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云南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审查稿)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其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族风情、高原低纬度的多样性气候、多样化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与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接壤或近临的优越区位,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90年代初期的加快发展阶段、近10年来的培育支柱产业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飞跃。1980年以来,国内外游客年均增长29.9%,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4.3%。初步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的完整产业体系,成为云南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模式等原因,云南旅游产业还存在着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国有旅游企业改革滞后,市场主体发育不充分;投资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不规范,资源与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严重;产业漏损,国际化水平低,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不强,以及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总体来看,尽管云南旅游资源的潜力很大,但旅游产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旅游产业对全省经济会发展全局的推动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其深层原因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改革创新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
【措施】
引进战略投资伙伴实施旅游集团整体改制
再创2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利用旅游业替代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项目和面源污染较重的传统农业基础种植项目。在抓好八大旅游产品和“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工业旅游、红色旅游、都市旅游等产业交叉的旅游新业态,力争在原有基础上再创建2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工业旅游示范点和若干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围绕旅游发展特色关联产业,发展旅游装备业和相关服务业,提高以旅游产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比重,优化云南产业结构,实现由一、二产业逐步向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变。
在重点项目实施地区、城镇周边和城镇特色区,培育与之相互配套和互为补充的特色服务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功能比较完善、就业容量大,符合产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产、服务基地,拓展就业空间,促进产业融合,实现传统产业就业人员向旅游产业转移;在旅游重点项目、配套生产服务基地建设和经营中,更加关注区居尤其是贫困人口和当地低收入人群的利益,充分发挥旅游产业解决就业和促进脱贫的作用。
旅游交通优先发展
继续推广“围绕旅游交通优先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昆明新机场建设,加大红河、怒江、腾冲等主要旅游次中心机场建设和国际口岸机场的申报力度,开辟新的国内外航线,积极探索开展小型飞机、直升飞机旅游。全面提高现有干线铁路运营能力和技术标准,积极推进“泛亚铁路”建设,尽快启动丽江-香格里拉铁路和南昆高速铁路建设。加快昆明-攀枝花、大理-
丽江、保山-瑞丽、石林-河口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实施一批制约全省六大旅游区形成旅游环线的断头路、二级干线公路的建设项目。提升和建设一批通往重要旅游景区景点的三级旅游支线公路。加快澜沧江-湄公河等国际水路和滇池等重点旅游湖泊区的短途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云南内陆旅游航运发展。
以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旅游功能和特色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以昆明为中心,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景洪、芒市、腾冲、蒙自、文山、曲靖、昭通等多个区域次中心,旅游小镇为三级中心的旅游城市体系。
加大旅游开发区资源保护力度
按照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会的要求,全面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计划”,在重点旅游开发区域,尤其是高原湖泊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十分脆弱和敏感的地区,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加大荒山、荒坡的绿化和高原湖泊、河流的污染治理力度,扩大旅游循环经济的试点范围,加快旅游业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替代发展步伐,积极开展旅游绿色环保活动,对生态脆弱的重要旅游景区实行游客容量控制和环境监测制度,旅游项目严格按照“设施景观化、垃圾无害化、污水零排放”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实现旅游产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云南旅游人才信息库”。鼓励发展继续教育、资格认定、人才“猎头”等旅游人才中介服务组织。加快省、州(市)、县和企业四级旅游培训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在职远程教育,构建学历教育与岗位教育相结合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到2015年,培养和引进各类旅游人才50-60万人。
做强大型旅游龙头企业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推进国有大型旅游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支持云南大型国有旅游企业,引进海内外战略投资伙伴,实施集团层面的整体改制,通过兼并、控股,在核心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运营中加快发展壮大,在旅游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重大项目投资、融资担保和资本运营中发挥战略投资者的积极作用,发展成为以资本为纽带、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集团和跨地区、跨行业运营的旅游龙头企业。支持昆明、大理、丽江、迪庆、版纳、玉溪、楚雄、保山等旅游热点地区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通过改革试点进行整合重组,打破行区划,发展成为区域性或专业化的旅游龙头企业。把国有旅游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完善出资人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和企业各自的权责利关系,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实现企分开、资分开。
发展特色中小旅游企业
做精做专一批有特色的中小旅游企业。引导和扶持一批专业化旅游服务企业,与大型旅游企业建立网络服务协作关系,互为补充,加快发展。鼓励和引导国内外各类大型企业和投资机构参与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以及采用特许授权、品牌注入等形式参与中小旅游企业改革。通过引进资金、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着力发展一批信誉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旅游品牌企业,提升旅游企业的整体素质,推进旅游市场形成以大型企业集团为主,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优化旅游所有制结构
国有中小旅游企业,尤其是府部门开办的经营性旅游宾馆饭店、招待所,在清产核资、界定产权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类型,采取多种方式,分期分批实行国有资本退出。对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的中小型国有旅游企业,采取兼并、拍卖等多种方式实行国有资本退出。鼓励企业经营者和骨干员工购买企业国有产权,鼓励和吸引会资本进入旅游产业各个领域,有选择地引进有竞争力的营或外资企业对中小国有旅游企业实行兼并或控股,实现旅游企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融合互补,协调发展。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平台
结合企业改革,发展和完善以省旅游投资公司,世博股份、丽江旅游等上市公司为基本构架的投融资平台。创造条件,争取在规划期内成立省旅游融资担保公司,以增强融资功能。发挥省属旅游投融资平台在投资项目合作、银行信贷担保等方面的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云南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筹措更多的资金。
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机制市场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原则,采取规划引导、完善服务等多种方式,鼓励投融资体制和机制创新,发展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多种投融资工具。抓住我国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发展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疏通投融资渠道,引导海内外资金进入我省旅游产业。
推进一批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和结构调整功能发展旅游产业,大力推进旅游企业股份制改革,完善财务制度、法人治理结构、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培育上市企业资源,在规划期内力争一批旅游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融资。
完善旅游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
建立健全旅行经营、旅游购物、旅游专业运输企业申报准入制度和旅游企业的评级、运营挂牌制度,规范市场行为,制止恶性竞争。打破区域封锁,实行部门联合监管,推进无障碍旅游。
建立旅游购物“公对公”的佣金制度。鼓励旅游企业采取参股、控股、联营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形成区域互动、人才流动、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场共赢的大客源市场。加强旅游投诉机制建设,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目标】
2020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600亿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区位优越,发展潜力巨大;旅游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早在2005年,云南省委、省府就作出了实施旅游“二次创业”、实现由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跨越的重大决策。玉溪、腾冲、大理和昆明世博新区四个旅游发展和改革试点地区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始推进,并初步取得了成效。
云南把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的做法和经验,曾经在全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而目前云南旅游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也是全国共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