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艺流程马四军全解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作者:陈金春来源:《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第08期一、试题特点一是试题内容丰富,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包括方方面面,能考查考生化学双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应用双基知识解决化工生产和化学实验中有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二是阅读量大,文字、框图与图表并用,能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处理资料的能力;三是试题源于生产和化学实验,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作思路进行设问,使问题情境真实,能培养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观。
二、试题分析化工生产主要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二是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三是提高产量与产率;四是减少污染,考虑“绿色化学”生产;五是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丰富,还要考虑成本问题;六是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
化工流程题目围绕这六个方面设问求解,从试题结构看,包括题头、题干和题尾三部分。
题头简单介绍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所需的材料,描述化工生产或化学实验的目的;题干则用框图形式将原料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表示出来,或把化学实验中物质的制备和分离提纯的流程表示出来;题尾主要是根据生产过程或化学实验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设置成系列问题。
三、解题思路(1)从生产目的(标)出发,读懂框图(流程)。
解答时要看框内,看框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后全盘,逐步深入。
(2)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
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可以从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等方面考虑)。
四、解题技巧1.从解题技巧上讲,要首尾呼应,对照流程图两端的原料和产品,确定化工流程的主线和支线,找到为发生核心反应而加入的主要物质,结合箭头的指向,分析每一环节中物质流入和流出的意义、控制反应条件的作用,实现对整个流程的全盘分析。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化学工艺流程图试题研究及解题策略课件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g2B2O5•H2O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B。2O5•H2O+2H2SO4
2H3BO3+2MgSO4
(6)单质硼可用于生成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硼钢。以硼酸和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
备过程 2H3B。O3
B2O3+3H2O、B2O3+3Mg2B+3MgO
溶 解萃取剂H沉A铁 pH稀=3硝酸氧化 氨加水热、N洗 干H涤 燥4H、CO3
铵 铁 盐
CeO滤 2废渣液① 滤酸渣浸②母液 中和
萃取
反萃取
沉淀
Ce2(CO3)3
命题特点
2022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命题形式统计
物质提纯类
2022广东卷
命题特点
2022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命题形式统计
理论渗透类
提高浸出率的方法 增大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适当增大浓度; 适当升温、加压;搅拌等
二、核心反应
3 年真题涉及元素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统计表(部分)
核心反应
2020 山东卷
2021 全国甲卷
2021湖南卷
氧化还原反应 2022 重庆卷 2022辽宁卷 2022 河北卷 2022全国乙卷
2022 湖南卷
铁蓝Fe(NH4)Fe(CN)6颜料。工艺流程如下:
足量
(NH4)2SO4
H2SO4
Fe2O3
(50%)
SiO2 加热
黄铁矿 加热
红 渣
Fe3+
酸浸
还 原
FeSO4 H2SO4
工 序
①
K34[Fe(CN)6]
H2O
加热
FeSO4
工艺流程知识点+高考题
高考化学工艺与流程讲解1: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原因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 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存在规律:主线主产品 分支副产品 回头为循环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 料:矿石(固体)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控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控制条件,调节PH ,使Mg 2+全部沉淀原料预处理 除杂、净化产品分离提纯反应条件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Ⅱ分离提纯Ⅰ预处理 Ⅱ分离提纯Ⅲ 还原讲解2:解题思路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 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①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联系和调用;③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
引言概述:在高考化学中,工艺流程解题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掌握解题技巧对于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正文内容:一、理解工艺流程解题的基本概念1.了解什么是工艺流程解题:工艺流程解题是指根据已知的反应条件和物质转化过程,推断出工艺流程中所需的反应试剂、反应条件以及产物的数量和结构等信息。
2.掌握关键词的含义:在工艺流程解题中,掌握一些关键词的含义是十分重要的,如物、反应物、反应条件等。
二、识别工艺流程解题类型1.了解工艺流程解题的基本类型:工艺流程解题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两种类型。
合成反应指的是通过多步反应将多个物质转化为一个目标产物,分解反应则是将一个物质转化为多个产物的过程。
2.针对不同类型的工艺流程解题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对于合成反应,可以采用追踪原子法进行推理;对于分解反应,可以通过倒推法找到反应路径。
