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茶皂素是一种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茶叶、蔬菜、水果等植物中。

在茶叶中,茶皂素是一种主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对茶叶的品质和药用价值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对于深入了解其生物活性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柱色谱分离、薄层层析、高速离心、超滤等技术。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初步研究。

1.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最常用的茶皂素提取方法之一。

主要步骤包括茶叶的粉碎、溶剂提取和溶剂回收等。

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丙酮等。

溶剂萃取的优点是简单、操作方便,但存在溶剂残留和由于溶剂对溶剂的明显溶解度差异导致的茶皂素混合提取等问题。

2. 柱色谱分离柱色谱是茶皂素分离纯化的常用方法之一。

主要原理是利用茶皂素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改变固定相的种类和组成、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等参数,可以实现茶皂素的选择性分离。

常用的柱色谱包括硅胶柱色谱、偏极柱色谱、脱色树脂柱色谱等。

柱色谱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分离度高,但存在操作复杂、耗时和成本高等问题。

3. 薄层层析薄层层析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分离方法。

主要原理是通过茶皂素在薄层板上的吸附、分配和迁移差异实现分离。

常用的薄层层析剂有硅胶、氮化铝、纸等。

通过改变薄层板的固定相种类、移动相的组成等,可以实现茶皂素的快速分离。

薄层层析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但分离度较差,不适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4. 高速离心高速离心是一种将茶叶中的茶皂素与其他杂质通过离心力的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主要原理是茶皂素在离心力作用下沉降到底部,而杂质则悬浮在上层。

通过调节离心时间和离心速度,可以实现茶皂素的快速分离。

高速离心的优点是分离速度快、操作简单,但分离度较低,不适用于分离复杂样品。

5. 超滤超滤是一种利用膜的分子筛选性和泵送压力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主要原理是将茶胶素通过超滤膜的孔隙进行分离,茶皂素和其他分子则被滞留在膜上。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摘要】茶皂素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首先介绍了萃取茶叶中的茶皂素的方法,然后详细讨论了初步分离纯化方法,包括柱层析技术、色谱技术和质谱技术的应用。

通过这些方法的探讨,我们取得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研究,深入了解茶皂素的性质和功能,为其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的应用开拓新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促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和拓展茶叶的应用领域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茶皂素、分离、纯化、萃取、柱层析、色谱技术、质谱技术、研究成果、展望、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茶皂素是茶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茶皂素在保健食品和药物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

茶叶中的茶皂素存在于复杂的混合物中,其提取和分离纯化具有一定的难度。

寻求快速、高效的分离纯化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过去,常用的茶皂素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溶剂萃取和超声波提取等,但存在提取效率低、操作繁琐等问题。

开发一种简便、高效的茶皂素提取方法至关重要。

为了对茶皂素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柱层析、色谱和质谱等分析技术也被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提高茶皂素的分离效率,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解析其结构和活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更高效、更简便的茶皂素分离纯化方法,为进一步揭示茶皂素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以提高茶叶中茶皂素的纯度和提取效率。

茶皂素作为茶叶中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炎等作用,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茶叶中的其他杂质和成分会影响茶皂素的提取和纯化,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简便的分离纯化方法对茶皂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正交法优化提取茶皂素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正交法优化提取茶皂素前处理工艺的研究

正交法优化提取茶皂素前处理工艺的研究摘要:本实验研究了油茶饼提取茶皂素的前处理工艺,考察了浸泡液ph值、浸泡温度和浸泡时间,及浸泡液ph值、浸泡温度的交互作用等几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

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浸泡液ph值为2~3,浸泡温度为0℃,浸泡时间为9小时。

此时浸提液中杂质/皂素为23.14。

关键词:茶皂素;油茶饼;正交实验;低温分离中图分类号:tq4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8-0230-01茶皂素又称茶皂苷、茶皂甙,是皂素中的一类。

纯净的茶皂素易溶于水、甲醇、含水乙醇和正丁醇,是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发泡、乳化、分散、湿润等作用[1],并具有抗渗、消炎等生理活性,可广泛应用于日化等领域,经济价值较高[2]。

传统茶皂素提取工艺首先采用较高温度下直接提取。

这会导致杂质大量溶出,特别是水中溶解度很大的物质,如盐类、多糖和小分子物质。

本实验采用首先分离可溶性杂质的办法,采用低温酸性浸提工艺,除去油茶饼中可溶性大的物质,从而实现茶皂素的初步纯化和富集。

一、材料与方法1.仪器与试剂油茶饼(贵州省黎平县)、盐酸、乙醇、石油醚等试剂为化学纯;安捷仑液相色谱仪;真空干燥箱、离心机、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索氏提取器。

2.实验内容(1)原料预处理油茶饼粉碎过20目筛[3],石油醚索氏提取[4]恒温干燥过夜[5]。

油茶饼水份,残油测定:gb549-85。

油茶饼皂素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测定[6];浸出物测定gb8305—87。

(2)实验方案将10g脱脂油茶饼至于一定ph的盐酸溶液100ml中,一定温度下浸泡一段时间,固液分离,测定浸提液中茶皂素和其它可溶物的的比例。

二、浸出液成分30℃,ph为7的水溶液浸泡10小时,测定茶皂素与其它可溶性成分比例,如下表1:三、正交实验1.水平因素表根据试验目的,设计正交实验的水平因素表(表3),考察因素a(浸泡液ph值),因素b(浸泡温度),因素c(浸泡时间)对指标(可溶性杂质/茶皂素)的影响。

