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新加坡的经营环境对比-PPT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政府不会频繁、无故变更其既定政策,更不容许毁约、背信使企业 和国家丧失信用,新加坡也没有社会动荡和不明朗的未来,其政府稳定与连续 的政策对外国投资者是极大地吸引力。
对内--- 政府由阶层代表所组成,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得人心,而且该政 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
新加坡---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
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 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 精干。
中国--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加坡---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 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 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企业所得税是33%,在这一方面我国政府以国情出发,从整体上考虑投资税收优惠程度,并 收优惠与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在使国家的财政税收不受损的前提下,建立了颇为完 引外资的税收制度,并与近5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相对来说我国的总体税率比 的总体税率是较低的,但因为制度设计不完善,避税思想蔓延。
中国的政治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政治稳定性越强越能吸引国外投 资者。虽然近几年,台湾问题依然存在,局部一些地区也有点动荡,但从整个国家的 大局来看,从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政治稳定性还是较搞的。中国能够为投资者提 供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
政府工作效率
新加坡---快 中国—拖拉
基础设施建设
4、电力 截止目前,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8亿千瓦,仅次于美国居世 界第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37.5万公里,电网规模超过美 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总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受教育程度
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咨询机构最近组织的 一项调查表明新加坡在亚洲教育质量排行 榜位居第二,中国则为第六。
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 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 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 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 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
新加坡 Singapore
中国 China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 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 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 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 方面效果显著,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2、铁路 到2019年底,中国铁路总延展里程已达16.11万公里,运营里 程达到8万公里。2009年铁路总运营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将超过俄 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近26000公 里,仅次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位。
3、港口 2019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0.2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 吐量为1.28亿标准箱。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名中,我国占 有7席。我国已成为港口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 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方面---外商股权
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 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技术或资本密集型 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 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广播业不得超过 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 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 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 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 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 业, 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 由地获取必要 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 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 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 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 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 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积极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投巨资扩 建或新建港口、码头、机场、水电设施等,为前来投资者营造 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投资环境。新加坡拥有停靠港、马来亚 地区的货物集散地以及对华贸易的货物集散地。正是新加坡自 然的地理优势和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腾 飞的机会。
1、公路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02 公里,一级公路有54216公里。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 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 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 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 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进新加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
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 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 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 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