三、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工艺流程解题1.熟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对于工艺流程解题至关重要,要特别注意平衡反应方程式。
2.借助化学方程式推理反应过程:通过已知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转化关系,可以推断出反应过程中需要的反应物和物的数量。
四、利用摩尔计算进行工艺流程解题1.理解摩尔的概念:摩尔是化学用量单位,表示每一种物质中的基本粒子数量。
2.运用摩尔计算法计算物质的量:根据已知的物质的量和摩尔比关系,可以计算出其他物质的量。
五、注意实验条件和条件限制1.注意实验条件的指示:在工艺流程解题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指示,如温度、压力、催化剂等。
这些条件对于反应的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2.注意条件限制: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限制,如只能用特定的试剂、只能进行特定的反应等。
总结: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考点,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和总结。
本文通过介绍工艺流程解题的基本概念、解题类型、化学方程式使用、摩尔计算和实验条件等方面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押课标卷理综第27题 工业流程(解析版)-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临考题号押题
押课标卷理综第27题无机工业流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一、考题分析化学工艺流程试题是全国卷的必考题型。
化学工艺流程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生产阶段以流程框图形式呈现出来。
涉及的知识包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分离提纯等化学问题。
试题涉及的知识面多而杂,难度较大。
二、近四年考点分布分析全国卷年份题号考点分布制备型流程结合反应原理型其他无机综合型涉及元素及特殊物质I2019 26 √B、Mg、硼酸2018 27 √√S 焦亚硫酸钠2017 27 √Li 钛铁矿2016 27 √√Cl、NaClO2II2019 26 √Ba、S 立德粉2018 26 √√Zn 闪锌矿2017 26 √Ca 水泥2016 26 √√N2H4III2019 26 √Mn、硫酸锰2018 27 √√I KIO32017 27 √Cr 铬铁矿2016 28 √V、V2O5(2019年全国1卷)硼酸(H3B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玻璃、医药、肥料等工艺。
一种以硼镁矿(含Mg2B2O5·H2O、SiO2及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生产硼酸及轻质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95 ℃“溶侵”硼镁矿粉,产生的气体在“吸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__。
为检验“过滤1”后的滤液中是否含有Fe3+离子,可选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
(3)根据H3BO3的解离反应:H3BO3+H2O H++B(OH)−4,K a=5.81×10−10,可判断H3BO3是_______酸;在“过滤2”前,将溶液pH调节至3.5,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4)在“沉镁”中生成Mg(OH)2·MgCO3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母液经加热后可返回___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
由碱式碳酸镁制备轻质氧化镁的方法是_________。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从铝土矿中提炼铝流程Ⅰ(1)涉及反应(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①Al2O3+HCl=2AlCl3+3H2OFe2O3+HCl=2FeCl3+3H2O②AlCl3+NaOH=NaAlO2+3NaCl+2H2OFeCl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③NaAlO2+H2O+CO2=Al(OH)3↓+NaHCO3 NaOH+CO2=NaHCO3④Al(OH)3Al2O3+3H2O⑤Al2O3(熔融)4Al+3O2↑(2)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①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后的实验操作是什么?答:过滤。
②步骤②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答:不能;因为Al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达不到分离Al3+、Fe3+的目的。
③步骤③中若将CO2的量改为“少量”,得到的产物还是N a HCO3吗?答:不是N a HCO3而是Na2CO3。
流程Ⅱ(1)涉及反应①Al2O3+NaOH=2NaAlO2+H2O SiO2+NaOH=Na2SiO3+H2O②Na2SiO3+HCl=H2SiO3↓+2NaCl NaAlO2+HCl=NaCl+AlCl3+2H2ONaOH+HCl=NaCl+H2O③AlCl3+NH3·H2O=Al(OH)3↓+NH4Cl HCl+NH3·H2O=NH4Cl+H2O(2)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将盐酸改为“CO2”合适吗?为什么?答:不合适;因为过量CO2与NaAlO2、Na2SiO3反应生成Al(OH)3和H2SiO3沉淀,达不到分离SiO2和AlO2-的目的。
②步骤③中将氨水改为“NaOH溶液”合适吗?答:不合适;因为Al(OH)3能溶于NaOH。
③冶炼金属铝能否用氯化铝代替氧化铝?答:不能;因为AlCl3属于共价化合物。
说明:下面两个流程都有问题,仅供参考。
工业上是用碱溶法,没有用酸溶法。
2020年高考化学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第02期)第13天:5月28日 工艺流程分析 Word版含解析
考纲要求①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②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③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专家解读化学工艺流程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艺试题;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分离提纯、反应原理、实验操作、产率计算等知识点。
由于此类试题陌生度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大,加上有的试题文字信息量大,所以这类题的得分不是很理想。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发现,该类题干以工业生产为主要背景,以文字、工艺流程图、表格相结合的形式呈现,阅读量相对较大。
预测在2017年的高考试题中会继续延续这种出题方式,更贴近工业生产(例如:会出现更多的工业术语和设备名称等),考查点会更加综合,可能会以陌生的新物质为背景,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更加关注原料的选择、循环利用、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物质的分离提纯、产率的计算等。