14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研究

14茶皂素提取工艺及分析方法研究

展较快,70年代末,夏春华等开始研究茶皂素的提取及定量检测方法[51,以后
不少学者在茶皂素的提取、检测、应用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1.1茶皂素化学结构的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离技术和测试手段的不断进步,茶皂素的化 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现在已经确定了茶皂素的分子结构
repetition,short analyze
process,and
on
little reagent
consumption.
I also did some research
liquid Teasaponin flocculating,which is added by tap
water to add producing water which is flocculating disposed by 30%Poly aluminum chloride adding 4%.The flocculation is
times,liquid and
Camellia
adding get the
oleifera pancake in the proportion of 5:1,3:l,2:1
producing water,the second time best result
turn,the first
time
can
1%conch polysaccharide
and when adding
8.5%it can get better result.
The author did primary research for using water
as
disposed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

茶皂素提取可行报告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健康生活需求的提升,天然植物提取物成为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

茶皂素作为茶树中的一种天然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多种生物活性功能,如抗炎、抗菌、抗氧化等,因此其提取工艺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

本报告从茶皂素的提取工艺可行性、经济效益及应用前景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茶皂素的提取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萃取、分离纯化和干燥四个基本步骤。

在预处理阶段,通常会选用新鲜或干燥的茶叶作为原料,通过研磨等物理方法破碎细胞壁,提高茶皂素的提取率。

萃取阶段是提取工艺的核心,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萃取、超声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

其中,溶剂萃取是最为传统和普遍的方法,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如乙醇、丙酮等)来溶解茶皂素,并从茶叶中分离出来。

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因其提取效率高、能耗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分离纯化阶段,目的是将提取液中的茶皂素与其他物质(如多糖、色素等)分离,提高产品的纯度。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大孔树脂吸附、凝胶过滤、高速离心等。

纯化后的茶皂素还需要经过干燥处理,以便于保存和应用,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等。

经济效益分析在经济效益评估方面,茶皂素提取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设备投资、人工成本、能源消耗和环保处理等。

茶叶是茶皂素提取的主要原料,因此原材料成本直接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性。

由于茶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广泛种植,其原材料成本相对可控。

在设备投资方面,提取设备的选择对成本有显著影响。

例如,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设备相较于传统的溶剂提取设备具有更高的初期投资,但其运行成本低、提取效率高,长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人工成本和能源消耗则需要依据具体的生产规模和自动化程度来评估。

环保处理成本不容忽视,尤其是在溶剂回收和废弃物处理方面,这些都需要在项目初期进行详细的预算和规划。

收益方面,茶皂素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天然活性成分,其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日化产品、医药、食品添加剂等多个领域。

茶皂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茶皂素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Ke y wor :t a s po i ds e a n n;e ta to x r cin;pu i c to rf ai n i
油茶 , 茶科 山茶 , 属木本 油料植 物果实 。油茶 是贵州省林 业 发展的特色优势资源 , 从贵州省林 业厅 了解到 , 预计到 2 2 0 0年 , 贵州全省油茶种植 面积将从 目前 的 10万 亩发展 到 40万亩 , 0 0 平 均亩产茶油 3 g以上 , 0k 全省实 现年产 茶油 1 吨和年总 产值 2万 10亿元 以上 …。茶皂素 , 0 又称茶皂苷 、 茶皂甙 , 由各类 油茶籽 是 榨油后的茶饼 中提取出来的含有 结构糖与结构 酸的五环三 萜类 化合 物 J茶 皂素 作为 一种优 良的非离 子表 面活性 剂 , , 具有 发

t n a d p r c t n t c n l ge f e a o i t r s n e e i t d c d a d c nr se u d e p o u t n p a t e i n u f ai h oo iso a s p n n a e e t r n r u e n o ta td t g i et r d c i r c i . o i i o e t p w o o h o c
可得到粉末状 茶皂 素 。热 水水 提法 是 最早 开发 提取 茶 皂 素方 法, 该方法工艺简单 、 成本低 、 投资少 、 见效快 。但长 时间热水 浸泡使得茶皂素水解 变质 , 大量 杂质溶 解 , 会使 淀粉 糊化 、 还 蛋 白质胶体化 , 造成 杂质分离 困难 , 因此 , 提取 的茶 皂素 收率 和纯 度低 、 颜色深 、 水溶 性 杂质 多质 量差 , 品多 为浆 料 , 化 较 困 产 纯 难, 同时在工业生产 中生产水处理量大 ,常规分离 困难 , 品纯 产 度低 , 能耗大 , 渣处理困难 , 因此从 目前来 看 , 然没有 实现水提 依 法生产茶皂素产 品的工业 化。该法 生产茶皂 素 只能用 作农 药 、 沥青乳化剂 , 不能应用 于化 妆 品、 增溶 剂 、 胶粘 剂 、 发泡 剂 、 产 生 试剂等方面。

