

请大家看,右边那里有____个佛像,左边也有____个佛像,这些佛像都没有卢舍高大。

大家有谁知道龙门石窟开凿于哪一年呢?没人知道呀!呵呵,龙门石窟于魏太和十二年(488)开凿古阳洞开始的。

大家现在一定想更近距离地欣赏她的雄伟和神奇吧?好,给大家留两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们两个小时后在此集合。

请大家注意:不要攀爬佛像! 不要乱扔垃圾! 更不要乱涂乱画!请大家注意安全!两个小时后在再见。

今天的旅行结束了,朋友们,再见。

关于龙门石窟导游词(三)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

关于龙门石窟的精选导游词(精选26篇)

关于龙门石窟的精选导游词(精选26篇)

关于龙门石窟的精选导游词(精选26篇)关于龙门石窟的精选篇1大家好,我是开心旅行社的导演汪若曦。

今天我带大家一起去龙门石窟游览。

在游览时,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

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的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门阀,所以古称“伊灍”。

龙门石窟里有成千上万尊佛像,它们各个姿态不一,精美别致。

关于龙门石窟,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了洛阳北面得邙山。

向远眺望,看见了伊灍,就高兴地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不久,隋炀帝就砸洛阳建起了东都城。

因为皇宫的正门正对伊灍,所以人们称伊灍为龙门。

雕琢龙门石窟,断断续续搭400 年之久。

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2345 个,佛塔70 余座。

龙门石窟又称古碑林,共有碑刻题记2860 多块。

龙门石窟全山造像 11 万余尊,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通高 17.4 米,头高 4 米,耳长 1.9 米 ;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 2 厘米高,被人们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奇特的地方数也数不清,下面就开始游览。

在游览龙门石窟时要注意:1. 不能用手去触碰雕像。

2. 要讲文明,不说脏话。

3. 轻声说话不打扰他人。

要在外国人面前展示中国人的文明风采。

关于龙门石窟的精选导游词篇2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光临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

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龙门石窟参观的时间大约是两个小时。

在景区里,我们每分钟可以看到1000余尊大大小小的佛像。

据1962年龙门文物保护所统计,现存窟龛2100多个,大小造像10万余尊,佛塔40余座,造像题记碑文约2870块。

龙门石窟造像,既是历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家无穷智慧和血汗的结晶,又是外来文化和我国文化结合而成的一朵奇葩。

龙门石窟像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发展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

优秀的导游词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门石窟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门石窟导游词1龙门石窟象一个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大博物馆,为我国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医药等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好了,各位朋友,我们已来到了龙门石窟,现在请大家下车,跟我走,去参观石窟。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镌满佛龛造像,这些龛像多有造像题记,记录了当时的造像者的姓名、年月及早像缘由。

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及雕刻艺术的最珍贵资料。

在金石碑刻艺术中负有盛名的《龙门二十品》中,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结体用笔在隶、楷之间,是隶书向楷书过渡中一种比较成熟的独特字体。

《龙门二十品》可以说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所以千百年来为书法家所称道。

由于时间关系,龙门石窟(西山)主要洞窟的讲解就到此结束。

现在给各位留一点时间照相。

待一会儿我们将车开过龙门桥,跨过伊河,到河对岸观赏龙门西山兰貌。

谢谢各位!龙门石窟导游词2朋友们,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三座洞窟合成为宾三洞。

它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统一规划、有计划开凿的,因并排布局而得名。

“宾阳”来源于《尧典》中的“寅宾日出”意为迎接初升的太阳。

可能有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南北二洞和中间的主窟风格迥异,截然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呀,在开凿的过程中北魏宫廷突然发生了内乱,打断了宾阳洞的雕刻工作,所以,北魏皇室经营的大型洞窟——宾阳三洞,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中洞,而南北两洞则由以后的隋唐两朝完成。

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间最长,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

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

主尊为现在世佛释迦牟尼,在它左边是过去世燃灯佛,右边是未来世佛弥勒佛。

龙门石窟导游词范文3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范文3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范文3篇龙门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龙门石窟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篇一:龙门石窟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很荣幸能为大家做导游!我们今天游览的景区是龙门石窟。