经济方面---税收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 ,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金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自 1月1 日起,在新加坡所供应的货品和服务以及所有进口新加坡的货品都只缴付5%的消费税 些情况下,进口货品可获消费税折扣,出口和国际服务则免税;而且新加坡与43个国家签署 课税条约,来自非条约国的所有服务所得则可获单边税额抵免;为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 ,新加坡政府按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营业总部、跨国 部计划都对不同性质的总部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对内--- 政府由阶层代表所组成,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得人心,而且该政 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长期经营的环境。
政治方面---政治体制
新加坡---新加坡是共和制国家,长期以来实施一党议会制,并针
对自身国情建立了一个行政主导型分权制衡的政府制度,采取立法、 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从政人员廉洁奉公,政府机构比较 精干。
中国--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新加坡---对内:政府的富民政策使得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较为融洽,消除了社会 动荡隐患,确保了新加坡国内的社会稳定,治安好,犯罪率低。所以在新加坡, 动乱、战争等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几乎为零。
-企业所得税是33%,在这一方面我国政府以国情出发,从整体上考虑投资税收优惠程度,并 收优惠与国家经济政策导向的一致性,在使国家的财政税收不受损的前提下,建立了颇为完 引外资的税收制度,并与近50个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相对来说我国的总体税率比 的总体税率是较低的,但因为制度设计不完善,避税思想蔓延。
中国的政治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政治稳定性越强越能吸引国外投 资者。虽然近几年,台湾问题依然存在,局部一些地区也有点动荡,但从整个国家的 大局来看,从中国的发展来看,中国的政治稳定性还是较搞的。中国能够为投资者提 供一个较好的政治环境。
政府工作效率
新加坡---快 中国—拖拉
基础设施建设
4、电力 截止目前,中国电力装机容量超过8亿千瓦,仅次于美国居世 界第二,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达到37.5万公里,电网规模超过美 国,跃居世界第一位。
总之,中国的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受教育程度
据香港政治经济风险咨询机构最近组织的 一项调查表明新加坡在亚洲教育质量排行 榜位居第二,中国则为第六。
比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要宽松得多。但外籍人员在新加 坡就业须取得聘用许可证。新加坡法律对外资投向的部 门没有特别限制,除交通、通信、电力及新闻等少数公 共事业部门投资,行政审批上控制极严。另外,对外国 投资投向金融和保险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三)限制性产业 新加坡《制造业限制投资法》规定了限制外资进入的产业,但数
新加坡 Singapore
中国 China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一个岛国,也是一个城市国家。 该国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其南面 有新加坡海峡与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 相隔,并以长堤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是亚洲最 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新加坡在城市保洁 方面效果显著,故亦有“花园城市”之美称。
2、铁路 到2019年底,中国铁路总延展里程已达16.11万公里,运营里 程达到8万公里。2009年铁路总运营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将超过俄 罗斯,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电气化铁路总里程近26000公 里,仅次于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二位。
3、港口 2019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70.2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 吐量为1.28亿标准箱。在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排名前10名中,我国占 有7席。我国已成为港口大国和集装箱运输大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 吞吐量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
经济方面---外商股权
准许全部外资股权但不欢迎
(1)关于外资投资比例的限制,除商业企业要求外资不超过 40%以外,其他企业则规定得比较宽松。高技术或资本密集型 出口企业,外资可全资;一般产业虽然鼓励合营,但对外资股 份比例并未加以限制,除新闻业不得超3%、广播业不得超过 49%的出资比例,以及公共事业属禁止投资产业外,外国投资 人均可拥100%的股权。 (2)新加坡并不明确规定鼓励外资投资的领域或行业部门。但 总的来说,新加坡不大鼓励外商投资装配型工业部门,而是欢 迎能引进“新技术”的投资,除对国家安全构成影响的敏感型 部门外。 (3)国外的经济实体可以自由地在新加坡建立自己的企 业, 开展经济活动。在所有权方面,对外商无特别要求,外商可自 由地获取必要 的生产要素和进行融资活动,并自由地支配所生 产产品的销售市场。其对东南亚各国条件最为宽松。
对外: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成员国奉行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它主张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动和互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 合作关系。新加坡积极参加东盟活动,把加强东盟及内部的团结看做是本地区 安全稳定的基本前提。另外,新加坡还奉行“大国平衡政策”,重视与美国、 日本、西欧、中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目前,新加坡已同 世界90多个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与1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
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致力于积极改善各项基础设施,投巨资扩 建或新建港口、码头、机场、水电设施等,为前来投资者营造 一个高效率、现代化的投资环境。新加坡拥有停靠港、马来亚 地区的货物集散地以及对华贸易的货物集散地。正是新加坡自 然的地理优势和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给新加坡经济带来了腾 飞的机会。
1、公路 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73.02万公里,比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万公里增长了45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60302 公里,一级公路有54216公里。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量较少,主要包括纤维纺织制品(雇用职工人数在100人以上者)、 啤酒、海上运输、木料制材、水泥、洗涤类、烟花、铸铁、汽车、 电视机、飞机、冷藏车、光学透镜、照相用品、安全救生用具等等。 上述这些产业都是属于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法律对外资限制的目 的在于保护这些行业的民族工业,促进新加加坡对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业严加管制,如爆竹、国
防工业等。制造业中属劳力密集、污染性高或附加价值低 的行业(如合板业及成衣业)列为不受欢迎行业,一般情 况下不予核准投资。新加坡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物资购买和 产品销售没有太多的限制。
(二)限制性规定 投资监管新加坡外贸厅立法对外资的限制性规定相
经济方面---税收
---新加坡税收体系简单低廉,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0%,个人所得税税率只有中国的一半,无 ,且实行区域征税(即海外收益汇回新加坡免税),资金可在主要金融中心自由流动。自 1月1 日起,在新加坡所供应的货品和服务以及所有进口新加坡的货品都只缴付5%的消费税 些情况下,进口货品可获消费税折扣,出口和国际服务则免税;而且新加坡与43个国家签署 课税条约,来自非条约国的所有服务所得则可获单边税额抵免;为了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总 ,新加坡政府按规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如特准国际贸易计划、商业总部、营业总部、跨国 部计划都对不同性质的总部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奖励。