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中通外直, + 不蔓不枝, + 香远益清, + 亭亭净植
心胸开阔、正直 不趋炎附势 美名远扬
为人独立、清高
+ 周敦颐 + 周敦颐是一个为官正直、不媚权贵、明断狱
案、胸怀洒落的典型士大夫形象。他断案如 神,老吏不如;他主持公道,不惜丢掉乌纱 帽。他就像自己所写的《爱莲说》中的莲花 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品行高洁,孤傲不群。黄庭坚如是评价他 ――“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诗中写白莲,并不具体刻画她的色彩形态,而是用 “月晓风清”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气氛来衬托她清新 绝俗的意态,使人如见她在秋天的早晨露冷香消, 默默坠落的怨恨,从而表现白莲独具的个性气质。 全诗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平实 具体的画面。 陆龟蒙生活在唐末动乱黑暗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 水乡甫里。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隐迹 山林,然而心怀天下。这首小诗借吟咏白莲,全力 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 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 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大意理解:
绿罗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 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映争艳 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塘都看不见 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本诗写的是采莲女,作者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 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 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诗的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 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 经融入田田荷叶中,几乎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罗裙; 而少女的脸庞则与荷花相互映照,几乎使人分不清哪 是荷花,哪是采莲少女的脸庞。“乱入池中看不见” 紧承一二句而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 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然而正在怅惘、望而不见之 际,莲塘中歌声四起,令人恍然大悟。这画面不仅有 形有色,现在又有了歌声,而采莲女们充满青春活力 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闻歌而不见仁的荷塘之中。
诗的前两句写了花与叶的不同命运。总写花的万 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衬出荷花独特 品质的可贵。 “惟有”二字强调出荷花的不同。古人以荷花比 喻君子美德的很多,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来比喻赞美它 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 吟咏了荷叶荷花“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 不虚伪的美德。“任天真”,既是写花,又是写人。 “任天真”表现共荣,“长相映”表现同衰。正 反两方面完整地表现荷花坚贞不渝,不相遗弃的高贵 品质。 李商隐一生不得志,其主要原因不是他无才,而是没 有知己者的力荐。这首诗歌颂荷花能荣衰相依,实则 表达了自己渴求知己,寻觅政治依托的心声。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 “莲”字,但句句均为离开莲。 诗的开头一句“移舟水溅差差绿”, 直接描写莲叶的色彩和形象。因为水 溅而满河的高高低低的碧绿的荷叶呈 现了动态之美。第二句:这满河的绿 吸引了诗人,诗人不由得由船舱走出, 在风中,一柄柄荷叶摇曳多姿,在风 中,荷叶送来了沁人心脾的缕缕清香。
《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
自主学习
要求:读两遍课文
1、第一遍---默读,自学字音字形字义。
(看谁理解得又快又正确) 2、第二遍---中速朗读。
爱莲说
(宋)周敦 颐
水陆草木之花,
合作学习
1、作者为什么爱莲?爱莲的哪些 特点和品质?(用文中原句回答)
2、作者从哪些方面来直接写莲的?
荷文化——我国是世界荷花重要 的原产地之一,荷花文化灿若星 河,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无数 骚人墨客为之心神相系,梦魂萦 绕,于是或挥毫泼墨,或浅唱高 歌,从而留下了浩如烟海,汗牛 充栋的诗书画文,其中不泛无价 墨宝,千古绝唱。
美哉,吾心悦之~~~~
清文 新人 隽骚 永客 的笔 咏下 荷的 诗荷 ——
小结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是晚唐诗坛重要 诗人,他的诗歌以抒写自己伤时忧愤和失意感 慨为主,也有抨击时政和借古讽今之作。善于 运用象征、比喻、暗示、衬托等手法。
大意理解:
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 入金盆把叶子变成尘土。 只有荷花是绿叶红苞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 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 令人愁苦难当。
朗读五首诗歌,选择其中自 己最喜欢的一两首吟咏。
《采莲曲》【唐】王昌龄
《莲叶》 【唐】郑谷
《赠荷花》【唐】李商隐
《莲》
《白莲》 【唐】陆龟蒙
【宋】苏轼
作者简介:
字少伯,京兆长安人。是盛唐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以边塞和宫怨为主,诗歌形式以 绝句为主,尤工七绝。后人赞誉王昌龄的七绝 为唐诗中的神品。
你见过荷花吗? 你喜欢荷花吗?