1.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工艺流程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此类题目的基本思路:(1)先粗读,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理清思路。
先不必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
(2)针对问题再精读,分析细节,根据问题去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3)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方法(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阅读题头,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进而明确生产目的——制备什么物质,找到制备物质时所需的原料及所含杂质,提取出所给的相关信息——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的稳定性、物质的溶解性等。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
对比分析流程图中的第一种物质(原料)与最后一种物质(产品),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联系问题有针对性地思考:原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中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是否要除去,采用什么操作方法除去?(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42-工艺流程(制备)-备战2014高考2013年全国高考化学母题全揭秘
42-工艺流程(制备)-备战2014高考2013年全国高考化学母题全揭秘DKJ/mol 432t【试题解析】(1)本小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判断。
准确分析题给反应中变价元素的化合价:KAl(SO4)2·12H2O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6价降低为0价,硫单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4价,结合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失电子,为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得电子,为氧化剂。
在焙烧明矾的反应中,还原剂是S;(2)本小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从溶液中得晶体一般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
从水浸后的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根据晶体结构中配位数的概念:直接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离子(或原子)的配位数。
结合AIN的晶体结构分析,每个铝与4个氮配位,该晶体中Al的配位数是4;(4)根据题意知,以Al和NiO(OH)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液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NiO (OH )转化为Ni (OH )2,镍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为+2价,发生还原反应,作电池的正极;则铝发生氧化反应,失电子,作电池的负极;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Al+3NiO (OH )+NaOH+H 2O=NaAlO 2+3Ni (OH )2 ;(5)①本小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及盖斯定律;根据题给热化学方程式2SO 2(g )+O 2(g )⇌2SO 3(g )△H 1=-197kJ/mol ;ⅠH 2O (g )⇌H 2O (l )△H 2=-44kJ/mol ;Ⅱ2SO 2(g )+O 2(g )+2H 2O (g )═2H 2SO 4(l )△H 3=-545kJ/mol ;Ⅲ依据盖斯定律:(Ⅲ-Ⅰ-2×Ⅱ)÷2得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O 3(g )+H 2O (l )=H 2SO 4(l )△H=-130KJ/mol ;②本题考查关系式法计算;根据题给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及元素守恒得明矾与H 2SO 4关系式:4KAl(SO 4)2·12H 2O ——9H 2SO 4;代入题给数据计算:948 t 明矾生成SO 2物质的量为4500mol故生成硫酸的质量m=4500×0.96×98÷0.98=432000Kg=432t。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答技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答技巧王笃年; 金红【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2页(P62-63)【作者】王笃年; 金红【作者单位】北京十一学校;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大兴安定分校【正文语种】中文为考查学生“做事的能力”,引导他们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为高校输送具有学习潜能的学生,高考化学命题在逐步发生着变化.具体体现之一便是运用最新的文献资料,借助化学工艺流程(实际情境),考查考生现场阅读,提取信息,并把新信息与已学知识融合、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说,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扎实的学科基础素养(包括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另外,在学科基础与学习能力一定的情况下,临场策略和技巧的运用也很重要.1 全面审题,宏观把控整道大题此类题目信息量大,通常有四五百字外加几幅图表,一般需要先通读一遍题目,包含题干、流程图,以及全部的问题.大题一般都是这样,解题所需信息不一定能在题干里全部给出.很多信息往往隐藏在后面的问句中,也不排除命题人“不小心”在后面某处写出了有暗示作用的文字的可能性.所以,第一遍读题过程中,不要“忍不住”停下来写个别小题的答案(你会的东西不可能马上忘掉),也不要对流程图中的细节过分好奇(有些属于“设而未问”的内容,与本题的解答无关),要整体思考、理解和把握题目的含义,要在读完整道题(包括所有小问的内容)后,第二遍读题时再开始从头书写答案.2 前后照应、左右关联对于流程图,不宜“死盯着”一个点深入钻研,要做到前后照应.例如,图1为2013年全国卷Ⅰ第27题的流程.图1其中,关于对H2O2作用的理解,就需要把题干、流程图联系起来看.一般情况下,H2O2常常被用作氧化剂(因还原产物为H2O,不会形成污染,故H2O2有“绿色氧化剂”之美誉),而此题中,当我们沿着流程图分析到“反萃取”的“水相(CoSO4溶液)”时,才找到线索:H2O2被用作还原剂,将LiCoO2中的Co(Ⅲ)还原为CoSO4中的Co(Ⅱ).再如,2018年全国卷Ⅰ第27题流程图(图2):图2后边问“工艺中加入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SO2的目的”,如果看不到题干中“Na2S2O5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里的“过饱和溶液”,此问是很难想得通的.