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五步根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特级教师讲座之五步根海: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上海二期课改的不归路
主讲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语文教研员步根海
(笔录者:倪孟达)
步老师讲课风格与前几位完全不同,语速飞快,没有一句话是重复的,大片语段组成一个语场,等你完全领会了他的意思,那些内容已经如水银泻地,了无痕迹了,因此做笔记是一件艰难而痛苦的事。
第一板块
步老师首先回顾了上海两期课改的历史,着重评价二期课改的得与失。
一期课改的历史使命是纠正恢复高考以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模式所带来的弊端,转化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它已经夯实了改革的基础。
二期课改目的在于全面落实提高学生素质的精神,就语文学科而言,以阅读训练为主线,贯彻十六字方针:注重积累、培养习惯、指导学法、训练思维,希望藉此改变教学模式,把课堂中教师的讲为主转变为学生的问为主,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但十年来,效果不甚明显,因此要反思。
步老师认为,“以阅读训练为主线”这种提法不能根本解决教学中的许多矛盾,提高阅读能力不能单纯靠训练,学生能力的提高,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不能把听说读写理解成静态的过程。他提出如下的指导思想:
其一,应由学科意识转变为课程意识。
知识与能力是不同的概念,二期课改依然过多强调学科知识,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真正的课程意识,应该全程关注学生的发展与需求。
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有不同的要求。
小学:让学生尽早进入阅读状态,以“阅读”为主,只要求他们能读懂;
初中:这是听说读写能力全面整合发展的阶段,不只是为了读懂。应以阅读为基础,形成以表达能力为外显标志的各种能力,为口语表达转化成书面语表达打下基础;
高中:学生已进入理性思辨阶段,形成自己的价值观。高一,学生应逐渐摆脱口语化表达、无逻辑化思维和单纯的感性认识,产生形象思维,关注点由语言
内容过渡到语言形式;高二,形成自己的书面语,形成判断力;高三,还能自主地形成独到的见解。
以往在学科意识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知识有不必要的重复;而课程意识观照下的语文教学,不过分关注一堂课,而有综合意识。
其二,由训练为主变为体验、感悟、训练综合的教学。
这种理念下的阅读教学,不只是让学生读懂文章,而要更加关注语言表达,从以往重内容的感知转化为重语言的感知,通过语言的表现形式,了解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内在联系背后隐含的文化与审美价值。这个过程完整地表达应该是:沉浸、体验、感悟、思辨。
其三,关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采取二者统一的新看法。工具性与人文性在语言形式上获得统一,语文教学不但要关注内容,更要重视语言的形式。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但此种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学生的语言潜能,包括文学鉴赏力、语言感悟力,要不断地唤醒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这样就不能再用以往类似数理操练形式的做法。
语文教学必须完成这样两个任务:
一,培养文学语言与培养逻辑思维相统一;
二,给学生提供文化积淀。光会读、会背一些东西是不够的,要形成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厚感情;在一定量的阅读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思考之后获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认同传统文化的同时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这个过程使学生的审美意识、能力获得发展提升,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
其四,促成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应由单一的接受式转变为体验、感受、探究相结合。学习是学生“在场”的全过程,他们应该拥有:
学前的知情权和自主权;
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为主观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指导不能代替他们的学习;
学习之后的拓展。不是简单的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而是借助已学知识有所拓展和延伸。
这些形式最终落实为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究的结合,这也正体现了二期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二板块
这一部分,步老师讲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思考的几个问题。
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问题。
关于写作教学,有人认为必须给学生一定的规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进行必要的训练;也有人说,写作是对生活的认识,是对生活体验的反映。
我们要思考:哪些是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哪些是要他们自己去体验的;哪些是可以形成有序的知识,哪些只能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学、修辞学、语法学、文章学的知识要不要教?要教到何种程度?
步老师提出:“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知识。”
随文,即不单独作系统知识的解释;适度有用,指教师应明白哪些是要学的,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比如语法,这是外来的知识,但也是汉语自身的规律,只是我们不必如此繁琐地去学习。
在阅读中,学生不必死记语法的概念,但应掌握此种规律。有些篇章对语法的分析是必要的,而且在理解文意上是必须的。
比如《纪念刘和珍君》里的这段话: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句话从语法上分析,是个单句,主干是“事实是明证”。那么我们的理解是不是就止于此呢?步老师认为这句话是理解全文的一个关键,主干的修饰语中暗含着鲁迅在文章里的感情起伏,三落二起,不能分析完语法就了事。
再一个是语言感受力的培养问题。
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整体感,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整体感,语言形式,即语句中特定的用语选择,对语言内容的表达是有作用的。
如《胡同文化》的第四段: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第二句话中的“远”字,如何把握?它带出了什么?
这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心理概念,表现了胡同居民的生活习惯和思维,由此有了“大白菜”文化,有了“四合院”文化,“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正集中体现了北京人安分守己的性格特征和文化特质。
在知识的教学中,应尊重“有序的”规律,此一规律的体现,不是单看课文作安排,而是如何理清这个“序”,跟先学修辞还是先学语法这样的序无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