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自主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方案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自主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22977901f69e314332942b.png)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自主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12‟12号)及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自主选拔录取工作的通知》(苏教考…2012‟20号)精神,我校于2013年继续开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报名条件具有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且思想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的江苏省应届高中毕业生,采用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及考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具体为:1、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为我校生源基地中学、实习基地中学、联合办学中学,各中学具体推荐指标见附件一。
2、考生自荐方式:凡符合下列任意条件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荐:(1)奥赛获奖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2)创新才能类: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省级及以上赛区中取得优异成绩者、高中阶段获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或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和培养潜能,且取得南京师范大学自主选拔录取专家组认可成果者(含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3)文学、语言特长类:具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特殊才能,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在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者(具体赛事名称:“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等);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创新英语大赛获优胜奖,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4)素质优秀类:思想品德优良、综合素质优秀。
第二批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
![第二批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dbf87b8e9951e79b8927b3.png)
第二批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扶持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学术领军人物的成长,提升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综合竞争力,根据《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宁师大…2011‟12号)、《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宁师人…2011‟77号)和国家、省、市人才政策的调整,启动实施“第二批南京师范大学百名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第二条第二批“百人计划”,面向校内外(海外引进优先)选拔若干名德才兼备、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学术成就突出、有较好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加大培养资助力度,使他们成为学术领军人物后备人才,为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三条学院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工作。
应结合学科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将“百人计划”与优势学科建设、重点学科建设、新兴应用学科以及重点教学科研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培养方案,尽量减少培养人选的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第二章选拔条件第四条“百人计划”人选的基本条件:(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治学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博士(艺、体学科前两期可放宽到硕士)学位和副高职务以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3年1月1日后出生),从明年起理科申请人不超过38周岁(1976年1月1日后出生);(二)专业基础扎实,在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成果;(三)学术水平高,思维活跃,富于创新精神,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有较好的学术发展潜力;(四)人文社会科学类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类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或承担过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与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的项目或为项目的核心成员;(五)有自己的学术团队,本人至少为硕士生导师;(六)海外引进人员或刚回国人员不受第(四)、(五)条件限制。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62c8cc59a26925c52cc5bf9e.png)
学分
6 6 2 4 3 1 1 4 2 2 2 1
备注/周学时
2
(3)专业主干课程(58 学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
电路分析
电路实验
工程训练C
数字电子技术A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电子技术A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模拟系统设计
FPGA 及数字逻辑设计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选
2
选
1
选
3
选
3
选
2
通信类
要求选读≧6 (总分 13.5 分)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选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实验 选
通信原理 B
选
通信原理 B 实验
选
无线传感网
选
无线传感网实验
选
移动通信技术
选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
选
光纤通信
选
光纤通信实验
选
2
至少选一门
0.5
(理论+实
3
验算一门)
0.5
2
0.5
2
0.5
2
0.5
4
其他类
2、 第二学位课程应包含相应的辅修课程、辅修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专业核心课程,及少量的非专业
核心课程,不少于 49 学分。
9
2
2
0.5 1
二选一 1
计算机信息 类
要求选读≧5 分 (总分 9 分)
数据结构
JAVA 语言
数字图象处理 数字图象处理实验 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实验
选
2
选嵌入式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071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0714](https://img.taocdn.com/s3/m/9179062bccbff121dd3683ea.png)
一、人才培养理念 二、人才培养方案 三、实践课程体系 四、科研实践体系
个性化,精英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专业素质
• • • • • • 创新能力 分析能力 动手能力 学习能力 表达能力 组织能力
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核心: • 生物科学专业(国家理科基地):国家生物学基础科学研 究与教学人才。 • 生物技术专业:生物技术研究、生产领域工作的高级专门 人才。 • 生物工程专业(制药方向):生物医药技术研究和开发、 生产和医药商品贸易领域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海洋药物开发、 海洋水产资源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 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实验、实习 实训、科研 第一课 堂为核 心 第二课 堂为辅 助进行 设计, 多样性