解题过程中要做到“前后照应、左右关联”需要考生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且大脑“内存”要足够大.因此,在平日解题时要心存这方面的意识,加强练习.3 思维缜密、表达到位高考刚刚结束的几天,往往是一些平时考试中屡屡“受虐”的学生心情最畅快的时间——几乎所有题目“都答上了”.然而,成绩一公布,立马现原形——学霸仍然是学霸,学困生依然问题多多.差异在哪儿?比如,一道从多个角度设问的题目,有些同学只想到一个方面就兴奋不已,而有些同学则思前想后,回答得滴水不漏.比如,2017年全国卷Ⅰ第27题(部分):(1) “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图3(3) 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所得实验结果见表1.表1温度/℃3035404550TiO2·xH2O转化率/%9295979388解释40 ℃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分析解答第(1)题时,要看到浸出率超过70%的线有2条,一是“100℃加热2 h”,二是“90℃加热5 h”.此处考生不用决策具体采取哪一条件,需要做的是把它们全部列举出来.第(3)题对考生的要求就更高了.题目没有提供足够充分的信息——不知道TiO2·xH2O的转化反应热效应如何,需结合题意进行大胆猜测.首先要看到反应时间是一定的(40 min),那么,温度低于40℃时,可能由于反应太慢,未达到平衡状态,故转化率较低;温度高于40℃时,规定的反应时间(40 min)内虽可能达到平衡,但也许因反应放热(实际并不知道吸热还是放热),随温度升高,平衡向左移动,导致TiO2·xH2O转化率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到,温度高于40℃时,H2O2分解、NH3的挥发均加剧,在投料量一定时,反应物H2O2、NH3浓度的降低,必然导致TiO2·xH2O的转化率降低.大题总是可以拆解为小题的.对于这类大题,要想获得高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要熟悉一些常见小题的解答模式(答题“套路”),避免“四处起火”——不知不觉中被东扣、西扣,丢了不该丢的分.比如,物质检验型问答题,要按照“取样、操作、期望的现象和结论”要点作答.如果漏掉“取样”关键步骤,按照评分标准会扣分;“运用平衡原理解释……”题型,解答中必须含有一个可逆过程的化学方程式.“结合化学用语解答……”类的小题,必须要含有必要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并非使用化学学科的专有名词、概念就叫结合化学用语了;过滤操作之后必然跟随着洗涤操作,我们要熟悉洗涤的基本操作方法,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策略……4 调整好心态1)要明确此类大题属难题范畴,属于“争分题”而非“保分题”,不要抱有“务必拿满分”的心态.若有“务必拿满分”的心理作怪,当遇到某道小题不会做时,就会开始发慌,结果思维受到抑制,连本来能做出的那部分也做不好了.这样的新素材背景题目,命题人设定的就是难题类,本不想让你得满分的.所以,我们在考场上也就“尽人事、听天命”,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吧!人生也是如此,很多时候贪多求全往往反而一点也得不到.2)要有勇气.须知,“你难他也难” “你新他也新”“狭路相逢勇者胜”.题目做不完是正常的,首先你要知道,难题里也是含有得分点(送分点)的;其次,有些问题只是看似较难的“纸老虎”,新名词、新说法挡不住真正用心的考生,坚持读两遍,也许所有疑惑都会豁然开朗.3)思维遇阻时,不要冥思苦想,而要再读原题.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暂时记忆量非常有限,看一遍题是不可能记住所有新信息的,有些重要的信息在读第一遍题的过程中会被完全无视(遗漏掉).然而,没有这些必要的信息,你对题目的理解一定会有障碍.这时,只靠冥思苦想,不管用.所以,当“怎么想都还是不会”时,试着重新读一遍原题,当你猛然发现那曾经被无视的关键信息时,会产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5 平日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课外知识”高考比较注重考查“中学化学的自然增长点”.所以,在分析过往考题,积累解题策略的同时,要顺便积累一些小的知识点(教科书里没有讲到的).往届高考试题,是最佳的模拟试题,它们是高考命题人为考生设置的“高中毕业后课程”.比如: 一般废水中Fe2+的去除策略是先将其氧化为Fe3+,再调高pH使之形成Fe(OH)3;从溶液中驱除气体(如O2)一般采取加热煮沸、降低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方法,有时也采取通入惰性(无关)气体将其“带出”的策略;H2O2经常用作绿色氧化剂,偶尔也会被用作还原剂;的滴定实验,一般选用淀粉溶液为指示剂,KMnO4滴定则不需要额外的指示剂(最终剩余1滴KMnO4溶液即可将溶液“染红”);在一些新型材料中,元素可以存在非整数化合价;Cu(Ⅰ)、Cu(Ⅱ)等的Ⅰ、Ⅱ表示的是元素氧化数(化合价);用相应金属氧化物调节(提高)pH的策略……以上分析对于高三学生只是一些“临时抱佛脚”的应对策略,它能让学生在仅有的剩余时间里留心训练,将来在考场上遇到这类题目时心情能略略平静一点,能尽可能多拿到一些分数.要想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答好这类大题,需要扎实的学科功底、学科思维和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你必须明白:学习能力需要通过自身切实地投入学习过程(独立阅读、思考、深究),不断体验、反思、调整才能够获得.。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十大工艺流程解读1.从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中提炼铝流程Ⅰ(先加入盐酸溶解)(1)涉及反应①Al2O3+6HCl=2AlCl3+3H2O 自Fe2O3+6HCl=2FeCl3+3H2O②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FeCl3+3NaOH=Fe(OH)3↓+3NaClHCl+NaOH=NaCl+H2O③NaAlO2+H2O+CO2=Al(OH)3↓+NaHCO3 NaOH+CO2=NaHCO3④Al(OH)3Al2O3+3H2O⑤Al2O3(熔融) 4Al+3O2↑(2)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①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后的实验操作是什么?提示:过滤。
②步骤②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提示:不能;原因是Al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达不到分离Al3+、Fe3+的目的。
③步骤③中若将CO2的量改为“少量”,得到的产物还是N a HCO3吗?提示:不是N a HCO3而是Na2CO3。
流程Ⅱ(先加入氢氧化钠溶解)(1)涉及反应①Al2O3+2NaOH=2NaAlO2+H2O SiO2+2NaOH=Na2SiO3+H2O②Na2SiO3+2HCl=H2SiO3↓+2NaCl NaAlO2+4HCl=NaCl+AlCl3+2H2ONaOH+HCl=NaCl+H2O③AlCl3+3NH3·H2O=Al(OH)3↓+3NH4Cl HCl+NH3·H2O=NH4Cl+H2O④Al(OH)3Al2O3+3H2O⑤Al2O3(熔融) 4Al+3O2↑(2)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将盐酸改为“CO2”合适吗?为什么?提示:不合适;因为过量CO2与NaAlO2、Na2SiO3反应生成Al(OH)3和H2SiO3沉淀,达不到分离SiO2和AlO2-的目的。
②步骤③中将氨水改为“NaOH溶液”合适吗?提示:不合适;因为Al(OH)3能溶于NaOH。