我想,您也许游览过风景秀丽的颐和园,观赏过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可今天游览的龙门石窟,会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龙门石窟始建于498年,也就是北魏时期,虽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经过后人的修整,至今仍保存得很完整,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请各位在遵守规则、保持清洁的前提下细细观赏。

现在,我们已来到西山石窟脚下,前方的洞穴叫万佛洞,两旁洞壁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无数个小佛,说它是万佛洞,可真是名副其实。

这些小佛大的有三四厘米高,小的却只有两厘米高,别看它们个头小,却都雕刻精细,排列整齐,虽然数目很多,但却排列得井然有序。

这些精美的艺术品,都是古代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

大家一定要慢慢地欣赏,细细地品味。

接下来,我们就到了龙门石窟最有代表性的地方——奉先寺,这里有九尊佛像,中间一尊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他的雕工极为精湛,大佛坐姿端正,面容慈祥,双耳垂肩,就连衣服的褶皱,皮肤的纹理都雕刻得清晰可见。

其他八尊佛像也都身材高大,形态各异。

总体看来,奉先寺洞穴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再加上周围淡淡的薄雾,更是显得神秘莫测,真不愧是神来之笔呀!龙门石窟有佛像十万余尊,佛洞两千多个,我们已经欣赏完了。

再回头看一看这美丽的景观吧,是否还有些依依不舍呢?篇二:龙门石窟导游词亲爱的游客们: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道参观龙门石窟,我感到很高兴。

这里就是位于中原地带的“九朝之都”———洛阳。

而龙门石窟在距洛阳南十二公里之处,是世界上著名的石刻艺术之一。

现在从我们眼前流过的是奔腾的伊水。

桥上有陈毅同志亲笔所题的刚劲有力的“龙门”两字,它标志着龙门已回到了勤劳勇敢的人民手中。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

龙门石窟导游词15篇龙门石窟导游词1大家好,我是炫光旅行社的程导,今天我们要去龙门石窟。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的洛阳市,洛阳是中外闻名的古城。

龙门石窟,在洛阳市南邻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从北魏太和十九年开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他和郭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共同组成了我国著名的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所谓石窟就是在石壁山崖上开凿的洞,或是天然形成的洞,用来藏身或藏食物。

龙门石窟的雕刻,有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形象条件,伊水两岸的山崖都属于古生代寒武纪和奥陶纪的石灰岩层,其石质坚硬,结构紧密,不易风化和大面积脱裂。

好,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

龙门石窟导游词2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洛阳,我是这次洛阳之行的李导,接下来就让我带领大家到龙门石窟游玩!大家看到那座大山了吗?那就是龙门石窟,它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想必大家都会想起咱们中国唯一一位女皇武则天吧!大家过完桥就能看到大佛了!来吧!大家看那一座大佛,她就是武则天出二十斤胭脂钱,按照武则天的样子刻画的!大家猜一下这尊大佛有多高?对,她有17米高,她的耳朵就有1.8米高,那谁知道这里有多少个窟龛吗?这里有窟龛!下面我们来到的地方就是万佛洞,这个洞窟有一万多尊小佛像,这些小佛像高只有4厘米,但洞窟中的大佛像的头被外国人盗走了,非常可惜!龙门石窟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人们常常在山上放羊,在湖里打鱼,生活十分平静。

村里有几个孩子们在放羊时常常听见几声奇怪的声音“开不开”,于是,其中一个孩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对他说:“要是再听到的话就说开”。

第二天,孩子按妈妈说的话回答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山就摇起来,龙门山一下子就从中间裂开了,我们的龙门石窟就是这样来的。