○幻灯片 3
创新与创业 计划、社会 实践、学科 竞赛等
○
1.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见习: 专业认知,0.5学分,1年级。举办名家讲坛, 校内外大学、科研机构、企业见习, ♦课程实验: 2-3年级,包括基础实验、拓展实验、 开放实验,理论课:实验课=1:0.8学时数 ♦专业实践课: 3年级,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 生物发酵制品技术实训 植物生物技术生产实训 生物药物技术实训。 ♦专业综合实习:4年级,生物工程实习、生物技术实习、 科研实践与训练、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 海洋资源综合实习。 ♦毕业论文或设计:4年级
培养方案学分构成
宽基础,重个性,强技能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 学分数 49 31.5 52 % 30.1 19.4 32.0
30 18.5 自主发展课程 162.5 合计 实践类学分按50%计算, 实践课程学分20+4(毕业设计或论文),48/184.5=26%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e8bcae1195f312b3169a5cb.png)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项目申报书
项目负责人:
项目候选人:
申报学院:(盖章)
申请日期:
南京师范大学制
填表说明
1、项目候选人填写英才计划学生候选人的姓名,每个项目可包括1-3
名学生。
2、项目负责人即英才计划项目学生第一导师。
3、项目导师组鼓励跨学科、有海外经历者参加。
4、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
洁。
除主观内容外,其他客观内容所在学院要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5、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
6、申报书要用A4纸张打印。
1.项目负责人简介
2.项目组成员情况
3.项目候选人基本情况
注:如有1名以上的候选人,可复制此页填写。
4.项目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5.项目经费预算。
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e865e8ba0d4a7302763a23.png)
地方高水平大学数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作者:严从华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8期(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摘要:数学科学学院深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精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勇于探索,提出依托一流大学,协同创新培养理念,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模式、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形成了具有南师大数科院特色的本科精英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等数学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借鉴。
关键词:精英人才培养;驻学培养;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8-02南京师范大学作为省属“211”高校,实施科研与教学并举,推行“顶天立地”战略,着力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
数学科学学院作为南师大第一个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坚持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培养。
依托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深厚的人文底蕴,以及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的优势平台,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培养模式的变革——协同创新、跻身一流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最佳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为此,学院充分利用与国内一流大学长期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提出协同合作创新培养的理念。
(1)依托高水平大学,深度推进“驻学”强化培养。
作为以培养拔尖数学人才为己任的数科院,进一步加大与中科大、南大的协同合作,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共享优势,深度推进“驻学”联合培养举措,着力完善选拨机制、滚动培养和优秀学生辐射效应,实施“驻学生助推计划”等特殊培养政策,做好与“驻学”学校的“主动对接”工作,及时全面了解“驻学”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大程度地发挥联合培养的积极效应。
(2)试行本、硕、博一体化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探索本、硕、博打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本科学生(特别是入选校“英才计划”学生)提供优良的成才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建设管理办法
![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建设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20e61e0740be1e650e9a3b.png)
关于组织南京师范大学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学院:为尽快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把我校建成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全面贯彻《南京师范大学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师委字〔2014〕37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总结本科教学特区建设经验基础上,学校决定开展校级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是实现我校本科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是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的实验区。
本科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学校建设“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这一办学目标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落实我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指导意见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学校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自身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开展改革与创新,建设一批教育思想更加先进、培养目标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内容更加突出、整体优化培养方法、更加注重学思结合与知行统一、培养制度更加有利于学生成才的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完善专业建设机制,强化教学中心地位,使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显著增强,全面适应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要求。
二、建设目标本科人才创新实验区建设的目的是:以实验区建设推动学校各项教学基本建设,促进教学模式、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打造全国领先、具有国际影响的品牌专业,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精英人才、高端人才,培育一批优质的教学资源,凝练新的培养模式,建成新型人才培养基地。
三、建设内容与任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在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实验,鼓励并支持各学院瞄准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标杆专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特点,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加大精英人才培养力度,在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培养形式、培养制度、人才培养激励制度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408cb2680eb6294dc886c0a.png)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项目建设任务书