茶皂素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茶皂素提取纯化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a tv t ft a s po i c i iy o e a n n
XI Hlij A N e -r i A llTI Ch ng u
( . i la dF t R sa c n ei s tt。ttAd nsrt no a eev f hn , 1 Xa Oi n as ee rha d s nI t ue Sae mii ai f n s D g ni t o Gri R sre ia n oC S a x X a 10 2 C n ;. h n i oma U ies y S a x in 10 2 C n ) h n i in7 0 8 , h a 2 S a x N r l nv ri , h n i a 0 6 , h a i t X 7 i
不同生产方法 及工艺 : 且对茶皂 素生物功能进 行深 入
研究 。本文就 目前茶皂素提取纯化方法及其生物 活性 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1茶皂 素性质
1 . 1茶皂素理化性质 纯 茶 皂素是 白色微细 柱 状结 晶体 , 吸湿 性 强 , 对
高度和广 度。上世纪 8 0年代初 我 国陆续 建立 一批茶
茶皂素是 一种纯天然 非离子 型表 面活性剂 , 分 其
响 ,在 p 4 1 H 0范围 内发泡 正常且泡沫稳 定持 久, 具 有较好湿 润性 。民间曾利用茶皂 素优 良去污性 能采用 茶籽饼 泡水洗头 、 洗衣 。 《 本草纲 目 也有记载 : 茶籽 》 “ 捣仁 洗衣除油腻 ” 。对蛋 白质 、 纤维素无 损伤 , 特别 对 丝、 羽绒洗 涤效果 良好 。 毛、
2茶皂素提取 与纯化 13 年 日本学 者青山新次 郎首次 提取 出茶 皂素 , 91 15 9 2年 日本东 京大学 石镐 守 山和上 田阳才… 分 离 出

茶皂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茶皂素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取 油 脂 , 但 由 于 茶 饼 中含 有 茶 皂 素 , 在 直 接 蒸 汽 和
减 压膜 蒸馏 是 新型 的膜 分离技 术 ,它采 用疏 水 性 微孔膜 ,在 膜 的冷侧 和冷 凝器壁 之 间有一 空气 间 隙 , 以膜 两侧 的蒸 汽压 力差 为传质 驱动 力 ,通 过不 断抽 出冷 侧气 隙 中的蒸汽 ,使 其在膜 器外 冷凝 ,降
浸 取 时 问3 6 。 ~ h
向萃 取 后 的 乙醇 液 中 ,加 入 高 品级 的 1 活性 炭纤维 加热 搅拌脱 色 ,然后 过滤 除去 活性炭 纤维 ,
浓缩 分 油是将 各梯 度浸 取液 合并 后蒸馏 浓 缩 , 浓 缩 比为 l6 / 0 / ~1 1 ,初 级产 品茶皂素浆料和 油脂静 置 分层 而分离 ,油脂用 浓度为7 % 5 5  ̄9 %的低 级醇洗
起泡 力不 受水质 硬度 影 响 。茶皂素 具有 吸湿 性 ,味 苦 而辛辣 ,有 强溶血 作用 ,在 皂素 中加入 胆 固醇 , 可使溶血作用 消失。
茶 皂 素 对 甲基 红 明显 酸 性 ,难 溶 于 无 水 甲 醇 、 乙 醇 , 不 溶 于 乙 醚 、 丙 酮 、 苯 、 石 油 醚 等 有 机 溶 剂 , 易 溶 于 含 水 甲 醇 、 含 水 乙 醇 以 及 冰 醋 酸 、 醋 酐 、吡 啶 等 。茶 皂 素 有 杀 虫 、杀 菌 、刺 激 植 物 增 长
天 然表面 活性 剂茶 皂素 的提取 工艺 。而我 国 目前只 能生产粗 茶皂 素 ,这种 茶皂 素 中皂 含量较 低 ,且杂
质较多 ,因此使用 限制很大 。 目前 ,国 内常用提 取茶 油 的方法 是采用 液压 圈
第 3卷第 6 3 期 2 1 年6 0 1 月
汪多{ 茶皂素 的开发与应用进展 _:

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工艺研究

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工艺研究

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工艺研究摘要茶皂素是从茶枯饼中提取一个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是纯天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它不仅含有良好乳化、发泡、分散、渗透、润滑等活性作用, 而且还含有消炎、镇痛、杀菌、止痒等药理作用。

伴随茶皂素应用研究工作不停深人, 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可广泛应用于日化、轻纺、医药和农药等行业中。

茶皂素市场应用范围极为广泛, 市场潜力巨大。

据报道, 中国茶枯饼资源即使丰富, 但利用率低。

所以, 我们试验小组设计了一个从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试验方案。

关键词: 茶枯饼; 茶皂素; 天然表面活性剂序言中国有100万吨左右茶枯及数十万吨茶叶果富资源, 利用起来每年最少可生产30万吨茶皂素。

因为茶皂素提取纯化工艺上不完善, 造成了茶皂素工业化产品难以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工业领域。

所以必需寻求简单、高效提取纯化方法以提升茶皂素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避免资源浪费。

从茶枯饼中提取茶油和茶皂素并综合利用该资源, 开发出新产品, 拓展应用领域, 必将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能丰富大家物质需求, 还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茶枯饼是油茶经榨油后剩下残渣, 含有蛋白质、油脂、茶皂素、粗纤维、糖类、单宁、咖啡碱等物质。