关于石窟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问我,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我们五点钟原地集合,我们不见不散!龙门石窟导游词3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龙门石窟风景区。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8篇)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精选8篇)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篇1洞口南侧的菩萨像身高85厘米,形像婀娜多姿,体态轻盈,身体很美,多一分肥,少一分瘦,增一分长,减一分短,以肚脐为中心,上身和下身的比例呈黄金分割,身材很美,体态也很美,歪着头,扭着腰,扭腰送胯之间呈S曲线,就把一个女性窕柔美的形象给表露了出来,一手提溜着净瓶,一拿拂尘,举手投足之间就表现出了大家风范,让我们能够看出她是生活在一个非常好的大家庭里面,生活在一个国泰民安的环境之下,才会气宇不凡,每一个人所呈现的姿态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的。

穿的衣服也非常美,里三层外三层,层层叠叠,但丝毫不给人以很雍肿的感觉,勾勒了她曼妙的身姿,反映了当时纺织业的兴盛,薄如蝉翼。

最可惜的是她的眼睛在清朝末年的时候遭到了破坏,我们常形容一个女孩子的眼睛目若秋水,脉脉含情,顾盼生姿,回光流转,眼睛一定要非常的灵活,眼睛灵不灵活是会反映到心理的,但是眼睛已经找不到了,被称为东方的维纳斯。

一件好的艺术品让人惊奇,不如让人喜欢,让人喜欢不如让人觉得有点缺憾,而我们这尊观世音让人越看越美,越看越让人喜欢。

平时的观音都是非常严肃的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但我们所看到的却是给我们呈现出来这样一种感觉,很随意,随惬意,如沐春风。

梅兰芳老先生就是在看了这尊菩萨像的姿态之后回去塑造了洛神女这一角色。

道路是在雍正年间修筑的,是浇筑上去的,起到坚固石板的作用,首先开一个槽,然后把铁水浇铸到里面。

上面的水泥是清朝末年从德国进口过来的。

介绍龙门石窟导游词篇2万佛洞,这个洞最适合从下往上讲。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万佛洞,这个洞有非常完整的内外室结构,首先我们看内室的主佛先从佛的宝座开始看。

这个叫做双层莲花束腰须弥座,宝座其实是双层的,中间有四个力士向上承托着宝座,雕刻的线条非常的精致,给我们透露出来莲花宝座很重,压在力士身上,力士是吡牙咧嘴,面目狰狞,肌肉突起,仿佛要使劲自己全身的力气把这个宝座托起,然后将佛托向西方极乐世界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何或何导。

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拥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精湛,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

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

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

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接下来,我把咱们今天的行程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已经踏上旅途,行驶在郑少高速,途径新密、登封和伊川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13公里的伊河两岸,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形若门阙,故称“伊阙”。

后隋炀帝迁都洛阳,因都城的城门正对此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后称“龙门”延续至今。

龙门石窟自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凿,历400余年的雕刻,现存窟龛2300多个,佛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达2800余块,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既然大家来到洛阳旅游,就要对洛阳有所了解。

接下来我就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洛阳吧。

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伊洛盆地北缘,因位于洛水之阳而得名“洛阳”。

根据历年的考古发掘和大量翔实的历史文献验证,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是八大古都中建都年代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天下古都。

由于洛阳长期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中心,所以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因此,著名历史学家司马光说: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这就是说洛阳是中国历史的缩影,如果您想了解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有必要来洛阳一看了。

而最能代表洛阳的就是洛阳“四宝”了。

这第一宝就是洛阳牡丹。

“洛阳牡丹甲天下”,牡丹由于其花色花型雍容华贵,被世人称为“花中之王”。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是对当时赏花盛景的真实写照。

现在每年的4月15日至25日都会举办洛阳牡丹花会,届时中外游人云集洛阳,花海人潮,热闹非凡,希望大家到时候再游洛阳。

这第二宝就是当时曾贵为国礼的唐三彩了!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诞生于唐代的这种工艺品,现在已经销往海外,其中黑色的将军马还被英伦友人赞颂为“伦敦黑,黑宝石”。

由水火土所凝结的这件器物正可称得上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这第三宝就是洛阳水席宴。