学院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组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组成员(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组成员(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师范大学制
二O—六年十二月
填写说明
1. 任务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
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
所在学院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
3. 任务书限用A4纸张双面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乙项目组其他成员信息: (一)教师
(二)学生
请根据学校英才培养计划的目标、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以及英才计划项目组学生成员的个性化特点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目标。
根据建设目标,围绕课程设置、研修计划、实践性教学等填写每个项目成员的个性化培养方案。
五、进度安排
根据每个成员的培养目标,设定具体的培养进度。
六、预期成果
七、支持与保障
八、经费预算
九、学院审核意见
十、教务处审核意见(盖章)院长签字:
年月日
(盖章)处长签字:
年月日。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2708a698e9951e79b892727.png)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细则(试行)为规范和加强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英才计划”)项目的管理,指导各项目管理的具体实施,依据宁师大[2011]16号文件《关于下发<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实施细则。
本实施细则以《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为依据,着重对项目的申报、立项、培养、考核、管理以及验收等有关规则和程序加以说明。
一、英才计划项目的申报与立项1、英才计划项目申报以学院为单位,时间为每年的10月份,以在校的二、三年级本科学生为选拔对象。
各学院依据《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和本细则自行制定选拔办法,遴选本学院的优秀学生,并确定导师组成员,填报《南京师范大学英才计划项目汇总表》和《南京师范大学英才计划项目申报书》,连同支撑材料提交学校教务处。
2、每个学院可以申报1-2个项目,有国家级、省级重点学科、优势学科的学院或本科人才培养教学特区可将申报数放宽到3-4个。
每个项目可包括1-3名学生,项目负责人为英才计划第一导师,第一导师可根据英才培养的需要,聘请第二导师和其他指导教师,共同组成英才计划项目导师组,指导教师可以是本学科的,也可以是相关学科或其它学科的。
第一导师原则上需要有海外学习或进修的经历。
3、申报结束后,学校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聘请校内外专家对申报的英才计划项目进行遴选,遴选将主要从导师组的学术水平和教书育人成果;学生的学术兴趣和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专业学习情况、所具备的发展潜质;导师组为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进行。
遴选结果将在学校公示后给于立项。
根据各年具体的申报情况确定最终立项项目数,一般为每年10-15个项目。
二、英才计划学生的培养与考核1、英才计划实行学院、导师组和学生共同负责下的项目管理制度。
导师组的主要职责:(1)根据学生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修读计划等三方面内容;(2)为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指导学生跨专业、跨学段选课,并至少为学生开设一门学科基础课程或专业主干课程;(3)定期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指导学生的课业学习和科研实践;(4)在项目中期检查时向学校提交学生的综合测评报告。
英才计划遴选条件和程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英才计划遴选条件和程序-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https://img.taocdn.com/s3/m/c6ed2e8add3383c4bb4cd2b1.png)
校“英才计划”的遴选条件和程序
根据《南京师范大学英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对“英才计划”的遴选条件与程序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英才计划候选人条件
本院的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的学生,除了具备《南京师范大学英才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志于从事法学研究;
2、专业成绩优异;
3、综合素质强。
二、申报程序
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自我申报,填写《英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表》“候选人”页(见附表),并附相关证明材料,并于10月14日中午之前交学院教务办公室。
三、遴选
学院成立英才计划领导小组,英才计划的第一导师由教师自荐和院英才计划领导小组推荐产生。
第一导师确定导师组成员组成。
导师组在申请学生中确定初步候选人,初步候选人条件原则上为:无补考,单科70分以上;三年级学生的大学英语六级500分以上,二年级学生英语两个学期均分80分以上;专业成绩班级排名25%之前。
确定初步候选人后,导师组对初步候选人进行面试,根据英才计划条件在初步候选人中择优选拔出校英才计划候选人。
候选人产生以后,由导师和候选学生共同填写《南京师范大学英
才培养计划项目申报书》,报送学校。
法学院
2013年10月10日。
南师培养方案
![南师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775a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9.png)
南师培养方案第1篇南师培养方案一、前言为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全面发展、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南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备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的人才。
3. 培养能够服务基础教育,具备教育情怀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人才。
三、培养规格1. 德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智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 体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和健康生活习惯。
4. 美育: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情趣、艺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5. 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四、培养措施1.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专业教育为核心,实践教学为特色的课程体系。
(1)通识教育课程: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专业教育课程:明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3)实践教学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改革教学方法:推进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关爱学生的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 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加强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地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英才培养计划
项目申报书
项目负责人:
项目候选人:
申报学院:(盖章)
申请日期:
南京师范大学制
填表说明
1、项目候选人填写英才计划学生候选人的姓名,每个项目可包括
1-3名学生。
2、项目负责人即英才计划项目学生第一导师。
3、项目导师组鼓励跨学科、有海外经历者参加。
4、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
洁。
除主观内容外,其他客观内容所在学院要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5、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页码要清楚。
6、申报书要用A4纸张打印。
1.项目负责人简介
2.项目组成员情况
3.项目候选人基本情况
注:如有1名以上的候选人,可复制此页填写。
4.项目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5.项目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