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增长模式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
与均衡增长理论类似,非均衡增长理论也承认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性。但这两种理论的区别在于,平衡增长理论特别强调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并把它作为逻辑基础和理论前提;而不平衡增长理论则把经济活动之间的关联看作是理论研究的对象,也就是探索把经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经济机制,当然,非均衡增长理论并不否认大规模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这种方法论上的区别使得二者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非均衡增长模式的代表性理论有艾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和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威廉姆逊的倒U字形学说等。
1、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赫希曼是“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创立者。1958年,赫希曼发表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指出了平衡增长战略的不可行性,系统论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增长理论和战略。他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经济增长的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通货膨胀的瓶颈以及投资的有效顺序等的分析,论证了不平衡增长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得出了这一主要观点,即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当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然后利用优先发展的产业所创造的资本推动其他产业的投资,从而推动所有产业的发展。
赫希曼深入研究了经济增长在区域间和国际间的传导机制,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阐述了增长点对其他地区的影响。他认为,经济进步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同时出现,而且它一旦出现,某些强有力的因素必然使经济增长集中在起点附近发生;增长在国际或区际间的不平衡是增长自身不可避免的伴生物和前提条件。在对不平衡增长过程的分析中,赫希曼特别强调了产业间的“关联效应”。所谓“关联效应”就是某个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关联作用,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两种形式。“前向关联”是指某个产业与为其提供投入品的产业间的联系;“后向关联”则是某个产业与把其产品作为投入品的产业部门的联系。他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选择投资发展项目时,应该利用“关联效应”,优先发展那些能产生最大引致投资的产业,也就是选择那些具有显著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效应的产业;通过这种产业的优先增长来带动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关联效应最大的产业就是产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最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通常是进口替代产业。
赫希曼通过极化效应和溢出效应,分析了区域间的不平衡增长。他把一个国家分为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两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具有极化和溢出两种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具有工资收入高、投资收益率高、生产条件完善、投资环境较好等优势,从而不断吸引落后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使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日益衰落,这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不利的。溢出效应则是指,由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购买投入品、进行投资以及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移民,从而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和人均消费水平,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效应有助于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2、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发展与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阐述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指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落后地区所具有的促进作用和消极影响。缪尔达尔指出,生产要素的区际流动具有两种效应:回流效应和扩散效应。“回流效应”是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在生产要素回报率差异的引导下发生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现象。这种效应不仅会阻碍落
后地区的发展,而且还会降低整个经济的增长速度。同时,缪尔达尔认为回流效应的作用不是无节制的,发达地区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生产成本会明显上升,外部经济效应逐渐变小,从而使生产要素从发达地区流向落后地区,这就是“扩散效应”。但是,从总体上看,两种效应的作用是不均衡的,回流效应的作用要大于“扩散”效应。
缪尔达尔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各种因素之间以一种累积循环的方式运动,而不是简单的守恒或趋于均衡。某个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外一个因素的变化,后一个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强化前一个因素的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变化的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具有初始优势的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于平均的发展速度,能够不断地为自身积累有利于发展的因素,与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相比,这些地区就会具有累积性的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能够自我加强,形成越来越大的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这样,发达地区表现为一种上升的正反馈运动,经济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而落后地区则表现为下降的负反馈运动,发展速度会越来越慢。这样,如果经济活动偏离初始的均衡状态,市场力量的自身作用不但不会使其回到均衡状态,反而强化这种非均衡状态,形成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造成越发达的地区越发达、越落后的地区越落后的“马太效应”。
缪尔达尔由此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采用不平衡发展战略,通过发展计划和投资,优先发展那些发展势头比较强劲的地区,以获得良好的投资收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为了防止累积因果循环造成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需要制定一系列特殊的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3、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首先提出的。他在对地域工业发展进行研究时发现: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围绕极核进行的,经济增长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佩鲁提出的这一概念是从极化空间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这种极化空间类似于磁极与磁场的关系,包括引力中心以及受其影响的有效范围。只要经济客体之间存在抽象的联系结构,就存在经济空间;在经济活动中,各个活动单元都创造其自身决策与操作的抽象空间,并产生一种推进效应。佩鲁所提出的经济空间是经济要素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理空间。极化空间中存在富有活力的经济单元,这种经济单元的增长速度高于该空间中的其他经济部门,它可以创造自己的决策和操作空间,形成具有推进效应的极化中心,带动整个经济的多维发展,这种经济单元就是推进型单元,一个经济空间“场”内的推进型单元即为该“场”内的“增长极”,而受其影响的经济单元则为被推进型单元。佩鲁指出,推进型企业或产业的产出或需求的增加,能够增加另外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和购买能力,因此,推进型产业能在总体上使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增长总量远远超过其自身产出的增长量。
推进型产业和被推进型产业形成非竞争性的经济联合体,推进型产业的发展、创新或制度变革等经济扰动通过前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效应上:一是支配效应。佩鲁把支配效应界定为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所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在现实的经济体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对称的:一些经济主体处于支配地位,其他的经济主体处于被支配地位。支配效应的大小取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