2020年高考化学【真题母题解密】工艺流程(原卷版)
『高考真题·母题解密』『分项汇编·逐一击破』专题16 工艺流程【母题来源1】2020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母题题文】钒具有广泛用途。
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
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 4VO 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金属离子Fe 3+Fe 2+Al 3+Mn 2+开始沉淀pH 1.97.0 3.08.1完全沉淀pH3.29.04.710.1回答下列问题:(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酸浸氧化”中,VO +和VO 2+被氧化成2VO +,同时还有___________离子被氧化。
写出VO +转化为2VO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252V O H O x ⋅,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 +、Mg 2+、Na +、___________,以及部分的___________。
(4)“沉淀转溶”中,252V O H O x ⋅转化为钒酸盐溶解。
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调pH ”中有沉淀生产,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6)“沉钒”中析出NH 4VO 3晶体时,需要加入过量NH 4Cl ,其原因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2)Fe 2+ VO ++MnO 2 +2H + =+Mn 2++H 2O2VO +(3)Mn 2+ Al 3+和Fe 3+(4)Fe(OH)3(5)NaAl(OH)4+ HCl= Al(OH)3↓+NaCl+H 2O (6)利用同离子效应,促进NH 4VO 3尽可能析出完全【试题解析】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 2、Fe 3O 4,用30%H 2SO 4和MnO 2“酸浸氧化”时VO +和VO 2+被氧化成,Fe 3O 4与硫酸反应生成的+2VO Fe 2+被氧化成Fe 3+,SiO2此过程中不反应,滤液①中含有、K +、Mg 2+、Al 3+、Fe 3+、Mn 2+、;滤+2VO 2-4SO 液①中加入NaOH 调节pH=3.0~3.1,钒水解并沉淀为V 2O 5·xH 2O ,根据表中提供的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此过程中Fe 3+部分转化为Fe(OH)3沉淀,部分Al 3+转化为Al(OH)3沉淀,滤液②中含有K +、Na +、Mg 2+、Al 3+、Fe 3+、Mn 2+、,滤饼②中含V 2O 5·xH 2O 、Fe(OH)3、Al(OH)3,滤饼②中加2-4SO 入NaOH 使pH>13,V 2O 5·xH 2O 转化为钒酸盐溶解,Al(OH)3转化为NaAlO 2,则滤渣③的主要成分为Fe(OH)3;滤液③中含钒酸盐、偏铝酸钠,加入HCl 调pH=8.5,NaAlO 2转化为Al(OH)3沉淀而除去;最后向滤液④中加入NH 4Cl“沉钒”得到NH 4VO 3。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讲座全解
5.废物处理
废渣处理
解题思路
基本流程:明确整个流程及各部分的目的 → 分析每步发生的
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 → 注意答题 的模式与要点 1.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2.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3.要看清所问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 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不一定影响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 1.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 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2.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 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3.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 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 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 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
(2)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题11图所示。
A 直流电源 质子交换膜
B
Pt 电极 H2O
Ag-Pt 电极 NO3— N2 题11图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 ②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m左-△m右) 为 g。
①电源正极为
4.废旧电池处理的试题
【例5】. (2013·全国新课标)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某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某锂
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 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现欲利用以下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某些金属资 源(部分条件未给出)。
化学工艺流程
化学工艺流程化学工艺流程是指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操作,将原料转化为所需的产品的过程。
化学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反应过程、分离提纯和产品制备等环节。
下面将以生产硫酸为例,介绍化学工艺流程的具体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
生产硫酸的原料主要包括硫磺、空气和水。
硫磺经过破碎和干燥处理后,与空气按一定的比例进入燃烧炉进行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而水则需要经过脱盐处理,以保证生产中不会受到水质的影响。
其次,反应过程。
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与空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接着,将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与水进行吸收,生成浓硫酸。
这一步骤是生产硫酸的关键环节,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选择,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率。
接下来,是分离提纯阶段。
在反应生成的硫酸溶液中,含有少量的杂质,需要通过蒸馏、结晶、过滤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其中,蒸馏是将硫酸溶液进行加热,使其汽化并冷凝回流,以提高硫酸的浓度。