现阶段对茶皂素提取方法研究包含水提法、有机溶剂浸提法、超临界萃取法等。

本试验以乙醇为溶剂, 油茶茶枯为原料, 对茶皂素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

一、试验目本项试验研究目在于改变现在茶枯饼利用不充足现实状况、处理提取工艺中存在问题, 研究怎样能够尽可能合理和低成当地提取茶枯饼中茶皂素方案。

尽可能克服前人提取茶皂素过程中缺点, 优化提取条件, 提升茶皂素收率, 得到质量很好茶皂素, 同时经过探索纯化工艺, 得到高纯度茶皂素。

二、试验原理茶皂素作为一个优良天然表面活性剂, 以其优良起泡性能和特有生物活性受到很多学者关注。

茶皂素提取方法大致可分为水浸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两种, 本试验采取是有机溶剂提取法。

有机溶剂提取法所用溶剂通常为含水甲醇或乙醇。

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提取分离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乙醇提取-丙酮沉淀法提取分离茶皂素的工艺研究

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ꎬ市场需求量大ꎮ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常见有 3 种ꎬ即水提法 [5] 、醇提法 [6] 以
及在前 2 种方法基础上的改进提取法ꎬ如微波辅助提取法 [7]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8] 等ꎮ 其中醇提法以
其提取速度快、后处理方便、产品纯度较高等优点而成为茶皂素提取的常规方法ꎬ常用溶剂为甲醇水溶
reslurrying solvent on improving the purity of tea saponin were not obvious.
Key word:Camellia oleifera seed cakeꎻtea saponinꎻextractionꎻprecipitationꎻ95% ethanolꎻacetone
Study on Ethanol Extraction and Acetone Precipitation
Process of Tea Saponin
ZHANG Yaozhouꎬ GU Qingyiꎬ CHEN Qiong
( Biology of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CollegeꎬXiny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ꎬXinyang 464000ꎬChina)
extraction temperatureꎬ extraction timeꎬ extraction timesꎬ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the extractꎬ acetone amount and reslurrying
solvent on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were evaluat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were as

茶皂素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茶皂素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茶皂素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摘要】茶皂素是从油茶茶籽提取出来的物质成分,其具有特殊的表面活性与生物活性,我国是一个产茶大国,但是由于茶皂素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与鱼毒性,因此大量的茶粕被丢弃,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近年来,由于茶皂素的特有的起泡性能,对于茶皂素在日用化工方面上的广泛应用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践,另外,茶皂素在医药、农药、抗菌、杀虫、建材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中都有了广泛的尝试,依据大量报道茶皂素在这些领域中的实际利用价值是不菲的,事实证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茶皂素;表面活性;生物活性;应用;综述【中图分类号】TQ4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84-03油茶皂素为油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精制含量在60%以上。

油茶皂素是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其中在洗涤剂中、香波、洗浴净、建材方面建材方面、食品、农药等方面有许多实际用途与潜力。

依据茶皂素的化学组成成分,它还有其特有的生物活性,具有溶血性、鱼毒性、类生物激素样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并且在医药、抗高血压、养殖畜牧业、抗菌、杀虫、抑制酒精吸收等方面存在可观的使用价值。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油茶资源, 特别是不要再随意丢弃油茶茶粕, 变废为宝,可为抗恶性肿瘤、抗生育等药物的研制提供资源保证。

1.茶皂素的性质1.1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油茶皂素,又名油茶皂苷。

是油茶籽中所含的特有物质成分,也是酪苷类化合物,属于五环三苷萜类皂苷,其分子式是:C57H90O26,分子量为1191.28,熔点为224℃。

茶皂素具有皂苷的通性,有苦辛辣味,同时具有刺激鼻粘膜特性;结晶的茶皂素为无色微细柱状结晶体,在冷水中难溶,而在热水中易溶,在稀碱性水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加;茶皂素还能较好溶解在含水甲醇、含水乙醇,正丁醇及冰醋酸中,但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石油醚等溶剂。

1.2 茶皂素的表面活性它具有乳化、分散、润湿、去污、发泡、稳泡等多种表面活性,尤其具有很强的发泡能力,且产生的泡沫稳定,不受水质硬度的影响,是一种优良的表面活性剂。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摘 要 : 用新工 艺提 取荼 皂 素 , 采 即水提 醇沉 法。水提 过程 的最佳 工艺条 件 为浸提 温度 6 ℃ , 固 0 液
比 1 :, 0 1 浸提 时间 2h 浸 提 次 数 3次 。水提 取 之后 再 醇 沉 , 过 试 验 得 到 最 优 条 件 为 乙醇 浓 度 , 通
9% 、 0 乙醇与 浓缩液体 积 比 4:、 沉温度 7 ℃ 、 l醇 5 醇沉 时 间 2 5h 并在 此 条件 下 比较 水提 法 和 水提 . ,
Absr t Te a o n i xr c e y a n w t o tac : a s p ni s e ta td b e meh d,wae x r cin a d ac h lp e i iae t re ta to n lo o r c p tt .Th p i e o t— mu t c n lg c l o dto s o tr— e ta to a e dee mi e a ol ws:e ta t n t mp r t e m e h o o ia c n iin fr wae x r cin r tr n d s f l o xr c i e e aur o
e ta t n wi h e meh d,t ec n l so st a h xrc in y ed o e ltr9 2% ,p rt 9. % . xr ci t te n w t o h o cu in i tt ee ta t il ft ae 5. o h h o h ui 6 9 y I i o d frrfnn . t sg o e i g o i Ke r y wo ds:e a o i ta s p n n;wae xr ci n; lo o r cp e iiae

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性质表征

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性质表征

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性质表征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性质表征引言:茶籽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粕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茶皂素。

茶皂素是茶叶中的一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

因此,我们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提取得到的茶皂素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表征。