你了解荷花吗?
打开本册教科书彩图第一页,你就可以欣赏到荷叶、荷花和莲蓬组成的 “彩莲图”。
植 物 学 上 的 荷
荷——植物名。科属:睡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植 物。根茎最初细小如手指,称为莲鞭。莲鞭上有节,节再 生鞭。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 圆形,表面深绿色,有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呈波状。叶 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 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 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果实为坚果(莲子),果实成熟期 9月~10月。 荷花的根茎种植在池塘或河流底部的淤泥上,而荷叶 挺出水面。 在伸出水面几厘米的花茎上长着花朵。荷花 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 60厘米。引人注目的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
莲子——荷花的果实俗 称莲子,青熬时果皮青 绿色,老熟时变为深蓝 色。果皮表面有气孔和 保卫细胞, 表皮下有坚 固而致密的栅栏组织, 气孔下有一条气孔道, 成熟莲子果皮的气孔道 缩得很小, 不让空气和 水分自由出入,甚至能 阻止微生物进入。这种 特殊的组织结构,就保 证了莲子 的长寿。它可 埋在地层中千百年,而 不致损坏,甚至还可用 来播种发芽。
这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 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诗人巧妙地把人和景紧密结合起来描 写,采莲女和荷叶、荷花融为一体, 人被化入荷叶、荷花丛中。
“向”“开”“入”“闻”“觉”“ 来”,展现出采莲女在田田荷叶和艳 艳荷花中若隐若现,忽出忽没的生动 画面。
小结来自百度文库
作者简介:
P139
大意理解:
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 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 我国著名特产珍 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清香。 禽,雌雄偶居不 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她们没有采 离,古称“匹 摘荷叶,这样,在雨中,荷叶还可以遮盖 鸟”,后因以比 戏水的鸳鸯。 喻夫妻。
小结:
本文状莲抒怀,托莲言志,借莲 喻己,赞美了莲的高尚纯洁、洁 身自好、正直清幽,不趋炎附势、 阿谀奉承、追求富贵的谦谦君子 形象和品质,寄情于物表达了自 己的思想价值和情感意志,也暗 讽世人,寓意深远。
荷叶——荷的叶从初露到盛展直至残枯,诗人画 家均要大肆渲染。小荷初露之时,宋代的杨万里 便留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 诗句。荷叶盛展时,又是这个杨万里写下了“接 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荷叶的残枯,是在唐代 诗人来鹄的“一夜绿荷霜剪破”中开始,飞霜剪 破了秋荷,秋雨在残破的荷叶上留不住晶莹的水 珠,只能击打出“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枯荷听雨 的音乐之声来,最后,池水干涸,枯败的荷叶在 “藕叶枯香折野泥”中溶于大地,归于大地。荷 叶中提取的荷叶碱已经成为时尚减肥一族的首选。
爱 莲 说
周 敦 颐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宋 朝道州营道(今湖南 道县)人,哲学家。
说
是一种文体,通常借 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周敦颐为人清廉正直,襟怀淡泊,平生酷爱莲花。 曾在居处开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种植荷花。那时周敦颐 已值暮年(55岁),又抱病在身,所以每当公余饭后,他或 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赏花品茗,并写下了 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爱莲说》。
第三句诗人宕开一笔,不写莲叶,而写 要多多感谢浣纱女,因为她们没有攀折莲叶, 这就从侧面写出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 第四句:为什么没有攀折,另有隐情, 透露出浣纱女内心微妙的感情波澜。她们见 到鸳鸯,自然会激起感情上的波澜,她们向 往美满幸福的生活,自然十分喜爱鸳鸯,留 下莲叶遮盖鸳鸯,反映了她们心灵的美好, 荷叶在雨中为美好事物的象征——鸳鸯遮风 挡雨,进一步表现莲叶内在的品质的高尚。