而结晶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浓度,使硫酸溶液中的硫酸结晶析出,从而得到高纯度的硫酸晶体。
最后,是产品制备阶段。
经过分离提纯后的硫酸,可以进行包装、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最终得到成品硫酸。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和控制,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总的来说,化学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条件和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工艺流程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环境的变化。
希望通过对化学工艺流程的介绍,能够增进对化学工业生产过程的理解,促进化工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高考专题化学工艺流程
四.除杂 1.产生沉淀 S2-:MgS,CuS,CaS F-: MgF,CaF
2.调节PH值(重点看Fe2+)
五.重要考点 1.PH值的计算:PH=-lg(H+)
2.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4(在25℃的时候)
3.溶度积(KSP),描述难溶电解质溶解能力的参数 4.离子浓度小于1×10-5时可以认为离子被除干净 5.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的应用
一.工艺流程主线 无机矿物原料→通过预处理→发生重要化学反应除去杂质→所需产品,副产品。 预处理三步骤 一磨(粉碎)→目的: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二烧(煅烧,高温)→目的:(1)除去S,(2)除去C及有机物,(3)低价态→高价态。
三浸(酸浸,碱浸,水浸)
二.酸浸 一般使用H2SO4 1.将金属单质以及金属氧化物溶解 2.除杂:除去不溶于酸的物质SiO2以及与硫酸根产生包括溶性盐类的金属离子 (Ba2+,pb2+) 三.碱浸 一般使用NaOH 1.除去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 2.除去油污。
6.陌生氧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5 工艺流程(无
工艺流程【考纲要求】学会分析工艺流程掌握解题技巧【自主预学】1.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
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中提取活性Al2O3,其流程如下: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 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
(1) 写出烧结过程中铝元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
(2) 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
(3) 浸出过程中,NaFeO2可完全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 操作b的名称是,所用的玻璃仪器有、和烧杯。
(5) 碳化时生成沉淀,沉淀的化学式为。
2.利用铝灰(主要成分为Al、Al2O3、AlN、FeO等)制备铝鞣剂[主要成分为A l(OH)2Cl]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1) 气体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铝灰在90℃水解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水解采用90℃而不在室温下进行的原因是。
(2) 酸溶时,Al2O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 废渣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5) 采用喷雾干燥而不用蒸发的原因是。
【探究学习】3.锌浮渣主要含Zn、ZnO、SiO2、Fe2+、Cd2+、Mn2+,工业上可通过控制条件逐一除去杂质以制备超细活性氧化锌,其工艺流程如下:(1) 锌浮渣利用硫酸浸出后,将滤渣1进行再次浸出,其目的是。
(2) 净化1是为了将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 90 ℃时,净化2溶液中残留铁的浓度受pH影响如右图所示。
pH较小时,虽有利于Fe2+转化为Fe3+,但残留铁的浓度仍高于pH为3~4时的原因是(4) 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填化学式)。
(5) 碳化在50 ℃下进行,前驱体的化学式为 ZnCO3·2Zn(OH)2·H2O,写出碳化过程生成前驱体的化学方程式: ;碳化时所用NH4HCO3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其原因一是为了使Zn2+充分沉淀,二是。
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思路指导2
(6)单质硼可用于生产具有优良抗冲击性能的硼钢。以 硼202酸1/6/和16 金属镁为原料可制备单质硼,用化学方程式表 12 示制备过程__
陌生方程式的书写 [对型演练]
条)
适当提高反应温度、 增加硫酸的浓度
2021/6/16
6
原料预处理的常用方法总结
研磨 粉碎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水浸 与水反应或溶解 ,使原料变成可溶性离子。
酸浸 与酸(碱)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 碱浸 子进入溶液,不溶性物质过滤分离。
灼烧 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 煅烧 在高温下氧化、分解,如煅烧高岭土。
滤液 调pH 过滤
滤液 Al(OH)3固体
滤渣
滤渣 酸浸 调pH 过滤
滤液
萃取
水相(Li2SO4溶液) 有机相
H2SO4、H2O2 再生回用
有机相 反萃取
水相(CoSO4溶液) 沉钴 过滤
滤液 CoCO3固体
NH4HCO3溶液
(4)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CoSO4+NH4HCO3=CoCO3↓+NH4HSO4 20C21o/6S/16O4+2NH4HCO3=CoCO3↓+(NH4)2SO4+H2O+CO2↑(√) 14
考察内容主要有:
1)、原料预处理 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 原料配比、
PH调节、溶剂选择) 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
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流程
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流程
《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流程》
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工艺流程,它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领域,如药物研发、环境保护和材料制备等。
该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问题定义:首先,需要明确定义需要解决的问题或目标。
这可以是合成一种新的化合物、改善某种工艺流程或者减少某种有害物质的排放等。