其名称的由来,一是紧扣水席汤水多的特点,二是指似水流云的上菜顺序,即上一道,吃一道,撤一道。

其特点是突出酸辣,富含汤水,滑爽利口,食而不腻。

洛阳水席宴共24道菜,8道凉菜,16道热菜。

那第四宝是什么呢?大家有人知道吗?恩,那位游客说得很对,这第四宝就是咱们马上就要参观的龙门石窟。

至于为什么把它称为洛阳第四宝,游览完后,大家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已经到了景区的停车场。

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12345,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12345654321。

好了,朋友们,现在就请您关好门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起去领略龙门石窟的魅力吧!
朋友们,“龙门山色”自古为洛阳八景之首,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过“洛都四郊,山水之盛,龙门首焉”的佳句来称赞龙门,可见龙门美景之盛。

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一同去参观这座宝库。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龙门石窟西山北端的第一个洞窟——潜溪寺。

由于在石缝中有一条小溪流过,所以得名潜溪寺。

主像阿弥陀佛,表情文雅文静,两侧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丰满敦厚,这三尊佛被合称为“西方三圣”。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宾阳三洞,其中中洞最为宏伟。

这三座洞窟开凿的时间最长,历时长达24年还未完工,用工多达80多万。

宾阳中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开凿。

主佛为现世佛释迦牟尼,在他左边是过去佛燃灯佛,右边是未来佛弥勒佛。

其中在洞中有两幅伤口可谓精美绝伦,就是在洞口内壁两侧,原各有一幅大型浮雕《皇帝礼佛图》和《皇后礼佛图》,展现了当时宫廷佛事活动的盛大场面。

可惜这两处浮雕在20世纪30年代被盗走,先分别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堪萨斯州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再往前走,我们看到的就是万佛洞,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在洞内窟壁上雕刻有一万五千尊四厘米的小佛像而得名。

窟顶的飞天翩翩起舞,与墙下的六位伎乐人上下呼应,营造了一种西天极乐世界歌舞升平,万人成佛的场景。

再窟门外的墙壁上刻有一观音塑像,它面部丰润,左手持净瓶,右臂持佛尘,搭于右肩,整个塑像显得含蓄、端庄。

这是唐代雕刻的最美也是最早的观音塑像。

好了,朋友们,大家请抬头向上看,我们可以看到在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莲花,此洞就是莲花洞。

主尊释迦牟尼正为他的两个弟子迦叶和阿难讲经授法,在莲花洞中还有一大奇迹就是在洞窟的南壁上雕有仅二厘米的小佛像。

这些小佛像个个五官清晰,栩栩如生。

大家请随我继续参观,现在我们来到了龙门石窟中最为磅礴,艺术最为精美的洞窟——奉先寺,也是龙门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佛龛,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等九尊大佛。

而我们正对面的就是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梵文音译,意为光明普照之意,她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

有人说卢舍那大佛是是集善良与美貌于一身的“东方的蒙娜丽莎”。

的确如此,不信您看,她嘴角微微上翘,目光下垂,略做俯视态,两道弯眉如钩如月,每次看到卢舍那大佛的微笑就有如沐春风之感。

无论您从哪个角度看她,她的目光都会和你有所交流,像智者的询问,长者的关切,母亲的慈爱,这种由天上到人家,由出世到入世,从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不正是中国儒家思想在佛教艺术上的折射吗?这是艺术的觉醒,人性的觉醒。

中国佛教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在唐代终于完成了汉化的过程,因此中国的佛教艺术在洛阳的龙门石窟也达到了一个光辉的顶点,所以李泽厚先生才会说:“卢舍那大佛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最高典范。


另外大家请看卢舍那两侧的是二弟子,左为迦叶,饱经风霜,庄重严谨,右为阿难,聪敏温顺,擅长记忆,他们两侧站的是菩萨、天王、力士及供养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奉先寺以其流利的线条,高超的技艺,玄密的宗教幻化出了一首壮丽无比的交响乐动人心魄。

好了,各位朋友,龙门石窟的讲解就到这里了,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我将在停车场恭候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