一、提取方法1. 原料准备:将茶籽粕研磨成细粉末,并用乙醇对其进行提取。

2. 提取工艺:将茶籽粕粉末与乙醇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通过超声波法进行提取。

将混合物放入超声波浴中进行超声处理,使茶皂素从茶籽粕中溶解到乙醇中。

3. 过滤分离:将提取液过滤分离,得到含有茶皂素的乙醇溶液。

4. 浓缩: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将茶皂素乙醇溶液浓缩至一定浓度。

5. 结晶:将浓缩后的溶液静置,促使茶皂素结晶沉淀。

6. 洗涤:用适量的乙醇将茶皂素结晶洗涤干净。

7. 干燥:将洗涤后的茶皂素结晶放置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使其完全干燥。

二、性质表征1. 红外光谱分析: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茶皂素进行分析,观察其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进而确定其结构特征。

2. 紫外光谱分析:在特定波长下,测量茶皂素的吸光度,判断其含量和纯度。

3. 热重分析:通过加热茶皂素样品,观察其在不同温度下质量的变化情况,得出茶皂素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特性。

4. 核磁共振谱分析:通过核磁共振仪对茶皂素样品进行分析,获得茶皂素的结构式和分子式。

5. X射线衍射分析: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茶皂素样品进行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和晶体形貌等信息。

6. 溶解性测试:将茶皂素样品与不同溶剂进行混合,观察其溶解情况,判断茶皂素的溶解性。

7. 粒度分析:利用粒度仪对茶皂素样品进行分析,得出茶皂素的平均粒径和粒度分布情况。

结论:通过乙醇超声波法对茶籽粕中的茶皂素进行提取,得到了结晶纯度较高的茶皂素样品。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溶解性测试和粒度分析等性质表征方法对茶皂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质表征。

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备方法研究

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备方法研究

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备方法研究茶皂素是一种与茶叶密切相关的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医疗价值。

在茶叶中,茶皂素主要以茶多酚形式存在,而要获得高纯度的茶皂素,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备方法研究。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用的高纯度茶皂素制备方法。

一、水提法水提法是制备高纯度茶皂素的常用方法之一。

其步骤主要包括茶叶粉末的制备、溶剂的选择和浸提工艺的优化。

首先,将新鲜的茶叶晒干并研磨成粉末状。

随后,选择适合的溶剂,如水、乙醇或醚类溶剂,与茶叶粉末进行浸泡。

而后,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浸提过程,通常可利用恒温水浴或超声波辅助提取。

为了提高茶皂素的提取效率,可通过对浸提条件的优化来达到高纯度茶皂素的目的。

例如,调整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液固比等因素,以最大化茶皂素的提取。

最后,可通过过滤、浓缩和冷却结晶等工艺步骤来获得高纯度的茶皂素。

二、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茶皂素制备方法。

超临界流体是指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下具有较高溶解能力和传质能力的流体。

常用的超临界流体包括二氧化碳和氢气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步骤通常包括预处理、提取和纯化过程。

在预处理阶段,茶叶通常需要经过研磨、干燥等处理以增加其物质的溶解性。

随后,将茶叶与超临界流体进行混合反应,并在高压下进行。

茶皂素会在超临界流体中溶解,而杂质则会被保留在固体残渣中。

最后,通过调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茶皂素可以被纯化并从超临界流体中回收。

三、分子筛吸附法分子筛吸附法是一种通过选择性吸附和分离茶皂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分子筛材料和优化吸附条件。

常见的分子筛材料包括硅胶、活性炭和沸石等。

首先,将茶叶提取液与分子筛进行接触,茶皂素将被分子筛表面的微孔所吸附。

随后,调整吸附条件,如温度、压力和吸附时间,并通过适当的洗脱方法来分离茶皂素。

最后,经过多次吸附-洗脱过程,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茶皂素。

综上所述,高纯度茶皂素的制备方法有许多途径,包括水提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和分子筛吸附法等。

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

Vo l.17,2010,No.4粮食与食品工业Cereal and Food I nd us tr y食品科技收稿日期:2010-05-28 修回日期:2010-07-01作者简介:刘玲玲,女,1989年出生,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技术。

*通讯作者:曾 亮,女,1980年出生,副教授,主要从事茶叶功能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活性研究及其开发。

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工艺研究刘玲玲,李庆松,曾 亮*,沈家富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重庆 400715)摘 要:介绍了茶籽饼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了温度、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茶籽饼中茶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茶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为:95%乙醇溶液,液固比为16m L/g,提取温度为80 ,提取时间为3h,此条件下茶皂素得率为19 82%。

关键词:茶籽饼;茶皂素;提取工艺;乙醇中图分类号:T S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26(2010)04-0019-04Research on extracting technology of tea saponin from tea seed cakesLiu Ling ling ,Li Q ingsong,Zeng Liang *,Shen JiafuColleg e of Fo od Science,So uthw est U niversit y (Chong qing 400715)Abstract:The ex tr acting technics o f tea saponin from tea seed cakes is introduced.The influ ences o f the ex tracting temperature,time,ethano l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tio of solid to liquid on the ex traction r ate of tea saponin are investigated.T he optimized technics for extracting tea sapo nin is established by orthogo nal experi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is 95%o f ethano l concentr ation,16mL/g o f the r atio of solid to liquid,80 o f ex tracting temper ature and ex tracting fo r 3hours.U nder the conditions,the ex traction yield reaches 19 82%.Key words:tea seed cakes;tea saponin;ex tracting technics;ethanol茶皂素又名茶皂甙、皂角甙、皂甙,具有一般皂甙的通性,多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有的呈微细柱状晶体。