2.实验设计:接下来,需要设计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这里需要考虑到反应条件、催化剂选择、原料品质等因素,以确保实验可以顺利进行且结果可靠。
3.化学反应:一旦实验设计完成,就可以进行化学反应了。
这可能涉及到多步反应、温度控制、压力调节等操作,需要高度的操作技巧和经验积累。
4.产品分离: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对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这可能涉及到冷却结晶、蒸馏、萃取等操作,以确保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5.产品检测:最后,需要对产物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这可能涉及到质谱、NMR、HPLC 等分析技术。
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流程需要工作者具备深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同时对反应条件和产物性质有深入的理解。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化学解题达人工艺流程可以为人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推动化学科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工艺流程题自查:
(1)对工艺流程题有没有整体、清晰的认识? 了解化学工艺流程的主线;
(2)对工艺流程相关知识点是清清楚楚,还是模模糊糊?
了解化学工艺流程考什么? (3)叙述性问题是否能抓住要点?
了解规范答题的要求;
(4)方程式书写和计算有无得分把握? 氧化还原专题复习。
(广东,32)粗铝提纯及尾气的综合利用
注意:
结晶
①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 质: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②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 控制PH值 控制温度 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③重结晶
水洗(有机物洗)
3.注重答案文字叙述的规范性 (1) 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 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2)从溶液中得到晶体:16字方针。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 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溶剂等)。
④反应条件的控制 ( 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 pH 、
控制温度 a.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 b.防止物质温度过高时分解或挥发,或达到 沸点挥发; c.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 d.防止副反应的发生; e.降温或减压,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 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目的。
④、如题目中要求温度控制在某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 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 A 、防止某种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 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 将CO2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30+2)℃,可得 NaHCO3晶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O3晶体 分 解。而在Br2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控制在80—90℃,目的 就是要使Br2挥发出来而又减少水蒸气混入Br2中。 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合成氨或工业SO2氧化为SO3时, 选择的温度是 500℃左右,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 高。 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 170℃, 原因是就是在140℃时会有乙醚产生。 D 、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 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以上有关温度的总结只能说 是有这种可能来考,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热点分析
1.解答无机化工流程试题的程序 (1)基本步骤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②然后整体浏 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提纯、分离等阶 段。③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反应 物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反应;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 造产品有什么作用 (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 获得产品而服务)。④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2)解题思路
如图所示:
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 主产物和副产物)。 三线:出线和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 物质循环使用。
命题研究
化学工艺流程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 力立意的命题为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 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这类题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必考题型。 这类题常呈现的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推理能力。
三是试题新颖,阅读量、思维含量较大,考查
考生的资料收集、处理能力。
化工流程题型的结构、涉及问题及解题顺序 试题结构: 从内容组织形式上看化工流程题型的结构通常是从生 产原料到产品的整个流程以简单的文字加框图和箭线 形式呈现,同时流程中还会形成一些“环状”,意为物
质的循环利用,以展现“绿色化学”的理念。
甲酸
主反应 防止降温甲酸铜结晶而损失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 的 除去甲酸并减少甲酸铜晶体损失 。
例: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 工业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 2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分离提纯