作者简介:
陆龟蒙,字鲁望,吴郡人。自号江湖散人,甫 里先生,又号天随子。与皮日休齐名,人称 “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大意理解:
她不施脂粉,常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 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看她 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 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风清。
诗中写白莲,并不具体刻画她的色彩形态,而是用 “月晓风清”的幽静清新的环境气氛来衬托她清新 绝俗的意态,使人如见她在秋天的早晨露冷香消, 默默坠落的怨恨,从而表现白莲独具的个性气质。 全诗把花拟人化,创造了一个既超凡脱俗又极平实 具体的画面。 陆龟蒙生活在唐末动乱黑暗的年代里,隐居在江南 水乡甫里。他对当时黑暗的政治有所不满,虽隐迹 山林,然而心怀天下。这首小诗借吟咏白莲,全力 着意于白莲的精神之美,咏赞白莲的淡雅高洁,出 淤泥而不染,抒写白莲内心的幽恨,流露出诗人在 隐居中孤高寂寞,自伤迟暮的情怀。
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 字,但句句均为离开莲。 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 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 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 莲叶的高尚品质。
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 荷塘图、风摇荷叶图、荷塘浣纱图、鸳鸯戏 莲图组成。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莲 【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简译: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于 是我们未去西湖泛舟郊游玩赏。 莲农随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 蓬内的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 风味,月色的清香。
不写荷花荷叶,专咏莲房 (莲蓬)中的莲子,“露为 风味月为香 ”,充满回归自 然的乡野气息,令人神往。
藕——荷的根茎,在土中生长后,形成甜而 脆的藕,藕之色雪白,内部如网眼空心,形 如美人洁白的素腕。若将藕折断,则藕断而 丝连,缠绵不断。藕既能食用又可观赏,生 于污泥中的藕,却偏偏是“根是泥中玉”, 让人惊奇。骄阳似火的三伏天,人们觉得唇 干舌燥,心烦意乱之时,可去荷塘边散步, 临池赏荷。来一盅清凉的莲藕汤或莲子羹, 以解内热,在阵阵飘来的荷风中,吸吮一缕 缕淡淡的莲香,暑气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从 而,伴你度过浪漫休闲的夏日。
荷的别称
莲、莲花、芙蕖、芙蓉、菡萏、 藕花、水芝、水芸、泽芝、玉 环、水华、溪客、碧环、六月 春等等,难以穷尽。离骚中有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 为裳”之句
图 像 画 册 中 的 荷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亭灼 亭灼 出荷 水花 中瑞 。,
诗的开头两句叙事。交代卖莲房一事强烈地吸引 了诗人。透露诗人对莲子的喜爱。 “旋”写出诗人动作的迅速敏捷,表达了诗人求 购莲子的心情的急切。 莲子的味道如何呢?露为风味月为香。露是什么 风味?月是什么香?谁知道。但露在视觉上是晶莹湿 润的,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的,而月在视觉上是皎洁的, 或者是淡雅朦胧的,用视觉来形容味觉和嗅觉形象, 这在修辞上叫通感。用露和月来形容莲子的风味和香 气,似乎不合情理,但这种形容却给读者留下无限的 想象空间和无穷的回味。正因为清晨采摘的莲蓬还浸 着露水,还披着月色,所以说它有露的风味和月的香 气,与情境相适合。 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对莲子的喜爱之情,反映了 诗人不以官场失意为意的恬淡闲适的心情。语言质朴 自然,比喻新颖生动。
3、为什么作者不从头直接写莲, 而写“可爱者甚蕃”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 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探究学习
1、本文写的是莲,你读过之后觉得仅 仅是写莲吗? 2、荷是一种普通的植物,为什么古 往今来的许多文人都喜欢吟咏它?
生物特点
联想
高洁 朴实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