论文: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

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本文探索了以油茶饼粕为原料,采用水提-醇萃的方法提取茶皂素的制备工艺。

应用L9(34)正交实验,得到提取茶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5h、液料比1:7、pH值5,此时茶皂素的提取率将达到8 %。

同时,对茶皂素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实验证明,加入适量茶皂素的洗发香波,不仅发泡性能较好,而且不受水的硬度变化影响,同时还具备使发质光泽、柔顺等效果。

因此,茶皂素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在日化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关键字:茶皂素;水提-醇萃法;正交实验;洗发香波THE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INSHAMPOOS OF THEASAPONINAbstract:The preparation technics of theasaponin by method of water and alcohol extration is studied, using the camellia cake as raw materials. Application of L9 (34)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to find the best process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theasaponin: extraction temperature 90 ℃, extraction time 90min, tea seed and water for the solid-liquid ratio of 1:7, PH 5, at this point, the extraction rate of teasaponin will reach 8%. And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s of theasaponin in shampoos is studi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an appropriate amount of teasaponin in shampoo, not only make foam better performance, but not change by the water hardness, also has to make hair glossy and smooth, Therefore, the teasaponin as an ideal of natural surfactants in the daily cosmetic area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worthy of our in-depth inquiry.Key words:Theasaponin;method of water and alcohol extraction; orthogonal experiments; shampoo目录1 绪论 (2)1.1 茶皂素简介 (2)1.2 茶皂素的性质 (3)1.2.1 茶皂素的理化性质 (3)1.2.2 茶皂素的表面性质 (3)1.3 茶皂素的应用 (3)2 材料与方法 (4)2.1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实验仪器 (4)2.3茶皂素的提取实验方法 (5)2.3.1 茶皂素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 (5)2.3.2 水提--醇萃法提取茶皂素方法 (5)2.3.4 茶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7)2.3.5茶皂素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步骤 (8)3 结果与分析 (8)3.1 水提--醇萃法提取茶皂素正交实验 (9)3.1.1 正交实验方案的设定 (9)3.1.2 正交实验结果 (9)3.1.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10)3.2 茶皂素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 (10)3.2.1 洗发香波的配方设计 (10)3.2.2 洗发香波的制备工艺 (10)3.2.3洗发香波的检测 (11)3.2.4 洗发香波的使用效果 (12)4 结论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茶皂素的提取及其在洗发香波中的应用研究1 绪论1.1 茶皂素简介茶皂素又称茶皂苷、茶皂甙,是山茶科植物(如茶、山茶、油茶)中含有的一类天然糖甙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山茶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之中[1]。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油茶籽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能 优 良的非 离 子 型 天 然 表 面 活性 剂 , 有 较 强 的发 具
石油 醚 (0~9 6 0℃ ) 氢 氧 化 钠 : 、 国药 集 团化 学 试 剂 有 限公 司 , 以上试 剂均 为分 析纯 。
1 2 试验 仪器 .
索 氏抽 提 装 置 、 H 一97 A 型 电热 鼓 风 干燥 D G 00 箱 、 虑装 置 : 海 精 宏 实 验 设 备 有 限 公 司 ;Y 抽 上 J L—
1 3 试验 方 法 . 1 3 1 原料 预处 理 ..
将原料粉碎过筛 , 置于电热鼓 风干燥箱 中干燥 ,
去 除水分 。将 干燥 处理 之 后 的原 料 置 于索 氏抽 提 器
法 的优点是用时短 , 且得率和纯度也较高。 本试验 以乙醇为浸提 剂 , 碱性 条件 下提 取。 在 以油茶籽粕为原料 , 茶皂 素得率 为考察 目标 , 在单
00 0 10 2 0 3 0 4 0 5m . 、. 、 . 、. 、 . 、. L于 干净 的 具 塞 试 管 中 , 水至 05m 。准 确加 8 ( 积 分 数 ) 草醛 加 . L % 体 香
油茶籽粕 : 茶油生产 中从油茶籽 中榨 取食用油
收稿 日期 :0 0—0 2 2 1 4— 8 作者简介 : 李敏 , ,9 5年出生 , 女 18 硕士 , 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 : 王承明 , , 6 出生 , 男 1 4年 9 教授 , 业资源 综合利用 和 农 食品安全
得 率 的影响 。在 单 因素试验 的基 础上 , 响应 面分析 法确 定茶 皂素提 取 的 最佳 工 艺 , : 经 即 料液 比 1 2 、 :0 温度 8 1 ℃、 粒度 8 目、 0 乙醇浓度 6 % 、H =1、 3 p 1提取 时间 4h 茶 皂素 得率 为 2 .4 , , 0 5 % 与理 论预 测值 2 .2 相 比仅 差 11%

2019年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doc

2019年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提取及固体发酵的初步研究.doc

前言我国是世界油茶产量最高,栽培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

我国现有油茶面积40000km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产茶籽约650kt,榨油后的茶籽饼在400kt,以上。