NaCl 废渣 粉碎
空气 焙烧 废气
盐酸 酸浸
试剂F 调节pH 至3~4
(3)获得产品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洗涤(冰水、热水)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 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 ②蒸发时的气体氛围 ( 抑制水解 ) :如从溶液中析出 FeCl3 、 AlCl3 、 MgCl2 等溶质时 , 应在 HCl 的气流中加热 , 以防其水 解。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如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 ④蒸发结晶、趁热过滤:如除去NaCl中的少量KNO3。 ⑤重结晶。 (4)其他常见考点 ①化学方程式 ②实验仪器 ③计算 ④信息
一推敲解答。解题关键在于认真对比分析原料与产品的组
成,从中产生将原料转化为产品和除去原材料中所包含的杂 质的基本原理和所采用的工艺生产措施。当把生产的主线弄 清楚了,围绕生产主线所设计的系列问题也就可解答了。
解题顺序:
2.无机化工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 无机化工流程题目在流程上一般分为 3 个过程: 原料处理 → 分离提纯 → 获得产品 (1)原料处理阶段的常见考点与常见名词 ①加快反应速率 ②溶解: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 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浸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 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酸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 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
其他方面: 环保:绿色化学
成本:原料价格、能耗控制、
循环利用
物质制备化工生产流程的主线一般为
规律总结:
原料预处理 除杂、净化
产品分离提纯
反应条件 控制
规律: 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循环。
原料循环利用
排放物的无 害化处理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 生产条件的控制
解题基本步骤:
①首先要通过阅读文字说明,清楚试题背景是工业生产 还是实验室研究,准确抓住工艺(实验)的目的是什 么,还提供了哪些信息(原料成分?含量?产品成分 ?从用途能看出什么性质?);
②然后整体浏览一下流程,基本辨别出预处理、反应、 提纯、分离等阶段;
③接下来可以先看看设问,使下一步的深入分析重点更 明确; ④然后再带着质与量的意识具体分析各个化学过程(必 要时使用参考数据),组织语言回答设问。
(2)分离提纯阶段的常见考点 ①调pH除杂 a.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 氧化物沉淀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 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Fe(OH)3 Fe(OH)2 Mn(OH)2 开始沉淀 2.7 7.6 8.3 沉淀完全 3.7 9.6 9.8
若要除去Mn2+溶液中含有的Fe2+,应该怎样做?
蒸发浓缩(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3)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 杂质”。 (4)看清楚是写化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注意配平。
分离提纯阶段核心反应考点: ①基本理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② 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原理、 ③计算
电化学
④提取信息点
Ⅰ预处理
Ⅱ分离提纯
Ⅲ主反应
(广东,32 )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
原料预处理 除杂、净化
无机矿物、 核心
产品分离提纯
废水、废渣
→ →
化学反应
目标
产品
原料循环利用
尾气综 合利用
例:铁氧体可用于隐形飞机上吸收雷达波涂料。一
种以废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锰锌铁氧体的主要 流程如下:
H2SO4 H2O2 Fe粉 过滤 除汞 吹出 MnSO4Fe粉 氨水 过滤并 测滤液 成分 煮沸 1h 调pH pH=7~10.5 水热 210℃ 2h 后处理 锰锌铁氧体
预处理
过滤 滤渣 滤液B CuCl2 2H2O
已知:Fe(OH)2、Fe(OH)3、Cu(OH)2沉淀完全时的pH值分别为:9.7、3.2、6.4。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1、粉碎的目的: 2、焙烧的目的: 使CuS转化为CuO,Fe2+转化为Fe3+ 3、酸浸的目的: 使CuO、Fe的化合物溶解 3+沉淀完全 使 Fe 4、调节pH=3-4的原因:
。 。 。 。
例:实验室制备甲酸铜晶体[Cu(HCOO)2· 4H2O]的流程如下:
70℃~80℃的热水
预处理
分离提纯
2mol小苏打
1mol胆矾
研 磨
CO2
搅拌Ⅰ
冷却、 操作a
洗涤
Cu2(OH)2CO3固 体
Cu(HCOO)2· 4H2O
冷却、过滤、无水 乙醇洗涤、晾干
趁热过滤
搅 拌 Ⅱ
约50℃ 的热水
提示:先用氧化剂把Fe2+氧化为Fe3+,再调溶液的pH到3.7。
b.调节pH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能与 H+反应,使溶 液pH增大;不引入新杂质。
例 如 : 若 要 除 去 Cu2 + 溶 液 中 混 有 的 Fe3 + , 可 加 入 CuO 、
Cu(OH)2、Cu2(OH)2CO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②试剂除杂 ③加热: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 如果在制备过程中出现一些受热易分解的物质或产物,则要 注意对温度的控制。如:侯德榜制碱中的NaHCO3,还有如 H2O2、Ca(HCO3)2、KMnO4、AgNO3、HNO3(浓)等物质。
第 第 10 2专题 专题
主编
AH
——
安阳县实验中学 马四军
高考中的化学工艺流程题
化学工艺流程题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化学工艺流程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 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的形式表示 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 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化工工 艺试题。
工艺流程题的特点: 一是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 为线索进行设问,使问题情境真实。 二是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化学基础知识的方方 面面,能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同时考查考生解决化工生产中的相关问题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