过去多用作燃料或肥料,也有作废弃物弃掉。

据分析,茶籽饼的主要成分为残留茶油5%—8%,茶皂素约10.6%,蛋白质约10.2%[1]。

茶皂素本身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化工和医药原料。

利用茶籽饼提取皂素,原料丰富便宜,既提高了茶籽饼的再利用性,又能得到价值较高的茶皂素,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茶皂素是一类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菇类皂苷化合物,基本结构由三萜皂苷、结构糖、结构酸组成。

茶皂素的提取方法有水浸法、水提取—沉淀法、水提—醇萃法、吸附树脂分离法、超声波法和微波辐射法等提取方法。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来分析比较各种茶皂素的提取方法来选择最优的提取方法,以利于生产实践的需要,获得以最小的代价获得纯度实用性更高的成品,以及原材料的充分应用。

油茶粕中含有10%左右的粗蛋白。

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但作为饲料,其能值低,营养不平衡。

且有一定毒性。

利用微生物发酵,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含量,Noltc等人早在1940年代就对柑桔果皮进行了发酵培养研究,但早期主要采用液态培养,一直到1970年代才有人利用固态堆积发酵法,以后对玉米渣、白酒渣、甜菜渣等进行了固态发酵,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本文在脱毒的基础上,对油茶饼粕固态发酵的菌种进行了选择,对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为进一步利用油茶饼粕提供科学依据。

1.油茶饼粕中茶皂素的理化特性和用途1.1 茶皂素的理化特性茶皂素(图1)属于三萜类皂角甙,具有苦辛辣味,刺激鼻腔粘膜引起喷嚏,纯品为白色微细柱状晶体,吸湿性强,对甲基红呈酸性,难溶于无水甲醇、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苯、石油醚等有机溶剂,易溶于含水甲醇、含水乙醇、以及冰醋酸、醋酐、吡啶等。

茶皂甙溶液中加入盐酸,酸性时,皂甙就沉淀[2]。

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技术

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技术

乙醇提取茶皂素工艺技术
乙醇提取茶皂素是一种常用的提取方法,下面将介绍其工艺技术。

工艺步骤:
1. 预处理:将新鲜茶叶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不健康的叶片,然后晾干待用。

2. 粉碎:将晾干的茶叶使用研磨机进行粉碎,使茶叶颗粒变小,增加茶叶与乙醇接触的表面积。

3. 乙醇浸提:将粉碎后的茶叶与乙醇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放入浸取釜中,开始浸提。

浸取釜最好是密闭的,可以充分保持乙醇浸提液的温度和湿度。

浸提的时间一般为24小时,提取的温度为40-60℃,浸提时
间和温度可根据具体实验要求进行调整。

4. 滤液回收:浸提结束后,将浸提液和茶渣通过滤网分离,回收乙醇浸提液。

5. 浓缩:将回收的乙醇浸提液进行浓缩。

浓缩方法可以采用低温浓缩或者真空浓缩。

低温浓缩一般进行于50-70℃的条件下,真空浓缩可以在常温下进行。

浓缩的目的是将提取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浓缩后的物料更加
纯净。

6. 结晶:将浓缩后的乙醇提取液冷却至合适的温度,茶皂素会
逐渐析出结晶。

可以通过升温降温等方式控制结晶的速度和纯度。

7. 分离和干燥:将结晶物与溶液分离,可以通过离心机将结晶物离心分离,然后用乙酸乙酯进行洗涤和过滤。

分离后的茶皂素可以通过风干、真空干燥等方式进行最后的干燥处理,使其含水量降至一定的水平,从而得到纯净的茶皂素产品。

以上就是乙醇提取茶皂素的工艺技术。

乙醇提取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提取方法,可以提取茶叶中的茶皂素等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应注意随时掌握好产量和质量的平衡,保证提取的茶皂素的成分和品质。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茶皂素,在茶叶中的含量很高,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等领域。

为了更好地利用茶叶中的茶皂素,研究人员常常进行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以提高其纯度和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茶皂素的分离纯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茶皂素提供参考。

一、茶皂素的提取茶叶中的茶皂素主要存在于茶叶的表面和内部组织中,因此提取茶皂素的方法需要考虑到茶叶的结构和成分。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以及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1. 传统的水提取法传统的水提取法是将茶叶与水进行混合,加热浸提,再通过过滤分离提取物和残渣。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不高,且提取物中含有大量杂质,需要经过后续的纯化工艺。

2. 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利用有机溶剂与茶叶中的茶皂素亲和性强的特点,将茶叶与有机溶剂进行浸提,再通过蒸发或萃取的方法分离提取物和有机溶剂。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有机溶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安全使用。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利用超临界流体对茶叶中成分的选择性溶解能力,将茶叶与超临界流体进行浸提,再通过减压或升温分离提取物和超临界流体。

这种方法提取效率高,且操作简便,但设备成本较高。

二、茶皂素的分离提取得到的茶皂素通常含有很多其他成分,需要进行分离工艺来提高其纯度。

茶皂素的常用分离方法包括凝胶层析、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

1. 凝胶层析凝胶层析是利用凝胶对不同成分的吸附能力进行分离的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将含有茶皂素的提取物加到凝胶柱上,利用溶剂的流动分离出不同成分,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茶皂素。

2. 硅胶柱层析硅胶柱层析是利用硅胶对不同成分的吸附能力进行分离的方法,适用于有机物和天然产物的分离。

将含有茶皂素的提取物加到硅胶柱上,利用不同溶剂对硅胶上的吸附成分进行逐步洗脱,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茶皂素。

3. 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是通过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和重新分配过程进行分离的方法,适用于分离和纯化不同种类和结构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Teasaponinisagoodnonionicsurfactantinnaturethatcanbeprocessedintomanykindsofhighvalueproducts. However,thereareissuesinextractionrateandpurity,whichmakesitsapplicationslimitedtosomeextent.Theinfluenceof pextractionofteasaponinonthequalityperformance.Themethodofextractingteasaponinwasclassifiedandtheresearchresults ofteasaponinwasreviewed. Keywords:teaseedmeal;teasaponin;extraction
1 水溶剂法提取工艺
使用水溶剂提取茶皂素是被最早开发的工艺,主要是依据 茶皂素易溶于热水的性质。水提法工艺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粉 碎、热溶、浓缩、干燥阶段,并且整个提取过程操作安全系数高、无 有害气体及液体产生,属环境友好型。水溶液易得、成本低,经过 浓缩干燥产生的水汽可冷凝回收重新利用,无污水处理成本。
茶皂素又名 茶 皂 甙,其 基 本 结 构 是 由 甾 体、糖 体 和 配 基 通 过碳氧键链接组成的,属于五环三萜类皂甙,其甙元是 β-香树 素的衍生物。一般由茶籽中提取出来的一类糖甙化合物,不但 是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并且还具有乳化、去污、 抗菌消炎、杀灭 病 毒、抗 氧 化、驱 虫 等 多 种 生 理 活 性。 目 前,已 被广泛应用于轻工、日用化工、农药、饲料、食品、纺织等领域。
我国茶树种植面 积 广,茶 籽 资 源 十 分 丰 富,具 有 很 大 的 市 场潜力,茶皂 素 的 开 发 应 用 必 将 带 动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科 技 的 进 步。但是由于目前茶皂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瓶颈,提取出的茶皂 素纯度低、结 构 被 破 坏,很 难 满 足 高 精 端 领 域 的 应 用,如 化 妆 品、医药等。寻找高 效、完 善 的 提 取 茶 皂 素 的 方 法 不 但 是 科 技 进步的需求,也是现如今市场的需求。国内对茶皂素的提取从 20世纪 50年代已经开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茶皂素的 提取有了深入的认识,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提取方法主 要有水溶剂法、有机溶剂法及其它一些新型提取工艺。
DomesticProgressinExtractionofTeaSaponin
YouLong1,LiYuepeng1,HuangPing1,RenShiwei1,2,3
(1.KingentaEcologicalEngineeringGroupCo.,Ltd.,Linyi 276700,China; 2.StateKeyLaboratoryofNutritionResourcesIntegratedUtilization,Linyi 276700,China; 3.KeyLaboratoryofPlantNutritionandNewFertilizerR&D,MinistryofAgriculture,P.R.China,Linyi 276700,China)
水提法在工艺上具有明显的优点,但产品的纯度和品质相 对较差。主要是长 时 间 的 水 提 过 程,会 使 茶 皂 素 发 生 水 解,使 其品质下降;茶籽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胶体,水提过程中随 之溶于水溶液中,分离过程较难,茶皂素纯度降低。
崔永堂等发明了一种用水作溶剂直接从茶叶籽仁中提取
茶皂素和茶叶籽油的新工艺。首先以水作溶剂,将茶叶籽仁中 的茶皂素提取出来,然后继续提取茶叶籽油。主要工艺流程包 括茶叶籽的剥壳 清 理、茶 叶 籽 仁 粉 碎、外 加 热 四 级 逆 流 水 浸 提 取、破乳分离、离心脱水、超滤纯化、纳滤浓缩、喷雾干燥等。并 且提取茶叶 籽 油 后 的 物 料 可 继 续 回 收 利 用 用 作 饲 料 添 加 剂。 该工艺流程简单 方 便,制 油 过 程 不 丧 失 油 的 结 构 未 遭 到 破 坏, 茶籽中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的香味得到保留;且整个工艺过程 无有毒有害污染 物 产 生;得 到 的 精 制 茶 叶 籽 油 质 量 较 好,色 泽 油亮[1]。蔡朝容为了降低茶皂素的水解反应,进一步优化了水 浸法提取茶皂素的浸提工艺。主要利用除酶剂苯甲酸钠具有 抑制茶籽中水解酶的作用,在水提过程中对茶皂素的水解问题 进行了综合探讨。研究了除酶剂苯甲酸钠加入量、水提 pH值、 水提温度、固液比、水 提 时 间、茶 籽 粒 度、搅 拌 次 数 等 因 素 对 茶 皂素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优水提条件为:除酶 剂加入量 0.5%,水提 pH值 =9,水提温度 60℃,水提时间 3h, 茶籽粒度 40目,固液比为 1∶10,搅拌次数 5次。在此提取条件 下,茶皂素提取率达 9.18%[2]。
摘要: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能被加工成多种高值产品。但目前存在提取率低、纯度低等问题,导致茶皂素的应用 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茶皂素的提取方法直接关系到了其质量性能。本文对茶皂素的提取技术进行了分类,并对主要的研究成果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茶粕;茶皂素;提取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18)07-0058-02
·58·
山 东 化 工 SHANDONGCHEMICALINDUSTRY 2018年第 47卷
国内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尤 龙1,李曰鹏1,黄 平1,任士伟1,2,3
(1.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700; 2.养分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 临沂 276700; 3.农业部植物营养与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实验室,山东 临沂 276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